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看过《别了,温哥华》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FCH,看过《别了,温哥华》吗?我知道那是电视剧不能全信,但毕竟也是在温哥华拍得嘛。如果斑竹看过,请教一下里面的情况,哪些是符合实际的呢?能说详细点吗?谢谢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看过一下这篇文章,不知斑竹有何见解呢?


《不要把“别了 温哥华”当作移民指南》


  从五月份以来,每当和国内的朋友同事联系,他(她)们总会说,我们正在看“别了,温哥华”,是反映你们这些在加拿大的人的生活故事的, 你看了没有? 我说以前看过原著了,好象是个比较简单的故事。朋友说,哪里,原著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了,现在的故事很曲折很复杂的,有六角以上的恋爱关系,多达22集。还有个朋友说,她有一个同事看完了电视连续剧“别了,温哥华”以后不久,收到移民加拿大的签证,对于要不要移民过来感到很犹豫,因为从电视剧里看到,在加拿大生活太不容易了,得了重病还得回国治疗,好象精神很压抑。很想听听我这个曾经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住过多年的人的意见。另一个人说,他的侄儿从罗毅的故事中觉得学法律的在温哥华很容易找工作办移民,他想跟我打听怎么申请到温哥华大学读法律系的研究生。一时间“别了,温哥华”俨然成了留学移民指南似的。最近还获悉,“别了,温哥华”在第四届中国电视艺术双十佳评选中独得四奖。因此我想,无论多忙都得忙里偷闲看看这个电视剧。

  前一段终于从朋友处借到了录像带,日夜兼程看完后,除了对温哥华那熟悉的景物产生些许旧地重游般的亲切感外,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些人物和故事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感觉。 尽管大导演赵宝刚在多种场合说过,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在感情和精神上的生活都很贫瘠,“别了,温哥华”这部电视剧就是为了表现这些中国人在加拿大的失落,苦闷和无奈的真实生活。可是,为什么我们这些被表现的人偏偏产生不了共鸣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编导对加拿大生活缺乏基本常识,习惯性的按照国内那套概念和思维来设计情节,演绎生活,这就使得整部戏非常苍白虚假,情节经不起推敲,很多矛盾冲突,戏剧性转折,都是建立在不真实的情节上。下面以两对男女主角相遇为例来加以说明。

  先说任小雪在温哥华脱团租高级公寓这个情节。凡是在加拿大租过公寓的人都知道,无论是温哥华或是多伦多,即使有移民身份,还得有一份工作,否则连一般的普通公寓都很难租到。这就是为什么新移民落地后都得先住地下室。

  任小雪一个没身份又人生地不熟的女孩子,居然可以租下坐落于温哥华貌似英格利海峡边上的豪华公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如果不这样来设计情节,以后她和罗毅的戏便没法展开。再比如,司马波按小雪房间号码被高克偷看到的镜头更是荒唐。因为每套公寓号都有一个密码,访客只须按密码而不按房间号,就算高克和司马波肩并肩站着,也偷窥不到小雪住哪套房间。还有,任小雪丈夫的汽车在豪华公寓门口那寸土寸金的滨海大道边停了整整一夜,居然没被大楼管理人员或警察拖走,这样的细节无论放在哪里都不真实。当然了,如果被拖走,下面就没戏了。

  再看陆大洪和杨夕撞车相识,陆大洪、司马波轮流给她送医送饭产生爱情的故事,更是生编硬凑,与实际国情不符的情节。众所周知,在加拿大出了车祸,通常有两种解决方式:公了或私了。剧中已经交代,杨的医药费用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这就说明车祸进入公了程序,一切由保险公司出面解决。 BC省的汽车保险公司是省政府独家经营的,连伤者雇保姆服侍打理家务费用都可以申请报销。因此陆大洪除了等下一年涨保险费用,别的什么事情也不用管。就算是撞了自己的同胞,心里过意不去,私下探望一下勉强说得过去,但是杨夕那副胡搅蛮缠,耍赖撒泼,连一顿饭都要赖在陆大洪身上的态度,简直虚假做作到了让人生厌的地步,哪象个在加拿大生活过的留学生兼银行职员? 可是如果不这样处理,似乎就无法开始一段涉及好几个人的多角恋爱。

  最后说说罗毅的工作。根据剧情推测,罗毅拿了个法律系的硕士学位,但他居然不用自己主动发简历找工作便有著名律师行看中他的论文,进而象天上掉馅饼似的送给他一份工作,这样的情节除了又一次落入“国外高薪聘请”的骗人俗套外,还是个不折不扣让人笑掉大牙的天方夜谭。就象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个叫”送水工”的小品里头,范伟发表一篇论文得了五千美元稿费一样可笑。小品作者没出国留学过,不知道国外发表博士论文不仅没有一分钱稿费,而且还得倒贴钱(一般由导师贴),可是“别了,温哥华”剧组是在温哥华拍摄的,编导们只需在街上随便抓个人问一下就会知道,想找到一份工作,不发个几十上百份简历去申请,休想得到那份工作。 靠区区一篇硕士论文就想吸引大律师的眼球,获得一份理想工作,简直做白日梦。

  尤其讽刺的是,罗毅就读的温哥华大学(VANCOUVER UNIVERSITY),是一所连校址都没有的私立网络大学,相当于钱钟书先生笔下的克莱登大学,跟传媒界女强人杨澜的夫婿吴征博士获得博士学位的那所巴灵顿大学一样。从不被BC省教育部和中国政府承认,且正被BC省高教厅要求法院勒令其改名。因为在加拿大只有公立大学才可以用UNIVERSITY,私立的只能叫COLLEGE。本来这样的低级错误是很容易避免的,编导们只需向中国驻温哥华领事馆教育组咨询一下便可得知温哥华大学的庐山真面目。可惜,自以为是和浮躁之气共同缔造了这样一个黑色幽默。

  至于陆大洪生了病竟能两次请家庭医生上门看病,任小雪既无身份又无加拿大驾驶执照却可以在温哥华开车,陆大洪不顾交通规则背着杨夕在闹市横穿马路,陆大洪司马波那样的打工仔可以租住海边豪宅,以及任小雪这样一个有胆有识,计划周全,敢于在超短裙下夹带大量美钞,瞒天过海偷渡出国的女子,却无力办理离婚等等这一类没有生活依据,凭空瞎编的细节和不合逻辑的故事简直多得不胜枚举,不值耗费笔墨一驳。

  纵观赵宝刚大导演的电视剧,从“象雾象雨又象风”到“永不冥目”,几乎全是情节曲折离奇,却经不起一点儿推敲的故事,“别了,温哥华”也不过是这样一部以温哥华优美的异国风光为背景而编出来的,漏洞百出的青春言情偶像剧,其剧情特别雷同于两年前那部反映妇女受虐的家庭暴力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此,所谓“反映加拿大移民或留学生真实生活的戏”不过是一种包装和宣传手段而已。

  所以我对国内的朋友们说,千万不要把“别了,温哥华”当作留学移民指南,它所表现的中国人在加拿大的真实生活,完全是“象雾象雨又象风”,离“真实”还远着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电视剧没有看过,楼主引述的文章倒是看到过。

文章是找电视剧的一些漏洞,来说明电视剧并没有反映这里的实际情况。有些情节我无法评论,因为不了解人物的背景,比如任小雪是否能租高级公寓,呵呵。。。我想,就算她自己没有钱,没有工作,甚至没有身份,如果有人愿意效劳,也是可以住的嘛,这个是我瞎猜的,所以,我就不对这些情节加以评述了。

我就从作者提到的几个方面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顺便也可以说说我了解的温哥华:

1,律师与工作:我接触过一个在国内做律师,在ubc读法律博士的,我问她,为什么不在这里考律师执照,做律师,而是去搞学术。她说,国内的法律与这里完全是两个体系,要考这里的执照,不是这里法律系科班毕业的外国人,特别是从体制完全不同的地方来的外国人,非常难。引申到其他专业工作,特别是受管制的专业,比如医生,会计等,毕业后,如果能拿到执照,在这里挺吃香的,毕竟人数有限嘛,可是外国人来这里,要拿到这样的专业资格,都是非常困难的。

再说其他的工作,来这里的新移民,没有特殊技能和热门专长,或者很好的工作经验以及语言条件的,最初一段时间,多数在做非专业工作;但是,我也知道不少有良好事业发展的:有在这里诺基亚工作的工程师;有建筑绘图同时获得多家公司赏识的;有自己在这里创立研制,开发,生产生物科技类产品公司的;也有年薪不俗的电脑专业工作从业者。。。不过,老实说,这些毕竟是少数,特别对新移民来说。

2,医疗:确实听说过有病回国治疗的;也听说这里看急症很慢;还有孩子生病,但是父母英文不灵光,被医生护士冷眼相对;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比较短缺,是一个主要原因吧;还有就是政府资源的问题。不过,加拿大的医疗,从整体来说,还是比很多国家优胜的。

3,驾驶:没有驾照,确实有照样开车的,即“无照驾驶”。我就听一个上驾驶班的国内朋友说,她想学几堂,就先买车开着再说,吓得我。。。我知道,在留学生里,这样做的好像有一些的,不知道是否受了电视剧的影响呢?呵呵。。。但是,这样做,不出事就好,一旦出事,麻烦可大了!

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是否如电视剧要表现的那样“失落,苦闷和无奈”,我不敢评论。个人感觉,人不管在哪里生活,都会面对问题,只是问题的内容不同而已。还是那句老土的话:这里不是天堂,只是对某些人来说,它比较接近而已。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谢谢斑竹,我听说在加拿大看医生,不像在国内,如果碰的了急诊病人,打个120救护车送到医院,马上就可以抢救。在加拿大即使是急诊病人也要排队看病,而且好像还要有家庭医生的什么证明信之类的吧,导致如有的老人心脏病突发得不到抢救,是这样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lalala 说:
谢谢斑竹,我听说在加拿大看医生,不像在国内,如果碰的了急诊病人,打个120救护车送到医院,马上就可以抢救。在加拿大即使是急诊病人也要排队看病,而且好像还要有家庭医生的什么证明信之类的吧,导致如有的老人心脏病突发得不到抢救,是这样吗?

是真的吗?? :wdb14: :wdb1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lalala 说:
谢谢斑竹,我听说在加拿大看医生,不像在国内,如果碰的了急诊病人,打个120救护车送到医院,马上就可以抢救。在加拿大即使是急诊病人也要排队看病,而且好像还要有家庭医生的什么证明信之类的吧,导致如有的老人心脏病突发得不到抢救,是这样吗?

不相信!

急症病人需要等候,也要看病情轻重的。如果有生命危险的,我不相信,也绝对不可能还要等什么家庭医生证明。。。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哦,我不知道,只是听说,所以想找你核实一下啦。一般那里看病我想都不需要排队吧?是不是不像国内人这么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谢谢斑竹,我听说在加拿大看医生,不像在国内,如果碰的了急诊病人,打个120救护车送到医院,马上就可以抢救。在加拿大即使是急诊病人也要排队看病,而且好像还要有家庭医生的什么证明信之类的吧,导致如有的老人心脏病突发得不到抢救,是这样吗?
有可能这样吗?NO!!!我家公原本不太想我们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怕我们去加国要吃苦;就是去年初突然心脏复发,120的专业急救才得于起死回生。入住医院后得到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顾(包括护士帮他洗澡)、还换了约加币4~5万的起博器(免费的)。家公自此事后就改变看法,要求我们赶快去加国奋斗;还说刚开始两三年会比较辛苦,过后回想以前的经历,会觉得来加国是对的。其实我现在和各位的心情是一样的,还在犹豫去加国否?只是觉得为了小孩以后的前途,去试试????您说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lalala 说:
哦,我不知道,只是听说,所以想找你核实一下啦。一般那里看病我想都不需要排队吧?是不是不像国内人这么多?

没有实际经验,希望永远不需要,呵呵。。。;不过,这里看病也是需要排队的哦,而且对于不紧急的病,需要预约。

这里医生护士都比较短缺,造成有些医生不收新病人的情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Catherine 说:
谢谢斑竹,我听说在加拿大看医生,不像在国内,如果碰的了急诊病人,打个120救护车送到医院,马上就可以抢救。在加拿大即使是急诊病人也要排队看病,而且好像还要有家庭医生的什么证明信之类的吧,导致如有的老人心脏病突发得不到抢救,是这样吗?
有可能这样吗?NO!!!我家公原本不太想我们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怕我们去加国要吃苦;就是去年初突然心脏复发,120的专业急救才得于起死回生。入住医院后得到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顾(包括护士帮他洗澡)、还换了约加币4~5万的起博器(免费的)。家公自此事后就改变看法,要求我们赶快去加国奋斗;还说刚开始两三年会比较辛苦,过后回想以前的经历,会觉得来加国是对的。其实我现在和各位的心情是一样的,还在犹豫去加国否?只是觉得为了小孩以后的前途,去试试????您说呢??

有些糊涂,家公是在国内还是在加国换的起搏器?这里急救不是120吧?

对是否应该来加国进行讨论的帖子真的太多了,有些人庆幸自己来了,有些人后悔,非常个人化的决定。只有详细了解你个人情况的朋友才能给出有意义的建议。

有一点,个人认为,移民不要仅仅是为了孩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家公(已在温哥华生活十年了)是在温哥华旧病复发的.至于是叫120急救还是叫130急救我不太清楚,只是我个人认为就是我们大陆所谓的120之类的来为家公急救的.听温哥华亲戚说那天还来了警察、几个救护人员(其中应该有医生吧?).总之经过这次起死回生的经历,家公才出声说应该移民来家国的.
  至于该不该移民家国确实是因人而异,茫茫人生路,只能靠自己来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了你们的帖子,我对加拿大的医疗事业充满了信心,谢谢各位大虾的帮助!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对了,像在别了温哥华里,陆大洪开始租的那间房间,在加拿大实际租的话,大约需要多少钱一个月呀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