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卫星重大突破:这一次,中国站在世界最前沿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中国量子卫星重大突破:这一次,中国站在世界最前沿
2017年06月19日


  就像是一个隐喻,来自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从太空发出两道红色的光,看上去像极了汉字里大写的“人”字,这幅景象被当作“封面”,刊印在6月17日的美国知名学术期刊杂志《科学》上。这一次中国科学站到了世界面前,而且是挺直腰杆,站在了最前沿。

  6月16日,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在媒体的闪光灯下宣布:中国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回答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百年之问”。



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资料图片

  赞誉、解读、报道纷至沓来——

  《科学》杂志审稿人称该成果是“兼具潜在实际现实应用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术突破”,并断言“毫无疑问将在学术界和广大的社会公众中产生非常巨大影响”。

  美国波士顿大学量子技术专家谢尔吉延科评价:这是一个英雄史诗般的实验,中国研究人员的技巧、坚持和对科学的奉献应该得到最高的赞美与承认。

  在中科院新闻发布当天,潘建伟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激动,他说:“这是我这辈子目前为止,做过的最好的科学成果。”

  尽管对他和他的团队来说,所谓领跑,或是创造世界纪录,早已是家常便饭——

  就在一个月前,潘建伟团队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问世。再往前,2003年,潘建伟团队实现了四光子纠缠态——一 个量子纠缠研究领域基础性工作,此后多年,该团队又先后实现五光子、六光子、八光子、十光子纠缠,一直保持着多光子纠缠的世界纪录,并频频引来学界和媒体 的关注。

  英国《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研究成果时就提到: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如今,以量子卫星最新实验为代表的成果,让中国再次挺进量子研究世界版图的中心。属于中国的量子时间似乎正在到来。

  “世纪之问”:全球大国新博弈

  人类之所以爱上科学,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能够探索未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如今,一个不难描述的未知问题摆在人类面前——

  在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中,事物究竟是以“概率”而存在的,还是“确定”存在的?举个关于足球的例子,在宏观世界,我们可以确定地知道它究 竟在哪个点,但在微观世界,一个足球就相当于一个粒子,人们似乎只能判断它出现在足球场某个点的概率,却无法确切地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量子力学正是微观世界“概率论”的最大支持者。量子论里有一种特性,即量子纠缠,简单来说,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这些粒子之间相隔多远,只要一个粒子发生变化,另外的粒子也会即刻“感知”,随之发生变化。

  不过,爱因斯坦并不买账,并讥讽这个现象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也因此,他和波尔等科学巨擘为此展开激烈争论,并留下一个“世纪年之问”:上帝掷骰子吗?换言之,微观世界都是由“概率”决定存在的吗?

  全球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甚至是一些执政者都为这个问题着迷。因为,一旦这种特性得到最终验证,就有一个最为直接的应用,即通过量子纠缠所建立起来的量子信道不可破译,成为未来保密通信的“终极武器”。

  按照潘建伟的说法,要让量子通信实用化,需要实现量子纠缠的“远距离”分发。一代又一代学者接力走下来,人类似乎遭遇了“瓶颈”:由于量子纠缠“太脆弱”,会随着光子在光纤内或地表大气中的传输距离而衰减,以往的实验只停留在“百公里”量级的距离。

  潘建伟粗略地测算过,使用光纤进行量子分发,传输“百公里”距离,损耗已达99%;传输“千公里”的距离,每送1个光子大约需要3万年,“这就完全丧失了通信的意义”。

  于是,一场大国间的“量子通信”竞赛就此出现,谁先冲到“千公里”的距离,似乎就能在这场赛跑中领先。潘建伟说:“大家不断地去‘拉长’这个距离,以此来验证量子纠缠的原理,步步逼近量子通信的实用目标。”

  “弯道超车”:中国在太空领跑

  事实上,在量子物理学诞生的一百多年里,有关研究始终长盛不衰。但是,在只争朝夕的国际科研竞争前几十年,一直难见到中国人的身影。起步晚,是中国人甩不掉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弯道超车”。

  2003年,潘建伟团队开始实验“长距离”量子纠缠,从13公里到100公里,从追赶走向超越。2012年8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形式发表了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

  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世界纪录,有望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里程碑,而且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即如今的“墨子号”奠定了技术基础。同年12月6日,《自然》杂志为该成果专门撰写了长篇新闻特稿《数据隐形传输:量子太空竞赛》,详细报道了这场激烈的量子太空竞赛。

  又过了4年,潘建伟团队通过发射“墨子号”卫星,将“量子纠缠”的实验距离拉到“1200公里”,把科学家一直假想的实验变成了现实,也让中国量子在太空中领跑全球。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量子技术专家延内魏因说,国际上确实存在量子科研竞赛。“中国团队已克服了好几个重大技术与科学挑战,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应地,类似的实验,欧盟、加拿大、日本都有科学家在呼吁和推进。但或因技术积累不够,或因资金支持不够,目前进展缓慢。

  以美国为例,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一项计划:在其总部与喷气推进实验室之间建立一个直线距离600千米、光纤皮长1000千米左右、10个中转基站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干线,并计划拓展到星地量子通信。不过,目前该计划尚未有实际进展的最新消息。

  2015年年末,英国政府发布的《量子时代的技术机遇》报告显示,中国在量子科技的论文发表上排在全球第一、专利应用排名第二。在“第二次量子革命”的起步阶段,中国异军突起进入“领跑阵营”。

  如今,在最新量子太空竞赛中,中国“墨子号”再次独占鳌头,第一个冲过“千公里”量级的跑线。参与这次实验的两个地面站分别是青海德令哈站和云 南丽江高美古站,两站距离1203公里。有评论称,发射后仅仅数月,世界上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就已经达到了它最具雄心的目标之一,量子通信向实用迈出一大 步。

  异军突起:体制机制做后盾

  潘建伟不止一次地被问到:中国这一次为何得以领先欧美国家?

  而他的回答,往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有赖于中国“大科学”项目建设的高效性。

  潘建伟说,这项成果是由一个“大团队”做出的。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他和他的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 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

  如此列举,并非只是在“功劳簿”上写上一笔。

  潘建伟说,一切进展顺利时,大家也许意识不到,但一旦遇到磕磕碰碰,就能深切地意识到“某些环节或某个机构的不可或缺性”。他的一些欧洲、美国、加拿大同行,也曾有过类似的科学设想,但没有类似团队的全力支持,只能作罢。

  比如,量子信息实验研究的先驱者、著名物理学家Anton Zeilinger 研究组以及欧洲众多的优秀研究团队一直在与欧洲空间局商讨建立以国际空间站为平台的星地量子通信计划。然而,欧空局缓慢的决策机制使得这一计划一再拖延。

  而在我国,早在2003年,潘建伟就向中科院提出利用卫星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的方案。在当时的中科院内部,这个“闻所未闻的想法”并非没有收到质疑的声音,甚至有人说,“潘建伟疯了”!

  不过,中科院最终咬牙批给了潘建伟团队100多万元——这在14年前可是一笔“相当大”的科研经费。

  那时,有一个叫彭承志的,还是一头黑发的年轻小伙,如今却已是头发花白的量子卫星科学应用系统总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授,也是这次“千公里”量级重要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据他回忆,2003年,潘建伟找到还是博士生的他,向他描述量子通信的前景。他问潘建伟:“这个事,是不是挺牛的?”

  潘建伟说:“是世界上最牛的,至少是之一”。

  “作为一个年轻人能够做这样一件事情,我没有理由拒绝。”彭承志说。

  按照潘建伟的说法,他从中国科大的研究起步,把人才布局辐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英国剑桥、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2008年,他带领在德国的团 队整体回归中国科大,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年轻学者也陆续回国,一支由他领衔、以陈宇翱、陆朝阳、张强、赵博等为代表的世界级研究团队“横空出世”。

  如今,14年过去,“千公里”量级的关卡闯了过去,这支团队正朝着“30万公里”的终极距离去努力,继续检验量子力学。未来,还有可能和探月工程结合,到月球上做实验。

  不过,潘建伟这位年仅47的院士仍有着“严重的危机感”。他说,没做成的时候有很多怀疑,现在花了这么多时间做成了,国际上都纷纷表示要“尽可能赶上”。

  正如一位美国同行所说,虽然第一艘宇航飞船和第一个人造卫星都是苏联做出来的,但登月,美国却是第一个。他们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在量子领域赶超中国。

  “所以,我们不敢懈怠。”潘建伟说。

  本报北京6月18日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潘建伟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辑
潘建伟(1970.3.11-),浙江省东阳市人,物理学家。[1-2]
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3] 1999年获得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九三学社,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2] 2017年2月8日,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4]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5] 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6] 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7]

中文名
潘建伟
外文名
Jian-Wei Pan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
出生日期
1970年3月11日
职 业
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人物经历
编辑



潘建伟(3张)

1970年3月11日,潘建伟出生于浙江东阳,先后毕业于马宅镇雅坑小学,吴宁镇中学。[8]
1987年,从浙江省东阳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
1996年,硕士毕业,经导师推荐,潘建伟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量子实验研究的世界级大师蔡林格。[3]
1997年开始,潘建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到中国科技大学讲学,为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带动一批研究人员进入该领域。[3]
1998年,作为学生参加了他的奥地利老师Anton Zeilinger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长)[9-10] 成功实现纠缠态交换(1998)。
1999年,潘建伟作为第二作者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取得“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个实验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欧洲物理学会将其评为世界物理学的年度十大进展,美国《科学》杂志将其列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11]
2001年,潘建伟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并获得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

性项目的支持,在科大组建了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1]
2003年,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隐形传输。
2005年,潘建伟与杨涛、彭承志等同事们发表了题为“13公里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朝向基于人造卫星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的研究论文后,13公里-这个目前国际上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的最远距离,其纠缠的特性仍然能够保持的实验结果。[11]
2006年夏,中国潘建伟小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欧洲慕尼黑大学-维也纳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各自独立实现了诱骗态方案,同时实现了超过1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实验,其中,潘建伟小组在2009年进行的实验又将绝对安全通信距离延长到200公里。
2008年,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同年在上海浦东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工程中心。[12]
2012年,潘建伟团队建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络”,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13]
2012年,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是为数不多在该杂志发文的大陆学者。[14]
2013年,潘建伟小组和加拿大一研究组分别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测量器件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完美解决了所有针对探测系统的攻击。[15] 论文《利用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解决量子黑客隐患》发表在2013年9月24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且得到美国《科学》杂志、美国物理学会《物理》杂志和英国著名新闻刊物《经济学人》等多家刊物专题报道。[16-17]
2014年11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 所、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发展高速独立激光干涉技术,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自主研发的高效率、低噪声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将可以抵御黑客攻 击的远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距离扩展至200公里,并将成码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该成果发表在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15]
2014年,潘建伟团队建成了“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13]
2014年11月,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44岁的他宣布“京沪干线”量子保密通信工程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进展顺利,中国将在2030年率先建成全球化量子通信卫星网络。[11]
2015年2月26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人的文章《单个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of a single photon)。[9] 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18]
2016年,即可以实现京沪广域量子保密通信。潘建伟是该项目首席科学家。[11] 6月,潘建伟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副主席,[19] 同12月29日潘建伟入选“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20]
主要成就
编辑
科学研究
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 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及纠缠交换、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 传态、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三、四、五、六、八光子纠缠。首次实验验证GHZ定理。提出利用现有技术可实现的量 子纠缠纯化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实现突破大气等效厚度的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先后实现绝对安全距离超过100公里和200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及全通 型量子通信网络。提出基于冷原子量子存储的高效量子中继器方案,并完成实验实现。利用冷原子系综实现高品质的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量子存储。利用多光子纠缠 实现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实现任意子分数统计的量子模拟。[2]
2003年,潘建伟所在的实验室实现了自由传播光子的隐形传态,使得量子 隐形传态能应用在更加广泛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2004年,在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更新颖的量子隐形传态,即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 态,为奠定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的基础作出了贡献;2006年,首次实现了两光子复合系统量子隐形传态;2008年,首次实现了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 隐形传态。潘建伟和其他量子物理学家一起,为人类一点点开启量子世界之窗。[11]
利用冷原子系综实现高品质的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量子存储。利用多光子纠缠实现重要的量子算法和突破经典极限的高精度测量。实现任意子分数统计的量子模拟。[22]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高效率和高全同性的单光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最优,为实现基于固态体系的大规模光子纠缠和量子信息技术奠定了科学基础。《物理评论快报》日前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并在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网站专门撰文介绍。[23]
由于潘建伟及其同事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系统性工作,他分别被重要综述杂志Phys. Rep.和Rev. Mod. Phys.邀请撰写有关量子通信和多光子纠缠操纵的实验综述论文,其中后者是中国大陆科学家在该刊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综述论文。
潘建伟等采用冷原子系综成功研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为远距离量子中继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24]
中国量子计算机诞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 华教授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2017年5月3日,该研究团队在上海正式发布了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潘建 伟教授在现场宣布,在光学体系,研究团队在去年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的基础上,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 计算机。在光子体系,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并于2016年底把纪录刷新至十光子纠缠。在此基础上,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 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25]
主要著作
1:JWPan,ZBChen,MZukowski,HWeinfurter,AZeilinger, Multi-photon Entanglement and Interferometry,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12.[26]
2:ZSYuan,XHBao,CYLu,JZhang,CZPeng,JW Pan,Entangled Photons and Quantum Communication,Physics Reports,2010,497:1.
3:ZSYuan,YAChen,BZhao,SChen,JSchmiedmayer,JWPan,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 BDCZ Quantum Repeater Node,Nature,2008,454:1098.
4:YAChen,SChen,ZSYuan,BZhao,CSChu,JSchmiedmayer ,JWPan ,Memory-built-in Quantum Teleportation with Photonic and Atomic Qubits,Nature Physics,2008,4:103~107.
5:ZZhao,YAChen,ANZhang,TYang,HBriegel,JW Pan,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Five-photon Entanglement and Open- destination Quantum Teleportation,Nature,2004,430:54.
6:DBouwmeester,JWPan,KMattle,MEibl,HWeinfurter,AZeilinger,Experi 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Nature,1997,390:575.
7:JWPan,DBouwmeester,HWeinfurter,AZeilinger,Experimental Entanglement Swapping: Entangling Photons that Never Interacted,Physical Review Letters,1998,80:3891.
8:JWPan,DBouwmeester,MDaniell,HWeinfurter,AZeilinger, Experimental Test of Quantum Nonlocality in Three-Photon Greenberger-Horne- Zeilinger Entanglement,Nature,2000,403:515.
9:JWPan,CSimon,CBrukner,AZeilinger,Entanglement Purification for Quantum Communication,Nature,2001,410:1067.
10:JWPan,SGasparoni,MAspelmeyer,TJennwein,AZeilinger,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Freely Propagating Teleported Qubits, Nature,2003,421:721.
11:JWPan,SGasparoni,RUrsin,GWeihs,AZeilinger,Experimental Entanglement Purification of Arbitrary Unknown States,Nature,2003,423:417.
12:WPhilip,JWPan,MAspelmayer,RUrsin,SGasparoni,AZeilinger,A four-photon Young s Double-slit Experiment,Nature,2004,429:158.[1]
人才培养
潘建伟院士指导的博士生金贤敏所撰写的论文《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获“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证明了所阐述的论点,行文严谨。[27]
社会任职
编辑
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28]
2015年07月,第十二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29]
2014年,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30]
2014年01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31]
2013年12月-2015年0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32]
2012年07月,教育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2012年06月-201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
2012年,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33]
2011年-2016年,《物理学报》,编审委员会,编辑委员。[34]
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28]
2010年,任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战略性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28]
2010年12月-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交流推进委员会,主任。
2008年,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ERC ResearchGrant)。[35]
2005年-至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物理、天文学科评议组,成员。[3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安徽省委员会,委员[37]



合并图册(3张)

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38-39]
曾任欧盟研究基金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专家评审组成员。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11]
获奖记录
编辑
所获奖项
荣誉称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人物评价
编辑
潘建伟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以及多光子纠缠操纵等量子信息实验领域中做出的杰出贡献(九三学社评)[48]
英国著名的科学新闻杂志《新科学家》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对潘建伟科大团队进行这样的评价:“中国科大-因而也是整个中国-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11]
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感动中国颁奖)[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嫉妒者的声音:

在西方找不到教职的潘建伟,怎么被中国吹成诺贝尔奖候选人

  作者:慎思

  像生物的陈晓宁,一个技术员招摇,又是在华人多、容易懂的专业,很容易
被识破。如果有一定学术水平,但是无限夸大,就不容易被揭穿了。中国科大教
授、清华大学讲座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手下两助理之一潘建伟博士,就是
这样的例子。

  潘建伟可以说是当今中国媒体上镜率最高的华裔科学家。上镜是被媒体报道
成绩,被媒体颂扬,被媒体追踪少年变天才的足迹。中国媒体称潘建伟的少年为
小爱因斯坦,颂青年的潘建伟是中国最可能的诺贝尔奖的人。对这样的说法,即
使记者采访,潘建伟也没有谦虚过、更没有否认。科大的宣传连清华也相信了。

  潘建伟的真实水平,是二流的物理、一点五流的技术、他和科大合作是一流
的中国媒体运动员。他在西方是作为技术好的力量做助手,从来没有开创新技术,
更没有新理论,西方新闻经常报道他研究的领域,但是,从来没有报道潘建伟,
而是其他西方更重要的科学家。英文对潘建伟只是几条科大和科学院自己的报道。
但是中文媒体,对潘建伟的报道和采访是满天飞。

  量子纠缠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这是1935年爱因斯坦等三人最先开创的领域。
最早的论文称EPR(Einstein, Podolsky and Rosen)。许多人在理论上做过贡献,
早期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David Bohm,后来的更多比如L. Vaidman ,
S. Braunstein, J. Kimble, Thomas Angelidis,Mark Hadley等等一大堆人。
量子纠缠理论上最重要的突破是John S. Bell在1964年发表的论文,其后他和一
些人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继续完善和发展。

  量子纠缠最重要的两个应用是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的思想是
Charles H. Bennett等1993年提出,著名的论文是按作者排名叫做是BBCJPW。
Anton Zeilinger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重要贡献。理论上特别大的贡献是Daniel
Greenberger, Michael Horne 和 Anton Zeilinger在1988年发现的所谓GHZ态。
实验上他的实验室多次发明用量子纠缠进行通讯。

  所以,如果要有诺贝尔奖,John Bennet和Anton Zeilinger最有可能。但是
第三个人还根本轮不上潘建伟。潘在Zeilinger下一辈也不是最优秀的。

  潘建伟原来是科大研究生,96年起做Anton Zeilinger的研究生。99年毕业
后做博士后到2003年。潘建伟研究做为学生来说,是优秀的,但是根本和诺贝尔
奖差的很远。他的研究从来就是Zeilinger的一部分。他是Zeilinger的好学生,
但是不是最好的学生。Zeilinger最好的学生是Dik Bouwmeester,他开始实验比
潘建伟早,是Bouwmeester做出实验突破,是1997年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
Zeilinger是通讯作者。潘建伟是第二作者,潘建伟还没有加入Zeilinger实验室,
他们就有了实验思路。潘建伟以后在同样思路上,改进了技术,也发表了几篇不
错的论文。但是总体不仅是在Zeilinger的思路上,而且原创性从来没有超过
Bouwmeester。所以,在Zeilinger实验室,潘建伟也是以技术见长,而不是思想
核心。Zeilinger写书时,和Bouwmeester同为主编,其中有一篇自己实验室论文,
潘建伟也不是第一作者。所以从Zeilinger角度,从来没有认为潘建伟是最重要
的学生。这不是说潘没有贡献,而是他的贡献有限。在量子通讯界,也是公认
Bouwmeester比潘建伟重要。量子通讯讲习班是请Bouwmeester讲,没有请潘建伟。
大会发言,也没有潘建伟。Bouwmeester也是欧洲人(荷兰),但是美国的加州
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聘请他做教授。

  潘建伟实际上博士后一直做到2003年。曾经找助理教授工作,美国没有给、
欧洲没有给,只有新加坡2001年给他副教授。到2003年才不得不到德国海德堡大
学J?rg Schmiedmayer教授实验室工作,不是正式教职,J?rg Schmiedmayer手下
还有一个Peter Schmelcher名份上还好听一点,不过Peter Schmelcher和潘建伟
没有上下级关系,两人都属于J?rg Schmiedmayer。潘建伟的职位没有正式称呼,
不能叫做教授、也不是副教授。潘建伟在欧洲和美国的职位,和量子通讯界判断
他是局限贡献有关,如果他能有新的思路做实验,也不会被简单认为是技术人才,
不是科学人才。除了Zeilinger的思路,还有一些人在用不同的实验途径,而潘
建伟没有新实验思路,理论上更没有没有原创建树。同时,他在国际会议上,也
不能显示自己有活跃的思想。

  不过,在中国,潘建伟的境遇就很不一样。2001年1月,科大作为杰出人才
引进潘做教授,2002年得到教育部的长江特聘教授。而潘同时实际是维也纳大学
的博士后(01年)、后来是老博士后(02年高级研究助理,还是博士后的一种叫
法,低于助理教授)。就是这么大的待遇差别,潘建伟还是不回国,而是继续在
欧洲找工作。最后找到德国海德堡大学,结果也不是任何教授,还是在教授手下
做一个分小组。工资没有固定的,来源主要靠研究经费。如果要和美国的教授系
列比较,潘建伟属于可以和助理教授相比,还需要证明自己能独立领导研究,证
明能开创新路的年轻人。还要经过几年的考验才能做终身教授(tenure)的水平。
和中国吹的诺贝尔奖还差的远。

  量子通讯是新闻热门。对国防和通讯都有极大意义,而且吸引凡人眼球。西
方媒体也经常报道量子通讯研究新闻,不过都不报道潘建伟,因为潘不过是其他
正规教授领导下做分支工作。Anton Zeilinger就经常被西方媒体介绍。

  在中文媒体,那就不一样了。全是科大最先搞起来的潘建伟新闻。如果不懂
英文的人,不知道量子纠缠的人,还会以为;潘建伟就是世界最伟大的量子通讯
专家。最早科大宣传潘建伟,是科大自己不强,想用海外的研究凑数。做下去,
就没有底了。潘建伟这个海外的教授手下助理,在中国吹的神乎其神。他自己也
对媒体和科大撒谎,说2000年他毅然谢绝国外许多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回到母
校。“我只有一个单纯的身份,那就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完全是欺骗。他
得到科大教授头衔后,根本没有放弃欧洲的博士后。事实上,他开始不好意思在
欧洲说中国给了他教授,起初在英文履历只说自己是科大的项目负责人。后来才
把科大教授头衔放到英文履历。这样的欺骗,科大不仅不管,而且是共犯。中国
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赞赏地说:“潘建伟教授是耀眼的科技明星。
他在量子通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流的成果,他的重要工作都是在
中国本土完成的。”科大为什么把没有回国的潘建伟说成“重要工作都是在中国
本土完成的”?不过是为了把海外和国内工作都算到科大功劳上。量子通讯界都
知道潘建伟根本没有达到诺贝尔奖水平,科大为什么在中国媒体不断推波助澜,
宣传潘建伟,不过是因为科大想利用这个宣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潘建伟和科大
是狼狈为奸,联合起来骗中国领导、骗中国媒体、骗中国经费。

  科大这样胡吹潘建伟,总有一天,要给国际科学界笑话。中国记者要是老去
问欧洲和美国科学家潘建伟怎么还没有的诺贝尔奖,国际科学界总会明白原来中
国自己在中文媒体乱吹牛,丢的是中国媒体的脸,是中国人的脸。

  潘建伟如果是一个对中国有特别爱心的人,或者被中国的宣传感动了,那也
是阴差阳错,歪打正着。不过,即使欧洲、美国不给他正规教职,即使中国给他
所有能给的教职、能给的荣誉以后,即使中国媒体天天炒作他,他还是不卖帐,
照样不回中国,还在欧洲工作。潘建伟也没有自知之明,要是师兄Bouwmeester
知道潘建伟把师兄为主的成绩拿到中国得奖、吹牛去了,潘的脸不红吗?要是老
板Zeilinger知道、或者Schmiedmayer知道潘在中国被吹到诺贝尔奖上了,不要
笑话潘建伟?可能还要笑话中国。自己怎么做人?中国的诺贝尔奖还在寄人篱下?

  中国继续这样做,只能鼓励其他留学生也自私自利,不回中国、不在中国做
工作,照样享受中国。那回国的不是傻瓜是啥?

  相比起来,最近留美的王晓东做了美国院士,不过中国媒体从来没有因为他
在美国的研究发过新闻,中国也没有给他发过奖。中国如果要宣传潘建伟,要么
他回中国,要么他在中国有研究。

  继续把潘建伟在海外的工作吹牛吹到天上去,鼓励他用国外的工作拿中国的
钱,用国外的成果取得中国的的荣誉,是谁在虐待中国?科大?中国媒体?潘建
伟本人?还是三者的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Einstein, A., Podolsky, B., Rosen, N., 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Physical
Review 47: 777-780 (1935).

Schr?dinger, E., "Discussion of Probability Relations Between
Separated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31: 555-563 (1935); 32: 446-451 (1936).

Bell, J.S., "On the 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 Physics 1:
195-200 (1964).

Aharonov,. A and Albert, D. “Can we make sense of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in 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 Phys. Rev., D
24(2),359-370 (1981).

Greenberger, D.M., Horne, M.A., and Zeilinger, A., in Bell’s Theorem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e Universe, edited by M. Kafatos ~Kluwer
Academic, Dordrecht (1989).

Bennett, C., Brassard, G., Crepeau, C., Jozsa, R., Peres, A. and
Wootters, W. Teleporting an unknown quantum state via dual classical
and Einstein-Podolsky-Rosen channels. Phys. Rev. Lett., 70(13),
1895-1899 (199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想起了中国大飞机,只有壳是中国造的。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中国人活的真累,既要和德国比汽车下水道,又要和美国比软件飞机航母,和日本比电子比动漫,和韩国比美女电视剧,和印度比民主,和北欧比福利,和非洲比原始,和南美比森林,和新西兰比牛奶,和阿根廷比牛肉,和俄罗斯比核弹,和英国比贵族,和意大利比面条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美国霸气小护照,德国良心下水道,全民医疗索马里,俄国白送房一套。印度恒河有疗效,日本夏令营呱呱叫,被泼咖啡撒切尔,蒋公诺曼底逞英豪。舌尖韩国很美妙,英国美食就是好,喜迎民主伊拉克,阿富汗自由炮火少。乌克兰个个有选票,不丹生活质量高,若问全球哪里差,最大输家我天朝~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潘建伟:令人惊叹的存在!
2016-03-13 19:43
27岁,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32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1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斩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大奖;45岁,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的人生履历,在大多数人眼里充满了无数的惊叹号,本期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超级大牛科学家的彪悍人生:

  • 1970年3月,潘建伟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先后毕业于马宅镇雅坑小学(青联公社第一名),吴宁镇中(全年级第一名)。

  • 1984年考入东阳中学(浙中名校,先后培养数名国内外院士,著名的有严济慈院士、李正武院士、王伏雄院士等)。

  • 1987年,17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992年,22岁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 1995年,25岁获中科大理论物理硕士学位。

  • 1996年,26岁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塞林格教授,并于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

  • 1997年,27岁,潘建伟以第二作者参与的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科研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 1999-2003年留在塞林格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任博士后和高级研究员并担任Co-PI。

  • 2001年,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 2002年,32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2003-2008年,为发展冷原子操纵技术,兼任德国海德堡大学玛丽·居里讲座教授。

  • 2003年,潘建伟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四十岁以下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两年一度,每次一人。

  • 2004年他在欧洲申请上3个研究基金:欧盟的玛丽·居里基金,研究经费115万欧元;洪堡基金会索非亚研究基金,经费105万欧元;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尼托研究基金,经费113万欧元 。同年,入选当年度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2005年6月,获得欧洲物理学会2005年度菲涅尔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 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同年10月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 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同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TWAS Young Affiliates(通讯院士)。同年在上海浦东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工程中心。

  • 201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并成为当年增选产生的最年轻院士。

  • 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潘建伟也是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个华人物理学奖。

  • 2013年,43岁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迄今,共有包括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王淦昌、王大珩、彭桓武、朱光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黄昆、王忠诚、谷超豪、徐光宪等在内的30位优秀科学家获此荣誉。

  • 2015年,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并名列榜首。

  • 2016年,由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奖项被称作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潘建伟因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该奖的年龄记录。一个多月前,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中科大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成果名列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