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全球医师社群近期出现一项热议话题:什么时候该为需要呼吸辅助的患者装上呼吸器?插管治疗对某些病患是否弊大于利?
一名美国医师告诉法新社,如同抗疟疾的羟氯奎宁的成效到底如何般,这是当今的最大医疗疑问之一。
有关插管治疗利弊的评估资讯很少,也尚未出现针对这项课题的正式研究,且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刚出现不久,尚缺乏后见之明。
由于患者病情严重,无法确切知悉装上呼吸器的患者是否终究都会死亡。但愈来愈多医生表示,感染的患者装上呼吸器、接受插管治疗后,病情就急转直下。
首先传出这项警讯的是义大利,当地绝大多数接受插管的患者不治。
英国和美国纽约的情况也相当严重,纽约州州长表示,当地有80%不治患者皆有插管,通常是在加护病房治疗1至2周后去世,他们经常进入人工昏迷状态且肌肉萎缩。
疫情大流行初期,完全喘不过气来的患者,接受用来治疗名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严重肺疾的已确立疗法。
这是相当危险的情况,相关研究显示整体致死率约为40%。针对这类病患的基本处理程序是,于相对早期就进行插管,这也是COVID-19病患通常会接受的治疗。
但其后医生开始发现,COVID-19病患的肺部并发症与典型ARDS病患不尽相同,至少不是全部案例都如此。米兰的医生于2月底表示,他们不得不调整治疗程序。
许多医生已认知到,部分血氧浓度非常低的病患通常都进行插管,但实际上可不必插管。除了直接装上呼吸器以外,医生可选择使用较非侵入性方法,诸如从鼻部供氧的鼻导管、传统或更精密的呼吸面罩,甚至施压病患腹部协助肺部呼吸等。
目前包括国际专家在内的各个医学学会,正着手撰写最佳治疗指引,但都尚无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