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2020年3月30日经济学家闭门会议纪要,中国GDP的经济增长极有可能是负数。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900334/

阿吾 : 2020-04-07#1
近日,《经济日报》讨论一份3月30日举行的“经济学家闭门会议纪要”。此次受邀请的5名经济学者是: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他们分别谈到在疫情影响下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从该份纪要显示,这五人对中国经济发表了极悲观看法,他们大多认为,中国GDP的经济增长极有可能是负数。

朱海斌谈到,目前对于疫情时间和影响的看法有两种:乐观的看法认为第一、二季度深度衰退,5至6月后好转,下半年反弹;悲观观点认为1至2年内疫情会不断反复从深度衰退至深度萧条。

他认为,很可能在以上两种情况之间,即疫情会于年中放缓但不会消除,第二、三波影响较第一波小。他预测中国全年GDP为1.1%,实际或会低于1%,除非出台有更有力的纾困政策。

汪涛则认为,今年中国全年GDP有可能达不到正增长。尽管工业企业复工率高,但产能利用率低(如汽车行业仅为40%;发电厂煤耗3月同比下降20%),并且需求可能下降(第二季度出口预计下降20%以上)。

梁红表示,目前的市场共识是第一季度中国、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都会经历有记录以来最差的增长;市场担心实体经济问题是否会转换为金融问题,金融危机或收缩。

曹远征认为,经济形势取决于疫情发展,但疫情发展走向尚不清楚,复工复产艰难,下半年经济反弹未必站得住脚;而中国目前主要是需求问题,复工后无订单,疫情使全球产业链受影响;服务业复工但无需求,失业率比预想严重,如何纾困比复工更重要;第一、二季度贸易逆差,对GDP影响为负向。

马骏认为,中国今年GDP增长不可测,建议今年不设增长目标。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中小银行风险较大;房地产:资金量断裂可能性大,银行15-20%贷款用于房地产开发;中小银行:客户主要为小微企业,资金链可能断裂大;地方平台:卖地收入大跌,可能导致一些平台出事。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1-2月份,中国经济的糟糕数据。

3月16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1至2月的经济数据。工业、消费、投资三项主数据创“有记录以来最低”,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20.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

------------------------------
2020年3月30日经济学家闭门会议纪要

2020年3月30日经济学家闭门会议纪要
本次会议邀请五位国际一流经济学家介绍疫情影响下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第一环节由五位经济学家:JPM 朱海斌,UBS汪涛,中金梁红,中银曹远征、央行马骏讨论国内外形势,第二环节互动讨论。
===
第一环节:五位经济学家观点分享
1. 朱海斌 (JPM)
– JPM经济数据预测:
o GDP:全球负增长-2.6%;美国 -5.3%;欧元区 -3.4%;日本: -3.1%;中国增长 1.1%;印度2.1%;除亚洲低单位数增长,其他地区均为负增长
– 对于疫情时间和影响的看法
o 乐观的看法认为第一二季度深度衰退,5-6月后好转,下半年反弹
o 悲观观点认为1-2年内疫情会不断反复从深度衰退至深度萧条
o 个人认为很可能在以上两种情况之间,即疫情会于年中放缓但不会消除,第二三波影响较第一波小
– 美国经济处于深度衰退:
o GDP:美资行预测较悲观。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James Bullard预测第二季度跌50%
o 失业率:美国上周新增失业330万,是前历史最高值五倍。本周预计380万。年中失业率将增至8.3%
o 美国在疫情初期动作迟缓,爆发严重,但医疗系统能力强,年中拐点后续会渐渐控制
– 目前对是否会导致经济危机或萧条仍有争论
o 深度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1929-1930年大萧条情况类似
o 衰退的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如疫情跨年则可能趋向萧条
– 金融市场方面
o 疫情之初美国市场一直上扬,直到3月大幅下跌,幅度与历次衰退类似
o 目前美国市盈率在13/14倍,与以往金融危机时的10倍仍有差距
o 在上周美联储和政府救助方案出台后,市场是否已经走出拐点尚言之过早
o 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至0%反应不明显,直到购买公司债、商业票据;政府出台2万亿美元救助方案后市场才有明显反弹
– 此次下跌程度与08年相似,不同在于:
o 此次为公共卫生危机带来的经济严重衰退和金融市场危机,08年为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危机,传导途径不同
o 政府反映:本次政府及美联储政策出台快
o 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由于企业现金流问题导致的信贷问题下,购买公司债、商业票据等措施比降息效果好
– 中国
o 短期内企业面临现金流风险,财政政策流动性支持在纾困方面更有效,降息效果差
o 预测全年GDP +1.1%,实际或会低于1%,除非出台有更有力的纾困政策

2. 汪涛(UBS)
– 疫情对经济最主要的影响在于活动限制导致的经济停摆
o 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测较为悲观为 -4.5%。欧洲疫情还没得到控制,比美国在时间上领先1-2周
o 全球负增长,大多数国家衰退,印度增长约2%
o 从UBS全球出行强度跟踪发现,目前欧美与去年同期相比出行强度下降比中国更差,日本出行强度受影响较小
– 欧洲政策:
o 央行新一轮量化宽松,但在货币政策空间有限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更明显
▪ 德国:财政刺激约为4%GDP,其中 3.6%短期刺激,0.4%增加公共投资支出,比金融危机时高。若包括新增担保企业贷款,政府补足工资等措施全部加总近20%
▪ 法国:财政政策刺激占2% GDP
▪ 英国 :财政政策刺激占3.9%GDP
o 目前假设是主要影响体现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得到控制,生产逐渐恢复
o 病毒发展难预测,可能时间拖得更久
– 中国
o 两周前的预测是全年GDP增长约1.5%。 第一季度同比下降5%。有较大下行风险,一是第一季度可能更差,同比下降10%;二是全球衰退制约第二季度及之后的复苏。今年全年有可能达不到正增长
o 尽管工业企业复工率高,但产能利用率低 (如汽车行业仅为40%;发电厂煤耗3月同比下降20%),并且需求可能下降 (第二季度出口预计下降20%以上)
o 出行的顾虑导致在复工后的出行依然降低、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情况也会进一步导致消费下降
o 尽管初始阶段,二月初政策出台快,但并未跟上情况发展的步伐。政策幅度偏小,步伐滞后

3. 梁红 (中金)
– 目前的市场共识是第一季度中国、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都会经历有记录以来最差的增长:
o 对下半年经济增长复苏的预测都是假设美、欧、日能在第二季度控制疫情
o 市场担心实体经济问题是否会转换为金融问题,金融危机或收缩,但尚未将此作为基本假设,虽然风险较大
o 尚未考虑病毒变异,造成需要持久战的风险
– 亚洲:
o 东亚国家整体表现不错,供应端恢复最好
o 风险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尼和印度,对于终端消费市场和外包服务有显著影响
– 美国:
o 市场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长环比会大幅下降30%左右(实际更可能是-40-50%),其中工业下降10%,消费只有基本生活、医疗服务保持
o 美国储蓄率低,家庭纽带轻,深度衰退,第一二季度预计为有数据记录以来最差
o 美国疫情发展更像意大利。疫情是否会进一步导致金融系统尤其是影子银行问题,2-3个月后才可以看清。目前抄底是无知者无畏
– 救助纾困是否可以弥补经济下行和去风险/去杠杆的影响尚不得而知
– 疫情的次生影响在于对新兴市场的影响,特别是没有能力进行借贷的国家
– 财政政策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思考救助的资金多少来自盘活已有的公共储蓄,多少来自于向未来的借贷,不应教条刻舟求剑。

4. 曹远征(中银)
– 经济形势取决于疫情发展,但疫情发展走向尚不清楚,复工复产艰难,下半年经济反弹未必站得住脚
– 面临2个挑战:全球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发展
– 金融市场:目前属于股灾类型,但还没有进入倒闭和去杠杆的情况。担心由于政府和非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扩大的影响穿透到家庭和金融机构
o 美股大起大落是否触发衰退
o 油价下跌使页岩油行业资产负债表衰退并传导其他行业
o 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最大,同时在欧美经济比例最大
o 美联储非常措施:a. 跨过金融机构直接面对企业贴现商业票据;b. 开始购买投资级公司债
– 市场担忧:
o 美元流动性紧张在新兴市场引发如97年金融危机(如南非、巴西);
o 欧债危机再次爆发,意大利西班牙疫情发展快,没有自己的货币政策
– 欧美的政策已经发生方向性改变,重点为纾困计划
– 中国
o 中国目前主要是需求问题,复工后无订单,疫情使全球产业链受影响
o 服务业复工但无需求,失业率比预想严重,如何纾困比复工更重要
o 第一二季度贸易逆差,对GDP影响为负向
o 投资成为GDP的方式,因而提出新基建概念

5. 马骏
– 金融危机尚未迫在眉睫,但不代表没有可能,应该关注这些诱发因素:
o 石油价格下降,导致美国页岩油高收益债券违约,应分析金融机构持有率情况
o 高杠杆的对冲基金损失究竟多大及其潜在影响
o 航空、飞机制造、零售、汽车行业是否会出现大规模倒闭,是否对银行构成威胁,导致偿付能力危机
– 欧洲的潜在问题更大
o 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较松,在目前情况下几家大银行可能过不了压力测试
o 意大利等部分国家本身财政问题严重,在新的刺激措施下,财政负担进一步加剧,或导致国债违约并传到至其他相似情况国家
– 新兴市场如南美、巴西等国家汇率贬值可能会传染,贬值会加大外债成本,有些新兴市场国家可能违约
– 中国
o 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中小银行风险较大
§ 房地产:资金量断裂可能性大,银行15-20%贷款用于房地产开发
§ 中小银行:客户主要为小微企业,资金链可能断裂大
§ 地方平台:卖地收入大跌,可能导致一些平台出事
o 中国今年GDP增长不可测。建议今年不设增长目标。若定的高而达不到失去公信力;定下目标后,各地会追求靠大规模投资实现目标,不关注中小企业倒闭及民生问题
o 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有效果,但仅影响银行负债成本40%,另外60%为存款,货币政策难以影响。应考虑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使负债成本整体下降,为贷款利率下降提供空间
o 财政发力:微型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受疫情冲击最大,涉及到两亿人就业。由于微型企业和个体户违约率高(10-40%),不可以靠银行救助,只能靠财政救助。建议发行特别国债成立基金担保贷款,为向微型企业和个体户的贷款提供全额担保。操作可委托小银行做,财政承担损失。财政需要突破3%赤字率底线。香港已经类似全额担保操作。该操作需要精准定位,用互联网支付数据识别受冲击最大的微型企业和个体户。该操作可有效缓解民生压力,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第二环节:互动讨论
6. 秦晓:我的几点认识和意见
– 经济现状与今年全年走势评估
1. 疫情仍在发展,是评估最大的变量。
2. 任何评估都会根据对疫情不同假设做出乐观、悲观和中间三种场景的出现概率。建议以中间场景为重点展开,以后可根据疫情的变化再动态调整。
– 应对政策建议
1. 政策目标:救助、存活,而不是以实现小康目标的GDP。
2. 方式:减免税、发放救济、在可承受范围内减、免、缓支付利息,房租、
3. 水电费,而不是加大国家基建投资。
4. 不要为一些指标而施加的行政干预,如:复工,解雇员工等。
5. 控制政府、国企为完成指标的投资。这种做法既事倍功半,又会挤压民营
6. 和中小企业的空间。
7. 严防地方政府虚报数据,更不允许随意变更会计准则。
8. 警惕复苏期间新一轮加杠杆。
9. 将商业银行合理资产负债作为一个边界条件,以防范触发金融危机。
10. 研究观察全球供应链状况及变化。
11. 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社保等领域的支出。
10、推进全球合作抗疫,加强国际协调,稳固中美贸易协定的成果。

7. 曹远征
– 实物冲击体现在粮食进口、大宗商品以及加工业都会受疫情影响
– 国际收支双赤字导致汇率贬值压力,增加风险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影响会传导至香港进而传至中国,对中国财政货币有压力
– 对中国能够走出疫情独立行情持审慎态度

8. 汪涛
– 全球疫情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o 对实体经济来说,第一是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出口需求。欧美停摆,零售关门,订单下降甚至消失。不是靠竞争力能改变的。
o 我国供应链也会受欧美企业停产影响。部分国内工业生产和出口制造行业依赖欧美进口零部件(比如汽车、电子产品,医药、化工),可能出现即使国内有需求也无法制造的情况
o 实物和食品保障没问题
o 汇率不会有大的冲击,相对稳定。一是国外货币政策更宽松、未来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二是虽然出口及进口都下降,但预计经常项目顺差会增加(如旅游业 – 外出游比入境游大,旅游下降估计使得服务业逆差减少1500亿美元)。另外,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稳汇率
o 对香港中资美元债存在担心,主要是因为全球美元荒以及对信用债的抛售。
– 政策方面
o 前期我国政策也是纾困为主:货币政策主要是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非常必要,保证市场和支付的顺畅运行。加大信贷流动性、降息都属于纾困,让更多企业得以生存
o 降息的作用并不大,当然可以降低企业负担,但难以刺激企业增加支出。更有用的是提供信贷支持-需要流动性增加、降低信贷和监管标准(但是有财政担保或贴息更好)。
o 刺激政策还是要财政发力。初期财政政策中的减免税费,也是纾困并非刺激。减免税费可以降低企业负担,帮助企业生存下去。但是有流水、有收入,才有税费。没有收入,减税也没什么帮助。纾困政策力度还是太小,尤其是对比冲击之大,对比欧美的规模。现在重点是需要财政提供补贴,给企业员工的工资补贴,给困难人群的收入补贴。估计可能有上亿较低收入人群受影响。现金补贴最有效。
o 刺激增长需要对国内和国外需求的下跌去弥补。企业在利润下降,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不会增加投资。居民在出行有风险、收入下降或者失业的情况下难以增加消费。在民退国进的情况下,很难刺激出消费需求,因此需要公共的投资需求来补充。应加大基建以及医疗设施方面的投资,可以用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城投债融资。

9. 朱海斌
– 对中国经常项下顺差的影响不大,油价下跌和出境游减少都是正面影响,但是进出口贸易下跌影响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及企业倒闭风险
– 美元从新兴市场流出,有可能导致货币及债务危机,预计有80个国家向IMF寻求资助。IMF现有贷款能力为一万亿美元但有严苛条件。 IMF应考虑如何调整政策及条款,如大幅提高成员国SDR 额度,放松借款条件
– 国内应对:中国目前救助纾困主要针对企业,针对家庭个人非常少。欧美个人直接纾困占较大比重。下一步应增加对家庭直接救助,且此次救助应与扶贫思路不同,现金更直接有效
货币政策:中国今年会出现债务水平大幅上升,债务/GDP比例预计上升15-20%。发行特别国债更有效,利用中央财政更健康且国债利息支付水平最低

10. 梁红
– 中国政策三个方面
o 东亚国家vs欧美,储蓄高。香港澳门公共储蓄率高直接发钱,并不需要发债。中国国有净资产120% GDP(社科院估算),国家掌控的私人储蓄比如公积金 5.8万亿,盘活存量空间巨大
o 拉动内需:在经济情况大幅改变情况下房地产和汽车政策还没有调整,限购限贷不合理,应该及时释放被压抑的需求。
o 人民币:人民币未来可能出现升值压力,届时如何应对
– 中国的就业和失业率将遇到很大挑战,30-40%的应届大学生还没有工作
– 美国的问题同样很大,大公司存在国有化的可能,小微企业和个人现金流会有很大问题,在它的基本体制下很难补救

11. 汪涛:
– 房地产销售下滑,30个城市从2月初下降95%至目前恢复到接近去年同期70-80%. 1-2线城市房地产恢复较快。预计房地产销售下滑不会延续太长。地产商融资方面去年控制较严,影响供给,目前应对地产开放商融资政策放宽,否则可能人为造成地产商违约风险
– 今年杠杆上升无法避免:企业现金流大幅下降,需救助贷款,且名义GDP增速大幅下降。估计杠杆率上升20个百分点以上。但是在目前百年一遇的特大冲击下,增加信贷支持、财政支持、杠杆增加是必须的,才能避免短期的冲击因为企业倒闭/大规模失业导致长期经济问题

章百家
近期参加了中美学者关于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的一些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关于中美关系。两国学者均对疫情发生后,中美两国未能开展合作,反而矛盾有所激化表示失望。双方都认为现在中美关系很差,两政府在处理相互关系时表现出很强的对立情绪。中美学者各自准备以智库形式向政府提出建议,列出不可做和可做清单。
双方提出需要避免的事项主要是:停止阴谋论和污名化言论、不要借机促使两国产业脱钩、不要将疫苖和特效药研发纳入大国竞争、不在敏感和热点问题上刺激对方、停止网络攻击、停止或减少与防疫不相关的军事行动。
双方都认为需要加强的事项是: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沟通、尊重专家作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建立防疫负责人对话机制开展工作层面合作、防疫数据透明共享、治疗手段分享、在疫苗的研发生产分销方面进行合作等。鉴于目前中美关系的状况,美方学者认为双边合作较为困难,更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多边平台,如WHO主G20等实现中美合作。
关于国际形势,美国学者几无涉及。中国学者提出,近年来世界上有三种基本趋势:(1)在各国内部和国家之间存在经济社会的不平等持续拉大;(2)政府对社会的管控不断增强;(3)民粹、民族、种族主义兴起并结合。在疫情发生后这三者都有所加剧,但三者会如何结合还不清楚。世界的前景比较灰暗。
中国学者还提出,本次疫情为21世纪以来至少是欧亚美三大洲同时面临的共同危机。911和08年金融危机均在北美爆发,且爆发后影响不断下降。而本次疫情是全面危机,覆盖全世界的安全和经济金融等领域。疫情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目前要判断其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为时尚早。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危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疫情全球流行也造成了模式之争。各国政府间合作动力不足。美国不愿发挥领导作用,特朗普政府对多边体系不支持,美国甚至酝酿增加关税以解决其财政问题。G20会议多为原则性建议,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缺乏具体建

cncba : 2020-04-07#2
俺更看衰卡尔加里。

阿吾 : 2020-04-07#3
俺更看衰卡尔加里。
都好不了,美国日子也不好过
中国GDP如果是这些经济专家预测的话,很麻烦

cncba : 2020-04-07#4
都好不了,美国日子也不好过
中国GDP如果是这些经济专家预测的话,很麻烦
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就想关起国门
自己过日子
鸦片战争是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
闭关锁国当然不好
但中国自己就是大市场。

阿吾 : 2020-04-07#5
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就想关起国门
自己过日子
鸦片战争是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
闭关锁国当然不好
但中国自己就是大市场。
也不好整,对外贸易这一块就业基数太大
没有了GDP,就意味着大失业,社保这一块还没健全
除非上山下乡,但是土地已经没有

BMO99 : 2020-04-07#6
世界消費停止,世界工廠當然也停工,經濟當然會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