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移民杂记之一:四十年代移民的华人老移民的故事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901708/

卡城西北 : 2020-04-22#1
我邻居是第二代华人,年龄60来岁,一个中文字不认识,会一点点广东话,母语是法语和英语。她的父母,广州人,八十多了。老头会一点英语,靠手势大概能说明白事情。老太太的英语只能蹦词。二老都不会法语,会说广东话和一点点普通话。
移民前,老头是广州一个纺织厂的工程师。老太不工作。老夫妻俩是1948年从广州移民的,登陆Montreal。移民后,他们因为语言能力不够工作,甚至连日常交流都有问题,没有办法从事任何正常工作。还好,搬家时带了一些钱过来,够他们盘一个洗衣店过日子养大儿女。
据他们说,当时加拿大的人文环境是非常不国际化的。素质好点的白人,把非白人都当做不懂道理的野蛮人,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是你在做什么令他看不懂的事情,他都认为你很无知,他有义务来帮助教育指导你。素质差点的,在街上会朝你喊中国人滚。
就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在学校受到压力和影响,哪怕有小朋友会说中文也不敢说,倒不是怕人欺负,而是说非法语和英语是一件特别没有素质,特别低劣的事情,是人品问题,会没有朋友。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邻居,当时还是小孩,以说中文为耻,以和中国有一点点关系为耻。上学前,她本来是会说一点广东话的。上学以后,她积极融入主流,努力践行西方文化,在家也拒绝和不会法语英语的父母说中文。而他父母,则认为如果这样能让孩子在学校开心有朋友,哪怕孩子和自己疏远,也毫无怨言。
现在她自己年纪也大了,和父母的关系稍微好一些,过节(她是不过年的,因为那不是西方文化节日)会邀请父母来家里聚会。每次他父母一来,总是笑眯眯坐着,吃东西,自己老两口说话,和儿孙辈基本无法交流。

卡城西北 : 2020-04-22#2
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会否认自己原有的文化和价值,病态性地融入新的环境,我邻居两代移民就是这么个例子。

lakerchen : 2020-04-22#3
好帖!点赞?。
向华人先辈在加拿大的开拓奋斗致敬!

公共郭 : 2020-04-22#4
等我们孙子只怕也是这样,香蕉人,我也没心思和他们交流。

Dayday-up : 2020-04-22#5
too bad, so sad

tony : 2020-04-22#6
相比而言, 当下好很多呢

卡城西北 : 2020-04-22#7
等我们孙子只怕也是这样,香蕉人,我也没心思和他们交流。
现在应该不会,社会上没有那样的环境。他们可能不明白你,但不至于鄙视你。我说的例子,我邻居鄙视他父母,甚至恨父母给她的中国因素。虽然有一部分80年代,90年代的老移民的融入感也有点病态,但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关系,已经不会病态到那样的程度了。

卡城西北 : 2020-04-22#8
相比而言, 当下好很多呢
正常多了。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红脖子有时候会抱怨,加拿大越来越不像他们长大的加拿大了。其实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以后会更不像,这是文化的进化过程。

zyx : 2020-04-22#9
因为语言不通,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交流是挺悲哀的

卡城西北 : 2020-04-22#10
因为语言不通,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交流是挺悲哀的
像我邻居那样,已经不是语言障碍造成不能交流,而是因为鄙视父母的语言和文化,哪怕会他们的语言,也拒绝使用。这其实是一种极致而病态的“融入”。

zyx : 2020-04-22#11
像我邻居那样,已经不是语言障碍造成不能交流,而是因为鄙视父母的语言和文化,哪怕会他们的语言,也拒绝使用。这其实是一种极致而病态的“融入”。
嗯,这种更加悲哀。对文化的不认同从而否定和拒绝接受父母的语言,因盲目融入而破坏了父母亲情,否定与自己一切相关的祖辈文化并以此为耻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不知她的父母是为此伤心还是妥协?

sabre : 2020-04-22#12
我也间接的认识一家
我的朋友, isabelle, 比我小几岁 他的父母是孤儿 被国民党带到台湾 五十六十年代移民蒙特利尔

老头是麦吉尔图书馆的 对中国有感情 八十年代把闺女送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念书 Isabelle的中国话说的很好

Isabelle 在协和找个对象 90年没毕业回到蒙特利尔 后来 为了追求医生梦 重返协和 现在在安大略做大夫

樱花烂漫 : 2020-04-22#13
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血统本身就是不断融合的过程 :giggle:
现在的白人,就算是百分之百英格兰裔,也与几十年前的英裔大不一样:giggle:。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就是语言、文化和血统不断融合的过程,这样才会少一些无端的战乱:giggle:

sabre : 2020-04-22#14
我还认识一个台湾老大爷 黄先生
黄埔十四期学员 国民党上校炮兵团长
广西人 被国民党拖到台湾 娶了一个山西过去的老婆
他的闺女Angela 是我的朋友
说国语 也跟我们学北京话 嫁给了一个北京人

asania : 2020-04-22#15
移民的悲哀,悲哀的移民。如果哪天,中国人都不用移民,开开心心在自己的国家过日子,该多么美好啊!

sabre : 2020-04-22#16
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血统本身就是不断融合的过程 :giggle:
现在的白人,就算是百分之百英格兰裔,也与几十年前的英裔大不一样:giggle:。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就是语言、文化和血统不断融合的过程,这样才会少一些无端的战乱:giggle:
100%很难了
23andme 可以查
有个电视 讲查过的人的故事 没一个是100%

我邻居意大利人 他自己觉得纯 他姐姐查了 80%意大利 剩下20%东欧和一些乱七八糟的

sabre : 2020-04-22#17
移民的悲哀,悲哀的移民。如果哪天,中国人都不用移民,开开心心在自己的国家过日子,该多么美好啊!
未必
中国人 内部移民很多的 好多地方有土家客家之说 客家就是移民的意思

中国的东北和内蒙 好多河北山东移民

中国的广东 好多南下干部定居 都是移民

深圳 基本上是一个移民城市 当地土著1%2%而已

樱花烂漫 : 2020-04-22#18
100%很难了
23andme 可以查
有个电视 讲查过的人的故事 没一个是100%

我邻居意大利人 他自己觉得纯 他姐姐查了 80%意大利 剩下20%东欧和一些乱七八糟的
现在谈纯正的血统,就像从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一样 :giggle:
有了各种大融合,我们现在才能在如此的和平安稳年代快乐地聊天 :giggle: 。如果没有新冠病毒来吓吓胆儿不肥的人们,除了大富大贵的,基本也过得比较滋润或安逸,可惜很多人不认为这就是幸福的生活:giggle:

bowsidemanor : 2020-04-22#19
十几年前我遇到过两个国民党兵,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3年左右就被共军打垮,出走台湾。 他们讲和日本人打仗打乏了,不想再打仗,谁胜利都是中国人管理中国,所以就无所谓。打仗也不积极。

佩奇 : 2020-04-22#20
这个故事够感伤的,这样的故事,总在残酷的现实中上演。

故事的感伤之处在于,你的至亲,因为嫌弃你不够聪明,不够富有,不够能干。而嫌弃你。不承认至亲,不承认血缘。甚至伙同外人,一起欺凌自己人。从而,向自己向别人证明:我和这个弱智的傻瓜没任何关系,我是和你们这些吃肉的强者是一伙的。

这么残酷的现实,让人的心在滴血!

顾长卫的第一部电影《孔雀》,就有这样的情节。

哥哥从小烧坏脑子,身体发胖,行动迟缓。备受嘲笑和欺凌,去给弟弟送伞,弟弟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哥哥,

1587579977568.png

哥哥备受打击,神情恍惚误入女厕所,被一群人围殴,弟弟也加入了围殴的行列,用刚刚哥哥送来的伞,殴打自己的哥哥。

不知道,和这个移民的故事是一件事的不同表现。

真是个让人痛心的故事。

樱花烂漫 : 2020-04-22#21
这种故事几十年前就在中国上演 :giggle:

据说初恢复高考制度一些年,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娃也有成为天之骄子的机会:giggle:。但是,有的大学生却不敢公开认自己的爹娘,认为那样特别丢自己的面子:cautious:。有一些人,直到多年以后自身条件已经不错,才敢公开面对自己贫苦家庭出身:cautious:

我原来单位某领导大权在握,据说先后在军界政界学术界吃诧风云,但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的父母藏在独立的储物间,不准轻易和外人见面:cautious:

佩奇 : 2020-04-22#22
这种故事几十年前就在中国上演 :giggle:
据说初恢复高考制度一些年,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娃也有成为天之骄子的机会:giggle:。但是,有的大学生却不敢公开认自己的爹娘,认为那样特别丢自己的面子:cautious:。有一些人,直到多年以后自身条件已经不错,才敢公开面对自己贫苦家庭出身:cautious:
我原来单位某领导大权在握,据说先后在军界政界学术界吃诧风云,但多年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的父母藏在独立的储物间,不准轻易和外人见面:cautious:

是,说的太对了,所以其实,这种事情,不是移民导致的,残酷的现实中,不缺这样的事情。

其实这种事情,在佩奇看来,就是“谁赢跟谁”的终极版本

樱花烂漫 : 2020-04-22#23
是,说的太对了,所以其实,这种事情,不是移民导致的,残酷的现实中,不缺这样的事情。

其实这种事情,在佩奇看来,就是“谁赢跟谁”的终极版本
佩奇说得对,这也就是 “适者生存” 的法则而已 :giggle:

别说移民来了北美,就是在国内,小几年的时间过去,就算都说普通话,小年轻们说的语言其实已经不一样:giggle:。国内做父母和祖父母的,多年前就得适应不断变化的语言和习俗,才有可能和子女或孙辈沟通:giggle:

佩奇 : 2020-04-22#24
佩奇说得对,这也就是 “适者生存” 的法则而已 :giggle:

别说移民来了北美,就是在国内,小几年的时间过去,就算都说普通话,小年轻们说的语言其实已经不一样:giggle:。国内做父母和祖父母的,多年前就得适应不断变化的语言和习俗,才有可能和子女或孙辈沟通:giggle:

以前在湖心岛看过一幕,如鲠在喉。和这个故事差不多,有时间,写一写。

卡城西北 : 2020-04-22#25
现在谈纯正的血统,就像从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一样 :giggle:
有了各种大融合,我们现在才能在如此的和平安稳年代快乐地聊天 :giggle: 。如果没有新冠病毒来吓吓胆儿不肥的人们,除了大富大贵的,基本也过得比较滋润或安逸,可惜很多人不认为这就是幸福的生活:giggle:
大家都是智人,天下大同。血统这个词的意义,大不如以前。

卡城西北 : 2020-04-22#26
这个故事够感伤的,这样的故事,总在残酷的现实中上演。

故事的感伤之处在于,你的至亲,因为嫌弃你不够聪明,不够富有,不够能干。而嫌弃你。不承认至亲,不承认血缘。甚至伙同外人,一起欺凌自己人。从而,向自己向别人证明:我和这个弱智的傻瓜没任何关系,我是和你们这些吃肉的强者是一伙的。

这么残酷的现实,让人的心在滴血!

顾长卫的第一部电影《孔雀》,就有这样的情节。

哥哥从小烧坏脑子,身体发胖,行动迟缓。备受嘲笑和欺凌,去给弟弟送伞,弟弟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哥哥,



哥哥备受打击,神情恍惚误入女厕所,被一群人围殴,弟弟也加入了围殴的行列,用刚刚哥哥送来的伞,殴打自己的哥哥。

不知道,和这个移民的故事是一件事的不同表现。

真是个让人痛心的故事。
的确,只要外力足够,亲情友情都能被打破。文革中有为革命送妈妈上刑场。有人说,这是道德沦丧,礼崩乐坏。其实我认为这是人性的常态,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什么历史时期,都是如此。

卡城西北 : 2020-04-22#27
未必
中国人 内部移民很多的 好多地方有土家客家之说 客家就是移民的意思

中国的东北和内蒙 好多河北山东移民

中国的广东 好多南下干部定居 都是移民

深圳 基本上是一个移民城市 当地土著1%2%而已
客家人其实是我们周人后裔,比现在的河南人中原一万倍。 :ROFLMAO:

佩奇 : 2020-04-22#28
的确,只要外力足够,亲情友情都能被打破。文革中有为革命送妈妈上刑场。有人说,这是道德沦丧,礼崩乐坏。其实我认为这是人性的常态,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什么历史时期,都是如此。
我觉得这不是人性,说句不好听的,这是丛林法则。让人不寒而栗,让人羞愧和不耻

卡城西北 : 2020-04-22#29
我还认识一个台湾老大爷 黄先生
黄埔十四期学员 国民党上校炮兵团长
广西人 被国民党拖到台湾 娶了一个山西过去的老婆
他的闺女Angela 是我的朋友
说国语 也跟我们学北京话 嫁给了一个北京人
一个个移民个案,类似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个人发展,似乎指出不同的个人发展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如果以后有社会学家专门研究这一段移民的历史,应该能揭示出在个人选择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sabre : 2020-04-22#30
这个故事够感伤的,这样的故事,总在残酷的现实中上演。

故事的感伤之处在于,你的至亲,因为嫌弃你不够聪明,不够富有,不够能干。而嫌弃你。不承认至亲,不承认血缘。甚至伙同外人,一起欺凌自己人。从而,向自己向别人证明:我和这个弱智的傻瓜没任何关系,我是和你们这些吃肉的强者是一伙的。

这么残酷的现实,让人的心在滴血!

顾长卫的第一部电影《孔雀》,就有这样的情节。

哥哥从小烧坏脑子,身体发胖,行动迟缓。备受嘲笑和欺凌,去给弟弟送伞,弟弟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哥哥,



哥哥备受打击,神情恍惚误入女厕所,被一群人围殴,弟弟也加入了围殴的行列,用刚刚哥哥送来的伞,殴打自己的哥哥。

不知道,和这个移民的故事是一件事的不同表现。

真是个让人痛心的故事。
不喜欢这个故事,
我自己没看到它在现实中上演,

我看到的, 是alex bilodeau, 冬奥冠军, 把自己的傻哥哥当自己的英雄,


卡城西北 : 2020-04-22#31
我觉得这不是人性,说句不好听的,这是丛林法则。让人不寒而栗,让人羞愧和不耻
那我们换个说法,这是现实。只要外力足够,作用的角度合适,什么感情都会被击碎。

佩奇 : 2020-04-22#32
那我们换个说法,这是现实。只要外力足够,作用的角度合适,什么感情都会被击碎。
电影《霸王别姬》的结尾,就是演绎了卡大侠说的这段话。还有纳粹集中营的犹太人的内斗

佩奇 : 2020-04-22#33
不喜欢这个故事,
我自己没看到它在现实中上演,

我看到的, 是alex bilodeau, 冬奥冠军, 把自己的傻哥哥当自己的英雄,
温暖的故事:love:

sabre : 2020-04-22#34

He said Frederic was his source of inspiration over the last four years.

“I have a family, a great girlfriend, a team of trainers, but the person who motivates me to go through the highs and lows is my brother,” said Bilodeau, who plans to retire from skiing to pursue a career in accounting. “Now he wants to see the Alex who is not the skier.



sabre : 2020-04-22#35
一个个移民个案,类似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个人发展,似乎指出不同的个人发展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如果以后有社会学家专门研究这一段移民的历史,应该能揭示出在个人选择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15875819638654195231179740667234.jpg

我感兴趣这个题材, 曾经学习过加拿大华人移民的历史,
这本书是一个,
写神州怨得作者, 是一位移民后代, 他们家开的餐馆, 曾经是很大的一家,
她出生有钱人, 成了一位montreal maoist, 72年跑北京参加红卫兵了

卡城西北 : 2020-04-22#36
佩奇善良,所以更关注这个故事中人的不善良。
而我更关注这个故事背后的社会因素。
本地人说,加拿大已经不是他们长大的那个加拿大了,老移民也会为融入了半天主流才发现是刻舟求剑。我觉得这都很好,主流是一定会流动的。

good4ever : 2020-04-22#37
这种事情估计很多,已经成为影视作品里源源不绝的素材了。

佩奇 : 2020-04-22#38
佩奇善良,所以更关注这个故事中人的不善良。
而我更关注这个故事背后的社会因素。
本地人说,加拿大已经不是他们长大的那个加拿大了,老移民也会为融入了半天主流才发现是刻舟求剑。我觉得这都很好,主流是一定会流动的。
(y)易中天先生说文明是液体

卡城西北 : 2020-04-22#39
我说的研究,是既不中国也不加拿大,不谈感情的,就像我们研究智人从非洲移民的过程那样的研究。你这个书,更多的还是个人经历,一看封面,就看出个人感情因素。

佩奇 : 2020-04-22#40
这种事情估计很多,已经成为影视作品里源源不绝的素材了。
哎,佩奇都亲眼见过这种事

卡城西北 : 2020-04-22#41
(y)易中天先生说文明是液体
居然他也说过?他还可以嘛! :ROFLMAO:

JIGU : 2020-04-22#42
48年移民应该是跟父母来的吧?年轻学语言应该不是问题。

tony : 2020-04-22#43
正常多了。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红脖子有时候会抱怨,加拿大越来越不像他们长大的加拿大了。其实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以后会更不像,这是文化的进化过程。
天气好了,啥时候钓鱼,求带路…

卡城西北 : 2020-04-22#44
天气好了,啥时候钓鱼,求带路…
暂时没打算到处跑,相应号召减少出门。

good4ever : 2020-04-22#45
哎,佩奇都亲眼见过这种事
那就希望佩奇能分享个故事给大家!
佩奇的文笔幽默风趣,大家都会很期待的。

sabre : 2020-04-22#46
这种故事几十年前就在中国上演 :giggle:

据说初恢复高考制度一些年,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娃也有成为天之骄子的机会:giggle:。但是,有的大学生却不敢公开认自己的爹娘,认为那样特别丢自己的面子:cautious:。有一些人,直到多年以后自身条件已经不错,才敢公开面对自己贫苦家庭出身:cautious:

我原来单位某领导大权在握,据说先后在军界政界学术界吃诧风云,但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的父母藏在独立的储物间,不准轻易和外人见面:cautious:
我1981上学,没发现这个现象, 城里的孩子, 家里给20,30伙食费, 农村的孩子, 大概20的助学金, 大家差别不大,
我觉得你得到这个印象的原因, 是坏文学的丑化,

卡城西北 : 2020-04-22#47
48年移民应该是跟父母来的吧?年轻学语言应该不是问题。
父母48年移民,我邻居是第二代,出身在加拿大。她会广东话基本对话。不是不会,是不说。我说这个故事,关键就是这一点。

sabre : 2020-04-22#48
(y)易中天先生说文明是液体
是这样,
类似的说法, 基因是一条河,
有一本书, 就叫river out of eden, dawkins先生写的

zunhuhu : 2020-04-22#49
的确,只要外力足够,亲情友情都能被打破。文革中有为革命送妈妈上刑场。有人说,这是道德沦丧,礼崩乐坏。其实我认为这是人性的常态,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什么历史时期,都是如此。
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人性,既不那么晦暗也不那么光明。现实往往是喂养什么就产出什么,鲜有能超越这个规律的。

good4ever : 2020-04-22#50
出身在加拿大。她会广东话基本对话。不是不会,是不说。我说这个故事,关键就是这一点。
这估计还是环境因素造成。那些1800年代下南阳的华侨,目前已经是第4,第5代了吧,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会讲中文的多,在印尼和泰国的连姓氏都被逼本地化了,更别说会讲中文了。

sabre : 2020-04-22#51
一个个移民个案,类似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个人发展,似乎指出不同的个人发展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如果以后有社会学家专门研究这一段移民的历史,应该能揭示出在个人选择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从生物角度看, 移民行为, 有基因特点,
扩大生存面,
在水很多的地方, 也要长耐旱的草, 因为不知道哪天, 水就没了,

卡城西北 : 2020-04-22#52
这估计还是环境因素造成。那些1800年代下南阳的华侨,目前已经是第4,第5代了吧,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会讲中文的多,在印尼和泰国的连姓氏都被逼本地化了,更别说会讲中文了。
就是说的环境,以及所谓的“融入”bullshit在一定的环境下能病态到何种程度。 :ROFLMAO:

樱花烂漫 : 2020-04-22#53
我1981上学,没发现这个现象, 城里的孩子, 家里给20,30伙食费, 农村的孩子, 大概20的助学金, 大家差别不大,
我觉得你得到这个印象的原因, 是坏文学的丑化,
明白,sabre大师就是一正派人,眼前没有看到过沙子 :love:
您不是穷苦家庭出身,不一定知道穷苦人家的痛苦:giggle:
再说,刚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第二年、或第三年上的大学那几年(据说197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普遍性),如果能够从偏远农村考上清华(希望我没说错哈),那些丑文化可能还没来得及涌现吧:giggle:

sabre : 2020-04-22#54
的确,只要外力足够,亲情友情都能被打破。文革中有为革命送妈妈上刑场。有人说,这是道德沦丧,礼崩乐坏。其实我认为这是人性的常态,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什么历史时期,都是如此。
但是, 这个外力, 更多的是合力, 不是破坏力,
不然, 社会就不会越来越大,
社会发展的原因是, 社会凝聚力有好处, 家庭亲和有好处,
为了革命背叛家庭的, 是异端, 从社会形成的角度看, 没好处,
所以, 这种破坏力常在, 但总体上不是主流,

sabre : 2020-04-22#55
明白,sabre大师就是一正派人,眼前没有看到过沙子 :love:
您不是穷苦家庭出身,不一定知道穷苦人家的痛苦:giggle:
再说,刚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第二年、或第三年上的大学那几年(据说197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普遍性),如果能够从偏远农村考上清华(希望我没说错哈),那些丑文化可能还没来得及涌现吧:giggle:
我当然贫困, 但是我不愿意诉苦,
城里的孩子, 父母也都是农村出来的,怎么不知道贫苦,
我刚好是恢复高考第五年上的学

good4ever : 2020-04-22#56
就是说的环境,以及所谓的“融入”bullshit在一定的环境下能病态到何种程度。 :ROFLMAO:
融入其实就是除去你原国家identity。以前一位同学给说过他家太爷爷从波兰来美国的时候入关被移民官直接把姓从Porowski 改成了Porter,说是到了美国就应该美国化。从此一个波兰裔有了anglo saxon语言的名字。

樱花烂漫 : 2020-04-22#57
我当然贫困, 但是我不愿意诉苦,
城里的孩子, 父母也都是农村出来的,怎么不知道贫苦,
我刚好是恢复高考第五年上的学
那时候全国都贫困,我说的是贫困国家里的贫困地区 :giggle:

JIGU : 2020-04-22#58
父母48年移民,我邻居是第二代,出身在加拿大。她会广东话基本对话。不是不会,是不说。我说这个故事,关键就是这一点。
邻居父母48年来加拿大的时候多少岁了?

sabre : 2020-04-22#59
邻居父母48年来加拿大的时候多少岁了?
八十多 在1948年是十岁
89的话 是17 18岁

卡城西北 : 2020-04-22#60
邻居父母48年来加拿大的时候多少岁了?
我不知道,没打听过。年龄都是我估的。

卡城西北 : 2020-04-22#61
八十多 在1948年是十岁
89的话 是17 18岁
这么算好像是这样,我没算过。他们看起来很老,不知道几岁。

sabre : 2020-04-22#62
就是说的环境,以及所谓的“融入”bullshit在一定的环境下能病态到何种程度。 :ROFLMAO:
我看, 更是不融入的程度深,
正是因为老一辈的极度不融入, 才造成二代过犹不及,形成反叛,
假如老一辈学点英语, 有点通融性, 第二代应该不会如此刚硬的反叛

卡城西北 : 2020-04-22#63
明天我再说说安徽人移民上海的故事。

卡城西北 : 2020-04-22#64
我看, 更是不融入的程度深,
正是因为老一辈的极度不融入, 才造成二代过犹不及,形成反叛,
假如老一辈学点英语, 有点通融性, 第二代应该不会如此刚硬的反叛
现在就是这样。我们这一代移民,语言不是问题了。

bear88 : 2020-04-22#65
客家人其实是我们周人后裔,比现在的河南人中原一万倍。 :ROFLMAO:
现在河南人早就不是我们认为的中原人了,都是当时周边的游牧名族聚集而成,而当时大部分的河南人为了躲避战争很多南下了,譬如我的先祖们就是在宋后经福建移到了广东。

bear88 : 2020-04-22#66
明天我再说说安徽人移民上海的故事。
听说上海宁波人最多。

卡城西北 : 2020-04-22#67
听说上海宁波人最多。
一个时期,是的。宁波人和苏北人。

武松 : 2020-04-22#68
明白,sabre大师就是一正派人,眼前没有看到过沙子 :love:
您不是穷苦家庭出身,不一定知道穷苦人家的痛苦:giggle:
再说,刚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第二年、或第三年上的大学那几年(据说197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普遍性),如果能够从偏远农村考上清华(希望我没说错哈),那些丑文化可能还没来得及涌现吧:giggle:
那时候一本里面农村孩子挺多的,当时的助学金(15-25元不等)还基本上能吃饱饭,毕业后基本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85以后的农村孩子能上一本的越来越少,完成阶级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

pavo : 2020-04-22#69
我1981上学,没发现这个现象, 城里的孩子, 家里给20,30伙食费, 农村的孩子, 大概20的助学金, 大家差别不大,
我觉得你得到这个印象的原因, 是坏文学的丑化,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卡城西北 : 2020-04-22#70
以前有个电影,包氏父子,说的就是这种故事。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紫与蓝 : 2020-04-22#71
都是为了生存。

pavo : 2020-04-22#72
那时候一本里面农村孩子挺多的,当时的助学金(15-25元不等)还基本上能吃饱饭,毕业后基本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85以后的农村孩子能上一本的越来越少,完成阶级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
15到25元的助学金基本上能吃饱饭?你可能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那时的物价。我不知道那时有25元的助学金,我以为我就是最高的了。17块5毛的伙食费,3块钱零花钱。伙食费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以餐券形式发。生活委员每月发一次,一大张,某月某日早餐券,中餐券,晚餐券,撕下去食堂使用。如果因故没使用,月底可去食堂兑换现金。17块钱5毛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学徒工,月薪18元。

MONTREALCANADA : 2020-04-22#73
现在河南人早就不是我们认为的中原人了,都是当时周边的游牧名族聚集而成,而当时大部分的河南人为了躲避战争很多南下了,譬如我的先祖们就是在宋后经福建移到了广东。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bear88 : 2020-04-22#74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江南哪里?既然有50%相似度我也来学学你家乡的语言。:wdb33:

MONTREALCANADA : 2020-04-22#75
江南哪里?既然有50%相似度我也来学学你家乡的语言。:wdb33:
赣东。因为父母出生两地 原因 我会两处方言 南昌和抚州 , 听广东话,先要忘记普通话(我现在在家里说的是普通话),用赣语思维。 数字里面 发音 粤语2和我们1相同 其他都有接近 哈哈哈 学习不赚钱 但是有乐趣 广东话我估计50%相识度 客家话歌曲得发音大约80%相似度 我听客家歌曲连字幕都不需要 不知道广东人能否听懂客家话 哈哈哈 油管可以搜到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例子
我一直对中国各地区的东西都感兴趣 哈哈哈哈

sabre : 2020-04-22#76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文革时候批判17年高等教育 故意歪曲
电影决裂里 有这么一个镜头

bear88 : 2020-04-23#77
赣东。因为父母出生两地 原因 我会两处方言 南昌和抚州 , 听广东话,先要忘记普通话(我现在在家里说的是普通话),用赣语思维。 数字里面 发音 粤语2和我们1相同 其他都有接近 哈哈哈 学习不赚钱 但是有乐趣 广东话我估计50%相识度 客家话歌曲得发音大约80%相似度 我听客家歌曲连字幕都不需要 不知道广东人能否听懂客家话 哈哈哈 油管可以搜到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例子 我一直对中国各地区的东西都感兴趣 哈哈哈哈
在广东,客家话和潮州话都属于特殊语系,一般的广东人还真听不懂。我小时候倒是因为邻居是客家人所以能听个大概。

卡城西北 : 2020-04-23#78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我听不懂客家话,不过我的春秋祖先从中原南迁的时候,说的应该就是那种口音。西南,东南,历来没有什么战略和经济意义,从背面下来的入侵者也不会看得上,所以方言里有比较多的古音。

MONTREALCANADA : 2020-04-23#79
我听不懂客家话,不过我的春秋祖先从中原南迁的时候,说的应该就是那种口音。西南,东南,历来没有什么战略和经济意义,从背面下来的入侵者也不会看得上,所以方言里有比较多的古音。
准备睡觉了 ,我喜欢研究些歌曲美女文化,哈哈哈,所以对很多方言有兴趣,包括闽南语,学过一点,最后没通。台湾推行国语,台语市场变小。发现老家话发音和客家话八成接近,但是这个客家民族比较分散,不像广东话和英文主宰的香港,我是出于好奇,研究些东西,如果有懂客家话的家园朋友,可以鉴定下我老家话发音和客家话的发音到底相识度是几成 哈哈哈哈 我附上一首儿歌 方言资源不容易找到啊 哈哈哈哈 回复帖子主题 中国人 还是不要忘记中国话 特别是自己的孩子 法语英语 谋生好用 终究是浮云 落叶归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544043/

武松 : 2020-04-23#80
15到25元的助学金基本上能吃饱饭?你可能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那时的物价。我不知道那时有25元的助学金,我以为我就是最高的了。17块5毛的伙食费,3块钱零花钱。伙食费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以餐券形式发。生活委员每月发一次,一大张,某月某日早餐券,中餐券,晚餐券,撕下去食堂使用。如果因故没使用,月底可去食堂兑换现金。17块钱5毛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学徒工,月薪18元。
年代不一样,俺父母都是农村孩子,50年代末上的师范,就靠十几块助学金念完大学。
俺是86上的大学,那是生活费飞涨的时代,食堂大排从进校的2毛3涨到离校时的1块钱。

新人来客 : 2020-04-23#81
这种故事几十年前就在中国上演 :giggle:

据说初恢复高考制度一些年,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娃也有成为天之骄子的机会:giggle:。但是,有的大学生却不敢公开认自己的爹娘,认为那样特别丢自己的面子:cautious:。有一些人,直到多年以后自身条件已经不错,才敢公开面对自己贫苦家庭出身:cautious:

我原来单位某领导大权在握,据说先后在军界政界学术界吃诧风云,但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的父母藏在独立的储物间,不准轻易和外人见面:cautious:
我邻居是第二代华人,年龄60来岁,一个中文字不认识,会一点点广东话,母语是法语和英语。她的父母,广州人,八十多了。老头会一点英语,靠手势大概能说明白事情。老太太的英语只能蹦词。二老都不会法语,会说广东话和一点点普通话。
移民前,老头是广州一个纺织厂的工程师。老太不工作。老夫妻俩是1948年从广州移民的,登陆Montreal。移民后,他们因为语言能力不够工作,甚至连日常交流都有问题,没有办法从事任何正常工作。还好,搬家时带了一些钱过来,够他们盘一个洗衣店过日子养大儿女。
据他们说,当时加拿大的人文环境是非常不国际化的。素质好点的白人,把非把人都当做不懂道理的野蛮人,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是你在做什么令他看不懂的事情,他都认为你很无知,他有义务来帮助教育指导你。素质差点的,在街上会朝你喊中国人滚。
就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在学校受到压力和影响,哪怕有小朋友会说中文也不敢说,倒不是怕人欺负,而是说非法语和英语是一件特别没有素质,特别低劣的事情,是人品问题,会没有朋友。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邻居,当时还是小孩,以说中文为耻,以和中国有一点点关系为耻。上学前,她本来是会说一点广东话的。上学以后,她积极融入主流,努力践行西方文化,在家也拒绝和不会法语英语的父母说中文。而他父母,则认为如果这样能让孩子在学校开心有朋友,哪怕孩子和自己疏远,也毫无怨言。
现在她自己年纪也大了,和父母的关系稍微好一些,过节(她是不过年的,因为那不是西方文化节日)会邀请父母来家里聚会。每次他父母一来,总是笑眯眯坐着,吃东西,自己老两口说话,和儿孙辈基本无法交流。
很多人都觉得4几年的移民不会教育,但是自己切身的想想吧!那个年代世界到处硝烟,能活着就不错了,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才可以通信来往,中国对他们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就算现在说什么地球村,中国对华人的态度也不见的友好,你对别人不友好别人怎么会想去了解你呢

sabre : 2020-04-23#82
明天我再说说安徽人移民上海的故事。
这个 应该是个普遍现象
八十年代 政治课上 讲80%农村是中国的基本情况 五十年代 中国的城市化只有5-10%

大城市 移民占多数 部队院校科研单位 都是移民
三线城市 石化城市 几乎全是移民

融入融合 这样的词 根本没人说 因为融合是一个自动反应

minimini : 2020-04-23#83
父母48年移民,我邻居是第二代,出身在加拿大。她会广东话基本对话。不是不会,是不说。我说这个故事,关键就是这一点。
说中文比听懂难很多的。不是不想说,是说不出来啊。看每家家庭教育啦。有会说中文的,那时华人移民少,华裔、华裔小孩在校被欺负的很多。

卡城西北 : 2020-04-23#84
这个 应该是个普遍现象
八十年代 政治课上 讲80%农村是中国的基本情况 五十年代 中国的城市化只有5-10%

大城市 移民占多数 部队院校科研单位 都是移民
三线城市 石化城市 几乎全是移民

融入融合 这样的词 根本没人说 因为融合是一个自动反应
我在想那个故事怎么写。写作文真难。

卡城西北 : 2020-04-23#85
很多人都觉得4几年的移民不会教育,但是自己切身的想想吧!那个年代世界到处硝烟,能活着就不错了,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才可以通信来往,中国对他们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就算现在说什么地球村,中国对华
我还以为4几年那会儿,加拿大根本没有战争,正和美国分享二战胜利果实呢。哈哈。

Tiotio : 2020-04-24#86
这个故事够感伤的,这样的故事,总在残酷的现实中上演。

故事的感伤之处在于,你的至亲,因为嫌弃你不够聪明,不够富有,不够能干。而嫌弃你。不承认至亲,不承认血缘。甚至伙同外人,一起欺凌自己人。从而,向自己向别人证明:我和这个弱智的傻瓜没任何关系,我是和你们这些吃肉的强者是一伙的。

这么残酷的现实,让人的心在滴血!

顾长卫的第一部电影《孔雀》,就有这样的情节。

哥哥从小烧坏脑子,身体发胖,行动迟缓。备受嘲笑和欺凌,去给弟弟送伞,弟弟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哥哥,



哥哥备受打击,神情恍惚误入女厕所,被一群人围殴,弟弟也加入了围殴的行列,用刚刚哥哥送来的伞,殴打自己的哥哥。

不知道,和这个移民的故事是一件事的不同表现。

真是个让人痛心的故事。

上大学时还有人嫌到学校看自己的父母老土,说是邻居

oeatontario : 2020-04-24#87
我邻居是第二代华人,年龄60来岁,一个中文字不认识,会一点点广东话,母语是法语和英语。她的父母,广州人,八十多了。老头会一点英语,靠手势大概能说明白事情。老太太的英语只能蹦词。二老都不会法语,会说广东话和一点点普通话。
移民前,老头是广州一个纺织厂的工程师。老太不工作。老夫妻俩是1948年从广州移民的,登陆Montreal。移民后,他们因为语言能力不够工作,甚至连日常交流都有问题,没有办法从事任何正常工作。还好,搬家时带了一些钱过来,够他们盘一个洗衣店过日子养大儿女。
据他们说,当时加拿大的人文环境是非常不国际化的。素质好点的白人,把非白人都当做不懂道理的野蛮人,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是你在做什么令他看不懂的事情,他都认为你很无知,他有义务来帮助教育指导你。素质差点的,在街上会朝你喊中国人滚。
就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在学校受到压力和影响,哪怕有小朋友会说中文也不敢说,倒不是怕人欺负,而是说非法语和英语是一件特别没有素质,特别低劣的事情,是人品问题,会没有朋友。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邻居,当时还是小孩,以说中文为耻,以和中国有一点点关系为耻。上学前,她本来是会说一点广东话的。上学以后,她积极融入主流,努力践行西方文化,在家也拒绝和不会法语英语的父母说中文。而他父母,则认为如果这样能让孩子在学校开心有朋友,哪怕孩子和自己疏远,也毫无怨言。
现在她自己年纪也大了,和父母的关系稍微好一些,过节(她是不过年的,因为那不是西方文化节日)会邀请父母来家里聚会。每次他父母一来,总是笑眯眯坐着,吃东西,自己老两口说话,和儿孙辈基本无法交流。
我觉得这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来加72年,英语不会说,白痴应该都可以交流了吧!另外外,楼主数学有问题,老人年龄怎么才八十多?

卡城西北 : 2020-04-24#88
我觉得这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来加72年,英语不会说,白痴应该都可以交流了吧!另外外,楼主数学有问题,老人年龄怎么才八十多?
数学没问题,是根本没打听年龄,反正很老了。他们的英语我知道,的确不会。虽然不是白痴,但还是没法交流。除非我撒谎,可我有必要吗?我们新移民可能无法想象,别说更早的,20年前来的一部分老移民,到现在还有不会说英语,连枪牌都考不过的。他们当中,能狂打手势,夹杂毫无意义的笑声和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象声词,表达一个及普通的意思,已经算“会英语”的了。

oeatontario : 2020-04-24#89
你可能沒撒谎,但杜撰是有可能的。1948年来加,假如算现在100岁,也就是28岁来加,年轻人语言学习能力好,不可能现在英语不会讲,我同事越南船民二十二岁来加,现在英语非常流利。如按你介绍的八十多,老人便是十几岁来加,那就更不可能。另外,老人子女年龄也对不上。讲故事就是讲故事,加个纯属虚构就行了。

oeatontario : 2020-04-24#90
数学没问题,是根本没打听年龄,反正很老了。他们的英语我知道,的确不会。虽然不是白痴,但还是没法交流。除非我撒谎,可我有必要吗?我们新移民可能无法想象,别说更早的,20年前来的一部分老移民,到现在还有不会说英语,连枪牌都考不过的。他们当中,能狂打手势,夹杂毫无意义的笑声和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象声词,表达一个及普通的意思,已经算“会英语”的了。
根本没打听年龄,为什么张口就是八十多岁?

卡城西北 : 2020-04-24#91
你可能沒撒谎,但杜撰是有可能的。1948年来加,假如算现在100岁,也就是28岁来加,年轻人语言学习能力好,不可能现在英语不会讲,我同事越南船民二十二岁来加,现在英语非常流利。如按你介绍的八十多,老人便是十几岁来加,那就更不可能。另外,老人子女年龄也对不上。讲故事就是讲故事,加个纯属虚构就行了。
大师也问过我,年龄好像不对。随你怎么说啦。故事不是虚构的。虚构的不会遗漏细节。
而且你好像还有个问题。你认识个人能说英语,所以我认识个人不可能不会说英语?这算什么道理?
本没打听年龄,为什么张口就是八十多岁?
我不能猜?

sabre : 2020-04-24#92
你可能沒撒谎,但杜撰是有可能的。1948年来加,假如算现在100岁,也就是28岁来加,年轻人语言学习能力好,不可能现在英语不会讲,我同事越南船民二十二岁来加,现在英语非常流利。如按你介绍的八十多,老人便是十几岁来加,那就更不可能。另外,老人子女年龄也对不上。讲故事就是讲故事,加个纯属虚构就行了。
这么说吧 我认识一位胡蓝老太太 她说话我就听不懂

我坚定的相信楼主

sabre : 2020-04-24#93
大师也问过我,年龄好像不对。随你怎么说啦。
而且你好像还有个问题。你认识个人能说英语,所以我认识个人不可能不会说英语?这算什么道理?

我不能猜?
我没问过,
我帮助做了一个简单计算 回答一个网友的问题

卡城西北 : 2020-04-24#94
我没问过,
我帮助做了一个简单计算 回答一个网友的问题
的确年龄对不上。过节的时候,她父母会过来。可能是因为我们说中文,邻居总是请我们去。我也想和他父母聊聊,他们的广东话我不懂。所以没法凑齐故事细节。

oeatontario : 2020-04-24#95
大师也问过我,年龄好像不对。随你怎么说啦。故事不是虚构的。虚构的不会遗漏细节。
而且你好像还有个问题。你认识个人能说英语,所以我认识个人不可能不会说英语?这算什么道理?

我不能猜?
你当然可以猜八十岁,七十二年前來的,八岁来加,英语还不会说?

oeatontario : 2020-04-24#96
大师也问过我,年龄好像不对。随你怎么说啦。故事不是虚构的。虚构的不会遗漏细节。
而且你好像还有个问题。你认识个人能说英语,所以我认识个人不可能不会说英语?这算什么道理?

我不能猜?
这个是常识,老人来加,住二三十年,英语不会说这可以理解。但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加拿大住了一辈子,英语不会说?有人相信吗?

卡城西北 : 2020-04-24#97
这个是常识,老人来加,住二三十年,英语不会说这可以理解。但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加拿大住了一辈子,英语不会说?有人相信吗?
呵呵,看来是一块潮头肉啊。有啊,很多人信。不光信,而且很多人都认识。以前在唐人街生活一辈子的老华人,不会英文的不少。
谢谢在我帖子里发言。我就不陪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