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 IT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本文通过一个广泛的视角,结合各家之说,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目的是明确英语学习的根本原则,并探讨英语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文章中涉及的一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尤其需要网友全面的理解文章提出来的系统。断章取义或是直接跳到方法举例层面观看的做法都是有害的。既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又没有思想上的提高。写这篇文章不图任何事情,就是报告出来,贡献出来,希望能对人有所启发。
  
  先说两句题外话,世人每每探讨辩论,大都爱说一句:“我认为对的,我一定会采纳。”细想之,此话实为废话一句。若本来已经认为对了,那当然心下已经接受了。再加上一句一定接受,那不是故作姿态吗?佛教祖师释迦摩尼当年没有悟道以前,习外道九年。凭着追求真理的信念,修习并且成就了当时世间的所有外道。然后才“知非即舍”,知道不对即舍弃了。又经多年修行后,终于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请注意,他之前不但修习了,而且成就了世上一切“外道”。提这件事是想说明“谦虚”的益处。国人自古崇尚谦虚的美德。虚怀若谷者能断人事真伪。所以,不管文章所讲对与不对,静下心来暂且听之。依靠自己的智慧而非后天认识,去抓住文章的骨头。即使是“外道”,与自己切身利益也无干系,听之何妨。现在社会资讯发达,信息洪流泛滥。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一句话“一切都是浮云。”但是,各位当知浮云之中自有物不是浮云,知此物,始知何物为物何物为云。
  
  文章涉及的理论框架,大体上分为四个层次:一,统一演说层,以一个整体框架概括总要,给出根本原则。二,分别现有层,对现在西方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做一个有目的的概说。尤其强调对于自学者如何做出高效的“自产自用”的学习计划,并给出一个效率评估体系。三,杂法层,使用上层提出的理想化模型,对英语学习当中各种方法问题做一个引导性的概括说明,定性分析其在系统中的效用及位置。注意,名杂法绝对不是提出了许多个学习方法,只是以之印证一层和二层的理论,以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之效。四,应用层。对教学、自学过程中间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一大概推测。
  
  一个对现实有明确指导意义的理论,一定是一个“战略,战术”兼备的理论。接下来的文章会不断的强调战略的重要性。因为能来这里看的人,大多都已经在战术方面下了功夫了。之所以还有疑问,就是因为“理”不明,总体战略还不清楚,无法将各种战术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各种方法都有道理,都是可行的。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它让你如此做吗?,深入下去能达成一个怎么样的效果?有何缺点?作为一种“方法(某个方向上的法)”,它既然有它的高明之处,就一定有它的短处。短处是什么?需要配合一个怎样的方法来克服其短处?

  明白了战略,即使你从一个错误的方法入手,在正确的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也会渐渐走向正确的道路。反之,有了正确的方法,但是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在具体执行得时候,东抓一把西扯一块,那中间的岔路可就多了。很难保证不走偏。

  因此,正确而且全面的把握系统(注意是全面把握系统而不是只知道“理”)是第一重保证。还有第二重保证,这里咱们不用西洋人的说法,用自己的说法。 叫做“静定”,此一待后文详细分解。

  现在正式进入主题。为了方便后来,请带着这几个问题来看这篇报告吧。

  1, 为什么学习英语这么多年了,却始终不得其门径,学的很吃力。稍有成就,也还是能读不会说的“哑巴英语”。与这种情况相反,为什么有些外国人连字都不认识,却说一口那么流利英文?是应为环境的关系吗?
  2, 接上面的情况来说,都说成功需要毅力,难道真的有的人天生就非常有毅力吗?我就没他那么有毅力吗?我付出的难道还不够吗?到底该不该继续埋头奋斗,还是再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勤奋与技巧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学习英语难道就不能像网游里提升游戏人物等级一样,给出明确进度指示吗?
  3, 大学几年,好像没有大的进步。四级大家都能过,但就是不能和外教流利的交流。是不是英语学习之路到头了?
  4, 上班了之后,以前学习的东西都忘记的差不多了。该如何重新开始学习。突破口在哪里呢?分心的事情那么多,怎么坚持下去呢?
  5, 单词该不该大量背,语法该不该钻研,听VOA真的有效吗,那背诵《新概念》又是怎么一回事?
  
  
  好了,关子也卖的够多了,现在开始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一, 统一演说层
  
  一切世上的事情,只要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就一定能被提炼概括。以至于街头老叟乐闻其详,此所谓大道至简。那么英语学习的至简之道理在哪里呢?
  万古以前,在我华夏土地之上,有神人现世,观日月星辰以作《易》。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神人暂且不谈。可以知道的是,《易》是确定存在的。那么,“凡有其事,必有其理。”如果你不理解,要么说明你的出发角度不对,要么就是火候不够。这就提出了我们的三大主角中的第一主角:理。之所以要把这个事情提出来,就是为了表明:对于任何人事来说,看待的眼光一定要全面而且多层次。《易》中“理,象,数”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就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者,玉里也。代表了事物本身,内部原理,脉络,是可以概括事物全貌的根本原则,发展的最终归宿。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探索,也是从“理”开始的。在理之下,有“象”恒行,所谓“天行刚健”。象者,大兽,引申为事物的形象,显示出的规律。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百花绽放,这些都是现象。“象”即是一个事物的表象以及各种显现出来的规律。在象之下,有“数”恒转。“数”是万事万物可以被我们探知推理的内部数理以及逻辑。夏天为什么要开花,这就要靠“生物学”来给我们解释。这个就是科学的道理,譬如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用化学分子之类来解释的,都是“数”。中国自古重“理”,不重“数”。其实说到“数”,我们的祖先也是走在前面的。有一本《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至于为何我们没有一直坚持重视这个“数”,那又是另外一套了。
  而西方人是重“数”不重“理”。典型代表就是西方社会近代以来发展出的 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文明。对“理、象、数”三者重视程度的不同,也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摩擦碰撞的根本。
  那么,这玄乎又玄的大道理怎么和英语方法扯上关系了呢?要知道其中奥秘,且先看看西方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规律的探索吧。
  大家都知道,西方文明是科技的文明,他们偏重于实验以及数学的实证。对他们而言,简单明了的数学逻辑总比经验现象来的踏实。
  在“数”层面,他们发展出了精密但又还不够完善的神经语言学。在高一层的“象”的层面,发展了语言学。具体说,是先有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什么是结构主义?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大多数人觉得很头疼的语法。一句完整的话,分成主谓宾定状补,做一种“解剖”似的研究。更有一派,将句子打散之后,像做数学题一样做纯粹的逻辑推理演绎。接着在语言学这个层面内,有人开始挑战这种解剖行为。反对者说,语法之为法,不该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其中还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独立结构)。
  语言学界在这个时候就对语言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他们发现我人认识事物,一定遵守“能所”原则。即:先认识那个能动的,简单说就是主语,“谁”。再认识“所动”,“在干嘛”,是上班了还是偷懒睡大觉了。而且还发现,人类学习名词和学习动词的先后顺序以及难度感不同。这时候西方人渐渐摆脱了“解剖”似的理性分析,转而开始往“象”的上层,接近“理”的层面靠拢。之后又有各派,发展顺序如上所说,一直在向“理”的层面靠拢。
  说起研究“理”,咱们自己的好东西现成摆在那里,只不过我们看不见。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崇洋媚外”,“高楼大厦”这些“硬件”也都有了,现在缺的是“软件”,是时候该把眼光收回来看看了。
  三个层面,各有其用。理可至简,象即恒行,数亦自转。就看你能不能清楚地认识,从哪一个层面一门深入下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就一定会融汇“理象数”。合三唯一。知其体,观其用。这是三者之间第一关系。后文还有第二关系。
  其实,统一的东西往往都很枯燥,所幸这一层的报告马上就可以结束了。
  现在来回答本层开头提出的问题,英语学习的至简知道是什么呢?既然要说“至简之道”,那么一定是“理”这个层面的事情。以下内容借用了佛家的一些观念,来做一个总结。
  
  人类在宇宙当中,当处何种位置?我从哪来?我又将向何去?“未曾有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这些问题,都是从我们有了“自我”这个概念以后产生的。佛家有云:众生烦恼,皆因执着“假我”。我们今天苦苦追求一个学习英语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执着”。既然有这份执着,那就针对这个“执着”,从“执着”入手来解决问题。
  
  至简知道,就在于了解这个“执着”,然后转变这个“执着”。
  
  禅宗祖师当年有过一次对话,颇具机锋。且捧过来,与大家分享。当年,北宗神秀禅师写过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放到我们这里来讲,打个比方,你看到一棵树,你知道中文是“树”,看到一朵花,你知道中文是“花”。那么现在要你学习英文,你能不能先把这个“执着”放下。看到树你知道这个是英语的“tree”,看到花你知道这个是英语的“flower”。然后再“时时勤拂拭”时时看到树就想“tree”,看到花就想“flower”,经常这样锻炼自己,接着“勿使惹尘埃”不要让你以前执着于中文词汇的那股力量影响到你。所谓“尘埃”,看到树你想中文“树”,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就是“尘埃”。待到六祖慧能看过上面的诗后,也做了一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又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你天天看见树就想“tree”,甚至有一天你看到树毫不犹豫的反应出英文“tree”。等到了这个火候,之前从小到大养成的那个树就是中文“树”的“执着”已经被冲淡了。以至最终破掉了这个“执着”。这时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谁说树就一定叫“树”或“tree”的?你就是叫他月亮都行(只要别人认同你这么叫),“本来无一物”么。最后,“何处惹尘埃”。对于我们英语学习者,去掉一个执着,去掉一个尘埃;惹上新的“执着”新的“尘埃”,就是我们的目的。以上就是英语学习的根本之道。看明白了之后,就是这么简单。如果看不太明白没有关系,下面马上进入分别现有层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照上面的说法,明了至简之道可收以一领百之效。那是不是就是说,“理”才是最好的,是比“象”,“数”都要好吗?不是这样的。他们三者是一体的三面,彼此之间相互渗透联系,本来不分。我们现在要去认识英语学习方法的各个误区,所以把这一体的三面分开解说,其实本来就不分,又哪里来的好坏高低呢。这样一来,知晓了这个“理”之后, “象”和“数”也是绝对必须重视的。光讲大道理是站不稳脚跟的,还得要做实事才可以。在某些情况之下,譬如考试答卷,还非得知道这个“数”不可。以上是“理,象,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请大家仔细揣摩。
  上面的文字,大概头次接触会有作者大话连篇故弄玄虚的感觉,觉得作者故意把大家绕得云里雾里。请稍安勿躁。若通读全文,一定会有收获。
  
  
  二, 分别现有层
  
  在这个层面,会引用一些西方实验和结论。标注了“延伸阅读”的就是一些理论背景及详细发展过程,可以不看。再强调一下,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跳过去直接看下一层杂法层,绝对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英语之所以难学,在于有百法可依,你这样跳过去看百法,不是又陷入了找方法却又不究竟的怪圈了吗?
  西方语言学界,通过不断努力,有了许多伟大的成就。按层次分有下列四层:
  
  神经语言学
  语言学
  教育语言学
  教学与自学产品设计
  
  他们的关系如果套用前文所提到的易经三合系统,可以得到下列表格:
  
  
   为什么神经语言学在数的层面?因为他要求精密的科学技术,需要严格的理论验证。在对人体大脑实验时,也许只是很小的位置误差,就会导致测量数据的不准确。这是一件要求精确度的事情,一加一就是等于二,只能等于二。因此它在“数”的层面。语言学和教育语言学都是我们对语言学习这件事情的分析。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只是以特定的角度去了解了一件事情的一个方面。所谓“方法”,事物各个方面之中取一面,研究其“法”。因此是“像”的层面。而教育产品设计,需要参与的人从大体上抓住教学这件事情的根本思路,从而更好的指导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件事情要有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因此说它即在“理”层,又在整个三和系统中。

  下面我们就按这个顺序分别来报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1, 神经语言学
  人们为什么要研究神经语言学?吃饱了撑的吗?不是的。这是因为人们在不断的学习外语的过程当中,尤其是教学当中发现:1,对于语言学习,有些人就是学的比较快,有些人则比较慢。2,儿童在语言学习方面,经常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率。3,女孩子理科不行,但是学起文科却如鱼得水。
  这一个个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逻辑?渐渐的科学家开始了教育学研究,大家坐在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有效率的教书。渐渐地深入讨论下去,上升到了抽象的语言学高度。在语言学层面有所成就之后又被回转回来,重新走进课堂,变成语法让大家来背诵。或者成为老师教书育人的指导原则。再后来,人们发现现有成果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实际“教”、“学”需要了。借着科技快速发展的东风,大家一致同意把人类大脑好好研究研究,看看是不是脑壳里面有什么玄机。
  这时候神经语言学出现了。
  神经语言学发展到今天,有几个结论已经成为了常识性知识。现在提出来:
  常识一: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脑主管数学,逻辑,算数,推理。右脑主管图像,色彩,音调,旋律。
  常识二:大脑在学习语言时,根据年龄不同所用到的大脑部位有所不同。成年人左脑用的多,儿童右脑用的多。
  经过研究发现,成年人和儿童在语言学习过程当中的脑部反应不同。具体如下文所示:
  
  成人:接受字母、符号→经左脑记忆与之匹配的母语文字符号→尝试通过母语翻译来进一步明确其含义→形成明确的认知(记忆式思维)
  儿童:接受图像、声音→经右脑直接处理此图像、声音→使之与自己可理解的某个日常经验直接联系→形成明确的认知(直接反射式思维)
  
  可以看出,儿童的脑部认知路线是比成年人更有效率的。儿童遵行直接反射路线,成年人遵行间接反射路线。成年人的思维多了中英配对记忆以及翻译的过程。或者说,儿童学语言,不会去主动去搜寻记忆(因为他们本来就没什么事情好回忆的,也就没有这种习惯。对他们来说,什么事情都是新事物)。这就和我们以前受到教育,做的练习有出入了。在学校里,我们以前的作法是:不断的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也就是熟练的形成一种没有效率的认知反射。
  而儿童在学习语言时,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或者学滑旱冰。多练几次,稀里糊涂就会了。这两者的不同就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问题:形成高效率的英语思维。
  
  现在就可以把最开始第一层理论中“转执着”的说法落实下来。“转执着”既是形成新的英语直接反射式思维(以下简称“成思维”),让声音图像直接与日常经验结合,丢掉中间搜寻记忆并翻译的过程。有些人大量的长时间的背单词。这样做能有用吗?那是“成眼睛”、“成记忆”,不是“成思维”。你说这样好歹我记住啦,踏实啊。那请问你能记几年?你能记一辈子吗?既然记不了一辈子,那你背它有何意义?还不如暂时放下。记住的事情都会被忘记,而且最终有个“大忘记”谁也逃不了。
  
  由上面的讨论,我们得到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关于英语学习的原则。
  
  原则:成思维。
  
  何谓成思维?大家还经常说道英语是一门语言但更是交流沟通的“工具”。自行车是代步工具,扳手是劳动工具。对于英语来说,你真正明白它“工具”的含义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以下是关于脑神经语言学的延伸阅读,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延伸阅读: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产生、接收、分析和储存语言的神经机制,以及这一机制与语言的关系。历史人类很早就已注意到大脑与语言的关系。古埃及人曾经记录过由于脑部损伤而丧失语言功能的病症,也即现代所说的失语症。然而,真正科学意义的研究则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1861年,法国医生P.布罗卡(1824~1880)发现大脑皮层的一个专门区域 (在左半球额下回后部)与言语的生成有关,该区域的损伤会导致患者发音断断续续,或者虽然能说下去,但不能组成表示一定内容的话语。1874年,德国生理学家C.维尔尼克(1848~1905)发现,大脑皮层的另一个区域 (在左半球颞叶后部)控制着言语的接收和理解,这个区域受损的患者无法理解别人所说的话,甚至完全不能分辨语音。上述两个皮层区域,后来被分别命名为布罗卡区和维尔尼克区。自那时以来,有关语言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已积累了大量有关人脑结构的知识,但是,活的人脑究竟怎样起作用,仍是一个谜。困难在于,人们无法打开活的人脑来直接进行研究。应用现代神经语言学广泛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病理学的方法,即观察大脑损伤对语言功能的影响;二是电子生理学的方法,即通过生物电的测试来观察大脑在言语过程中的活动。研究的结果表明,成人的言语中枢只位于大脑皮层的一侧,这种现象称为“单侧化”或“半球优势”。言语中枢位于哪一个半球,与习惯用左手还是右手有一定的(但不是绝对的)交叉联系:几乎所有主要用右手的人,其言语中枢都位于大脑左半球;用左手的人当中,60~70%也是左半球占优势,其余的人则是右半球占优势。听觉器官与大脑两半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联系,左半球的语言优势导致右耳的听觉优势。在一个人的两耳侧同时放出两个不同的语声,首先被感知并记住的通常是右耳侧的语声。这是因为右耳听到的语声直接送到左半球即能作出语言“解码”,而左耳听到的语声得先通过右半球再转送到左半球去进行分析(图2)。左耳偏向于感知非语言性的声音,如环境中的噪音、人的喜怒之声、音乐之声等。解剖学家发现,胎儿的大脑右半球略小于左半球;双耳听觉实验也证明新生儿的大脑左半球对言语刺激显示较强的生物电反应。左半球语言优势的形成,看来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环境因素和时间因素对于大脑两半球的定向分工也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左半球的语言优势,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初生婴儿的大脑右半球原来也有形成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只是由于长时间只向一方面发展,使得右半球的语言能力受到了压抑。失语症失语症的研究可以为澄清言语中枢的形成、大脑两半球的分工、语言功能的定位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大多数人的言语中枢位于左半球,因此,言语障碍通常是由左半球的损伤引起的。失语症治愈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一般说来,4岁以下的幼儿,如果左半球受到损坏,右半球也能够较顺利地发展起语言能力。但4岁以上至青春期的儿童若患了失语症,其语言能力就会退步到4岁时的水平,需要过一段时间才有希望恢复原有的语言能力。这说明,在年龄较小阶段,儿童的大脑右半球仍有取代左半球而形成言语中枢的可能。不过,有的学者指出,言语中枢能转移到右半球的儿童,学习词汇没有困难,但联词造句的能力却会受到影响。如果左半球的损伤发生在青春期以后,那就会使人完全失去语言功能,因为成人的右半球已经过了发展语言功能的临界期。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之间关系的争议关于言语中枢的单侧化及成人左半球的语言优势,专家们已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对于具体的语言功能是否与大脑皮层的专门区域相对应这一问题,仍有争议。•定位论长期以来流行于学术界的“定位论”认为,特定的大脑皮层组织控制着具体的语言功能,某个脑区的障碍会引起某种与之相联系的语言功能的丧失,比如布罗卡区和维尔尼克区的损伤会分别影响到语言的表达功能和听觉认知功能。现代有不少学者还相信,语音、句法、词汇和语义都有与之对应的专门的神经机制。•总体论不过,纯粹的病例并不存在,一种较突出的症状总是伴随着另外一些轻微的症状,这一事实使得一部分学者对“定位论”产生了怀疑,提出了“总体论”:人脑各部分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语言功能是统一的,人脑任何部位的损伤都可能影响到语言各方面的功能。有人指出,凡是失语症患者都缺乏一种基本的语言能力──用符号构成命题的能力。上述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狭隘的定位论或极端的总体论对于进一步的研究都是不利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以下是关于成人与儿童语言学习的异同,采自漏屋老师的《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与误区》。

延伸阅读: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脑有左右两个脑半球,每个脑半球负责不同的功能。绝大部分的人,左脑负责的是:数字,逻辑,计算,推理还有语言。右脑负责的是:图像,色彩,音调,旋律还有浪漫。有人简单总结为左脑是逻辑脑或理性脑,右脑是图像脑或感性脑。(美 国科学家曾进行过人群左右脑功能位置统计的比对,发现右手优势的人,95%是这一顺序,5%是左右颠倒的。而左手优势的人,即我们说的左撇子,居然也是大部分人符合这一规律,达 75%)。婴儿大脑所具有的神经元突触数量大约是成人的两倍,负责左右脑的联系的神经也比成人丰富,所以小孩子在获得语言时,左右脑一起紧密配合使用。而到了大约六岁时,有人研究说如果这些神经元突触还不使用就开始消退,有人研究说左右脑的神经链没有开始使用就开始萎缩(还有说断裂的),到了十二岁,这些神经元突触啊链啊就只有小时候的一半了。所以成人以后,左右脑分工开始变的重要,但学语言的优势反而失去了,因为成年人开始只主要应用左脑来“学习”语言了。尽管目前科学证据还不够丰富,但这一分析还是合理的。于是成年人和儿童对语言的掌握出现的本质区别。
  先看成年人如何学习语言,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大家听说过很多学习方法,看过很多教材,见过一些成人学习外语的成功案例,但大多都是在用同一类方法在学习外语,即用“记忆”的方法。大家看到这里觉得奇怪:没错啊?学外语不就是靠记忆吗?背单词,背句子,背文章。谁记忆力好或刻苦记忆谁就最厉害。我就是记忆不好。但记忆有错吗?我们往下看错在哪里了。记忆完了存放到了大脑负责记忆的区域,形成的是对这种外语的知识的记忆。记忆过程符合记忆规律,大家最熟悉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 的记忆曲线,即记忆-遗忘-再记忆。有人说要忘掉七遍才能不忘,这里不再对记忆规律多讨论,总之很辛苦。语言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说只有两万句英语,应该说有无数种组合,专家分析有几百万种常用组合,当然包括了一般人使用的近两万个单词和上万个词组。(英文单词一般是一词一意,个别的是两意。但词组一般都是多意的,比如take off,要按意义数分,词组可要比单词量还大了。)所以要有相当大量的知识才能准备应付这么多的变化。要达到相当的知识量,一般需要至少9000 小时的记忆时间。对大多数时间紧张或稍缺毅力的同学来讲,实在是太难了。9000 小时意味这什么?一天一小时需要近30 年,一天3 小时要近10年。当然有些人确实是用这种方法学会外语的,但真太不容易了,后面我们会做些案例分析。但先在这里对那些靠刻苦努力成功的同学表示十分的敬佩!
  总之,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记忆记忆区知识。
  那儿童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刚才说了,他们在掌握语言时,是左右脑紧密配合的,更准确说,是用右脑帮助左脑实现建立语言区。大家还记得右脑是图像脑吧。儿童在最初听到任何语言的时候,一上来肯定是不懂的。但因为他们没有语言,再给他们解释也是无用的。那怎么办?没人着急,人家自己有办法。他们通过在出现这些词句(一般先是简单词汇,更严格说是只这些词汇的语音)时的场景图像的观察(当然还包括触觉,嗅觉等其他辅助的感官刺激,盲童甚至仅靠这些辅助感官刺激),而猜测这些词句大概代表的含义,并与图像进行“联系”。经过几次的重复刺激后,形成了对这一语音符号的“条件反射”,在大脑语言区的位置形成了脑神经的一个网络结构逐渐构造该语言的语言区,最终实现了用这种语言的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这个过程实现起来,既轻松,又快捷,成年人望尘莫及,而总是感到惊叹。
  总之,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
  语言条件反射
  说起语言是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还真没太多人反对。大家在中学就学过,语言现象是“第二条件反射”,所以语言本身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使用工具和语言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动物只有“第一条件反射。”忘记这一点的同学高考考政治时一定是靠突击背出来着,考完就仍了,完全违背了党和人民让你们学政治课的用意。不过应该有相当多的同学记得。当然,后来科学家发现通过语言条件反射的训练,黑猩猩能够听懂相当数量的单词(目前最多几百到一千个词,还都是英文),只是不会说,因为没有人类这么复杂的发音系统,但可以用手语回答。还发现黑猩猩会制作和使用简单工具。这一下,人类特有的东西越来越少。等哪天黑猩猩学会了生火取暖,这事儿就真有点那个难说了。可大家到了学外语时,往往忽略了语言是条件反射这一事实。通过调查发现,大家最后对什么是条件反射,还都说不太清了,还总是和记忆混淆。我们先复习一下: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早在上世纪初就奠定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测量到狗会大量分泌唾液。这叫非条件反射,不需要条件。但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中性信号刺激,如铃声,经过一段时间重复刺激后,狗会逐渐在只有铃声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就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狗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另一类是抽象信号,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就是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将直接刺激转为机体各种活动的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对第二信号(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它是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刺激转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的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和支配了第一信号系统。
  看着有点儿晕。中国人一千多年前做的实验既简单,又科学,大家记得“望梅止渴”的成语吧?话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咳,不讲那故事了,大家都熟悉。早该把诺贝尔奖发给曹操。分析一下这用真人做的条件反射实验是什么原理:一般人以前有过吃过酸梅的经历,酸梅可是好酸呐,吃时定流很多口水,所以在见到酸梅就会流口水,这是第一条件反射。当把“酸梅”这两个字与酸梅实物建立了联系后,抽象的“酸梅”的声音或文字,就引起了对酸梅图像的自然联想,同时引起了口水反应。(不好意思害也你流了回口水)。
  看到后来有学者认为把语言全归结于“条件反射”太片面,把“条件反射”的拥护者归到了“行为学家”类。其实语言和思维确实复杂到用继续用条件反射研究已经不够了,但“ 口水”都流了,承认它是条件反射,并不妨碍做其他研究吗。
  看到格雷厄姆的追随者“把语言思维转换成图象思维”一贴,觉得这个话题有意思,到这儿插个空讨论一下。
  其实语维本身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并不是单纯图象思维,主要还是以语言为主体,更准确说是语言的“声音”为主体。比如大家想:“外面在下雨。”实际上是这些声音在脑子里打转,并非全是图象。当然这些声音思考的能力在当初建立时,是靠很清晰甚至多次类似图象帮助实现的。到了后来,抽象的东西和概念性的东西越来越多,那是在这些形象词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又不是简单用图象就能解释清楚了。但有意思的是,思维尽管是语言做载体,思维和语言交流时,图象确实在参与,只是不象大家想的那么清晰。这些图象被称为“MIF” (mental image flash),中文没见过翻译,先叫它“思维闪像”或还是简称“MIF”吧。“MIF”是什么?还是用“外面在下雨。”这句,当你听到这句话时,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个下雨的图象,图象停留时间短到你还没看清那是大雨还是小雨的程度。如果你从没见过下雨的情景(甚至电视上),那你脑子里一定不会出现这个“MIF”。比如我说:“外面在下啊啊呢。”你没见过“啊啊”什么样,所以脑子里的图象刚到“外面”就停住了,所以没图象了。我们每天的思维,行为大多被这些声音和与之相联系的图象所带领甚至控制,他们的速度太快了,有时快到我们几乎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在说一句话前,我们是以一个“MIF”启动这句话的,没有这些“MIF”,我们都不知如何起头说话。当你听到一句话,它又激活了你脑中的一个“MIF”,没这个“MIF”,你就根本听不懂。而这个“MIF”正是你的生活经历带给你的。而这些“MIF”与其相关声音的连接正是语言形成的关键点,跟我们刚讲的条件反射刚好搭上线。
  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和成年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对比,有必要再加以说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线,正是造成语言学习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我们先看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我们倒着往回看:语言是思维,大家已经同意。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二是思维决定论,认为思维带动语言;三是认为两者互相依托。其实三者不必争,都认为语言和思维紧密结合。那大脑的语言区呢?这一问题上上世纪就解决了。1861年,法国医生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准确地找到了语言区的位置,于是该语言区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十几年后,德国医生魏尼克(Wernicke)又发现了大脑中另一个负责语言的区域,后也被以发现者名字命名。大脑中的语言区最主要的是这两个,他们都不是负责记忆的。婴儿刚出生,大脑象白纸一样,随着开始接受“色、声、香、味、触”等刺激,脑神经开始忙起来。这些神经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即灰质部分中,而灰质下面的白质,则是这些脑神经的长纤维。这些纤维由绝缘材料包着,分别向各处传送电脉冲。语言区的形成是通过这些神经纤维按一定规律铺垫而成。具体形成的脑神经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我们只能从外界现象和脑受损伤的症状观察,这里不再细说。从外界看,是条件反射形成的。那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学习记忆记忆区知识这一途径呢?我们已经知道语言不是知识(有某些知识的成分,但那不是语言能力的本质),那语言是否在记忆区?学医学和心理学的同学比较清楚不是。就算我们没专业知识,但有这样的观察:有的人记忆受损,什么都记不得,但说话没问题。他怎么没吧语言忘了呢?原来语言本不是记忆。大家记得成龙演的“我是谁?”或Matt Damon 演的“伯恩的身份”吧?两人都是连自己名字都不记得了,但说话甚至多种外语都会说。既然本不是记忆,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会忘记”,当然也就知道语言不应该是靠记忆或“背诵”得来的了。而记忆的方式正是成年人学习的主要手段,有人抱怨忘了也就不奇怪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以下是关于英语思维的讨论整理,采自漏屋老师的《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与误区》。
  延伸阅读:什么叫做“用语言思维”?
  语言学在“语言思维”的课题里,我们仅可以讨论“用语言做载体的思维”这一层面,包括用默想,用语言声音思考和自言自语。因为思维本身很复杂,而且不单纯是“语言的思维”,有图象,符号,感觉等非语言的成分,有时没有语言,有时还会是在“半语言状态” (quasi-language)等各种“内语” (inner speech)状态。但使用语言的声音的思维(think out loud),不但被大家明确意识得到,同时可以在语言交流的现象中观察到。当然,某种语言的能力不同,使用该语言的思维程度会不同。我们前面讨论过MIF 和语言条件反射,这两个与思维有关的问题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其实语言的交流,就是将一个人的思维用语言符号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将其映入自己的思维再现发出者的思维,除抽象的概念的思维外,其中也经常包括比较容易观察的对所描绘图像的再现。
  举一个与MIF 相关的现象的例子。比如听到“来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三绺须髯胸前飘洒,身披金甲绿罗袍,跨下赤兔胭脂马,掌提青龙偃月刀”。说者是在试图传递这一具体和生动图像,而听者也在通过语言描述接受这一生动的图像,这样的语言描述的作用是使形象具体化,有戏剧效果,也比较有故事性。如果仅说“关羽来了”,听者也可以接受该思维表述的含义,其实听者也知道这个关羽的形象是红脸绿袍骑BMW 拿大刀,但这时仅有一个飞快闪现的 MIF,还是关羽形象但迅速闪过未清晰化,思维概念被接受了,形象传递了,交流实现,只是形象并未具体化,缺乏的是些趣味性和戏剧效果。无论如何,语言思维的一些特点可以观察到了。老看京剧的人,听到“曹操”一词时,想必很多人会在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个白脸奸臣的形象吧。
  对于“流利使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使用该语言进行思维”,无论是脑神经学的发展还是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证实,语言学界已经不存在太多的争议了,而且各种新的语言教学体系和方法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建立外语思维”的核心理念来设计的,甚至大部分都是绝对禁止使用母语翻译和语法知识教学的。但尽管大家承认母语有干扰建立目标语言思维的作用,但在如何建立目标语言思维的实现过程,何时和应该如何使用目标语言进行思维,是否应该绝对地禁止使用母语帮助掌握外语的问题上,还是有很多的争议和讨论的。其实我们也完全不必绝对化,而且很多时候,条件也不允许我们在掌握外语的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母语,更不可能象有些人断言的需要“忘掉母语”。我们关心的问题正是如何建立外语思维和如何避免母语的干扰,甚至能使母语帮助我们掌握外语选择思维语言关于二语悉得研究领域中的“如何对思维语言选择”Choosing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这一题目本身有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即“选择”这个词。双语人(指会用两种语言思维当然也是会用两种语言流利地交流的人)在使用哪种语言进行思维时,大部分人往往不是主动进行“选择”的,一般是不自觉地根据情况适当采用某一种语言进行思维,甚至是被迫使用某一种语言进行思维。所以语言研究时经常被使用的Choosing 一词表示主动选择并不太准确。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当某种语言(当然是外语)思维能力还很低时,使用者往往更主动地“选择”使用何种语言思维。正因为“选择”一词有争议,对把“使用何种语言思维”与“如何制定外语学习策略”相联系的研究方法曾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质疑者认为:既然使用者在用哪个语言思维身不由己,如何制定如何使用和和如何的学习策略?笔者认为这种质疑存在严重问题。因为如果分析一下使用者“使用哪种语言思维身不由己”的原因,就会发现这正是在不同情况下必须使用其中某一个语言思维而无法使用另一个造成的,并是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地选择。比如在正常速度的听力和交流时,一定要使用目标语言思维才有可能实现正常交流。而在某些情况下又正相反。所以二语悉得专家A.Cohen 等把选择语言思维列为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显然是合理的。 在应用外语时,何时会使用母语思维?在正常使用外语时,只有在阅读和写作时,才有可能使用两种语言中的任一种进行思维。当然各种研究结果已经清楚显示,即使因为时间允许,在外语阅读中可以使用母语思维,阅读的速度也会因此而放慢,同时对外语的掌握是不利的。有研究结果显示,用母语思维读外语,尽管存在许多“害处” (英文用的是detrimental 一词),但有可能会提高对文章的理解深度。这一点当然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大家在实际阅读的工作应用当中,不妨使用母语思考和帮助理解,但在掌握外语的路程上,阅读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翻译”的过程。另外很多的研究显示,在用外语写作时,使用母语思维不但普遍,而且对构造文章有很大帮助。许多人在用外语写作时,先用母语构思,然后翻译成外语。这一过程被成为“心译”(mental translation)的过程。这一点与有的老师同学举的例子相符合,但听说的过程中是不可以的。尽管使用mental translation 有利有弊,但这一过程也只有在阅读和写作中才可能使用,在听和说时不但没有什么使用的价值,而且它正是听和说的重大障碍。当然准备演讲内容时当然可以使用“心译”mental translation 甚至先用母语起草演讲稿,因为时间允许而且提前用母语考虑内容会对有些人会更方便快捷和更有思路,但如果无准备的即兴讲话“心译”是基本做不到的。我们常提到的“哑巴外语”现象,不是想使用的外语知识不具备,而是就当前掌握的外语知识不会听说和使用。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不知道文字的“声音”,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即使知道发音,由于“翻译”和“语法”的捣乱,跟不上正常速度,无法直接理解,也无法说完整句子。之所以讨论何时可以采用何种语思维,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禁止在某些场合使用母语思维,而是因为在高阶段正常交流中,这跟本做不到。所以一些外语思维程度较低的同学,在听外语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母语思维,结果是在不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刚翻译过来的信息外,其他语言的信息大量丢失了。在说外语时采用翻译过程,不但速度慢到无法正常交流,而且句子语法结构更加会混乱。 特殊情况下对语言思维的选择实验和实际经验表明,在对某种需要特定知识的情况下,思维语言的主动选择,往往是根据当时获得这种特殊知识时使用的是哪种语言。比如大家在数学计算时,无论我们的外语思维达到何种流利程度,我们基本上都是在用自己的母语思维的。比如听到外语How much is seven times eight? 我们几乎立即转变为母语思维进行思考,“七八-五十六”,毕竟乘法口诀表我们是用中文背的,英文的还真不会,然后我们再用英文说答案。有个别研究者以此作为使用在外语交流中可以使用母语思维的证据,显然是以偏盖全了。反之,如果某一领域知识完全是在外语流利后用外语学会的,在应用这一领域知识时,用母语思维反而很困难甚至不可能。我们在国外学习的许多留学生大多有同样经历,甚至完全不知道该知识中许多概念在母语中应该是哪个中文。许多在国外学完商科的同学回国后都有这一体会:因为财务,金融等学科是后来在国外学习的,所以在回国后,用母语讨论这些领域的话题时先要用英文把问题想通,然后再需要努力把英语往中文翻,还经常翻不出。特别是在一些投资公司中,几个留过学的中国高管往往在一起时用英文开会讨论业务反而方便。在写商业计划书时,也先要想英文和写英文,然后再写中文版。倒不是因为英文水平太高了,而是上面所说的原因。Mars China 曾有一位IT 经理,是刚回国的中国同学,但因为是在国外学的计算机专业,当年出国时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根本不知道有关计算机的英文中任何相对应的中文。回国工作后,平时大家都用中文交流,但开业务会议时,大家都需要费力地使用英文交流。有一次在试图跟大家用中文讲“计算机显示器”时说:计算机中的放在桌子上的长得象电视的那个东西。一时传为公司笑话。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接上文,伴随着神经语言学的巨大进步,语言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下面就让我们来大概看看语言学层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2, 语言学
  
  最初对语言的研究,是从对比不同语言开始的,然后有了语法规则(结构语言学)。随着科技的进步,西方学术界对语言的认识不断加深。照上面的话,他们是从一个偏重于“数”的层面入手(结构语言学是对句子的“解剖”)。随着“数”(新生的神经语言学)的发展渐渐带动其它发展。就像我们的“申”字,上下都冒头了。是一个由 “数”,到“理”的过程。其大概过程是:语言学内部,先由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功能属性)展开语言在具体社会功能等等“象层面”的讨论,再由转换生成派(强调语言的深层结构并提出了“形成语言思维”的理论)对之前语言学流派展开冲击,最后由克氏完成了“二语习得论”。这些年来,大家对“形成英语思维”的教学方式大体没有异议了。现在要提到的这个“二语习得论”,就是解决如何“成思维”的。
  要想成思维,方法是什么。
  大家可以看出来,在“理象数”三层结构中,任何一层上有突破性进展,都会带动其他层面进步。这是什么道理?这就体现了他们三者其实是一体的三面。本来不分,为了说明英语学习的方法才分开叙述。这个道理在第一层提到过。
  下面列图说明各个语言学流派发展关系。
  理 象 数
  二语习得论←转换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结构语言学
  教育产品设计 教育语言学,语用学 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由上图可见,西方语言学家们已经快认识到这个“至简之道”了。那么怎么“成思维”呢?后文会稍微详细的提一下“二语习得论”的两条内容(一共五条)。完整的请看延伸阅读。
  
  上文提到“成思维”已经成了语言学界目前公认的真理。那么用什么方法“成思维”呢?有没有一个具体可依的步骤或者层次呢?这就要说道“二语习得理论”。简单来说它的理论有两条最重要的法则:
  1, 人们学习语言一定是像学自行车一样“悉”得的(悉者于心起分别),而不是通过记忆与反复练习得到。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成思维”
  2, 在具体“成思维”的步骤上遵寻“可理解性小积累”原则。
  
  那么,什么是“可理解性”呢?简单来讲,譬如听听力,你完全能听懂的,不算。你完全听不懂的,也不算。就是那种你脑筋一转,灵光闪现“哦~~~~~”了一声,猜出来了,这才算。小孩子学说话,这是什么呀,这是大汽车。那是什么呀,那是西红柿。这样的小的可理解积累才是有效的。其次,所谓“小积累”就是要有量,由量变到质变。
  千万不要轻视“积累”。曾经人们做了一个经典试验。先单独给狗食物,狗会流口水。再把食物和铃铛一起,让狗边看着食物流口水一边摇铃铛。到了最后,狗听到铃铛的声音就会流口水,等着要它的食物了。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练习的。所以光说不练是绝对不可以的。
  好了,第二小层马上就要结束了,总结一下,想要“成思维”,根本手段是什么?
  
  根本手段:“可理解性小积累”
  
  不知道大家在看前面第一大层统一演说层的时候注意到没有,在描写禅宗祖师对话的时候,引用了一个“诗”字,六祖慧能答复的也是一首“诗”,但是那个地方却用了“偈”字。这时候细心人大概会想,这两个字有什么差别吗?用在这里,大概两个的意思差不多吧。这一个“差不多吧”,就是“可理解性”,这才算大概认识得了“偈”字。可是这还不够,得多发生几次来确定这种猜测。这就是“小积累”。
  
  到目前为止我们说道了两大法宝。
  
  原则:“成思维”
  手段“可理解性小积累”
  
  请记下这两行话。

下面引用一段话,作为语言学发展的补充。有兴趣可以看看。
  延伸阅读:当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在社会的活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语言还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积聚知识的工具。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传授知识、发展科学、传播文化的必要条件。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语言学这门科学的重要性。现代语言学是探索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一切与语言有关的问题的科学,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一、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语言标本,通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发现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的客观历史。语言学家在把各个时期的语言、语法、词汇对应关系加以对比研究后,证实了印欧诸语言的有机联系,并且开始研究本族语及其亲属语言的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建立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过分偏重于语言的纵向历史研究,面忽视了横向的系统研究。到了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语言中的个别单位都是在跟其他单位的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索绪尔认为语言行为有两部分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主要的具有共性的本质,称为“语言”(langue),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次要的,因人而异,称为“言语”(parole)。这两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应该分别对待。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按照索绪尔的学说,语言的特点在于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一定的结构规划,从而组成了语言的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横线组合关系和竖线聚合关系的特点。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他提出了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制定了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他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整体,描写语言结构应该从音位学开始。结构主义采用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这些原则非常适用于语言这个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认识语言的系统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到了20世纪中叶,语言学由于受到数理逻辑的影响,进入了第三个时期--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的综合研究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把语言看作复杂的信息系统,不仅用实验技术和归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实验语言学将语言结构划分出词句层次、音节层次和音素层次等等。(三)转换生成语言学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言语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探索内在的语言能力。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语言观:语言这个概念是从语法派生出来的。他在1957年出版了著名的《语法结构》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他提出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且以此说明语言的生成性。乔姆斯基区分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指出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揭示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他认为研究语言的目的不应当只是分类的描写,而应当建立起一整套的形式化的演绎系统,这种形式系统包含有限的语法规则,却能生成无限的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且能对句子的结构做出描写。乔姆斯基还假设人们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可以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加以类比和推导。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天赋的,语言行为是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乔姆斯基的全新的语言观被认为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世界各国的语言学界,而且,还在数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广大领域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四)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英国的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因此,研究语言不仅要重视它的形式结构意义,而且要重视词句与社会文化的情景意义。韩礼德认为系统是第一性的,并且对语义功能进行了系统分类。他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出了语言有三种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韩礼德认为,结构研究是语言的表层形式,而系统研究是语言的深层形式,是语言的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这二者是互相联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对语言进行全面的描写。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做”(doing)的形式,而不是一种“知”(knowing)的形式。也就是说,仅仅具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能够实际运用语言。语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运用系统理论研究语言,就是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并且用这一符号系统来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动态化的语言社会模式。系统理论把研究重点放在语篇上,认为语言必须通过特定的语言组合(即存在于某一特定语境中的语篇),才能充分实现其意义。韩礼德的语言理论不但探讨了语言的形式,还研究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并且分析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二、现代语言学中几门值得重视的相关学科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相关学科。本文仅讨论其中的几门值得语言研究者重视的相关学科。(一)语用学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已经把注意力从形式语言学转移到功能语言学方面,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转移到语言的实际使用的研究上来。这种转移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语用学研究的是话语和言语的交际系统,研究语言符号同它的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是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的一种意义研究。英国的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句子分为“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把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又把言外行为再分为裁断行为、施权行为、承诺行为、表态行为和阐发行为,从而构成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后来,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发展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且提出了话语的形式不直接反映出这句话的交际意图,即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美国的格赖斯提出了影响很大的会话隐涵概念以及合作原则,为解释言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描写语用学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可以帮助听话人透过表面意义正确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研究会话结构实际上是理解话语产生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现代语言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把语言视为一种心理现象的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另一条是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而语用学则是把语言视为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采用综合的方法对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的关系给以解释。语用学是要解决语言交际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现在语用学理论在外语教学和人际交际方面的应用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由于以上原因,语用学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主流。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下面引用克氏“二语习得理论”背景知识。
  延伸阅读: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要算克拉申。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近二三十年来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研究的总结,并把各种研究成果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自成体系的学说。 克拉申从70 年代初便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经过数十年的苦苦探索,他于80 年代初发表了集其研究之大成的两部专著:《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Second Language Learning)(1981)、《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2);并与特雷尔(T.Terrell)合作于1982年出版了《自然途径》(Natural Approach)一书。在这三部著作中,克拉申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外语教学思想和体系。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设组成:
  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2)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3)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4)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5)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1 习得学得差异假设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根据“习得学得差异”这一假设,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习得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习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习得语言,而只在自然交际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第二语言。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习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克拉申认为,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地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检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克拉申强调“习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但也并不排斥“学得”的作用。
  2 监检假设 监检假设与“习得学得差异”假设密切相关,它体现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根据这一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一般说来,语言习得能“引导”我们讲第二语言,并直接关系到我们说话的流利程度;而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习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然而,它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还有赖于以下三个条件:
  1)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
  2)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
  3)语言使用者必须已经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的知识。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注重的是说话内容而不是形式,语法规则如果不是习得来的,一时也用不上。因此,在口头交流中,如果一方过多地使用语法监检,不时地纠正自己讲话中的语法错误,就会说起话来结结巴巴,使对方失去交谈的兴趣,因而达不到交流思想的目的。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 克拉申区别出三种不同的监检使用类型:第一种是使用得比较成功的。这种人在口头使用语言时常有失言,但经人指出后能够自己改正;在写作时,由于较注重语言的形式,很少会出现错误。第二种是使用过度的人。这种人对语言的规则懂得很多,却不敢作口头表达,但书面语一般都较准确。第三种是使用不足的人。这种人能作口头表达,但错误很多,不能自己改正。
  3 输入假设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这一假设表明了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是如何接受并吸收语言材料这一过程的实质的认识。以前的外语教学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大力提倡先学句子结构(即句型),然后再将这些学得的句型用于交际中加以练习。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流畅地说外语的能力。而克拉申则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能促进他习得就是“i+1”的输入。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随时间的流逝自然而然地达到的,不能直接教会。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
  2)既有趣又有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3)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习”,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足取。
  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要习得一个新的语言结构,单靠几道练习、几篇短文远远不够,它需要连续多个小时的有内容有乐趣的广泛阅读和许多的会话才能解决问题。
  4 情感过滤假设 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 (intake)。情感过滤的过程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语言输入到达大脑语言习得器官的过程中,过滤是输入的语言信息必须逾越的头一道障碍。也就是说,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克拉申在总结过去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经验时指出,在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过程中,习得者并不吸收他所听到的一切,有几个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因素是:1)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2)性格。所有的文献几乎都一致表明,那些比较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它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外界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得更好。
  5 自然顺序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其次序是可以预测的。近年来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儿童或成人,无论学母语或学第二语言,都按一定的自然顺序来习得语言结构;也就是说,有些语言结构先习得,另一些语言结构后习得。例如,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s 等。
在看完了神经层面和语言学层面,下面进入新的一层。
  
  3, 教育语言学
  
  在上一层中我们报告了新的要点:“可理解性小积累”。并且大概介绍了一下如何进行这种积累。在本小层中,我们就我人如何“认知事物”,展开探讨。深化对如何进行“可理解性小积累”的方法的讨论。
  既然想知道如何进行这种积累,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积累什么?
  看到树你说“tree”。这是你对树的认识,另有外些人可能把它叫“树”,这是对事物“叫法”的不同,简单说,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名称”不同而已。大家算数,看到外教说1 times 1,大概你先会一愣,再想到翻译中文,然后反应到小学时候背过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这种高级抽象逻辑思维,绝对不是用外语完成的。你的这种坚固的思维模式(给各种事物冠以词汇,母语基本可以涵盖低中高各级思维),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就是现在我们要详细说明的“认知层次”。这一段很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忽略。
  
  1) 认知层次理论
  说道认知,包含的各种分支学科很多。我们从哪个方面入手这个问题呢?
  西方有位圣人叫黑格尔,是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的理论强调一种本体论,说我们人之所以知道自我,这个对自我的认知是分层的,第一层是意识的我,第二次是无意识的我,第三层还有一个我。为什么把这个提出来。前面文章提到,要大家把眼光收回来看。收回来看什么呢?看我们自己的东西。其实,黑格尔的理论,在我们老祖宗的那里早就有了,而且还比他的完善。在我们佛教各宗各派之中,有一派名唯识。唯识派的宗旨是“万法唯识”,一切物理的、心理的事物都是我人这个“识”变出来的。有人可能看着说,这明显是唯心的嘛。先不管它是不是唯心主义。这里我们讲这个“识”,他是心是物,还是个问题。所以不要过早的下结论。
  结合黑格尔的本体论,就可以发现。他所谓的“自我、本我、超我”其实在 “唯识”体系中只是前六个识加上一点点第七识。第八识连影子都还没有就看到。我们老祖宗的好东西,全都现成摆在那里。我们因为不识正体字、不懂古文。就妄自菲薄,实在是罪过。
  古人讲“天圆地方”。现代人把它说成古人思维简单,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其实这才是大大的无知。试想,一个创造出天干地支以及精密历法的民族,有那么无聊说这些瞎话,而且还进入文化成为了固定用法四字语吗?清楚的记得小时候老师就是这么教给我们的,最后还加上一句批判“这是旧社会封建主义的糟粕”,真是滑稽啊。这里的“圆”乃圆融无碍,“方”乃有规有矩。为什么说这些,就是让大家对我们先人起一种“敬重”,由敬而生“信”。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信”。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说了这么多,下面继续我们的话题。
  首先在这里,为了方便,再一次引入佛家的概念分类。这里就要提到唯识宗。
  唯识宗是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大而深远。唯识宗研究的,就是认识论和心理学。这里,我们不做细致的探讨,只将其中与英语学习方法有关联的理论框架提取出来,加以说明。目的是为了明确认识的分层体系。
  
  佛家对我们的这个世界,有过总体概念性的分类。世间一切事物,不论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都逃不出这个分类。下面就把这个分类向大家简单报告一下。
  
  按佛经上说,我们这个世界,不论心物,可以分为五个大类,称作“五蕴”。蕴者,积聚也,积聚许多同一性质、同一系列的事物或心理活动,把它归成一类,就叫做蕴。他们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 色蕴的色,是物质的意思 (不是颜色、美色的色) ,组成色蕴的内容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由此四种物性,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著我们物质性的身体在内。此即所谓‘色身’。那么,在语言学范畴内,我们谈到物质,大概首先想到的是描述物质的“名词”。名词用来描述能动的那个本体。
  
  受蕴: 受蕴是我人感官接触外境所起的感受。譬如你从寒冷的屋外进入室内,浑身暖暖的很快乐。但是假使你被蝎子蜇一下,一定很痛苦。我人的感受,语言学来讲,这些“快乐的”、“痛苦的”,都是“形容词”。
  
  想蕴:想即分别。也就是我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境,心上生起分别、认识的作用。“那辆车开得好快呀”。这个“快”,就是你分别快慢,做出对比以后得出的结论。在语言学范畴内,是“副词”。
  
  行蕴:包括了物质运动和我人的意志活动。即心行和物行,在语言学范畴,是“动词”。“一辆车在行驶”这个“行驶”一词,描述了车的运动状态是在行驶而不是飞行。“我真是痛恨这种作为”中的“痛恨”是人的意志的一种运行,也是动词。有心理的也有物理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总之,一切能动本体的“所动”,就用行蕴概括。某某干了嘛了,这个所动,就是“行”。行蕴包含了对物体运动状态以及我人逻辑思考的描述。
  
  识蕴:识蕴超出了语言表达研究的范畴。
  
  
  那么有人有疑问,这个“受、想”两蕴本质上也是“行”啊。是这个样子。但是又有不同。“受、想”两蕴是简单的“行”,而“行蕴”包括了一切简单的复杂的具象的抽象的事物运行状态。
  
  为清楚其间做了一个表格。
  色 受 想 行 识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动词
  我们为什么把这个提出来。因为前面提到的根本方法“可理解小积累”。怎么实现“可理解”?大家可能猜到了,【色→受→想→行→识】的顺序,既是根本顺序。
  
  根本顺序:色→受→想→行→识
  
  换句话说,我人认知事物,都是从【能动】到【所动】,从简单到复杂,从具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个认知顺序,在母语习得与外语习得的应用上,稍有不同。不管是母语还是第二语习得过程,都只是“理”变化出来的“象”。
  举几个下一层杂法层的例证吧。
  有些人看阅读,看了许多,提高不大。每次看的时候遇到好多生词,这还不算,更可气的是即使每一个词都知道意思,但就是反应不过来句子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看了上文,你就应该明白了,你“跨层”了。
  把“色蕴”里面的“名词”都没搞清楚,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变成思维(即“成思维”),你还想在“行蕴”这个复杂逻辑推理层面上有什么收获呢?强忍着看,一个字一个字的查是没有效率的,好高骛远是极坏的毛病,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才是正确的道路。问题好像很复杂,但是讲明白了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至于听力口语之类,放在下一大层分解。
  明眼人到这里应该有疑问了,你这个顺序是母语习得的顺序,和外语习得不一样。其实不管学习什么,都是一种“执着”。我们执着我们的“树”,他们执着他们的“tree”,换汤不换药。我们的孩子是先会说名词,他们的也是。小孩子要你抱他,会说“抱抱”,这其实也是把动作转换为一个名词说出来了。如果哪家小孩子冒一句“抱我”,那是很奇怪的。现在研究学习英语的方法,要“转”这个执着,最好也按照这个先天的路子来。
这里之所以引入佛家五蕴系统,还有一个缘由。就是害怕有人直接跳到第三层杂法层去看。所以用这么个障眼法。你要是不知道“色蕴”就代表了名词,代表了简单。大概是看不懂第三大层的。因此,切记先明其理,后面的杂法即使不看也无所谓,之前的这些一定要看仔细。
  
  下面是关于儿童早期认知顺序的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认知发展
  年龄 发展部分 发展项目
  3-12个月
  物件概念
  1、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将头转向声源•凝视物件刚消失的地方•将物件放入口中
  2、开始操控物件:•拍打物件•将物件由高处丢下•抛起物件•拉动物件
  3、开始发展物件恒存的概念:•当玩具被取去时,会表现短暂的不满•找出部分被覆盖的物件•找出完全被覆盖的物件因果关系/先后次序
  4、试验用声音及动作作表达:•发出声音或做某动作以得到别人的反应•利用目光接触、身体动作、叫声等要求重复有趣的东西
  
  1-2岁
  物件概念
  1、开始发展物件不变的概念:•配对外貌及特征相同的物件•能在熟悉的环境下,透过环境提示辨认出惯用物件•在不同情况下,透过环境提示辨认出惯用物件•在不同情况下及无环境提示下,辨认出惯用物件•能辨认不同款式的同一物件2、辨认与自己有关的物件及事物:•能辨认出自己的名字•能辨认自己在镜中的影象及说出名字•能辨认属于自己的物件•能辨认自己身体1-5个部分
  3、学会常用物件的名称及功用:•能依照名字找出适当的物件•会模仿使用家居常见物件的用途(例:拿起电话自言自语)
  4、学会简单的类别概念:•能将常见物件分类(例:将积木放在一起,车子放在一起)因果关系/先后次序
  5、学会简单的因果关系:•学会自己的行动可导致物件产生效果(例:敲打物件、开关灯)•知道自己某些行动的结果(例:做错事面对惩罚会大哭)
  空间概念
  6、学会物件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先后次序:•知道有些物件有特定的摆放方式及位置(例:杯子要杯口向上放好,鞋子要放在鞋柜内)•会将物件摆放成有意义的式样(例:将积木叠起,或砌成其他简单组合)
  7、会使用(工具)解决空间问题:•使用木棒或小凳子去拿取较远或较高的物件
  
  2-3岁
  物件概念
  1、发展将物件符号化的能力:•能配对实物与照片•能配对实物与图片•能指出照片内的物件名称•会说出线条画或图卡内的物件名称
  2、认识物件的特性:•认识物件与一些明显的特征的关系(例:电话会发出铃声,狗有叫声)•对一些荒谬的问题(例:石头可以吃吗?)作否定的回答•能配对4种首要颜色的物件•能配对4种常见形状的物件
  3、知道物件与物件之间的关系:•能将有共同功用的物件联系起来(例:鞋子和袜子都穿在脚上)•能将功用上有关联的物件联系起来(例:喝水时要用匙子和杯子)
  4、发展进一步的分类概念:•将物件按形状分类因果关系/先后次序
  5、理解事情或动作上的先后次序:•能聆听及理解简单的故事•知道活动在时间上的关系(例:中午表示要吃饭)
  数学概念/相对概念
  6、明白相对性的概念及词语:•知道大/小的意思•知道长/短的意思
  7、明白简单的数量概念:•明白多/少的意思•明白有/无(空/满)的意思
  
  3-4岁
  物件概念
  1、认识更深入的物件特性:•辨认6种或以上的颜色•辨认其他常见的形状(例:星形、“十”字)•辨认常见的味道•知道物件可具备多余一种特性(例:电话是会响的,有不同颜色的)
  2、能清楚掌握及表达个别物件的用途:•回答有关物件用途的问题(例:为什么我们要有电灯?)
  3、开始学习抽象的分类概念:•就家庭成员的角色,指出他们的性别(例:“他是爸爸,爸爸是男的。”)
  因果关系/先后次序
  4、理解事情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明白时间的观念能分辨“过去”及“现在”发生的事情
  5、理解物件或事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使用“因为”、“所以”的连接词空间概念
  6、理解物件与物件在空间上的关系:•能复制钉板上的图案或次序•能完成4-6块的拼图数学概念/相对概念
  7、开始学习数字及其意义:•能唱数1-10•能挑选出数字•利用唱数的方法数出物件的数量
  8、学习数量的概念:•配对相同数量的物件9、明白“比较”的概念•比较物件的大小(最大、最小)•比较物件的长短(最长、最短)
  
  4-5岁
  物件概念
  1、理解更细微或更抽象的物件属性及属性间的关系:•认识深/浅颜色的物件•认识几何图案•认识抽象的物件属性(例:美丽)•认识相反词(例:美丽-丑陋)•知道自己的年龄及简单住址(例:只知道街道名或地区名)
  2、能理解物件之间相似及共通之处:•能作出比拟(例:帽戴在头上,正如鞋子穿在脚上)•能理解图画中不合逻辑的地方3、明白抽象的类别:•能按照性别将人物作分类(例:男孩/女孩,男人/女人)
  数学概念/相对概念
  4、学习数字及数量的关系:•能将数字及数量作配对(例:1-4或5)
  5、理解更有层次及抽象的相对概念:•明白大、中、小的意思•明白快/慢、厚/薄、轻/重
  视觉记忆
  6、发展对物件及事物的记忆能力:•能回忆1组包括3件不同的物件,并说出3件之中不见了的1件物件之名称
  
  5-6岁
  物件概念
  1、理解及使用物件的多方面属性及与动作的关联:•能猜简单谜语(例:“什么又红又好吃?苹果。”)•能理解15-20的动作的起源(例:“什么会弹起?皮球。”)•知道父母的名字及职业
  2、发展将物件符号化及阅读的能力:•阅读10个生字•阅读及理解简单句子
  3、发展物件类别的概念:•会按照物件的特性加以分类(例:将衣物、人物、植物的图卡按其类别分类)
  空间概念
  4、能理解相对性的空间概念:•能分辨出自己左边及右边的身体部分•能使用有关的空间词语(左、右)
  因果关系/先后次序
  5、使用所学的因果关系作思考时的根据:•运用逻辑性的思考(例:假如这样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从故事或一连串程序中预测下一步将会发生的事情
  数学概念/相对概念
  6、学习数字及数量的关系:•能唱数1-100•能倒序唱数100-1•能数出1-20个的物件
  7、能作简单的运算:•能作简单的加减法(例:5加上3或减去3)道德观念
  8、理解“公平”的原则:•在与其他儿童玩耍时,表现出对“公平”规则的理解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现在来总结。我们由西方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要想“成思维”,就一定要“可理解小积累”,至于怎样做到“可理解”,我们引入了“五蕴”系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用上面的观点和方法,来看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可以应用上文提到的系统。按照常规分类,英语学习分为听、说、读、写的四大方面。现在进入下一小层对其做分别解说。

2) 英语教学方法层
  
  关于英语的教与学,长久以来被分为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我们国家在英语教学方面,是遵守先读写,再听说的原则。在学生小初阶段,一般是【单词+背诵+语法】模式,高中大学阶段是【写作+阅读+听力】模式。总体来看,走的是一条由读写到听说的路子。暂且不说这种顺序的效率,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是一条:以“偏数”起手,慢慢向“偏理”过度的路。其间颇有高不成低不就之感。
  顺序本来没有错,但是是不是每一个人在执行这个“偏数”的教育的时候心里还有个“理”,来指导其大体方向,这就是个严重的问题。
  否则,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记忆或者语法研究方面,有什么意义呢?你再研究的精确,能比得过人家洋人外科医生开脑壳的那个功夫精确?所以,不如回转回来,看看我们自己的东西。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谁先谁后?
  在文章开头提到了,任何事物都有其至简之理。学习语言,强调“成思维”。“怎么成”在上一层说过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人有这么多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被佛家称作“六入”,外部世界信息进入我们意识的六个入口。也叫“六受”受就是前面提到的“受蕴”。这六个入口,每一个是不是都和语言学习有关。不是的,只有“眼、耳”两处而已。眼睛管“读”耳朵管“听”。至于说和写,那都是在你听懂了,读懂了之后,才要训练的事情。“听、读”是“体”,“说、写”是由“体”生出来的“用”。
  这可不是说你就不能先从“说”入手,只是说你最好先把层次搞清楚,自己再去决定怎么入手。说道“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先生,正是推广以“说”入手的学习方式。他提倡大家疯狂的说英语,用这种方法,“在说”方面最后达到了“成思维”。每一个口腔细胞都有了“思维”。再以“说”带动“听,读,写”,最后都可以有所成就。
  但是,李阳先生在某些姻缘巧合之下,能够从“说”入手,一门深入走下去。这并不代表你用这个方法就一定成功。李阳先生在创办疯狂英语之前,一直是英语播音员及主持人,他热爱他的工作,以工作为一种乐趣。可是呢,有些人却不喜欢“卖弄嘴皮子”,别说说英语,中文都说的言简意赅。你让他口腔“成思维”,那不是要他的命嘛。
  这个就是发愿,要有某一方面强烈的愿望。咱们华人都特别崇敬一位菩萨观世音菩萨。那么你看着她的名号想想,观世音菩萨是用什么法门,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一门深入,证得无上菩提。佛典上记载过一段她的心得报考,大概意思就是当年她修佛悟道,是从声音入手的,听到众生的欢乐声与痛苦声,有一种深深的感触,这才“发心动念”,愿先成佛,度人不倦。这个“发心动念”,就是一种强烈的愿望。一个人只有对某一事物有强烈的感触,才会起心动念发起大愿。否则昏昏将将万事不管,哪里有愿。
  
  现在专门把听和读拿出来先探讨一下。至于为什么中国人专修“读”的却没有“大成”(带动其他方面一起成就),那是另外一个道理。
  
  每一个大方面,先说对总原则的支持符合度,再说其在系统(理象数)中的位置,再讲这种方法的好处与坏处。最后加些注释与补充。这个顺序也就是下一大层杂法层的分析顺序。

在教学上,听即练习听力。
  听力在三合系统中处在哪一层?纽约街头的乞丐可能是文盲,但是他们的听说能力都很好。很显然,听力和你会不会写字,会不会语法是没有关系的。再进一步说,听力不但不需要语法,而且在说话的时候想着语法还会对交流造成影响。试想你要是在说话的时候脑海里尽是些单复数啊所有格啊第三人称啊,那你还怎么说话?一句三磕碰的人家早躲开了。听力要求你有一种“糊里糊涂“的精神,即把意思说明白就可以了,不管你用的是倒装句还是强调句。听力看重的不是“精确度”,而是“象即恒转“的那个“速度”。前面说了,“精确度“的问题是”数“层面的问题。这里的听力不是”数“层面的问题,即是”象“层面的问题。
  问题来了,之所以可以听懂别人说话,正是因为大家说话都要有个“规矩”,你才能和别人交流,那这不就是“语法”嘛?
  确实如此,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理、象、数”是一个整体,“不一不异”。任何将其整体性破坏的举动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纽约的街头乞丐知道语言之“理、象”,也就可以像使用工具一样的使用英语。但是这只限与口头表达。在“数”的层面,乞丐大概是一片空白的。中国人学英语,大概因为智力本来就高一点,再又受到西方学术研究习惯的冲击。拼命的钻研“数”,把那个单词语法弄的熟熟的,应付考试倒是可以,但在快速的人际交流中,就不行了。
  这里就牵扯出了“理象数”三者在“成思维”方面的的侧重点。这是三者关系之二。
  
  “象”层面的方法强调“成思维”时候的【速度】
  “数“层面的方法强调”成思维“时候的【精度】
  
  接上文说,练习听力在大体原则上,比起阅读。是更加符合英语学习原则的。注意是说大体,你听了这个,回去之后不顾大体。光在那里练耳朵,练记性,不晓得“成思维”。最后没有效果,可不要怪罪文章。
  听力对“成思维”的符合度是比较高的,他处在我们的三合系统中的“象”这一层。现代好多人提倡听力入手,就是因为这一层练好了,一可以规避“哑巴英语”的形成,二可以从根本上习得外语,真正让外语成为一门应用工具。
  至于这门工具能不能四处无敌八面玲珑。这就看你的“数”的方面的造化了。
  
  所以,从听力入手
  优点很明显:更加符合“成思维”原则。真正能做到如骑自行车一般。放在那里十年不动,拿起来照样会骑。
  缺点:有可能犯大而无当的毛病。以为可以交流就了不起了。那纽约街头的乞丐也会呢,说不定讲话还比你顺溜。何况,学习了英语,毕竟是要拿来接收外国资讯,那么阅读是最快的方式。不会语法不会读,大街上半天也没一个外国人可以说话,学了何用?所以想要用也要靠这个“数”。
  
  再说读,教学中就是练习阅读。
  与听力相对的。读需要你有更大的词汇量。优秀的语法结构知识。在不断练习中,提高自我阅读能力。
  在我们“成思维”的原则下,直接从这个上手,比起练习听力,是不太符合根本规则的。练习阅读处在三合系统中“数”这一层。在这个层面的方法,都对“精确度”有一定要求。譬如看文章,除了考试的时候,是有足量时间去进行思考和逻辑推理的。“精确度”上去了,但是却远离了“理”即“至简之道”。
  优点:实用,精确。在我们特殊教育体系下,可以应付考试,有时候还关系人生前途。
  缺点:远离大原则。如果还不知道“成思维”这个总思路。即如盲人摸象,越学越多,越学越杂,找不到头绪。这种情况最后有两个结局,一个就是以顽强的毅力,通过长时间的练习,硬打通了“理,象,数”的隔阂,使之成为一体而有大成。否则,就将精力耗在了完全没有系统的各种方法上,分不清重点,形不成体系,不知道何时发力何时忍,直到最后无奈的放弃。
  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国遵循读写优先原则?因为实用嘛。把大家都培养成会翻译不会说的人才就够了,这样只要把任务交给你,你给我把工程建设啊什么的资料翻译过来,而且“无错误”的翻译过来就可以了,谁管你到底会不会说英语。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按理说在阅读(“数”)上深入下去,“理和象”的层面也应该“联动进步”才对啊,之前不是说过,这是一体的三面吗?那为什么国人这么学法却有这么多失败的例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这里就要说一下我们国人的特殊性了。中国人由于从小到大都是学习方块字,所以识字能力特别强。科学界甚至做了实验,发现中国人竟然启用了其他人种没用到的大脑区域来快速识别象形汉字。这就是个问题了。也可以说,正是我们的优势害了我们。在阅读时候,我们能迅速的将英文拼写当做一种“形状”直接识读。因为这个本领,我们可以完全不练听说,而只是通过大量阅读,培养眼睛的记忆,最后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这种超强的“数”层面的识读记忆能力,完全将三合系统打破了。再加上国家潜在的引导,让人觉得能读就是本事,读的快就是能耐,就是把英语学到家了。其实错了。中国人“逆天”的本领和大环境导向(这个导向也是帮助你“发愿”的),将“理、象、数”系统整体性打破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哑巴英语”。
  
  现在提一下说和写。
  说是在听懂了之后开始的。也就是说,最好在你听力没有成就之前,不要跨越这个“体和用”的逻辑关系。认认真真先把“听”搞好了再说。那么有些人赞成的方法:出声朗读和背诵,又是怎么回事?这里留给大家自行分析一下,有一点要提一下,朗读背诵不只是方法,还是一种对“静定”的培养方法,能够让你“静”下去,达到“无我”状态。至于写作也是如此。
  下面这个表格总结了以上所讲的四个方面。
  理 象 数
   听 读
   说 写
  
  现在把“写”中的语法一项抽出来,将语法学习简单报告一下。
  任何一件事情,一个方法都有“理象数”三个层次。换句话说,咱们老祖宗的这套体系,是真正科学的实用的。套用在语言学习这里很合适,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亦如此。
  语法学习的“理”是什么,或者说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如果你经常钻研语法但是还不知道。那么说明你的语法学习还没有上路。只知“数”不知“理”,应付小考试可以,学成个本领就不行了,而且还很容易忘记。由于展开讲很多。在此就大概的提一下语法学习的三和系统。从根本原则上来讲,语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人把话说清楚“明”,其次是简单易懂“简”。
  
  “简明”就是它的“理”。两者有顺序,先明后简。说话做文章一定要别人懂,使人明白。然后再追求怎么把话说简单说美。
  首先是“明”。任何语法,归根结底都是由“能动所动”结构演化出来的。这个能所关系,在句法上就是主语和谓语的分化,或者叫主部和述部。任何一个句子都有这两个部分。现在要来认识语法,当然先从最简单入手。简单句→合句→复句既是学习语法的顺序。合句就是两个句子简单的连到一起。复句就是变其中一个句子,做为另一句的成分,组合成句子。一定仔要细体会这个“明、简”的顺序,遵守这个顺序来一步一步深入学习。
  在简单句层面,就按照那个“能所”的顺序,先研究“能”,即主部。主部一般都是名词,所以研究“名词词组”。名词词组就是【冠词加名词】。所以先研究冠词,冠词又叫限定词。为什么要有冠词?顾名思义,因为需要把有些名词“限定”住。为什么要去限定?因为我们说话要在深层次上符合物理世界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在时空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这叫事物的“唯一性”,物理上大家都学过。现在回转来看名词,就有一部分名词,本身无法清楚的表达这种唯一性,所以需要冠词把它“限定”住。A是one,the是that。限定住了,就把话说“明”了。很简单嘛。这个问题上,有些语法书,讲上一大堆特例,什么物质抽象名词不用冠词。实在是不必要。你了解了这个来龙去脉,那个水(物质名词)或者马克思(抽象名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水,只有一个马克思,你不限定它,它本身自己就符合“唯一性”。所以不用冠词去限定“是哪个”马克思。干嘛还要作为特例呢?这说的是单句层次的主部,名词词组。
  还有述部:动词词组。时间关系,只能大概报告一下。动词词组这里面就牵扯到两个问题,时态和语气。时态最重要的两个:简单和完成。语气者,真假也。譬如虚拟语气,就表示一种“假如”情怀,“假如”一定是“当初如何如何”,过去了的事情。所以本来就要用过去式嘛,何来用过去代替现在式呢?主部述部之后,还有个修饰部,除了主部述部以外的,都叫修饰部。修饰部里面要知道形容词的顺序,遵循的原则是:越近越定。离得越近就越能代表其性质性状。反过来说做题的时候,让你安排形容词顺序,这个就是参考原则。
  合句简单,复句分三个。名词从句,副词从句,形容词从句。有一点注意,看着他们的叫法,就要知道他们的规矩。首先名词从句也就是主语从句,顾名思义,一定要先做好“名词”,再谈做名词从句。
  接下来大概提一下“简”。简单是在把话说清楚之后才可以追求的事情。经过上面的锻炼,现在进入“简”层面。这个层面强调的是怎么省略句子,让他即明白又不唆。就需要带着这几个问题去省略句子:
  ㈠能不能省略。
  ㈡怎样省略。
  ㈢省略之后怎么办。
  
  现在报告给大家的,都是“理、象”层面的原则方略。至于“数”层面的知识,还需要自己去一点一点的扣,然后通过习题不断的练习。 “光说不练假把式”,反复练习对于语法学习是必要的。

现在来作总结,这一层是第二大层的第三小层的第二个小节。这一节主要在大方向上,探讨了听说读写这四个语言学习方面的异同。参考系统是前面提出来的三合系统。其间并没有涉及上一节提到的“五蕴”认知层次系统。这是因为我们这一节只是在大方向上做文章,并没有具体考量听说读写各方向上具体的各种方法。譬如练习听力,听课本是方法,慢速VOA是方法,快速VOA是方法,听《老友记》也是方法。这些具体问题放在第三大层杂法层展开讨论。
  下面进入新的一节。介于其关键殊胜的作用,特别提升其位置,作为一层置于三四小层之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既然这一层讲的是教育语言学,就不得不面对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可以说,语言学之所以这么难,就是因为还有我人的这颗“心”在里头捣鬼。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中国有句名言,叫做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现代西方的物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起了个古怪的名字,叫做“混沌理论”。意思就是说,既是一个系统初始条件完全给定,运动轨迹也可以被预测,只要系统开始运作,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之后,总是产生的无法估计的后果。现在这篇文章报告到这里,可以说大体思路都讲完了,但是也可以说什么都没说。为什么?因为我有一口,众有千耳。这里报告出来的东西,到了你那里成了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那里安的是什么“心”,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这种负面“蝴蝶效应”的发生,就是提出这一节的目的所在。
  所以,你要是看了前面,这一节却没看进去。前面那些话,就真的都是些废话了。
  
  首先,佛经上有四依:
  ㈠ 依法不依人。做学问就单纯去做,不要在意是谁在做。有名气你就敬重你就听,没名气的你不但不听,还笑话人家,这种做法是不好的。
  ㈡ 依义不依语,看文章看它表达的思想,不要死扣人家的字眼。两个人辩论,旁人听来听去一个意思,原来是一个把勺子叫勺子,一个把勺子叫调羹。这样不但浪费时间,对个人修养也没有益处。
  ㈢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看问题要抓住根本问题。不要在枝节上做功夫。真理只有一个,但是方法可以无限多,所以一定要抓住总原则。
  ㈣ 依智不依识。用自己的“智慧”去学习,不要受自己的主见和感情的干扰。有些人,看了别人一句话,发现说的没他好,心里就油然生起一股骄傲,把人家干脆不放在眼里;还有些人,看文章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你这是什么东西,简直没有逻辑没有思路。简直是胡话连篇。”这就是一种后天养成的恶习,逻辑思考、理性思考是好的,但有时候也会严重干扰你的判断力。影响你的“智慧”发育。
  
  这里严重的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智慧”才算是真的“智慧”?为什么要得到这种“智慧”呢?怎样去得到呢?
  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人真正的智慧是什么?是看谁能背的书多吗?是看谁算数的速度快吗?还是看谁有能耐能挣钱当大官?都是的也都不仅如此。先来看看《说文》是怎么解释这两个字的吧。智者,从知从白。知是理解。白者,词言之气。你说话时候从口中喷出来的气,引申为本色,空空无色。那么智的意思就出来了,知本者智,智者知空。再看慧,从彗从心。意思很明白,用扫把给我们自己这颗“心”打扫打扫卫生既是慧。一个字是说本空,一个字又说要给“心”搞卫生。是什么道理?其实都很明白,只是自己不认识自己的文化,不懂方块字,看不到真的智慧。那么,到底要扫掉什么呢?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你有心事的时候,看起书来是很没有效率的。我们年轻的同学,血气方刚,在《周易》来讲是一个乾卦,无论从身体机能还是心理方面,都处在一个“飞龙在天”的阶段,经常脑子里“天马行空”、“了无所终”,一念之间自己心理有千百个想法溜过去了,自己大概都不知道。真是“天行刚健,自强不息”他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尤其还有些孩子情窦初开,脑子里的想法更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要多杂有多杂,要多乱有多乱。
  那么,这些“结”到底是好是坏呢?“慧”字让你扫“心”,扫什么?有时候,大人们经常会用一句话训斥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不自觉呢?”什么是“不自觉”?大人们要你“自觉”,是要你自己“觉”个什么呢?
  听起来是说你脸皮厚,其实要你“自觉”自己去觉察你自己的心理状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乱了,要是乱了就赶紧收回来。不要再这个情啊那个意啊,这个猜想啊,那个嫉妒的。等到你把这些垃圾情绪统统从心里扫出去了,心也安定下来了。这时候,也就“自觉”了, 智慧也就来了。
  
  所以,智慧之本在于“觉”,在于“静”,在于“定”。
  “静定”的妙用,和“信”一样,实在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看了的人就知道,《大学》中有这么一句著名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首先让我们“知止”,就是说在为人处事得过程中,知道适可而止。
  春风得意之时,知道谦虚恭敬。沮丧失意的时候,懂得奋发自重。经常把眼光收回来,向自己的内心看看,“一日三省吾身”。我人的这颗“心”,有时候就像脱缰的野马,等他跑的累了,就自然的安定下来。慢慢的积攒精力,等到了精力又充足了,有一个巧合机会,就又开始跑了。就这样无休止的循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勾引人的事情太多。我们要格外的注意这一点。想要学有所成,先别管什么方法、什么三和系统、什么认知体系,把心先收了再说。
  知道“止”。不要“贪嗔痴慢疑恶见”时时刻刻都在你心尖尖上跑,你还说你在认真思考。
  知止而后能“定”,能够感受到定与不定的区别了,知道定的那个境界里心理是个什么状态了。有人诱惑抑或侮辱你,你也可以淡然处之了,懂得“淡定”了。在这个境界里慢慢的深入下去。
  定而后能静,这里的静是你的心安定了之后自然而然的静,不是你刻意坐下,压制住内心,皱个眉头在那里。说道这个邹眉头,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文章,是讲爱因斯坦的。文章以爱因斯坦朋友的角度来叙述,其中有这么一段,说爱因斯坦的这个朋友,每次到他家去,如果爱因斯坦是在思考问题的话,他就静静的看着,不去打扰。经过几次的观察之后他发现,爱因斯坦在思考的时候,神态非常的安详。并且带着淡淡的微笑。就好像一个老者在回忆儿时的记忆一样。淡然而又温暖。
  你说为什么爱因斯坦在思考那么深奥的问题的时候,不但没有皱眉头,反倒带着微笑。中国有句俗话,笑一笑十年少,不是随便说说的。
  学习不要皱眉头。微笑可以放松脑部的神经,经常多笑一下,对学习是有帮助的。你坐在那里?不去“收心”,反而皱个眉头。等于不但有野马在心里跑,这马背上还压了块大石头,那不是更累吗?知道了这个原理,再好好的去检点自己,做功夫。
  定而后有静。躺在那里不动,时间久了身体才会放松。仔细体会才会发现肌肉慢慢的才松弛下来。也就是说,人在站着的时候,虽然你全身的肌肉都在紧张,但是你是感受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你先“定”,“定”了才可以感受到真正的“静”。
  静而后能安,你静的久了。一种轻安自然就来了。什么是轻安?古人有语云:“无欲则刚”,你慢慢的定下去,自然而然的就能感受到这股“刚”的力量。这里的“刚”,是“天行刚健”里面的那个“刚”。认识到自我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同时知道万事万物都有他的规律。不是说你想怎么地就怎么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懂得那个真正的“刚强”。去研究规律,努力的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这个规律,从而有所作为,这也就是老子的“为无为”。可不是有些人说的无所作为。无限放纵自己的欲望,整天和别人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的基础上,是不和谐的。这是我们古人的思想。是无所作为吗?不是的,只不过是叫你“合道”而已。等你认识了这个刚强,少欲少求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说,没了欲,那我不是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了吗,那我图个什么啊?其实,问题不在于你放下之后,无欲之后怎么办,而在于你能不能真的放下。
  这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先研究研究你能不能放下“贪嗔痴慢疑恶见”,再考虑放下之后的事情吧。况且,你放下之后,自然会有好东西又跑回来代替那个空位了。绝对不会让某个位置空在那里,这是物理上学过的“一切都是运动的“道理,也是我们《易》的原则之一。
  慢慢的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了这个“刚”之后,才会有一股柔升起来,慢慢的也就看开了,“柔弱胜刚强”。这一看开,人本来的那股喜乐感就跑来了。接下来,书店卖的最火的那些励志书籍上面说的,待人处事要包容啊,看待事物要用美的眼光啊,要双赢啊等等的。自然统统自个儿跑来找你了,你不想接受都不行。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所说的轻安了。
  安而后能虑。轻安得久了,阴极而阳生。这个时候不由自主的开始动脑筋,所谓的“智慧”也就跑来了。
  智慧是怎么来的?自然而然来的。
  你放下自我,敞开胸怀,认真去感受万事万物,不要带着自己的主见。渐渐的,你才会发现注意力集中了,想问题有深度了。这个就是智慧启用了。
  这样的“智慧”,才是真的“智慧”,无我而又自由自在,说拿就拿,说放就放。即能逍遥,也能思考,收放自如。这时候思考问题,进入了“无我”状态,在这种“无我”状态里面,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只有在这种“无我”状态下去“虑”,去思考,最后才能真正“得”。
  在你经过这一过程之后,自然而然的,思维态度都转变了。这一变,不单是心理,还有生理,都起了大变化。各种神奇妙处多得很,就不一一列举了。

可是,现代人舍本逐末,重修身而轻修心。既然如此,就给大家报告一个修身的,能够改变大脑智商的办法。
  在大正藏密部记载了一个能让人有神通的方法。叫做《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有一种方法,通过念一段咒语,能够让你拥有了解并且记忆这个宇宙中一切知识的能力。简单来讲,这篇经的目的是教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经中给出了一个咒语:
  南牟阿迦舍揭婆耶阿迦么慕莎诃。
  
  按照经文说法,你只要每天一心一意的念这段经文,一天三千遍,从早念到晚,念到一百万遍的时候,第一阶段算是完成了。大概这时候你已经有一定的过目不忘的能力了。传说当年佛的弟子们就是靠这个方法,记住了佛的话后来再写下来,传给后世。这里为什么把这个提出来?一是看看大家有没有兴趣修炼一下这个法门。但更重要的,是想让大家明白前面的道理。
  这个秘密法门是什么道理?难道真的要念诵这个咒语一百万遍吗?别说念,这几个字的正确发音能不能搞清楚都是个问题。
  其实,结合上面提到的,大家应该容易猜出来,让你一天从睁眼念到闭眼,从天亮念到天黑,目的是什么?是叫你“收心”。
  既然心里有匹野马,那干脆立一个桩子(咒语),把你的心栓在桩子上。让它挣脱去吧,挣的累了也就消停了。这就是这个方法的原理,你懂了原理以后,管他什么咒语不咒语的。只管收心就对了,你就算每天从天亮到天黑一直念“妈妈”,只要能“定”在“妈妈“上,念到一心不乱,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所讲的静定。
  至于这个方法到底能否真改变大脑的物理根基,让人变得聪明。那又是另外的事情。
  以上全是按照我们的文化来讲的,现在把眼光放出去看。在前文提到过。“象层面的方法在成思维时强调的“速度”。而数层面的方法在成思维时强调的是“精确度”。在英语学习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之前,就有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题。到底要速度还是精度,或者说,是勤奋一点在“数”上刻苦努力,还是整个“听说大法”轻松学习?把这个问题拉在这个地方提出来,是要说明:
  不管你技巧也好,勤奋也好。都离不开“静定“这片土壤。
  
  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心不静,绝对收不到好的效果。外国语言学家们在这个地方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首先在克氏理论中有情感原则,说你在进行这种“可理解小积累”的时候,一定不能有焦虑等负面情绪。此其一。
  其二,语言习得上有一个“narrow input”原理。意思是说你在进行“可理解小积累”的时候一定要专心于一,接受资讯的口径要小。先从简单的开始,用眼则尽量看简单的,用耳则尽量听简单的。先把这些简单的练到非常熟练再说。这是他们的意见。反过来看我们这里提到的“静定”。“静定”的目的是什么?是要你能冷静地把事情看的更加清楚,细节也不会放过去;让自己的心态变好,不心高气傲眼高手低,踏踏实实的学习做学问。那是不是可以说,只要你足够“静定”,有了那份“定力”之后,从复杂入手也无妨。只要心静在那里,智慧自然而然的就跟来了。不管你方法对与错,都可以冷静地慢慢地修正,直到正确为止。学习生活中,有些人用什么法什么法就灵验,而另一些人各种方法都试过来了,书也买了一大堆,却无任何进步,你自己觉得是什么问题呢?“要想作好诗,功夫在诗外”。
  其实,不是你没毅力,不是你方法没找对,而是你“修养”不够。话很难听,但是却是大实话。
  古代道家有一句话,“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就是讲即便你功夫再好,不注意对自己“心”的修养。任你天大的本事,都有毛病。
  把这句话放在英语学习这里,可以理解说,即使你把英语学习的道理都搞懂了,功夫也下了。但是不注意自己综合素养的提高,总是个大问题。短期之内,可能显得很有进步,但从长远看,一定是没有进步。现在的进步在将来某个时候会退回来,这一进一退,成一种波动。放在一生当中看,就好像小石子投进水里,没有改变。所以,有些同学说学习遇到了瓶颈,感觉怎么都上不去了,那就要看看是不是这里的问题了。
  以上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心理上的问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4, 教学产品设计与自我评估层。
  
  本层的目的是根据上文提出来的系统,给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产品模型并且通过这个模型来评估各种方法的效率。同时,评估个人学习所在水平。
  
  1) 教学产品设计
  
  之前讲过,英语学习的根本原则是“成思维”。英语学习是锻炼一种对‘英语’这种符号体系的眼耳反馈,简单说是练“思维”,不是让你练“眼睛”练“耳朵”练“记性”。再有之后的根本手段:“可理解性小积累”。
  那么如何完成这种可“可理解性小积累”呢?就需要我们的“五蕴”认知分层系统,换句话说,有效地积累就是层次归属非常明显的积累。你听VOA,就要知道VOA是“五蕴”认知系统中高层“行蕴”里头的锻炼。如果没有把之前的其他三蕴(色蕴-名词,受蕴-形容词,想蕴-副词)都练习熟练,大概直接上手VOA难度会比较大。而儿童是怎么完成这种分层训练的呢?
  有诗云:“儿女不知父母恩,今年白发何日生;若是退转五十年,咿呀学语见生恨。”年轻时候对待父母不好,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父母离去,幡然悔悟已经晚了。若是时光还能倒流,看到当年咿呀学语时候的自己,那真该恨死了。
  可曾记得小的时候,你问“这是什么呀?”母答“这是青蛙呀。”“这个呢?”“这个在爬”。如此悉心的教导养育,无论从感情方面还是客观评估来看,都是任何商业教育产品无法比拟的。首先它营造了一个绝对温馨的感情环境,让孩子没有任何焦虑,达到了“无我”状态。其次,在认知分层上也非常合理,爹妈会倾尽全力,无意之间符合“可理解性小积累”这个法则,从最简单的“妈妈”“爸爸”开始,一点一滴的悉心教育,只要孩子问,爹妈就想方设法的让他搞明白。这种“想方设法”造就了极强的“可理解”性。再加之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细小事物的认知积累,语言就这样锻炼成了。
  
  从以上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方法模型必须有以下两个特点。
  
  理想模型的根本特点:
  ㈠ 有效率的“成思维”。
  ㈡ 明显的层次归属。
  
  下面需要了解,之前我们建立的系统模型,是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在水平层面上建立的。并没有包括时间在内。但是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引入时间这个因素,看看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体系是如何变化的。
  我人对事物的认知,都是由简到繁,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到完全了解以后,又会返回去,从繁杂中归纳出规律,在深入本质后总结其给表象带来的变化。总结出真理。所以我人的认知过程,在时间跨度上遵循一个【简→繁→简】的过程。
  黑格尔曾经对人类从儿童到少年再到老年的心理发展做过一个定性描述,这里引用过来作为补充。他说,人类心理的发展,如果简单的只以好坏来定性的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到青春期以前,这个时候,人就像一张白纸,心地是善良的,看待事物的眼光是美好的,这是白的阶段。第二个阶段,等到了青春期,躁动开始了,这也是我们心理变的复杂的开始。心理变得不单纯甚至有点阴暗。等到再大一点,就更复杂了,我们有一本书叫做《厚黑学》。这个阶段即是黑。第三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到了某个时候,心中忽然升起厌倦感,厌倦了钩心斗角,厌倦了尔虞我诈,再加上身体机能也不行了,心气儿降下来,一念之间由恶转善,喜笑颜开,这个阶段又是白,然后一直持续的老死。所以这是一个【白→黑→白】的变化过程,是【简→繁→简】的一种变化。
  现在要在时间跨度上分别建立模型,就要遵守这个【简→繁→简】的过程。
  
  时间跨度上,英语学习的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简一阶段,繁杂阶段,简二阶段。下面先看简一阶段。

简一阶段
  这个阶段属于万事起始,混沌无知的阶段。
  
  首先建立模型的根本特点不变,即“成思维”和明显层次归属。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人的认知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讲,都处在幼稚阶段。我人的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都比较弱,针对这样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选择从“象”层面入手。象层面的方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太强调精确度。这也正好是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多听说,少读写。最大限度发挥儿童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让他们多表演多联想,多跳多笑多闹。从而在实际应用当中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至于读写可以适当进行些练习。
  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都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一定要把握好层次归属,坚决不能跨级训练。否则不但浪费时间,还有可能造成“神童”的局面。为什么呢?这就和“静定”有关系。我人的成长过程,不但智慧在进步,静定的功夫一样也在进步,年轻人爱听摇滚,岁数大的人别说摇滚,音乐都很少听。所以,两者的提高是同步的。换句话说,两者脱节是很危险的。智慧太高了,静定没跟上,学了也白学。总会掉下来,而且产生各种心理变态。
  现在来总结这个阶段的理想方法模型。
  
  简一阶段理想方法模型:
  ㈠ 有效率的“成思维”。
  ㈡ 明显的层次归属。
  ㈢由象层面入手,重速度不重精度。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着重五蕴认知系统的前三蕴层面的“成思维”。
  
  简一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出色的完成,进入下一阶段会有问题。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遇到,就是繁杂阶段进展很慢,一拖十年出不来了。
  
  繁杂阶段
  这个阶段犹如他的名字,需要变粗为细,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由于前一个阶段的知识的积累,在这个阶段对英语有了感性的认识。
  这个阶段,就是不断的扩充材料,将这种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当然了,过程必须遵守两大原则。在这两个大原则下,扩大前一个阶段针对初级材料建立的快速反射为四蕴,容纳复杂逻辑推理层面的练习。全面提高深化各个层面的“成思维”的深度。由于经过了上一层在象方面对速度的练习,这一层由象层面转入数层面,深入学习,加强对精确度的要求。具体手段就由听说转入读写。
  
  繁杂层面理想方法模型
  ㈠ 有效率的“成思维”。
  ㈡ 明显的层次归属。
  ㈢由象层面入手,重精度。以读写为主,听说为辅。全面在各层认知系统“成思维”。
  
  繁杂这一层面如果没有出色完成,进入下一层会出现无法全面深入沟通交流的问题。和别人聊天,说说是不是要下雨可以,探讨一下哲学就有困难了。
  
  简二阶段
  这一阶段可以形象的概括为“大浪淘沙”,“点石成金”。
  
  在这一阶段,英语学习已经进入小有成就阶段,既有了一定的速度,又有了一定的准确度。在经过了上面两个阶段的锻炼之后,这个阶段的人对于英语知识的吸收效率是最高的。你要是在这个阶段,大概每天学英语都觉得很爽。现在大家说“马太效应”,“八二法则”,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只要吸收效率足够大,只要资本足够大,就算存在银行挣利息,也比我们的工资多。
  但是,英语学习在这个阶段,由于没有经过生活的洗练,知识系统中还有好多“结”,也就是还有一些无效的杂乱的记忆。大多数的知识点只是零散的存在脑海里,没有完全各归其位,所以相互之间还有一定的干扰。下面总结这一层的模型。
  
  简二阶段理想化模型
  ㈠ 有效率的“成思维”。
  ㈡ 明显的层次归属。
  ㈢在吸收知识的效率很高的前提下,不管从哪里入手都可以。
  
  下面做表格整理以上讨论的三个模型。
  简一 繁 简二
  ㈠ 有效率的“成思维”。
  ㈡ 明显的层次归属。
  象层,速度,听说,前三蕴 数层,精确度,读写,四蕴 大浪淘沙,去伪存真
  
  
  各种方法的效率评估
  针对上面提出来的模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一个方法是否有效。
  ㈠对于总原则“成思维”的符合度。
  ㈡在五蕴认知体系中是否有明确的层次归属,做到“小积累”。
  ㈢在五蕴认知体系中的具体层次,是否符合“可理解”。
  ㈣在三合系统中与其他层面的联动性。
  ㈤用此方法学习所需时间。
  
  以上各方面具体内容留在第三大层杂法层详细叙述。下面报告自我评估体系。
  
  2) 自我评估
  
  对于自我评估,一定是站在一个时间点上,以【简→繁→简】为框架,分析自己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所在位置。现在给出一个大概描述:
  ㈠简一阶段完成后,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大多数可以快速的反应出英文。可以描述事物简单的运行,表述简单的逻辑概念。
  ㈡繁杂阶段完成后,英文阅读速度稍低于中文阅读速度,但是已经有了很强的学习吸收效率。
  ㈢这个阶段完成后,就把语言真正变成工具了。十年不用不会忘。
  
  到这里,基本上所有的方法框架模型都讲完了。真正好好看了的人下面其实可以不看了。不过文章还没完,下来进入新的一个大层,杂法层。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三, 杂法层。
  
  本章主要依靠前两章建立起来的系统模型,对大家接触到的各种英语学习方法做一归纳整理。
  对于每一种方法,都按照文字加表格的方式加以整理。文字方面遵循的顺序是,先讲这种方法学有小成后的好处与坏处,然后加些注释与补充。表格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㈠对于总原则“成思维”的符合度。
  ㈡在五蕴认知体系中是否有明确的层次归属。
  ㈢在五蕴认知体系中的具体层次。
  ㈣在三合系统中与其他层面的联动性。
  ㈤用此方法学习所需时间。
  其中,关于联动性举个例子,一种方法强调“数”层面的学习,是不是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对“象”层面也有促进作用。
  
  (略)
  (真的不用了吧,打字很累的)

四,应用层。
  
  在本层中,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个是大众教学设计,一个是给自学者的建议。这两方面,一个针对大众,一个针对个人。下面首先展开对大众教学设计的讨论。
  
  1) 大众教学设计
  
  对于多数人而言,英语学习只是意味着考试升学出国深造等等。但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研究英语学习不但是一门学问,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一对多的教育实验。换句话说,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做学问,还要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教育好。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一种情况,那就是“众口难调”。
  如前文分析,英语学习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是简一阶段的“色蕴”没做好,急需看图说话;有的人是繁杂阶段“色蕴”没做好,单词不认识,老师要逼着他背单词;有的是单词各个认识,但是句子意思读不出来。各种问题多了去了。
  这就让老师犯难了。怎样去做教学计划呢?先来给每个人做个评估吗?即使做了,大概也完全没有办法中和每一个人的需要。所以这就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找到突破口呢。笔者认为,突破口就是让他们各自明白英语学习的“理”。
  但是这件事又实在不简单。
  首先不谈英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本来就千差万别。要真是着手做这件事情,还得做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身心进行整体再教育。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按照现在的教育制度,鸡管生鸡蛋,鸭管生鸭蛋。大家搞清楚自己的目标,提高升学率的去提高升学率,专业学生就专门培养,教育、旅游、农牧、工商、金融各自照各自的办。但是假使,有这么个机会可以进行一种机制改革的话,那么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应该大力将现有的以读写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转化为以“听、说”为主导的模式,并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要象现在的考试一样,对“听、说”也要有明显的区分度。在这种情况下,从小初到大学,形成一套完整兼顾听说读写的体系。大家可能发现了这里最困难的就是制定能够像读写考试一样有明显区分度的考核制度。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地方。
  对于大众教育的安排,原则上遵守“成思维”的根本思路。至于入手方法,则真是“众口难调”了。不过,在这里实在的推荐一种课程安排。金字塔式课程安排。简单说,就是首先在第一次课程,就把本门课程的“理”说清楚,让大家知道课程安排在什么位置上,目标是什么。接下来第二层可以适当多用几节课,分别讲解最重要的知识点。最后用剩下的课时做各个层面的补充。这种安排方式的好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自主型学生也好依赖型学生也罢,都能明确的知道课程的目的,中心。知道课程在整个学习生涯中的位置,形成有效的概念体系网。
  
  2) 给自学者的建议
  假如你是一名自学者,那么你要认识到四点问题。
  ㈠无论学习什么,首先最重要的是知道以什么角度切入。换句话说就是认清原则。知道事物的“理”。你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发力,什么情况下是积累期(瓶颈期),需要坚持下去,而不是盲目的重新去找方法。这里有个比喻,我们提拖把,都是提拖把棒子。下面的布条再多,千头万绪的也都能跟着起来。但是你要是提布条,不但费力,而且不一定可以一把那么多布条收拢住。这就说明,正确的战略下,即使是以错误方法(针对你的特定目标而言,方法本来没有好坏对错)入手的,坚持下去就会走上正轨。但是假使战略没找到或者错误的,即使你用正确的方法入手,都会在过程中走上无穷岔路其中的一条。此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战略绝对不能有“毫厘”的差错,要真正搞懂英语学习的原则。
  ㈡千万不能忽视静定的作用。这个问题是心理问题,很复杂。但是无数事实表明,成功者一般都比较专一,不会轻易被外物干扰。
  ㈢不论你是在“象”层面做文章还是在“数”层面做文章。重要的是,量变引起质变。没有数量的积累是不行的。有些人一切都对,可就是不相信自己,不懂得坚持,所以不会成功。要“信”自己,也是前面反复提到的
  ㈣不要轻视任何一门学问。假如你很瞧不上一件事,觉得他百无用处。那只是你的见识不够,或者角度不对。只有虚怀若谷者才能穷尽天下德才。

到这里,算是文章的尾声了。
  
  现在插过来一段。三字经开头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人在经年累月的习性熏染之后,大体来讲,是善是恶?按照佛家的讲法,是恶的。而且越老越不成样子。为什么呢?在唯识宗显扬圣教论中提到,我人善的念头有十一种,恶的念头却又二十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容易生恶而非善。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假使将来制度改革了,以“听、说”为主导。可是“听、说”重的是速度而非精确度。一个没有精确度的东西显然无法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分层考察制度,起码无法建立“层次明显”的考察制度。因为听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一共就两层,这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既然考察制度建立不起来,我人在没有这种考察制度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不偷懒,发扬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坚持锻炼英语“听,说”呢?大概不会有的。没考试大家都会去打酱油,可是国家教育体制是不能乱成一锅粥的,那就一定要有考试。要有考试,那就只能在有精确度的方法上做文章,有精确度的方法是“数”层面的方法,也正是我们目前用的方法。如此一来也就不用改革了,既然不改革,那干嘛现在研究这个“理”呢?不研究这个“理”,写这个文章干嘛呢?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文章前后数千言,也只不过是跳出一个怪圈而走进另一个怪圈而已。
  
  (全文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英语学习方法集成

没耐心看下去,枯燥无味,通俗易懂的也许更好。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