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能力遏制通货膨胀,但是。。。 最近几年,中国通过对吸收或“对冲“所有额外的流动性(印刷人民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些对冲的做法主要包括: A) 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本质上说。中国人民银行印钞来为贸易顺差提供资金,然后增加各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必须持有的储备货币量,进而防止印刷的货币流通到经济中。去年五月份,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6.5%。 B) 销售人民币计价的对冲票据。国有和国控银行系统被迫要吸纳大部分的对冲票据。就如去年五月份,这些票据的价值已经达到银行存款的10%。 综合两者,此2个措施都进一步锁定了我国26.5%的商业银行存款。这表明,当这些对冲票据工具的增长与外汇储备增长的速度大致相同之后,中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干预。
过去的十年中,虽然中国已经能够控制通货膨胀率在一位数以内,但这种情况将要发生改变。所有的经济力量都在驱使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增加。 1) 中国近日已经放弃了所有的对冲操作 A) 央行对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2%,对其他小型银行降低了4%。 B) 中国人民银行减少取法流动性的3月期和52周的债券销售频率,从每周一次变为每周两次。此销售减少的结果是,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预计2009年的债券将有70%的地肤,这将增加中国货币基础2万亿元。 这些行动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停止对冲其货币干预政策,并把重点放在对抗通货紧缩的风险上。现金的洪流已被释放,海啸式的通货膨胀很快将袭击中国。 2) 我国的贸易顺差正创纪录 中国进口崩溃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出口。12月份,中国进口下降12。3%,而出口仅下降了2.8%。因此,中国过去3个月的贸易顺差一直在记录高位:“350亿美元,400亿美元和390亿美元。"
中国政府一定是对抵抗通货紧缩而非通货膨胀的前景感到振奋。抗击通货可能将使中国: A) 削减其越来越昂贵的对冲操作 B) 降低利率 C) 取消所有扭曲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控制 D) 促进消费支出,不担心通胀的影响 E) 加速对人们信用评级的系统的发展 F) 刺激国内发展不充分的部门(住房,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 G) 等等。
A) 除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银行已经对海外债务接触很少。所以即使美国有毒证券向全球的银行销售,中国的资本控制会保护银行体系。 B) 国家对冲操作的副作用是去年中国商业银行26.5%的存款都被存入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和被迫承保人民银行的账务) C) 与西方银行几十年来享受在信贷的高利润之中不同,中国的银行最近才加入信贷的游戏里,而且多年之后因现金过于集中而被讥笑。因为是后进入者,中国银行完全错过了次贷。 D) 中国也正因为它是少数不需要去杠杆化的国家之一而令人艳羡,虽然西方银行正在疯狂的进行高杠杆化和使用表外金融工具,中国银行却在反其道而行之。
A)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一直在与不良贷款做斗争。例如,为负责新不良贷款的银行管理人员设立了重罚措施,比起利润来说,中国的银行对于债务的安全性关注的更多。抗击新不良贷款的战役得到了回报,截止到2008年9月30日,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总计只有2%,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银行是2.3%。中国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是新不良贷款率的123%,这非常让人吃惊。 B) 最后,中国货币供给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低杠杆。例如。美国的M2与M1的比率要比中国的高65%。中国的M2占GDP的比率同时也比美国高出160%,或许也是世界上上最高的。 (译者:由于M1是参与投资和交易活动最活跃的货币,所以M1/M2的比率上升,说明经济活动趋于活跃)
如果考虑到中国银行的实力和中国经济的潜在力量,债务通缩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没有债务通缩发生的可能,那为什么中国的CPI在下滑? 对于中国GPI下滑,有3个主要的原因: A) 商品泡沫的破裂。由于投机者在美国期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夏天以来,商品价格被人为提高。因这些商品价格的大幅度回落,造成了暂时性的全球通货膨胀放缓。 B) 2008年的下半年,去杠杆化和对冲基金的赎回使得大量热钱流出中国。热钱流出造成了中国资产价格的暂时性下跌。 C) 商品泡沫的展开使得人们对通缩恐惧在全球范围内蔓延,造成了货币流通速率的降低. (译者:MV=PQ,P=MV/Q或P=MV/Q,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指数;Q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V降低,其他量不变,则P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