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评论]无奈的中国海归:如果没出国 我早已是千万富翁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19152/

tyzhang : 2017-03-16#1
新闻:《无奈的中国海归:如果没出国 我早已是千万富翁》的相关评论
导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最郁闷的莫过于当你发现自己考过了托福、拿到了Offer、留学了N年、有了工作经验,回国还是要从小菜鸟开始,而十年后自己还是买不起房?
有个同学,他出国十年后归国。
当年家里卖了一套房子送他出的国,他回国后发现
当年卖掉的那套房子早已超过一千万元了。
而他,也没有能力买回那套房子了。
28岁的Ben,跟在北京打拼的无数年轻人一样,每天忙碌地上班,下班,大部分时间都埋头在工作里。
一天过去,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这是北京难得而又短暂的好时节,乍暖还寒,连饱受诟病的雾霾也消散了。Ben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刚刚从高楼大厦中钻出来,又要一头扎进拥堵的车水马龙中。
Ben是北京人,从国外留学归来,现在仍然和父母挤在位于南锣鼓巷附近的一间几十平的平房里。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北京土著,海归,并且是独生子女,按理说,Ben的生活应该更舒适一些。但如今他的家庭也面临着和绝大部分北漂一样严峻的问题:买房子。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奇怪,你一个北京土著怎么可能没房子,家里随便卖一套,分分钟成百上千万到手。
Ben父母都是朝九晚五的工薪阶级,家里过去确实有两套房,一套是他父母当年结婚的婚房,还有一套是姥爷留给Ben用来娶媳妇的。
可后来为了让Ben可以出国读书,十年前,家里卖掉了父母北三环85平的婚房,拿着200万元,搬去了现在南锣鼓巷的小房子去住。
之所以没卖掉这间房,Ben父母完全是考虑到以后孙子辈的上学问题。而且当时想着,Ben马上就要出国了,老两口觉得他们可以凑合几年,等儿子学成归来,再赚大钱买个新房子。
六年后,Ben带着两张文凭回到了北京;可是,工作了四年,却突然发现,连他们北三环85平的首付都付不起。

卖房送孩子出国,孩子归来却无力买房
家乡的归属和安全感在高额的房价面前不堪一击,出国留学对于大部分工薪家庭来说,早已褪去了荣归故里的外衣。
相反,像Ben这样,十年青春耗尽,仍然需要负重前行的年轻人大有人在。
在当下的这个时代,面对高等教育日益开放化、多元化、国际化,很多家庭都选择将孩子送出国学习,其中不乏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家庭。
但留学所需要的昂贵的费用,也依然是留学生家庭要负担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很有可能这是一笔要倾其所有的付出。
家里的存款并不能满足海外留学的巨额学费,可是“留学热”、“出国潮”让很多父母们觉得只要子女能出国读书,接受精英式教育,那么回国后就一定能成为人中龙凤。
就这样,大家卖房的卖房,借钱的借钱,终于把孩子们送出了国。
可是万万没想到,学成归国后的孩子们并没变成父母期待的样子:“他们既没钱在一线城市买房,更没有高大上的工作。”比如,Ben。
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调查数据显示,“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扎堆在一线城市,”而这里的一线城市就指北上广深。
这样的选择并不难理解。
留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就像Ben一样,本身就来自“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而且,对刚回国的海归来说,大城市和国际接轨、发展速度快。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在这些城市都能找到自己施展拳脚的一片天地。
这是他们没有逃离“北上广深”的原因。
但是,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成本也在与日俱增,如今被全体国民诟病的高房价,更是让人压力倍增。
根据搜狐新闻的报道,以北京为例,过去十年里,北京二手房成交价从0.6万/平涨到现在4.7万/平,翻了近8倍。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果当年没出国,我们就成千万富翁”这句话。
Ben家当年200万卖掉的房子,如今价值1600万;而Ben作为普通白领,现在的工作年薪12万,他要不吃不喝近134年才能赚回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
如此看来,无论是国内北漂还是留学海归,都同样面临着高房价的困扰。
面对如此耸动的数据,这些留学海外,接受精英教育的新一代海归们不免产生了困扰,耗费举家之力,漂洋过海,背井离乡后学成归来,为什么跟回报率也如此之低?
根据《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的一组数据显示,“在税后月收入方面,被调查者的收入范围集中在5000-10000元区间,占46.9%,仅有26.4%的被调查者第一份工作起薪高于一同进入单位的国内学生。”
这种入不敷出不免让人心惊胆战,到底这些年的背井离乡究竟值不值?
在北京的房价面前,海归们也要低头
小花在美国读了四年与市场相关的专业,回国后历经周折,也终于找到了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和很多刚毕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样,诺大的城市承载了梦想,生活被几乎被工作占满,两点一线日日夜夜,拥挤的地铁站,加班后空荡荡的马路,都是这个时代中,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的生活的背景。
在工作中,小花勤勤恳恳。可是没多久,老板发现了她的问题——英文策划写得各种6,一到中文策划就卡壳;而他们公司的主要客户群是年轻人,小花的中文策划总是洋溢着老干部做风,分分钟能登上人民日报。
本想着过完实习期就给小花升职的老板,现在也只好让小花继续留在原岗慢慢磨砺学习。
光鲜亮丽的留学履历,在职场中实打实地碰了壁。小花的沮丧和困惑可想而知。摩天写字楼的灯火通明看似繁华,却残酷,它不管你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每一扇在夜晚亮着灯的窗户,都像一面镜子,要把年少轻狂打回现实里去。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2016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同样做过统计,回国的海归有六成的人在基础岗位,不是理想中的高大上。
但是,小花在职场的遭遇,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看,也不难理解。
假如你是公司的老板,面对一个在国外工作了一段时间,但并不了解国内职场节奏的海归,你会一下子就给他开出税后过万的月薪?
而且年轻海归们师从老外,刚刚归来,在国内业界并没有积攒下良好的人脉。他们的学长学姐要么人在美国,要么他们一样刚入职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也许,那个海归背景还有着沉甸甸分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留学生们回国工作。面对的竞争和国内学生基本相似。更何况,大部分年轻人本来就缺乏对未来职业的合理规划,职场的碰壁也不难理解了。
当最初以为能为生存竞争增加的砝码渐渐失效,很多人也许会想,我们当初怎么就不留在美国?
根据Zillow的数据,“2015年纽约大都会区一季度平均房价为381,166美元,约230万人民币。”
由此看来,这个均价只能在北京五环买个房子。而且北京五环开外的生活环境,却没法同纽约大都会区相比。
但是,且不说这个数据是否客观,毕业之后能否留在纽约买房,初入真实人生的洪流,无论是留在异国他乡,还是学成归来,生活本身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出国留学,价值是否抵得过一套房?
北京和纽约的差别,是文化,是人群,是国籍,是语言,但生存带给年轻人的磨砺和考验,大抵是相同的。
无论你决定回国还是留守他乡,不管你是热血少年,抑或职场老司机,生活对你的青睐本就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房价在涨,我们也在成长,无数的人涌来,又有无数的人离开。北上广的老百姓依然买不起房,日子还是一天天地踏实过,该奋斗的人们从未懈怠。
也许你可以揣测,假如未曾出国,你这些年的花费足以让你衣食无忧。但最终要面对的人生还是这样,毕业,工作,面对竞争,面对房价,人生中的种种困惑,都会如期而至。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那样,你将绝不是现在的你。
困惑也好,纠结也罢。正如那句话所说,现在的你身上,有你走过的每一条路,读过的每一本书,爱过的每一个人。留学这件事,在人生中烙下的印记,都是不可磨灭的又珍贵的宝藏。
与生活迎面相遇,就做好曾经的一切被清零的准备,调整好心态,毕竟不管在职场上,还是生活中只有肯努力、会做人才能走得更远。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能了解出国留学的现状,没必要将全部的希望寄在一张海外文凭上。
各位留学生也更要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在家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国留学开拓视野,那肯定是好的;但是如果是要倾尽家中所有,卖房卖车,请三思而后行。
85平米卖1600万,北三环现在要19万一平了?

JIGU : 2017-03-16#2
十年前房子就值200万,厉害。那时出国留学要花200万人民币吗?

asdfg12345678 : 2017-03-16#3
新闻:《无奈的中国海归:如果没出国 我早已是千万富翁》的相关评论85平米卖1600万,北三环现在要19万一平了?
北三环现在15万了。今年下半年估计就20万。

Sunshine7728 : 2017-03-16#4
If I knew the 649 number for next week, I will hit the jackpot.

Don't assume anything, don't blame this or that.
You make your own future and destiny.

waren : 2017-03-16#5
出国留学的钱都可以做个创业启动资金了,向老板进军。很多人留学后,损失惨重。

xCuc3 : 2017-03-16#6
出国留学的钱都可以做个创业启动资金了,向老板进军。很多人留学后,损失惨重。

upload_2017-3-16_5-15-26.png

10多年前卖了北京的房子,出国全买apple的股票,加分配的股票,股利。10年后大概可以买几套北京的房子回来了。要不买谷歌?

upload_2017-3-16_5-18-22.png

木姜子 : 2017-03-16#7
关于房这个问题,在国内的绝大多数人也抱怨自己当初怎么没尽力多买,如果说买房致富的机会的话,温哥华、多伦多过去几年其实也有这样的房价上涨,那些错过这边机会的凭什么认为自己在国内就不会错过呢?

格林尼治时间 : 2017-03-16#8
这不是完全胡扯八道两码事吗,二三十年前中国更穷,当时出来留学的能带一两千美元的都是有钱人了,不也大批学有成才的。再说你看的准的话十来年前买房首付10%都要不了,卖房有200万可以再贷款买个七八套房子,现在是不是成亿万富翁了?

格林尼治时间 : 2017-03-16#9
关于房这个问题,在国内的绝大多数人也抱怨自己当初怎么没尽力多买,如果说买房致富的机会的话,温哥华、多伦多过去几年其实也有这样的房价上涨,那些错过这边机会的凭什么认为自己在国内就不会错过呢?
确实是这样,都说中国股市是个吃人的市场,但10年前卖房后拿200万买贵州茅台现在是5000万,岂不是更easy, 无聊了还可以去茅台厂转转买两瓶喝两杯

乐土乐土缘得我所 : 2017-03-16#10
畸形的房市是中国优越性的体现?

TJYUZHEN : 2017-03-16#11
是不是美国人主要靠股市理财,中国人靠房产?

chenggreen : 2017-03-16#12
生活离不开金钱,但生活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这虽然是大道理,但人们往往是纯粹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生活选择,然后后悔,然后怨天忧人。离开中国大陆的人经常难免在这种比较中生活。

Revit : 2017-03-16#13
If I knew the 649 number for next week, I will hit the jackpot.

Don't assume anything, don't blame this or that.
You make your own future and destiny.

你这个比方不对,逻辑思维弱项。买彩票是从未中奖,但文中说的是本来已拥有却丢失了。

珠宝的旅程 : 2017-03-16#14
希望他能后发先至,是厚积薄发。

战斗在加国 : 2017-03-16#15
千万富翁又如何?生活在北京,守着房子又不能卖,卖了就买不回来,周围人人都是千万富翁,也没什么好显摆的,大多数北京的千万富翁也就住个一般的公寓,周围环境乱糟糟,工资并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时不时还享受点雾霾

他错在不该回去,这种行为属于两边挨耳光。我前段时间也遇到老北京人,是90年代出来留学的,那时房子卖得更便宜,人家在这边一直过得非常好,房子换了好几个,现在住城边的大房子,地就有1英亩,说起北京疯狂的楼市,开玩笑说这么多年在国外白干了,从他的例子,两边的房产价值可能差不多,但就生活而言,这边无疑好太多

asdfg12345678 : 2017-03-16#16
这1年多国内大城市房价都涨疯了。1年时间差不多翻倍,太疯狂了。
尼玛前段时间关注了一个小区,最近一个月又涨了20%

bingshankou : 2017-03-16#17
2000万的房子挂多久才能成交?
资产上千万有屁用,没有现金流才是最痛苦的。

Lightening : 2017-03-16#18
这就是个留学脑残,他妈逼,还好意思出来献丑。
首先,没学成啊,没工作才回流的吧。
其次,他们家就一鸡巴下层市侩,即使不卖房,不留学,就他们家这逼样,他也就一打工的奴隶。
把自己的低层次归为留学,也是,留学也没有拯救这个脑残。说不定他还特爱国呢。
起码也想小和尚的女儿学学吧

tototo : 2017-03-16#19
[转帖]在房价面前,你的创业一文不值
万般皆下品,唯有炒房高。

这是如今在城市白领、中产之间最流行的话题,源于对现状的不安和未来的恐惧。在大部分投资通道已经被实际意义上“堵死”之后,房子愈发寄托了中国人更多的希望——家,财产,安全,面子,自由……

与此同时,在两年多以前兴起的全民创业浪潮开始遇冷,在房价如脱缰野马般奔腾前进的映衬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发出了“创了几年业,不如买套房”的唏嘘。

1

一套房子拉开一个阶层,闻之颤栗,思之入理。

房子是入场券,房子是敲门砖,房子是资格证,房子是护身符……这一切,似乎如此熟悉的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耳畔中无数次出现过,但那时的主语,应该是“学历”、“文凭”。

“从小我爸总说让我好好学习。现在看来,真应该叫他好好买几套房!”

三观尽毁。世界变了,玩法变了,人心也变了。

欠银行的钱,心安理得。欠投资人和员工的钱,万劫不复。房子能给的,创业给不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创业?

或许你说是为了情怀、梦想,为了证明一些什么……

像林默老师一样,一口老血可以直接吐在惨白细小的工资条上。

人无法活在真空环境下,人需要交流,需要共处,需要类比。当你所处的高级动物群体交流对白和计量单位已经完全被那两个字替代而无处不在无路可逃的时候,这种输入型恐慌感渗透进了血液和灵魂。

“哇!你老公给你买了这么大一颗钻戒啊!你手上可是戴着几平米房子啊!”

“过完春节,我看中那套房涨了50万,一年又白干了!”

房子,已经变成我们无法拒绝的精神鸦片。知道它可怕,但是离不开它,甚至连少谈它几句,都害怕与这个时代脱节而被抛弃。

《乌合之众》中,庞勒已经充分论证过,在群体下的个体会感受到强大的力量,继而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在疯狂冲向售楼处的路上并且发着朋友圈,还不时@着你,你却能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么OK,你没有错,是这个时代错了。你去创业,去改变这个时代吧。

2

“现在的创业如同学雷锋,过几年你什么都剩不下!”

“十多年前,一个老北京卖房移民美国去创业,辛辛苦苦攒了一千万,回到北京来却发现这边只够交当初自己房子的首付!”

“你才创业呢,你们全家都创业!”

与房子相比,创业已不再是刚需,而是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一种自娱自乐的狂欢行为。

已经快要被人遗忘了的香港,最近火了一档电视节目《有楼万事足》,仿佛要配合大陆楼市的疯狂演出一样,港媒同行狠狠滴补上这一刀。



节目采访了港岛多位不同阶层的居民,从各种角度来佐证——有房才幸福,才有尊严,才叫人生的这一论调。漫长的节目里揭示了发达社会的人类生活状态。有意思的是,这里面的所有人,没有提过一个字跟创业有关。

阶层固化,逆袭无望,屌丝认命,天下太平。别人已经走过的道路,智商和起点并不高过多少的我们,正在重走一遍。

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下,创业这个英雄先烈一般的词汇已经被当做牌位供奉起来,取而代之的是每天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为平米数而诞生的各种精打细算。翻手为繁华,覆手为苍凉。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

“人生想要成功,男人得有个好爹,女人把握二次投胎”。除此以外的屌丝大众最重要的是——顺势而为,找准风口。人生,就那么两三个紧要关口,走错了,就是错了,很少有回头的机会。比如职业,比如婚姻,比如买房。

叔本华死前曾说,自己的尸体被虫蚁蚕食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思想要被后世的学者和无知的人们糟蹋。

叔本华想多了,后世的我们,其实顾不上也没时间去感知他的思想,我们疲于奔命在工作岗位之余,不是在买房,就是去买房的路上。

3

最近的一则段子很流行——“如果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买不起房子,那么学区房还有什么意义”?

又错了!清华北大只代表你的过去,而房子代表着你的未来。不是读书无用了,而是你读的那些所谓的圣贤之书已经没用了。

知识这玩意,到什么朝代都不会嫌多,关键在于你的“知识”能够有多少被转化成生产力和财富。

“如果我的学生,到40岁的时候不能拥有4000万的身家,就不要跟人说是我的学生!”号称地产行业砖家的董藩老先生这番言论曾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

太多的人开始愤怒起来:“读书是最高尚的行为,知识不是无价的么?怎么可以用钱来衡量!”,“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沾满了铜味!”。

在没有一桶清水兜头浇醒你并彻底洗清铜臭之前,人们终究还要面对诸多现实问题。

没有人有义务去发现你的内在美。

假如给千千万万创业者们再来一次选择的机会,有多少人会放弃创业,选择买房?从2014年9月“双创”口号提出至今。不到三年,恍如隔世。



我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一个大时代,如何将个人命运裹挟进最大的那个漩涡,把个体的动能发挥为势能,显然比背着不屈的神情独立抗争命运不公更为精准有效。

“小富靠努力,大富全靠命”,“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如果房子来插队,它能排在第几位?

房子,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口和红利,也是普通人在上层通道关闭前最后的逆袭机会。

很多时候,对运和势的把握,更能彰显一个人全面的价值观和认知学识。

同样是一个班毕业的同学,有的信奉“先上车”理论,十多年来买了几套房,有的一直坚信房价会下调,三线以下城市也有机会。如今,两人的身价财富已经相差百倍。

你看到别人飞得快,那是因为他骑在火箭身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老先生倘若在世,或许也会放下劝学口令,第一时间带领徒弟们集体奔向各大售楼处。

太平盛世里,我们所能经历到的最大兵荒马乱,不是打砸抢烧,而是那艘通往更高阶层的诺亚方舟就要起锚了,而你手里连一张经济舱的船票都没有。房价是什么?特点时间与特定空间里特定物品的最大价值。

创业是什么?已知世界已知思想已知技术对未知世界未知事物未知逻辑的探索。哪个实在哪个虚幻,两下对比,高低立下。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感受到人性,但从沉默中却能。没人会告诉你真相是什么,真相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继而,演变为暗自的实际行动中。

你继续去创你的业,别人继续去抢他的房。你创的业,在别人看来,其实一文不值。

“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写下《故乡》名篇的鲁迅也站在路口唏嘘不已,追忆童年时曾数次奔走于小镇的老屋与药铺、当铺之间。

如果二位老先生在世,再次有幸回到家乡,最希望看到的一定是——那老宅墙壁上大大醒目的红色“拆”字吧。

6689 : 2017-03-16#20
新闻:《无奈的中国海归:如果没出国 我早已是千万富翁》的相关评论85平米卖1600万,北三环现在要19万一平了?
基本上可以说,国内大城市卖房出来的,都亏大了

rogerroof : 2017-03-16#21
辖逼!你没有后台那来千万,如果你有后台,留学不留学有什么关系?博三的儿子一直在外,不这样坐拥二百多亿,博三到了监狱,也丝毫没有关系!这就是后台!当然,没有后台的建红楼也是个办法,只是看看赖昌星,吴英,周申义等等众位的结局!

waren : 2017-03-16#22
千万富翁又如何?生活在北京,守着房子又不能卖,卖了就买不回来,周围人人都是千万富翁,也没什么好显摆的,大多数北京的千万富翁也就住个一般的公寓,周围环境乱糟糟,工资并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时不时还享受点雾霾

他错在不该回去,这种行为属于两边挨耳光。我前段时间也遇到老北京人,是90年代出来留学的,那时房子卖得更便宜,人家在这边一直过得非常好,房子换了好几个,现在住城边的大房子,地就有1英亩,说起北京疯狂的楼市,开玩笑说这么多年在国外白干了,从他的例子,两边的房产价值可能差不多,但就生活而言,这边无疑好太多
确实如此。
回国会朋友,都是千万富翁一起。

战斗在加国 : 2017-03-16#23
基本上可以说,国内大城市卖房出来的,都亏大了

移民出来的毕竟是少数,还有好多人卖了房没出来的,更亏,更不要说这些人可能把卖房的钱投进中国股市,看2015年那几次大跳水,不知道消灭了多少中产

移民出来的,混得再差,至少享受了好的自然环境,也算体验了另外一种生活

战斗在加国 : 2017-03-16#24
确实如此。
回国会朋友,都是千万富翁一起。

街上随便遇到个人都可能是千万富翁,菜场里的老头老太,出租司机,街边小摊小贩......只要有房产,都可能是千万富翁, 呵~

yyddss : 2017-03-16#25
是不是美国人主要靠股市理财,中国人靠房产?
十几年前,国内流行一本教普通人如何发财挖第一桶金的书,叫《穷爸爸富爸爸》,里面举的例子全是买房。好像就是美国人写的。

啊美 : 2017-03-16#26
千万富翁又如何?生活在北京,守着房子又不能卖,卖了就买不回来,周围人人都是千万富翁,也没什么好显摆的,大多数北京的千万富翁也就住个一般的公寓,周围环境乱糟糟,工资并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时不时还享受点雾霾

他错在不该回去,这种行为属于两边挨耳光。我前段时间也遇到老北京人,是90年代出来留学的,那时房子卖得更便宜,人家在这边一直过得非常好,房子换了好几个,现在住城边的大房子,地就有1英亩,说起北京疯狂的楼市,开玩笑说这么多年在国外白干了,从他的例子,两边的房产价值可能差不多,但就生活而言,这边无疑好太多
虽然资产差不多, 不过住北京的那位要是卖了房产跑到美国能生存吗?恐怕资产要大大缩水

战斗在加国 : 2017-03-16#27
网上看到一条评论,中国的千万富翁是地球上最勤劳的千万富翁

目前一线城市只要是拥有房产的,基本也都是500万到1000万身价了。一想起每天那么多千万富翁们依然勤勤恳恳挤地铁,加班加点不敢丝毫怠慢,我就觉得中国经济简直太有希望,千万富翁群体还这么拼的这蓝星上还有谁?

herbertguo : 2017-03-16#28
只见今日笑,哪见明日哭?

fieldmarshal : 2017-03-16#29
国内房价的这种增长可否看成是货币增发刺裸裸的掠夺财富的一种体现?

Lightening : 2017-03-16#30
国内房价的这种增长可否看成是货币增发刺裸裸的掠夺财富的一种体现?
掠夺外流,中国会很惨

fieldmarshal : 2017-03-16#31
不持有房产就如同大清末年你不持有银子,光以为自己月薪几万个铜板好使,结果铜板从一钱到七分到三分再到......

人生就是一部易经 : 2017-03-18#32
出国留学的钱都可以做个创业启动资金了,向老板进军。很多人留学后,损失惨重。
同意,留学除了学习一点英文,回国后,基本月薪4000元就不错了。一位在西安大略大学MBA毕业的重庆小伙,回到重庆后在沙坪坝和大学女友一起做火锅底料。记者采访他留学花费多少?他说花了家里180万,本科加MBA。记者说那你怎么不去外企当白领,他说白领赚不到钱。记者又问,如果不出国,180万可以开好几个火锅底料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