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正在播[如懿传],大家一起看吧。。。与于正的[延禧攻略]PK,你更喜欢哪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是,大千世界口味不同,理解,但你说袁老师接地气,不评价清宫剧,就给你发个他的观点,无他,怕你错爱了袁老师。
我没有说他不评价,我是问他评价过没有?你翻我原文。我欣赏袁老师,但他甄嬛传评论的有些武断,具体也没有说多少细节。欣赏不等于盲目崇拜。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来Update一下下我看延禧攻略的进展,42集,魏璎珞成了令嫔。

以前我和Celine说我喜欢袁春望和和亲王,现在我喜欢富察,出身高贵,因而善良、正直、懂规矩,尔晴这种女人配不上富察。袁春望虽然对璎珞很好很照顾她,但出身不怎么好,历经很多人生坎坷,因而不择手段往上爬,我是不喜欢这样的人的,爬的再高也没有用,做人最基本的品质-正直和善良,他没有。

看到现在,我喜欢没变坏之前的纯妃,痴恋富察十年,清新脱俗,与世无争,与皇后容音情同姐妹闺蜜。后来的纯贵妃也就那样了,和高贵妃之流没区别。另外,我还喜欢明玉!年轻貌美,对皇后对璎珞忠心耿耿,璎珞从宫女成了贵人,明玉不嫉妒不吃醋,对璎珞和以前一样好。有这样高尚品质的宫女,我看后宫佳丽三千没一人及得上她。看样子在紫禁城里,能永远洁身自好的是明玉这样的宫女,年满后出宫嫁人。
暂时写这点感想:)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来Update一下下我看延禧攻略的进展,42集,魏璎珞成了令嫔。

以前我和Celine说我喜欢袁春望和和亲王,现在我喜欢富察,出身高贵,因而善良、正直、懂规矩,尔晴这种女人配不上富察。袁春望虽然对璎珞很好很照顾她,但出身不怎么好,历经很多人生坎坷,因而不择手段往上爬,我是不喜欢这样的人的,爬的再高也没有用,做人最基本的品质-正直和善良,他没有。

看到现在,我喜欢没变坏之前的纯妃,痴恋富察十年,清新脱俗,与世无争,与皇后容音情同姐妹闺蜜。后来的纯贵妃也就那样了,和高贵妃之流没区别。另外,我还喜欢明玉!年轻貌美,对皇后对璎珞忠心耿耿,璎珞从宫女成了贵人,明玉不嫉妒不吃醋,对璎珞和以前一样好。有这样高尚品质的宫女,我看后宫佳丽三千没一人及得上她。看样子在紫禁城里,能永远洁身自好的是明玉这样的宫女,年满后出宫嫁人。
暂时写这点感想:)
电视剧里角色的通病:太执着,太痴情。跟现实生活差距太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康熙、雍正、乾隆,我真心不想再看见这三个人的后宫了。

——遇言姐

最近热播的两部后宫剧,主角都是乾隆和他的女人。网上就这两部戏的三观、制作、剧情、美工、人设,各种互撕。主流观点是:《延禧攻略》更具现代性、《如懿传》更有时代感。



遇言姐说,不管桥段清奇还是暗黑、不管人物爽利还是隐忍、不管服装多么精致华美、不管拍摄多么细致入微,我都看不下去这两部后宫剧,因为它们的核心是对男权和臣服的明贬实褒、心向往之。





▲清宫戏,走了四阿哥胤禛,还有四阿哥弘历

作为距现今最近的一位坐拥“盛世”的皇帝,乾隆寿命长、喜热闹,没事就下个江南,针对乾隆的戏说特别多。

然而,真实的、横向比较的乾隆盛世是什么样子呢?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第一印象是触目惊心的贫困。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是泥巴墙、茅草顶。消瘦憔悴,满面愁容的仆役们对接到的残羹剩饭千恩万谢,甚至争抢我们用过的茶叶。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泰晤士河畔的城镇相提并论。

这并非约翰·巴罗傲慢自大。



▲约翰·巴罗的本人画像

根据记载,在工业革命前,也就是乾隆初年,一名普通英国农夫的日常餐点为牛奶、面包、猪肉、奶酪、土豆。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至1808年,也就是乾隆去世后的第10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中又加入了黄油、白糖、茶叶、啤酒。这是同时代的中国平民所不能想象的。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是封建时代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的时期。然而,这个千年盛世在已经敲响了蒸汽时代的钟声的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

行驶于内河时,英国使团发现,官员强征大批百姓拉纤。“缺衣少食、瘦弱不堪的百姓被鞭打呵斥,仿佛他们是一队马匹。”

乾隆盛世的秩序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而同时代的欧洲,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已经不止于萌芽。

乾隆13年,孟德斯鸠发表的《论法的精神》成为三权分力原则的思想源泉;乾隆41年,《独立宣言》在费城发表,宣布了全球第一个非君主制国家的成立;乾隆54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1795年,乾隆退位成为太上皇的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

乾隆皇帝65岁那年,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当中写下了光芒万丈的伟大篇章: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50年来,这段振聋发聩,充满前瞻的文字是灯塔一般的存在。威尔·史密斯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最为感人的桥段正是来源于此。当那位走投无路的黑人单身父亲带着儿子夜宿公厕时,他说:

那一刻,我想起了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对生存权、自由权, 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述。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追求幸福’那部分放进去的?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There is no "y"in happiness, there is an "I"

是啊,遇言姐也在想,是什么样的高瞻远瞩、什么样的庄严信仰、什么样的人文关怀得以令那些与乾隆同时代的人类能够将“追求幸福的权利”与“生命权”、“自由权”写在一起,相提并论,彪炳史册。要知道,彼时的大清朝还在纠结称谁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独立宣言》最年长的签署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比乾隆皇帝还要大上5岁。这位美利坚奠基人,避雷针和双目眼镜的发明者在1723年(雍正元年)时便在镇报上发表文章称:“没有思想自由就不会有智慧,没有言论自由就不会有公共自由。”





▲华盛顿骑马像和乾隆骑马像。他们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

《独立宣言》发表13年后,华盛顿将军成为第一任总统。他比乾隆小21岁,与乾隆同一年(1799年)过世。

当选总统时,华盛顿一度拒绝过2万5千美元的年薪,只因他认为总统应该经济独立、无偿服务。要知道作为大农场主的华盛顿,现金流并不充裕,当选总统时还得借款600美元以搬家到首都。

2005年,“最伟大的美国人”票选中,华盛顿位列第4。许多人在得知乾隆和华盛顿同年去世这一冷知识时,都大吃一惊。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前者是一个遥远的古代人,后者则是一个昌明的现代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所传达的价值观,我们至今仍觉得亲切。



历史已是如此不堪,层出不穷的各种戏说则更是low到爆。剧本作者毫无下限地意淫和猎奇,将本就狭隘、愚昧的大清朝三观拉低到无以复加的境况。

作为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尚且展现了原本你死我活的女人们在大难临头时互相救助,看淡争斗,宣扬的是人性向善。

自此之后,《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这些跟风之作一个比一个下作,没有丝毫人性亮光、没有丁点人伦常识,为虐而虐、为爽而爽,计谋拙劣、强行尬斗。七八十集都是互相投喂麝香、水银、毒蛇,男男女女都是一群冷血不仁、毫无尊严的深井冰。

这些电视剧打着独立、同情、逆袭的旗号,本质却是对权力的无限崇拜、对臣服的沾沾自喜。伪装成折射“现代女性”观念的爽剧《延禧攻略》中,最后一集乾隆问璎珞“看众人俯首帖耳感觉如何”,腐朽本质瞬间爆棚。《如懿传》中,皇帝视所有女性为工具,惩罚侍女阿箬脱光在床前跪着,遇言姐只能说,作者你比乾隆本尊还变态。



动辄强调“万人之上却也是无人之巅,没有人陪着朕,朕觉得很孤单”,圈地自萌的唏嘘感慨貌似无奈,实则是作者对附庸权力的向往。

最令人无语的是,历史上的乾隆好歹还有些“平定准噶尔”、“平定回部”、“平定缅甸”系列“十全武功”,而在宫斗剧中,工作量严重不饱和的皇帝亲自加盟撕逼且不亦乐乎,带领着一群菜鸡互啄。

妃子因为几块炭吵架他管,宫女和太监结成对食他管,甚至亲手做起了专供如懿使用的绿梅粉,这是要开淘宝店的节奏啊。一个皇帝居然色诱侍女,让人脱光了在床前跪了三年还没查出问题所在。真是要手段没手段、要事业没事业、要三观没三观。



▲皇上手工制作,香粉限量发售

纵观世界,在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以前,世界就已经进入了全球化过程。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18世纪,世界文明的大潮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限制君主权力,而当英国使团抵达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人们普遍自私、冷漠、卑微。

乾隆和华盛顿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定义。



乾隆最广为人之的是“高寿88、十全老人、有名有姓的妻妾38人、生了27个娃、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野炮无数、宠爱和珅。”

华盛顿的标签则是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引导美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自愿放弃连任权力,宣布宪法的目的是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自由。

乾隆和华盛顿宛如生活在同一时间内的平行空间里,没有交集,没有共鸣。

更可悲的是,200多年后,人们对乾隆那段历史的关注点仍然是情爱、争宠、制衡、夺嫡,就算是所谓的正剧,也不过是止于“术治”的层面。

没有信仰、没有救赎、没有反思,只有暴力和权贵才是唯一的价值,里里外外无非是丛林法则的再现。应该说,这是借古装剧的保护,抒发对权力和依附的向往。



历史已经不堪,戏说更是low爆。

康熙、雍正、乾隆,各位姐妹,和我一样已经看够了这祖孙三位的请举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电视剧里角色的通病:太执着,太痴情。跟现实生活差距太大。
我现实生活里也蛮执着的,太理想主义。
延禧攻略我喜欢看看清朝美人的衣服啊头饰啊,还有各种紫禁城的规矩啊,我不喜欢的部分是算计和争宠,皇上自己说了,不能对任何一个女人动真心,那这些嫔妃争什么争,不就是争个地位。与其争宠,天天等皇上翻自己的牌子,还不如学学琴棋书画,提高提高自己的修养。这后宫女子不上班也是个问题,格局太小,后宫又不得干政,她们太闲所以只能想着算计别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美国我不关心,我只看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等于乾隆54年。
康熙、雍正、乾隆,我真心不想再看见这三个人的后宫了。

——遇言姐

最近热播的两部后宫剧,主角都是乾隆和他的女人。网上就这两部戏的三观、制作、剧情、美工、人设,各种互撕。主流观点是:《延禧攻略》更具现代性、《如懿传》更有时代感。



遇言姐说,不管桥段清奇还是暗黑、不管人物爽利还是隐忍、不管服装多么精致华美、不管拍摄多么细致入微,我都看不下去这两部后宫剧,因为它们的核心是对男权和臣服的明贬实褒、心向往之。





▲清宫戏,走了四阿哥胤禛,还有四阿哥弘历

作为距现今最近的一位坐拥“盛世”的皇帝,乾隆寿命长、喜热闹,没事就下个江南,针对乾隆的戏说特别多。

然而,真实的、横向比较的乾隆盛世是什么样子呢?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第一印象是触目惊心的贫困。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是泥巴墙、茅草顶。消瘦憔悴,满面愁容的仆役们对接到的残羹剩饭千恩万谢,甚至争抢我们用过的茶叶。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泰晤士河畔的城镇相提并论。

这并非约翰·巴罗傲慢自大。



▲约翰·巴罗的本人画像

根据记载,在工业革命前,也就是乾隆初年,一名普通英国农夫的日常餐点为牛奶、面包、猪肉、奶酪、土豆。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至1808年,也就是乾隆去世后的第10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中又加入了黄油、白糖、茶叶、啤酒。这是同时代的中国平民所不能想象的。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是封建时代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的时期。然而,这个千年盛世在已经敲响了蒸汽时代的钟声的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

行驶于内河时,英国使团发现,官员强征大批百姓拉纤。“缺衣少食、瘦弱不堪的百姓被鞭打呵斥,仿佛他们是一队马匹。”

乾隆盛世的秩序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而同时代的欧洲,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已经不止于萌芽。

乾隆13年,孟德斯鸠发表的《论法的精神》成为三权分力原则的思想源泉;乾隆41年,《独立宣言》在费城发表,宣布了全球第一个非君主制国家的成立;乾隆54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1795年,乾隆退位成为太上皇的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

乾隆皇帝65岁那年,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当中写下了光芒万丈的伟大篇章: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50年来,这段振聋发聩,充满前瞻的文字是灯塔一般的存在。威尔·史密斯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最为感人的桥段正是来源于此。当那位走投无路的黑人单身父亲带着儿子夜宿公厕时,他说:

那一刻,我想起了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对生存权、自由权, 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述。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追求幸福’那部分放进去的?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There is no "y"in happiness, there is an "I"

是啊,遇言姐也在想,是什么样的高瞻远瞩、什么样的庄严信仰、什么样的人文关怀得以令那些与乾隆同时代的人类能够将“追求幸福的权利”与“生命权”、“自由权”写在一起,相提并论,彪炳史册。要知道,彼时的大清朝还在纠结称谁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独立宣言》最年长的签署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比乾隆皇帝还要大上5岁。这位美利坚奠基人,避雷针和双目眼镜的发明者在1723年(雍正元年)时便在镇报上发表文章称:“没有思想自由就不会有智慧,没有言论自由就不会有公共自由。”





▲华盛顿骑马像和乾隆骑马像。他们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

《独立宣言》发表13年后,华盛顿将军成为第一任总统。他比乾隆小21岁,与乾隆同一年(1799年)过世。

当选总统时,华盛顿一度拒绝过2万5千美元的年薪,只因他认为总统应该经济独立、无偿服务。要知道作为大农场主的华盛顿,现金流并不充裕,当选总统时还得借款600美元以搬家到首都。

2005年,“最伟大的美国人”票选中,华盛顿位列第4。许多人在得知乾隆和华盛顿同年去世这一冷知识时,都大吃一惊。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前者是一个遥远的古代人,后者则是一个昌明的现代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所传达的价值观,我们至今仍觉得亲切。



历史已是如此不堪,层出不穷的各种戏说则更是low到爆。剧本作者毫无下限地意淫和猎奇,将本就狭隘、愚昧的大清朝三观拉低到无以复加的境况。

作为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尚且展现了原本你死我活的女人们在大难临头时互相救助,看淡争斗,宣扬的是人性向善。

自此之后,《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这些跟风之作一个比一个下作,没有丝毫人性亮光、没有丁点人伦常识,为虐而虐、为爽而爽,计谋拙劣、强行尬斗。七八十集都是互相投喂麝香、水银、毒蛇,男男女女都是一群冷血不仁、毫无尊严的深井冰。

这些电视剧打着独立、同情、逆袭的旗号,本质却是对权力的无限崇拜、对臣服的沾沾自喜。伪装成折射“现代女性”观念的爽剧《延禧攻略》中,最后一集乾隆问璎珞“看众人俯首帖耳感觉如何”,腐朽本质瞬间爆棚。《如懿传》中,皇帝视所有女性为工具,惩罚侍女阿箬脱光在床前跪着,遇言姐只能说,作者你比乾隆本尊还变态。



动辄强调“万人之上却也是无人之巅,没有人陪着朕,朕觉得很孤单”,圈地自萌的唏嘘感慨貌似无奈,实则是作者对附庸权力的向往。

最令人无语的是,历史上的乾隆好歹还有些“平定准噶尔”、“平定回部”、“平定缅甸”系列“十全武功”,而在宫斗剧中,工作量严重不饱和的皇帝亲自加盟撕逼且不亦乐乎,带领着一群菜鸡互啄。

妃子因为几块炭吵架他管,宫女和太监结成对食他管,甚至亲手做起了专供如懿使用的绿梅粉,这是要开淘宝店的节奏啊。一个皇帝居然色诱侍女,让人脱光了在床前跪了三年还没查出问题所在。真是要手段没手段、要事业没事业、要三观没三观。



▲皇上手工制作,香粉限量发售

纵观世界,在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以前,世界就已经进入了全球化过程。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18世纪,世界文明的大潮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限制君主权力,而当英国使团抵达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人们普遍自私、冷漠、卑微。

乾隆和华盛顿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定义。



乾隆最广为人之的是“高寿88、十全老人、有名有姓的妻妾38人、生了27个娃、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野炮无数、宠爱和珅。”

华盛顿的标签则是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引导美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自愿放弃连任权力,宣布宪法的目的是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自由。

乾隆和华盛顿宛如生活在同一时间内的平行空间里,没有交集,没有共鸣。

更可悲的是,200多年后,人们对乾隆那段历史的关注点仍然是情爱、争宠、制衡、夺嫡,就算是所谓的正剧,也不过是止于“术治”的层面。

没有信仰、没有救赎、没有反思,只有暴力和权贵才是唯一的价值,里里外外无非是丛林法则的再现。应该说,这是借古装剧的保护,抒发对权力和依附的向往。



历史已经不堪,戏说更是low爆。

康熙、雍正、乾隆,各位姐妹,和我一样已经看够了这祖孙三位的请举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准备《延禧攻略》和历史书《清史稿》一起看:)

《清史稿》,近人赵尔巽主编。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历时十四年修成。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本书体例一如历代的正史,分为本纪、志、表、列传四个部分,共五百二十九卷。
2 本书的编写刊行虽在辛亥革命以后,但由于编写者大多为清室的遗臣遗民,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朝史,更因为本书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又不认真校对,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
3 本书记事上起努尔哈赤称帝,下至宣统三年清朝灭亡时为止。其中一些列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以后的张勋复辟、溥仪离宫后出走天津、王国维投北京昆明湖自杀等事件。本书大部分依据《清实录》、《宣统政纪》、《清会典》、《国史列传》和一些档案资料写成,编者对这些史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使读者能够得到比较详细系统的有关清代历史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因此,本书仍有它的参考价值。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康熙、雍正、乾隆,我真心不想再看见这三个人的后宫了。

——遇言姐

最近热播的两部后宫剧,主角都是乾隆和他的女人。网上就这两部戏的三观、制作、剧情、美工、人设,各种互撕。主流观点是:《延禧攻略》更具现代性、《如懿传》更有时代感。



遇言姐说,不管桥段清奇还是暗黑、不管人物爽利还是隐忍、不管服装多么精致华美、不管拍摄多么细致入微,我都看不下去这两部后宫剧,因为它们的核心是对男权和臣服的明贬实褒、心向往之。





▲清宫戏,走了四阿哥胤禛,还有四阿哥弘历

作为距现今最近的一位坐拥“盛世”的皇帝,乾隆寿命长、喜热闹,没事就下个江南,针对乾隆的戏说特别多。

然而,真实的、横向比较的乾隆盛世是什么样子呢?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第一印象是触目惊心的贫困。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是泥巴墙、茅草顶。消瘦憔悴,满面愁容的仆役们对接到的残羹剩饭千恩万谢,甚至争抢我们用过的茶叶。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泰晤士河畔的城镇相提并论。

这并非约翰·巴罗傲慢自大。



▲约翰·巴罗的本人画像

根据记载,在工业革命前,也就是乾隆初年,一名普通英国农夫的日常餐点为牛奶、面包、猪肉、奶酪、土豆。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至1808年,也就是乾隆去世后的第10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中又加入了黄油、白糖、茶叶、啤酒。这是同时代的中国平民所不能想象的。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是封建时代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的时期。然而,这个千年盛世在已经敲响了蒸汽时代的钟声的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

行驶于内河时,英国使团发现,官员强征大批百姓拉纤。“缺衣少食、瘦弱不堪的百姓被鞭打呵斥,仿佛他们是一队马匹。”

乾隆盛世的秩序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而同时代的欧洲,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已经不止于萌芽。

乾隆13年,孟德斯鸠发表的《论法的精神》成为三权分力原则的思想源泉;乾隆41年,《独立宣言》在费城发表,宣布了全球第一个非君主制国家的成立;乾隆54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1795年,乾隆退位成为太上皇的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

乾隆皇帝65岁那年,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当中写下了光芒万丈的伟大篇章: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50年来,这段振聋发聩,充满前瞻的文字是灯塔一般的存在。威尔·史密斯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最为感人的桥段正是来源于此。当那位走投无路的黑人单身父亲带着儿子夜宿公厕时,他说:

那一刻,我想起了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对生存权、自由权, 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述。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追求幸福’那部分放进去的?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There is no "y"in happiness, there is an "I"

是啊,遇言姐也在想,是什么样的高瞻远瞩、什么样的庄严信仰、什么样的人文关怀得以令那些与乾隆同时代的人类能够将“追求幸福的权利”与“生命权”、“自由权”写在一起,相提并论,彪炳史册。要知道,彼时的大清朝还在纠结称谁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独立宣言》最年长的签署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比乾隆皇帝还要大上5岁。这位美利坚奠基人,避雷针和双目眼镜的发明者在1723年(雍正元年)时便在镇报上发表文章称:“没有思想自由就不会有智慧,没有言论自由就不会有公共自由。”





▲华盛顿骑马像和乾隆骑马像。他们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

《独立宣言》发表13年后,华盛顿将军成为第一任总统。他比乾隆小21岁,与乾隆同一年(1799年)过世。

当选总统时,华盛顿一度拒绝过2万5千美元的年薪,只因他认为总统应该经济独立、无偿服务。要知道作为大农场主的华盛顿,现金流并不充裕,当选总统时还得借款600美元以搬家到首都。

2005年,“最伟大的美国人”票选中,华盛顿位列第4。许多人在得知乾隆和华盛顿同年去世这一冷知识时,都大吃一惊。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前者是一个遥远的古代人,后者则是一个昌明的现代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所传达的价值观,我们至今仍觉得亲切。



历史已是如此不堪,层出不穷的各种戏说则更是low到爆。剧本作者毫无下限地意淫和猎奇,将本就狭隘、愚昧的大清朝三观拉低到无以复加的境况。

作为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尚且展现了原本你死我活的女人们在大难临头时互相救助,看淡争斗,宣扬的是人性向善。

自此之后,《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这些跟风之作一个比一个下作,没有丝毫人性亮光、没有丁点人伦常识,为虐而虐、为爽而爽,计谋拙劣、强行尬斗。七八十集都是互相投喂麝香、水银、毒蛇,男男女女都是一群冷血不仁、毫无尊严的深井冰。

这些电视剧打着独立、同情、逆袭的旗号,本质却是对权力的无限崇拜、对臣服的沾沾自喜。伪装成折射“现代女性”观念的爽剧《延禧攻略》中,最后一集乾隆问璎珞“看众人俯首帖耳感觉如何”,腐朽本质瞬间爆棚。《如懿传》中,皇帝视所有女性为工具,惩罚侍女阿箬脱光在床前跪着,遇言姐只能说,作者你比乾隆本尊还变态。



动辄强调“万人之上却也是无人之巅,没有人陪着朕,朕觉得很孤单”,圈地自萌的唏嘘感慨貌似无奈,实则是作者对附庸权力的向往。

最令人无语的是,历史上的乾隆好歹还有些“平定准噶尔”、“平定回部”、“平定缅甸”系列“十全武功”,而在宫斗剧中,工作量严重不饱和的皇帝亲自加盟撕逼且不亦乐乎,带领着一群菜鸡互啄。

妃子因为几块炭吵架他管,宫女和太监结成对食他管,甚至亲手做起了专供如懿使用的绿梅粉,这是要开淘宝店的节奏啊。一个皇帝居然色诱侍女,让人脱光了在床前跪了三年还没查出问题所在。真是要手段没手段、要事业没事业、要三观没三观。



▲皇上手工制作,香粉限量发售

纵观世界,在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以前,世界就已经进入了全球化过程。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18世纪,世界文明的大潮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限制君主权力,而当英国使团抵达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人们普遍自私、冷漠、卑微。

乾隆和华盛顿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定义。



乾隆最广为人之的是“高寿88、十全老人、有名有姓的妻妾38人、生了27个娃、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野炮无数、宠爱和珅。”

华盛顿的标签则是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引导美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自愿放弃连任权力,宣布宪法的目的是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自由。

乾隆和华盛顿宛如生活在同一时间内的平行空间里,没有交集,没有共鸣。

更可悲的是,200多年后,人们对乾隆那段历史的关注点仍然是情爱、争宠、制衡、夺嫡,就算是所谓的正剧,也不过是止于“术治”的层面。

没有信仰、没有救赎、没有反思,只有暴力和权贵才是唯一的价值,里里外外无非是丛林法则的再现。应该说,这是借古装剧的保护,抒发对权力和依附的向往。



历史已经不堪,戏说更是low爆。

康熙、雍正、乾隆,各位姐妹,和我一样已经看够了这祖孙三位的请举手。
皇帝后面螃蟹手的那位是谁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其实现在的中国差不多也是如此。人大政协只是摆设,不起作用。尤其是最近这届,可能政治局常委(军机处??)的小圈子起的作用也很有限了。
 
最后编辑: 2018-09-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康熙、雍正、乾隆,我真心不想再看见这三个人的后宫了。

——遇言姐

最近热播的两部后宫剧,主角都是乾隆和他的女人。网上就这两部戏的三观、制作、剧情、美工、人设,各种互撕。主流观点是:《延禧攻略》更具现代性、《如懿传》更有时代感。



遇言姐说,不管桥段清奇还是暗黑、不管人物爽利还是隐忍、不管服装多么精致华美、不管拍摄多么细致入微,我都看不下去这两部后宫剧,因为它们的核心是对男权和臣服的明贬实褒、心向往之。





▲清宫戏,走了四阿哥胤禛,还有四阿哥弘历

作为距现今最近的一位坐拥“盛世”的皇帝,乾隆寿命长、喜热闹,没事就下个江南,针对乾隆的戏说特别多。

然而,真实的、横向比较的乾隆盛世是什么样子呢?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第一印象是触目惊心的贫困。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是泥巴墙、茅草顶。消瘦憔悴,满面愁容的仆役们对接到的残羹剩饭千恩万谢,甚至争抢我们用过的茶叶。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泰晤士河畔的城镇相提并论。

这并非约翰·巴罗傲慢自大。



▲约翰·巴罗的本人画像

根据记载,在工业革命前,也就是乾隆初年,一名普通英国农夫的日常餐点为牛奶、面包、猪肉、奶酪、土豆。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至1808年,也就是乾隆去世后的第10年,英国普通农民家庭的消费清单中又加入了黄油、白糖、茶叶、啤酒。这是同时代的中国平民所不能想象的。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是封建时代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的时期。然而,这个千年盛世在已经敲响了蒸汽时代的钟声的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

行驶于内河时,英国使团发现,官员强征大批百姓拉纤。“缺衣少食、瘦弱不堪的百姓被鞭打呵斥,仿佛他们是一队马匹。”

乾隆盛世的秩序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而同时代的欧洲,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已经不止于萌芽。

乾隆13年,孟德斯鸠发表的《论法的精神》成为三权分力原则的思想源泉;乾隆41年,《独立宣言》在费城发表,宣布了全球第一个非君主制国家的成立;乾隆54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1795年,乾隆退位成为太上皇的第二年,华盛顿宣布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

乾隆皇帝65岁那年,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当中写下了光芒万丈的伟大篇章: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50年来,这段振聋发聩,充满前瞻的文字是灯塔一般的存在。威尔·史密斯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最为感人的桥段正是来源于此。当那位走投无路的黑人单身父亲带着儿子夜宿公厕时,他说:

那一刻,我想起了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对生存权、自由权, 以及追求幸福权利的描述。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追求幸福’那部分放进去的?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There is no "y"in happiness, there is an "I"

是啊,遇言姐也在想,是什么样的高瞻远瞩、什么样的庄严信仰、什么样的人文关怀得以令那些与乾隆同时代的人类能够将“追求幸福的权利”与“生命权”、“自由权”写在一起,相提并论,彪炳史册。要知道,彼时的大清朝还在纠结称谁有资格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独立宣言》最年长的签署人本杰明·富兰克林比乾隆皇帝还要大上5岁。这位美利坚奠基人,避雷针和双目眼镜的发明者在1723年(雍正元年)时便在镇报上发表文章称:“没有思想自由就不会有智慧,没有言论自由就不会有公共自由。”





▲华盛顿骑马像和乾隆骑马像。他们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

《独立宣言》发表13年后,华盛顿将军成为第一任总统。他比乾隆小21岁,与乾隆同一年(1799年)过世。

当选总统时,华盛顿一度拒绝过2万5千美元的年薪,只因他认为总统应该经济独立、无偿服务。要知道作为大农场主的华盛顿,现金流并不充裕,当选总统时还得借款600美元以搬家到首都。

2005年,“最伟大的美国人”票选中,华盛顿位列第4。许多人在得知乾隆和华盛顿同年去世这一冷知识时,都大吃一惊。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前者是一个遥远的古代人,后者则是一个昌明的现代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所传达的价值观,我们至今仍觉得亲切。



历史已是如此不堪,层出不穷的各种戏说则更是low到爆。剧本作者毫无下限地意淫和猎奇,将本就狭隘、愚昧的大清朝三观拉低到无以复加的境况。

作为宫斗剧的鼻祖,《金枝欲孽》尚且展现了原本你死我活的女人们在大难临头时互相救助,看淡争斗,宣扬的是人性向善。

自此之后,《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这些跟风之作一个比一个下作,没有丝毫人性亮光、没有丁点人伦常识,为虐而虐、为爽而爽,计谋拙劣、强行尬斗。七八十集都是互相投喂麝香、水银、毒蛇,男男女女都是一群冷血不仁、毫无尊严的深井冰。

这些电视剧打着独立、同情、逆袭的旗号,本质却是对权力的无限崇拜、对臣服的沾沾自喜。伪装成折射“现代女性”观念的爽剧《延禧攻略》中,最后一集乾隆问璎珞“看众人俯首帖耳感觉如何”,腐朽本质瞬间爆棚。《如懿传》中,皇帝视所有女性为工具,惩罚侍女阿箬脱光在床前跪着,遇言姐只能说,作者你比乾隆本尊还变态。



动辄强调“万人之上却也是无人之巅,没有人陪着朕,朕觉得很孤单”,圈地自萌的唏嘘感慨貌似无奈,实则是作者对附庸权力的向往。

最令人无语的是,历史上的乾隆好歹还有些“平定准噶尔”、“平定回部”、“平定缅甸”系列“十全武功”,而在宫斗剧中,工作量严重不饱和的皇帝亲自加盟撕逼且不亦乐乎,带领着一群菜鸡互啄。

妃子因为几块炭吵架他管,宫女和太监结成对食他管,甚至亲手做起了专供如懿使用的绿梅粉,这是要开淘宝店的节奏啊。一个皇帝居然色诱侍女,让人脱光了在床前跪了三年还没查出问题所在。真是要手段没手段、要事业没事业、要三观没三观。



▲皇上手工制作,香粉限量发售

纵观世界,在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以前,世界就已经进入了全球化过程。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18世纪,世界文明的大潮是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限制君主权力,而当英国使团抵达中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人们普遍自私、冷漠、卑微。

乾隆和华盛顿都在1799年去世,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完全不同的定义。



乾隆最广为人之的是“高寿88、十全老人、有名有姓的妻妾38人、生了27个娃、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野炮无数、宠爱和珅。”

华盛顿的标签则是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引导美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自愿放弃连任权力,宣布宪法的目的是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自由。

乾隆和华盛顿宛如生活在同一时间内的平行空间里,没有交集,没有共鸣。

更可悲的是,200多年后,人们对乾隆那段历史的关注点仍然是情爱、争宠、制衡、夺嫡,就算是所谓的正剧,也不过是止于“术治”的层面。

没有信仰、没有救赎、没有反思,只有暴力和权贵才是唯一的价值,里里外外无非是丛林法则的再现。应该说,这是借古装剧的保护,抒发对权力和依附的向往。



历史已经不堪,戏说更是low爆。

康熙、雍正、乾隆,各位姐妹,和我一样已经看够了这祖孙三位的请举手。
手动再点赞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觉得富察不太真实,所以也就比较无感;富查是很多女人幻想中的男人形象,但我觉得这个人设缺乏一点磨练和沉淀。生活中真有这么出生高贵人品高贵的小白兔吗?出生高贵却没有一点傲娇,为了心上人一生禁欲,呵呵?好一个花瓶.......

袁春旺和和亲王,比较真实。袁春旺被男同鸡奸,这个比较意外,让我想到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男人女人堆里都受欢迎,区别在于他是奴才,玩不起,但他想摆脱被人玩弄和摆布的命运。看到三十多集,这两个人设都遇到低谷挑战蜕变等等的人生历练,觉得比较真实,演的也到位。这才是紫禁城墙内孕育出来的想要呐喊和飞翔但又压抑着隐忍着的灵魂,为了一丝的理想不放弃生存和挣扎下去。他们的命运看似被动但又有着变为主动的转机。他们想在夹缝中生存,在墙内尽量争取好生活,改写自己的篇章。转机是在于他们的那些认定了的执着的理念。

皇上,也比较的理想化,比富查稍微有意思一点,他也有那么多的无奈和不自由,紫禁城禁锢的不仅仅是奴才。权力和出生对于皇上也是一种禁锢……但他把握住自己能把握的东西,不仅仅是权利;感情是他唯一可以赢得的一点人性的自由吧……所以他没有强迫璎珞。做到这么立体的人设已经是进步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30集,高贵妃终于领了盒饭,大伙都在议论铁水粪水的真实性,并且同情高贵妃。我倒觉得她是不作不死。之前网友说她们闲的没事只好斗,但是我觉得她们不是闲的,而是禁锢的囚犯,没有自由和选择,宫女还可以出宫,贵妃只有无期徒刑,如果混不出个模样就是无期徒刑。我看不出任何一个女人乐在其中。相反倒是那些姐妹情,太监宫女情比较有意思。目前袁春旺和璎珞结拜兄妹,就挺有意思。我觉得这种宫斗剧跟美剧orange and black女囚的故事有的一拼,都是描写禁锢于墙内的囚犯,如何让自己能够在令人窒息的牢笼里面得以存活和呼吸。有谁能挣脱得以自由,比如明玉和海兰茶,真是因为他们的命运和德行,让他们可以胜过试炼冲出牢笼。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