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BC省的检测标准令人担忧啊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99252/

Dayday-up : 2020-03-28#1
BC的检测标准是只测重症病人,和出现症状的医护人员,养老院的老人。轻症的一律不测,回家自我隔离。感染人数真实与否暂且不论,轻症不给看拖成重症这不是耽误人么?

scywlj : 2020-03-28#2
这次瘟疫死的大概率是老人,所以大家都不怕。

Nebula.Trek : 2020-03-28#3
这次瘟疫死的大概率是老人,所以大家都不怕。

这个病毒首先进攻男性生殖系统,男的为啥都不怕?

confiture : 2020-03-28#4
BC省的数据要看后面的重症人数,如果重症人数上升不快,那么说明的确控制住了,如果大幅上升那么说明有瞒报。

scywlj : 2020-03-28#5
这个病毒首先进攻男性生殖系统,男的为啥都不怕?
这样更好,就不用饥不择食地找女人了。 :p

maviemonreve : 2020-03-28#6
bc省 安省 华人多 防护好 问题不大

魁省华人少 问题大大

是这么回事吗

Dayday-up : 2020-03-28#7
BC省的数据要看后面的重症人数,如果重症人数上升不快,那么说明的确控制住了,如果大幅上升那么说明有瞒报。
我倒是不觉得他会瞒报,只是担心这种放任轻症的政策会不会导致重症增加?或者可以理解为因为目前还没有对轻症的医疗手段,所以干脆放弃主动治疗?
同意你的看法,只要重症没有急剧增加,就可以认同BC省的抗疫策略

Dayday-up : 2020-03-28#8
bc省 安省 华人多 防护好 问题不大

魁省华人少 问题大大

是这么回事吗
同感,另外BC省多元文化发达,基本上是几个独立部落,华人,印度人,伊朗人,白人,菲律宾人都是各玩各的,互不交往,这个对延缓疫情也有帮助

家园小千 : 2020-03-28#9
BC的检测标准是只测重症病人,和出现症状的医护人员,养老院的老人。轻症的一律不测,回家自我隔离。感染人数真实与否暂且不论,轻症不给看拖成重症这不是耽误人么?
我得到周边的消息是,有症状的可以让家庭医生推荐,或者直接打811,轻微症状不给测试,其他商店有职工有发烧咳嗽症状的,被允许测试,怎么判断应该是有标准的,现在有好几处临时测试点,预约好后直接开车过去,不用下车完成测试,不过据说要达到进医院看病标准,需要有呼吸困难和进食困难等症状。

周雅 : 2020-03-28#10
这样更好,就不用饥不择食地找女人了。 :p
? ??

家园小千 : 2020-03-28#11
今天BC的数据是81人留医治疗(应该是重症),其中52是是“深切治疗”(也许就是进ICU),BC卫生部长说,目前该省有1272台呼吸机,其中457台是用于重症监护室。目前该省已经订购的更多的呼吸机,正在运来的路上。

shimeng0104 : 2020-03-28#12
因为轻症没有治疗的方式,全靠自身抵抗力,测了也没用,还是回家隔离,也许家庭医生会给开抗病毒的药,据说效果不大,重症去医院,物理干预,吸氧或者上呼吸机。在国外生活这么多年了,还没总结出来吗,如果病毒性感冒,家庭医生会让你回家自己扛,7-14天痊愈,极少情况是细菌性的,这时医生会给开抗生素。

周雅 : 2020-03-28#13
我得到周边的消息是,有症状的可以让家庭医生推荐,或者直接打811,轻微症状不给测试,其他商店有职工有发烧咳嗽症状的,被允许测试,怎么判断应该是有标准的,现在有好几处临时测试点,预约好后直接开车过去,不用下车完成测试,不过据说要达到进医院看病标准,需要有呼吸困难和进食困难等症状。
我了解的大概也是这样,有优先选择测试医护,老人,重症,有慢性病史等。。。

Dayday-up : 2020-03-28#14
因为轻症没有治疗的方式,全靠自身抵抗力,测了也没用,还是回家隔离,也许家庭医生会给开抗病毒的药,据说效果不大,重症去医院,物理干预,吸氧或者上呼吸机。在国外生活这么多年了,还没总结出来吗,如果病毒性感冒,家庭医生会让你回家自己扛,7-14天痊愈,极少情况是细菌性的,这时医生会给开抗生素。
流感也是有药的,像tamiflu啥的,但医生轻易不给开

stellated : 2020-03-28#15
我了解的大概也是这样,有优先选择测试医护,老人,重症,有慢性病史等。。。
这两天的检测数都是2000左右,不算多。

shimeng0104 : 2020-03-28#16
流感也是有药的,像tamiflu啥的,但医生轻易不给开
反正医生从没因为流感给我开过药

Nebula.Trek : 2020-03-28#17
反正医生从没因为流感给我开过药

流感和新冠一样,特效药无法大面积使用,病毒会产生抗体,促进变异。

所以只能给很少的人用特效药。

Aidemengdun : 2020-03-29#18
bc省 安省 华人多 防护好 问题不大

魁省华人少 问题大大

是这么回事吗
天。这什么理论?

佳冬加西 : 2020-03-29#19
BC省的数据要看后面的重症人数,如果重症人数上升不快,那么说明的确控制住了,如果大幅上升那么说明有瞒报。
重症人数你怎么知道?就相信她们每周五次的上报?死了的牙医都没有被算在疫情死亡人数里,我们在不透明的数据下怎么知道多少死亡的人,重症的人是因为Covid导致的。

公共郭 : 2020-03-29#20
BC的检测标准是只测重症病人,和出现症状的医护人员,养老院的老人。轻症的一律不测,回家自我隔离。感染人数真实与否暂且不论,轻症不给看拖成重症这不是耽误人么?
轻症西医本来就不会治,国内是把轻症搁一起吃中药,这里没条件,所以只能这样,如果把轻症都弄到医院,医疗系统崩溃,死的就更多了。武汉开始就出现这个问题,后来拼命建医院,建方舱,全国援助才缓过劲来,我几个朋友都是其它疾病无医院可去走的,所以个人认为目前做法没问题

公共郭 : 2020-03-29#21
做为一个武汉人,开始的教训印象深刻。在检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大量轻症或者流感病人,只要发热就去医院,结果重症的进不去,死亡率上升,我父亲的朋友到死连检测都做不上。

周雅 : 2020-03-29#22
这两天的检测数都是2000左右,不算多。

BC COVID-19 Testing:

  • 34,561 individuals tested, as of March 25, 2020.
  • Testing capacity in British Columbia has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3,500 tests per day.
  • Across Canada,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0 tests per day.

stellated : 2020-03-29#23
BC COVID-19 Testing:


34,561 individuals tested, as of March 25, 2020.
Testing capacity in British Columbia has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3,500 tests per day.
Across Canada, there are more than 10,000 tests per day.
Mar 25: 34561
Mar 28: 38697
比较最新的公告,最近三天才测了4136例。和他们说的每天能测3500差了不少。

British Columbia

884 confirmed cases as of March 28, 2020
  • 396 recovered in BC
  • 17 deaths in BC
  • Cases by region:
    • 291 in Fraser Health
    • 77 in Interior Health
    • 60 in Island Health
    • 12 in Northern Health
    • 444 in Vancouver Coastal Health
  • 38,697 tests completed as of March 28.

MySunflower327 : 2020-03-29#24
我倒是不觉得他会瞒报,只是担心这种放任轻症的政策会不会导致重症增加?或者可以理解为因为目前还没有对轻症的医疗手段,所以干脆放弃主动治疗?
同意你的看法,只要重症没有急剧增加,就可以认同BC省的抗疫策略
肯定会导致重症数增加
联邦首席卫生官给出的数据:将近7%的确诊病例需要入院治疗,3%进入ICU,而死亡率则是1%。
那么就是说未被检测的轻症患者有7%的比例会被熬成重症,暂且不说轻症患者没被收治会不会扩大传播范围,但由于没被确诊而无较好应对措施时,未被检测的轻症患者熬成重症的几率必然大于7%,而且少不了肯定是要入院的,我估计一般肯定直接进急症或ICU。

这就是限制性检测的弊端,BC很可能要吃这个的亏。我想不明白BC卫生部门在现有资源充分的情况下,为什么非得选择这么温和避让式的抗疫策略。不就是多加班加点增加检测吗?

MySunflower327 : 2020-03-29#25
轻症西医本来就不会治,国内是把轻症搁一起吃中药,这里没条件,所以只能这样,如果把轻症都弄到医院,医疗系统崩溃,死的就更多了。武汉开始就出现这个问题,后来拼命建医院,建方舱,全国援助才缓过劲来,我几个朋友都是其它疾病无医院可去走的,所以个人认为目前做法没问题
检测现在不是可以做到Drive thru了吗?先放开检测再说,也没耗用多少资源,不占你床位。但你不检测,不就是让已患病的人去熬吗?另外,今天看了一个视频,纽约时报记者在美国一个节目中说到:中国感染率的75-80%是来自家庭内部感染!还记得BC初期的病患都不少是近距离接触的家人或朋友吗?国内武汉不也是这样的,很多悲剧故事。所以,这个做法是有问题的。

MySunflower327 : 2020-03-29#26
将视作轻症自愈几率大视为不检测的理由不可取
让轻症患者得以排查最大意义是可以尽大可能的摸清病毒分布趋势,降低病毒在社区和家庭扩散,同时可以为轻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降低发展成为重症的可能性。

Dayday-up : 2020-03-29#27
轻症西医本来就不会治,国内是把轻症搁一起吃中药,这里没条件,所以只能这样,如果把轻症都弄到医院,医疗系统崩溃,死的就更多了。武汉开始就出现这个问题,后来拼命建医院,建方舱,全国援助才缓过劲来,我几个朋友都是其它疾病无医院可去走的,所以个人认为目前做法没问题
昨天听医生说纽约开始采用康复期血浆治疗,又说其实这本是对早期轻症患者疗效显著,对重症患者效果不佳,打个比方就是当敌人为数不多是,援兵效果会非常明显,但当敌人占压倒多数时,靠康复血浆那点援兵就显得无济于事了。又比如吸氧,目前拖成重症才能吸氧,一般的呼吸不畅都按轻症处理,连检测都不做,不收院治疗,又如何能进行吸氧治疗以减缓症状?据我所知,目前各大医院来急诊看病的人数比疫情前少很多,每天如果只确诊几十例,按一半需要住院治疗计算(假设另一半为轻症医护人员),每天收入医院的人数寥寥,推测目前BC医院对应疫情应该还比较从容,限制检测的代价是对感染人数毫无把握,重症患者是否在今后几天急剧增加谁也无法预测。只好听天由命,寄希望于social distancing。

Dayday-up : 2020-03-29#28
检测现在不是可以做到Drive thru了吗?先放开检测再说,也没耗用多少资源,不占你床位。但你不检测,不就是让已患病的人去熬吗?另外,今天看了一个视频,纽约时报记者在美国一个节目中说到:中国感染率的75-80%是来自家庭内部感染!还记得BC初期的病患都不少是近距离接触的家人或朋友吗?国内武汉不也是这样的,很多悲剧故事。所以,这个做法是有问题的。
问题是检测了又能怎么样,一样也是熬啊,目前BC的做法应该是无奈之举。子弹有限,只好省着用了。

confiture : 2020-03-29#29
https://www.vox.com/science-and-hea...oronavirus-test-abbott-fda-covid-19-5-minutes

美国雅培公司开发出了一种便携式快速检测新冠病毒基因组片段的机器,5分钟内出阳性结果,13分钟出阴性结果。

就不知道雅培公司这个机器产能如何,何时能卖到加拿大来。到时候这个机器普及了,测试能力就不再是问题。BC省的数据现在只能看作重症病例数。

daixiap : 2020-03-29#30
看死亡率就知道了。

附件


olivier_zh : 2020-03-29#31
放心都会走上意大利之路的。

左翼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对人类的大屠杀刚刚开始。

yinkaizz : 2020-03-29#32
按人口比例来说BC的检测量还是挺高的,仅次于AB,这一点政府还是做的不错的,要鼓励。另外我个人感觉就是华人确有比较强的防范意识,也带动了周围的西人,尤其是老人们口罩都带上了,相较之下,华人区也就比较安全,超市里大统华最安全。

RICHARD01 : 2020-03-29#33
这样更好,就不用饥不择食地找女人了。 :p
这也是好事?

blue_su51 : 2020-03-29#34
有几个科学家在这个论坛的其他帖子说西方走的是西医路线,是有科学的检测标准的,怎么能怀疑呢

ASURA : 2020-03-29#35
我现在慢慢能理解这样的做法了,轻症隔离重症收治,在医疗资源有限并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下是合理的。担心这种做法导致大量轻症拖成重症可以理解但不一定切合实际。无针对性治疗手段决定了早期干预并不能有效减少轻症转重症的比例,更何况研究已经发现该病毒存在亚型的可能,轻症和重症相当程度上被所感染的亚型影响,而不是医疗干预的时机。

重点是要保证轻症患者的充分隔离。至于无症状患者,现在还没有余力管到那一步。

MySunflower327 : 2020-03-29#36
我现在慢慢能理解这样的做法了,轻症隔离重症收治,在医疗资源有限并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下是合理的。担心这种做法导致大量轻症拖成重症可以理解但不一定切合实际。无针对性治疗手段决定了早期干预并不能有效减少轻症转重症的比例,更何况研究已经发现该病毒存在亚型的可能,轻症和重症相当程度上被所感染的亚型影响,而不是医疗干预的时机。

重点是要保证轻症患者的充分隔离。至于无症状患者,现在还没有余力管到那一步。
你的理解有一定道理
但是你总结最后一句是重点
但这两点估计就够以后喝一壶了

ASURA : 2020-03-29#37
你的理解有一定道理
但是你总结最后一句是重点
但这两点估计就够以后喝一壶了

第一点除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比如中国没有做得好的,第二点就连中国目前也还没有什么好办法

Dayday-up : 2020-03-29#38
我现在慢慢能理解这样的做法了,轻症隔离重症收治,在医疗资源有限并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下是合理的。担心这种做法导致大量轻症拖成重症可以理解但不一定切合实际。无针对性治疗手段决定了早期干预并不能有效减少轻症转重症的比例,更何况研究已经发现该病毒存在亚型的可能,轻症和重症相当程度上被所感染的亚型影响,而不是医疗干预的时机。

重点是要保证轻症患者的充分隔离。至于无症状患者,现在还没有余力管到那一步。
问题是轻症患者如何做到自我隔离,家庭内传染如何控制,还有不自觉到处走动的轻症患者,总之这套政策必须建立在民众高度的自制基础上才能有效

blue_su51 : 2020-03-29#39
问题是轻症患者如何做到自我隔离,家庭内传染如何控制,还有不自觉到处走动的轻症患者,总之这套政策必须建立在民众高度的自制基础上才能有效
在这自由的国家,怎么能要求别人不要自由。
连走动都被限制了,这还是自由国家吗?还有人权吗?

Dayday-up : 2020-03-29#40
按人口比例来说BC的检测量还是挺高的,仅次于AB,这一点政府还是做的不错的,要鼓励。另外我个人感觉就是华人确有比较强的防范意识,也带动了周围的西人,尤其是老人们口罩都带上了,相较之下,华人区也就比较安全,超市里大统华最安全。
人口比例高,但测出得确诊人数却不多,这也正是令人怀疑之处。数据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感染比例,只是反映出高危人群的感染情况

Dayday-up : 2020-03-29#41
在这自由的国家,怎么能要求别人不要自由。
连走动都被限制了,这还是自由国家吗?还有人权吗?
哈哈,民主政治与威权政治的纠结之处,个人认为民主制度适合民度高的社会, 威权制度适合民度低的社会,问题是中共不去考虑如何提高民度,而是粗暴封杀一切反对声音,禁止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还要诱导民族情绪,让国内粉红情绪肆意滋生蔓延,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目前的国情下,我不反对一党专政,条件是你这个党要有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要开明而不是蛮横的一言堂,目测现在土工不及格。

blue_su51 : 2020-03-29#42
哈哈,民主政治与威权政治的纠结之处,个人认为民主制度适合民度高的社会, 威权制度适合民度低的社会,问题是中共不去考虑如何提高民度,而是粗暴封杀一切反对声音,禁止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还要诱导民族情绪,让国内粉红情绪肆意滋生蔓延,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目前的国情下,我不反对一党专政,条件是你这个党要有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要开明而不是蛮横的一言堂,目测现在土工不及格。
咳咳咳咳,做选择前下结论前是否需要实地考察,因地制宜。
对了,我要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十全十美的世界,十全十美的。。。。。。 ?
oh,还是上微博上加拿大论坛上youtube上youku上扫八卦吧?

Dayday-up : 2020-03-29#43
我得到周边的消息是,有症状的可以让家庭医生推荐,或者直接打811,轻微症状不给测试,其他商店有职工有发烧咳嗽症状的,被允许测试,怎么判断应该是有标准的,现在有好几处临时测试点,预约好后直接开车过去,不用下车完成测试,不过据说要达到进医院看病标准,需要有呼吸困难和进食困难等症状。
刚才开车出去转了一圈,发现本那比森林公园旁边多了个检测中心,好几个大白帐篷,路边写着 By Referral

骆驼客 : 2020-03-29#44
我嚼着楼主不用在意这个,就冲你头像上那嘎达肉,根本就是一个不败的战神嘛!
不就是一新冠病毒嘛!小样,我拍拍拍!!!

doudou0963 : 2020-03-29#45

家园小千 : 2020-03-29#46
刚才开车出去转了一圈,发现本那比森林公园旁边多了个检测中心,好几个大白帐篷,路边写着 By Referral
应该是每个卫生局管辖区域都会有几个临时测试点,不过都是预约制,需要家庭医生推荐,或者打811符合检测标准才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