加拿大家园论坛

从当学生到创业,陆续更新中...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10614/

奋斗的熊猫 : 2016-12-07#1
从04年移民后开始说

大家好,在朋友的鼓励下,想把自己在加拿大从读书,工作,到创业的一些经历陆续的发在这里,讲讲加拿大整体的社会和环境...

奋斗的熊猫 : 2016-12-07#2
中学篇

2004年,我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刚到温哥华国际机场时,看周围都是形形色色,不同的民族,来自不同的国家。2016年的某一天,我去机场接朋友,当时是上午,在候机厅内一眼望去,形形色色,不过基本都是亚洲人。在大温哥华地区,有一个城市叫列治文,这里生活的80%以上都是来自亚洲,并且大部分都是华人。

我在温哥华第一个就读的学校是在列治文。刚上学时,因为英语不好,课堂上黄皮肤的人不多,经常被白人学生笑。当时最喜欢上的是ESL课,ESL课就是给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的学生的辅导课。班上有印度人,欧洲人,南美人,还有一小撮中国人。上课没事儿就爱开小差,跟那几个中国朋友聊天。当时虽然中国人少,但是特亲切。中午下课,或者下午放学时,大家有时候还会在一起打球,聊天。我们当中有北京的,上海的,山东的,广州的,我是深圳的。在后来的10多年里,我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经历也不一样,有些人也失联了,但是我对这段经历非常难忘,当中的有些人,我们仍然是会联系的朋友。

我在这所中学上了2年,父母觉得在列治文读书对学英语不利,便举家迁到了大温哥华另一个城市,叫素里。到了素里读书后,我就有些紧张了,一是学校没有中国人,二是马上要考大学了...

Summa Cum Laude : 2016-12-07#3
04年你几年级?中文表达不错。
go on please

fierysteed : 2016-12-07#4
why not go directly to start up?
that's valuable experience, not every one has it.

m-qiaoqiao : 2016-12-07#5
是个娃娃学习创业,中学就来了还创业吗?创滴是什么业呐?准备做盖茨、老乔、还是马云?祝娃娃成功!

中国好声音 : 2016-12-07#6
好啊
跟着看一看。

tomkent : 2016-12-07#7
mark

奋斗的熊猫 : 2016-12-07#8
2008年,这一年,我面临着考大学。我在素里这个城市读了两年,这段时间是按照当地人的进度在读书,这些当地的学生拿什么课,我就拿什么课。这两年里我过的并不愉快,这个学校跟在列治文的学校风格完全不同。列治文那所学校的校长,比较赞成的是“快乐成长教育”,学校种族也比较均匀,基本上是一半白人(当地人,欧洲,南美),一半黄人(中港台,日韩,东盟国家,印度)。虽然打架经常有,但是各个种族还是比较融洽。(中学爱打架的主要群体基本上是咱们华人,玩的成分居多,不会当真,大家打完仍然可以一起玩)

素里这所学校,校长比较倡导的是“学习好,体育好,就是精英” 。学校种族,不到一半是白人,一半以上都是印度人。各个种族之间基本上不会交流,篮球场上打球的人要么就是棕色,要么就是白色,很难看到白加黄,或者棕加白...

回想着那一年考大学,我挺感谢那几个一起混的韩国朋友,最后考大学时,大家各自约定要报考哪一所大学,然后每天发了疯的学习,以长补短,我擅长数学,有个哥们擅长化学,大家就在一起天天在图书馆学习,要么就是在篮球场投篮。

印象比较深的是2006年那一次全省学校停课,当时因为教师薪酬问题,全省公立学校的教师罢工,中学学生便没有课上了。我当时还在列治文上学,当时不懂,还以为是临时放假,每天便去同学家里打电动。

奋斗的熊猫 : 2016-12-07#9
唉,因为中间跨越了10多年(虽然是一晃而过。。。),前面关于上学的部分我会挑一些比较主要的写,后面关于工作和创业,我会重点的说的。

奋斗的熊猫 : 2016-12-07#10
04年你几年级?中文表达不错。
go on please

谢谢哈,读9年级

Summa Cum Laude : 2016-12-08#11
再次支持一下

Colors : 2016-12-08#12
好奇列治文那所赞成“快乐成长教育”的学校是哪个?

奋斗的熊猫 : 2016-12-08#13
好奇列治文那所赞成“快乐成长教育”的学校是哪个?
那学校叫Hugh Boyd,当时中国人还不是很多,管的很松。05年 06年 那会儿 在那边读书还是挺开心的,非常快乐。后来听说那边也面临着华人学生比例失调的问题,说英文的机会就变少了。

奋斗的熊猫 : 2016-12-09#14
关心工作和创业的部分,可好几天了,楼主还不说,急死了。
12年的跨度,工作部分会写到的。。。

奋斗的熊猫 : 2016-12-11#15
大学篇

2008年是变化较多的一年。那一年发生了汶川地震,当时和同班的一个中国同学说起这事时,她说在电视机前看到国内发生地震,哇哇的大哭。那一年还发生了震惊全美的佛吉尼亚州(Verginia)校园枪击案,一个韩国学生因为多年的种族问题在学校大开杀戒。雷曼兄弟破产。那一年暑假,北京举行了奥运,在看到李宁拿着火炬全场跑的时候,我的眼眶湿了,出国的这些年,让我更加的热爱自己的祖国。

这一年我以不错的成绩,上了一所父母满意的大学。现在我要讲讲这边的大学了。中学毕业时我非常憧憬大学的生活,认为那是美好的开始,在大学里可以交到人生的朋友,运气好点可能还会认识我以后的人生伴侣等等。。。上大学前,我没有计划要读什么课程,更没有规划以后的职业。当时看身边的韩国同学报了一门他喜欢的专业,为了上学时有个伴,我也报了跟他一样的专业。就这样,开始了我大学时光。

我大学读的并不是很顺利,08年那时我中学毕业,被幸运之神祝福顺利的进入了BC省一所不错的大学。我还记得开学前两周,那时刚从深圳度假回来,准备在学校附近找住宿的地方(我家离学校比较远)。因为校舍和周围地区的住宅早已订满,所以每天上学回家必须两个城市跑。

加国大学的制度是这样,虽然上学的人的身份是学生,但是每天学校里没有人监督学生学习,没有人管学生有没有去上课,更没有人会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学生能否修好一门课,完全是靠自己。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学生考完后在网上可以查到自己的分数。如果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所有课加起来的平均分低于要求的话,这个学生就会被警告,两次的话就会被劝退。

我大一读的是科学系,主修环保工程学。那一年我印象非常深,恐怕一辈子都很难忘。我当时每天听教授讲课都是心不在焉,发现没人管我后,我也放松了,每天也没有作业。没有课时,我就一个人在学校里游荡。当时也没有参加任何俱乐部,大部分时间没有事情做,我就会玩玩电脑,打打篮球。因为课程缘故,学生需要在野外采集标本,勘测地面,在实验室里研究农作物,和气象有关的数据。第一年读完后,有一门生物课给挂科了,我对这学科也完全提不起兴趣。在修完第一年的主要课程和Co-op(实习课)后,我马上面临着选择:要不要继续在这门学科读下去。

温哥华是个安逸的城市,在我看来,在一个安逸的城市里碌碌无为的活着是一种煎熬。暑假那会儿我便找了系主任谈话,详细的跟主任说了自己的想法和情况,想咨询转学科的一些问题。系主任很细心给我列出几个选项,最后他建议,根据我的想法和情况,我比较适合转到别的学校去修想要读的科目。为了以后的发展,我瞒着父母,私自决定转学校和科目。

我母亲是个非常典型的亚洲思维,认为自己子女上一所名校是非常荣誉的事。在转学之前,我没有跟她讲。许多年后我回头看当初,非常庆幸自己做的一系列的决定。加国的大学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一个有目标和想法的学生来讲,这里的大学还是很值得上的。学校有一部分课程跟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基本上是接轨的。

几年后,大学毕业时,我并没有跟周围的同学去庆祝,只是跟学校里关系处的不错的教授感谢和道别。当我从校门走出去的时候,脑子里已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一想到这,就会有莫名的快乐。

(因为加拿大学校自由度比较高,每个学生在这边上大学的经历都会不太一样。以后我会详细的讲讲大学时遇到的问题。)

fantasticwyc : 2016-12-11#16
大学毕业感觉你思想很成熟啊,赞

Summa Cum Laude : 2016-12-13#17
写的真好,思路非常清晰。
楼主大学毕业时,已经有职业规划和未来十年的计划,这点真是难得。

Summa Cum Laude : 2016-12-17#18
不打算写了?
这里的人气本来就不旺,要旺需要哗众取宠的本领。
就当自娱自乐,有时间就写写吧,有头有尾。

奋斗的熊猫 : 2016-12-17#19
不打算写了?
这里的人气本来就不旺,要旺需要哗众取宠的本领。
就当自娱自乐,有时间就写写吧,有头有尾。
不要急,写呢。前几天赶的很,创业时所有事都要自己做。

奋斗的熊猫 : 2016-12-18#20
中学篇

我在深圳上过一年中学,比较清楚国内教师强调的理念,那就是学生的读书成绩是第一,另外最好不要给老师找麻烦(这种麻烦不光是打架斗殴那种,最好是老师们强调的那一套规范)。据我观察,相当一部分出国的同学在国内应该不属于老师们喜欢的那种。。。

在加国,大部分的教师不会太强调学生应该怎么表现,也不会在成绩的问题上给学生们压力。但是学校会有一些守则,比如说不能发生暴力,不能种族歧视,不能恐吓同学等等。更多的是关于怎么样当一个好公民的学生。比较热情的校长,可能会跟学生有一些互动,鼓励学生发展一些特长。个别学校可能会有一些素质比较低的教师,如果老师说出一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语言或者行为不当,学生可以跟校长投诉(转学后,我在素里的学校就发生了投诉事件,老师最后离开了)。在深圳的时候,我印象里,老师喜欢的学生类型都一样,不管是男的女的。不过在加拿大,因为有不同种族,学校就比较多样化了,也蛮好玩的。

我上中学时比较外向,跟不同种族的人都能说上话,下课后也爱在球场晃荡。比较不建议的是,有些学生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同学做任何交流。很多刚来的学生多多少少都有这种倾向(我刚出国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因为没朋友天天不开心,后来朋友多了就放开了),其实加国的学校比中国的宽松很多,只要不做任何违反校规的事情,学生尽可以表现自己的长处(最好是比较大众化的,比如篮球这类运动)。

在学习方面,我不认为国内来的学生有太多问题。加国的理科内容跟国内比仍然是非常容易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沟通交际和写作的能力(我目前工作是金融行业,经常需要写报告,对英语需求度是比较高的)。读大学时,对这两种能力的要求度非常高,尤其是商科领域。

最后,还是建议所有中国同胞,在中学读书时,能思考下以后一些发展方向(这一点我以后会着重写),并且这些发展方向最好是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

奋斗的熊猫 : 2016-12-20#21
工作篇


2013年那一阵,我开始留意工作机会(我大学最后主修的是财务)。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跟财务相关的工作。在对比了工作性质和发展方向后,我当时选择了一家金融机构,在销售部门从事业务工作。这是一家比较大的金融机构,拥有各种金融产品。我当时的上司是个中东人。那会儿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应聘这家公司,面试了三次。


先讲讲加拿大的市场。和美国一样,加拿大是个服务业发达的地方,市场上有各个行业的顾问。在金融行业里,因为有保监会和证监会这样的机构,这些监管机构对信息的传播和业务人员的各种行为有着比较严格的准则。如果要在行业发展,监管机构会要求机构和业务人员持有资格牌照。

为了扩展业务,中东人那一年招了不少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比较活跃,中东人在工作上给了我不错的待遇,尤其是在市场营销和金融投资市场上的培训。为了生存,我抱着不畏惧的心态出现在了各种交易场合上(我当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推销几个理财产品给企业和个人用户),和各种人士打交道。


我当时主要遇到的便是市场问题,刚出校门,实在是没有人脉,对销售也没有经验。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冲出去和各种潜在用户打交道。


待续。。。

小小喇叭 : 2016-12-20#22
慢慢写,对移民来说任何有关这个国家的事情都值得了解,你的经历也很值得我们分享。关注。

Colors : 2016-12-20#23
楼主是一直在温哥华工作么?

奋斗的熊猫 : 2016-12-20#24
楼主是一直在温哥华工作么?
办公室在温哥华,在中加美做业务。

奋斗的熊猫 : 2016-12-20#25
在学习方面,我不认为国内来的学生有太多问题。加国的理科内容跟国内比仍然是非常容易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沟通交际和写作的能力(我目前工作是金融行业,经常需要写报告,对英语需求度是比较高的)。读大学时,对这两种能力的要求度非常高,尤其是商科领域。---------------我让我女儿读了你的这段话。
加油啊,在欧美读书,尤其是加拿大,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国内是不一样的。

奋斗的熊猫 : 2016-12-22#26
工作篇

在北美,大部分的业务员或者中介,都是没有底薪的,能不能有收入完全是看业绩。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业务员能不能保证在大部分的业务上是按照客户的利益角度出发?如果是风险比较低的行业,还比较简单。如果风险比较高,比如股权,对冲基金这类金融投资产品,就比较复杂了。第二,在销售和职业需要的知识理论之间,业务员或商家能不能做到合适的取舍,尤其是金融行业。


在中东人手下做事的那一年虽然比较累,但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关于加拿大金融产品种类。那一年大四的课程还没有修完,每周把功课做完后,我就拿着公文包出去跑业务,晚上就研究这个行业的各种产品。


跑业务是比较好玩的。我经常和几个公司培训课里认识的小伙伴们出去,组队做业务。当时是5个人。我是组织者,会把每次的行动比作战斗任务,任务主要分为邻居拜访,会展交际,和举办讲座,每次任务的战利品是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只要客户在感兴趣的情况下留了联系方式,那这次行动就算赢了。团队里有加拿大人,印度,中东,香港,还有我(是不是应该都叫加拿大人呢...)。刚开始行动时,效率非常低,只能和几个人说上话,到后来慢慢有了默契,一次行动时间不超过3小时,能跟20至30多个人谈上。那一段时间大温好多小区都出现了我们的身影。


小组行动持续了将近3个多月,中间印度人和中东人相继阵亡(因为效果不理想离开了,客户只有最终买了产品,我们才会有报酬),队伍只剩下三个人。我们分析了形势,发现应该对合适的群体进行业务,就依次针对我们身边合适的朋友提供了金融产品的咨询服务(我当时身边有比较年长的朋友,有养老账户需要投资,团队成员也有类似情况的朋友)。我们就组成团,拜访了这些朋友。最终做成了这些朋友的业务。我们赚到的回报虽然很一般,但是学到了有意义的事。

奋斗的熊猫 : 2016-12-31#27
各位好,因为时间太赶了,计划的一部分这两周没有写出来,明年接着写

Colors : 2017-01-03#28
新年好!加油!

yunnirainbow : 2017-01-07#29
好文!等更新

奋斗的熊猫 : 2017-01-17#30
时间过的好快啊,转眼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奋斗的熊猫 : 2017-01-17#31
工作篇

2014年那会儿,当时和几个同事组成团队跑业务,最终因为业绩不稳定,持续了4个月还是散伙了。我选择留在中东人的事务所继续研究产品。没了小团队,那会儿基本就一个人在做事。每个月坚持去参加几个产品公司的讲座。

在团队散伙儿后,我便逐渐的将重心放在了私募市场上。当时跑了大半年的业务后,我发现很多加拿大人对投资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而相对公共市场的产品来说,在私募市场里进行相关工作的人又比较少。在做了一番调查后,我便花了2个月时间,将私募市场的证券执照考了下来。

那两个月的日子,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在7连的经历。每周除了做业务外,晚上都在图书馆里度过。产品培训讲座基本就不去了,因为讲的主要是关于公共市场的证券产品。在这里还是比较庆幸自己是商科的万金油背景,因为当时主修的是财务,给上市公司做财务包装和审计刚好是这个执照内容的重要部分。耶稣还是不负有心人的,最后考证一次就过了。(当时手头很紧...拿执照的学费并不便宜,考试还得另算费用)对于刚入金融行业的新人来说,考执照是一个比较大的绊脚石,中东人招受考核的新人一大批都是因为没有考过执照,最后放弃了进入这个行业。

2014年那会儿,加拿大的私募市场吸引着各种各样的机构来引资,资金量大的投资者也更青睐于在私募市场进行投资。那年也是TSX股市到了5年最高点而开始回落的时候,投资者加快了进入私募市场的步伐。不仅是加拿大本地的投资者,海外的企业和投资者也开始往这个市场里聚集。那年考过了私募执照后,我便开始盘算着怎么样在这个市场里大展拳脚。

当时中东人的事务所里主要的业务经理都是琢磨着怎么样在股市最高点的时候继续给投资者推销公共市场的证券产品,比如互惠基金。我当时已经开始发展私募投资市场的业务了。这里还是要感谢中东人的。因为做的业务比较特殊,中东人也把我当特殊人员对待,应许我跟另一位经理共同使用办公室(只有经理才能用独立办公室,我当时业绩和职位都没到经理)。

这么一晃,便到了2014年年底了。

我爱摩尔 : 2017-01-17#32
好文章,稀饭!

奋斗的熊猫 : 2017-02-03#33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经常会用到一个理论,一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整体表现。

客观的讲,加拿大这边的工作和创业气息并不强烈。大部分的加拿大人天性不太喜欢亚洲式的勤劳打拼,人们注重享受私人生活。每周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周末便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和家人享受生活。加班比较少见,即便是加班也会有额外的收入。工作收入和失业保险可以提供安逸的生活,这正是大部分人想要的。当然,前提是工作是自己喜欢的。

虽然这边有非常多的自由工作者(接近五分之一),但是这跟亚洲或美国的那种辛勤劳动的创业不太一样(尤其是西海岸,东部因为人口多,所以情况会稍微好一些)。因为是高福利的政策,土壤环境也比较舒适,人们在这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这使创业时很难有强烈的动力。

在工作岗位上,尤其是服务行业,因为竞争不太强烈,很多公司没有一致的提倡以客户体验和享受为出发的理念。举个例子,如果去亚洲的发达国家旅游,那边的零售店员工会以比较统一的态度来满足你的购物需求。这个在加拿大就比较少见了,如果是本地的员工,大部分的可能会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来面对顾客。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咱们华人的勤劳精神便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我做业务时一直就在避免着一些加拿大模式下的陋习。因为创业后业务不稳定,工作时候是按照以前刚入行培训时的方案,以求生存的态度去工作。

菠菜45 : 2017-04-24#34
LZ请继续

yanleung : 2018-05-21#35
樓主沒有再寫嗎:un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