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会加给人所不能承受的重负,你的潜能,只有在重压下才能迸发,经历凤凰涅磐才能华丽转身。
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任何人是靠得住的,包括你异想天开的父母,包括你不负责任的洋人丈夫,你只能靠自己。
把心绪理顺,排好优先顺序,爱自己,爱孩子,和老公谈谈,目前的困境需要他共同面对,否则,让法律来判。至于父母那边,告诉他们你的困境,他们若理解最好,不理解那么就不用理睬了。
身边几个嫁洋人的朋友,只有一个上海女孩的丈夫很好,知道努力赚钱养家,其他统统都是国内说的二流子,表面看都礼貌,热情,幽默,在家里都是老婆努力赚钱,他们就会酗酒,呼朋唤友。听她们分别说过,都不约而同地在结婚前替洋老公还清信用卡债务。
希望我的女儿将来能睁大眼睛,找个勤奋爱家的靠谱老公。
不是开玩笑。2016年对我来说是糟透了的一年,看不到改变的希望,我只希望2017年会好一些。
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度过。抑郁症发作越来越频繁,从几年一次到几个月一次到每个月一次。我终于打算看Mental Health,却被告之要排四个月的队才能等到第一次咨询。
短期记忆力下降的厉害。不是用心特意记的东西就像是倒在倾斜玻璃板上的水,很快就流的干干净净毫无痕迹了。每天早上完全是根据规律做事,如果娃打乱顺序,就很容易忘东西。最近两个月在gym忘过无数东西,从钥匙到衣服到鞋到水壶,最后把整个袋子都丢了。除了工作和学习,好像脑袋里没有更多的地方装其他东西了。
房子装修出了差错,贷款出了差错。一切可能发生的和不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出现了。结果就是经济困难,入不敷出。to make ends meet,从没如此形象的体会过这个词组,感觉就是拼命用手拽着两头想把支出和收入之间的窟窿堵上。减少支出,除了饭钱和买菜,可减的不多。坚持了一年多的gym停了,很遗憾,但gym不是必须品。每顿饭控制在3元以下,午饭饭量减半,停掉零食,只买便宜的水果蔬菜。但还是不够。bf不肯放弃Tim's,也不肯停了手机和网络还有Netflix。
上了几年的学,眼看着快毕业了,结果学校改革,课程全部重排了。排了一下时间表才发现因为我只能上一门晚上的课,而学校的安排是两门课,明明已经临近结束了,如果我运气不好要明年秋天才能上完所有科目。为了这个课程这几年牺牲无数,最糟糕的是找工作没什么用处。最适合我的行业这个城市没有。
娃自从出生就是我晚上陪着她。无论是从前她半夜醒两个小时玩玩具还是最近每隔两个小时醒一次看看我在不在身边,都是我陪她。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断断续续的睡眠。娃是我的小尾巴,只要我在家,她就一定要待在我的视线里。这本来没什么,只是她最爱电子产品和任何有按键的东西。所以娃醒着的时候我没法用电脑,没法用电脑就没法写作业。每个周末都在自责中度过,一面陪着娃玩,一面想着一天的时间又浪费了,晚上熬夜吧。但是好困好困,脑袋像浆糊一样完全不知道读了些什么。而且只要我睡的晚,娃一定知道,夜里会多醒两次,早上会早早起床。连着三个晚上只睡了四个小时以后,早上走路都走不成直线了。每当想起种种作业安排就想拿脑袋撞墙。从去年到今年所有的休假都用在学习和装修上了,最终只真正休了一天。曾经一度觉得我像只充电电池,每天早上中午去gym就是给自己充电,充过电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精力。我需要休息,但我没时间,我做不到。
娃很可怜,每天早上六点就被我从被窝里挖出来。有时候穿好衣服鞋子帽子,抱到车里绑好了,头还垂着打盹。晚上六点半我们回到家,匆忙的做点简单的晚饭,陪娃吃饭,玩一小会就是她睡觉的时间了。我连洗碗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我洗碗,娃就站在椅子上跟着我在水槽里折腾。过去两年,我从在家没法玩游戏到没法用电脑到没法看电视,逐步退化。只能看看Friends之类片长只有二十分钟的喜剧,因为要盯着娃,看其他片子都会漏很多情节。周末一眼没照顾到,娃在自己脸上划了长长一道口子。很担心会留伤疤,如果这孩子以后不用化妆就能cos路飞可怎么办哪。又一次觉得我不是好妈妈,娃被我看着还能出事。
除夕那天给我父母打电话,结果话不投机,之后我哭了一周。我也不知道为啥我父母总是能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跟我吵架。六年前是这样,如今又是这样。六年前他们说对他们来说我姨妈比我重要,如今这点也没什么变化。六年前他们不喜欢我bf,如今也是这样。六年前我娘说“我们不用你给我们办移民,我们不去加拿大”。那句话把我很多年以来一步一步的发展计划粉碎了,让我觉得我努力了很多年的目标毫无意义。如今他们非要来加拿大,要探亲,要移民。我不做移民中介,但我知道每年加拿大收多少父母移民,申请流程和耗时,不是你说要办马上就能办的。更关键的是,钱呢?我一分多余的钱都没有。我父母养老的房子都是他们借钱买的,只有借款没有存款。他俩借钱炒股把钱都赔掉,说是要卖了国内养老的房子跑这儿来投奔我姨妈,然后给人当保姆或者到饭店打黑工赚生活费。我真的无力吐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把那些来自我姨妈的乱七八糟的念头从他们脑袋里清理掉。说是来看我和娃,非要住我姨妈家算是怎么回事?住我家的话,语言不通,半小时车程内没有公交车,走路到最近的便利店要一小时,附近除了大海松鼠兔子鹿狐狸和狼以外啥都没有。我每天晚上只有不到两小时时间,每天累的跟死狗似的。他们来了肯定对我们的生活习惯什么都看不惯,没事再跟我bf还有他妈吵吵架,我真的不用活了。
总之,我做着一份收入低但很舒服的全职工作,每学期上两门研究生课,六月份要跨行考资格证书,家里有只刚满两岁的熊娃,真正的白手起家,欠了一屁股债,眼看要还不上房贷,生娃以后抑郁症越来越严重,父母亲戚总是火上浇油。
When I was young, I believed in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nd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hese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Now I can only say "Next year is another year".
Life has never been easy. However I hope this is the worst part of my life.
上帝不会加给人所不能承受的重负,你的潜能,只有在重压下才能迸发,经历凤凰涅磐才能华丽转身。
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任何人是靠得住的,包括你异想天开的父母,包括你不负责任的洋人丈夫,你只能靠自己。
把心绪理顺,排好优先顺序,爱自己,爱孩子,和老公谈谈,目前的困境需要他共同面对,否则,让法律来判。至于父母那边,告诉他们你的困境,他们若理解最好,不理解那么就不用理睬了。
身边几个嫁洋人的朋友,只有一个上海女孩的丈夫很好,知道努力赚钱养家,其他统统都是国内说的二流子,表面看都礼貌,热情,幽默,在家里都是老婆努力赚钱,他们就会酗酒,呼朋唤友。听她们分别说过,都不约而同地在结婚前替洋老公还清信用卡债务。
希望我的女儿将来能睁大眼睛,找个勤奋爱家的靠谱老公。
不是开玩笑。2016年对我来说是糟透了的一年,看不到改变的希望,我只希望2017年会好一些。
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度过。抑郁症发作越来越频繁,从几年一次到几个月一次到每个月一次。我终于打算看Mental Health,却被告之要排四个月的队才能等到第一次咨询。
短期记忆力下降的厉害。不是用心特意记的东西就像是倒在倾斜玻璃板上的水,很快就流的干干净净毫无痕迹了。每天早上完全是根据规律做事,如果娃打乱顺序,就很容易忘东西。最近两个月在gym忘过无数东西,从钥匙到衣服到鞋到水壶,最后把整个袋子都丢了。除了工作和学习,好像脑袋里没有更多的地方装其他东西了。
房子装修出了差错,贷款出了差错。一切可能发生的和不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出现了。结果就是经济困难,入不敷出。to make ends meet,从没如此形象的体会过这个词组,感觉就是拼命用手拽着两头想把支出和收入之间的窟窿堵上。减少支出,除了饭钱和买菜,可减的不多。坚持了一年多的gym停了,很遗憾,但gym不是必须品。每顿饭控制在3元以下,午饭饭量减半,停掉零食,只买便宜的水果蔬菜。但还是不够。bf不肯放弃Tim's,也不肯停了手机和网络还有Netflix。
上了几年的学,眼看着快毕业了,结果学校改革,课程全部重排了。排了一下时间表才发现因为我只能上一门晚上的课,而学校的安排是两门课,明明已经临近结束了,如果我运气不好要明年秋天才能上完所有科目。为了这个课程这几年牺牲无数,最糟糕的是找工作没什么用处。最适合我的行业这个城市没有。
娃自从出生就是我晚上陪着她。无论是从前她半夜醒两个小时玩玩具还是最近每隔两个小时醒一次看看我在不在身边,都是我陪她。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断断续续的睡眠。娃是我的小尾巴,只要我在家,她就一定要待在我的视线里。这本来没什么,只是她最爱电子产品和任何有按键的东西。所以娃醒着的时候我没法用电脑,没法用电脑就没法写作业。每个周末都在自责中度过,一面陪着娃玩,一面想着一天的时间又浪费了,晚上熬夜吧。但是好困好困,脑袋像浆糊一样完全不知道读了些什么。而且只要我睡的晚,娃一定知道,夜里会多醒两次,早上会早早起床。连着三个晚上只睡了四个小时以后,早上走路都走不成直线了。每当想起种种作业安排就想拿脑袋撞墙。从去年到今年所有的休假都用在学习和装修上了,最终只真正休了一天。曾经一度觉得我像只充电电池,每天早上中午去gym就是给自己充电,充过电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精力。我需要休息,但我没时间,我做不到。
娃很可怜,每天早上六点就被我从被窝里挖出来。有时候穿好衣服鞋子帽子,抱到车里绑好了,头还垂着打盹。晚上六点半我们回到家,匆忙的做点简单的晚饭,陪娃吃饭,玩一小会就是她睡觉的时间了。我连洗碗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我洗碗,娃就站在椅子上跟着我在水槽里折腾。过去两年,我从在家没法玩游戏到没法用电脑到没法看电视,逐步退化。只能看看Friends之类片长只有二十分钟的喜剧,因为要盯着娃,看其他片子都会漏很多情节。周末一眼没照顾到,娃在自己脸上划了长长一道口子。很担心会留伤疤,如果这孩子以后不用化妆就能cos路飞可怎么办哪。又一次觉得我不是好妈妈,娃被我看着还能出事。
除夕那天给我父母打电话,结果话不投机,之后我哭了一周。我也不知道为啥我父母总是能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跟我吵架。六年前是这样,如今又是这样。六年前他们说对他们来说我姨妈比我重要,如今这点也没什么变化。六年前他们不喜欢我bf,如今也是这样。六年前我娘说“我们不用你给我们办移民,我们不去加拿大”。那句话把我很多年以来一步一步的发展计划粉碎了,让我觉得我努力了很多年的目标毫无意义。如今他们非要来加拿大,要探亲,要移民。我不做移民中介,但我知道每年加拿大收多少父母移民,申请流程和耗时,不是你说要办马上就能办的。更关键的是,钱呢?我一分多余的钱都没有。我父母养老的房子都是他们借钱买的,只有借款没有存款。他俩借钱炒股把钱都赔掉,说是要卖了国内养老的房子跑这儿来投奔我姨妈,然后给人当保姆或者到饭店打黑工赚生活费。我真的无力吐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把那些来自我姨妈的乱七八糟的念头从他们脑袋里清理掉。说是来看我和娃,非要住我姨妈家算是怎么回事?住我家的话,语言不通,半小时车程内没有公交车,走路到最近的便利店要一小时,附近除了大海松鼠兔子鹿狐狸和狼以外啥都没有。我每天晚上只有不到两小时时间,每天累的跟死狗似的。他们来了肯定对我们的生活习惯什么都看不惯,没事再跟我bf还有他妈吵吵架,我真的不用活了。
总之,我做着一份收入低但很舒服的全职工作,每学期上两门研究生课,六月份要跨行考资格证书,家里有只刚满两岁的熊娃,真正的白手起家,欠了一屁股债,眼看要还不上房贷,生娃以后抑郁症越来越严重,父母亲戚总是火上浇油。
When I was young, I believed in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nd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hese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Now I can only say "Next year is another year".
Life has never been easy. However I hope this is the worst part of my life.
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在国外怎么这么受罪呢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去的加拿大 我今年准备移民登陆哈法了 在国内已经工作十年了 有一些积蓄 不知道会不会到那边也像你这么艰难关于消费方式。我从小就很节省。小时候我身上总有零花钱,但我从来不买零食,总是攒着。没遇到BF之前,我每周去超市的花费是20元,而且从来都是自己做饭吃。我不会忘了因为在学校买hog dog做午饭被我姨妈说太能花钱的事。没工作之前因为没钱去饭店吃饭,极少参与留学生的活动,很多年也没攒下几个朋友。即使今天我穿着运动鞋背着大书包走在SMU的校园里也十足像个学生。我对生活的要求就三样,有地方住,有东西吃,有网上。所以我一个人的话可以省出很多钱,但是我不能要求bf和我采取同样的最低生活标准。对他来说赚钱是用来花的,对自己太苛刻那是生存不是生活,我对很多东西不在乎但是他在乎。我同意我不能剥夺他享受生活的权利。所以我们一直没有积蓄。对加拿大人来说,这应该是很正常的,我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才罕见。
关于悲观。几年前我经历过一些困境,当时也觉得非常难过。当时再严重的事,过后看看也不过是小事。这个道理我很多年前就懂。然而无论过后如何,眼前的难关总要度过,不是说将来回首时是小事现在就不难了。和一个抑郁的人说放宽心其实没多大用处。我发现我抑郁的时候完全是用另一个大脑另一套思维方式。同样接到一个坏消息,抑郁的时候就觉得世界是灰色的,毫无希望,只能默默流泪。正常的时候就会咬咬牙,说现在情况是这样的,有几个方案可以考虑,各自的利弊是什么,应该拿出个怎样的行动方案出来。
关于房子。这个房子是一笔投资,买的很便宜。bf非常喜欢这个房子,所以装修的时候是按照dream house来弄的。他想在这里起码住到娃小学毕业。而我一直考虑的是钱够不够,实在不行虽然可惜也要卖了房子。直到有一天半夜,我安顿好娃重新睡下,站在窗口看着外面泛着点点微波的大海,看着房子周围月光照的通明的雪地,享受着那份宁谧,我知道我爱上了这个地方,这里是我的家,我要尽全力保卫它。毕竟每天夜里都可以看到神秘又美丽的大海的地方不多,更不用提那些宝石一样的每天星斗。躺在卧室的床上就可以看到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星空。所以不可以放弃,要努力。
最近一周起码有五个人说我瘦了。所以还要继续努力减肥。虽然把健身取消了,又开始每天中午爬一小时楼梯了。第一天腿疼了一周,之后就没什么感觉了。BF说如果我能瘦下来,秋天的halcon他扮Deadpool,我可以扮Copycat。但我觉得Harley Quinn更适合我。看了多年日漫,现在终于开始涉足美漫,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