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男朋友是部长” 女孩为何惨被全国人民群嘲?

最大赞力
0.31
当前赞力
100.00%
新闻:《“男朋友是部长” 女孩为何惨被全国人民群嘲?》的相关评论
人们讨厌的并不是学生会或者学生组织,而是其中一些人因为身居高位,所以有了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气质。
“卑微的我能和学生会长恋爱吗”
人均单身的互联网上,真正的单身可能没有看起来那么多。一些人已经拥有了甜甜的恋爱,只是在犹豫要不要“官宣”。
前几天,知乎上的一个匿名提问突然火了:“我是学生会的干事,男朋友是部长,这段恋情该不该公开?”

不知道的还以为学生会干部已经获得了娱乐圈流量小生的地位,靠女友粉吃饭,公开恋情要被“杀头”。
将近三千条回答,高赞基本都在开嘲讽。
有人语重心长地说反话——
“这么大的职位,已经不是为了爱情小打小闹的时候了!”
“你知道学生会长背负着多大的责任吗?谈恋爱要影响他以后当市长的!”


有人把这个编排成言情小说——《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之霸道学生会长爱上我》。

还有人把学校里常见的各种学生组织与社会上的工作单位一一对应,品评出三六九等,反讽“任何不参与校园政治生活的人都不值得交往”。

挺多回答看起来恶意满满,让人都忍不住替题主感到委屈。
不过也不难看出,这又是一次舆论的反扑——其实大家早已脱离开问题本身,而转向对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进行调侃与嘲讽。
千言万语,这背后隐藏的情绪本质就是一句话:
“混学生会的怎么被捧高到这个位置上了?”
学生会,舆论场上的众矢之的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大概很容易发现人们对于学生会的态度实际上是割裂的。
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团委的老师告诉你,要多参加学生工作,这些经历对于找工作是加分的;学弟学妹们也总是很崇拜那些在学生会混得风生水起的前辈,校园风云人物非他们莫属。
一上网,却发现大家好像对学生会颇有微词,更有一些HR坦言,把学生会经历写进简历的求职者都不考虑。

这背后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步入社会后过分强调学生会的“头衔”确实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
参加学生组织,更重要的或许不是获得过什么荣誉,而是从中提升了什么能力。
拿设计岗位来说,雇主更看重你对各种绘图工具掌握得如何、交活儿快不快、能不能画出五彩斑斓的黑(误),而对于你有没有参加学生会,在学生会里是宣传部干事还是分管宣传部的副主席,可能不是特别在意。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会的负面新闻成为热点事件,也让人们在吃瓜之余,对学生会的印象越来越差。
比如,小干事在群里直接@主席,被骂“主席也是你@的?你只叫他学长?”;

再比如,倒霉蛋学生发错学生干部名字,被罚抄写五十遍;

以及校园恶霸一般扬言,“没有我点头,以后X大所有健身活动没你们的份”。

这些事件中的年轻人有样学样耍官威的样子,实在是让人感觉好笑又无奈。
从过往网友的经历和吐槽中可以看出,学生会干部很让人诟病的,正是”自视甚高“。
普通一点的症状是喜欢自居前辈并享受被恭恭敬敬捧着的感觉,虽然平时看起来十分平易近人、喜欢跟干事打成一片,但当干事真的开始没大没小时(其实只是直呼姓名)又觉得别人没有纪律。

重度症状则沉迷游走在各高校主席团成员才能参加的高端论坛之中(主办方报销食宿路费),喜欢标榜自己的“人脉”“圈子”“关系”,并在言语间透露压人一等的骄傲。
归根结底,人们讨厌的并不是学生会或者学生组织,而是其中一些人因为身居高位,所以有了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气质。
而一批批填充进这个体系的新学生,往往被迫或者主动接受了这种氛围,共同把这个“学生干部=大学里的人上人”的潜规则延续了下去。
优越感从何而来?
客观上说,投身学生会并做到一定位置,确实能够获得一些好处。
在不少高校中,学生会成员在入党推优、奖学金评定、保研加分等方面都占据着主动权。
当然,这种福利并不是均分给每一个人的,很多时候,只有置身组织最顶端的人才能参与瓜分。

某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计分标准,不同职级的学生干部分别能加3到12分不等
人们对于学生干部身份的需求之高,甚至疑似催生出了“明码标价”学生会职位的行为。

对于爆料中的内容,学校回应正在调查
当一个学生工作岗位有着实际的利益,甚至可以用金钱交换,不难理解它为什么会潜移默化地有了”人上人“的地位。
但在围观一次次网络吵架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事实:批评学生会的人,和醉心于学生会的人,互相之间完全不能理解。
在批评学生会官僚化的话题下,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声音——
“你说的都是个别现象,我所在的学生会就不这样。”
“我可能进了个假的学生会吧,从没享受过任何特权,一直辛辛苦苦为同学们服务。”
这种委屈的心态也不难理解。
一个大一同学,搬桌子、贴海报、申教室,累了一天下来,看到网上有人说“学校学生会为什么有的这么拽?”,心里当然很不舒服。
但是批评的声音就全都是嫉妒和偏见吗?也未必。
就像作为本科学生、作为研究生学生和作为门下弟子对同一个导师的观感会完全不同,作为学生会核心高层和搬砖工的普通人员,或许也会对学生会的本质有着不同的感触和视野。
普通成员接触到的或许只是和谐友爱的“表世界”,只有在达到一定的层级之后得以一窥“里世界”的模样。
此处一位知乎网友的经历,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注脚。
一开始,面对质疑的声音,他以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地为学生会正名。
而在经历了换届选举后,他对于学生会的看法,发生了180°的转变。

看似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实际上竟是人为干预选举的结果。

在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眼里,目睹自己一直热爱和信任的学生会背后也有不堪的权力斗争,就已经足够崩塌世界观的了。
殊不知这其实也是学生会让网友觉得”小题大做“的一个点:
无论身处学生官场中的人自以为有多么刺激、多么勾心斗角,在真·社会人看来,不过是向日葵班和玫瑰班的小朋友瞎胡闹而已。

只是一场模仿秀
人们批评学生会的官僚作风,本质还是出于善意: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染上这些被人诟病的习气,大家也不想看到。
去年,各大高校的学生会、研究生会也联名发布了《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自律公约》,试图约束学生组织中存在的官僚化、庸俗化的现象。
然而这真的只是学生的错吗?不如说校园里面的种种怪象,其实只是权力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当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下,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与在学生组织中的任职加分挂钩,职级越高,加分愈多。
面对诸多隐性福利的诱惑,人们总是会自发地向权力中心靠拢,学生也不例外。
在这过程中,也不乏有人以“过来人”的口吻,不断教化学生们要服从、要忍耐,静静等待“多年媳妇熬成婆”。

这一套运行规则,其实并不陌生。
身处在权力游戏中的学生们尝到权力结构的甜头,自然而然地就会模仿他们所知道的官场文化。
而他们毕竟并不熟悉真实社会运行的逻辑,所以模仿来的只能是官场里论资排辈、领导最大那一套。
弊端便是模仿久了,轻则不由自主地依赖集体注意的思维,莫名以依附一个组织为荣;重则产生幻觉,以为自己真的也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网友吐槽学生会秘书长
时间比联合国秘书长还金贵

不过,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当下非常看重、过段时间回想起来又觉得很幼稚的事情,这也是正常的成长过程。
反正再真实的梦境,也会迎来梦醒时分。进入社会后的年轻人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曾经在学校里特别吃香的自命不凡,其实不过花拳绣腿。
还不如让这份只属于大学的记忆单纯一点:离开以后,除了回忆和朋友,什么都带不走。
校园也是社会的缩影,权力崇拜官本位主义社会里,这是正常现象好不?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