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干吗不来,我和我老婆都要加起来都要过50万年薪了,上海111平方带阁楼的房子(每月还款2000出头),家里养着3条狗,我老婆还吵着过来!
我老婆82年的,GE医疗销售,中专,没写错,就是中专,英文暴烂,现在刚混了个函授本科,在读韦博英语,目标两年雅思6分。现年薪20万(before tax),过来准备回本行到美国做护士,就冲她现在四级都过不了这样子,我也担心。
我79年的,在读MBA,明年毕业,英语基本无忧,当然肯定离Native十万八千里。等我等到移民那天至少35万(before tax and including bonus if I have),保守估计30万。
过来准备做金融,行业研究,向华尔街每个月1000美金/月的工资冲刺(是1000美金,没打错),就是积累经验和人脉。终极目标合伙开个基金公司,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上海,如果上海开放到那一步。
听上去不切实际了,可能有人认为。但这是俺理想啊,speculation(不能翻成投机)一把,是龙是虫什么都明了了,索罗斯干的不就是这个。
我们两人三年的机会成本是50*3*1.1=165万(before tax),因为还有升迁在里面。
但人生就是体验啊!
可以说不切实际,也可以说过于理想化了,可这就是小马过河,自己走了才知道!
我一个朋友,女的,说:大不了我和我老公重新打工赚钱。她老公现在自己创业匹萨连锁,两个人都是MBA,老公以前年薪50万,她30万左右。
女性的力量啊!老婆的支持啊!
没什么的,混的不好回国咯,再干回本行还是这个身价!
就当是旅行三年,增长见识,顺便把孩子造福了,看看现在国内的教育成本!
20万不算多的,就是稍微尴尬了点。
我人在上海,上海收入高的多的去了,我就是只说打工的人,没有什么stock option的(民企中拿股份,等上市的可以高到无以复加)。
上个月我一销售朋友拿了6WRMB作为当月增长奖(不是提成)。当然她是极端例子之一。
影响你决策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仅仅是收入,那肯定去加拿大,也就税后3W刀。
哎,最坏打算,来一年就闪。
英语很好,一年之内别人就是不吊我。那说明俺们不适合,俺们就是国内的龙,北美的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