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温哥华(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闲话温哥华(2)

作者:晓蹊


不过树木的感觉准确可靠得多,何况温哥华是一个树的王国。除了满山遍野的野
生林外,千家万户的庭院中更是无树不欢。有树就有叶,有叶就知秋。所以一入秋意深浓的
十月,城内城外处处是盛装迎秋的叶子。血红的枫叶;淡黄的桦叶;如橙的樱叶;如杏的橡
叶…,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十分地赏心悦目。如果说温哥华的春天是花的世界,那秋天就是
叶的天下。而花之繁如何敌得过叶之密?所以当清一色的叶突然五彩缤纷起来的时候,那远
非是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可以形容得过来的。

秋天更是收获的季节,自然成熟的蔬菜瓜果琳琅满目,黄了的玉米,红了的南
瓜,满街的苹果满街的梨,从里到外地透着新鲜水灵。还有秋风吹肥的海蟹,应时应节的火
鸡,低陆平原的牛羊,沿海内河的鱼虾,无一不在炫耀着温哥华的物产丰富。

有收获必有庆典,十月中旬的感恩节就象中国的中秋节,原本起源于秋收后的喜
庆,演变至今成了阖家团圆的日子。晚上的火鸡大餐上,家人亲友聚在一起举杯相庆,那杯
中之物不乏本地的葡萄酒。这里的葡萄酒也是一绝,葡萄品质好是一个因素,但关键还是归
功于温哥华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上好水质。用山涧取之不尽清澈纯净的泉水来制酒,想不
出佳酿都难。何况温哥华的日常用水都是这个水准,说得天独厚也罢,说暴殄天物也罢,反
正这里的人们受之无愧地常年享用着。

渐渐地温哥华进入秋雨绵绵直到冬的时节,可居民们都习以为常。至今也没见谁
作出佳句来和“秋风秋雨愁煞人”或“留得残荷听雨声”一较高低。在可能要怪温哥华实在
没有触景生情的机遇,虽说秋雨绵绵,却没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萧瑟;虽说秋风落叶,却没
有残荷败柳让人愁的凄凉。不改青黛传统的是松柏,坏了枯荣规矩的是青草。如此平和景象
又怎么能让众人强说愁?

当寒冬以零下二三十度的酷寒统御着加拿大时,温哥华成了唯一不肯臣服的领
地。整个冬天,寒流在温哥华北边的群山顶上安下白雪皑皑的营地,无时无刻不在做着染指
山下的梦想。可是从太平洋源源而来的暖流不屈不饶地护城安民,两下交锋只引得云厚雨丰
而已。也偶而有暖流失手的时候,寒流乘虚而入,将温哥华银妆素裹一番。不想倒让全城的
居民都喜得掉了魂,倾家而出地玩雪车、搭雪人、打雪仗,让寒流都看傻了,一不留神又让
暖流反扑过来,不到一两天就被赶出了城,气温又回到零度以上。这下让居民们老大不愿意
了,因为雪还没有玩尽兴就全化了,于是成群结队攀山上顶追着和雪玩到一堆。几个邻近温
哥华的山顶都有设备齐全的滑雪场,让人们有的是机会寻找刺激的快感。滑雪场那功率强大
的照明灯尤如繁星般地在山顶闪烁,在冬季的雨夜里为温哥华又添一景。

没有上山的朋友们也不消停,老天不冻自己冻。盖上大型的溜冰场,养着强悍的
冰球队。整个冬季北美冰球联赛隔三差五地就在温哥华开上一场,引得千万球迷们早忘了冬
夜的单调难熬。

也不能说地无积雪港不封冻的温哥华十全十美。至少让大雁懒懒的不再做春归秋
去的候鸟,就有破坏自然规则之嫌,整个冬天,大雁们因为这里青草依旧、气温适宜,竟然
乐不思蜀再也不愿去受那长途跋涉之苦。难道它们也学了人的惰性,只是这里冬天的昼短夜
长,不知道大雁们是不是也会受到夜长梦多的困扰?

如此的春夏秋冬在温哥华周而复始地不停上演,滋润着这片土地,养育着一方生
灵。喜欢也好,厌烦也罢,日子终究是在老天爷的控制下过下去。

二,得天独厚的温哥华

如果说地球是上帝创造的,那他老人家在用泥巴捏地球时必定随心所欲的很。别
的不说,单看温哥华,就指不定是兴致正高时的神来之笔。

按照地图来看,温哥华怎么也不可能和冬暖夏凉扯上关系,因为它的纬度和俄国
的西伯利亚落在同一个区域。就连中国也只有与俄国接壤的一小块地方才能和温哥华平起平
坐,而那块地方就是曾经让百万知青冻得七荤八素的北大荒。

所以每逢秋冬和早春二月,在和远在中国的亲朋好友互道音信时,他们总是只嘘
寒不问暖。语气之间流露着关怀,仿佛我正在一个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挨寒受冻。就算我如
实禀报即时的气温,他们也象是听了天方夜谈般的将信将疑,心里指不定思量着温哥华正在
厄尔尼诺掌控之中。

这也难怪,就拿生我养我的江南水乡来说,盛夏的三伏能热死人且不提它,那寒
冬的三九依旧可以冻到冰上走。以此推论,温哥华有凉爽的夏天不足为奇,可在最冷的一月
间日常气温居然可以徘徊在零上5°C以上就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了。

不循常理的气候全都仰赖着自然的鬼斧神工。自北而南的落矶山脉在北美大陆上
纵横无忌,可偏偏到了温哥华就嘎然而止。绵绵不绝高耸千米的群峰不仅对脚下近三千平方
公里的低陆平原秋毫无犯,还用自己的峰躯阻断了寒流入主温哥华的企图。温哥华的西边是
海,不但海岸线漫长,还有深入腹地数十公里的内湾。原本十分容易受到海上气候多变的影
响,可巨大的温哥华岛就横在不远的外海处,只在最南端留下一个缺口,让太平洋和温哥华
相通。在如此一道天然的屏障的护卫下,既免了海风海浪的翻脸无情,又有温差有恒的海水
相随相伴。潮起潮落中冷暖相宜岁岁平安。

上苍给了温哥华山水相依气候适宜的同时,也没有忘了河川湖泊的点缀,一条
Fraser大河从东而下西流入海,仿佛为了水源匀分,进了温哥华的境内还来了个南北分流。
大湖小塘自然星罗棋布恰倒好处。如此得天独厚的滋润调节,万物想不欣欣向荣都没有了机
会。风调雨顺引来树密草丰,树密草丰促使地肥土沃。环环相扣温哥华就在良性的循环中古
往今来生生不息。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这块山灵水秀的地方,却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成了世
外桃源。虽然很早就有土著人的安营扎寨,却没有繁衍出建邦立国的后代,所以深耕广种的
过度开发和兵戎相见的摧残蹂躏都与温哥华无缘。难怪这里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种说法:这
原本是上帝为他的子民----以色列人准备的,当摩西带着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后,在西奈山
上向上帝他老人家请旨时,上帝本来要摩西带领众人前来加拿大(Canada)。可是不知道摩
西是人老耳背听了个荒腔走板,还是畏惧路途遥远不愿颠沛流离,反正到他向众人传旨时居
然变成了迦南(Canaan)。这一错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以色列人从此和“流奶与密的肥沃土
地”无缘,跑到迦南那块弹丸之地上四面受敌写下一部数千年的受难史。

不管说法是否荒谬,不过当英国探险家乔治・温哥华在1792年“发现”这块后来
用他的姓氏命名的土地时,眼前处女般的自然风光让他陶醉是不争的事实。兴奋之余他有过
这样的憧憬:只要建起村庄农舍城镇街道,这里就会成为是人世间最美的一块地方。

此后二百余年的沧海桑田,温哥华从土著的牛皮帐篷到欧洲早期移民的原木小
屋;从单街独巷的渔村到鳞次栉比的都市;从单城独市到数十大小城镇纵横相连的大温哥华
区,一步一脚印地循序渐进。如果用历史做比较,发展实在不慢,但以时代当衡量,难免十
分逊色。就以中国沿海城市为例:一个离家两、三年的归返游子,或许会有故里何处的迷
茫,但对温哥华而言,十年不见依旧是老马识途的感慨。

偏爱城市景观的必然会大失所望,因为温哥华怎么说也不会给人有摩登都市的感
觉。千余平方公里的市区之内找不到千座三十层以上的大厦,能让人过目不忘的建筑更是寥
寥无几。各个市镇的政府办公楼多半陈旧寒酸,连中国大陆许多乡镇的政府大楼都比它们豪
华气派得多。

不过寄情山水自然的肯定会喜出望外,因为亲近自然是温哥华的一种乡俗。如果
说千百年中土著人对这方土地秋毫无犯是出于他们对自然敬畏的浑浑噩噩,那么欧洲早期移
民对这方土地的细心呵护则因为他们吸取了原居地被过分开发的惨痛教训,所以百多年来的
扩城筑舍、加耕建厂每每考虑到如何避免对自然景观的冲击。这才有了今日的山峦处处树木
参天,郁郁葱葱让人总看不厌。城镇之内公园林立,占地面积让人咋舌。紧邻温哥华市中心
的史丹利公园(Stanley Park)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405公顷的面积在世界上也没有几个
可以和它匹敌。除此之外,许多社区和主要高速公路的两旁都保留着不少未经开发的空地。
这些公园和空地尽管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留出大块的地方不做任何
的人工控制和修饰,任凭野树自长野草自生。虽然它们和人工植被相比显得杂乱无章,不过
倒能给人一种置身自然野趣横生的感受。相信陶渊明再生于此,不会闹着辞官回乡下,至多
来个“大隐隐于市”罢了。不过他那脍炙人口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得
改一改不可,因为这里可是南望不见山,北山入云来。

时至今日,温哥华得以保持迷人的湖光山色,老天的照应是个因素,但历代居民
的齐心呵护实在是功德无量。从无意识的爱山爱水到有意识的环境保护,温哥华的人们一路
走得那么顺理成章,让人不得不佩服。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之所以发源于此完全
是基于这样的民意基础之上。虽然这个组织曾经做过许多让世界目瞪口呆的激烈抗争行动,
与平和的温哥华外表不相符合,但该组织的环保理念或多或少依靠的是温哥华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绿色和平因为本身的问题不能与时俱进而变得形单影只,不过它对世界环保观念的转
变确实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