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韭菜的自我修养——循证医学科普帖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国内有统计,最容易被各种骗局套路的人群就是60后、70后,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就是各种养生保健骗局,中年人、老年人成为A股之外新骗局的新韭菜,被割得不亦乐乎。

咱们加拿大的华人移民的教育背景相当出色,但是和国内的中老年人一样,仍旧经常看到论坛里各种有关养生保健的错误观点或者证据不充分的观点。持这些观点的同学主观上没有恶意,更像是没有掌握分析网络观点、获取可靠文献的方法和循证医学知识所以跑偏了,但是这些错误观点会误导自己和别人,损失点钱也就算了,伤了自己的身体就麻烦了。我觉得与其每次零零碎碎地辩论,不如系统地介绍一下循证医学的知识,让大家免遭各路人马割韭菜。

下面从头讲起,坛子里各路神仙都有,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多指教。

第一,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往大了说专门有一门科学哲学;我们不需要搞得那么尖端,所以我们只要知道科学其实本身是一种方法论,简而言之就是观察——假说——验证三步曲。也就是说,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或者分析,提出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说。如果实验得出的结果与假说相符并可以重复,那么这种假说就上升为科学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实际;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说不符,那么就要修正假说并重复上述三步曲。这其中,验证(证据、实证)非常重要。

第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与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不同,人体非常复杂,现代医学对人体的了解又远远不到清晰透彻的程度,而疾病的发生往往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很多疾病可以视为多因素交织、发生在混沌系统上的过程。一个治疗措施作用在这个复杂过程上,很难总结出清晰的因果关系。所以要证明治疗是否有效,除了证据之外,必须用统计和概率来描述结果,不能用简单机械的观点来理解医学。

我们知道法律上有间接证据和直接证据,其证据强度是不一样的。同样,医学上的证据也有不同的强度区别,最有力的证据是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这种研究剔除了最多的偏差,能最大限度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有效。至于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比较枯燥,如果有人有兴趣我再写。

知道了这个以后,我们可以看一下循证医学是如果区分证据强度的。我以前用牛津证据分级比较多(现在还有WHO的GRADE分级,因为我以前用得少,所以不介绍了):

1574628112341.png

这个表中证据力度最强的1a级,指的就是大量RCT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单个RCT也只能作为1b级证据。很多人经常会用自己或者亲友熟人的经历来说明某药物或者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这属于个案报导,在这个表中根本没有列出,连5级证据都不算。个案报道属于样本极小,抽样偏差极大,也容易被选择的讲述,所以基本可以认为没有说服力。低级别的证据因为不能提供足够的说服力,最好保持怀疑态度,等最高强度的证据出现后再下结论。

因此,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假说不能作为科学理论。这在我们坛子里经常发生,比如讨论得比较热烈的“生酮饮食、低碳饮食、断食轻断食可以治疗糖尿病、减肥、延年益寿”之类,要么是错的,要么是还没有得到充分证明,只是假说。在现阶段相信这些假说,无异于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室的小白鼠。


第三,如何获得正规的医学论文。坛子里有同学说网上和油管上有大量的论文和文献,我不敢苟同。信息时代网上信息的确多,多到泛滥,获得信息的确比以前容易,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加与区分就相信网上的信息,也更容易被误导。所以首先要知道到哪里获得正规的医学文献,学术界广泛承认的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网站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

只要是稍微正规一点的医学杂志,其文章都会被NCBI承认和收录,基本不会有遗漏。而没有被NCBI收录的文章,基本可以认为不是学术文章。

第四,如何分辨是否是可靠的医学学术文章。只要掌握一条就行:其观点论据是否可追溯,是否提供信息源。比如,有人说发文声称其治疗方法可以逆转糖尿病。这是个诺奖级别的成果,很夺人眼球。但是,他有没有提供他发表的正规论文作为依据?如果提供了论文,其证据强度如何?如果他根本就不提供可以追溯的信息来源,那么我只能认为是吹牛。油管和其他网上的言论,也同样适用这个办法。

第五,学一些逻辑知识,能帮助我们避免常见的误导手段。比较常见比如诉诸权威,中国人因为一直活在家长的权威之下,所以似乎更容易被这个手段误导,经常看见有人说某Dr说,某教授说,某科学家说,这些都是诉诸权威。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证据分级,大家可以看到专家意见是最低强度的证据;而且权威一定不会永远正确,与其说权威怎么说,不如看证据怎么说。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导手段是有选择地提供对己方观点有利的证据,比如某假说有支持的证据,有反对的证据,如果只看一方的证据,就很容易被误导。破除这种误导手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查文献,了解双方的观点和证据,自己加以分析。

再一个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把相关性当成因果关系。这个错误的典型例子就是“发改委打飞机”的哏,就是以前每次发改委一调油价,几天内必然发生空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发改委调油价是发生空难的原因呢?很显然不是,用这个哏的人也只不过有这个哏来发泄对发改委的不满,没有人会如此认为。其实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很早就被希腊人指出了,可是还是不停有人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一下,对于网上与健身养生、保健品、新疗法等有关的内容,要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而不是轻易相信。我的做法是,先看这种文章能否可追溯,如果有,那么看看文章的信息源本身是否可追溯或者是否是正规的学术文章;如果没有,那么去NCBI查相关的论文,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先看些综述review,了解一下大致情况;此时对这个观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么一套看下来,基本能避免做韭菜的命运。最后,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些方面的文章,画的大饼越是大,许诺的前景越是好,治疗方法越是简单又有奇效,越是可疑。
 
最后编辑: 2019-11-24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叫我看,对于低碳支持或反对者都未有充分的证据,

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而是有多少人能长期坚持标准的低碳(20%的碳水),或者生酮(5%的碳水)?,感觉绝大部分人都是短期行为,比如几个月,或者1,两年,

对普通人人体如果有副作用,应该是长期用这种方式的结果吧,

所以理论上讨论一下可以,不必说的那么可怕,该吃吃,该喝喝,不必介意学术届的争论,吃苹果该不该削皮都有争论那。。。
 
最后编辑: 2019-11-24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最理想的就是,一些肥胖者一些减肥总是不成功者,
通过几个月的低碳或者生酮把体重减下来,
然后恢复或者接近原来的饮食方式,
从此控制和监控自己,并加上锻炼,让良好的体态保持下去
几个月的低碳生酮对人会有多大的副作用?,如果有的话。。。
当今世界,减肥的方法千奇百怪,那个没有副作用啊。。。 :ROFLMAO: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叫我看,对于低碳支持或反对者都未有充分的证据,

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而是有多少人能长期坚持标准的低碳(20%的碳水),或者生酮(5%的碳水)?,感觉绝大部分人都是短期行为,比如1,两年,

对普通人人体如果有副作用,应该是长期用这种方式的结果吧,

所以理论上讨论一下可以,不必说的那么可怕,该吃吃,该喝喝,不必介意学术届的争论,吃苹果该不该削皮都有争论那。。。

都没有充分证据,就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主动宣传其中一边的证据。

另外,对于低碳水的危害,我前一个帖子里的论文是1a类证据,如果能再有一个相同级别的研究得出同样的结果,那么基本可以盖棺定论。
 
最后编辑: 2019-11-24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翻译下:
生酮饮食和轻断食治疗糖尿病等是伪科学。

第一,生酮饮食的本来目的是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问世之前治疗儿童癫痫,体重减轻只是其副作用。至于生酮饮食治疗糖尿病,您能拿出可追溯的正规的医学论文吗?

第二,生酮饮食中脂肪热量占比80%,这是很难坚持的。我不知道您,或者您认识的人有几个能坚持做到。
 
最大赞力
0.70
当前赞力
100.00%
因此,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假说不能作为科学理论。这在我们坛子里经常发生,比如讨论得比较热烈的“生酮饮食、低碳饮食、断食轻断食可以治疗糖尿病、减肥、延年益寿”之类,要么是错的,要么是还没有得到充分证明,只是假说。在现阶段相信这些假说,无异于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室的小白鼠。
师兄说得含蓄了。这些简单廉价又无创的方法已经流行多年,如果有扎实的科学根据支撑,国内外那些为发SCI文章挠破头的代谢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医生们还不蜂拥而上把这个领域研究个底朝天吗?始终只流行在健身减肥爱好者之间,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都没有充分证据,就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主动宣传。

另外,对于低碳水的危害,我前一个帖子是1a类证据,如果能再有一个相同级别的研究得出同样的结果,那么基本可以盖棺定论。

俺不懂医,就你看到的资料和样本调查,你说几个月或者一年这种低碳生酮减肥对身体会有啥恶劣的长期影响啊,估计比肥胖带给人的心理影响小的多吧。。。

这个减肥药那个减肥茶饥饿减肥等等等等五花八门的,人们都在用,那个副作用更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国内有统计,最容易被各种骗局套路的人群就是60后、70后,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就是各种养生保健骗局,中年人、老年人成为A股之外新骗局的新韭菜,被割得不亦乐乎。

咱们加拿大的华人移民的教育背景相当出色,但是和国内的中老年人一样,仍旧经常看到论坛里各种有关养生保健的错误观点或者证据不充分的观点。持这些观点的同学主观上没有恶意,更像是没有掌握分析网络观点、获取可靠文献的方法和循证医学知识所以跑偏了,但是这些错误观点会误导自己和别人,损失点钱也就算了,伤了自己的身体就麻烦了。我觉得与其每次零零碎碎地辩论,不如系统地介绍一下循证医学的知识,让大家免遭各路人马割韭菜。

下面从头讲起,坛子里各路神仙都有,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多指教。

第一,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往大了说专门有一门科学哲学;我们不需要搞得那么尖端,所以我们只要知道科学其实本身是一种方法论,简而言之就是观察——假说——验证三步曲。也就是说,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或者分析,提出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说。如果实验得出的结果与假说相符并可以重复,那么这种假说就上升为科学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实际;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说不符,那么就要修正假说并重复上述三步曲。这其中,验证(证据、实证)非常重要。

第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与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不同,人体非常复杂,现代医学对人体的了解又远远不到清晰透彻的程度,而疾病的发生往往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很多疾病可以视为多因素交织、发生在混沌系统上的过程。一个治疗措施作用在这个复杂过程上,很难总结出清晰的因果关系。所以要证明治疗是否有效,除了证据之外,必须用统计和概率来描述结果,不能用简单机械的观点来理解医学。

我们知道法律上有间接证据和直接证据,其证据强度是不一样的。同样,医学上的证据也有不同的强度区别,最有力的证据是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这种研究剔除了最多的偏差,能最大限度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有效。至于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比较枯燥,我把这部分放到帖子的最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知道了这个以后,我们可以看一下循证医学是如果区分证据强度的。我以前用牛津证据分级比较多(现在还有WHO的GRADE分级,因为我以前用得少,所以不介绍了):

浏览附件573823

这个表中证据力度最强的1a级,指的就是大量RCT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单个RCT也只能作为1b级证据。很多人经常会用自己或者亲友熟人的经历来说明某药物或者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这属于个案报导,在这个表中根本没有列出,连5级证据都不算。个案报道属于样本极小,抽样偏差极大,也容易被选择的讲述,所以基本可以认为没有说服力。低级别的证据因为不能提供足够的说服力,最好保持怀疑态度,等最高强度的证据出现后再下结论。

因此,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假说不能作为科学理论。这在我们坛子里经常发生,比如讨论得比较热烈的“生酮饮食、低碳饮食、断食轻断食可以治疗糖尿病、减肥、延年益寿”之类,要么是错的,要么是还没有得到充分证明,只是假说。在现阶段相信这些假说,无异于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室的小白鼠。


第三,如何获得正规的医学论文。坛子里有同学说网上和油管上有大量的论文和文献,我不敢苟同。信息时代网上信息的确多,多到泛滥,获得信息的确比以前容易,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加与区分就相信网上的信息,也更容易被误导。所以首先要知道到哪里获得正规的医学文献,学术界广泛承认的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网站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

只要是稍微正规一点的医学杂志,其文章都会被NCBI承认和收录,基本不会有遗漏。而没有被NCBI收录的文章,基本可以认为不是学术文章。

第四,如何分辨是否是可靠的医学学术文章。只要掌握一条就行:其观点论据是否可追溯,是否提供信息源。比如,有人说发文声称其治疗方法可以逆转糖尿病。这是个诺奖级别的成果,很夺人眼球。但是,他有没有提供他发表的正规论文作为依据?如果提供了论文,其证据强度如何?如果他根本就不提供可以追溯的信息来源,那么我只能认为是吹牛。油管和其他网上的言论,也同样适用这个办法。

第五,学一些逻辑知识,能帮助我们避免常见的误导手段。比较常见比如诉诸权威,中国人因为一直活在家长的权威之下,所以似乎更容易被这个手段误导,经常看见有人说某Dr说,某教授说,某科学家说,这些都是诉诸权威。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证据分级,大家可以看到专家意见是最低强度的证据;而且权威一定不会永远正确,与其说权威怎么说,不如看证据怎么说。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导手段是有选择地提供对己方观点有利的证据,比如某假说有支持的证据,有反对的证据,如果只看一方的证据,就很容易被误导。破除这种误导手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查文献,了解双方的观点和证据,自己加以分析。

再一个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把相关性当成因果关系。这个错误的典型例子就是“发改委打飞机”的哏,就是以前每次发改委一调油价,几天内必然发生空难。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发改委调油价是发生空难的原因呢?很显然不是,用这个哏的人也只不过有这个哏来发泄对发改委的不满,没有人会如此认为。其实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很早就被希腊人指出了,可是还是不停有人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一下,对于网上与健身养生、保健品、新疗法等有关的内容,要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而不是轻易相信。我的做法是,先看这种文章能否可追溯,如果有,那么看看文章的信息源本身是否可追溯或者是否是正规的学术文章;如果没有,那么去NCBI查相关的论文,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先看些综述review,了解一下大致情况;此时对这个观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么一套看下来,基本能避免做韭菜的命运。最后,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些方面的文章,画的大饼越是大,许诺的前景越是好,治疗方法越是简单又有奇效,越是可疑。
写得好, 不过我觉得写得再好也没用,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思维方式已经定型,任何的争论否定,都会变成自己观点的正反馈,让他更坚持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基本不参与医学讨论,也从来不进这个坛子的那个健身帖,当五哥讲生酮的时候,我也一声不吭。

当无用功,扯皮吵架,或者好心当做狼肝肺成为最大可能的时候,还不如各自身体各自做主拉到算了。。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俺不懂医,就你看到的资料和样本调查,你说几个月或者一年这种低碳生酮减肥对身体会有啥影响啊,
估计比肥胖带给人的心理影响小的多吧。。。

“会有啥影响”,说明你也不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东西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不过我知道生酮至少有一个副作用是有害的,它产生的是减重,而不是减肥,会导致身体蛋白质流失。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写得好, 不过我觉得写得再好也没用,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思维方式已经定型,任何的争论否定,都会变成自己观点的正反馈,让他更坚持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基本不参与医学讨论,也从来不进这个坛子的那个健身帖,当五哥讲生酮的时候,我也一声不吭。

当无用功,扯皮吵架,或者好心当做狼肝肺成为最大可能的时候,还不如各自身体各自做主拉到算了。。

能救几个是几个吧:LOL: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师兄说得含蓄了。这些简单廉价又无创的方法已经流行多年,如果有扎实的科学根据支撑,国内外那些为发SCI文章挠破头的代谢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医生们还不蜂拥而上把这个领域研究个底朝天吗?始终只流行在健身减肥爱好者之间,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这么含蓄还是会得罪人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会有啥影响”,说明你也不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东西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不过我知道生酮至少有一个副作用是有害的,它产生的是减重,而不是减肥,会导致身体蛋白质流失。
我的蛋白质倒是超标, :ROFLMAO:
不过我也不是严格的低碳,感觉碳水最起码40%+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写得好, 不过我觉得写得再好也没用,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思维方式已经定型,任何的争论否定,都会变成自己观点的正反馈,让他更坚持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基本不参与医学讨论,也从来不进这个坛子的那个健身帖,当五哥讲生酮的时候,我也一声不吭。

当无用功,扯皮吵架,或者好心当做狼肝肺成为最大可能的时候,还不如各自身体各自做主拉到算了。。
哈哈,反正俺们知道医学界也是两派,
反正俺也不是标准的20%以下的低碳。。。
熊猫说50%到60%最理想,俺自我感觉40%+
你们争论,俺左右逢缘 :ROFLMAO:
 
最后编辑: 2019-11-2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第一,生酮饮食的本来目的是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问世之前治疗儿童癫痫,体重减轻只是其副作用。至于生酮饮食治疗糖尿病,您能拿出可追溯的正规的医学论文吗?

第二,生酮饮食中脂肪热量占比80%,这是很难坚持的。我不知道您,或者您认识的人有几个能坚持做到。
主流的不一定是对的,就跟太阳围绕地球转一样。
俺就生酮减肥五十磅,现在主要是做轻断食,轻碳的原因是需要胰岛素增肌。
认识需要过程,实践才是真理。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