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347955/

windor2000 : 2010-05-28#1
我想很多朋友是被这个帖子的标题给吸引进来,想看看究竟一个人衰到了如何程度,导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次被CIO初审拒绝。当然,虽然我承认我这一年的与CIO的 抗争让我筋疲力尽,工作、学业都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但是,肯定也有许多人境况跟我相似甚至比我更糟糕。今天,近一年的等待、抗争终于尘埃落定,心情反而 有一种解脱,释然,终于可以得出时间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在这一年奋斗过程中的所感所悟,主要目的是给以后跟我有相似情况的朋友们提个醒,尤其是那些准备以Category3Category 3:For students or workers who are legally residing in Canada, and have done sofor at least 12 months immediately before submitting their application.)申请的朋友们,希望他们能够避免我在移民申请过程犯过的一些错误,希望大家少走弯路,申请都能顺顺利利的通过。
我的简单背景:国内master毕业,国内工作1年半。来加拿大攻读第二个硕士。

我的timeline如下:
20087中旬到加,读一个15个月的Master
20087下旬开课
20096最后一门课考试
(正式成绩是在8月底才在成绩单上体现的)
2009 7月,开始实习(该实习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20098月底实习结束
200910中旬毕业典礼(毕业证书上的日期是200910月)

我申请移民的Timeline如下:
第一次申请:欲速不达
20097中旬,第一次申请寄到了悉尼。
200910月初,收到CIO拒信,
理由如下:
Although you have indicated thatyou are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on file thatyou have been legally studying in Canada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for at least one year immediately
beforesubmitting your application.
第一次申请是在一个有经验的朋友的帮助下完成的,因为当时学校的最终成绩单还拿不到,所以当时就只是附上了一封由学院开具的证明信,和学院一个教授的证明信,证明我在某个期间做过她的RA
当时,我和我的朋友感觉,CIO的审查应该是很松的,(CIO的初审政策是从200941日开始的,距离我第一次申请才3个多月),而且我的情况都是属实的,所以就没有特别担心和在意,就飘飘然的提早了3天就邮寄出去了(我是20087中旬某日到加的,正常讲我应该在20097中旬某日过后才可以提交申请以满足一年的要求),结果可想而知,是因为材料交的不够还是因为我提交的太早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当然第一次申请提交之后,中间还有很多小波折和故事,此处不准备详述。

第二次申请:疑问重重
200910中旬,第二次申请邮寄到悉尼;
200912中旬,收到第二封拒信,理由同第一次。

第一次申请的失利让我以及我的那位朋友甚是惊讶,后来仔细想想第一次申请也并非无懈可击,还是有硬伤存在,遂开始准备第二次申请,这次申请可以说我们准备的很充分,无论是正式的成绩单,还是学院开具的信(清楚的写明我是从20087月开始full-time study
然后将于200910月中旬某日毕业),还有我国内工作证明的复印件,结婚公证复印件,雅思成绩复印件,统统提交,对了,对成绩单有必要说明下,我的成绩单是明确标明我的整个学制是4semesters
从今天的事后眼光来看,第二次申请材料是很完备的,但是为什么又以同样的理由被拒了呢?个中缘由一会细细道来。

由于两次申请均失利,我对于我那位朋友的专业能力产生了怀疑,于是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已经无法handle了,只好花钱找移民顾问,请专业人士来看看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
期间有个小插曲,我的学签是200910到期的,我毕业之后申请了OWP,结果我拿到了三年的工签。这是唯一让我感到庆幸的,老天没有绝我的路啊。

期间我咨询过不下3个顾问,他们都说不出具体的问题在何处,都建议我再次提交申请。
在另外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我认识了现在帮助我的这个移民顾问,简称R顾问,她听了我的讲述以及看过我申请的清单和资料之后,她的反应与前面的顾问完全一样,觉得很ridiculous,这么简单和清楚的case都不过,令人十分不解。她同样建议我再次申请。但为了保险起见,她帮助我先从Ottawa申请我的casefile记录,以期发现我前两次被拒的具体原因,然后再决定是否要重新提交申请。这个时间大概从20091220101,可是最终我们拿到的file当中,根本没有列明具体的原因。
无奈,我们决定第三次申请。这次我花钱请R顾问帮我申请。

第三次申请:解脱释然
20102中旬申请邮寄到悉尼;
20105中旬,第三次被拒;
这次拒绝的理由如下:
Although you have indicated thatyou are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on file youhave been legally studying in Canada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or at least one year immediately beforesubmitting your application.
大家也许注意到了immediatelybefore被特意标注了,这不是我做的,这是CIO的人做的,可以说,与前两次相比,这次他们拒绝的理由非常清楚,就是我第三次申请提交的太晚了,可以说,正是这个immediatelybefore
拉开了下面故事的帷幕。
R顾问对于第三次被拒感到非常意外,其实我早有预感,因为在递交第三申请之前,我就提出过,我已经在200910中旬毕业,而且我的学签已经在200910过期了,而我的第三次申请是在20102月中旬递交的,当时我已经不是学生身份了,应该是不符合他们的要求的,但是,据我所知,以前有过相关的case,申请者毕业之后一段时间再申请的,也通过了。因此在那种情况下,我除了再试一次,其实没有别的选择了,这里并不是说R顾问不负责任或者怎样,其实,我对她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对我的帮助,非常满意以及感激,最大的评价就是,工作认真负责。
继续上文,第三封拒信收到后,我内心已经没有太多感觉了,但是我们还是想弄清楚,到底CIO的政策或者说政策实施的尺度是如何。因为这不仅对我的case有直接影响,也很可能影响到未来很多申请者的命运。
于是,另一位主人公即将出场,M移民律师,他与R顾问是同一移民公司的,R在我的case第三次被拒之后,咨询了很多她的移民顾问朋友,其中就包括M律师,这些人的反应可想而知,觉得太荒谬了,非常不合理,都主张appeal
题外话:由于CIO初审是最新移民体系改革的一个最新产物,因此,我们发现对于CIO所作出的决策,申请者除了去法院appeal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渠道救济了,不像使馆,你发去一封信,别人还给你回复下,CIO基本上就是个与世隔绝(相对于普通的申请者来说)的组织,申请人无法与其联系,无法表达不满与不解,再加上提供给申请者的救济手段很少(基本就没有,因为大家都知道,到法院appeal对于一个普通申请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之后,还不一定能等到一个理想的结果),所以CIO的权力其实有些过大了,过大的原因是没有有效的制约。
书归正传,R顾问将我的caseM律师讨论过后,M律师(白人律师)通过其在移民咨询领域多年的人脉积累,主动与CIO的一个Manager联系,但是对方电话的voice message box 已经满了,于是M律师就给这个Manager的助理打电话,告诉他打电话的意图,并把我的file No. 留给了那个助理,助理答应转达Manager
R顾问也跟我联系,建议先由M律师与CIO内部联系看看,视对方回复情况以决定是否要提起上诉。同时,R顾问约我第二天与M律师和她一起见个面。

M 律师是在周二主动与CIO 联系的,我是周三上午10点与他和R 顾问见面的。见面所谈的内容,主要是,从现在得视角来看,其实M律师当时也不知道他联系的那位CIO manager是否会给他回复。因此,他建议还是不要appeal,因为太费钱,费时,而且他没有十足的把握成功(由于涉及一些专业法律问题,具体缘由再此不详述)。他建议,这次以他的名义,再次递交一份申请,而且申请直接邮寄给那个manager。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我需要付钱给他。我表示赞同,因为,既然他有能力和资源与CIO内部人士取得联系,想必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更何况他还是个白人律师。
正当我表示同意之时,这时候CIO给我以及R顾问的邮箱中又发送了一封邮件,很明显是回复M律师昨天的咨询。对于我的第三次申请被拒,对方给出了相对详细的解释,暂不论其理由是否OK,部分原文如下:
Thisrefers to your recent correspondence received at our office requestingreconsideration for your Application for Permanent Residence in Canada underthe Federal Skilled Worker Class.
Theapplication submitted to Sydneyon February某日 2010 was assessed with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and was foundnot eligible for processing. The assessment period was from February 某日 2009 to February 某日2010.
Yourapplication was received at the Centralized Intake Office in Sydney on 某日 February 2010.
Tobe eligible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you must provide evidence that youhave been legally studying in Canadafor at least one year prior to the date the application is received.
Basedon the information on file, you were not studying from October 中旬某日 2009 to February 某日 2010. Therefore I am not satisfied that you were anInternational Student for a period of 12 months immediately preceding theapplication date.
也就是说,CIO对于一年的时间起算点是非常严格的,从你申请投妥那天往前倒一年,你必须是学生。否则,sorry


R顾问,M律师,和我看到这个解释之后,他们二人觉得很不合理,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觉得如此解释,虽然很苛刻,但是你也没法说什么,毕竟我第三次递交申请的时候已经不是学生了。但是,我第二次申请又如何解释,那时候我还是学生啊,而且提交的材料都OK,为什么还会被拒绝呢,如果没有第二次的拒绝,我又怎么会递交第三次申请呢?


就在这时,M律师决定再次给CIO那个Manager打电话,当然跟昨天一样,助理接了电话,并做了相关记录,还是未能与Manager通上话。过来大约10分钟,M律师电话响起,来电话者是CIO一位员工,此处称为S先生,显然是CIO 那位总也联系不上的Manager授权S先生与我们沟通的。
S先生,现在评价,人很NICE,他对于我第三次被拒的解释与我们刚刚收到的那封CIO 的回复如出一辙,显然这封回复是由他做出的。


M律师示意我不要再追究第三次被拒的问题了,我们转而我的第二次申请,S先生由于当时手边并没有我第二次申请的材料,所以他也未发表太多评论,只是说,有可能我提交的材料不充分,因为有很多申请者只提交了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没有别的资料,他们也无法判别该申请人究竟是否真的学习了至少一年。中间沟通可以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告知S先生,我第一次被拒后,我对于第二次申请的准备非常小心和谨慎,所能提交的材料都提交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恳请他能够把我第二次申请的材料调出来,重新审阅一下,S先生应允,但是表示可能要下个礼拜才能给出相应的回复。有希望就好,有希望我就要尽量把握住,即使这丝希望转瞬即逝;


等待又开始了,虽然只有不到一周时间,与之前我漫长而辛苦的等待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选择和等待都是人生当中非常痛苦和煎熬的。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其实S先生从下周的周一就联系了M律师,期间,M律师和R顾问一直与S先生就有些问题debate,直到周五,M律师和R顾问约我见面,我当时心里其实已经知道结果不会太好,政府部门作出的决定,他自然要想方设法去维护。


Anyway,周五与M律师和R顾问沟通的主要内容如下:
S先生把我三次的申请材料都找到了,放到一起看了下,其实他认为我第二次应该通过的,但是他有一个concern, 就是,对于已经结束了最后一门课程的学生,在他结束他最后一门考试的那天之后,他还是不是学生身份了,因为他结束了他的最后一门课后,等待他的就是毕业典 礼了,他已经没有课程了,注意,这个问题只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有意义,对于一年以上学制的同学,当然,当他们结束了他们整个N年学制的最后一门课程的考试之后,其实他们也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他们可以在他们结束第一年的课程之后就可以提出申请,而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还没有结束整个N年学制的全部课程。


S先生很敬业,他专门将此问题咨询了Ottawa CIC 总部,当然他是否真的这么做了,我们不得而知。得到的答复是,当申请者结束了整个学制的最后一门课程的考试之后,他也就失去了学生的身份,也就是说,申请者整个学制的最后一门课程的考试那天就是他告别学生生涯的日子。所以,CIO认为,我其实在十月份之前就已经毕业了,10日只是我毕业典礼的日子,即使我的学院明确告知CIC我这个项目的学生的毕业时间就是200910日,也无用。


说实话,他们第二次的沟通我不在场。当我们谈及S先生从CIC总部得到的解释之后,我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他甚至都不考虑申请者最后一门课的成绩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甚至都不考虑申请者学习项目中所包含的实习的时间,即非常狭隘而又僵硬的做出如此解释。M律师称,这绝对算得上是Public Scandal了,各大报纸移民版绝对感兴趣。但是,M律师表示,其实从言谈当中,他能感觉到S先生其实是很同情我的,认为我的申请是应该通过的,但是,他们内部有内部的操作程序,他必须听从上面的指令和解释,他没有权限去推翻以前的结果,即便他本人也认为有些说不过去。请注意,在S先生针对M律师的第一次咨询所作出的书面解释中,他提到“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nfile, you were not studying from October某日 2009 to February 某日2010.
也就是说,他是承认我10日以前的学生身份的。说实话,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这么想,我觉得他们是在想方设法的找理由维持他们的决定。


而且,关注CIC网站的人应该知道,其关于Gategory3 申请条件的措辞,在不同文件中以及在不同时期用语措辞都不尽一致。导致其政策用语很模糊,无法让申请人很轻松的就了解其意思。而且,CIO的拒绝,往往都是套用他们事先准备好的措辞模板,根本不会具体告知你的申请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这使得申请者非常被动,完全成了待宰的羔羊。要知道,对于一些申请人来说,可能申请机会只有一次,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而我的case最后的总结就是,我第一次申请早了三天,而第二次和第三次均申请晚了。
我和M律师还有R顾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如果CIO不是专门针对我这个case的话,他们继续这种苛刻而又过分狭隘的解释的话,对于一年学制项目的申请人来讲,其实基本没有申请机会。因为,没有哪个项目能够保证,你最后一门课程结束的日子那天,你已经在加拿大学习了一年,而且你那天已经把申请递交给了CIO,即使,你那时还得不到你的最终成绩单。所以,这个帖子希望能够引起那些1年学制申请者的注意,务必谨慎规划你的移民申请,当然了,说完全没有机会可能过于绝对,但是即使有机会,那扇窗户打开的时间也一定非常短暂。而你必须在那非常短暂的时间内递交你的申请。

准题外话: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CIC内部似乎对1年等短期学制的申请者有相应的政策限制,他们可能认为这个申请人只在加拿大学了一年,就准备申请移民,似乎不能充分证明其适应性。而且我感觉CIO内部的审核标准其实一直非常不统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标准肯定会越来越严格。

M律师付完钱之后,R顾问和我聊了聊,主要是考虑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我此处再次声明,我对R顾问和M律师整个过程的服务表示认同,而且我确实相信他们的确做很多事情帮助我。
走出那家移民公司,身心忽然释然了许多,感觉解脱了,没有了第一次乃至第二次被拒的那种焦虑和无助,此时,深深感觉到,人生之事,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的。顺其自然吧!


从去年7月申请至今,由于移民屡次被拒,我的PhD申请也随之被拒(有人会问,这两者有何关系,这又是一段long story,不打算与大家分享了,我想深深的埋在心中),由于专业原因,找全职工作总是无功而返,我面前移民的大门似乎在慢慢的关闭。
现在回想这近一年的波折,内心和情感虽屡受折磨和煎熬,但人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慢慢变得坚强,慢慢成长起来的。有些感悟与各位分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记住一句古话:欲速则不达。其实如果没有第一次的草率而仓促的申请,老老实实呆到满一年后,可能就不会出后面的问题,因为你要知道,你每次申请过后,你都需要等待将近2-3个月时间才能知道结果,而你申请的真正的黄金期往往在这种等待中错过了。
  • 自己必须对自己负责任,无论是哪位世外高人帮助你,你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把材料仔细检查清楚,然后再递交。因为,别人永远不会把你的事情当他自己的事情来办的,当然了,这是人之常情。说到底,不要怨别人,还是怨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
  • 不要有侥幸心理,规则就是规则,哪怕你提前1分钟提交,都是违反规则,当然有些提前几天递交成功pass的故事,以及只提交了个录取通知书,而根本没在这读书而通过的例子,但是,只能说他们运气好,遇到了好人。
  • 无论发生了什么,日子还是要好好过的,移民,学业,事业皆不顺利,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锻炼一下我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且如果因为这些事情让身体遭受牵连,那可就赔大了。

这一年移民的辛酸故事一直没有告诉父母,本来在第一次提交申请的时候,跟他们说现在是新政策了,处理速度加快,一年就会出结果了,等明年暑假我们就能回家看你们了;随着事态的发展,我只能告诉他们现在处理速度又慢了下来,估计需要3年多吧。没办法,对父母,只能报喜不报忧,不想让他们操无用的心。
最后,感谢我的妻子,这一年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与我共同经历风雨,她让我时刻感觉,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垮下来。即使将来真的移民办不下来,回国了我们的生活也会不错。只是心中会永远留下些许遗憾吧!
还是那句话,希望大家的申请都能少些波折,希望我的经历,无论对申请人,还是对移民顾问们都能有所借鉴,防止类似杯具的发生!

gaoshouzaina : 2010-05-28#2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感动,为你和你的妻子!

terryt : 2010-05-28#3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感谢楼主的忠告,很辛苦的移民路,终点会在彼岸的,祝福你及你的家人

luzhang100 : 2010-05-28#4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难忘的经历,已经过去了,相信你们能找到更好的移民途径!

mogusaen : 2010-05-28#5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不如意的时候,不抱怨别人不责怪政府,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所有的责任。

我欣赏这样的人。相信楼主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发展得很好的。

Nieter : 2010-05-28#6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祝福!

youth : 2010-05-28#7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希望你最终能成功

钟爱保时捷 : 2010-05-28#8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祝福!

ASURA : 2010-05-28#9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我有一个小疑问:

Category 3: For students or workers who are legally residing in Canada, and have done so for at least 12 months immediately before submitting their application.

似乎不一定是要学生啊,有工签的也可,只要legally reside即可。除非只有一种解释:这一年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工作者,不可以即是学生又是工作者。但从字面是无法理解出这层含义的,至少我理解不出。

dingding28 : 2010-05-28#10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感动,深深祝福楼主~

羔羊 : 2010-05-28#11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同情+祝福

蓝山咖啡 : 2010-05-28#12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对楼主的这种经历真的是很同情,不过......按照楼主所列出来时间来看,这个申请从一开始就没有通过的可能。

2008720日开课
2009626日最后一门课考试 (正式 成绩是在8月底才在成绩单上体现的)
这两个日期是你做为国际学生的日期,怎么算都不会够一年的。你考完了最后一门试就不会再上课了,也就不再满足Full time student的条件了。

当年在英国有很多留学生是自己租房子住的,做为国际学生租房子是不用交Council Tax的,但只要你考完了所有的试之后,在等待毕业典礼的这段时间就必须要交Council Tax。

看来这种计算方法有通用之处。

xylone : 2010-05-28#13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楼主以后会越来越好!

terry.deng : 2010-05-28#14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非常感谢楼主可以把自己失败的经历和大家分享,避免后面的人重蹈覆辙,这种精神和行为值得我学习!我认为你到哪里都会成功,你的争取精神让我敬佩!

剩下的果实 : 2010-05-28#15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我嘞个去 这么优秀的人才加拿大都不要 楼主 你不管在哪都会有好的前景和幸福生活的!

cadylql : 2010-05-29#16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优秀的人到哪里都能是一样的,楼主会有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不过我有点弄不懂的是,我怎么没有看到读一年就可以移民的这种政策..

myboy : 2010-05-29#17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不如意的时候,不抱怨别人不责怪政府,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所有的责任。

我欣赏这样的人。相信楼主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发展得很好的。
是呀,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我们无能要求别人

KittenHan : 2010-05-29#18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塞翁失马,好事多磨。祝福LZ!

水调歌头 : 2010-05-29#19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祝福LZ, 你看看能否申请AEO? 或者转投魁北克? 祝你成功!

日耳曼大帝 : 2010-05-29#20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不仅加拿大的国际学生完成最后一门课程考试那天起就自动失去学生身份,同样在美国,国际学生完成所就读的program的最后一门课程那天,学生身份就自动丧失,哪怕签证未到期、移民局I-20未到期、又哪怕学生还继续上program以外的课程。

蓝山咖啡 : 2010-05-29#21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不仅加拿大的国际学生完成最后一门课程考试那天起就自动失去学生身份,同样在美国,国际学生完成所就读的program的最后一门课程那天,学生身份就自动丧失,哪怕签证未到期、移民局I-20未到期、又哪怕学生还继续上program以外的课程。

天下乌鸦一般一般的黑

日耳曼大帝 : 2010-05-29#22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天下乌鸦一般一般的黑

嗯,异国他乡法律很奇怪,大家都要小心,不断学法。

在美国有些的国际学生已经修完了program涵括的所有课程,既不申请延期或转学,也不转换其他身份,继续修学分打算边读书边找工作,没想到移民局的驱逐令已经自动生效。

tinyhuhulp : 2010-05-29#23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不仅加拿大的国际学生完成最后一门课程考试那天起就自动失去学生身份,同样在美国,国际学生完成所就读的program的最后一门课程那天,学生身份就自动丧失,哪怕签证未到期、移民局I-20未到期、又哪怕学生还继续上program以外的课程。

加拿大的学生签证不一样。上面一般只写明学校或者省。如果是学校,只要你在这个学校继续读下去就没问题。如果写的是省,你毕业后在同一省换个学校继续读也可以,签证到期再继签就是了。我当年学签到期学校还没批我的研究生申请,我就干脆申请了个本科来续签,CIC批了我四年。后来学校给我研究生OFFER了,我直接读研也没通知CIC。后来申请出入境签证提供成绩单,一点事都没有。因为学签上是不会显示你申请的是什么program.
当年我同学为了延长留校时间,要么留了一门课下学期学,或者申请双专业,还有拖着不交论文的。没看哪个被移民局要求限期离境的。
楼主是倒霉,不知道国际留学生的身份这么重要,不然的话拖着不毕业就是了。

tinyhuhulp : 2010-05-29#24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话说回来,LZ你在加拿大工作OAB类一年不就可以再申请了。

gyfeifei : 2010-05-30#25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真心感谢LZ把宝贵经验跟大家分享,祝福LZ在加顺利!

HAHA1 : 2010-05-30#26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祝福LZ, 你看看能否申请AEO? 或者转投魁北克? 祝你成功!

*联邦不要你,申请魁北克技术移民了。

身边有类似的案件,已申请魁北克技术移民了,8月份面试。

(LZ的文章写的很专业和细致,尊敬中。。。)

Alico : 2010-05-30#27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楼主还有别的机会的,加油

猪囡妈咪 : 2010-05-30#28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好帖!鼓励LZ继续往前走!

记住了您的名言:选择、等待、耐心,煎熬,负责。

再次感谢LZ!

wei_york : 2010-05-30#29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看完楼主的帖子后,真是很难多。
我的初审也是经历了三次,前2次都是太粗心和主观,第一次是没有指定VO,第二次是职业描述不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去描述了自己的职业,总结性的描述的。第三次认认真真的按照他们的要求,仔细查了好多遍,寄了后还是不放心。期间的等待跟楼主差不多,起伏不定。

楼主加油,其实移民的路子有很多条,你有在加的学习经历是可以加分的,只要满足38的工作要求,也是可以很快办好的。

ClearYo : 2010-05-31#30
回复: 不到一年时间三次CIO初审被拒,对一年学制的申请者的一些忠告!

mark好像很复杂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