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贴几张上海老照片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905198/

good4ever : 2020-05-30#1
贴照片的同时,其实我要讲的是一个小人物于大时代的传奇故事。
1902年,有位叫希约马•里夫希兹(Sioma Lifshitz)犹太小伙子出生在了俄国克里米亚半岛。13岁时,跟随父母来到了中国的哈尔滨。 1921年,身无分文的他跳上了一艘从海参崴开往上海的英国船。
他初到上海只能靠在南京路上一家美国人开设的照相馆门前摆摊擦皮鞋为生。但他仍然用不多的积蓄买了一架廉价的小照相机用来拍摄异国他乡的风景,他确信自己将从中得到乐趣。一天,一位名叫“温德伯格先生”的美国摄影师扫了一眼他的作品,立刻介绍他到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工作。就这样,他走上了职业摄影师的道路,并依靠他的聪明才智和个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短短几年之内,他就在上海中心地段——南京东路73号拥有一家有11个房间的大型工作室,并雇佣了31名工作人员。这是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摄影工作室。在照相馆初具规模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Sanzetti"。他还把其翻译成中文“沈石蒂”,方便中国人认识和记住。 在上海的30多年里,他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包括墨索里尼时期意大利驻上海的公使、教皇在当地的代表、印度的王公、宋子文的母亲⋯⋯

这家位于南京路73号的Sanzetti Studio
1.2.jpg
5FBD23D4-0F8F-4C3C-8F36-75B884119A39.jpeg
6B950235-4F93-4304-8D14-4FE875FA1144.png

沈石蒂拍摄的照片非常专业,唯美,且用光很讲究——有点像古典主义学院派的用光方法。“当时的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他带着西方人的审美,来迎合当时中国人崇洋的审美情调。”
C18A4625-6BB7-40C0-88A0-E7B6CA28CAC9.png
1.jpg
1.3.jpg

另一处可圈可点的地方是他照片的色彩, “手工上色”的技术在当时已十分普遍。它要经过两道工艺,首先是用硫化钠将黑白照片调成棕色,然后才是用专业的颜料上色。
1.5.jpg

1.6.jpg

1.7.jpg

题材也是颇有些大胆,比如这张
1.8.jpg

1.9.jpg

现实残酷,时代变迁得太快,1955年开展了“公私合营” ,沈石蒂的照相馆没有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去一所学校教授英语。最终在1957年,沈石蒂选择了在犹太团体的帮助下移民以色列。在中国的最后一些年,他和一名叫‘南希’的中国小姐相爱。“当他离开中国的时候,因为客观的原因,不能够带着这个女人去以色列。回到以色列之后,他一直在想念她,但是他一直都得不到她的消息。因为中以双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他不敢给她写信,怕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特拉维夫,他四处转悠寻找着工作,工作还未找到,他所有的相机、设备,这世上他所有的财产都被偷走了。他身无分文,在以色列无人知晓。他尝试着帮助做些绘图工作,但日子仍不好过。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罗莎丽亚——他后来的妻子,谁都不知道这位曾经在上海风光一时的摄影师晚景会多么凄凉。罗莎莉亚,沈石蒂喜欢亲昵地称她为“舒沙”,也是苏联移民,他们情投意合,很快便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直到1987年去世,沈石蒂都想念着中国。“有一次我们在街上碰到了一群年轻的中国人。和他们交流后,他知道了他们是来自台湾的留学生。这次和中国留学生的相遇让他异常兴奋。他们对他在上海的生活经历也很感兴趣。之后他们很多次见面,一起去看那些照片。对他来说,这些学生就是中国的标志,提醒着他在中国的生活。当时的上海用爱和保护接纳了不同文化与宗教背景的人。他在上海度过了人生最美丽的岁月,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留在那一张张照片中。”

他的其他作品:
http://photographyofchina.com/blog/sam-sanzetti

good4ever : 2020-05-30#2
2011年10月24日,以色列驻上海领事馆的微博上出现了一段话:“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放上一些老照片,所有照片都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在上海的一个犹太摄影师沈石蒂(Sam Sanzetti)所拍摄的。因为年代久远,照片上的人物的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如果你看到照片上有你认识的人,或许就是你的祖父、祖母,请让我们知道。” 200多幅照片的人物里,有4位人被找到了。

芭蕾女孩洪落霞拍摄照片的时候只有17岁,正在读高中二年级。洪落霞每次路过沈石蒂的照相馆,都会在橱窗前驻足,欣赏里面展示的照片。这天,她因为演出,有了一件崭新的舞蹈服,便动了向家里要钱去拍照的念头。57年后,74岁的洪落霞还记得沈石蒂为她拍照时的情景:“他鼓励我自由地跳舞,我记得他为我拍了许多张。”
FFD8DFF4-4177-44DE-9529-22C209DF8D3B.jpeg
907368FB-C79F-4FE2-B752-FDC679D60ECC.jpeg

good4ever : 2020-05-30#3
孙逊是上海面粉大王的后代,母亲游美瑛在他出生后每年都会带去沈石蒂的照相馆拍照,以收集宝贝儿子的成长记录,找到孙逊一家的时候,他已经58岁了。 这张照片都拍摄于1954年,那时孙逊(左)1岁,母亲游美瑛(右)29岁
9088525E-9C24-4B4B-88C4-AC5B62BD16F5.jpeg

AB565191-7A59-46C1-ADD3-9A78CA84112A.jpeg

good4ever : 2020-05-30#4
70年代时,沈石蒂接受以色列《新消息》报的采访,曾经这样描述刚到上海时的感受:“上海是个很不寻常的城市,充满了变化与喧嚣。这又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城市,有骗子,有小偷,有妓女,有奴隶。这还是一个有着无数种色彩和无数种气息的城市,又脏乱,又绚丽。所有东西都那么有趣,那么令人称奇。但我并没沉溺于浮华世界之中,我只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沈石蒂努力去做的事情便是摄影。1928年11月,由美国柯达公司出版的《摄影室之光》杂志的封面,选用了沈石蒂拍摄的一名东方女子的照片。杂志中介绍了这位年仅26岁的摄影师。它写道:沈石蒂在之前的旅途中就爱好摄影,到上海后,他的照片无意间被本地一位摄影师看到,便让沈石蒂去到他的工作室当学徒。在一位美国商人资助下,沈石蒂开了自己的小照相馆,很快就有能力搬到了一个更好的地段,租下一家更宽敞的店面。现在,这位只有5年从业经验的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正在为发展包括总店在内的4家分店而努力,他仍然渴望旅行,但又苦于没有助手能代替他工作,维持住这家照相馆的声誉。
BED50244-E722-4EF8-9B6F-F0CCD710F88B.jpeg
1.1.jpg
455A8263-41F2-49E0-8764-B5C3D2A06DF3.jpegCB24E8F4-80CF-4223-BE6A-EF097BE14D64.jpeg

Lise123 : 2020-05-30#5
挺有历史意义的。 :wdb10:

carnegie : 2020-05-30#6
當時上海真美麗 、 可說是全國之冠 .

金角大王 : 2020-05-30#7
是的,而且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海派文化,可惜
當時上海真美麗 、 可說是全國之冠 .

jassy2007 : 2020-05-30#8
我实在看不出犹太人和欧洲人长的有什么区别。

金角大王 : 2020-05-30#9
犹太人,或者以色列人
应该说,从外貌上来讲,和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其实没有太多区别(虽然纳粹当年认为犹太人,有特色鹰钩鼻之类),而且同为犹太人,外貌差异也很多,有像普通中东人的,也有像日耳曼人种的
犹太人,从某种角度上讲,其实更多是 一种文化,宗教上的传承和分类
我实在看不出犹太人和欧洲人长的有什么区别。

carnegie : 2020-05-30#10
聽說中國第一個市用抽水馬桶的是上海, 是不是真的 ?

金角大王 : 2020-05-30#11
应该是的,也是第一个装煤气灯的,有很多第一
聽說中國第一個市用抽水馬桶的是上海, 是不是真的 ?

good4ever : 2020-05-30#12
我实在看不出犹太人和欧洲人长的有什么区别。
补充一点大王没说到的,还有就是血统的传承。 犹太人由中东起源(耶稣基督其实也是犹太人,后来在犹太教的基础上改创了基督教)后来犹太人被灭国之后被驱赶出故土,游走世界,所以一路混了很多血统。但是犹太人的血统是由女系传播的。 如果你女儿嫁了犹太人,那么她必须通过一套专门的仪式convert为犹太人,否则子女不认可是犹太人。 如果你儿子娶了犹太人,那么孩子自动是犹太人。
比如多伦多的骄傲Drake,他长这样也犹太人。2.5.jpg

金角大王 : 2020-05-30#13
现在你有不少长进,本大王甚是欣慰
补充一点大王没说到的,还有就是血统的传承。 犹太人由中东起源(耶稣基督其实也是犹太人,后来在犹太教的基础上改创了基督教)后来犹太人被灭国之后被驱赶出故土,游走世界,所以一路混了很多血统。但是犹太人的血统是由女系传播的。 如果你女儿嫁了犹太人,那么她必须通过一套专门的仪式convert为犹太人,否则子女不认可是犹太人。 如果你儿子娶了犹太人,那么孩子自动是犹太人。
比如多伦多的骄傲Drake,他长这样也犹太人。

good4ever : 2020-05-30#14
现在你有不少长进,本大王甚是欣慰
:oops::rolleyes:

金角大王 : 2020-05-30#15

good4ever : 2020-05-30#16
挺有历史意义的。 :wdb10:
找回这些流逝的记忆真的很有意义, 唤起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缺失的集体记忆。

carnegie : 2020-05-30#17
找回这些流逝的记忆真的很有意义, 唤起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缺失的集体记忆。
其實我更懷念從前的街頭小食 , 可惜當沒有手機.

Lise123 : 2020-05-30#18
其實我更懷念從前的街頭小食 , 可惜當沒有手機.
没手机,有相机啊。

good4ever : 2020-05-30#19
其實我更懷念從前的街頭小食 , 可惜當沒有手機.
心里记住那个味道就行了,美食相机其实也记录不下来那味道

carnegie : 2020-05-30#20
没手机,有相机啊。
相機年長了才有 , 當時很多小吃已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