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照片的同时,其实我要讲的是一个小人物于大时代的传奇故事。
1902年,有位叫希约马•里夫希兹(Sioma Lifshitz)犹太小伙子出生在了俄国克里米亚半岛。13岁时,跟随父母来到了中国的哈尔滨。 1921年,身无分文的他跳上了一艘从海参崴开往上海的英国船。
他初到上海只能靠在南京路上一家美国人开设的照相馆门前摆摊擦皮鞋为生。但他仍然用不多的积蓄买了一架廉价的小照相机用来拍摄异国他乡的风景,他确信自己将从中得到乐趣。一天,一位名叫“温德伯格先生”的美国摄影师扫了一眼他的作品,立刻介绍他到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工作。就这样,他走上了职业摄影师的道路,并依靠他的聪明才智和个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短短几年之内,他就在上海中心地段——南京东路73号拥有一家有11个房间的大型工作室,并雇佣了31名工作人员。这是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摄影工作室。在照相馆初具规模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Sanzetti"。他还把其翻译成中文“沈石蒂”,方便中国人认识和记住。 在上海的30多年里,他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包括墨索里尼时期意大利驻上海的公使、教皇在当地的代表、印度的王公、宋子文的母亲⋯⋯
这家位于南京路73号的Sanzetti Studio
沈石蒂拍摄的照片非常专业,唯美,且用光很讲究——有点像古典主义学院派的用光方法。“当时的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他带着西方人的审美,来迎合当时中国人崇洋的审美情调。”
另一处可圈可点的地方是他照片的色彩, “手工上色”的技术在当时已十分普遍。它要经过两道工艺,首先是用硫化钠将黑白照片调成棕色,然后才是用专业的颜料上色。
题材也是颇有些大胆,比如这张
现实残酷,时代变迁得太快,1955年开展了“公私合营” ,沈石蒂的照相馆没有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去一所学校教授英语。最终在1957年,沈石蒂选择了在犹太团体的帮助下移民以色列。在中国的最后一些年,他和一名叫‘南希’的中国小姐相爱。“当他离开中国的时候,因为客观的原因,不能够带着这个女人去以色列。回到以色列之后,他一直在想念她,但是他一直都得不到她的消息。因为中以双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他不敢给她写信,怕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特拉维夫,他四处转悠寻找着工作,工作还未找到,他所有的相机、设备,这世上他所有的财产都被偷走了。他身无分文,在以色列无人知晓。他尝试着帮助做些绘图工作,但日子仍不好过。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结识了罗莎丽亚——他后来的妻子,谁都不知道这位曾经在上海风光一时的摄影师晚景会多么凄凉。罗莎莉亚,沈石蒂喜欢亲昵地称她为“舒沙”,也是苏联移民,他们情投意合,很快便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直到1987年去世,沈石蒂都想念着中国。“有一次我们在街上碰到了一群年轻的中国人。和他们交流后,他知道了他们是来自台湾的留学生。这次和中国留学生的相遇让他异常兴奋。他们对他在上海的生活经历也很感兴趣。之后他们很多次见面,一起去看那些照片。对他来说,这些学生就是中国的标志,提醒着他在中国的生活。当时的上海用爱和保护接纳了不同文化与宗教背景的人。他在上海度过了人生最美丽的岁月,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留在那一张张照片中。”
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