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下定决心!我的9大理由:告诉你赶紧逃离加拿大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14279/

大枫叶国 : 2017-01-21#1
一些朋友建议我坚持坚持,保留身份,在此感谢好意。但是,看到很多这种来来回回的朋友,迷失了,在中国也不习惯,在加国也不习惯,最后尴尬无比。所以,既然知道这里不是我的地儿,就走的干干脆脆吧……
加国中产就是披着马甲的穷人加国中产就是披着马甲的穷人
2012年10月来加,来来回回转眼2年了,终于决定离开。为什么放弃移民?写点儿小结,算是个人历史记录。
我想,70后的人,小时候因中外巨大的物质差距,被灌输了国外很好的观点,然后带着这个观点长大,对国外有些憧憬,有些幻想,是一个小小的心结吧。当年,好些大学同学考GRE,拿着奖学金出国了。
我比我的同学们晚十多年实践这个心结,在过去一年多的加国居留中,感觉这个地方并没有那么的美好,国外的生活也就那么回事儿,看到了民主社会独有的“无奈”社会现象,也体验了移民文化冲突。此外,这决定也与深圳发展日新月异有关。深圳(中国)发展的光环,已经使加国护照黯然失色。
————为什么决定离开?
办公室里黑的,白的,一胳膊毛的,各种人形生物落入视野,英语叽里哌啦的趟进耳朵。我坐在这里,但我不属于这里,我与他们不同。各色人等每天Hi来Hi去,左一个how are you,右一个how areyou,balabala一阵子,笑容虽然在脸上,但总觉得自己与他们是不同的,没有太多交流的欲望。道不同不相为谋,文化不同不相深交,你知道英女王养什么狗,我知道泰山在中国的意义。你讲英文如同喝水那么自然,我讲中文如同清晨的呼吸那么惬意。
作为技术移民,生存问题好解决,无论是直接找到好工作还是到学校回炉后再工作。可是,这地儿是英国人的文化,你英语讲的再好,更顺畅的还是中文;你收入再高,你祖上也不是英国人。
有人要说了,我在这里是为了孩子。注意从小在这里学习,与长大后留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小在这里上学受教育,就是将后代归化加拿大。从小唱女王万岁?归化英国文化?见到女王兴奋不已?可这还咋传承自己的文化?咱有更精彩的历史吧。对于中国人来说,放弃了中文授课的教育,将中文当外语学习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好的教育。为了学习轻松点,从小放弃中文环境,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再说到繁衍,杞人忧天一下,万一小孩以后找个老外结婚,生个白的黑的多毛娃,后代长得与自己完全不同,这太别扭了!我相信人生的意义在于繁衍和传承文化,所以咱不愿后代从小在这里长大。
在这地儿肯定不会有归属感,不如早点儿走人,安安心心在中国呆着,深圳,不比温哥华差。从大义上说,咱也是回国建设自己的祖国,亲朋好友所在的中国。
所以咱撤退了。
移民永恒的话题:中国和加国哪个好?
南方长荔枝,若移植到北方,能长树枝就非常好了。不是南方比北方好,而是荔枝的基因只匹配南方的环境。每个人,都有能让自己舒适的固定程序,这些如同荔枝树的特定基因,只有在特定的环境,才会舒适成长。不同的人,情况不一样,与之匹配的环境也不同,所以具体到每个人,哪个国家更好,那个国家更舒适?答案并非唯一,或者没有答案。当然,共识也有一些,例如加国人口少树多环境保护好;中国人多热闹事业机会多。
共识不写了,作为个体来说,我更加喜欢中国。下面写写这一年多感受到的加拿大社会负面印象,宏观层面的,多是民主社会特有的毛病。
1、加国社会是一潭热闹的死水
在加国,同一个岗位,工资十年几乎不变。很多人出国前没有意识到这点,比如本人在国内,十年收入翻了十倍不止,而这里,一年加薪2.9%还被羡慕。但我不是吐槽这种平静,那种混吃等死的平静,咱吐槽其它的。知道布朗运动吧?一杯水放面前,看不见水波,水没动吗?实际上水分子在里面欢腾着呢,可大家运动方向不同,宏观上貌似静止,难以看到改变。这就是热闹的死水。
加国各种工会,各种宗教团体,各种社区团体,各种党派,就像一个个水分子,依据自己的利益,朝不同方向运动。负责协调工作的从政者永远关注当下的选票而非未来的选票,所以在各团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永远不会去真正平衡大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于是大家角力到平衡,平衡的结果可能是谁也动弹不得。
上述说法太写意,问个具体的问题:多伦多交通够堵吧,你们认为这个问题能解决吗?我看是解决不了,别指望能用上新的高速,别指望修出高架,别指望新建地铁。堵吧,多伦多只会越来越堵,五年十年后大家都要堵疯的时候,政客们会来拯救大家的。注意不是部分人堵疯的时候,而是大家都赌堵疯的时候。
海湾河水遍布各区,将大温哥华分割成片,现况是交通并不发达,可温哥华一年才能休几座桥?中国仅修一条宜巴高速,就能架起桥梁138座,这事儿若放加拿大,难度人类与登陆火星差不多吧。为什么,没钱,大基建就得加税,咱的税率已经够高了,“万税之国”的帽子都有了,加税咋行?那么先借钱,然后收费还贷行不?不行!别人家门口的桥不收费,凭啥我家门口这座桥就要收费?咱一样也交税啊。有钱?有钱也不行,当地居民说了,修了桥,交通方便了,会住进更多的人,咱不喜欢。所以你们就天天在路上堵吧,这么堵还往我这儿跑,怨你自个儿脑袋不好使,别怨我不让修。看,怎么着你都没法修。
这就是博弈,各团体间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动弹不得。
任何一个行动,都能得到一些选票,但同时也失去一些选票;而不做任何动作,将矛盾转移到群众中,“一些人不愿意修,不是我的错,我已经努力过了,可怜可怜吧,继续投我的票”,反倒可以多得到一些票。
这儿征集意见,那儿征集意见,多热闹啊,可最终人们都在桥上路上堵着呢,死水一潭。
2、加国利益格局已经稳定,中产=驴子+穷人
出国前一直以为国外的中产是小富人群,银行里有存款,日子过的虽不奢侈但也相当的从容。多少收入算中产?各位自行判断:2013年加国人均年收入3.9万,年收入前10%的人数出来,他们平均收入8万(没想到我这个收入还是前10%,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叹息)。可实际上,中产收入扣了税等后拿到手的只有6-7成。没房算什么中产?所以中产总要买房的,买房就得贷款。每月要还贷,还得交房产税,汽车保险/油开销等等,所剩无几,形同月光族,就是穷人一枚。
此外,工资年度涨幅一般只有2-3%,即中产收入数十年不会大幅增加。不涨工资无存款,就必须老老实实做二三十年房奴,期间如果失业,各种账单等着付,压力就超大,所以中产只有像驴子一样不停的干活,存够钱每年旅游一趟就是中产唯一的追求。
如果你在国内有个自己的房子,有个脑力工作,尽管你是月光族,恭喜你,按照加国标准,你是中产了。而且加国中产还特羡慕你,因为你不用拿税后工资的一成去交房产税。
中产工资20%-30%交税,税后工资的约10%再付房产税,购物再支付约12%的消费税,也就是说全社会40-50%的中产收入,以税收的形式上缴给了政府,如同佃户每月向地主交租,然后留下本月口粮。
所以政府是最有钱的人,坐拥40%的社会收入,更重要的是,他是花这笔钱的人,他是商人最大的客户。这些钱在政府的支配下,流向一个个成熟的管道,管道的另外一端是医疗体系,教育体系,基建,社团,公司等等。这钱花的是否合理?没人知道。浪费是另一种贪污,只不过利益输送更加隐蔽更加安全稳定。我看到公园有造价超过一万加币的户外遮阳伞(中国也就两千人民币一个吧);造价10亿加币但不可用的安省健康IT系统,等等。现况是,政府会告诉你,这钱用哪儿了,但你永远不知道是否值得花这么多钱。
管道那端的不同体系,也是不同的利益集团,集团内外博弈,已经达到稳定的状态,有多少管道,每个管道分多少,已经确定,因为已经挤不出一分钱来修桥梁。中产在其中的角色,就是当好驴子,不断的产出,维持这些管道的运转。
中产这种一辈子当驴(67岁才能退休),必须不停工作否则生活品质就会大幅下降的现象,时常让我以为政府专家从宏观角度计算过,佃户交多少租子,来年不会饿死,也不会有钱购买土地,必须干佃户一辈子。
中产有没有怨气?现况是欢呼免费医疗的中产,忘记了自己在交税;而交税的时候,想着这税非交不可,还好有余粮生活。再说了,很多中产,也是从管道中获得收入。抱怨?抱怨有啥用?
所以,在加拿大当中产,只是一头有草吃的穷驴,还得一辈子驴。
记住,国外的“中产”,就是“穷人”这个词儿的马甲。
3、寻遍加拿大没有一个气候好的地方
看着加拿大的地图,找不出一个气候好的地方,到处都是极端气候。几乎占全国半数人口的安大略,半年冬天,数个月得呆在室内;新兴城市卡加里,今年五月还在飞大雪,六月却满树绿枝,可十月又得开始飞大雪;有人要说了,温哥华好啊,冬天不冷。是的,温哥华的冬天不冷,这是加拿大冬天唯一不冷的区域。可是,他有连续半年阴雨天,注意是连续!是半年!阴天!冬日更是黑云层层覆盖恍若在拍灾难片,偶尔露个太阳全城欢呼。这半年树枝上,直面天空的草地上,处处见摩丝—一种是喜阴生长在潮湿环境的植物。
不过,如果你喜欢抑郁灰淡的情调,来温哥华吧,分量十足的半年忧郁期。
4、加拿大是一个架构在鼓励自私基础上的社会
加国人保护野生动物,包括熊。可是,如果一头熊攻击过人,那么政府一定会尽力找到那头熊,杀死它。我保护你,但我是不可侵犯的,你我的利益并非平等的。
为了涨工资,BC全省教师又开始了数年一度的罢工,到现在还没结束,学期末没老师上课,学生都呆家里,当下没人知道暑假后学校是否有老师。这种公共事务人员的罢工,在加国非常常见。他们不关心给社会造成多大损失,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会拿着自己的业务要挟社会,尽管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薪资待遇已经让人羡慕。
我理解,加国的逻辑是,人人聚焦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利益就得到了保证。可现实是,老师罢工,学生家长的利益丢失了,得请假在家看小孩;小孩的利益丢失了,没人给他们讲课。
表面上,加国有各种慈善行动,各种有爱。但是,就像对待熊的态度,我永远是绝对的第一位,我们不是对等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如此态度。
5、加国政府是没有诚信的政府
这国家移民政策朝令夕改。你根据今天看到的约定,勾画出一副景象,按照这约定做了各项动作计划,他明天能将约定全部推翻不认账。这个特点很多人多人体会到了,不多写。
6、加国是可以合法以多欺少的社会
新鲜出炉的C-24法案给出,在某些条件下,加国的公民权可以被剥夺。我想,公民若违法,可以关监狱,公民权怎么能够被剥夺呢?可2014年制定的法律,就能有这样的条款。
久远一点的,有排华法案。
当前的,还有越来越苛刻的居留权和入籍规则,完全是在压迫没有公民权力但同样纳税的绿卡居民。
这些不合理的法案,都能程序化的通过。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机制,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可是,多数人的观点,只代表多数人的利益,他不代表道德,不代表正义,只代表利益。于是,少数人的利益可以被合法的剥夺。被剥夺了公民权,别喊冤,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也没地儿喊冤,咱加国是法制社会,一切以法律条款为准,况且此法案还规定,被剥夺公民权的人没有任何申述权。
这是加国的以多欺少机制:立法,执法。
虽然法律条款在多数时候,都以正义的形象出现,但是,民主社会的法律,并不代表正义与道德,它本质上只是多数人的意志与利益的反应,这是由法案产生的程序决定的。法律条款是人定的,设立条款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立场。加拿大就是一个以讲利益为根基的社会,只有低层次的是否守法与不守法的概念,高层次的正义与道德观念非常弱化。对比来看,老祖宗以商人逐利而轻商,推行仁德,是很有道理的。
法制社会就一定好吗?被合法但不公平剥夺了权力的人,最多也就获得几十年或百年后迟来的道歉。此时,我觉得中国的信访制度成了优点。
我的理解:民主社会的少数服从多数,以及表面上权力的分割,只是一套管理体系,他无关正义/非正义,道德/非道德。就像武器,可以用于救人,但也可以用于杀人,武器本身没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属性。所以,别幻想民主社会一定是公平,正义的,别对这体系赋予太多的泡沫,看到这个社会很过分的剥夺部分人的权益时,也别惊讶。因为他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体系,而非错误服从正确的体系,并非宣扬仁义的体系。
有人问多数人的选择错了怎么办?这个简单,现况是,若干年后,政府出面口头倒个歉,然后往事就算一笔勾销了。排华法案,土着寄宿学校都是现成的例子,扯远一点,德国人不也这么干的么。
啰嗦一点:在这个机制下,政府一定会关注民众的族群结构,主要是人数。因为他需要提前评估,若利益之争涉及族群时,谁会成为少数。
7、加国社会极度消极而中国的社会积极进取
制度怎么样,我们如何选择,这个话题可以写很长,要扁民主制度,也可以扁很长,本帖只是告别贴,略记录当前的认知,如下。
社会制度是社会的行为规范的集合,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抽象,而人的社会行为受经济水平和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所以社会制度是文化与经济状态的体现;社会制度也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范人的社会行为,所以社会制度也主动的影响文化与经济。
我不研究这个,给社会制度下定义可能不准确,但有一点非常肯定:社会制度源于这个社会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是抽象出的社会行为规则,是文化和经济的体现,他是社会的骨,社会的血脉,他不是单独存在于外的衣服,想换就能换。只有最和谐/匹配的制度,没有最优秀/单独存在的制度,这与“南方长荔枝,北方长树枝”是一个道理,经济与文化,就是社会制度的土壤。
安省党魁贾斯汀羡慕中国的高效,国内五分羡慕加国的“选票”,可我说,北方别种荔枝,南方别种苹果。羡慕羡慕对方,过个眼瘾可以,要真的去套用对方的东西,伤筋动骨可能得几十年,结果还未必好。
地球上国家很多,不只你一家。你病几十年,自然又挨打百年。这事儿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各位以其去讨论抗战期间国共各干掉多少鬼子,不如好好讨论为啥西方一战打烂后,建设,又能热热闹闹开二战的时候,中国士兵却连双鞋子都没有。那二十年中国在干什么?我查了下,原来都在民主救国呢,讽刺吧,主观意愿是社会进步,实际结果是社会混乱一贫如洗的大退步(真是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晚清民国初,拿着西方一套,用于中国,然后蛋疼了半个世纪不止,是拿来主义行不通的史实例证。有制度好于没制度,不管什么制度,都远远远远的好于混乱的社会。过去三十多年是中国中国近代史上罕有的不混乱的三十年,惜福吧各位。稳妥的基于现况,优化自己的土地,结出更多荔枝苹果才是王道。
再说了,中国权力体系是开放的体系,你要是对公务员不满,你可以加入他,改进他。加入体系后,你不必刻意去改变别人,谨守你自己的初衷,谨守你的纯真就可以了。
我们经常抱怨社会,抱怨他人,将一切负面归罪于他人。例如文革,很多人归罪于领袖,却从不想想作出那种极端动作的百姓,他们有没有罪?每个人都抱怨工厂污染环境,可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今天是不是又多用了三个塑料袋儿?只有每个人都反省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寻找他人做替罪羊,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公共事物应积极进取”。中国属于大政府,政府有强有力的主导权,没钱也能借到钱修路修桥;加国是小政府,一切按部就班,没钱就不修,大家都忍,哪天都忍不住了,好吧,咱们下年加税(都受够了,没人反对加税了),把这路桥修了,这么一趟程序下来,十年过去了。我顽固的认为,多数普通大众忙于一日三餐,眼界十分有限,只空有力量,而无长远的眼光,加上人性本懒和自私,所以靠普通大众来决策,只有等火烧屁股开始疼了才能有结果。因此公共事物的决策,不应过多受非专业人士的影响。
但是在加国,决策不但受大众影响,更为不幸的是他很可能只受少数普通人影响。为什么说少数?相比于“得到”选票,政客更关注“失去”选票,不做,可能啥事儿没有;做了,会失去部分选票,此时当然选择不做。这现象导致针对一个公共事物,潜规则是否决票的权重大大高于赞成票。
所以在公共事务方面,加国有时候沦为一否决制,这种体系里面,做点儿事情是很难的。写到这里,有人可能反问,少数人真的有这么大权力吗?为啥政府可以拿数百亿加元买军舰,却没钱修一座桥?我没有查询过买军舰的决策过程,我不能回答,所以说我上面的描述仅仅是针对普通公共事务,例如修个桥,修个路,建个地铁啥的。
大政府+专业人士,可以保住快速的做正确的事情。而小政府+准专业人士,就是一潭热闹的死水。此外,前面提到少数人可以被欺压,这里又提到少数人可以做否决。矛盾么?不,因为决策权不在百姓手里,民众可以提意见,但决策者只根据自己利益做决策,所以结果不一。
所以相较而言,中国体制更加的积极进取,而加国体制更加消极守成。中国充满希望;而加国充满无望。
8、加国社会是带病毒生长的社会
在加拿大能发现各种奇怪现象堂而皇之的存在,比如“卖淫合法,嫖客有罪”;比如小学中学生可以自己选定性别;比如hastings大街诡异的吸毒人群;比如光屁股路鸡鸡游行;还有所谓宗教自由下的邪教等等。有人欢呼这是自由,可我觉得很多现象是披着自由外衣茁壮成长的病毒。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失控的社会。
虽然当下还看不到很危险的局面,但是打着自由的旗号,会不断新生各种病毒,而且各种病毒会继续成长。是否有一天,这个社会将陷入明显的病态?这个可能性完全有。或许当今加国的高税,懒惰,入不敷出,就已经是病态?中国的体系,即使被感染,那也是细菌,可以高效解决,加拿大的感染,来自于其认可的社会基本规则,属于病毒,没法儿清除。
9、完全不靠谱的医疗系统
医疗虽然不算社会宏观大面儿,但也是重要的一面,值得关注,所以还是拧出来专门批一顿。
急症平均等待时间三小时,有人胃疼,三小时没轮上,轮上看时已经不怎么疼了;医生觉得你不会马上完蛋,贵点儿的检查可能等很久,例如有人等8个月做CT的经历;还有人胃部不适待转专科医生检查,排在四个月后。很多人乐于宣传这个系统的“免费”,对“奇慢”装作没看见。
这么一个烂系统,仍然有很多人大唱赞歌,主要是看上两点:
“免费”:虽然不住院时,需要自掏药费,好歹医生出诊是免费的。可是,即便是这种有条件的免费,在其背后,都有政府给医疗机构付账,例如医生的出诊费。政府的钱哪儿来的,税收。所以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平等”:就算你是总理/富豪,在加国看病也得跟老百姓一样排队。加国没有私立医院,据传是人们不愿意,因为担心私立医院抢走公立医院的资源,使得小民得不到好的医疗服务。于是公立奇慢,私立无门,所以有钱的话,要么回国看病,要么去美国看,否则就一起等啊等啊等啊等。
医疗最重要的不是平等,也不是免费,而是及时。加国这奇慢的医疗系统,有钱无钱大家一起带病等待的系统,与人人平等人人挨饿何其相似,完全不靠谱。
一些朋友建议我坚持坚持,保留身份,在此感谢好意。但是,看到很多这种来来回回的朋友,迷失了,在中国也不习惯,在加国也不习惯,最后尴尬无比。所以,既然知道这里不是我的地儿,就走的干干脆脆吧。
文化差异,重要程度远超种族差异,文化才是人的根本,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文化的最基本载体,是且仅是语言文字。新闻来源:《下定决心!我的9大理由:告诉你赶紧逃离加拿大》

starry starry night : 2017-01-21#2
我以为是习老大发帖子了那。楼主把自己太当人物了。

秦砖汉瓦 : 2017-01-21#3
原创还是?

gossiip : 2017-01-21#4
笔者应该上图说明,枫叶卡,回流后放弃加拿大身份的证据。否则就是逼大呼哈。

lvxin070316 : 2017-01-21#5
您一路走好,慢走不送

Bryson : 2017-01-21#6
楼主所说的加拿大种种弊端和问题,大部分我都认同,但问题是离开,逃离后可以去哪?哪有更好的地方?去哪都要靠自己。别幻想靠更换环境解决问题,利益都是争取回来了。

我也想离开加拿大,但是去哪啊?

misterben : 2017-01-21#7
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适应最重要,心态更重要。

既然决定回流,同样要做好回流的准备——就像做好来加国一样的准备。

大难不死 : 2017-01-21#8
赵家是急眼了,眼看着外汇储备直线下降,眼看着人拿着钱往外跑,不得不开始放疯狗咬人,咬着一个算一个。

yilin001 : 2017-01-21#9
举的这些加拿大现象和例子,相比起雷阳这种事情都是不足轻重,(当然你自己愿意把命换钱也是可以的,听说赔了很多钱,比起以前算进步了,至少还是赔了钱),中国正在市场经济发展最快时期,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就经历过了,它们现在已经处于平稳阶段了。

不过中国的人权问题,法制法律执法如果有所改善的话,哪个不想回家乡的呢?

shuhaiyanzhong : 2017-01-21#10
走好,不送,good luck!

家园小千 : 2017-01-21#11
如果切实感到加拿大不如中国,那么断然支持想回流的人早日回流,并祝福他们在国内过的比在加拿大过的好。
人往高处走,千古名言,别学有些人,尽往低处跑,还振振有词。

malihom007 : 2017-01-21#12
支持,不喜欢就走吧。不过要走就走得干脆点,应该把枫叶卡注销了。

CCOYYOTEE : 2017-01-21#13
东风楼 的原创。是条汉子,回深圳有3年了吧。

waren : 2017-01-21#14
老文章了,
光说不练,下定决心就快走,别惦记加拿大福利了。也别再回流加拿大。

家园小千 : 2017-01-21#15
支持,不喜欢就走吧。不过要走就走得干脆点,应该把枫叶卡注销了。
枫叶卡留着也行,多一条后路吧。国内混的好了,那卡也是鸡肋,混不好了还有个避风港。
就怕觉得加拿大不好又不回流,还整天在网上唧唧歪歪的,让人看不起。

幽幽 : 2017-01-21#16
楼主是东风楼吗?不是应标明转贴

jongli : 2017-01-21#17
奇怪的是:所有回流的,都在犹豫不决;所有离开的,都是兴高采烈。

难得有一个下定决心的人,看到的却是黄面孔越来越多。

Lightening : 2017-01-21#18
傻逼一样,说的几条都占不住

cats 31 : 2017-01-21#19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喜欢与不喜欢加拿大都是可以理解的,既然回中国会生活的更好,那就开开心心的回去吧,为啥非要列举加拿大的种种不好才离开呢?移民来加拿大应该都是自己的选择,怪谁呢?

tototo : 2017-01-21#20
这个人以前是在华为的,去加前应该收入不错,所以很有优越感。等到了加拿大,这里贫富差距小,穷人也能过得不错,没有那种优越感了,所以心里很不爽。

未尝不可 : 2017-01-21#21
楼主是东风楼吗?不是应标明转贴
楼主是管理员,发旧帖给大家找话题,

zb0626 : 2017-01-21#22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

小暑 : 2017-01-21#23
原创还是?


难道不是转的吗?转的!

清风拂面 : 2017-01-21#24
应该是转的,很眼熟。不过想走就走,人家想都那么透彻,也愿意和大家来分享,是好意。

山野驿站 : 2017-01-21#25
能码这么多字的人才,留在加拿大可惜了。

wuneng : 2017-01-21#26
几年前的帖子,到底是下定决心冇啊?

随便挑几条反问一下。文化不同语言不同,of course,难不成你出国之前认为加拿大是说汉语?加拿大政府不鼓励诚信,难道中国政府does?加拿大气候不好,深圳就好?加国社会不公平,中国就公平?

要回流总得找点中国比加国好的方面来说吧?比如淘宝啥的,才能支持你回流的决定啊

彪爷 : 2017-01-21#27
在中国,畜生成人人成畜生了

小英子 : 2017-01-21#28
加拿大的好坏我们无法评论,楼主的观点在2-3年移民过来的人群中太普遍了,完全的不适应,楼主已经适应了中国的大环境,过来后发现现实和梦想差距太大,就像加拿大人到中国生活一样,过了蜜月期,就是煎熬期,过了煎熬期到了适应期就会好很多。加拿大这么多中国人 说明她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社会,至少内心可以接受她是第二故乡。楼主的心情可以理解,再熬熬看,可能再过两年你的想法就变了。

小英子 : 2017-01-21#29
在中国,畜生成人人成畜生了
你没有亲戚吗?怎么可以这么说自己的同胞,狗还不嫌家贫呢:wdb2:

vancouversunshine : 2017-01-21#30
赵家是急眼了,眼看着外汇储备直线下降,眼看着人拿着钱往外跑,不得不开始放疯狗咬人,咬着一个算一个。

最近宣传是越来越猛烈,什么那个ABC的文章,还有这个,国内都在热炒。上面有个人评论的好,和雷阳案比起来,这些全是无病呻吟。没人说加拿大美国是完美的, 跟某国比起来还是绰绰有余

温东仔 : 2017-01-21#31
楼主还是比较清醒的,华裔包括了亚裔,在加拿大基本是等死,更本不可能有什么事业的发展,说不定楼主回国后就是猛虎归山,再现辉煌!

温东仔 : 2017-01-21#32
个人感觉包括华裔移民的第二代也未必是什么好的前程,南非就是明证,黑人翻身了,但比以前更加的贫困和凶残。

abcba : 2017-01-21#33
个人感觉包括华裔移民的第二代也未必是什么好的前程,南非就是明证,黑人翻身了,但比以前更加的贫困和凶残。

你估计是没有孩子吧哈哈

vancouversunshine : 2017-01-21#34
楼主还是比较清醒的,华裔包括了亚裔,在加拿大基本是等死,更本不可能有什么事业的发展,说不定楼主回国后就是猛虎归山,再现辉煌!

胡说八道,我在高科技公司,里面亚裔一打一打的,做的高层的都很多。 朋友学长亚裔,现在是本地一家高科技公司的COO,手下一堆白人。 自己见识少,混的差,就以为人家混的差

jongli : 2017-01-21#35
楼主还是比较清醒的,华裔包括了亚裔,在加拿大基本是等死,更本不可能有什么事业的发展,说不定楼主回国后就是猛虎归山,再现辉煌!
还“猛虎归山”,是虎哪里都是山,充其量只是一只丧家犬而已。

wolfang : 2017-01-21#36
人个有志,一切祝好!

Davidsy : 2017-01-21#37
人各有志

汤姆叔叔 : 2017-01-21#38
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别勉强,加拿大不缺人,走好。
附送温哥华一月的阳光。大家开心。:wdb6:

https://www.theweathernetwork.com/ca/14-day-weather-trend/british-columbia/vancouver

宇航员 : 2017-01-21#39
1. 所言都是对的。只是过激了点。
2。还有许多地方,连加拿大都不如呢。
2. 问题是你有更好的地方可去吗?你有那个能力吗?这才是关键。

airfish : 2017-01-21#40
不知道当年楼主离开中国的时候,有没有离开中国的9大理由?
不过似乎楼主已经拿了加拿大护照了,既然走不了了,那就闭上眼睛享受呗。

dingc2008 : 2017-01-21#41
几年前的帖子翻出来炒现饭有意思吗?

guoke28 : 2017-01-21#42
谢天谢地,希望脑残全部滚出加拿大。

comeback : 2017-01-21#43
楼主居然敢说加拿大不好,不怕家园的北美神经带RCMP抓捕你?

塞北的雪 : 2017-01-21#44
最近某些人发帖很活跃

传国玉玺 : 2017-01-21#45
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在犹疑不定,生命就这么浪费了。

温东仔 : 2017-01-22#46
胡说八道,我在高科技公司,里面亚裔一打一打的,做的高层的都很多。 朋友学长亚裔,现在是本地一家高科技公司的COO,手下一堆白人。 自己见识少,混的差,就以为人家混的差

这个是印度人做CEO的公司?6a27ca40043bb23242a8d4b030af99a9.jpg

道德的液体 : 2017-01-22#47
2014年的老文章

oldbei : 2017-01-22#48
文章写得不错,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各部委领导,全国人大代表,国企高管干部,及其家属一阅。:wdb11:

sabre : 2017-01-22#49
李梅住院了,自从被甩以后,李梅就彻底被击垮了,如今她脱掉假发,脑门上几根稀疏的毛发更让她的晚年显得凄凉,今天是跨年,很多病友都有家人陪伴或被接走了,只有很少的人在病房里走动,护工这几天开始抱怨李梅难伺候,稍稍有点不周到李梅就破口大骂,用中文破口大骂,像疯婆一样,骂得整个走廊都震耳欲聋,我看见她嘴角颤抖,不知道是不是面瘫的前兆?李梅有时候浑身颤抖,活脱脱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形象,我们几个看她的人有的被她快速的衰落而吓哭了,这个还是以前那个出门买菜都要浓妆艳抹梳辫子的李梅吗?李梅啊李梅,爱情害了你,老年李梅在医院可谓晚景凄凉,但她还在抗争,护工抱怨说李梅没事找事,刚刚问要不要大小便她说不要,转眼间就把大堆的臭粑粑拉到床上,护工给她换完床单她又拉一床,护工说李梅是故意控制便量,故意为难自己,病房里因为李梅的粪便臭气熏天,最后护工也明白了,索性不特殊照顾,李梅只能躺在屎浆里,虽然这里是病房,但过年的气氛依然很浓,深夜,李梅看着窗外的残雪,忽然哭了起来,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让李梅晚年成了这样,忽然李梅觉得自己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没有了,忽然间她感觉下身一片湿热,原来自己已经大小便失禁了,明天早上又要哎护工白眼了,2017年,李梅依然向往爱情…

herbertguo : 2017-01-22#50
吃到一个酸涩难忍的苹果,顺手就扔掉算了,无需多言。

家园小千 : 2017-01-22#51
吃到一个酸涩难忍的苹果,顺手就扔掉算了,无需多言。
同感,有一次点套餐没要薯条换了苹果片,这个难吃啊,又酸还有怪味,孩子看了袋子上印有添加剂的就扔了,以后也不会再点苹果了。

stang : 2017-01-22#52
唉,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呢?
喜欢就留不喜欢就走,何必非得找点东西儿给自己背书?你是活给别人看的不成?
有点儿自信吧您呐。

zigzagda : 2017-01-22#53
人生到处是坑,所以各位在不同坑里的看官也没必要口诛笔伐,好在还有天堂,等着都会去的。

owenchu : 2017-01-22#54
楼主还是比较清醒的,华裔包括了亚裔,在加拿大基本是等死,更本不可能有什么事业的发展,说不定楼主回国后就是猛虎归山,再现辉煌!
这文章只能提醒国内的人对已经出国的有个屁用,我们想回流也不可能了,孩子没有会中文的,能回去吗?
所以这样的文章最好不要在这的论坛上发,去国内可能还有些帮助

zigzagda : 2017-01-22#55
这文章只能提醒国内的人对已经出国的有个屁用,我们想回流也不可能了,孩子没有会中文的,能回去吗?
所以这样的文章最好不要在这的论坛上发,去国内可能还有些帮助
没有不可能,又不是回去非洲。我身边大把美国同学和ABC孩子都回中国了。

CCOYYOTEE : 2017-01-22#56
没有不可能,又不是回去非洲。我身边大把美国同学和ABC孩子都回中国了。
朋友的孩子在这边找女朋友困难,回上海去还是外企。美女任挑。
另一位朋友的儿子回北京,混得滋润,哪里有什么雾霾啊。
这都是英语比母语好的孩子。
啥比本事都没有的,回去拿个4-500刀每月,不如在加拿大混。

herbertguo : 2017-01-22#57
同感,有一次点套餐没要薯条换了苹果片,这个难吃啊,又酸还有怪味,孩子看了袋子上印有添加剂的就扔了,以后也不会再点苹果了。

孩儿他娘,咱俩把这楼弄歪了。
:\)

一条路 : 2017-01-22#58
太长,实在看不完

talkme : 2017-01-22#59
你这是围城效应,人在哪里住久了,都会关注缺点和不足。。。

skq : 2017-01-23#60
最好把回国三年后的感受再写写就好了

laox888 : 2017-01-23#61
最好把回国三年后的感受再写写就好了
哪需要三年,三天就够了。

预则立 : 2017-01-24#62
楼主看出了一部分问题,但是没有说透,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所以缺乏说服力。

不过10年15年以后再看此帖,我相信它的观点是对的,出发点也是好的。

加拿大放在全球来说,都是好国家,尤其是对移民的宽容。

但是中国人的根始终是在中国。

宣武芊芊 : 2017-01-24#63
要走赶紧走,别占好人地方

宣武芊芊 : 2017-01-24#64
枫叶卡留着也行,多一条后路吧。国内混的好了,那卡也是鸡肋,混不好了还有个避风港。
就怕觉得加拿大不好又不回流,还整天在网上唧唧歪歪的,让人看不起。
国内今天混的好不代表你明天就能安稳,看看最近的大动作吧,老旧系统或者老旧城市也有好处,就是让人安心呐。整天你死我活的争斗,能不想办法留后路吗,估计大部分纠结的就是怕回去哪怕混好了,这边卡丢了,万一哪天被批斗,跑还跑不掉。。。少点功利主义吧,既然不能融入并认同这里的文化,回去也罢

宣武芊芊 : 2017-01-24#65
赵家是急眼了,眼看着外汇储备直线下降,眼看着人拿着钱往外跑,不得不开始放疯狗咬人,咬着一个算一个。
赵家人自己都把房产在海外购置好了,就是剥削绵羊,还不许绵羊们跑,搞什么温水煮青蛙,如今水即将沸腾。。。。。

宣武芊芊 : 2017-01-24#66
在中国,畜生成人人成畜生了
经典啊 找个本本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