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6月13日下午加拿大读书会第一次线下书友活动,请关注并踊跃参加!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本书是现仍然在吃皇粮的一个兄弟向我推荐的。书里的前言里提到,李瑞环说自己从一个木工当上政治局常委(书中有很长一篇写于1978年的总结,是他领导毛主席纪念堂建设施工的经验报告),终生都受益于哲学。从不少发言的片段,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爱动脑子的人。



总的来说,这书是作者在政治生涯中发表的文章和在各种场合讲话的分主题集锦,时间段集中在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如果对当时的政治不是很感兴趣的话,大部分内容可以很快看完。李常常引经据典,可见看了不少书。我学到的有两点:实践比书本重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以致用才行(所谓知行合一);他有关如何总结经验的部分总结的也很全面。



我和作者接触最近的一次是有次随领导出访加拿大,住在渥太华中国大使的官邸,那里的厨师据说以前是李的厨师,那几天的吃的东西可真叫赞啊!就连早上喝的粥、吃的馒头咸菜都非常好吃!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本书是Bill Gates推荐的商业书籍之一,本微信号不久前把第二个有关Edsel汽车的惨败故事片段单独介绍过,前段时间终于全部看完,说下总体感受。

作者John Brooks(1920-1993)是美国知名商业作家,常年为知名高水平文艺杂志《纽约客》(何伟,中国三部曲作者Peter Hessler也曾是该杂志作家)供稿,可以说是个职业写手。行文流畅,虽然数据翔实但笔触生动,很多地方用词诙谐、让人捧腹。词汇量至少对我来说不小,当然也是这个原因这本厚厚的、里面充满密密麻麻的小字的英文书读起来并不是那么快(我后来转在iPad上读了,话说iPad看书除了重一点,ePub格式还是很舒服的:文件比mobi小,词典方便)。但因为写作水平非常高,读起来是一种享受,手不释卷,让人感慨:商学院的案例如果都有这么优秀的写手可能读的就多些了。

全书由12个美国商界真实故事组成,故事大都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中国还不在华尔街考虑范围之内;那时候黑人还叫negro。

The Fluctuation写的是1962年美国股市动荡;技术及一些非常渺小的因素,能够造成股市的恐慌和回转;

Edsel牌汽车的故事前文有专文介绍;

Federal Income Tax这篇对美国联邦所得税法的来源、变迁及漏洞,进行了很全面详尽的分析,虽然并不是故事,却是全书最有意思的章节。归根结底还是中产阶级受剥削最狠、富人可以逍遥法外的制度(当然那是68年出的书,到今天演变的如何,书里不可能预测,我个人也没有研究);盖茨和巴菲特两人,是不是从这本书里吸取了一点逃税的灵感?他们所谓的把钱全捐出来,给基金会,但他们的基金会打着抗击疾病、支持教育的旗号,真正做了什么慈善事业吗,还是把钱又追求高回报的投资了?国内的富人,马云之流弄的基金会,是不是也同样避税的目的和形式呢?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讲的是美国证监会SEC惩罚内幕交易的故事,只要动机不对,都可能受惩罚;

Xerox Xerox Xerox Xerox写的比其他的差,除了对复印件带来的各种社会效应那部分外,看起来像是给施乐公司宣传一样。不过里面关于Xerox一开始看不到光明的事让人受启发。那公司一开始把宝押在了新技术上,几年内投资是销售的两倍,高管把自己的房产都押上了。没有人一帆风顺。没有!

To make the customers whole讲的是SEC在肯尼迪被暗杀的那周是如何努力协调,把一家破产证券公司的散户客户损失减到最小的故事,有点唱高调;

The Impacted Philosophers,对GE公司高管们对下属价格操纵的明知却不管的行为进行了极度的讽刺(un philosophe sans le savoir...),骂人够狠!不过那些高管的确撒谎和推卸责任的水平一个比一个高;

The last great corner是孟菲斯一个企业家反击华尔街卖空投机的故事,SEC为什么不管制卖空行为,而在关键时刻把Piggly Wiggly的股票停牌,并把卖空手的抵约时间延后5天很有疑问,之后Saunders在孟菲斯的过程也很有戏剧性。不过,教训是,不能太高调;还是富兰克林讲的,中庸最合适;

A second sort of life讲的是从政府高位辞职的主人公经商的挣扎与经历。主人公写日记,不光是记流水账,专注于内心的部分不少;

Stockholder season讲的是作者出席几家美国大公司年度股东会议的情况。那是50年前,美国已经有职业股东代表一说了,不过那时候没有CEO的概念,就是Chairman和President。

One free bite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诉讼来分析什么是公司机密、公司知识产权,以及非竞争条款Non-Compete clause的由来。

To save the Sterling: 是64年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拯救英镑的故事。俄罗斯前不久把利率提到17%,跟当年英国类似吧?国际收支体系解释的不错。国际金融也很有意思。Bretton Woods的金本位体系现在完蛋了吧(后来查了下资料,1973年终结的)?作者对Federal Reserve的高管极尽拍马屁之能事(“好像他生来就是为了干这件事一样。。。”)。受投机者攻击,是因为这个体系有漏洞啊!

总的来说,读原版(这书好像没有中文版,不知道什么原因)比读汉字累,但如果能不分心连续看几个小时这书,真正看进去了(No pain, no gain!),会被作者讲故事的能力、生动幽默的语言打动,由衷地喜欢这本商业经典著作。不时读原著,对提高英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而且,与中国商界作家不同的是,Brooks能兼顾故事性、把情节讲的引人入胜,又不过度浪费笔墨在人物描写也没有任何情感篇章,能通过提出关键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到位,让人真正受益。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该书是Fortune(《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商业书籍之一,是IBM公司第二代传人小沃森的自传。



这书的故事性很强,全是小沃森的个人回忆,前半部分写他的纨绔子弟的少年和学校经历;然后是他当兵在二战中的成长,参与企业运营并接班,发展壮大IBM;最后主要写他生病,退休,搞裁军咨询,当俄罗斯大使,弟弟妹妹病逝,航海,飞行,说到底还是个花花公子,讲管理和商业的内容很少。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并且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读它。小沃森以难以想象的直率,自述了他的成长、商业经历和个人生活,他的坦诚到了这种地步,以至于前半本我甚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有关他从他父亲那里学到的管理技巧,和他自己的心得,的确比商学院的学习要实际和有意义的多。IBM真正的开国皇帝是他爸爸。了不起的深谋远虑的父亲,把IBM帝国建立起来。一开始只是个缝纫机销售员。这老头对自己的推销能力无比自信,花大力气结交各种名流,聘用名门望族来拓展生意,尤其是晚年,当然,小沃森承认,这些都是推销而已。这本书里很多篇幅是对父亲的深情回忆、理解和忠诚。



如果你继承了一家企业,不知道如何管,基本看这两本书够了。如果你为一家继承人直接参与管理的企业工作,看这些书也会对理解二代的真实想法有很大裨益:新人接班、老人仍在位时,要明白未来更重要;基本上,老板都喜欢干活拼命的人;老板也喜欢对自己要求高、不断提升自己的员工;同时,对老板也要不屈不挠、不卑不亢;重要的事老板会亲自参与再聪明的老板,也是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七情六欲、盲点和缺点,他们往往会提防着任何人,包括自己亲生兄弟姐妹,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摆脱父亲的阴影。



随便说一句,另外一本我学到很多的商业自传,是华盛顿邮报女继承人写的《个人历史》(也名列75本商业书单)。在这个75本书的书单里,有关IBM的还有一本很有名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也是很赞的一本书。



下面是一些摘录:



一切始至销售,”他说,“若没有销售便没有美国的商业。


在工作期间,雇员不许喝东西,公司聚会不许喝酒;凡是在 1BM 的工作区不许有酒出现。


永远记住生活并不象许多人曾经经历过的那么复杂。你越成熟,就越会意识到成功和幸福取决于不多的几件事上。下面我用商业的说法将人生重要的行为准则描述如下。

负债 资产

保守的思想! 有远见
贪财! 无私
平庸的伙伴! 爱心
不拘小节! 品行端正
不关心别人! 好的仪表
虚伪的朋友! 真挚的友谊

小沃森在30年代来过中国,那时候日本人已经准备侵略全国了,他对北京的印象如下,现在变化的大吗?

但是,在北京没有人在乎同居,所有人都是如此。我从来没见过象北京这样的城市,它是个外国人享乐的地方。你无须花多少钱就可以过得很好。雇一个好的佣人每月只需 10 个美金,包一个星期的黄包车才一块八角钱。所有的东西比较起来都很便宜。因此,北京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人, 其中几乎包括各个国家的社会渣子。在一次宴会上,我发现我坐在两位女郎中间。左边是一个来自纽约的初出茅庐的雏妓,右边是个患有大烟瘾的法国女人。日本人占领北京丝毫没有影响上流社会花天酒地的社交活动。北京饭店的顶层酒吧是夜晚人们最常去的地方。你可以点一杯杜松子酒,坐在窗前静静地观赏城市西郊划破夜空的炮火。战争正在那里进行。


父亲总善于在别人预料不到的地方挑出毛病来,并喜欢把毛病夸大。不管检查哪方面的业务,他都要深入到每个细节,提出许多想法和问题,所以搞得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他经常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发布命令。



他认为每个雇员都有权利从上司那里得到帮助。他说:“经理是他下属的助手。”这种个人与上级之间的关系体现到了 IBM 的社会契约关系。



老沃森确立了IBM的企业文化: Think (之后才有了Apple的Think different)办企业的Think杂志。并对员工和经理大规模培训。


他们也确立了租赁式销售(而不是卖机器)的商业模式,因为能带来稳定的的现金流与业务。



那是在 1901 年,摩根刚刚组建起美国钢铁公司,他让年轻的施瓦伯担任高级领导职务。有一次施瓦伯去巴黎寻花问柳,有关他吃喝嫖赌的丑闻很快就越过大西洋传回了美国。当他返回纽约时,摩根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去,告诉他不要象个傻子一样在外边做事。
施瓦伯说:“摩根先生,您这样做是不公正的。您当然知道我干的事并未超过您所做过的范围,更不用说您在门后干的那些事。”

“施瓦伯先生,这就是门的作用。”摩根回答说。



IBM公司在二战中为美国军方制造过机枪。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使IBM受益无穷,它把我们推到了真正大企业的行列。尽管利润没有提高,销售额却增加了3倍,从1940年的4600万美元猛增到1945年的1.4亿美元。


如果你能够在一个人非常悲痛时帮助他,你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做。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只是在某些 方面表现得比较聪明而已——但是我把力量都集中到这些方面。


但是我总是毫不犹豫地提拔我不喜欢的人。那种 讨人喜欢的助手、喜欢与你一道外出钓鱼的好人,则是管理中的严重陷阱。 相反,我总是寻找精明能干、爱挑毛病、语言尖刻、几乎令人生厌的人,他们能对你推心置腹。如果你能把这些人安排在你周围工作,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么,你能取得的好成就将是无限的。我对公司的最重要贡献就是我能挑选聪明能干的人担任这些职务,然后使这个班子拧成一股绳,我采取的 做法是劝说、道歉、演讲、执行纪律、同他的夫人交谈、在他们生病或出事故时表示关怀、利用我能利用的每一种手段来使每一个人认为我是一个正派的人。我知道 我在智力上敌不过他们,但是我认为,如果我充分利用我的每一种能力,我能同他们不相上下。


把人们调动起来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相互竞争,我总是想方设法掀起内部的竞争。


我从来不违反这个管理规律,即我们可能采取的最糟糕的做法是对任何问题都置之不理。有 了问题就要解决,迅速解决,不管解决对了还是错了,都不要紧。如果解决错了,它会重新出现,然后改正过来。置之不理和无动于衷是一种不费力气的解决办法, 因为它没有眼前的风险,但它是管理一个企业的绝对错误的方式。


父亲曾经教导我,一个优秀企业家必须会当演员。你假发脾气的次数必须比你真发脾气的次数多得 多;当你试图促使某个人解决一个问题时,你必须显得比内心更加着急。父亲是善于此道的老手,我一有机会就仿效他的做法。但是我有时发 现,大发脾气反而是教人们学会管理的最佳办法。


行动要象个乞丐,自我感觉要象个国王。”这句话的思想是,你去和别人打交道时,态度要谦虚,要以情感人;外表要独立自主,内里要有自信心,就法兰克来讲,他的行为举止具有这种风范,我则告诉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careaders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候鸟以前曾经介绍过上海图书馆,今天来说一下在多伦多离我家步行几分钟、我常常去的Toronto Reference Library - TRL。



这个图书馆貌似是多伦多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总面积三万八千多平方米,1977年建成,设计师是Raymond Moriyama,1998年纳入整个多伦多公立图书馆体系,2012年在花费了三千四百万加元的费用后修葺一新。顺便说下这个多伦多公立图书馆体系,它由100个公立图书馆组成,藏书1200万种,按人均流量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社区公立图书馆。


图书馆地上5层,地下1层,整个大厅上下通透,斜面用玻璃装饰,采光很好。在大厅和5楼看过去,很有气势:





两个观景电梯上下直通



一楼是大厅,可以吃东西打电话,有电视看,也有很多免费电脑共上网用。


二、三、四楼各有些可以供几个人或一个人最多免费连续使用两小时的study pod封闭玻璃小亭,都是由各大公司或有钱人捐建的,门口写着捐建人或公司的名字。里面的椅子很舒服,光线明亮(我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里看的),高声打电话或跟人对话也不会打扰外面的人。只要报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预订使用,连图书证都不需要。





另外图书馆里自习的地方到处都是,桌椅都很舒适





图书馆当然到处都是书了。这个图书馆保存有150万本书籍,250万部其他形式的媒体资料。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让人感叹:余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所有上面标有Open Circ的图书都可以免费借阅,期限12天,但可以续两次。





四楼有不少中文书



















图书馆有个馆中馆,有钱人捐建的罕见图书收藏馆,是一个360度的圆周,形式独特。





一楼还有一个Digital hub,有几台27寸的iMac和配置非常高的Windows电脑、扫描仪、打印机可供使用。电脑、扫描仪是免费的,打印1毛5加元一张,便宜吧?出示图书证即可使用。还有两台3D打印机。





既然是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作家见面会是必须的,各种知名作家不时来座谈;也有其他读诗会、演员交流、成功企业家演讲等活动。最下面那张是多伦多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的配乐读诗会照片。







也不时有些新音乐的演示活动。有一天有个导演在宣传她的新片,我还给拉过去被采访了一阵。



一楼还有个叫巴尔扎克的咖啡店


转角处不时有绿色植物装点



(声明下,这里面有几张照片是网上的,不都是我拍的)

一般来说,在图书馆看书和做事的效率特别高。但夏天有很多惹火的美女就需要更多的定力了。



这个图书馆的网址是:http://www.torontopubliclibrary.ca/detail.jsp?R=LIB018

地址:789 Yonge Street, Toronto, ON M4W 2G8

电话:416-395-5577



办图书证免费,办好后可以在全市100个图书馆借阅。也可以从各种pad的终端免费看电影。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这个地方举办第一次读书会活动好吗?时间订在13号下午。我看了下,订一个大房间需要每小时25刀左右,如果能来10人,估计一个人5刀就够了。大家可以见面聊天,或者就一本书、一个专题专门聊聊,也可以每人花几分钟讲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之后可以去楼上借阅些图书。请来消息回复。谢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旅途中看完了这本书。它实际上是其家属和研究者收集的这位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的书信和文章片段摘录。原文是英文,书很短,只有100页,翻译的还可以。所以很快就能看完。

爱因斯坦可能是上个世纪最喜欢思考的地球人,并且真的思考出了很多了不起的物理理论。我之所以看这书,是因为想看看,这样的一个人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结论是什么样的。

如果只以行为和结果来看的话,虽然说淡泊名利,但爱因斯坦其实是很喜欢结交名流、权贵的(当然他也花了不少精力来给小学生回信)。因此说他喜欢隐居、远离 权势、跟上流社会完全绝交,至少我是不信的。不过,从这书里有篇书信,我更加了解了这个逃亡国外、流落美国的科学家的行为举止的求生存层面的原因:“离别 这么多年,我还能够在这里欢迎你,这真是我的一大幸运。我过去强迫自己默不作声,因为住在巴伐利亚的人只要收到一张我的纸条都会遭遇不幸。你那位敬爱的叔 本华曾经指出,在痛苦中忍受煎熬的人总是无法演出悲剧来,而是注定要陷于悲喜剧之中。诚哉斯言!我自己就常有这种感受。昨天被奉为偶像,今天遭人痛恨唾 弃,明天被人遗忘,再过一天又被奉为圣徒。只有靠幽默才能解脱。。。”

下面是一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摘录:


当然,使我最感压抑的就是我可怜的父母所遭受的(经济上的)灾难。我已长大成 人,可是仍然无所作为,一点忙也帮不上,这真使人肝肠欲断。我只能加重家庭的负担。……确实,如果当初根本没有生我,情况也许会好一些。唯一使我坚持下 来、唯一使我免于绝望的,就是我自始至终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从没有荒废任何时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读书之乐外,我从不允许自已把一分一秒浪费在娱乐消遣上.


--1898年在苏黎世读书时写给妹妹的一封信

  
当我自问,宽容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使我想起天生幽默的威廉·布什给‘禁欲’所下的饶有趣味的定义:‘禁欲就是我们从各种得不到的东西那里得来的乐趣。’
   我也可以作类似的说明:宽容就是对于那些习惯、信仰、 趣味与自已相异的人的品质、现点和行动作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宽容不意味着对他人的行动和情感漠不关心。这种宽容还 应包括谅解和移情......
   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科学成就, 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只是在文艺复兴使个人有可能不受束缚 地发展自己的时侯,欧洲文化才在打破令人窒息的停滞状况方面取得了最重要的突破。
  因此,最重要的宽容就是国家与社会对个人的宽容。为了确保个人自身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安全,国家当然是有必要的。 但如果国家变成主体,个人却沦为唯命是从的工具,那么所有 好的价值就全部丧失了。必须先砸碎磐石然后才能长出树木, 必须先松土然后植物才能茁壮成长。同样,只有在人类社会达 到足够的开放水平、个人能够自由发展自己能力的时侯,人类 社会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就。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那天吃饭时跟人聊起来我在读这本书,有人评价道:你不觉得你现在这年纪看莎士比亚有点晚吗?说实话我是被戳到了痛处。当然我之前也断断续续看过《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版的,没看完),还买了它的英文原版(留给将来的孩子去读),看过《哈姆莱特》的近期的英国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di Caprio主演的那部)、也在意大利威尼斯看过威尔第作曲、郑明勋指挥的奥赛罗的歌剧。虽然我近期曾经努力只看非文学类的书籍,但还是没有忍耐得了莎士比亚的魅力,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又看了遍。

这本书共收录了莎士比亚知名的5部悲剧,除了上面说的以外,还有《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多次被写成歌剧、音乐剧和电影,在世界各地广为传颂。里面穿插了莎士比亚对爱情无常、人生感受一切都是相对的、以及要用理智战胜情感的哲理名句,可以说值得反复思考;但可能是因为我是读的剧本而不是看的戏剧的原因,总觉得罗密欧从罗萨琳到朱丽叶的移情别恋和两家族最后的由恨转为和平的转变有些突兀。不过,不必太用力,都是戏啊!

《麦克白》:莎士比亚的故事多发生在皇室、贵族或知名人物的人身上。这个故事比较简单,说的是野心、贪婪、叛逆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哈姆雷特》:非常经典的一出悲剧。每一句戏词都充满了含义。《李尔王》: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奥赛罗》:轻信与愚蠢是奥赛罗悲剧的重要原因:那么轻易未经核实就被伊阿古骗了,连下属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都看不透,他是怎么统帅三军的?人心要如何才能变的像伊阿古那么的黑暗?这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于伊阿古的贪婪;跟李尔王一样,贪婪是莎士比亚痛斥的邪恶。

关于莎士比亚的研究和评价太多,浩如烟海,这里就不再赘述;我在看这本书时偶然发现关于译者朱生豪的一段话,使我对这个翻译家产生了兴趣。这句话印在封三那页上,原文是:

朱生豪(1912-1944),翻译家、诗人。浙江嘉兴人。他从24岁起,以坚韧的毅力,经数年呕心沥血,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其过程之艰辛诚如朱先生自述:“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读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笔不辍。凡前后历十年而全部完成,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


朱先生的大名之前早就听过,看这段介绍才知道他久已千古。又见他只活了32岁,而能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春蚕到死将这些千古名著译成中文,这必定是个不同寻常的人、划过浩瀚星空的一颗耀眼明星。不禁开动网络搜索,发现他10岁丧母,12岁丧父;在杭州之江大学本科学习过英语。他天资聪颖,之江诗社”的社长、一代词宗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

“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上大学期间遇到其妻宋清如,1942年终于娶之为妻,两年后,天妒英才,他积劳成疾,因肺结核去世。1936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因为战乱其译稿曾至少两次被毁,后来不得从头译过。至死,朱生豪共译出莎士比亚全部37部戏剧中的31部半。


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语言非常有煽动性,惟妙惟肖。看书过程中都觉得自己能出口成章了,何况把其原作通读十数遍、完全领略精妙之处才开始翻译的朱生豪?他写给其爱人宋清如的情书极其深情: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加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他还写了些唐诗送她:

①楚楚身裁可可名,当年意气亦纵横,同游伴侣呼才子,落笔文华洵不群。招落月,唤停云,秋山朗似女儿身。不须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意已倾。

②忆昨秦山初见时,十分娇瘦十分痴,席边款款吴侬语,笔底纤纤稚子诗。交尚浅,意先移,平生心绪诉君知。飞花逝水初无意,可奈衷情不自恃。

③浙水东流无尽沧,人间暂聚易参商。阑珊春去羁魂怨,挥手征车送夕阳。 梦已散,手空扬,尚言离别是寻常。谁知咏罢河梁后,刻骨相思始自伤。

他在给宋清如的情书(网上能搜到他的经典情书名句)中,称呼心上人的方式更是富有创意:
宋、好宋、宋宋、清如、好人、无比的好人、好、宋家姐姐、澄、澄儿、好友、小亲亲、哥哥、阿姐、傻丫头、青女、青子、我们的清如、宝贝、好朋友、好澄、澄哥儿、虞山小宋、爱人、老姐、小弟弟、二哥、小宋、哥儿、姐姐、小青青
等等,朱生豪自己的署名更是千奇百怪:
朱、朱朱、朱生、朱生豪、傻老头子、小巫、淡如、绣水朱君、岳飞、云儿飘、希特勒、你的、罗马教皇、无赖、猪八戒、小物件、红儿、蚯蚓、丑小鸭、叽里咕噜、和尚、珠儿、不好的孩子、虫、鲸鱼、二毛子、我、子路、张飞、一个臭男人、绝望者、冬瓜、牛魔王……

让我们永远缅怀这样一个为中国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浪漫的人。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其实,加拿大图书会已经有过一次线下活动了,是在美国芝加哥,偶遇图书会创立初期的书友携夫人、孩子到芝加哥玩,我们在正举行Gospel Fest的上千人的MilleniumPark碰到了,而且大哥人群中认出了我。巧吧?

话说我们加拿大也该搞一次。我上次在TRL那个介绍已经提过这个想法。因为我周日回国,想把聚会订在本周六6月13号下午1点半,地点就在TRL Toronto Reference Library,789 Yonge St. M4W 2G8, TTC在Yonge Bloor。

因为有书友已经回应要参加,我订了个厅,两小时50刀,合同已签订回传,信用卡已付款。请大家踊跃报名!

第一次见面,可以组织的活动是每人5分钟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自己很受益的一本书(说明原因)等等,也可以自己朗诵一部分。有兴趣的可以互借图书。

有意者请速与我联系。我的微信号是yaxiaboy。

期待周六见到大家!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史记》是大家上学时都在课本里学过的中国历史名著,为西汉时史官司马迁所作。我常把司马迁和司马光搞混;两个人都同一个复姓,也同是伟大的史书作家(后 者为北宋时人,写出了300万字的《资治通鉴》)。司马迁个人生活更为不幸一些,在开始编写《史记》的第二年因为替李陵直言,被判腐刑(小弟弟被割掉 了)。不过这虽然是他的不幸,也许是我们后世人的万幸,有可能他没有其他欲望了,把精力全放在能让他万世流芳的这个伟大工程上,从而编写出了这本巨著。


因为司马迁是史学家不是科幻小说家,他又生在西汉,《史记》写成于大概公元前91年,因此《史记》涵盖的历史时间要比覆盖1300多年的《资治通鉴》短的多,多是秦汉内容。


《史记》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其中本纪是写皇帝的,世家写的诸侯,列传是各种历史人物。汉朝时对项羽还是比较推崇的,认为“政由羽出”,因此虽然项羽没当过皇帝,仍然把他列到12本纪里。


《项羽本纪》比起其他章节也略长。很多人认为,《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杰出的一篇。我们熟知的很多成语,如“作壁上观”、“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 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沐猴而冠”、“四面楚歌”、“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等等直接出自本篇。没有这篇,那么多以鸿 门宴、霸王别姬为题材的戏曲、电影都无从谈起。


我个人以为,项羽最后的灭亡,充满了悲剧色彩,无非是小说家言,增加传奇性质而已;其实,越是把项羽写的有勇,就越突出其无谋;充其量他只是充当替刘邦灭秦、建立帝业的一块基石而已。


项羽杀掉了准确判断出其父将要失败的命运、在秦赵相持之际劝楚军坐收渔翁之利的卿子冠军宋义,是暴力驱逐智慧的先兆,还是建立威望的必须?


项羽坑杀了秦降军20万,残暴之至,却在鸿门宴那么好的机会放过了沛公,可见没有成事的大狠心;相反,本来贪财好色的刘邦,占领了咸阳后却秋毫不犯,被范增一眼看出这人实在是有更长远的打算,为成大事而放弃小的欲望,比不知道收服人心的项羽高了许多。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 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是如此虚荣,又如此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怎么有称王天下的胸怀和智慧呢?


看这篇时很少有人能不问这样一个问题,项羽的叔叔项伯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提前把项羽灭掉刘邦的意图透露给了刘邦的军师张良;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要干掉 刘邦时挺身而出,进场与项庄一起舞剑,时时以身体挡住刘邦不让项庄得手;项羽劫持了刘邦的家人想要杀掉他们时,项伯又劝住了项羽,保住了他们的命。项伯为 什么要这样做?网上很多人写了长长的文章,说项伯是替侄子着想,因为不管怎么说项羽鸿门宴上杀刘邦都不合适;不过我不能同意:纯以结果来看的话,项羽最后 的结局是兵败分尸,项伯却被刘邦封侯,得以善终,因此项伯的叛变行为是成立的,而他私通张良的直接原因是张良曾有救恩于他。


《吕不韦列传》这篇要短的多,也同样很有意思。关于吕这个人的生平,我之前在《吕不韦卖的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里有小结。总的来说这是个目光长远并苦心 经营的人,从一个商人,抓住别人的心理(“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奇货可居做到国父(甚至有可能秦始皇都是他私生的)。


文中最后他自尽而死;如此一个有长远眼光、编出了《吕氏春秋》的人,会防不到这样的下场吗?他找个替身为他死,自己从此销声匿迹也不是没有可能。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各位书友:



应广大书友呼吁,定于本周六、六月十三日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在Toronto Reference Library B1会议室举行本读书会第一次线下活动,请踊跃参加。



活动内容:每人分享一本书(为什么推荐、读书心得、片段朗读),每人连同问答不超过5分钟;之后一起去图书馆4楼查询借阅中文图书。



报名请联系微信号:yaxiaboy.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Jack Welch是上世纪末美国商 场上叱诧风云的一个大企业通用电气GE的领军人物,在GE公司工作了一辈子,从未跳槽过,从1981年起到2000年任该公司CEO、董事长,把这个公司 的市值从130亿美元提升到了4000亿美元。从很多意义上说,这不是一个失败的商人,看看他的经验对各位学管理或经商的朋友应该有帮助。


这本书按时间顺序将他的一生分成了几部分,第一部分讲他的幼年家庭环境、成长、学校经历和他初入GE并逐步爬到CEO、董事长位子的过程;第二、三部分讲 他改造GE和做生意的经历;第四部分是他后期的经营管理理念;第五部分是他的谢幕、选新人以及对CEO工作的心得。其中第24章是精华,他把他认为CEO 的工作重点都写进去了,总共几十条。


从书中看,Jack Welch疑心很重,怕死,贪婪,是个非常喜欢比别人强的人,一心想往上爬,勇于开口求助, 性格急躁但能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非常努力,讨厌被别人批判,对自己绝对自信,坚定不移做自己想做的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管理的认识与袁世凯类似:“带 兵其实很简单,左手是官与钱,右手是刀,听就升官发钱,不听就砍”(他上任两年就赶走了11万多员工!所谓心慈不掌兵)。


这书里不仅提到他的辉煌,也有一章是他自己的失败案例,因此还算诚实。对他一些战略理念的分析,比如6 Sigma,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供量化工具来制造管理的紧箍咒,以客户为中心。我发现几年前美国老板的会议agenda跟书后附的形式上有 不小的近似之处。


Jack Welch是化学专业出身,在GE是从塑料工业干起来的;有人说过,塑料是人类发明的最反自然、对环境最不好的东西。他写书时应该是2001、02年,书 中极力证明PCB材料不会致癌,而今天PCB已被各种国际机构认定非常有可能致癌了。他的所有经营活动也都非常明白地把最终目的广而告之:业务增长与利润 最大化。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眼下GE正积极把书中极力夸耀的金融业务剥离。


GE这样的巨型企业需要Welch这样的人,Welch这类人也需要GE这样的大企业。小人之心,真让他弄家小公司他未必能做成功。不过总而言之,在他的 领域,Jack Welch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说他是那个时代最成功的CEO也不为过;他之所以能接班当上GE的头儿,跟他聪明地要求两位年纪比他大的候选人留任副董事长 来辅佐当时年轻的他有一定关系;很多至今仍然时兴的理念,如Customer Centric、6 Sigma、Deep dive等等,应该跟他的发明或推动有极大关系。这书中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他列举的一些收购兼并的例子,老狐狸们做生意的方式非常灵活,让我们能学到很多点 子。


本书语言较为简单,翻译的也还可以,纪念版前面有不少作者的照片,因此很快能看完。可以一读。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