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中加医疗大pk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2744/

茹妹 : 2020-01-27#1
Screenshot_20200127-161347_WeChat.jpg
很现实的例子,不知道其他人遭遇如何,但是和我亲身和身边人的经历差不多
这就是真实的水平对比。可怜国内的医生,工作量大水平高工资低还要被医闹,唉

宇航员 : 2020-01-27#2
很现实的例子,不知道其他人遭遇如何,但是和我亲身和身边人的经历差不多
这就是真实的水平对比。可怜国内的医生,工作量大水平高工资低还要被医闹,唉
是这么回事
这里的医生应该和国内的当官的比
国内的医生应该和这里的当官的比
国内许多学医的
出国来了美国
发死啦
住的房子比国内市长还大

茹妹 : 2020-01-27#3
是这么回事
这里的医生应该和国内的当官的比
国内的医生应该和这里的当官的比
国内许多学医的
出国来了美国
发死啦
住的房子比国内市长还大
真心搞不懂,这里的医生日子也太好过了吧
之前那谁的老公经历的心脏搭桥手术,这里医生75%失败概率,无语了
有没有什么sla能控制一下质量,比如图中这种情况,相关医生承担责任,而且不能想tg的官一样,换个地方继续当医生

小小喇叭 : 2020-01-27#4
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从上海飞温哥华,有可能传染别人, 又从温哥华飞上海,再传染一些人。应该尽早隔离。

idogicat : 2020-01-27#5
估计他们的子女和朋友们去医院,医院仍然一致认为他们没任何疾病。。。

idogicat : 2020-01-27#6
这两个人是怎么回事?从上海飞温哥华,有可能传染别人, 又从温哥华飞上海,再传染一些人。应该尽早隔离。
说他们没任何事情,所以可以飞;他们自己不太相信,又不想等死,所以飞了。

Chinada : 2020-01-27#7
在加拿大不能靠医生

得靠自己的生命力顽强才行

erugigonc : 2020-01-27#8
walk in 地址

9618 Cameron St, Burnaby, BC V3J 1L6

那几个医生,和总医院的医生,中间的接触者无数

天呀

Screenshot (40).png

Lise123 : 2020-01-27#9
在加拿大不能靠医生

得靠自己的生命力顽强才行
同感。唉。

cncba : 2020-01-27#10
在加拿大不能靠医生

得靠自己的生命力顽强才行
在中国也不能靠医生。

idogicat : 2020-01-27#11
在加拿大不能靠医生

得靠自己的生命力顽强才行
根据我以前跟加拿大人关于医疗的讨论,加拿大人认为他们的医疗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还好略显谦虚地加了“之一”,不知道其他最好的几个国家是不是在非洲某部落)。他们的制度是“按需分配”的(境界立马超越了我们的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不过这个“需”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而是供给方说了算,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没要死,就打发你回家去,以免占用了医疗资源。所以按照我的理解,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是:
* 告诉大家的话,大家都蜂拥去医院诊所,加拿大脆弱的医疗体系马上就要崩溃,所以要瞒着
* 如果你染病,但没出现重症,就按普通感冒处理,打发你走
* 如果你出现重症,生命垂危,就接受住院治疗

scywlj : 2020-01-27#12
在中国也不能靠医生。
在中国要靠关系。这样就不会被医院过度医疗了。

卡城西北 : 2020-01-27#13
很现实的例子,不知道其他人遭遇如何,但是和我亲身和身边人的经历差不多
这就是真实的水平对比。可怜国内的医生,工作量大水平高工资低还要被医闹,唉
可叹愚蠢的加拿大医生,要不是两位病人本着对人对己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不懈就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殃。

cncba : 2020-01-27#14
根据我以前跟加拿大人关于医疗的讨论,加拿大人认为他们的医疗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还好略显谦虚地加了“之一”,不知道其他最好的几个国家是不是在非洲某部落)。他们的制度是“按需分配”的(境界立马超越了我们的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不过这个“需”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而是供给方说了算,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没要死,就打发你回家去,以免占用了医疗资源。所以按照我的理解,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是:
* 告诉大家的话,大家都蜂拥去医院诊所,加拿大脆弱的医疗体系马上就要崩溃,所以要瞒着
* 如果你染病,但没出现重症,就按普通感冒处理,打发你走
* 如果你出现重症,生命垂危,就接受住院治疗
哪个制度都有优缺点
加拿大起码全民医疗。
当然,如果你是国内的权贵关系家庭一定会失落。

scywlj : 2020-01-27#15
会把这些医生传染上吧?
walk in 地址

9618 Cameron St, Burnaby, BC V3J 1L6

那几个医生,和总医院的医生,中间的接触者无数

天呀

erugigonc : 2020-01-27#16
会把这些医生传染上吧?
概率了,有可能,也有可能没有传染
就想知道他看病时候带口罩了吗?
如果病人他自己带了口罩可能大家不用特别担心吧
近距离接触也许有风险

erugigonc : 2020-01-27#17
可叹愚蠢的加拿大医生,要不是两位病人本着对人对己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不懈就医,不至于有多少人要遭殃。
18号来25号走,不像是享受旅游的,感觉是快递。。。。

卡城西北 : 2020-01-27#18
18号来25号走,不像是享受旅游的,感觉是快递。。。。
估计本来是来探亲旅游的,一得病计划泡汤。

erugigonc : 2020-01-27#19
估计本来是来探亲旅游的,一得病计划泡汤。
发病时间的太巧了,刚好在温哥华,如果是多伦多都可能被医生上报省卫生局
BC还发布自己是风险极低的目前
估计病人保险费用旅游太高,尤其昏迷以后,想回国完全理解。
就是坑了温哥华的医生了。

mammy : 2020-01-27#20
哪个制度都有优缺点
加拿大起码全民医疗。
当然,如果你是国内的权贵关系家庭一定会失落。

加拿大的全民医疗和慈禧太后的义和团差不多,都是用来壮胆的

cncba : 2020-01-27#21
加拿大的全民医疗和慈禧太后的义和团差不多,都是用来壮胆的
中国的医疗是蟠桃园的仙桃?

good4ever : 2020-01-27#22
哪个制度都有优缺点
加拿大起码全民医疗。
当然,如果你是国内的权贵关系家庭一定会失落。
国内如果是你是正常工薪阶级,正规公司都会强制交医保的,好多公司都有补充医疗保险,基本手术什么的也是都cover了。中国的系统像是美国那样,志愿参保,然而很多人不愿意花钱入保险。

小青 : 2020-01-27#23
两地半斤八两。
据我了解加拿大胜在药好,同类重病两地用药差别大的去了,例如癌症化疗后用药。中国胜在医生经验丰富,前提是能找到良医。

卡城西北 : 2020-01-27#24
加拿大的全民医疗和慈禧太后的义和团差不多,都是用来壮胆的
什么制度都有短处。加拿大人少,社会管理能力差,这可以理解。最坏的就是歌颂了,混淆视听,让人忽略了缺点。

cncba : 2020-01-27#25
国内如果是你是正常工薪阶级,正规公司都会强制交医保的,好多公司都有补充医疗保险,基本手术什么的也是都cover了。中国的系统像是美国那样,志愿参保,然而很多人不愿意花钱入保险。
国内的医疗产业化也有不少问题,距离产生美,到加拿大有时排队,有时不给药,抗生素,感觉比国内差几万光年。

卡城西北 : 2020-01-27#26
国内的医疗产业化也有不少问题,距离产生美,到加拿大有时排队,有时不给药,抗生素,感觉比国内差几万光年。
空间上哪有几万光年?也就1万公里吧。

good4ever : 2020-01-27#27
国内的医疗产业化也有不少问题,距离产生美,到加拿大有时排队,有时不给药,抗生素,感觉比国内差几万光年。
两地医疗都不完美,各有弊病,反正我不赞成一味歌颂某方或者贬低某方。

stellated : 2020-01-27#28
真心搞不懂,这里的医生日子也太好过了吧
之前那谁的老公经历的心脏搭桥手术,这里医生75%失败概率,无语了
有没有什么sla能控制一下质量,比如图中这种情况,相关医生承担责任,而且不能想tg的官一样,换个地方继续当医生
这里的医学院数量有限,培养的医生不够多,因此原则上只要能进医学院就不会被开除淘汰,执业以后也鲜有淘汰。
我曾经被这里一个医生听诊肺听到肾区的位置,还有看了我脸白硬说我是贫血(非让我测了Hb13.8),还有腹部触诊做得像挠痒痒的...当然好医生也挺多,我遇到过的好坏比例大概在70:30。

金角大王 : 2020-01-27#29
这里很多医生水平也就不过如此,因为经历病人太少,但和国内比,有个好处是:
这里的医生,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平均分不低于60分,当然大城市,附属医院,水平高的也有
但在中国,京沪,省会,或大城市和农村比,医生水平有天壤之别
这里的医学院数量有限,培养的医生不够多,因此原则上只要能进医学院就不会被开除淘汰,执业以后也鲜有淘汰。
我曾经被这里一个医生听诊肺听到肾区的位置,还有看了我脸白硬说我是贫血(非让我测了Hb13.8),还有腹部触诊做得像挠痒痒的...当然好医生也是有的,我遇到过的好坏比例大概在70:30。

小青 : 2020-01-27#30
这里很多医生水平也就不过如此,因为经历病人太少,但和国内比,有个好处是:
这里的医生,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平均分不低于60分,当然大城市,附属医院,水平高的也有
但在中国,京沪,省会,或大城市和农村比,医生水平有天壤之别
地区差异确实存在,中国资源大都集中在一线大城市

lndwnn : 2020-01-27#31
加拿大的医生水平太差,作为一个老病号太有感触了。整个医疗系统效率极其低下,我当初腹痛,在这里看了两次B超,说啥事没有。我就觉得不能啥事没有,因为太疼。就这两次B超还求爷爷告奶奶的用了一年多,一开始就让吃泰诺。

后来回北京,分别去了两家医院,B超几秒钟医生(国内做B超的都是医生,不像这里的杂牌军)立刻就说:“这是典型的**病”。两家医院诊断完全一致。微信挂号,从开始挂号到做完B超到见完医生,两、三天全部搞定。

后来我一查,这是个很容易诊断的病,就这都诊断不出来,更别说那些疑难杂症了。

不过在这里当医生的好处就是可以混,治死人也没事(参见慈济医院死的两个中国产妇和一个做菜被烫就送命的),钱还多。所以认识的孩子学习好的很多都考了McMaster的HS,准备当医生。也完全不用担心医闹,因为在这里病人都像孙子一样。

茹妹 : 2020-01-27#32
两地半斤八两。
据我了解加拿大胜在药好,同类重病两地用药差别大的去了,例如癌症化疗后用药。中国胜在医生经验丰富,前提是能找到良医。
我同意,我的感受是,药好医生差
我对比了这边的coldfx,buckleys
和国内的咳嗽药水,川贝枇杷膏
加拿大的药更有用
医生水平我觉得上海三甲要高很多
家庭医生和walkin医生水平,和赤脚医生差不多

卡城西北 : 2020-01-27#33
我同意,我的感受是,药好医生差
我对比了这边的coldfx,buckleys
和国内的咳嗽药水,川贝枇杷膏
加拿大的药更有用
医生水平我觉得上海三甲要高很多
家庭医生和walkin医生水平,和赤脚医生差不多
他赤脚我就算了,可他偏偏还穿鞋冒充真医生。

茹妹 : 2020-01-27#34
他赤脚我就算了,可他偏偏还穿鞋冒充真医生。
大温又一个优点,如果15个小时内需要救治的话,可以马上去上海,而卡城需要转机耽误病情:ROFLMAO:

good4ever : 2020-01-27#35
大温又一个优点,如果15个小时内需要救治的话,可以马上去上海,而卡城需要转机耽误病情:ROFLMAO:
这话伤人无数 :LOL: :LOL:

stellated : 2020-01-27#36
这里很多医生水平也就不过如此,因为经历病人太少,但和国内比,有个好处是:
这里的医生,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平均分不低于60分,当然大城市,附属医院,水平高的也有
但在中国,京沪,省会,或大城市和农村比,医生水平有天壤之别
国内医疗和教育资源类似,有很好的,有很差的,地区资源不均衡,公平性还不够。

lovemapleleaf : 2020-01-27#37
加拿大这几个医生有没有被传染?

太平日子过惯了,一点危机意识到没有

现在发现当医生也是有点危险,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医,有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good4ever : 2020-01-27#38
加拿大还有点好的一定得说,那就是康复性质类的科目比国内更普及更专业。 比如帮助脑部受创者恢复行动能力等等这类。国内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很缺!!

stellated : 2020-01-27#39
加拿大这几个医生有没有被传染?
潜伏期10天,现在看不出来

茹妹 : 2020-01-27#40
题目还是说成上加医生pk好,免得有人又说上海代表全国
实话说,回国看病真是一条路
如果哪天得病了,这病不算小但是能治愈,并且不及时治疗会有后遗症。我觉得很多人都愿意花个两三千加币去上海看的,如果加帝国要等六个月的话

mammy : 2020-01-27#41
这里的医学院数量有限,培养的医生不够多,因此原则上只要能进医学院就不会被开除淘汰,执业以后也鲜有淘汰。
我曾经被这里一个医生听诊肺听到肾区的位置,还有看了我脸白硬说我是贫血(非让我测了Hb13.8),还有腹部触诊做得像挠痒痒的...当然好医生也挺多,我遇到过的好坏比例大概在70:30。
限制医学院招生是医学会人为的,这里的医学会和工会异曲同工

AZURR : 2020-01-27#42
可叹愚蠢的加拿大医生,要不是两位病人本着对人对己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不懈就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殃。
所有论点基于一条微信。希望看到大一些的媒体的报道。

AZURR : 2020-01-27#43
限制医学院招生是医学会人为的,这里的医学会和工会异曲同工
计划经济。投资几十万读医学院,毕业了必须有个空位等着。

idogicat : 2020-01-27#44
哪个制度都有优缺点
加拿大起码全民医疗。
当然,如果你是国内的权贵关系家庭一定会失落。
我参加工作后基本都是在国外度过的,当然谈不上什么权贵了。再有权贵谁会自降身段去跟平民们平起平坐啊?如果加拿大的全民医疗非要跟中国比不可的话,我能想到的只有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地唱过的诸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或者“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之类的吧。

呃,另外,中国那种是基本上轮不到我们,加拿大这种是基本上我们不希望轮到自己享受这种特权。。。

good4ever : 2020-01-27#45
我参加工作后基本都是在国外度过的,当然谈不上什么权贵了。再有权贵谁会自降身段去跟平民们平起平坐啊?如果加拿大的全民医疗非要跟中国比不可的话,我能想到的只有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地唱过的诸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或者“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之类的吧。

呃,另外,中国那种是基本上轮不到我们,加拿大这种是基本上我们不希望轮到自己享受这种特权。。。
哪里都有权贵,只是说在加拿大这种社会主义国家情况好点,而且加拿大有钱比有权好使。 Jim Pattison 这种人和我们一起急症室等4,5小时?那是不可能的。

lndwnn : 2020-01-27#46
题目还是说成上加医生pk好,免得有人又说上海代表全国
实话说,回国看病真是一条路
如果哪天得病了,这病不算小但是能治愈,并且不及时治疗会有后遗症。我觉得很多人都愿意花个两三千加币去上海看的,如果加帝国要等六个月的话

加拿大看病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一个“拖”字。

小病:拖着拖着自己就好了,好了还没有见到医生,也就不用见医生了,为政府节省钱了。

大病:拖着拖着就死了,彻底为政府节省钱了。

介于小病、大病之间的:就是拖着看吧,先见个家庭医生查个啥也查不出的X光,做完再见家庭医生、反复见家庭医生(很多第一次都不一定给开X光),几个月过去了说给你约了个专科医生,时间在6个月以后。见了专科医生说进一步做个检查吧,约个核磁6-18个月,好不容易做完核磁,再约专科医生又得几个月。此时离开始发病已经2年了。然后专科医生说这次核磁显示没什么问题。可是症状还在,怎么办?好吧,换个方向,重新循环上述过程。。。。。。。,直到变成大病,over。

金角大王 : 2020-01-27#47
还有这么寒碜卡城的
大温又一个优点,如果15个小时内需要救治的话,可以马上去上海,而卡城需要转机耽误病情:ROFLMAO:

iou2007 : 2020-01-27#48
温哥华的医疗贴发到卡城了。正好我家夫人23号陪同一个不太会说英语的朋友去卡城急诊,在急诊等了5个小时,主要是她朋友不是太严重的疾病(尿路感染)

她们等待的时候,后排有俩中国年轻人咳嗽,护士们立刻如林大敌,5分钟之内就被叫进去见医生了。

楼主可以考虑搬过来。我觉得比坐12小时飞机去上海还是快些。

sherrt : 2020-01-27#49
加拿大也有私立医院,医生也是从公立医院走穴到私立,病人等候时间短,但要支付高昂的费用。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rivate-clinics-investigation/article35260558/

iou2007 : 2020-01-27#50
”尽管二人反复强调要进行病毒检测“

这里可能会有交流的问题。以我对卡城医疗系统的了解和武汉肺炎的了解:

武汉肺炎要想确诊需要核酸测试,这个试剂盒刚研发出来

核酸试剂盒检测是个技术活,卡城应该只有一家实验室可以做(可以做PCR),而且武汉肺炎检测现在多轮多做了还要吻你屁股的实验室复查,(可以参考CBC新闻)所以医院急诊大概率做不了。

医院可以诊断是否肺炎,比如做双肺的影像检查,但是估计也的等第二天找CT实验室去做,

如果影像检查发现有双肺感染(和感冒继发肺炎最大的区别--单肺感染),医院肯定回开单去做核酸测试,

接下来,加拿大的确诊将会增加两例。

iou2007 : 2020-01-27#51
早期的武汉肺炎检测,是靠排除法,因为武汉肺炎的基因测序花了一个月,然后研发试剂盒,这已经是光速了。

也就是说有核酸测试到现在只有几天,

什么是排除法呢?

就是先确诊不是细菌感染是病毒感染

接下来排除可能的病毒感染源,

把其他感染源都排除,就是武汉肺炎,

这个过程费时费力费钱,效率很低,但是应该22号之前都是这么干的。

cncba : 2020-01-27#52
大温又一个优点,如果15个小时内需要救治的话,可以马上去上海,而卡城需要转机耽误病情:ROFLMAO:
说错一个字
而卡村需要转机耽误病情:sick:

宇航员 : 2020-01-27#53
加拿大看病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一个“拖”字。

小病:拖着拖着自己就好了,好了还没有见到医生,也就不用见医生了,为政府节省钱了。

大病:拖着拖着就死了,彻底为政府节省钱了。

介于小病、大病之间的:就是拖着看吧,先见个家庭医生查个啥也查不出的X光,做完再见家庭医生、反复见家庭医生(很多第一次都不一定给开X光),几个月过去了说给你约了个专科医生,时间在6个月以后。见了专科医生说进一步做个检查吧,约个核磁6-18个月,好不容易做完核磁,再约专科医生又得几个月。此时离开始发病已经2年了。然后专科医生说这次核磁显示没什么问题。可是症状还在,怎么办?好吧,换个方向,重新循环上述过程。。。。。。。,直到变成大病,over。
太精辟了!
你简直就是天才啊!

马勒戈壁的,苦寒之地的杂种医疗体制,王八羔子,不干人事。
和西朝鲜异曲同工,人间地狱!

宇航员 : 2020-01-27#54
国内由于最近言论管制、和肺炎,还是有许多人愿意移民的
昨天给老同事拜年,他就羡慕死我了:移民加拿大多好啊!
我说,你直接移民鄂尔多斯就成,都比加拿大好.
1. 气候。鄂尔多斯秒杀加拿大
2. 效率。鄂尔多斯又秒杀加拿大一次。
3. GDP。 贵州=加拿大全国GDP
再过10年,贵州=加拿大全国GDP的3倍。
人均?没问题!
再过10年,贵州=加拿大。 是的,没错,人均GDP。
一个发展,一个原地不动么。

还有啥?没了!自己看着办吧。

lndwnn : 2020-01-27#55
太精辟了!
你简直就是天才啊!

马勒戈壁的,苦寒之地的杂种医疗体制,王八羔子,不干人事。
和西朝鲜异曲同工,人间地狱!
呵呵,在这里看病的老病号才深有体会。出国以前还年轻一点,要看的病不太多,现在在这里确诊费老劲了,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我现在都是隔个3-4年回去一趟,赶紧去医院重点检查一下,自费虽然心疼,但一般很快有个结果也心安。

宇航员 : 2020-01-27#56
呵呵,在这里看病的老病号才深有体会。出国以前还年轻一点,要看的病不太多,现在在这里确诊费老劲了,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我现在都是隔个3-4年回去一趟,赶紧去医院重点检查一下,自费虽然心疼,但一般很快有个结果也心安。
呵呵~
明白人啊!
大家拿,总有一天,会烂的叫人恶心。
其实,已经恶心死人了。不是吗?!

茹妹 : 2020-01-27#57
呵呵,在这里看病的老病号才深有体会。出国以前还年轻一点,要看的病不太多,现在在这里确诊费老劲了,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我现在都是隔个3-4年回去一趟,赶紧去医院重点检查一下,自费虽然心疼,但一般很快有个结果也心安。
我每三四年回去vip体检,最豪华套餐一次四千,还是优惠价格,但是值得
这边家庭医生给的体检跟玩一样

宇航员 : 2020-01-27#58
我每三四年回去vip体检,最豪华套餐一次四千,还是优惠价格,但是值得
这边家庭医生给的体检跟玩一样
你也是明白人啊。

fatck : 2020-01-27#59
温哥华的医疗贴发到卡城了。正好我家夫人23号陪同一个不太会说英语的朋友去卡城急诊,在急诊等了5个小时,主要是她朋友不是太严重的疾病(尿路感染)

她们等待的时候,后排有俩中国年轻人咳嗽,护士们立刻如林大敌,5分钟之内就被叫进去见医生了。

楼主可以考虑搬过来。我觉得比坐12小时飞机去上海还是快些。

我自己曾经在多伦多的St Michael Hospital做过手术。从看家庭医生,到看专科医生,也只是3天时间。然后,就安排我下一周马上做手术了。手术后,医生还做了follow up。

觉得不管在哪里,都要先看医生的专业水平吧。

wangsanjiu : 2020-01-27#60
很现实的例子,不知道其他人遭遇如何,但是和我亲身和身边人的经历差不多
这就是真实的水平对比。可怜国内的医生,工作量大水平高工资低还要被医闹,唉

虽然我对加拿大医疗一样很吐槽,但在这中国新型肺炎全球关注的时刻,对加拿大医生会这么缺乏敏感性表示怀疑。

这个新闻有正规媒体来源吗?能不能给个链接?

wodelaoba : 2020-01-27#61
我认为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之一。生过孩子,住过医院,看过急诊,预约很快,从来没有耽误过。

1. 患者自身英语要非常流利,
2. 熟悉了解医疗系统流程,
3. 要上班要有保险。

很多中国移民上面三点一点都做不到,这就只能怨自己了。哑巴,文盲,无业游民,这样的太空人,还是好好待在老家,别出门了。

lndwnn : 2020-01-27#62
我自己曾经在多伦多的St Michael Hospital做过手术。从看家庭医生,到看专科医生,也只是3天时间。然后,就安排我下一周马上做手术了。手术后,医生还做了follow up。

觉得不管在哪里,都要先看医生的专业水平吧。
你这个应该是确诊很快、而且发作很急的病。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病是需要做很多检查才能确诊或者也确诊不了的。国内是可以同时做多项检查,这里就是一项一项,不同科室的医生走一遍几年都是正常的。用电路术语,国内是并联,这里是串联,速度太慢。

iou2007 : 2020-01-27#63
虽然我对加拿大医疗一样很吐槽,但在这中国新型肺炎全球关注的时刻,对加拿大医生会这么缺乏敏感性表示怀疑。

这个新闻有正规媒体来源吗?能不能给个链接?

事例可能是真的。但是故事可能很复杂。

医学的事情,语言交流非常重要,

何况是涉及到新型冠状病毒,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肺炎,诊断有什么难的,

但是这个是新型冠状病毒,其实是很高科技的,全世界刚搞出来基因序列没多久,至于它的传染源,机理很多还都不明白,

我可以想象,几天前,如果有几位到温哥华的医院,说要检查武汉肺炎,那时候2019 cnov coronavirus 这个英文词先要念对,

然后核酸试剂盒这种高新技术在本拿比的社区医院应该也不会有。

fatck : 2020-01-27#64
你这个应该是确诊很快、而且发作很急的病。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病是需要做很多检查才能确诊或者也确诊不了的。国内是可以同时做多项检查,这里就是一项一项,不同科室的医生走一遍几年都是正常的。用电路术语,国内是并联,这里是串联,速度太慢。

不是,只是软组织增生。看专科医生的时候,当天下午就去那种medical building做了检查。安省这边大概就这样的,各种各样的检查基本都在一个medical building里。

只能说,遇到了比较负责的医生。

当然,也曾经遇到过马虎了事的医生。胃部曾经得过幽门螺杆菌,第一个家庭医生看完后,说是胃气过多,不必担心。后来换了一个家庭医生,人家安排我去做相关的检查,然后对症下药,现在已经没有发作过了。

iou2007 : 2020-01-27#65
温哥华能和医生交流的人少些。卡尔加里,多轮多和医生能交流的会多些。

wangsanjiu : 2020-01-27#66
事例可能是真的。但是故事可能很复杂。

医学的事情,语言交流非常重要,

何况是涉及到新型冠状病毒,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肺炎,诊断有什么难的,

但是这个是新型冠状病毒,其实是很高科技的,全世界刚搞出来基因序列没多久,至于它的传染源,机理很多还都不明白,

我可以想象,几天前,如果有几位到温哥华的医院,说要检查武汉肺炎,那时候2019 cnov coronavirus 这个英文词先要念对,

然后核酸试剂盒这种高新技术在本拿比的社区医院应该也不会有。

现在已经有快速检出方法了,现在全球都在关注,我们普通人都已风声鹤唳,这些医生做为业内人士不可能这么没有敏感性,他们就算对病人不负责,也要考虑自已感染的可能性。

asdfg12345678 : 2020-01-27#67
因为这病毒基本只传华人,人家白人当然不关心
类似的还有美加的猪肉都含瘦肉精,因为白人吃猪肉的少,所以社会主流不太关心

Duoduom : 2020-01-28#68
加拿大的全民医疗和慈禧太后的义和团差不多,都是用来壮胆的
请问,您认为厉害国的医疗是用来干什么的?

iou2007 : 2020-01-28#69
现在已经有快速检出方法了,现在全球都在关注,我们普通人都已风声鹤唳,这些医生做为业内人士不可能这么没有敏感性,他们就算对病人不负责,也要考虑自已感染的可能性。

这个事是23号。

heyday : 2020-01-28#70
希望楼主多多传播这类分析,特别是微信群,让广大群众明白加拿大医疗条件有限,有疑似症状的赶紧戴口罩回国治疗,千万不要在加拿大耽搁了

iou2007 : 2020-01-28#71
在中国,完成基因测序是15号,而国家卫健委下发测试盒是19号,而湖北地级市新冠定点检测医院拿到测试盒是22号。

wangsanjiu : 2020-01-28#72
因为这病毒基本只传华人,人家白人当然不关心
类似的还有美加的猪肉都含瘦肉精,因为白人吃猪肉的少,所以社会主流不太关心

哪来的基本只传华人这种说法,如果这样,为何还要大撤侨

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从武汉撤侨,加拿大仍未做出决定
作者 吴薇 |
china@rcinet.ca
发表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3:10
更新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4:32
暂无评论 ↓

wodelaoba : 2020-01-28#73
请问,您认为厉害国的医疗是用来干什么的?

我们祖国的医疗是用来挣钱创造GDP的

没事瞎逛 : 2020-01-28#74
这里的医学院数量有限,培养的医生不够多,因此原则上只要能进医学院就不会被开除淘汰,执业以后也鲜有淘汰。
我曾经被这里一个医生听诊肺听到肾区的位置,还有看了我脸白硬说我是贫血(非让我测了Hb13.8),还有腹部触诊做得像挠痒痒的...当然好医生也挺多,我遇到过的好坏比例大概在70:30。
不是培养的不够多,是费用只有这么多, 医生多了,医生的平均收入就要下降,为了保证医生的收入,只能有这些名额。后补的多了只能排队等空位。

wangsanjiu : 2020-01-28#75
这个事是23号。
在1月10号左右,外国媒体就已经大量关注武汉肺言的事,1月13日就已经在国外发现患者,1月18日已经是沸沸扬扬了,至少1月21日,美国已经对入境旅客猜取询问、体温检测的措施。

而加拿大,至少官方在1月21日已关注这个问题:
加拿大开始警惕 “武汉肺炎”
作者 黎黎 |
china@rcinet.ca
发表 2020年1月21日(星期二)16:48
暂无评论 ↓

asdfg12345678 : 2020-01-28#76
哪来的基本只传华人这种说法,如果这样,为何还要大撤侨

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从武汉撤侨,加拿大仍未做出决定
作者 吴薇 |
china@rcinet.ca
发表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3:10
更新 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14:32
暂无评论 ↓
Sars死了几个白人?
这回和Sars类似

wangsanjiu : 2020-01-28#77
Sars死了几个白人?
这回和Sars类似

我不知道SARS死了几个白人,可能白人没华人死的多。逻辑上也得不出基本只传华人的结论。

埃博拉死过几个中国人?埃博拉不传给中国人?

你用温开水喝药,病好了,不能得出温开水治好了病的结论。

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基本只传华人。

云与月 : 2020-01-28#78
加拿大看病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一个“拖”字。

小病:拖着拖着自己就好了,好了还没有见到医生,也就不用见医生了,为政府节省钱了。

大病:拖着拖着就死了,彻底为政府节省钱了。

介于小病、大病之间的:就是拖着看吧,先见个家庭医生查个啥也查不出的X光,做完再见家庭医生、反复见家庭医生(很多第一次都不一定给开X光),几个月过去了说给你约了个专科医生,时间在6个月以后。见了专科医生说进一步做个检查吧,约个核磁6-18个月,好不容易做完核磁,再约专科医生又得几个月。此时离开始发病已经2年了。然后专科医生说这次核磁显示没什么问题。可是症状还在,怎么办?好吧,换个方向,重新循环上述过程。。。。。。。,直到变成大病,over。
其它省好些,BC省比较差

eleclan : 2020-01-28#79
其它省好些,BC省比较差
B.C. 还行 以前要交保费 现在免了 在加拿大除了意外受小伤 没看过其它病

云与月 : 2020-01-28#80
B.C. 还行 以前要交保费 现在免了 在加拿大除了意外受小伤 没看过其它病
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就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比较,温哥华最差。

云与月 : 2020-01-28#81
事例可能是真的。但是故事可能很复杂。

医学的事情,语言交流非常重要,

何况是涉及到新型冠状病毒,

大部分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肺炎,诊断有什么难的,

但是这个是新型冠状病毒,其实是很高科技的,全世界刚搞出来基因序列没多久,至于它的传染源,机理很多还都不明白,

我可以想象,几天前,如果有几位到温哥华的医院,说要检查武汉肺炎,那时候2019 cnov coronavirus 这个英文词先要念对,

然后核酸试剂盒这种高新技术在本拿比的社区医院应该也不会有。
患者是25日回上海治疗,很多微信群的人看成是25日确诊,实际上是27日,25日坐飞机回上海,12小时就能到

卡城西北 : 2020-01-28#82
您是勇敢的说实话之人
敬佩
那个科长
典型上海瘪三
满口谎言
死要面子活受罪
有一部分老移民,尤其是初来加拿大受过苦洗过碗英语差学历低的那一批,出于某种奇特的心理,热衷于歌颂加拿大。你说这是为什么?

wodelaoba : 2020-01-28#83
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就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比较,温哥华最差。

加拿大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和医疗资源,东部远远超过西部。温哥华的公立教育和医疗服务远远落后自身城市的发展水平。加上温哥华的华裔里面低素质人口数量众多,英语水平最差,所以最差的英语遇到低于东部平均水平的医疗条件,得出加拿大非常差的结论。

lndwnn : 2020-01-28#84
这里有些医生都知道加拿大技术水平某些方面落后。有一次我问Sunnybrook医院我的一个专科医生,说我调查了一下,北京协和有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这里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我想试一下。那位年轻的女医生苦笑地说:"这里没有、这里是加拿大。"

茹妹 : 2020-01-28#85
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就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比较,温哥华最差。
温哥华还要差啊,那完蛋了
只在蒙特利尔去过医院,差得令人发指,基本就是那个老病号说的那样

茹妹 : 2020-01-28#86
有一部分老移民,尤其是初来加拿大受过苦洗过碗英语差学历低的那一批,出于某种奇特的心理,热衷于歌颂加拿大。你说这是为什么?
他们是汪主席的军队
鲁迅早就说过了,咱们民族的特色
以后中国真的统一了,富强了,人均收入发达国家了,这股军队还是会在的
美国调侃,二战如果希特勒赢了,中国也是战胜国

宇航员 : 2020-01-28#87
他们是汪主席的军队
鲁迅早就说过了,咱们民族的特色
以后中国真的统一了,富强了,人均收入发达国家了,这股军队还是会在的
美国调侃,二战如果希特勒赢了,中国也是战胜国
加拿大好
谁说不好
我跟谁急啊

AZURR : 2020-01-28#88
虽然我对加拿大医疗一样很吐槽,但在这中国新型肺炎全球关注的时刻,对加拿大医生会这么缺乏敏感性表示怀疑。

这个新闻有正规媒体来源吗?能不能给个链接?
戏剧化夸张的故事情节,让我的直觉判断他是华人微信传谣。

idogicat : 2020-01-28#89
有一部分老移民,尤其是初来加拿大受过苦洗过碗英语差学历低的那一批,出于某种奇特的心理,热衷于歌颂加拿大。你说这是为什么?
人的心理就是比较奇怪,所以也应该多一些理解。其实很简单,观察一下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有些女人找了个渣男,她自己也知道并深受其害,但是如果她的父母或朋友要是说那男人的坏话的话,她一定要起来维护的。如果人类能多一些理性的话,很多事情都不存在了。

AZURR : 2020-01-28#90
这里有些医生都知道加拿大技术水平某些方面落后。有一次我问Sunnybrook医院我的一个专科医生,说我调查了一下,北京协和有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这里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我想试一下。那位年轻的女医生苦笑地说:"这里没有、这里是加拿大。"
这里没有,这里是加拿大的意思是:您的“先进”,人家并不觉得可靠。人命关天的事,不要选用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应该选择那些成熟可靠的治疗方法,除非 fatal disease without a cure ,死马当活马医的情形。

AZURR : 2020-01-28#91
有一部分老移民,尤其是初来加拿大受过苦洗过碗英语差学历低的那一批,出于某种奇特的心理,热衷于歌颂加拿大。你说这是为什么?
苦尽甘来,歌唱自己的美好生活,太正常了。

angela2006 : 2020-01-28#92
感觉BC政府真他妈不作为,还记得前段大雪道路都不清理的事吧?

卡城西北 : 2020-01-28#93
人的心理就是比较奇怪,所以也应该多一些理解。其实很简单,观察一下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有些女人找了个渣男,她自己也知道并深受其害,但是如果她的父母或朋友要是说那男人的坏话的话,她一定要起来维护的。如果人类能多一些理性的话,很多事情都不存在了。
苦尽甘来,歌唱自己的美好生活,太正常了。
我相信两种情况都有,也许混合也有可能。还有其他因素。
这一类人,无疑都是勤劳善良的人。但似乎普遍缺乏辩证的精神。是不是有种倾向,对于一些事情,比如加拿大和中国的种种,必须说服自己那些是没有缺点的或者一无是处的,才能让自己坦然的接受或拒绝。好像没有能力既看到其不足又看到其优点。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一遇到这种疑似相关语境,立刻跳出来维护。这不是智力缺陷,而是心理幼稚。
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所有的制度都是总体有缺陷,局部合理而已。歌颂不完美的制度对社会的伤害,比不完美的制度本身更坏。

零下几十度 : 2020-01-28#94
国内由于最近言论管制、和肺炎,还是有许多人愿意移民的
昨天给老同事拜年,他就羡慕死我了:移民加拿大多好啊!
我说,你直接移民鄂尔多斯就成,都比加拿大好.
1. 气候。鄂尔多斯秒杀加拿大
2. 效率。鄂尔多斯又秒杀加拿大一次。
3. GDP。 贵州=加拿大全国GDP
再过10年,贵州=加拿大全国GDP的3倍。
人均?没问题!
再过10年,贵州=加拿大。 是的,没错,人均GDP。
一个发展,一个原地不动么。

还有啥?没了!自己看着办吧。
贵州=加拿大GDP?就你这水平还自称精算师,我看和湖北省长的水平差不多,口罩数量108亿和108万都能搞混.......

卡城西北 : 2020-01-28#95
感觉BC政府真他妈不作为,还记得前段大雪道路都不清理的事吧?
今天早上,卡尔加里的660新闻,主持人用嘲讽的语气说,当局认为目前我省受到病毒影响很轻微。

iou2007 : 2020-01-28#96
贵州=加拿大GDP?就你这水平还自称精算师,我看和湖北省长的水平差不多,口罩数量108亿和108万都能搞混.......

加拿大GDP比广东省略高一点.如果把粤港澳算一个地区,正好和加拿大一样.

iou2007 : 2020-01-28#97
这里有些医生都知道加拿大技术水平某些方面落后。有一次我问Sunnybrook医院我的一个专科医生,说我调查了一下,北京协和有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这里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我想试一下。那位年轻的女医生苦笑地说:"这里没有、这里是加拿大。"


这种事情会是有的,总的来说,加拿大的主流社会对亚洲地区有一种过时的傲慢.这个应该批判,但是属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现象.

主要原因是亚洲地区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是文化输出能力偏低,再加上价值观的差异,彼此更加不能认同.

其实就算是在一带一路国家,虽然中国的商品大行其道,但是文化影响力依然很低.

如果上面的例子稍微改一下,你对医生说,我狗到美国哈佛,英国剑桥有了某种技术,他的态度一定不一样.

宇航员 : 2020-01-28#98
贵州=加拿大GDP?就你这水平还自称精算师,我看和湖北省长的水平差不多,口罩数量108亿和108万都能搞混.......
不好意思 我们加拿大精算师都这样
误差大了一点点
救像我们加拿大医生经常把纱布忘记在病人体内一样
也许就像您的网名说的
零下几十度
我们的脑袋冻坏了?

iou2007 : 2020-01-28#99
正如这次武汉肺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只是短时间的.甚至灾后的补库存还会刺激经济增长,

但是对于中国的形象,软实力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应该说,胡温执政时期建立起来的软资产基本毁于一旦.

零下几十度 : 2020-01-28#100
不好意思 我们加拿大精算师都这样
误差大了一点点
救像我们加拿大医生经常把纱布忘记在病人体内一样
也许就像您的网名说的
零下几十度
我们的脑袋冻坏了?
您开心就好

秘密马 : 2020-01-28#101
加拿大医疗制度有严重缺陷,台湾同样也是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制度,为什么台湾的医疗效率就比加拿大高得多?

~snowwolf~ : 2020-01-28#102
温哥华还要差啊,那完蛋了
只在蒙特利尔去过医院,差得令人发指,基本就是那个老病号说的那样
个人经历,以点带面。
好比失恋了就恨所有女人。

good4ever : 2020-01-28#103
加拿大医疗制度有严重缺陷,台湾同样也是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制度,为什么台湾的医疗效率就比加拿大高得多?
最要命的是加拿大人还挺傲慢,对亚洲国家的先进的地方视而不见!比如台湾的医疗,讲真,香港的医疗都比加拿大强! 比如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我觉得是政府解决房屋问题的典范,但加拿大没人听过的。

秘密马 : 2020-01-28#104
我同意,我的感受是,药好医生差
我对比了这边的coldfx,buckleys
和国内的咳嗽药水,川贝枇杷膏
加拿大的药更有用
医生水平我觉得上海三甲要高很多
家庭医生和walkin医生水平,和赤脚医生差不多
没错,尤其是walk in 医生好像什么疾病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家庭医生只会甩锅专科医生

秘密马 : 2020-01-28#105
最要命的是加拿大人还挺傲慢,对亚洲国家的先进的地方视而不见!比如台湾的医疗,讲真,香港的医疗都比加拿大强! 比如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我觉得是政府解决房屋问题的典范,但加拿大没人听过的。
奥巴马这么左的总统搞医保计划时候都抨击过加拿大医疗体系的浪费和低效。

good4ever : 2020-01-28#106
奥巴马这么左的总统搞医保计划时候都抨击过加拿大医疗体系的浪费和低效。
绝大多数的加拿大人只会认为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比美国强

秘密马 : 2020-01-28#107
绝大多数的加拿大人只会认为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比美国强
井蛙心态

白龙马驾驾驾 : 2020-01-28#108
如国经历过大病国内的医疗,相信不会有人说国内医疗好,当然权贵群体除外。

aywl : 2020-01-28#109
姐在医院工作十多年了,所有的人,尤其是移民,对白人医生护士有莫明奇妙的崇拜,你就知道有色人种的路有多难!

aywl : 2020-01-28#110
我给你说真话,别说加拿大人了,东欧白人,非洲黑人都觉得自己比亚州人强;人家善长的是聊天,玩政治游戏,效率?只有劳禄命的亚洲人才才讲效率

最要命的是加拿大人还挺傲慢,对亚洲国家的先进的地方视而不见!比如台湾的医疗,讲真,香港的医疗都比加拿大强! 比如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我觉得是政府解决房屋问题的典范,但加拿大没人听过的。

good4ever : 2020-01-28#111
姐在医院工作十多年了,所有的人,尤其是移民,对白人医生护士有莫明奇妙的崇拜,你就知道有色人种的路有多难!
只能说白人在洗脑(灌输价值观)上面做的很出色!

aywl : 2020-01-28#112
具我观察,华人来北美的第一批移民是来自GD地区的铁路劳工,完全不懂英文,他们的后代也大多不爱读书,这就是北美华人留给外界的印象,觉得华人都不会说英文.....90年代以后来的都是学霸,也被人家当成不会说英文;加上中国是社会主义体制,与北美的民主制相差圣远,北美华人要改变外界对我们的看法,路漫漫其修远也;

樱花烂漫 : 2020-01-28#113
温哥华的医疗贴发到卡城了。正好我家夫人23号陪同一个不太会说英语的朋友去卡城急诊,在急诊等了5个小时,主要是她朋友不是太严重的疾病(尿路感染)

她们等待的时候,后排有俩中国年轻人咳嗽,护士们立刻如林大敌,5分钟之内就被叫进去见医生了。

楼主可以考虑搬过来。我觉得比坐12小时飞机去上海还是快些。
谢谢您给家园网友义务普及在加拿大就医的基本知识 :giggle:

樱花烂漫 : 2020-01-28#114
我自己曾经在多伦多的St Michael Hospital做过手术。从看家庭医生,到看专科医生,也只是3天时间。然后,就安排我下一周马上做手术了。手术后,医生还做了follow up。

觉得不管在哪里,都要先看医生的专业水平吧。
赞真正患过病的人的良心评价。

加拿大的医疗体制有好多问题,但那么一棍子打死、甚至不懂运作规则就做结论的话,很容易误导不明就里的人。

樱花烂漫 : 2020-01-28#115
我认为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之一。生过孩子,住过医院,看过急诊,预约很快,从来没有耽误过。

1. 患者自身英语要非常流利,
2. 熟悉了解医疗系统流程,
3. 要上班要有保险。

很多中国移民上面三点一点都做不到,这就只能怨自己了。哑巴,文盲,无业游民,这样的太空人,还是好好待在老家,别出门了。
嘿嘿,科长说话会伤一些人的自尊的 :giggle:

樱花烂漫 : 2020-01-28#116
:giggle:

wodelaoba : 2020-01-28#117
嘿嘿,科长说话会伤一些人的自尊的 :giggle:

是他们先伤害了我的国家加拿大。加拿大没有绑架任何人,不喜欢随时走啊。

Lise123 : 2020-01-28#118
这里有些医生都知道加拿大技术水平某些方面落后。有一次我问Sunnybrook医院我的一个专科医生,说我调查了一下,北京协和有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这里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我想试一下。那位年轻的女医生苦笑地说:"这里没有、这里是加拿大。"
深有同感。我们还好,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国看病。这边的本地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金角大王 : 2020-01-28#119
这个多方面原因:
1. 东亚人种,特别是男人,从体格上而言,偏矮小,不够强壮,西方对男人的审美和国人有比较大区别;东亚人种,几乎都不擅长体育,运动之类
2. 早年的华人,从未把北美,当成自己的家,而且,有赌博,吸鸦片等很多恶习
3. 华人对政治的淡漠,导致一直是边缘人种,让人觉得只会赚钱,是养肥的猪
4. 更重要的,社会体制的区别,价值观和正常人格格不入,国家形象又很差
具我观察,华人来北美的第一批移民是来自GD地区的铁路劳工,完全不懂英文,他们的后代也大多不爱读书,这就是北美华人留给外界的印象,觉得华人都不会说英文.....90年代以后来的都是学霸,也被人家当成不会说英文;加上中国是社会主义体制,与北美的民主制相差圣远,北美华人要改变外界对我们的看法,路漫漫其修远也;

哈法 : 2020-01-28#120
深有同感。我们还好,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国看病。这边的本地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别的城市我没住过,我不清楚好坏。但从我们一家在哈法多年的经历来说,不论是急诊,医院的各项检查,见专科医生还是在医院做几次手术,都是令人满意的。

格林尼治时间 : 2020-01-28#121
Sars死了几个白人?
这回和Sars类似
Sars 和这次的武汉肺炎的发源地和疫区就在大中华区,死的当然是华人多,而且就这样上次沙斯温哥华和多伦多死的老外也不少,说华人的体质是易感人群可以理解,说只传华人就和那些说这是美国人的基因武器一样,不是道听途说就是胡扯八道
批评加拿大甚至美国的医疗体制的低效率当然没问题,而且大家不应该仅仅在中文媒体,更应该向主流英文媒体大声疾呼。二十年前,刚到北美时就感到了民主体制的低效率,但同样写到了这种体制有个相互制约机制,不会坏到哪里,相对是人类目前没有找到一个完美体制下不是很好,但是相对不坏的一个制度。就说这次武汉肺炎,只要经历那次沙斯的华人就会感到中共在科技进步了这么多年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的进步。虽然现在应该是救灾而不是追责的时刻,但就像医疗专业杂志柳叶刀所登的那样,去年12月1日就确认了第一例传染者, 而且在1月2日前的第一批41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更明显的是第一例死者的妻子没有去过海鲜市场,但在她老公确认后五天也患病, 这么明显的人传人,在武汉政府官员口(这两天那个周市长推卸责任说是已经上报要等政府确认)里竟然是没有明显的证明人传人的现象, 完全错失了疫病的控制黄金时间。这才是那么多华人后续被陆续传染的根本原因,他们有反思吗? 不要被后续体制的高效率再借口了,我们大都是普通百姓,宁愿走的慢一点

ERGO111 : 2020-01-29#122
说他们没任何事情,所以可以飞;他们自己不太相信,又不想等死,所以飞了。
具体是他们国内的亲人已经确证,但是二人在这里去了本那比和VGH,都被告知没问题, 国内亲戚有医生,建议他们马上回国再检查,结果从VGH出来就定了当天加航航班回武汉,但在上海就被拦下了,当天就确诊。
具体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在这里没被确诊,24日一整天老两口跑了两个医院一个诊所。他们该做的都做了
而且他们的家人已经自我隔离,而且通知公众,很负责任了

lndwnn : 2020-01-29#123
具体是他们国内的亲人已经确证,但是二人在这里去了本那比和VGH,都被告知没问题, 国内亲戚有医生,建议他们马上回国再检查,结果从VGH出来就定了当天加航航班回武汉,但在上海就被拦下了,当天就确诊。
具体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在这里没被确诊,24日一整天老两口跑了两个医院一个诊所。他们该做的都做了
而且他们的家人已经自我隔离,而且通知公众,很负责任了
我觉得就是这里水平太差,确诊不了。

全新马甲 : 2020-01-29#124
加拿大没有SARS, 没有冠状病毒, 人均寿命全世界最长几个国家之一。 也许加拿大是发达国家里面最差的, 但比起中共领导下的中国, 强得太多。

TJYUZHEN : 2020-01-29#125
加拿大的医生水平太差,作为一个老病号太有感触了。整个医疗系统效率极其低下,我当初腹痛,在这里看了两次B超,说啥事没有。我就觉得不能啥事没有,因为太疼。就这两次B超还求爷爷告奶奶的用了一年多,一开始就让吃泰诺。

后来回北京,分别去了两家医院,B超几秒钟医生(国内做B超的都是医生,不像这里的杂牌军)立刻就说:“这是典型的**病”。两家医院诊断完全一致。微信挂号,从开始挂号到做完B超到见完医生,两、三天全部搞定。

后来我一查,这是个很容易诊断的病,就这都诊断不出来,更别说那些疑难杂症了。

不过在这里当医生的好处就是可以混,治死人也没事(参见慈济医院死的两个中国产妇和一个做菜被烫就送命的),钱还多。所以认识的孩子学习好的很多都考了McMaster的HS,准备当医生。也完全不用担心医闹,因为在这里病人都像孙子一样。
确实如此,学习好学生都选择学医。这里医生躺着赚钱

飞奔的天蝎 : 2020-01-29#126
这个已经辟谣了好吗?假新闻,此人在上海检查阴性,所以现在那个啥议员拿不出报告和诊断书

没事瞎逛 : 2020-01-29#127
这个多方面原因:
1. 东亚人种,特别是男人,从体格上而言,偏矮小,不够强壮,西方对男人的审美和国人有比较大区别;东亚人种,几乎都不擅长体育,运动之类
2. 早年的华人,从未把北美,当成自己的家,而且,有赌博,吸鸦片等很多恶习
3. 华人对政治的淡漠,导致一直是边缘人种,让人觉得只会赚钱,是养肥的猪
4. 更重要的,社会体制的区别,价值观和正常人格格不入,国家形象又很差
是有这些问题,但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你不够富,不够强。

金角大王 : 2020-01-29#128
你不会理解,因为你的反应其实,就是不少国人的价值观的问题
是有这些问题,但都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你不够富,不够强。

没事瞎逛 : 2020-01-30#129
你不会理解,因为你的反应其实,就是不少国人的价值观的问题
存异求同吧,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金角大王 : 2020-01-30#130
哈哈,说得对,求同存异,不好意思
存异求同吧,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clumsy : 2020-02-17#131
姐在医院工作十多年了,所有的人,尤其是移民,对白人医生护士有莫明奇妙的崇拜,你就知道有色人种的路有多难!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关于白人性格方面的因素,白人护士中有良心的大多都转行了,剩下的白人护士是加拿大医护中最贪婪残暴愚蠢的,把持着加拿大护士工会,甚至操控国家政治。
不论你是作为病人,护士甚至医生进入医院,都要小心他们。
保守党拿他们当宝,其实一直为此买单。

Timmocha : 2020-02-18#132
如果在中国看病从来只去三甲医院,感冒都只看专家号,住院还有亲戚朋友是主任院长之类照应着,那么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医疗就是渣!:LOL:

白龙马驾驾驾 : 2020-02-20#133
如果在中国看病从来只去三甲医院,感冒都只看专家号,住院还有亲戚朋友是主任院长之类照应着,那么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医疗就是渣!:LOL:
赞同,普通人,尤其得了大病,你看看是中国医疗好还是加拿大医疗好!

ccyyyycc : 2020-02-21#134
如果在中国看病从来只去三甲医院,感冒都只看专家号,住院还有亲戚朋友是主任院长之类照应着,那么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医疗就是渣!:LOL:
家边上都是三甲,想找个二级医院松快松快无奈打的来回太贵,只好在三甲将就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