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652607/

蝴蝶飞累了 : 2013-06-20#1
回复: 今天开始我的纪实日志,长登多伦多

[FONT=Adobe 仿宋 Std R]《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前言----这帖子写出来,不是像说废话,就是像自言自语的精神病人。[/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有一次看电视上主持人问来宾一个问题:“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请问是什么?”来宾说:“镜子。”主持人的答案却是:“这是生活!”[/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是的,这是生活,你看到的就是生活,你的眼睛投向之处,就是你的生活。[/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时不时总会看到有些说法和意见,与我所看到加拿大完全不同。我甚至都在想是我对加拿大要求太低呢还是我这几年太顺,竟然就没有一件事情让我不爽或窝心。[/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当我面对一些我并不以为然的言论时,我想当面反驳,又想装的有教养;不反驳吧,有时又憋的难受,今天集中写完后,今后不再和任何人讨论比较中国好还是加拿大好这种无聊的问题![/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全家长登加拿大是受儿子的哮喘和一些别的事情影响,不然,我们可能现在还在国内。[/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头一年刚登陆属于低收入家庭,居然一个孩子每个月有接近500的幼儿抚养费(牛奶金)(安省给370多,联邦给6岁以下的100)。第一个月拿到的时候,心里偷着乐,想说,这还啥也没干呢,就先给钱,也太客气了吧。要知道在国内俺孩子拿的最多的时间最长的是5元一个月的独生子女费,他姥姥还煞费苦心的给存在一个存折上,准备给孩子留着长大了用,没想到呀货币贬值成了如今这个样子。[/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小T来加拿大的时候4岁,刚好免费进幼儿园。一开始觉得还蛮好的,毕竟免费的呀。可,时间一长开始不满意了。约克地区的JK(4岁)、SK(5岁)只能够上一天休息一天,并不是全日制的(预计到2015年全部的幼儿园开始实行全天)。不上课的那一天我特别不高兴,孩子在家多烦人啊,来了加拿大又请不起保姆,姥姥又暂时过不来,一个人带着孩子脾气特别不好。要想自己出钱去上幼儿园吧,好像还没习惯大手大脚花加币,尽管学费就算乘以6也和国内差不多。[/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偶然听人说,我家低收入,可以申请托儿补贴。马上申请,可是条件不够呀,要双职工或者全职学生,那就赶紧申请了一个免费的英语培训班LINC。[/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LINC班是加拿大政府针对新移民英文提高的一个免费的机构,类似的英语培训机构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种。这种机构不仅仅是提高英语,还更加注重新移民找工作等一系列问题。[/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本来LINC班要排队的,可是人家工作人员有一颗善良的同情心,考虑到我家这么“困难”的低收入,刚来,一个语言不通,一个语言通的又还没找到工作,他们就格外的开绿灯,一个星期就给我一个linc的学位。至于说我进了LINC班之后,老师们的热情、友善,我只能是单开一个帖子慢慢写了。[/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因此我家极其幸运的从申请开始60天之后就拿到了政府的托儿补贴。孩子下午3点放学后,可以直接由老师送到同一层楼的YMCA办的托儿中心到6点,不上学的那天,早上7点到下午6点也送到托儿中心,托儿中心还管一顿饭。且全年几乎不放假,就连暑假也不放假。这下高兴了,一高兴,还写了个帖子“就连要钱的感觉也如此美好—申请托儿补贴全过程[/FONT][FONT=Adobe 仿宋 Std R]”。[/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久了,今天,我开始深深的反省自己当时的那种新移民心态,你有啥不高兴!想想吧,在国内时,小T读的是一个离家比较近相对好一点的幼儿园,一年要交好几万学费呢,那时候没见你不高兴,怎么来了加拿大人家免费给你上半天,你嫌人没给你全天都免费,你就不高兴。这不和做人一样吗,人都请你吃了午饭了,你还嫌人不留你直接吃晚饭,你这不强盗逻辑吗?[/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儿子小时候在国内,有过两种问题,一是肠套叠,一是哮喘。来加拿大之后,肠套叠犯了一次,急诊,夜里,医院紧急CALL了一个儿科专家,一直陪了一整晚观察儿子的病情,第二天中午没事后,儿科专家才离开医院。我们不仅没有花一分钱,还带了一份lego的礼物离开医院。很感动,因为我们有比较。感叹之余我又写了一个帖子[/FONT][FONT=Adobe 仿宋 Std R]“看病纪实 ”。[/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儿子在北京的时候一直哮喘临界,运动量稍大一些,就上不来气,小脸憋得通红。医生也没办法,每次看完病都是两大口袋药,一开就是半个月的量,好几百块钱。吃到最后,药还没下去,先呕。可是该喘还是喘,该咳还是咳。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也没有办法,最后不耐烦的大手一挥:嗨,能回加拿大还是及早回吧,空气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就这样,我们决定还是别等孩子学好中文再来了,健康最要紧。[/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刚来加拿大不久的时候,孩子的咳嗽发做过一次,直接找了家Walk In 的诊所(不用预约的诊所),医生给开了一个喷雾的那种预防咳嗽的雾化器。医生说在他将要运动之前先喷,就不会喘。这东西还挺贵的,好几十一个。结果买回家,一次也没有用过,因为直到现在,孩子一直就没有咳过,自动好了,我想是加拿大空气太干净的原因吧。[/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很多人对加拿大的医疗制度不满意,认为加拿大的医生水平不高,临床经验不够。这也许是事实,因为病人少,怪病少,医生经验不足很正常。可是加拿大的医疗制度我还是非常满意的。比如我小儿子上个星期发烧咳嗽,头一天晚上咳,第二天早上9点半打电话给他的家庭医生,约到中午12点看病,看病时候我等了20分钟,看完后医生开了20多块钱的两种药,一种吃三天,一种吃7天,当时就预约7天之后复查的时间。诊所楼下就有一间药房,药房买完药吃完后当天就好多了,三天基本恢复正常。一个星期之后再复查,耳朵看看,眼睛看看,听听呼吸心跳,医生说完全康复了![/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有的人说:加拿大看病费劲,还要打电话预约,可是对我来讲不用抱着孩子排队挂号再排队看病,我就很满足了。[/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不满意的看看这几张照片对比下吧。[/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
[/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
[/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而我们呢?经常看儿科医生的地方都是没有人的:[/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
[/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当然,有遇到那些大病的,如果想要做手术,预约专科医生需要挺长时间的也排不上的人肯定有,虽然我没有遇到过。不过,我听医院的医生说,他们都是按照病情的紧急程度来排队,一定会保障你的权利和健康。我想当你遇到你认为不对的医生,不满意的医院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医院换一个医生再试试看。[/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FONT=Adobe 仿宋 Std R]我曾经看过一个帖子,有个在加拿大的华人小朋友得了病住院,他爸爸写帖子骂医院要收停车费,他说他没有工作,付不起停车费!我想对他说:“No one is here to make it comfortable for you!”[/FONT][/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庸医哪里都有,不是只有加拿大有,这个世界也不可能事事公平,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要抱怨,先找解决问题的方法。[/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加拿大有美好的笑脸,有美丽的风景,可是,问问我们自己:[/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你有[/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发现美的[/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眼睛吗?[/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
[/FONT]

吉安妈妈 : 2013-06-20#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不能再赞同。

小和尚 : 2013-06-20#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人多不多,空不空,
一个当场可以排队等到的,一个必须预约的,
能放在一块儿比吗?

下图,中国没有做进去,如果有中国,应该在1-3日。

附件


edi : 2013-06-20#4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楼主明知会遭到职业人士胡搅蛮缠,仍然出于感恩和公义对不了解加拿大的新移民讲述自己的经历,赞一个先~~~

而且说到了关键,这个按病患严重程度决定的插队制度,否则我们这些没背景没级别的新移民估计要在候诊区走廊上挺尸,咔咔。

正能量帖子加油!

boxofzj : 2013-06-20#5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写的真好!楼主有双能看见美好的眼睛:wdb17:

B&M : 2013-06-20#6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欣赏楼主的感恩之心 赞

NEWLIFECA : 2013-06-20#7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好不好,不用上升到理性的角度,只要凭自己的感觉就很容易判断。
但是就一些玩意,不分是非,听不进真话。

小和尚 : 2013-06-20#8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各省的医疗等待时间,单位:周(星期)
有人插队,就有人被挤出,这里都是平均时间。

附件


列治文的台北仁 : 2013-06-20#9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不錯!



台北仁

stonegump : 2013-06-20#10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感谢分享个人经历

笨林 : 2013-06-20#11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老朋友的帖要顶!

jongli : 2013-06-20#1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因为有了一份感恩的心,所以能够感受到在加拿大每一天的踏实和美丽,这个回报非常富足。
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顶!

Cool Kids幸福快乐每一天 : 2013-06-20#1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wdb26:

小和尚 : 2013-06-21#14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图1,2不算是发现美的眼睛吧?
如果大家说是,我也没话说。

[FONT=Adobe 仿宋 Std R]
[/FONT]


[FONT=Adobe 仿宋 Std R]
[/FONT]

teehee123 : 2013-06-21#15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wdb37::wdb45:

jongli : 2013-06-21#16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图1,2不算是发现美的眼睛吧?
如果大家说是,我也没话说。[FONT=Adobe 仿宋 Std R][/FONT]
正是因为有了丑,才凸显出更多的美来,这才是需要的正能量,懂不。

小和尚 : 2013-06-21#17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正是因为有了丑,才凸显出更多的美来,这才是需要的正能量,懂不。

我贴的两张时间表你没看到?
病和排队关系紧还是和时间关系紧?
我如果贴一张加拿大患者紧锁眉头漫长等待,
另一张中国患者早已康复出院在空旷的房间里玩积木(类似楼主的第三张照片)

鱼我所欲也 : 2013-06-21#18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楼主汉语都不会讲了。

jongli : 2013-06-21#19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我贴的两张时间表你没看到?
病和排队关系紧还是和时间关系紧?
我如果贴一张加拿大患者紧锁眉头漫长等待,
另一张中国患者早已康复出院在空旷的房间里玩积木(类似楼主的第三张照片)
关于加拿大的医疗制度,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在于个人怎么看。

从楼主眼睛中看到的加拿大(不仅仅是医疗),恰恰是很多移民所没有看到的,这其实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个心态问题,楼主的这个心态让她收获了幸福、家庭、事业(这是她上一个帖子谈到的),获得了更多、更快的适应和成功,而且相信她的这个心态会感染更多的移民并让其他人得到收获,这就是正能量,这也是我们看这个帖子所看到的东西。

如果你要带着几十倍的放大镜来看加拿大,那就无话可说了。

跑步前进 : 2013-06-21#20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我贴的两张时间表你没看到?
病和排队关系紧还是和时间关系紧?
我如果贴一张加拿大患者紧锁眉头漫长等待,
另一张中国患者早已康复出院在空旷的房间里玩积木(类似楼主的第三张照片)

终于明白了,和尚同学原来是职业“扫兴”的, :wdb26::wdb6: 其实论坛如果没有你的发言,战事”会少很多, 话说一有钱有闲的大款, 谈点啥风花雪月,游记,锅啥的多好, 一定尚粉众多。:wdb2::wdb2::wdb2:
基本每次上家园逛逛, 就会发现你被围攻, 马甲恒久远, 一件永流传;)

约在多伦多 : 2013-06-21#21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本人支持楼主观点,没有什么都好的地方,加拿大不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对于每个来这里的移民,我们只能以更积极态度,宽广的胸怀,来对待平日的生活。总之,我知道,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每天看到蓝天,白云,我就很快乐。

denmark : 2013-06-21#2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顶楼主

蝴蝶飞累了 : 2013-06-21#2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晕,这么一篇中庸的文章也值得某些人抬杠,抬爱了!

liveInMiss : 2013-06-21#24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和尚这SB果然第一时间跳出来了

leoo : 2013-06-21#25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晕,这么一篇中庸的文章也值得某些人抬杠,抬爱了!


抬杠也可以理解!


哪个国家都不可能绝对的完美!

还要看自己在生活中,注重哪一方面了!


无论好与坏都是自己的选择,来不来都没有人强迫!

小和尚 : 2013-06-21#26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和尚这SB果然第一时间跳出来了

错生同学老是说脏话

蝴蝶飞累了 : 2013-06-21#27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错生同学老是说脏话

别把这帖子顶的太火!:wdb12:

zhujian90 : 2013-06-21#28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常怀感恩的心

自然之旅08 : 2013-06-21#29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要理解生活,需要往后看;要过好生活,必须往前看。

Cool Kids幸福快乐每一天 : 2013-06-21#30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既然来了就老实呆了,好坏都在加拿大了。别的地方和我无关。我不是国内的高官特权富豪阶层,一普通老百姓,还是比较喜欢在加拿大呆。

edi : 2013-06-21#31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顶好帖就多顶几下, 现在的趋势是不懂生态平衡的爱争环保问题,不懂国际历史的鼓动种族灭绝,不懂医疗体系的开始论证医疗效率。大方向是不能说加拿大好,其实别的什么都是道具。

懒得为这种破事浪费时间,但为楼主的赤诚所征服,摘一段业内专家评美国医疗体系的帖子。

关键就两点:1.资源分配的平均度 2.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成本。

分析加拿大时只要知道1,加拿大是公立体系,资源分配比美国更平均。2,美加人才培养是同一个体系和精神,所以加拿大医科毕业的和正在行医的被美国抢了不少。

好了少罗嗦,上摘录的头几段,想细看的可以去纽时,想抬杠的可以去协和医院妇产科单挑群殴龚晓明,但人家没认输讨饶前不用上这儿科普赤脚医生的道道。

http://cn.nytimes.com/health/20130515/c15doctor/

####################

中美医疗差距在哪里?2013-05-16 15:37:43纽约时报 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10多年,我已经习惯了繁忙的临床工作,拥挤不堪的门诊,炒号的黄牛,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司空见惯,甚至认为医疗工作就应该是这样。 2012年我用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到美国参观学习,这一年时间,除了学习医疗专业的知识,更是看到了中美两国医疗的差别和不同,认识到美国的医疗服务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去的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是在全美排名第二的诊所,拥有全球知名的妇科泌尿专科诊疗中心,但是刚刚到医院的时候,我发现就诊的人群并没有想象中的拥挤,宽敞明亮的大堂看起来像酒店,门诊病人不像协和那么多,候诊区环境也非常舒适,就诊的时候每个病人都可以安排一个单间。我开始还以为医院病人不多,但是工作了几天后发现,来我们科的患者几乎全是妇科泌尿专业的疑难疾病患者,每年妇科泌尿手术的量超过了协和。患者和专家沟通的时间也不算少,初诊30分钟,复诊15分钟,专家不仅在专业技术上非常深厚,而且对病人的态度非常友好。从带我的主任和患者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中,我看到了融洽的医患关系,对比在中国,老百姓去协和看病时,通常是三五分钟就被打发走,在美国,病人去看专家门诊简直堪称是享受了。 我因此在努力思考差别背后的原因。 很多人说中国人太多,医生又太少,必须这么看病才能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这是人口的问题吗?不全是,世界银行2010年的数据显示,以每1000人拥有的执业医师数量计算,中国为1.5人,美国为2.4人,两者差距并不悬殊(同期全世界每1000人拥有医生最多的国家为古巴,达6.7人)。专就妇产科来说就更加不成立了。中国人口13亿,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统计显示,中国已有19万妇产科医生,相当于6842个人拥有一个妇产科医生,这个比例和美国2亿多人口,注册的妇产科医生2009年统计为4.2万人,平均每4762人拥有一个妇产科医生相当。 区别在于医生服务的质量,我们的医生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协和作为国内顶级的三甲医院,在国内拥有最知名的专家,而到了偏远地区或者县级医院,医生水平就和协和的相差甚远。而在国内各地,还存在着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等级之分。 这些情况在美国并不存在,全美各地医生的医疗水平基本是持平的,大城市与小镇、大学医院和专科诊所并没有显著差异。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有一次查塔努加(Chattanooga),一个位于田纳西州的不起眼的小城,拜访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 Laparoscopists,简称AAGL)的前主席刘宗源(C.Y. Liu),作为全球知名的妇科专家,他居然不是在一个大型的“三甲医院”内执业,而是在街边租了一栋楼,和一个自己的学生合伙开设了妇科专科诊所,在诊所看门诊。如有病人需要手术,就去一个邻近的社区医院做手术。在美国,医院是不分层级的,有很多这类私人开业的妇产科诊所在满足着老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持平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全美国的医生在临床方面基本上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就以妇产科为例,美国妇产科学院(The American Congress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简称ACOG)发布全美的妇产科规范,让全美的妇产科医师去遵循。而在其他专科,比如神经内科、肿瘤科,也都有类似的极其全面的规范和指南。 进一步深入下去,就不得不去谈美国的医学人才培训体系。 越是了解美国的医疗体系,我越是钦佩其百多年来建立的医疗人才队伍培养体系的合理性。从1893年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始实施住院医培训制度,这项体系很快在美国得以系统推行,并沿袭至今。在美国要成为医生,在医学院毕业了以后,必须要经过全国性的考试和Match(即医学生与申请医院进行面试、匹配——编注),获得住院医(residency)的机会,进入为期四年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在住院医结束以后,通过执照考试,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住院医不算是固定的工作,在毕业以后面临着三种职业前景的选择,可以去医疗机构找工作,可以自己开业,也可以进入到2-5年的专业医师(fellowship)培训体系中,向某一个专业进一步进行深造,真正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 在美国,无论是住院医师培训还是专业医师培训,其终极目标都是要让医生在毕业以后就成为独立的医师,

edi : 2013-06-21#3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这拷贝粘帖怎么会丢分段付,靠。!

蝴蝶飞累了 : 2013-06-21#3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这拷贝粘帖怎么会丢分段付,靠。!
:wdb1:谢谢!

其乐无穷 : 2013-06-21#34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那叫LONG VACATION的家伙就爱唱反调

edi : 2013-06-22#35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wdb1:谢谢!

你的移民帖给了我正能量,我这个同路人也礼当回馈正能量,所以还是要谢楼主。

小和尚 : 2013-06-22#36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那叫LONG VACATION的家伙就爱唱反调

这种正常人际关系中的礼貌,
当着别人大人的面,把自己小孩优点去比别家小孩缺点,
作为移民,我不会这样做。

蝴蝶飞累了 : 2013-06-22#37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这种正常人际关系中的礼貌,
当着别人大人的面,把自己小孩优点去比别家小孩缺点,
作为移民,我不会这样做。

没看懂,我中文退步成这样了:wdb7:

benPeng : 2013-06-23#38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有一个规律,凡是满口赞美加拿大生活的,大多在国内都快拿低保的人士,要么就是本人或孩子有病国内看不起来加拿大占了点表面便宜,乐得屁颠屁颠的。劝告一句在哪活着都不容易,尤其是把自己扮成弱势群体搏同情,一两次侥幸,在加拿大不是永远好使,不信你慢慢体会。

Mansaca : 2013-06-23#39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支持楼主

留几手 : 2013-06-23#40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我如果贴一张加拿大患者紧锁眉头漫长等待,
另一张中国患者早已康复出院在空旷的房间里玩积木(类似楼主的第三张照片)
LONG VACATION的逻辑差不多就等于——

1)贴一张非洲黑人吃大餐的照片,再帖一张北美穷人乞讨的照片;

2)以此来证明非洲比北美有钱。


典型的环球时报伎俩啊。。。。。

小和尚 : 2013-06-23#41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LONG VACATION的逻辑差不多就等于——

1)贴一张非洲黑人吃大餐的照片,再帖一张北美穷人乞讨的照片;

2)以此来证明非洲比北美有钱。


典型的环球时报伎俩啊。。。。。

你就这个理解力啊?惨了。
时间是不是对疾病医疗来说是最最重要因素之一?
小孩在医院玩积木是不是相对来说很次要的?
如果上述两点成立,你上面的例子是自打耳光:
也就是最重要的输了,挑一些次要的来要回面子。

爱咖啡滴猫 : 2013-06-23#4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FONT=Adobe 仿宋 Std R]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FONT=Adobe 仿宋 Std R]说的真好![/FONT]
[/FONT]

edi : 2013-06-23#4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有一个规律,凡是满口赞美加拿大生活的,大多在国内都快拿低保的人士,要么就是本人或孩子有病国内看不起来加拿大占了点表面便宜,乐得屁颠屁颠的。劝告一句在哪活着都不容易,尤其是把自己扮成弱势群体搏同情,一两次侥幸,在加拿大不是永远好使,不信你慢慢体会。

这家伙如估计哪条神经搭错了,在这儿玩起了“大数据”。这类没有大规模抽样的推测不如说是臆想,或者干脆说意淫。

按这人的逻辑,只要是见不得人说加拿大好的,必然是在加拿大的loser。而这类loser由于自身判断失误,不管过去在中国是不是loser,现在回去了都是loser,因为他(她)在国内的基础如此的脆弱,以至于现在消逝殆尽,所以还在移民的圈子里生不如死地混着。

也就是说,是实实在在的自找的,是实至名归的能力差。而且挨骂也是自找的,因为不需要采样啊,就事论事的针对个人,连证据都那么明白,搜索都省了,有那么配合的吗?笑死了~~~

tony9721 : 2013-06-23#44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写的好

小和尚 : 2013-06-23#45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这家伙如估计哪条神经搭错了,在这儿玩起了“大数据”。这类没有大规模抽样的推测不如说是臆想,或者干脆说意淫。

按这人的逻辑,只要是见不得人说加拿大好的,必然是在加拿大的loser。而这类loser由于自身判断失误,不管过去在中国是不是loser,现在回去了都是loser,因为他(她)在国内的基础如此的脆弱,以至于现在消逝殆尽,所以还在移民的圈子里生不如死地混着。

也就是说,是实实在在的自找的,是实至名归的能力差。而且挨骂也是自找的,因为不需要采样啊,就事论事的针对个人,连证据都那么明白,搜索都省了,有那么配合的吗?笑死了~~~
现在确实是大数据时代,数据说话,
但苦于不是专业人士,看不懂:




附件


留几手 : 2013-06-24#46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你就这个理解力啊?惨了。
时间是不是对疾病医疗来说是最最重要因素之一?
小孩在医院玩积木是不是相对来说很次要的?
如果上述两点成立,你上面的例子是自打耳光:
也就是最重要的输了,挑一些次要的来要回面子。
你就这个理解力啊?惨了。

Johnny1008 : 2013-06-24#47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你就这个理解力啊?惨了。

没没没!小和尚的理解能力超强!

这不,他一边把加拿大的医疗说成“是可,孰不可

一边却在温哥华凄凄惨惨的“”着他那漫长的移民监吗?

:wdb6::wdb6::wdb6:

大家没从这南辕北辙的行为中看出些玄机吗?


:wdb5:

小和尚 : 2013-06-24#48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没没没!小和尚的理解能力超强!

这不,他一边把加拿大的医疗说成“是可,孰不可

一边却在温哥华凄凄惨惨的“”着他那漫长的移民监吗?

:wdb6::wdb6::wdb6:

大家没从这南辕北辙的行为中看出些玄机吗?


:wdb5:
你整天混在国内干什么?

Johnny1008 : 2013-06-24#49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你整天混在国内干什么?

我为啥在中国?好可笑的问题啊!我生在中国啊!

你生在“让中国移民变短命”的加拿大吗?

你生在“医疗制度烂到透顶”的加拿大吗?

你生在“转基因食品遍地是”的加拿大吗?

你生在“强行逼你发誓效忠”的加拿大吗?

你生在“黑帮遍地子弹横飞”的加拿大吗?

你生在“美帝走狗前途没落”的加拿大吗?

那你咋打破头,削尖脑的挤进了加拿大呢??

:wdb6::wdb6::wdb6:

等答案!等答案噢!!


:wdb6::wdb6::wdb6:

小和尚 : 2013-06-24#50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强尼一到北美,就像陈光诚一样立马被抛弃。

Johnny1008 : 2013-06-24#51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强尼一到北美,就像陈光诚一样立马被抛弃。

又来玩这种声东击西的把戏了!

:wdb6::wdb6::wdb6:

我怎么觉得你小和尚义无反顾的强留北美

就是为了跟你所预言的“寿命短”“烂医疗”紧紧拥抱呢?

:wdb6::wdb6::wdb6:

你该不是为了大家不要再来短命了,所以亲自来“短自己之命增大家之寿”呢?

好感动哦!


:wdb7:

edi : 2013-06-24#5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这个谁,long vacation,你的数据里缺乏客观的中国的平均数据做参照。加拿大的数据是非常平均的,大病基本不用出省,国内大医院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常有某某转战几省终于完成某手术的“事迹”,你用十几亿人举全国之力的建设成果和三千万人的平均水平比,呵呵,这可不是变着法骂中国政府无能吗?

再说,医疗设备上,国内最好的医院都是用进口设备做噱头。药品质量上,我认识几个做药的,知道最好的药,老干部们吃的新药,都是进口的,这帮家伙的病房也集中了最先进的进口设备。在加拿大,这个问题上起码都是平均的。

加拿大是个在公平和局部效率间选择公平的国家,我认为这点比美国好,比中国就好太多了。如果你不认同这个信念,请你走开,这是我们通过努力,牺牲和坚持所维系的国家。国内有很多受我尊敬的,有良心的人,比如协和医院的那位,你真好是反例,老在加拿大华人移民的论坛上贬低加拿大,已经进入强迫症的范畴了。

好好看看那个医生的文章,我的回帖有链接,不想再跟你胡扯,浪费时间不说,也丢人,就没几个有逻辑的左派吗,评论员也行。

蝴蝶飞累了 : 2013-06-24#5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又来玩这种声东击西的把戏了!

:wdb6::wdb6::wdb6:

我怎么觉得你小和尚义无反顾的强留北美

就是为了跟你所预言的“寿命短”“烂医疗”紧紧拥抱呢?

:wdb6::wdb6::wdb6:

你该不是为了大家不要再来短命了,所以亲自来“短自己之命增大家之寿”呢?

好感动哦!


:wdb7:
哈哈哈哈,油墨,大早上的给我笑死了。回答呀,小和尚。这儿估计就你一个混得好的成功人士!别顾左右而言他!

Ca0812 : 2013-06-24#54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要是俺在出国前能看到类是小和尚写的这些真话贴就好了,就不会被那些美丽的谎言弄到睡不着觉,因为向往着美好嘛!义无反顾地来了...

切!靠!

Nickel : 2013-06-24#55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待习惯了之后,觉得挺好的。

小和尚 : 2013-06-24#56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要是俺在出国前能看到类是小和尚写的这些真话贴就好了,就不会被那些美丽的谎言弄到睡不着觉,因为向往着美好嘛!义无反顾地来了...

切!靠!
:wdb11::wdb19:

小和尚 : 2013-06-24#57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哈哈哈哈,油墨,大早上的给我笑死了。回答呀,小和尚。这儿估计就你一个混得好的成功人士!别顾左右而言他!

这里绝对房产中介混得最好,俺就一个屌丝,给你看看俺国内的厨房,保证虾你一跳,呵呵。

附件


小和尚 : 2013-06-24#58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逆袭

附件


蝴蝶飞累了 : 2013-06-24#59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为什么要被吓一跳?你家太小了?橱柜太新了?你自己装的?
晕,我在和什么人抬杠?对话结束,不在一个频道上!别把我的帖子顶太火!

Johnny1008 : 2013-06-24#60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哈哈哈哈,油墨,大早上的给我笑死了。回答呀,小和尚。这儿估计就你一个混得好的成功人士!别顾左右而言他!

在这种问题上,小和尚永远只有“反面”,所以它是不敢“正面”回答的!

一句“顾左右而言他”果然被你料中,刚还痛斥加拿大医疗呢,一转眼又去展示他家灶头间了!

:wdb6::wdb6::wdb6:

而且,可笑的是,辛辛苦苦的贬低了一顿加拿大之后,

自己的灶间竟然还是用中式的水泥镶红砖的底子,仿了一个北美厨房的外观!

:wdb6::wdb6::wdb6:

这倒是极其符合他惯常的两面派风格!!

一边把加拿大贬的一文不值,一边却又暗中在加拿大买房置业,

还要把全家人都弄到这个让“中国人命”的加拿大来!

:wdb5:

看来小和尚根本不是中国人,估计应该是他崇尚至极的日本人来的!

否则,咋这么大胆子“明知加命,偏向命行”呢!?


: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

浩瀚兄弟 : 2013-06-24#61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善于发现“美”的人,幸福感是最强的。斤斤计较,又或自视“强人”的人,就会看啥都不顺眼,全世界都欠他的。

samuel63 : 2013-06-25#6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有一个规律,凡是满口赞美加拿大生活的,大多在国内都快拿低保的人士,要么就是本人或孩子有病国内看不起来加拿大占了点表面便宜,乐得屁颠屁颠的。劝告一句在哪活着都不容易,尤其是把自己扮成弱势群体搏同情,一两次侥幸,在加拿大不是永远好使,不信你慢慢体会。
基本赞同。:wdb10:

verasong : 2013-06-25#6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前面看着都写得挺好的,怎么后面又扯上国内呢?觉得加拿大好就一定要说国内不好么?国内医院确实排大队,人多,好歹你能看上吧?家园里还有个妈妈在加拿大从先兆流产等到真的流产呢!你说哪个制度好?都有自己的局限。

Johnny1008 : 2013-06-25#64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说的也是噢!加拿大医院不是也天天都会死人吗!

你看这不就有个实例摆着,说明了加拿大的孕产妇也会出状况!

而在中国只要这个先兆流产的孕妇去排了大队,看上了大夫,就肯定会母婴安全的!

所以说,不要偏听偏信!要想小和尚一样只相信数据才对吗!!

来来来!上数据!!


:wdb6::wdb6::wdb6:


小和尚 : 2013-06-25#65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你聚焦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水平
我聚焦在移民,特别是加拿大移民,比你更贴近现实:


http://www.iask.ca/news/canada/2011/1117/102311.html
移民加国越久,移民健康状况越差(同年龄相比)

http://www.statcan.gc.ca/pub/82-622-...ultats-eng.htm


上图是循环系统病死,下图是癌症病死,快速增长(已考虑年龄因素)



ASMRs:Age-Specific Mortality Rate
报告以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s)来作为判断移民健康情况的基准,数字愈高,代表死亡率愈高,健康情况愈坏。



From: http://www.statcan.gc.ca/pub/82-622-...ultats-eng.htm
加拿大统计局网站

Johnny1008 : 2013-06-25#66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你聚焦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我聚焦在移民,特别是加拿大移民

移民加国越久,移民健康状况越差(同年龄相比)

上图是循环系统病,下图是癌症病,快速增长(已考虑年龄因素)

ASMRs:Age-Specific Mortality Rate
报告以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s)来作为判断移民健康情况的基准,数字愈高,代表死亡率愈高,健康情况愈坏


闲话少说,图表少贴,

就等您小和尚一句话了!

您!是为啥要千辛万苦、削尖脑袋的挤到这个“移民加国越久,移民健康状况越差”加拿大来呢?

还买房置地,还苦等换卡,还拖家带口?

您别告诉我,您就是奔着“循环系统病,癌症病”而来的哦?

亦或告诉我说,您就是奔着“死亡率愈,健康情况愈”而来的?

等答案噢!


: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wdb6:

小和尚 : 2013-06-25#67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我的回答能改变加拿大统计局历时十年的浩瀚统计结果吗?
呵呵。

Johnny1008 : 2013-06-25#68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我的回答能改变加拿大统计局历时十年的浩瀚统计结果吗?
呵呵。

你的回答能解释多次张贴“中国人来加拿大死的早,死的快”而你却义无反顾的来了,

不但来了,还死赖着不走,不但不走,还要买房置地,不但买房,还要拖家带口……

这个世纪谜题在大家心中的疑问!

等答案噢!


:wdb6::wdb6::wdb6:

welkinchen : 2013-06-28#69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在中国,是有钱有权人的天堂

Life W A B N : 2013-06-28#70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进入夏天,每天上班途中看着眼前的郁郁葱葱,晚上饭后和老公在幽静的街边散步,不时有淡淡的花香传来,我总是忍不住想说,我还是挺爱加拿大的。
不用去羡慕别人的富足,也不用去理会别人的抱怨,只要自己满足眼前的生活就好。
只要在一个地方扎根生活了,就多感受它的美好吧。

doupanpan : 2013-06-28#71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谢谢LZ分享

taoyuanjieyi : 2013-07-04#72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楼主继续;

约在多伦多 : 2013-07-12#73
回复: 加拿大,不能对你要求更多

我感觉,帖子的目的除了阐述楼主的对本地的医疗体系的理解外,还是帮助更多人来认知本地医疗的特点。我觉得这样理解也许更好些,这里是加拿大,所以才有这种体系,这种体系能一直保持下来,自然有其充足的理由,具体是什么,我想这不重要,还有,这边医生资源少,为什么少,原因很多,也不想去分析它。
中国是中国,所以才有中国的体系,好不好,从国内来的人自己心里清楚,我的感觉是,只要有钱或是有权,那是真好,其他的,真的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