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中国护照越来越值钱,那移民是不是会少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795863/

Victory country : 2016-06-28#1
澳大利亚对中国护照的新政策是不是说明中国护照越来越值钱,加拿大是十年签,美国也是,外国人买房的问题吵了那么久,没见政府有动静。看来西方政府愈来愈看重中国人的钱袋子。看看加拿大的就业,实在不敢恭维。如果是北上广深的户籍好像还是国内就业机会多。

小和尚 : 2016-06-28#2
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Victory country : 2016-06-28#3
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你是说逐步减少?

家园小千 : 2016-06-28#4
你是说逐步减少?
移民减少
回流增多

小和尚 : 2016-06-28#5
你是说逐步减少?

移民减少
回流增多

资金符合要求的越来越多,
但都用孩子留学出来的方式移民,
而不会苦了自己,错过这一波。

Nebula.Trek : 2016-06-28#6
我肯定的回答你,想移民澳洲的肯定要增加。

家园小千 : 2016-06-28#7
资金符合要求的越来越多,
但都用孩子留学出来的方式移民,
而不会苦了自己,错过这一波。
把孩子往火坑里仍?

小和尚 : 2016-06-28#8
把孩子往火坑里仍?
我孩子在初中就没法和学校优秀男孩子竞争,但学习语言天赋可以,所以适合出来混,
但凡我感觉她有创造力的那一刻,我会鼓励她回国创业,用资金和社会关系帮助她。

当年移民出来的大学生可不是像现在那么不值钱,我毕业进国营大厂时,不用知道名字,称呼新大学生,大家都知道是谁了,只要不犯错误,现在都是中流砥柱。

Nebula.Trek : 2016-06-28#9
移民看地方的,加拿大目前对中国家庭有吸引力的大多是问题家庭。1.贪官。2.小孩读书国内混不下去了。3.小三。4.敌视丑化中国的。5.可以浪费几年看看的。所以这样的成分构成,加拿大整体移民素质越来越低。现在西人已经发现了,都说北京上海的年轻人远比加拿大本地华人二代有朝气多了,时代弄人啊。

别的地方不知道,就蒙特利尔我认识的华人二代小年轻,基本都是医生律师等高级专业人才,去微软工作的都算是比较差的。这可能和魁省华人有充足的时间教育下一代有关系吧。



不过统计了一下,发现70%的二代都去美帝了。


另外魁省第一代华人也很牛的,出了加拿大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一大堆科学家,高级技术专家,ITer。

但是要比第二代,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还是那些父母在家吃福利什么都不干(至少一个什么工作都不干)的人的二代强,就因为他们有时间照顾子女了。

如果大家愿意调查,可以调查一下魁省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例如 Marianopolis,Jean-de-Brébeuf ,Jean-Eudes里面有多少华人便利店的子女,以及他们中有多少成为律师,医生,有多少大学还没毕业就去微软,google和facebook工作的。

很多有意思的,我今年又认识了几个华人二代,最大的不过21岁,他们都是去美国一流的公司工作,很巧合的是他们父母都是开便利店的。 他们从小学就学习乐高玩具机器人开发,中学就开发各种软件,在Marianopolis等学校上高三的时候,他们中很多就已经成为美国公司抢夺的对象,其中有人中学还没毕业,就收到美国公司以30万美元年薪的offer。

比较出名的我们可以看到,例如:
Simon Tian:华人天才少年将如何颠覆智能手机市场
http://www.chinesepress.com/a/jinrihuaren/2015/0613/41015.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mon_Tian

Cheng Lou,蒙特利尔华人二代,facebook核心react开发者。

单单Simon Tian等几个华人二代为核心的Marianopolis华人二代圈子有多厉害呢?他们这个圈子,普遍都是医生,律师,精算师,数学,以及IT的精英。由于他们精通英法双语,善于交际,性格外向,所以他们中的多数未来将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公司和政府的管理层和规划层。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有人已经为未来在渥太华从政做准备。

如果这些人,你还觉得他们不算是精英,你还认为他们不如北京上海的小年轻,那你绝对是错了。




魁省华人第二代移民,在事业发展上普遍来说,是压倒性完胜其他地区,包括完胜美国。

所以不要嘲笑来魁省的,来魁省的不是傻子。

Victory country : 2016-06-28#10
移民看地方的,加拿大目前对中国家庭有吸引力的大多是问题家庭。1.贪官。2.小孩读书国内混不下去了。3.小三。4.敌视丑化中国的。5.可以浪费几年看看的。所以这样的成分构成,加拿大整体移民素质越来越低。现在西人已经发现了,都说北京上海的年轻人远比加拿大本地华人二代有朝气多了,时代弄人啊。
我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如果她将来想去美国我也支持,要不回上海。加拿大就冰天雪地的多伦多还有点产业,其他地方真的不行,养老挺好。

Feat : 2016-06-28#11
别的地方不知道,就蒙特利尔我认识的华人二代小年轻,基本都是医生律师等高级专业人才,去微软工作的都算是比较差的。这可能和魁省华人有充足的时间教育下一代有关系吧。



不过统计了一下,发现70%的二代都去美帝了。


另外魁省第一代华人也很牛的,出了加拿大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一大堆科学家,高级技术专家,ITer。

但是要比第二代,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还是那些父母在家吃福利什么都不干(至少一个什么工作都不干)的人的二代强,就因为他们有时间照顾子女了。

如果大家愿意调查,可以调查一下魁省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例如 Marianopolis,Jean-de-Brébeuf ,Jean-Eudes里面有多少华人便利店的子女,以及他们中有多少成为律师,医生,有多少大学还没毕业就被微软,google和facebook录取的。

魁省华人第二代移民,在事业发展上普遍来说,是压倒性完胜其他地区,包括完胜美国。

所以不要嘲笑来魁省的,来魁省的不是傻子。


小诊所里的医生,小事务所里的律师就满足到顶了,就这志向了?

Victory country : 2016-06-28#12
小诊所里的医生,小事务所里的律师就满足到顶了,就这志向了?
这几年中国发展太快了,加拿大除了能源几乎没像样的产业,所以中国人落差很大很纠结。如我的一个同学说:他乡依旧是他乡,故乡依然成他乡。加拿大是个和平的国际但从发展角度看我挺悲观。我不懂为啥土豆那么受欢迎,如果是恨保守党可以理解,但土豆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Nebula.Trek : 2016-06-28#13
小诊所里的医生,小事务所里的律师就满足到顶了,就这志向了?

还小诊所的医生,在发达国家,小诊所的医生比医院的医生NB很多倍的。

Nebula.Trek : 2016-06-28#14
这几年中国发展太快了,加拿大除了能源几乎没像样的产业,所以中国人落差很大很纠结。如我的一个同学说:他乡依旧是他乡,故乡依然成他乡。加拿大是个和平的国际但从发展角度看我挺悲观。我不懂为啥土豆那么受欢迎,如果是恨保守党可以理解,但土豆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有一本书叫America alone,这本书写于10年前的书早就预测加拿大的小土豆当选,并且指明加拿大政府会是女性政府。

你如果看看这本书,就知道小土豆当选是必然的。

一切因为,只有美国才会例外,按照作者的预测,未来欧洲和加拿大会驱逐基督徒,而美国或者闭关自守,或者和新兴基督国家联合。

世界上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基督徒都在减少,只有东方一个大国基督在兴起,而欧洲将会出现10国混战。

目前全世界的高层,几乎压倒性的认同下一个崛起大国就是这个东方大国。当然这个过程依然是比较曲折的。会牵扯到红龙的出现。

Feat : 2016-06-28#15
还小诊所的医生,在发达国家,小诊所的医生比医院的医生NB很多倍的。

新移民吧?医生要在小诊所当家庭医生,才能当住院医生。

Victory country : 2016-06-28#16
有一本书叫America alone,这本书写于10年前的书早就预测加拿大的小土豆当选,并且指明加拿大政府会是女性政府。

你如果看看这本书,就知道小土豆当选是必然的。

一切因为,只有美国才会例外,按照作者的预测,未来欧洲和加拿大会驱逐基督徒,而美国或者闭关自守,或者和新兴基督国家联合。

世界上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基督徒都在减少,只有东方一个大国基督在兴起,而欧洲将会出现10国混战。

目前全世界的高层,几乎压倒性的认同下一个崛起大国就是这个东方大国。当然这个过程依然是比较曲折的。会牵扯到红龙的出现。
去买一本看看

Nebula.Trek : 2016-06-28#17
America alone的作者最近有两个论点:

第一:非对称性竞争。
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如果GDP一旦超过美国,那中国就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来抢夺世界上最高的技术和最高级的人才。而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卢森堡,挪威,德国等),却没有足够的钱来和中国抢夺这些最高技术和人才。这导致的结果是中国首先在超级科技(黑科技)上超越欧美,其次完全进入非对称性竞争。美国只能选择闭关自守或者和中国合作。欧洲必然没落。

第二:性别比例。
作者最近主要工作在研究各国性别比例,中国的性别比例导致战争的几乎必然发生(不是100%)。服装的国际流行色彩是上一年度积存的布料颜色决定的,所以中国性别比例的最终结果是战争,或者汉族人大量混血化。

第三:中国崛起的伊斯兰原因:
作者多次提到,美国高级智囊不断想把美国战略中心转移到东亚,用于遏制中国经济崛起,但是无奈中东伊斯兰地区始终不给力: 美国高层始终以为中国才是未来狠角色,而中东始终都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民意正好相反。
奥巴马停止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目标,就是想要抽身中东到东亚,但是结果,我们都看到了,不但把欧洲陷进去了,美国民意也完全逆转。

更早,克林顿在1999年前就准备全面和中国翻脸了,无奈连续的恐怖袭击(911之前几年美国大使馆就不断被大规模袭击了好几次了,死了几百人,克林顿都让媒体降温处理)。


作者最近提出,面对世界上这种情况,欧洲必然没落,中国必然崛起,美国人目前唯一能做的,就说多生俩娃。

和实际数据不同,America alone的作者认为中国政府无法预测,说不定会突然限制基督教的发展。既:作为超级大国之后的中国,在宗教领域未来任然曲折。

Nebula.Trek : 2016-06-29#18
新移民吧?医生要在小诊所当家庭医生,才能当住院医生。

你去看看多少蒙特利尔华人二代在美国开独立诊所和牙科诊所好吗。

其次,住院医生可不是必须要先做家庭医生的。


最后,我在加拿大的医院工作过,然后我还给加拿大政府医疗部门做过未来智能医生系统的一点点编程工作,另外参与过几个HL7跨国医疗HL7系统(例如科威特-北美医疗交换系统),我毫不谦虚的认为对医疗我懂得应该比你多。

穿越 : 2016-06-29#19
你去看看多少蒙特利尔华人二代在美国开独立诊所和牙科诊所好吗。

其次,住院医生可不是必须要先做家庭医生的。


最后,我在加拿大的医院工作过,然后我还给加拿大政府医疗部门做过未来智能医生系统的一点点编程工作,我本人是HL7专家和跨国医疗HL7系统顾问,我毫不谦虚的认为对医疗我懂得应该比你多。
混到当医生,独立行医得40以后了吧?我觉得其实大多数还是熬不下去的。您觉得呢?

Nebula.Trek : 2016-06-29#20
混到当医生,独立行医得40以后了吧?我觉得其实大多数还是熬不下去的。您觉得呢?

认识的蒙特利尔华人二代,考上医学院后,当家庭教师都是30加币每小时。大概20岁吧。(魁省大学一年级即可上医学院)。
然后医学院没毕业前,做实习的收入,实习津贴就很高了,高的吓人的,我不敢说,怕有人不相信。 这时候也就23-25岁的样子。
然后毕业后过几年就算是“大医生了”,然后就可以带医学院学生了(30-40)岁。
独立开业,不是每个医生都喜欢的,但是是每个牙医都喜欢的。

蒙特利尔有华人二代,做医生和牙医的,一年只做一个月,然后就赚到了足够的钱去非洲做义工给非洲人治病的。

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不同,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率几乎100%,但是难进。
美国医学院淘汰率很高,毕业后实习阶段也有继续被淘汰的。

加拿大是注册护士课程被淘汰的很高。

光学习好是不行的,我知道蒙特利尔开便利店有培养孩子进医学院的,孩子成绩所有基本都是满分,然后又是送孩子到第三世界做义工,结果还是没有被医学院录取,但是其他专业都是随便挑。

不少人是上不了医学院改上注册护士,因为注册护士如果读了处方护士专业也能在某些地方开诊所。

我一个朋友,不是华人,她好几代都是医生,他爸爸是著名医生,给她准备好了豪宅外加海边度假别墅,从小培养她做医生,她最后不负众望学习很好,好到高中的全校第一,就这样她没有被任何一个医学院录取,最后精神崩溃一年,去上了护士专业。

故事还没完,因为她精神一直没法振作,最后被劝退了。

然后她学了个护工,找了个临终关怀医院做义工。反正她钱花不完。精神慢慢也恢复了。

她说她不认为除了服务病人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其他高尚的工作。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他的哥哥是蒙特利尔救火队的(我估计他哥哥可能学习特别不好)。

mykitty : 2016-06-29#21
你去看看多少蒙特利尔华人二代在美国开独立诊所和牙科诊所好吗。

其次,住院医生可不是必须要先做家庭医生的。


最后,我在加拿大的医院工作过,然后我还给加拿大政府医疗部门做过未来智能医生系统的一点点编程工作,另外参与过几个HL7跨国医疗HL7系统(例如科威特-北美医疗交换系统),我毫不谦虚的认为对医疗我懂得应该比你多。


看您的签名,从01年到10年这10年一直在为移民奔波啊

Nebula.Trek : 2016-06-29#22
看您的签名,从01年到10年这10年一直在为移民奔波啊

何止呀,之前也准备了不少年头。

may2may : 2016-06-29#23
别的地方不知道,就蒙特利尔我认识的华人二代小年轻,基本都是医生律师等高级专业人才,去微软工作的都算是比较差的。这可能和魁省华人有充足的时间教育下一代有关系吧。



不过统计了一下,发现70%的二代都去美帝了。


另外魁省第一代华人也很牛的,出了加拿大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一大堆科学家,高级技术专家,ITer。

但是要比第二代,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还是那些父母在家吃福利什么都不干(至少一个什么工作都不干)的人的二代强,就因为他们有时间照顾子女了。

如果大家愿意调查,可以调查一下魁省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例如 Marianopolis,Jean-de-Brébeuf ,Jean-Eudes里面有多少华人便利店的子女,以及他们中有多少成为律师,医生,有多少大学还没毕业就去微软,google和facebook工作的。

很多有意思的,我今年又认识了几个华人二代,最大的不过21岁,他们都是去美国一流的公司工作,很巧合的是他们父母都是开便利店的。 他们从小学就学习乐高玩具机器人开发,中学就开发各种软件,在Marianopolis等学校上高三的时候,他们中很多就已经成为美国公司抢夺的对象,其中有人中学还没毕业,就收到美国公司以30万美元年薪的offer。

比较出名的我们可以看到,例如:
Simon Tian:华人天才少年将如何颠覆智能手机市场
http://www.chinesepress.com/a/jinrihuaren/2015/0613/41015.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mon_Tian

Cheng Lou,蒙特利尔华人二代,facebook核心react开发者。

单单Simon Tian等几个华人二代为核心的Marianopolis华人二代圈子有多厉害呢?他们这个圈子,普遍都是医生,律师,精算师,数学,以及IT的精英。由于他们精通英法双语,善于交际,性格外向,所以他们中的多数未来将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公司和政府的管理层和规划层。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有人已经为未来在渥太华从政做准备。

如果这些人,你还觉得他们不算是精英,你还认为他们不如北京上海的小年轻,那你绝对是错了。




魁省华人第二代移民,在事业发展上普遍来说,是压倒性完胜其他地区,包括完胜美国。

所以不要嘲笑来魁省的,来魁省的不是傻子。
魁省的教育比其他地方好还是什么原因?多伦多,温哥华都不可能出现牛人?

may2may : 2016-06-29#24
认识的蒙特利尔华人二代,考上医学院后,当家庭教师都是30加币每小时。大概20岁吧。(魁省大学一年级即可上医学院)。
然后医学院没毕业前,做实习的收入,实习津贴就很高了,高的吓人的,我不敢说,怕有人不相信。 这时候也就23-25岁的样子。
然后毕业后过几年就算是“大医生了”,然后就可以带医学院学生了(30-40)岁。
独立开业,不是每个医生都喜欢的,但是是每个牙医都喜欢的。

蒙特利尔有华人二代,做医生和牙医的,一年只做一个月,然后就赚到了足够的钱去非洲做义工给非洲人治病的。

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不同,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率几乎100%,但是难进。
美国医学院淘汰率很高,毕业后实习阶段也有继续被淘汰的。

加拿大是注册护士课程被淘汰的很高。

光学习好是不行的,我知道蒙特利尔开便利店有培养孩子进医学院的,孩子成绩所有基本都是满分,然后又是送孩子到第三世界做义工,结果还是没有被医学院录取,但是其他专业都是随便挑。

不少人是上不了医学院改上注册护士,因为注册护士如果读了处方护士专业也能在某些地方开诊所。

我一个朋友,不是华人,她好几代都是医生,他爸爸是著名医生,给她准备好了豪宅外加海边度假别墅,从小培养她做医生,她最后不负众望学习很好,好到高中的全校第一,就这样她没有被任何一个医学院录取,最后精神崩溃一年,去上了护士专业。

故事还没完,因为她精神一直没法振作,最后被劝退了。

然后她学了个护工,找了个临终关怀医院做义工。反正她钱花不完。精神慢慢也恢复了。

她说她不认为除了服务病人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其他高尚的工作。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他的哥哥是蒙特利尔救火队的(我估计他哥哥可能学习特别不好)。
火车

Feat : 2016-06-29#25
认识的蒙特利尔华人二代,考上医学院后,当家庭教师都是30加币每小时。大概20岁吧。(魁省大学一年级即可上医学院)。
然后医学院没毕业前,做实习的收入,实习津贴就很高了,高的吓人的,我不敢说,怕有人不相信。 这时候也就23-25岁的样子。
然后毕业后过几年就算是“大医生了”,然后就可以带医学院学生了(30-40)岁。
独立开业,不是每个医生都喜欢的,但是是每个牙医都喜欢的。

蒙特利尔有华人二代,做医生和牙医的,一年只做一个月,然后就赚到了足够的钱去非洲做义工给非洲人治病的。

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不同,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率几乎100%,但是难进。
美国医学院淘汰率很高,毕业后实习阶段也有继续被淘汰的。

加拿大是注册护士课程被淘汰的很高。

光学习好是不行的,我知道蒙特利尔开便利店有培养孩子进医学院的,孩子成绩所有基本都是满分,然后又是送孩子到第三世界做义工,结果还是没有被医学院录取,但是其他专业都是随便挑。

不少人是上不了医学院改上注册护士,因为注册护士如果读了处方护士专业也能在某些地方开诊所。

我一个朋友,不是华人,她好几代都是医生,他爸爸是著名医生,给她准备好了豪宅外加海边度假别墅,从小培养她做医生,她最后不负众望学习很好,好到高中的全校第一,就这样她没有被任何一个医学院录取,最后精神崩溃一年,去上了护士专业。

故事还没完,因为她精神一直没法振作,最后被劝退了。

然后她学了个护工,找了个临终关怀医院做义工。反正她钱花不完。精神慢慢也恢复了。

她说她不认为除了服务病人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其他高尚的工作。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他的哥哥是蒙特利尔救火队的(我估计他哥哥可能学习特别不好)。

当医生的二代也许失去的是一个中国的总裁,还是觉得你的志向太小了。

Nebula.Trek : 2016-06-29#26
魁省的教育比其他地方好还是什么原因?多伦多,温哥华都不可能出现牛人?

按比例来算,魁省华人2代,是比较有出息的。

这完全因为教育:

1,魁省上大学有助学金,助学金不但能完全覆盖学费,还有富余。所以魁省孩子上学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2,魁省的私立中学和私立大学预科,由政府出大部分学费,只要你考上私立学校,自己只要每年出2000-4000加币即可,魁省牛奶金完全覆盖这点私校学费,还有相当富余。政府会给你出另外1万多家必得学费。私立学校中有十分好的学校。

3,魁省牛奶金高,助学金高,很多父母不工作,靠福利就能生活的很好,父母随便报个课上上,父母本人也有一分助学金,他们主要把精力花在培养孩子身上。这些福利不够生活的很好,但是足够什么都不做专门培养孩子。


以上三条,一个国家只要能做到哪怕一条,那未来人才都是奔涌而出。而魁省做到了3条。(除魁省之外,其他地区连一条也做不到)。

当然,魁省二代中的人才是去美国的多,这等于魁省替美国培养人才了。

Nebula.Trek : 2016-06-29#27
当医生的二代也许失去的是一个中国的总裁,还是觉得你的志向太小了。
当医生照样当总裁, 当省长,当总统。

另外别老中国中国的,等以后中国发展成超级大国了,你儿子女儿不用回国也能占便宜知道吧。


两拓知道吧,是英国公司,但是实际总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必和必拓,力拓,是也

以后等中国成了超级大国了,等中国一个水电公司强行兼并什么魁北克水电,BC水电和安大略电力公司后,会讨论总部从中国搬迁到温哥华或者蒙特利尔的,知道不。

就是说华人2代未来不用回国,照样给中国干工作,还是在总部干,知道不....

穿越 : 2016-06-29#28
按比例来算,魁省华人2代,是比较有出息的。

这完全因为教育:

1,魁省上大学有助学金,助学金不但能完全覆盖学费,还有富余。所以魁省孩子上学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2,魁省的私立中学和私立大学预科,由政府出大部分学费,只要你考上私立学校,自己只要每年出2000-4000加币即可,魁省牛奶金完全覆盖这点私校学费,还有相当富余。政府会给你出另外1万多家必得学费。私立学校中有十分好的学校。

3,魁省牛奶金高,助学金高,很多父母不工作,靠福利就能生活的很好,父母随便报个课上上,父母本人也有一分助学金,他们主要把精力花在培养孩子身上。这些福利不够生活的很好,但是足够什么都不做专门培养孩子。


以上三条,一个国家只要能做到哪怕一条,那未来人才都是奔涌而出。而魁省做到了3条。(除魁省之外,其他地区连一条也做不到)。

当然,魁省二代中的人才是去美国的多,这等于魁省替美国培养人才了。
魁省这么好,为啥很多都跑了呢?

Nebula.Trek : 2016-06-29#29
魁省这么好,为啥很多都跑了呢?

从来没说过魁省好,只说过魁省福利好,有时间有环境进行教育。葵瓜比较呆,很多葵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自己关心的很窄的那部分书,就是说比较耐得住性子做研究和工程,所以教育氛围是相当的好。

就是说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一个内向,不太关心外界,自以为是,闭门造车的民族,在教育方面是有好处的。

或者说在教育方面,魁省能做到屏蔽了无用的信息,这是个优势。

但是在就业环境方面,魁省并不好。我接触到的几个公司的说法语的老板,相对于说英语的老板都是口气恶狠狠地,无奈说英语的老板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下,自然留不住人。连本人都不认同在魁省就业。本人宁可在网上找项目,都不愿意给葵瓜老板干,真是受气的。

魁省教育非常好,2代移民普遍发展好是事实。
我接触到的法语老板都很凶,这才是其一。

还有其他事情:

3年前我给魁省法语老板的某工业公司做了个网站,老板要求网站多语言切换,要求第一步要有法语,英语,越南语,日语,韩国语等等。

我就说难道不要汉语吗,老板说中国不好,又落后又穷,没有发展可言,不需要有汉语。

我心想我的天,这都是多么落后的思维。

附注:
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特意去打开他那个公司的网页,发现已经找不到了,结果查询之后发现那个公司已经破产了。

意识落后才是真的落后...




后记:
今年真的比较特殊,我很多朋友就突然离开魁省了,我觉得这和北美今年IT比较好找工作有关吧,但是也不对,其他行业也有走的。

至于走的原因,也各有各的不同,举一个印度朋友的例子吧:

这个印度朋友是一家小公司的技术总监,印度理工毕业的,他的收入放在安省也是不低的。

5年前他对我说,他是不会离开魁省的,孩子要送私立英语学校(英语私立政府不给他们任何补贴),学费对他们是小意思。

结果最近发现他们离开魁省了,问为啥,一下是他的回答,大意:

“现在连街上的乞丐,庇护所里的失业者都知道未来世界是美国印度和中国主导的世界,是英语和汉语主导的世界, 我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感觉没有必要让孩子耗费太多精力学其他语言。 ”

Nebula.Trek : 2016-06-29#30
有一群中国移民很大个问题之一就是喜欢被洗脑。在三流国家做医生律师就是精英了?你是不是喜欢看报纸报道?能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就你的文字表述,到处转载,我都懒得看。

使得我曾经被报纸骗过。
那时候 报纸上说房产经纪和builder才是精英的---我确实很傻,我上了技校学盖房子然后考了builder牌照。但是考builder牌照并非我本意,我之所以考这个是上当受骗了,因为报纸天天骗我,说体力工作者吃香,赚钱多,云云。(澳洲的情况和北美完全不同,体力工作者的确是这样)。

然后我被不知一个人提醒过,包括华人和白人,乃至于一些黑人都提醒我:“不要因为这个国家体力工作赚钱多就做体力,乘着年轻改行吧,知识性工作更能积累经验”。

一个华人老头明确告诉我:“本地白人对体力工作者的表面崇拜,完全是假的,澳洲白人是表面功夫做的最好的,或者说最能装B的”。

一个白人退伍军人,聊天的时候居然对我这样说:“你们中国科技水平落后,所以只能做手工业,不像日本德国,可以做高级的工作。” 然后对中国十分鄙视。我就问他,你前几天不是还说体力工比脑力高尚吗?

后来终于逐步才发现,哪怕是在澳洲那样一个体力收入高于脑力收入的国家,民众也是崇拜高级知识分子的,而做IT的,做工程的,做政治的,都是认同医生是高于他们的精英。


其次,哪怕在四流国家,能做到医生律师,都是精英。 在任何国家,合格的医生,都是最受尊敬的人。

这是全世界的医生律师录取标准所决定的。

中国目前高考学生不敢报考医学院,因为医患问题,属于特殊例子。


在日本,一个东京大学学金融的毕业生,如果能考到日本最差的医学院,那全家都要庆祝的。

在加拿大,如果多伦多大学毕业的能够考到最差的大学的医学院,那全家也是要庆祝的。

全世界都是这样,只有中国例外的。


中国曾经也有一个时段,上海医科大学录取分数是高于清华北大的,那个年代已经是往事了。

中国也有过一段时间是医学院精英教育,那也都过去了。

Nebula.Trek : 2016-06-29#31
发达国家医生是精英,就和中国北大清华是精英一个道理。

因为发达国家医生录取比北大清华还难。

至于这个国家是3流还是4流,那倒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录取标准,必然是精英。

即便是最差,最穷的国家,只要录取标准高,也必然是精英。

当然相对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医生还是录取标准低了点,在澳洲多数高中学校的第一名,连医学院的申请资格都没有。

川菜厨子 : 2016-06-29#32
按比例来算,魁省华人2代,是比较有出息的。

这完全因为教育:

1,魁省上大学有助学金,助学金不但能完全覆盖学费,还有富余。所以魁省孩子上学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2,魁省的私立中学和私立大学预科,由政府出大部分学费,只要你考上私立学校,自己只要每年出2000-4000加币即可,魁省牛奶金完全覆盖这点私校学费,还有相当富余。政府会给你出另外1万多家必得学费。私立学校中有十分好的学校。

3,魁省牛奶金高,助学金高,很多父母不工作,靠福利就能生活的很好,父母随便报个课上上,父母本人也有一分助学金,他们主要把精力花在培养孩子身上。这些福利不够生活的很好,但是足够什么都不做专门培养孩子。


以上三条,一个国家只要能做到哪怕一条,那未来人才都是奔涌而出。而魁省做到了3条。(除魁省之外,其他地区连一条也做不到)。

当然,魁省二代中的人才是去美国的多,这等于魁省替美国培养人才了。

魁省华人2代有出息我觉得主要还是孩子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安省BC都有这样的孩子。在魁省拿牛奶金去支付私校学费,这家庭收入得多低才行啊?靠福利生活是不得已,能有多好都是相对个人的期望值,父母放弃自己而成全孩子对自己不公平。

Nebula.Trek : 2016-06-29#33
魁省华人2代有出息我觉得主要还是孩子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安省BC都有这样的孩子。在魁省拿牛奶金去支付私校学费,这家庭收入得多低才行啊?靠福利生活是不得已,能有多好都是相对个人的期望值,父母放弃自己而成全孩子对自己不公平。

很多开店的收入10万报税亏损的。


安省BC的第二代,楼上帖子如此说的:

加拿大整体移民素质越来越低。现在西人已经发现了,都说北京上海的年轻人远比加拿大本地华人二代有朝气多了,时代弄人啊。

我没有研究过安省BC的第二代,经您这么一说,我估计这个zigzagda的贴子是说谎的?

zigzagda : 2016-06-29#34
使得我曾经被报纸骗过。
那时候 报纸上说房产经纪和builder才是精英的---我确实很傻,我上了技校学盖房子然后考了builder牌照。但是考builder牌照并非我本意,我之所以考这个是上当受骗了,因为报纸天天骗我,说体力工作者吃香,赚钱多,云云。(澳洲的情况和北美完全不同,体力工作者的确是这样)。

然后我被不知一个人提醒过,包括华人和白人,乃至于一些黑人都提醒我:“不要因为这个国家体力工作赚钱多就做体力,乘着年轻改行吧,知识性工作更能积累经验”。

一个华人老头明确告诉我:“本地白人对体力工作者的表面崇拜,完全是假的,澳洲白人是表面功夫做的最好的,或者说最能装B的”。

一个白人退伍军人,聊天的时候居然对我这样说:“你们中国科技水平落后,所以只能做手工业,不像日本德国,可以做高级的工作。” 然后对中国十分鄙视。我就问他,你前几天不是还说体力工比脑力高尚吗?

后来终于逐步才发现,哪怕是在澳洲那样一个体力收入高于脑力收入的国家,民众也是崇拜高级知识分子的,而做IT的,做工程的,做政治的,都是认同医生是高于他们的精英。


其次,哪怕在四流国家,能做到医生律师,都是精英。 在任何国家,合格的医生,都是最受尊敬的人。

这是全世界的医生律师录取标准所决定的。

中国目前高考学生不敢报考医学院,因为医患问题,属于特殊例子。


在日本,一个东京大学学金融的毕业生,如果能考到日本最差的医学院,那全家都要庆祝的。

在加拿大,如果多伦多大学毕业的能够考到最差的大学的医学院,那全家也是要庆祝的。

全世界都是这样,只有中国例外的。


中国曾经也有一个时段,上海医科大学录取分数是高于清华北大的,那个年代已经是往事了。

中国也有过一段时间是医学院精英教育,那也都过去了。
回答不错,我也学习了,思考下

轻舟已过万重山。 : 2016-06-29#35
何止呀,之前也准备了不少年头。
什么移民要办10年,而且前期还准备了不少年? 太恐怖了。你这黄金十几年就全在忙活移民这事吗?

Nebula.Trek : 2016-06-29#36
什么移民要办10年,而且前期还准备了不少年? 太恐怖了。你这黄金十几年就全在忙活移民这事吗?
办了十年是因为每次都遇到政策变动,不是作废了就是提高要求了。
前期做移民准备:学外语,学技术,上猫眼。

那几年除了忙活移民外,还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除了移民失败之外其他皆有所成。(最后自己的移民案子完全失败,老婆一看得了吧,换老婆申请,然后随老婆来了加拿大)

tiantianyingyu : 2016-07-02#37
别的地方不知道,就蒙特利尔我认识的华人二代小年轻,基本都是医生律师等高级专业人才,去微软工作的都算是比较差的。这可能和魁省华人有充足的时间教育下一代有关系吧。



不过统计了一下,发现70%的二代都去美帝了。


另外魁省第一代华人也很牛的,出了加拿大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一大堆科学家,高级技术专家,ITer。

但是要比第二代,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还是那些父母在家吃福利什么都不干(至少一个什么工作都不干)的人的二代强,就因为他们有时间照顾子女了。

如果大家愿意调查,可以调查一下魁省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例如 Marianopolis,Jean-de-Brébeuf ,Jean-Eudes里面有多少华人便利店的子女,以及他们中有多少成为律师,医生,有多少大学还没毕业就去微软,google和facebook工作的。

很多有意思的,我今年又认识了几个华人二代,最大的不过21岁,他们都是去美国一流的公司工作,很巧合的是他们父母都是开便利店的。 他们从小学就学习乐高玩具机器人开发,中学就开发各种软件,在Marianopolis等学校上高三的时候,他们中很多就已经成为美国公司抢夺的对象,其中有人中学还没毕业,就收到美国公司以30万美元年薪的offer。

比较出名的我们可以看到,例如:
Simon Tian:华人天才少年将如何颠覆智能手机市场
http://www.chinesepress.com/a/jinrihuaren/2015/0613/41015.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mon_Tian

Cheng Lou,蒙特利尔华人二代,facebook核心react开发者。

单单Simon Tian等几个华人二代为核心的Marianopolis华人二代圈子有多厉害呢?他们这个圈子,普遍都是医生,律师,精算师,数学,以及IT的精英。由于他们精通英法双语,善于交际,性格外向,所以他们中的多数未来将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公司和政府的管理层和规划层。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有人已经为未来在渥太华从政做准备。

如果这些人,你还觉得他们不算是精英,你还认为他们不如北京上海的小年轻,那你绝对是错了。




魁省华人第二代移民,在事业发展上普遍来说,是压倒性完胜其他地区,包括完胜美国。

所以不要嘲笑来魁省的,来魁省的不是傻子。
开便利店的人有时间照顾孩子吗?公校华人二代的情况如何?求教

小和尚 : 2016-07-02#38
feat 哥一句话灰常精辟,
咱们移民过程就是:自己约的炮,含泪也要打完。

tiantianyingyu : 2016-07-02#39
按比例来算,魁省华人2代,是比较有出息的。

这完全因为教育:

1,魁省上大学有助学金,助学金不但能完全覆盖学费,还有富余。所以魁省孩子上学有充足的时间学习。

2,魁省的私立中学和私立大学预科,由政府出大部分学费,只要你考上私立学校,自己只要每年出2000-4000加币即可,魁省牛奶金完全覆盖这点私校学费,还有相当富余。政府会给你出另外1万多家必得学费。私立学校中有十分好的学校。

3,魁省牛奶金高,助学金高,很多父母不工作,靠福利就能生活的很好,父母随便报个课上上,父母本人也有一分助学金,他们主要把精力花在培养孩子身上。这些福利不够生活的很好,但是足够什么都不做专门培养孩子。


以上三条,一个国家只要能做到哪怕一条,那未来人才都是奔涌而出。而魁省做到了3条。(除魁省之外,其他地区连一条也做不到)。

当然,魁省二代中的人才是去美国的多,这等于魁省替美国培养人才了。
你是说,孩子上私立中小学,自己也花不了多少钱?孩子如何保证英语流利了?

Nebula.Trek : 2016-07-02#40
开便利店的人有时间照顾孩子吗?公校华人二代的情况如何?求教

开便利店不雇人的话没时间照顾孩子。小店很累。

魁省华人一般都长私校, 公校的话除非考上重点(魁省实行重点中学制度)才去上。

但是魁省几个好的公校作业很多,论文多,project也多,是类似中国题海战术外加project,也有少数家庭不想孩子太累,放弃了好的公校去私校。

其实我们熟悉的很多名人都是父辈们开便利店教育出来的:

骆家辉
巴菲特
黄宗霑(世界电影史里程碑,两次奥斯卡金奖)
等等

Nebula.Trek : 2016-07-02#41
你是说,孩子上私立中小学,自己也花不了多少钱?孩子如何保证英语流利了?

魁省教育制度和其他地区不同,是重点中学制度,外加私立公助制度,就是说你考上私立学校后,政府给你出绝大部分学费,自己需要出的钱很少。一般的私立中学是需要考的,不好的私立中学不需要考,但是华人一般也不去差的私立。

法语中学的华人孩子,一般英语都还不错,然后上完英语CEGEP和英语大学,英语就接近母语水准了。

当然也有孩子上法语大学,比如上法语大学的医学院的话,所有课本都是法语,英语肯定没时间学了。

但是一个学生被法语大学医学院或者牙医专业录取,他一般不会为了提高英语而放弃医学院去英语大学学不喜欢的专业,据我所知没有放弃的。

就是说很多华人二代,为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主动选择上法语大学,这样的人英语自然就差一点(但是也比普通的移民强得多)。


然后一般来说,在法语中学,数理化学习好的学生,英语一般也很好。数理化学的不好的学生,英语也不好。

本地法裔一般都有说法,认为从年轻人的英语水准,就能看出他的学习成绩。

tiantianyingyu : 2016-07-02#42
开便利店不雇人的话没时间照顾孩子。小店很累。

魁省华人一般都长私校, 公校的话除非考上重点(魁省实行重点中学制度)才去上。

但是魁省几个好的公校作业很多,论文多,project也多,是类似中国题海战术外加project,也有少数家庭不想孩子太累,放弃了好的公校去私校。

其实我们熟悉的很多名人都是父辈们开便利店教育出来的:

骆家辉
巴菲特
黄宗霑(世界电影史里程碑,两次奥斯卡金奖)
等等
概率小啊

tiantianyingyu : 2016-07-02#43
我娃12岁从英语区去魁省,有利于她成才吗。法语零蛋基础

Nebula.Trek : 2016-07-02#44
我娃12岁从英语区去魁省,有利于她成才吗。法语零蛋基础
如果你现在因为经济原因没时间赔孩子,去魁省应该是有利于她成才。

tiantianyingyu : 2016-07-02#45
我现在也没有工作,就是陪孩子

jessicalaw : 2016-07-11#46
护照值不值钱并不仅仅体现在旅游上

aws007 : 2016-07-27#47
发达国家医生是精英,就和中国北大清华是精英一个道理。

因为发达国家医生录取比北大清华还难。

至于这个国家是3流还是4流,那倒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录取标准,必然是精英。

即便是最差,最穷的国家,只要录取标准高,也必然是精英。

当然相对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医生还是录取标准低了点,在澳洲多数高中学校的第一名,连医学院的申请资格都没有。



澳洲申请医学院的 资格,到底有多么高?

bigtiger8 : 2016-07-28#48
移民可以理解为全世界溜达溜达,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