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评论]无语!大多伦多急诊室 24小时750病人只有2护士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47838/

C-C : 2018-03-31#1
新闻:《无语!大多伦多急诊室 24小时750病人只有2护士》的相关评论
家住多伦多北面约克区King市的一名女子,日前向媒体投诉她的92岁父亲在一间医院急诊室的痛苦经历。
2月4日,Luba Mahzor把父亲Efim Kogan送到列治文山市Mackenzie Health医院。
Luba说,他的父亲在下午1时45分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后,接待他们的一名女护士的态度“无视和冷淡”
“她一边嚼着口香糖,动作非常慢。与此同时,父亲一直在痛苦地喊叫。”
Luba的父亲从以色列移民来加,曾经是一名医生。她说,父亲的痛点很高,说明他当时一定已经痛苦到极点。
“如果他喊出声,一定有理由。看到其他等候的病人要听到父亲的叫声,我也很难受。”
但是,在急诊室内,老人Efim并没有被放入担架,而是被放入一把轮椅。结果,老人因为太虚弱,根本坐不直,一再从轮椅滑落。
Luba的儿子Gabriel Krikunez说:“这个地方简直就是动物园,急诊室的等候区有40人在排队等着被接收,而老人一直在哭着求助。”
Gabriel说,一度,老人告诉Luba,他受不了,要止痛片,但是这名护士并不理睬,因为药房已经关门。
大约20分钟后,Luba说,她再次到窗口询问,是否能被接诊,或者至少让病人躺在一个移动担架上。但是对方却说,他“必须排队”,按到达先后顺序。
Luba说,他已经痛到脸色变白,对方的态度却是:“那又怎么样?”甚至威胁,如果再坚持,就呼叫保安来了。
最终,在三个小时后,这位护士才让Luba的父亲进入二级等候室,又等了30分钟,才有医生出现。
Luba说,在难熬的等候时间里,另一名男子也上前对一位护士说,他的母亲已经等了好几个小时,Luba就插话问道,既然急诊室这么忙,为什么不请求额外的人手?这时,对方回答说,如果想要额外帮助,就该“打电话给省长韦恩啊”
这位护士说了实情:这间急诊室在24小时内接待750位病人,而当时值班的只有两名护士。
“气愤已经不再足以表达我的情绪。这应该引起所有人的恐惧,因为我或者任何人都有一天会被送到急诊室。这里就像是在第三世界国家。”
Luba补充道,她理解急诊室需要有序地安排病人入院,但是老人和儿童应该给予优先吧。“这一经历让人感到非常无助。”
事后,她多次向医院方面投诉,医院的经理承诺会与员工讨论这一问题。
同时,针对媒体的采访,Mackenzie Health医院并没有直接作出回应。院方发言人通过短信回复说,Mackenzie Health是安省最繁忙的其中一间医院,为约克区超过50万人服务。院方了解病人等候时间长,引起社区人士的担忧,他们已经多渠道采取措施解决这一挑战。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近2个月了,但绝对不过时,因为这样的经历,任何人都可能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
最后,一个令人不安的数字是:预计至2031年,约克区的人口将增长40%-50%。
这就是所谓的发达国家成熟社会,亏得那么多狗粮党还在不断的昧着良心唱赞歌。

wxirene : 2018-03-31#2
没钱雇人,任谁都没办法。少收些难民就能解决这个难题,政客们肯吗?

wxirene : 2018-03-31#3
自由党该现在就行动,现在还是多数政府,随便怎么干都成。不要成天画饼,来点实际的,肯定要可以实实在在地涨选票。

宇航员 : 2018-03-31#4
新闻:《无语!大多伦多急诊室 24小时750病人只有2护士》的相关评论这就是所谓的发达国家成熟社会,亏得那么多狗粮党还在不断的昧着良心唱赞歌。
这种现象仅存加拿大!
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和大家。
大家拿就是酱紫的

考拉不是熊 : 2018-03-31#5
新闻:《无语!大多伦多急诊室 24小时750病人只有2护士》的相关评论这就是所谓的发达国家成熟社会,亏得那么多狗粮党还在不断的昧着良心唱赞歌。
发达国家做什么都对?我怎么听着像中国,不满意你还屁颠屁颠的来?好走不送,一路走好!

Nebula.Trek : 2018-03-31#6
每小时30个病人,两个护士足够哦,加拿大注册护士工作是安排病人和联系医生而已,关键是医生够不够,护工够不够。。

一般急诊有前台护士,助理护士,秘书,护工,每个小隔间还有护士医生。

对这个文章严重不相信。

考拉不是熊 : 2018-03-31#7
大家最好支持中共来管理,一个护士都不要最好!

煤炭工人 : 2018-03-31#8
免费的就这样的了。

dragonsakura : 2018-03-31#9
第三世界的医院通常也比这个强

Van SHN : 2018-03-31#10
开玩笑。一天750急诊病人,平均每小时30个,每2分钟1个病人。这不是医院这是机场。
还有2个护士每人每4分钟处理一个病人,中国也做不到吧
凡事最好核实一下。

abx : 2018-03-31#11
急诊室无疑是医院里最繁忙的,这个现象是由它的不确定性决定的:
1. 无缘由地今天病人出奇的多,都挑此时此刻生病,一定是 full moon
2. 无缘由地今天护士多名病假又找不到替补队员
不过,一个一定规模的医院急诊室只配两名护士?不可思议,不知其真实性。

哈法 : 2018-03-31#12
急诊室无疑是医院里最繁忙的,这个现象是由它的不确定性决定的:
1. 无缘由地今天病人出奇的多,都挑此时此刻生病,一定是 full moon
2. 无缘由地今天护士多名病假又找不到替补队员
不过,一个一定规模的医院急诊室只配两名护士?不可思议,不知其真实性。
这是英文报道:
“When Luba chimed in, asking if the nurse thought about calling for extra help considering how busy the emergency room was, she was told if she wants extra help she should “call Kathleen Wynne.”

She added that the ER would see some 750 patients in 24 hours.”

https://www.yorkregion.com/news-sto...ms-mackenzie-health-s-treatment-of-father-92/

Nebula.Trek : 2018-03-31#13
这是英文报道:
“When Luba chimed in, asking if the nurse thought about calling for extra help considering how busy the emergency room was, she was told if she wants extra help she should “call Kathleen Wynne.”

She added that the ER would see some 750 patients in 24 hours.”

https://www.yorkregion.com/news-sto...ms-mackenzie-health-s-treatment-of-father-92/


ER的意思是急诊室。
ERN的意思是急症室注册护士
RN的意思是注册护士。
LPN | RPN执业或者助理护士
PSW护工。

安省有的医院和城市还有Nurse Practitioner ,简称NP,也就是有处方权的护士,又叫护理医师。



所以这篇译文是典型的翻译错误。

中国啥都不缺,就缺合格翻译。真的。

abx : 2018-03-31#14
这是英文报道:
“When Luba chimed in, asking if the nurse thought about calling for extra help considering how busy the emergency room was, she was told if she wants extra help she should “call Kathleen Wynne.”

She added that the ER would see some 750 patients in 24 hours.”

https://www.yorkregion.com/news-sto...ms-mackenzie-health-s-treatment-of-father-92/
如果属实,医院或者当地医疗系统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1. 任何时候,医院急诊部都不应该只配备两名护士。 a code team 也就是抢救小组也必须包括至少两名训练有素的护士。一旦有病人 Cardiac Arrest了,谁来抢救、谁来照顾观察其他病人?
2. 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建立一个应急 nurse pool 或叫 nurse resource team, 以便应付类似情况。即使没有,医院管理者也应该依照情况,随时调动医院其他相对稳定的科室的医护人员。
3. 任何一个医院的急诊室都会备有各种常用、紧急药品,根本不依靠于药房是否开门、关门。并且,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有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药房和化验检查科室,以应变住院的 inpatients.
4. 任何药物对病人的使用,必须先经医生诊断、医嘱,护士断然不可任意釆取任何化学药物措施。
5.……
这个医院真成问题,管理一踏糊涂!

Nebula.Trek : 2018-03-31#15
如果属实,医院或者当地医疗系统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1. 任何时候,医院急诊部都不应该只配备两名护士。 a code team 也就是抢救小组也必须包括至少两名训练有素的护士。一旦有病人 Cardiac Arrest了,谁来抢救、谁来照顾观察其他病人?
2. 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建立一个应急 nurse pool 或叫 nurse resource team, 以便应付类似情况。即使没有,医院管理者也应该依照情况,随时调动医院其他相对稳定的科室的医护人员。
3. 任何一个医院的急诊室都会备有各种常用、紧急药品,根本不依靠于药房是否开门、关门。并且,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有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药房和化验检查科室,以应变住院的 inpatients.
4. 任何药物对病人的使用,必须先经医生诊断、医嘱,护士断然不可任意釆取任何化学药物措施。
5.……
这个医院真成问题,管理一踏糊涂!


安省有很多注册护士有处方权(Nurse Practitioner ),是可以代替和协助医生的,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直接代替医生,很多小诊所没有医生,只有处方护士。大医院急诊也经常有处方护士。

Nurse Practitioner ,简称NP,也就是有处方权的护士,又叫护理医师。

处方护士在安省之外非常非常罕见。

哈法 : 2018-03-31#16
如果属实,医院或者当地医疗系统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1. 任何时候,医院急诊部都不应该只配备两名护士。 a code team 也就是抢救小组也必须包括至少两名训练有素的护士。一旦有病人 Cardiac Arrest了,谁来抢救、谁来照顾观察其他病人?
2. 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建立一个应急 nurse pool 或叫 nurse resource team, 以便应付类似情况。即使没有,医院管理者也应该依照情况,随时调动医院其他相对稳定的科室的医护人员。
3. 任何一个医院的急诊室都会备有各种常用、紧急药品,根本不依靠于药房是否开门、关门。并且,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有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药房和化验检查科室,以应变住院的 inpatients.
4. 任何药物对病人的使用,必须先经医生诊断、医嘱,护士断然不可任意釆取任何化学药物措施。
5.……
这个医院真成问题,管理一踏糊涂!
“He (病人的儿子)added that, at some point, Efim (病人)told Luba (病人的女儿)that he didn’t expect to survive and wanted pain killers, however she (病人的女儿)could not comply because the pharmacy was closed.”
而中文把病人的女儿翻译成护士了,这是我的理解。

哈法 : 2018-03-31#17
如果属实,医院或者当地医疗系统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1. 任何时候,医院急诊部都不应该只配备两名护士。 a code team 也就是抢救小组也必须包括至少两名训练有素的护士。一旦有病人 Cardiac Arrest了,谁来抢救、谁来照顾观察其他病人?
2. 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建立一个应急 nurse pool 或叫 nurse resource team, 以便应付类似情况。即使没有,医院管理者也应该依照情况,随时调动医院其他相对稳定的科室的医护人员。
3. 任何一个医院的急诊室都会备有各种常用、紧急药品,根本不依靠于药房是否开门、关门。并且,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有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药房和化验检查科室,以应变住院的 inpatients.
4. 任何药物对病人的使用,必须先经医生诊断、医嘱,护士断然不可任意釆取任何化学药物措施。
5.……
这个医院真成问题,管理一踏糊涂!
我领导曾动过手术住院,当天晚上值班护士拿止痛药给领导,防她太痛,但领导不要。又根据她平时吃的药再拿药给她,但我们已带着药,也没要。

xueshan : 2018-03-31#18
如果属实,医院或者当地医疗系统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1. 任何时候,医院急诊部都不应该只配备两名护士。 a code team 也就是抢救小组也必须包括至少两名训练有素的护士。一旦有病人 Cardiac Arrest了,谁来抢救、谁来照顾观察其他病人?
2. 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建立一个应急 nurse pool 或叫 nurse resource team, 以便应付类似情况。即使没有,医院管理者也应该依照情况,随时调动医院其他相对稳定的科室的医护人员。
3. 任何一个医院的急诊室都会备有各种常用、紧急药品,根本不依靠于药房是否开门、关门。并且,任何一个正规医院都会有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药房和化验检查科室,以应变住院的 inpatients.
4. 任何药物对病人的使用,必须先经医生诊断、医嘱,护士断然不可任意釆取任何化学药物措施。
5.……
这个医院真成问题,管理一踏糊涂!

我觉得不大属实,我曾陪亲戚去过大多地区的两家不同的急诊中心,我本人也被同事们送去过一次急诊中心,我看到的至少有五个护士在里面帮病人抽血、挂吊瓶等,还有两个医生。

哈法 : 2018-03-31#19
我觉得不大属实,我曾陪亲戚去过大多地区的两家不同的急诊中心,我本人也被同事们送去过一次急诊中心,我看到的至少有五个护士在里面帮病人抽血、挂吊瓶等,还有两个医生。
也可能属实,因为只是当时at the time。并不是每天都如此。

abx : 2018-03-31#20
安省有很多注册护士有处方权(Nurse Practitioner ),是可以代替和协助医生的,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直接代替医生,很多小诊所没有医生,只有处方护士。大医院急诊也经常有处方护士。

Nurse Practitioner ,简称NP,也就是有处方权的护士,又叫护理医师。

处方护士在安省之外非常非常罕见。
护士有很多种,大块上: nurse practitioner, nurse clinician, registered nurse, licensed practice nurse, nurse aid......
但急诊护士,绝大多数是 registered nurse. 你说的nurse practitioner 一般不会出现在急诊室。

abx : 2018-03-31#21
我领导曾动过手术住院,当天晚上值班护士拿止痛药给领导,防她太痛,但领导不要。又根据她平时吃的药再拿药给她,但我们已带着药,也没要。
手术止痛很明确,肯定会有医生术后医嘱,一般给 Morphine, Codeine, Tylenol #3 等等。而急诊万不可随意用药,特别是还未经诊治,病因不清时,更会担心不当的止痛掩盖病情。

xueshan : 2018-03-31#22
也可能属实,因为只是当时at the time。并不是每天都如此。

认识的一华人护士在大多的一家医院工作,她说她们的急诊中心不可能只配备 2位护士,她们每个shift 的排班都是四人或以上的。我的家庭医生那里的护士是两人。

abx : 2018-03-31#23
我觉得不大属实,我曾陪亲戚去过大多地区的两家不同的急诊中心,我本人也被同事们送去过一次急诊中心,我看到的至少有五个护士在里面帮病人抽血、挂吊瓶等,还有两个医生。
我严重致疑急诊室两名护士的说法,或者是交待不清,也许是只有两名 triage 接待护士?
有时非医务人员比如家属,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容易有些误解。

xueshan : 2018-03-31#24
我严重致疑急诊室两名护士的说法,或者是交待不清,也许是只有两名 triage 接待护士?
有时非医务人员比如家属,在不了解真实情况下,容易有些误解。

我也是那样想的,普通病人分不清里面的人员分工。

abx : 2018-03-31#25
我也是那样想的,普通病人分不清里面的人员分工。
医院内人员设备配置最齐备的,一个是 ICU,一个就是 Emergency.

xchn818 : 2018-03-31#26
遇到差医院了。我太太在St. Josheph实习,还不是急诊,是产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就呼叫,全部护士,不管是不是管这个病人的,全去帮忙。

abx : 2018-03-31#27
遇到差医院了。我太太在St. Josheph实习,还不是急诊,是产科,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就呼叫,全部护士,不管是不是管这个病人的,全去帮忙。
这是最基本要求,在保证自己职责内安全的前提下,听到紧急呼救都会跑去应急,也在同样肯定安全人员充足情况下再行离开……医院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系统,而且还会定期演练。

Nebula.Trek : 2018-03-31#28
护士有很多种,大块上: nurse practitioner, nurse clinician, registered nurse, licensed practice nurse, nurse aid......
但急诊护士,绝大多数是 registered nurse. 你说的nurse practitioner 一般不会出现在急诊室。


现在安省,nurse practitioner主要是在急症室,叫ENP。少数nurse practitioner在小诊所代替医生,主要在北方边缘地区,或者小城镇。

安省的计划是让处方护士在小城镇诊所代替医生,但是现状是处方护士普遍不愿意去小城镇。

abx : 2018-03-31#29
现在安省,nurse practitioner主要是在急症室,叫ENP。少数nurse practitioner在小诊所代替医生,主要在北方边缘地区,或者小城镇。
我知道这是趋势,看来安省已经走在了前面。

xueshan : 2018-03-31#30
医院内人员设备配置最齐备的,一个是 ICU,一个就是 Emergency.

是这样的,一亲戚做完手术后 在ICU 里呆了一会就醒了,她说里面有好几个护士,一会过来量血压,一会又来测体温的.........

家园小千 : 2018-03-31#31
这是最基本要求,在保证自己职责内安全的前提下,听到紧急呼救都会跑去应急,也在同样肯定安全人员充足情况下再行离开……医院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系统,而且还会定期演练。
我绝对相信你说的权威性!
我自己的体验是,自己和家人去过数次急诊,每次是至少有3-5医生模样的,接待员也会有3-4名,还有抽血量血压吊针的护士3-4名,加上各种拍片检查室的人员3-5名。
如果这个医院每次只有两名护士在,那么赶紧搬家。

catorclie : 2018-03-31#32
还是我来说我个人的事实吧。写的长一些,细一些。

这家医院就是我家附近最近的大医院和急诊室。我和我太太都曾经去过的急诊室,而且我两年前还住过这家医院,因为自己喝酒喝多了作的。

就我个人的真实就诊经历,很多时候这个急诊室同一时段只有两名值班医生,还有一名on call standby。(可医院里面有很多医生,都在病房和自己的办公室)。而护士有很多,但都不可以直接给你处置和给处方。你要只想要止疼药,那没门儿,护士无权处置,这是专业分工。

我住院的那一次,从进急诊室到直接进入双人病房,等待时间4 个小时,这包括在急诊室的初始等待和处置时间。急诊室值班儿医生都有priority,他们会派护士来巡查,包括做一些基础化验和抽血的前期工作。所以,要是急诊一天 750 人就两个“护士”,这是天方夜谭吗?被初始判断不需要当时紧急救治的(他们会先登记的时候做最基本的检查和询问),就会让你在那里等,也许会时间很长,这是这里的惯例。

这家医院现在是约克区横跨两个城市的医疗中心,有三到四个附属的医疗研究机构,比如专门儿透析的,治糖尿病的,治肾病的,还有治肝脏的。

我那一次是比较严重的急性血糖升高导致的并发症,验血结果出来后,专科儿医生一下儿就来了五个,都是不同的专业,当时就会诊,然后直接住院。

现在我在他们专业的努力下早已完全康复了,就这样儿还有一个当时主治的医生(就在这个医院里上班儿)还要我定期每六个月去见她一次,(预约时间前两个星期直接去LAB 化验,化验结果电子传送给医院,同时抄送家庭医生),跟踪我的状况。所以我是经常看到这个医院的运营状态的,很专业,也很专注。

我个人觉得,还是诚实一些,真实一些,自己觉得哪里好,就在哪里生活,比较正常,别首鼠两端的给自己活着添堵。要不觉得好还拼死要来占各种便宜,留各种后路,钻各种空子,也打死不会回去的,这脸和这人,那就都稀烂的流汤儿了。

加拿大各种问题确实不少,但是那得看和谁比。要和当今中共中国比,那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高的太多了。要不全世界各种人都拼死往这里跑(包括不要脸的海外中国“爱国”人士们),为什么不往“富强”中国跑呢?这人还是都知道基本生活的好坏的。

从物质的衣有标准质量,食有基本安全,住有个人空间,行有无扰距离,到精神的说有正常自由(同意的和反对的),学有顶尖知识(创新的,不吹的,无墙拦着的),斗有文明底线,人有基本教养。加拿大普通人,比中国幸福太多,自在太多,舒适太多,也文明太多。中共中国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哪一项能拿得出手,让这世界的普通人向往?

家园小千 : 2018-03-31#33
还是我来说我个人的事实吧。写的长一些,细一些。

这家医院就是我家附近最近的大医院和急诊室。我和我太太都曾经去过的急诊室,而且我两年前还住过这家医院,因为自己喝酒喝多了作的。

就我个人的真实就诊经历,很多时候这个急诊室同一时段只有两名值班医生,还有一名on call standby。(可医院里面有很多医生,都在病房和自己的办公室)。而护士有很多,但都不可以直接给你处置和给处方。你要只想要止疼药,那没门儿,护士无权处置,这是专业分工。

我住院的那一次,从进急诊室到直接进入双人病房,等待时间4 个小时,这包括在急诊室的初始等待和处置时间。急诊室值班儿医生都有priority,他们会派护士来巡查,包括做一些基础化验和抽血的前期工作。所以,要是急诊一天 750 人就两个“护士”,这是天方夜谭吗?被初始判断不需要当时紧急救治的(他们会先登记的时候做最基本的检查和询问),就会让你在那里等,也许会时间很长,这是这里的惯例。

这家医院现在是约克区横跨两个城市的医疗中心,有三到四个附属的医疗研究机构,比如专门儿透析的,治糖尿病的,治肾病的,还有治肝脏的。

我那一次是比较严重的急性血糖升高导致的并发症,验血结果出来后,专科儿医生一下儿就来了五个,都是不同的专业,当时就会诊,然后直接住院。

现在我在他们专业的努力下早已完全康复了,就这样儿还有一个当时主治的医生(就在这个医院里上班儿)还要我定期每六个月去见她一次,(预约时间前两个星期直接去LAB 化验,化验结果电子传送给医院,同时抄送家庭医生),跟踪我的状况。所以我是经常看到这个医院的运营状态的,很专业,也很专注。

我个人觉得,还是诚实一些,真实一些,自己觉得哪里好,就在哪里生活,比较正常,别首鼠两端的给自己活着添堵。要不觉得好还拼死要来占各种便宜,留各种后路,钻各种空子,也打死不会回去的,这脸和这人,那就都稀烂的流汤儿了。

加拿大各种问题确实不少,但是那得看和谁比。要和当今中共中国比,那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高的太多了。要不全世界各种人都拼死往这里跑(包括不要脸的海外中国“爱国”人士们),为什么不往“富强”中国跑呢?这人还是都知道基本生活的好坏的。

从物质的衣有标准质量,食有基本安全,住有个人空间,行有无扰距离,到精神的说有正常自由(同意的和反对的),学有顶尖知识(创新的,不吹的,无墙拦着的),斗有文明底线,人有基本教养。加拿大普通人,比中国幸福太多,自在太多,舒适太多,也文明太多。中共中国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哪一项能拿得出手,让这世界的普通人向往?
敢情小猫爱喝酒,可别喝多了,对肝脾胃都没好处。

catorclie : 2018-03-31#34
敢情小猫爱喝酒,可别喝多了,对肝脾胃都没好处。
谢谢老千关心。我以前五毒俱全,除了赌性不大,剩下的什么都干。现在在这里的医生和领导的监督下,学会了健康生活,烟也戒了,酒也减量,注意运动和锻炼,身体和身材现在都保持的比较好。

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社会环境,好的人文环境,每个正常喜欢这里的人都能享受的自由自在的普通生活,是我们来加拿大的正常中国移民的幸运,我学会了珍惜,对自己,也对觉得该珍惜的人和事情。

可我也还是有“恶习”,眼里揉不得沙子。容不了我瞧不上的职业说谎的人和胡扯当真理的地界儿,这个估计一辈子改不了了。

xueshan : 2018-03-31#35
谢谢老千关心。我以前五毒俱全,除了赌性不大,剩下的什么都干。现在在这里的医生和领导的监督下,学会了健康生活,烟也戒了,酒也减量,注意运动和锻炼,身体和身材现在都保持的比较好。
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社会环境,好的人文环境,每个正常喜欢这里的人都能享受的自由自在的普通生活,是我们来加拿大的正常中国移民的幸运,我学会了珍惜,对自己,也对觉得该珍惜的人和事情。
可我也还是有“恶习”,眼里揉不得沙子。容不了我瞧不上的职业说谎的人和胡扯当真理的地界儿,这个估计一辈子改不了了。

赞同你说的这些!记得你上次贴了几张你在海底旅游时的照片,看着挺年轻与阳光的。我认识的华人中也有几个常骂加拿大 这不好 那不好的,发现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相貌外表看着特老,满脸都被怨恨与不满覆盖着。

哈法 : 2018-03-31#36
谢谢老千关心。我以前五毒俱全,除了赌性不大,剩下的什么都干。现在在这里的医生和领导的监督下,学会了健康生活,烟也戒了,酒也减量,注意运动和锻炼,身体和身材现在都保持的比较好。

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社会环境,好的人文环境,每个正常喜欢这里的人都能享受的自由自在的普通生活,是我们来加拿大的正常中国移民的幸运,我学会了珍惜,对自己,也对觉得该珍惜的人和事情。

可我也还是有“恶习”,眼里揉不得沙子。容不了我瞧不上的职业说谎的人和胡扯当真理的地界儿,这个估计一辈子改不了了。
烟我早就戒了。也早就不喝烈酒了,只喝11% 的Wine。

xueshan : 2018-03-31#37
烟我早就戒了。也早就不喝烈酒了,只喝11% 的Wine。

有机会与你一起喝11% 的Wine,我能喝半瓶 不会醉的。:wdb17::wdb6:

哈法 : 2018-03-31#38
有机会与你一起喝11% 的Wine,我能喝半瓶 不会醉的。:wdb17::wdb6:
你比我厉害。:wdb17:我酒量不大,去年去巴黎红磨坊看表演,边看边吃,还有瓶香槟,我们俩口子都喝不完。

catorclie : 2018-03-31#39
:wdb34:
有机会与你一起喝11% 的Wine,我能喝半瓶 不会醉的。:wdb17::wdb6:
我现在也是喝Sparkling Wine 和 Strong Beer, 不再碰高度酒了。咱们都健康生活,享受加拿大和北美给咱们带来的自在生活,别再去急诊室了。:wdb6:

xueshan : 2018-03-31#40
:wdb34:
我现在也是喝Sparkling Wine 和 Strong Beer, 不再碰高度酒了。咱们都健康生活,享受加拿大和北美给咱们带来的自在生活,别再去急诊室了。:wdb6:

赞同你说得,我多数时候只喝点红酒,希望我们大家都健健康康 阳光开心的生活在美丽的加拿大。:wdb9:

xueshan : 2018-03-31#41
你比我厉害。:wdb17:我酒量不大,去年去巴黎红磨坊看表演,边看边吃,还有瓶香槟,我们俩口子都喝不完。

我包括我认识的几个女士的酒量都挺好的,现在多数时候只喝点红酒,调节一下尴尬沉闷的气氛,那几位女士平时都不怎么说话,喝一点红酒后,都抢着发言。:wdb17::wdb6:

家园小千 : 2018-03-31#42
各位厉害,我只喝乌梅酒,别笑啊。

xueshan : 2018-03-31#43
各位厉害,我只喝乌梅酒,别笑啊。

是自己酿制的乌梅酒吗,记得一前辈说过他会自己酿制酒,具体的酒名忘了。

教师之家 : 2018-03-31#44
免费的就这样的了。

然而并不是免费的,辛辛苦苦挣得工资大半交税了,收入税,地税和消费税,公共医疗都是纳税人支撑的

Nebula.Trek : 2018-03-31#45
然而并不是免费的,辛辛苦苦挣得工资大半交税了,收入税,地税和消费税,公共医疗都是纳税人支撑的

谢谢你们这些高收入的。

wgwt : 2018-04-01#46
最近突然特别馋酒了,已经喝了一瓶茅台,一瓶汾酒了,还有一瓶汾酒没喝完。

abx : 2018-04-01#47
各位厉害,我只喝乌梅酒,别笑啊。
对不住,我真笑了,即使我任何酒类都不沾,但也不妨碍我笑话人吧?

家园小千 : 2018-04-01#48
对不住,我真笑了,即使我任何酒类都不沾,但也不妨碍我笑话人吧?
真有笑料啊?乌梅酒,甜甜的,可以来上一大杯,算是开胃酒。

comeback : 2018-04-01#49
烟我早就戒了。也早就不喝烈酒了,只喝11% 的Wine。
红酒11度有点低,没味,一般来说,13度的刚刚好。。。

xchn818 : 2018-04-01#50
讨论酒了。我对西方的白酒都挺喜欢,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包括美国的moonshine, 除了有些怪味道的如gin。中国白酒反而有些喝不惯。

煤炭工人 : 2018-04-01#51
然而并不是免费的,辛辛苦苦挣得工资大半交税了,收入税,地税和消费税,公共医疗都是纳税人支撑的
起码您看病的时候不要再掏钱吧。再说,也不是每个人都交税的。我们交那点税,还要管免费幼儿园,免费牙医,免费上大学......还有难民福利,能摊到医疗上的就不多了。将就吧。

printf : 2018-04-01#52
越竞选越忙乱。

这根本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煽动民众——>扰乱社会秩序——>讨好警察——要钱,拖垮 加拿大。

不知道这条路猜想的对不对?



……

tony_h : 2018-04-01#53
你以为老外那么注重身体锻炼为啥,还不是因为这边免费医疗就是辣鸡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直接拖死

个人经历,看个小病等半天,也不开药,最后还好靠国内带来的抗生素度过难关,这是朝鲜的免费医疗吧?

xchn818 : 2018-04-01#54
你以为老外那么注重身体锻炼为啥,还不是因为这边免费医疗就是辣鸡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直接拖死

个人经历,看个小病等半天,也不开药,最后还好靠国内带来的抗生素度过难关,这是朝鲜的免费医疗吧?
小病去急诊,等半天很正常,急诊的资源向危重病人倾斜,危重病人就是不及时治疗,会死会残的。如果是clinic, 等半天说明选的时间不好。我们附近walkin clinic,人多的时候等一个小时很正常,人少的时候马上看。这里医生不主张开抗生素,不是细菌感染,开了也没有用。我长这么大,基本没吃过抗生素,我孩子们也基本没吃过,但家里老人,把抗生素当糖丸,随时吃。

printf : 2018-04-01#55
你们有没有搞养生的?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Nebula.Trek : 2018-04-01#56
免费牙医? 免费上大学?
这是哪里啊?你没有喝多吧?
这样的国家 只有一个结果:崩溃
人家说的是针对低收入的牙医也大学补助。

宇航员 : 2018-04-01#57
人家说的是针对低收入的牙医也大学补助。
谢谢解释
如果都已经是低收入了 日子过得也不会咋的
如果移民是来做低收入者 我宁愿不移民 这样对加拿大和我都不好 都不公平
这样的移民肯定是失败的
如果人人都以吃福利不干活为荣那么这个国家总有一天会崩溃
如果再气候恶劣官僚主义严重无疑这个国家是个毫无希望的垃圾国家
美国华人就称加拿大叫垃圾国家
我个人反对这么侮辱加拿大 但是请问: 人家说的又哪里错了呢?!

recluse : 2018-04-01#58
亏得那么多狗粮党还在不断的昧着良心唱赞歌。
狗粮标注“不含中国产原料”
我以食周粟为耻,隐居于加拿大采薇而食,
狼粮党大概专吃标注“只含中国产原料”的狼粮吧。

printf : 2018-04-01#59
文化差异大的话,还是 “圈养”比较好。


……

sofia : 2018-04-01#60
英文原文也写的乱七八糟的,看的好别扭,说一天750个病人的是病人家属不是护士。
说两个护士肯定也不是所有的护士,可能就是triage的,他们也就是分分轻重缓急而已,他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给她们加人也没有用。病人家属去找她她也不能把已经分好的级改了,她也没有权利进去催里面的护士,其实和她说没什么用的,除非病情发生了变化,不过这个病人貌似除了疼,病情在等待期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个护士也不会做什么的。
其实很多时候觉得病人等候时间的不一定是医生护士的人数,床位不够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床位全满的情况下,就不能看下一个病人,不像中国走廊里加床,这里要么转病房要么打发回家,这里多少人抱怨说排急诊排了几个小时,几分钟就给打发回家了?如果不这样,外面排队的时间更长。

Nebula.Trek : 2018-04-01#61
谢谢解释
如果都已经是低收入了 日子过得也不会咋的
如果移民是来做低收入者 我宁愿不移民 这样对加拿大和我都不好 都不公平
这样的移民肯定是失败的
如果人人都以吃福利不干活为荣那么这个国家总有一天会崩溃
如果再气候恶劣官僚主义严重无疑这个国家是个毫无希望的垃圾国家
美国华人就称加拿大叫垃圾国家
我个人反对这么侮辱加拿大 但是请问: 人家说的又哪里错了呢?!
如果美国治安好一点,也不要aa亚裔细分。我早都去了。

宇航员 : 2018-04-01#62
如果美国治安好一点,也不要aa亚裔细分。我早都去了。
如果美国八台大轿
来请你你才去
我懂
你不用说 我们都懂
谢谢您
只恐怕啥都十全十美就轮不到你了吧?

Nebula.Trek : 2018-04-01#63
如果美国八台大轿
来请你你才去
我懂
你不用说 我们都懂
谢谢您
只恐怕啥都十全十美就轮不到你了吧?

为啥十全十美就轮不到我了?

是我的职业没有您好,还是竞争力不如您强呢?还是钱没您多?

海带 : 2018-04-02#64
胡说八道,2名护士只是门口做分检的,里面护士大把的,这家医院急诊常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