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省政府战略储备肉
写几个帖子,还是有不少收获的,比如有人请吃饭,聊聊对餐饮行业的看法。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有幸见到十一年开了八家店的牛人
,真的是很有幸,他的故事早就听过,传奇,得见真身,感慨
。
聊一下才发现,彼此挺多经历挺相似的,都是在南方长大的北方人家孩子,都搬过很多次家,都有一种习惯性的不安全感,所以……我有些反应确实比较过激,来源于成长的经历,可能无意造成些对别人的刺激,对此,我表示一下道歉了。“过度的本能自我保护”算是对症状的科学定义吧。不过这种经历,其实对移民生活是有帮助的,有着北方人家传的直爽,又和精于算计的南方人呆在一起很长时间,再到貌似对移民友善开放,但实际上吃人不吐骨头的加拿大
,看待本地事务和华人作为的观点和角度肯定不一样。
马华上台之后,牛人已经渐渐退出第八内行业,只剩下三四个现金牛的店,放着静观其变,另外再考虑投资餐饮或者旅店或者酒吧,出租屋等行业。倒不是对马华魁独的担心,而是对第八内行业整个行业前景的看淡。
聊天得知,魁人党上台之后,几乎所有的业主行业,都受到了打击,餐饮查税查卫生,零售查税查烟,出租屋,检查房子,要你修理。能查的都出来查了,然后,就是张张罚单下来,政府滚滚进帐。所以,我担心的是谁兴风作浪到处举报,可能是多虑了,以魁省官僚们的作风,几个举报电话又怎么能把这帮大爷从办公室弄出来?
罚单本身,政府收入未必很多,但刺激了经济,修房子需要雇人,于是失业率就降低了,政府拿刀逼有钱的出来给穷人制造工作机会,然后,穷人可以有了工资,不用吃救济了,于是政府的开支就减少了。
中产的负担已经到了极限,低收入家庭不仅没有油水还要倒贴,大公司要查你就裁员,这裁了的,可很多就直接吃EI吃救济去了,政府开支更大,所以,查那些有油水的小业主,基本上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一场场检查下来,就是那句,是狼是狗一下子分出来,是狗的,吃惯了违法乱纪那点狗粮的,直接跑不掉挨刀。那种不吃狗粮的,就没太多事,比如咱,比如他。反正,我们都是外面宰顾客为主,不惦记狗粮的,还是野狼。不吃狗粮当然很难,这是种诱惑,但吃了,就任人宰割了,为什么之前不割?因为小业主,是政府的战略储备肉,等到最饿得时候才吃,现在就有这个苗头了。
有三件事,现在还处在谣言阶段,但大牛的分析,变成现实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决不是空穴来风,第一是MEV进入Depanneur,第二是dollarama卖烟,第三,是Wal-mart开始开自己的连锁depanneur卖烟酒。
很多人说,餐馆买吃的不交税,卖吃的要交税,所以要装MEV,而Depanneur,进项税可以去抵扣销项税,所以,装MEV可能性不大。但牛人认为,装MEV的目的,不仅在销售税,而在所得税,销售额作实了摆着,所得税比例比销售税高,一个Depanneur多交两三千的税是起码的,不交公司所得税,也要交个人所得税(开工资开出来,但那样什么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也要交了)。所以,装MEV,政府收益会很大,没有理由不干。而这个增加的成本,Depanneur很难转嫁到客户头上,基本上只能自己扛了,我们拿某人说的,净利7.5万的店来算,拿家里开支2.5万来抵扣,原先他可以少报5万的销售额,这5万的销售税是7500,扣掉之后,剩下42500,按照31%的个人所得税率计算,还有不到七千的税要交(个人报税可以拿到一部分tax credit),一下子,一万多就出去了,你说政府对这个眼馋不?
一下子真的多了那么多税,第八内的老板们,真的扛不下去,入不敷出的会有几个?绝大多数,还是能抗得住的,就说只剩下六万,一个月还有伍千呢,而这老板如果关门,又能去干什么?打累脖也是没有那么多岗位的,除了数钱啥都不会的法语,能干啥呀,还不是继续咬牙顶着,尤其是开了多年,熟门熟路,有客户基础的,卖店卖不上好价钱,那也就继续作了。
看过狼图腾的都知道,狼不会一次把黄羊都吃了,要放走一些,让他们生娃,这样明年才有的吃,政府也是一样,不会把第八内们弄得太惨,全部关门,让你活得下去,多缴税才是真的。
Dollar ama现在已经不是dollar only的店了,只是个平价店而已,东西贵了,自然回头烟也不是问题,每个店定做几个柜子很花钱吗?烟牌是可以申请的,人家上市公司申请很难吗,有的是钱请律师。别忘了,dollar ama装上冷柜卖饮料,已经让很多第八内原来能卖1.79的可乐变成88c了,真的上来了,多少人要哭了。只是店太大,和烟公司没谈妥罢了,毕竟,烟公司没法给如糖果可乐那样的超级优惠,但别忘了它的人流,只要烟和猫头鹰一样价钱,利润可肯定比很多第八内他把几要多的。
至于沃尔玛开个连锁depanneur集团,卖小包装产品和烟酒,凭借它的物流和超低的进价,超级的客流……官司还在打,但是Molson都已经在作计划了,这些都是能见到那些公司高层的牛人先知道的消息,所以赶快跑吧。而那些整天窝在小店里忙忙碌碌或者看中国连续剧的,信息上滞后,最后真的消息出来,那就是晴天霹雳了。
就算这消息都变成真的了,还是有很多店能活下来的,比如牛人留下的店,都不怕这些冲击,第一,早就雇人作,收钱全部打条,不怕装MEV,第二,地点缘故,那两家进来,DT办公楼的人还是不会去那边买烟的,有档次的人价格不敏感,不会去dollar店排队买质量低劣的产品,沃尔玛?太遥远了吧。所以,他完全不担心。
另外就是对于找生意的价值的观点,彼此也是一致的,我们都在用同样一种标准,从《富爸爸》里面拿出来的标准衡量生意的好坏,就是“工作小时净利润率”,买下店来,缩短开店时间的华人不多,他是一个,所以他能不断开店,按照他的话,不给顾客惯这个包。赚钱是一方面,赚钱的效率更重要。
比如还是那个年利7万五的店,需要夫妇两个看店加进货,蹲店16个小时+进货,处理事务4个小时平均下来,一年365天,是7300小时,就算都发工资发出来,一个小时不到10.25,雇不起人作,如果算上他买店和货的金钱的利息(如果是贷款公司,大约12%年息,一年又是一万多),如果雇人作,是亏本的,而自己做的,也是比最低工资都要低的工作。换句话说,雇人一半,自己一般的话,只相当于干时薪六七块的工作,这样的活儿,哪里找不到,又何必拿个十多万来买呢?店要是卖价降低,损失加进去,算了,不算了……
倒是我们家,真的是只用了那个店1/6的钱买的哦,现在如果全雇人作,也不会赔本,就是一个月赚壹千,当然,这是在我收入如实上报,雇用少数民族,小时人工成本低基础上能实现的。但总的来说,这样的投资是可以继续的,一个店,那么点成本,能够带来正的现金流,那当然可以继续扩大这种模式。
牛人以为哈哈儿缺少再开分店的钱,还考虑投资,但问了下我买店的价格,就知道这点是多虑了。我们再开分店还是人的问题,要找到能替代自己的人,找不到。找到一种成功地模式,开20家店,做出品牌,MTY会拿着支票本上门的,不过……作好每一步再说吧。中国人不缺资金,而缺模板店。MTY作的都是大Mall和商业街模式,我做的是小Mall和小镇模式,差别太大了。而这样的模式,需要老板或者干活的十项全能,确实要求太高了,要有忽悠老外顾客的语言能力推销能力,会打咖啡,会做西餐,会烘焙,会做冷饮,会维护和修理机器,还要会修理上下水,装射灯安网络……除非在法国扑腾过很久,否则哪个新移民能做到,哪怕开了几年咖啡店的,能做的如我们两口子一样的,应该也不多。要求太高,所以模式不容易推广,很多店,能成功变成连锁店就是因为做起来简单。
开第三家店是最难的,这是牛人的忠告,哈哈儿估计三四年内,还达不到这个程度,不过,能得到他很多经验,真的很值,所以这顿饭想请客,结果牛人没给我机会,还逗我玩,说,你说的那个,你怎么能用三个中号橙子榨出一杯“鲜榨橙汁”而别人要用四个大号的才行,这个窍门告诉他果汁店的朋友,二十顿东坡楼都是要的……
好吧,用的是这种机器:
http://www.walmart.ca/en/ip/salton...h=yes&fromSearchBox=true&addFacet=SRCH:juicer
看看有没有看这帖子的知道答案。
另外问一下,牛人说要开成人技能培训,只要去公司注册哪里加一个经营项目就行了,不用去教育局什么报备,自己打印个证书就行了,这个没有职业标准考试认证的东西,谁做培训,怎么做都可以的,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