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了,头出来了,终于出来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总理关注的圆珠笔头终于造出来了, 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2017-01-09 22:02:10 来源: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还需要进口。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圆珠笔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

在2015年11月央视播出的《对话》节目里,贝发集团董事长表示,困境依旧。


但是,现在事情有了新变化!先看一组图:


这就是圆珠笔的生产线


这份文件显示,太钢完成了笔尖钢制定标准的工作!“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小小“笔尖”拷问,给中国制造带来巨大启示。一支司空见惯的中国笔,书写出的是创新驱动的中国力量。

尴尬: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在宁波贝发笔业生产线上,每年有30亿支圆珠笔下线,这个数字放大到全国是380亿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光鲜数字的背后,却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宁波贝发集团品质部经理徐君道说:“笔尖钢我们一般说的就是笔头部分。我进入制笔行业以来,笔头不锈钢材料都是从日本进来的,不仅是国内,国外的制笔材料不锈钢材料也是日本的。”

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中国每年要生产380亿支笔需要用一吨12万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

这是一种来自瑞士公司的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笔头的关键部位,比如碗口,它的尺寸精度都是在两个微米,它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4微米,这样一个技术要求。”宁波贝发集团品质部经理徐君道说。

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有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小小“笔尖”考验着中国制造。

突破:给数百亿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

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

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认为,钢材要制造笔头,必须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钢材调整到最佳性能,微量元素配比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着钢材质量,这个配比找不到,中国的制笔行业永远都需要进口笔尖钢。

为了提炼材料,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说,因为开发这个产品没有可借鉴的资料,都是从一个成分的配比从几十公斤的开始炼,各种成分加入多少这个次数没法统计了。

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王辉绵他们必须自主开发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没有任何参考,只能不断地积累数据、调整参数、设计工艺方法。

突破的灵感来自家常的“和面”,面要想活得软硬适中,就要加入新“料”,相对应的钢水里就要加入工业“添加剂”。普通的添加剂都是块状,如果能把块状儿变细变薄,钢水和添加剂就会融合的更加均匀,这样就可以增强切削性。

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6年9月取得成功。大规模炼钢十多次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可以骄傲的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



在贝发笔业的测试实验室,用太钢原料生产出来的笔芯正在进行极限测试,在同一个角度下,每支笔芯都要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不出现断线情况,这已经是对这一产品的第六轮测试。

现在,一些笔头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贺喜!

是国营老厂。

摘:
﹥ 1952年9月,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
﹥ 1954年,轧制出我国第一张硅钢片。
﹥ 1958年8月,1053立方米高炉、1000毫米初轧机、自备电厂工程装备从前苏联引进并投产。
﹥ 1958年,更名为太原钢铁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特殊钢为主的钢铁企业。
﹥ 1966年8月,中国第一套万能、炉卷轧机投产。
﹥ 1968年8月,2×50吨转炉炼钢设备从奥地利引进并投产。
﹥ 1970年3月,冷轧不锈钢成套设备从德国引进并投产。
﹥ 1978年,基本建成1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 1983年10月,中国第一台18吨AOD炉建成投产。
﹥ 1985年11月,中国第一套不锈钢立式板坯连铸机投产。
﹥ 1988年9月,中国第一套立弯式特殊钢板坯连铸机由奥地利引进并投产。
﹥ 1988年12月,引进日本日新制钢不锈钢生产技术软件及设备管理软件。
﹥ 1991年4月,1350立方米高炉投产。
﹥ 1991年9月,50吨转炉国内自行研发建设投产,并引进德国KOBM不锈钢冶炼技术。
﹥ 1994年8月,1549毫米热连轧机由日本引进投产,同时尖山铁矿投产。
﹥ 1995年11月,2号立弯式特殊钢板坯连铸机投产。
﹥ 1996年1月,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1996年9月,引进2台20辊森吉米尔轧机分别生产冷轧不锈钢和冷轧硅钢。
﹥ 2002年底,50万吨不锈钢炼钢、热轧改造工程投产。
﹥ 2003年12月,不锈钢全线优化,形成年产100万吨能力。
﹥ 2004年9月,国家核准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并开工建设。
﹥ 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角硬币全部选用太钢的不锈钢。
﹥ 2005年10月12日,生产的三类四种产品随“神舟六号”遨游太空。
﹥ 2006年6月1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整体上市。
﹥ 2006年9月6日,“太钢牌”不锈钢材获得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 2006年9月29日,新不锈钢工程竣工,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 2006年11月4日,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质量奖”。
﹥ 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1003亿元,公司综合实力跃居国内钢铁行业和世界不锈钢行业前列。
﹥ 2007年,生产的两类四种新型材料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工程。
﹥ 2007年,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 2008年,调整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构建了两级公司组织架构。
﹥ 2011年,全年产不锈钢303万吨,首次把不锈钢厂的产量提升到300万吨量级。

﹥ 2012年,全年产钢1015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中不锈钢310万吨,继续雄冠全球。

﹥ 2013年,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其中双相不锈钢钢筋新型材料独家中标港珠澳大桥工程。

﹥ 2014年,荣获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成为山西省历史上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