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报道:
美國認定香港不再具有獨立於中國內地的自治地位,這對香港的出口商和企業具有重大影響,但更大的風險是美國可能會利用自身在全球銀行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對北京方面採取進一步行動。
最直接的威脅是,香港在進出口方面可能不再享有根據1992年的《美國-香港政策法》獲得的與中國內地不同的特殊地位。美國的敏感技術不能再出口到香港,香港的出口商品可能會受到美國對華關稅措施的影響。
但該法未涵蓋香港作為中國獲取全球融資的主要渠道所發揮的更為廣泛作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參議院試探性地討論了懲罰那些與中國違反義務顯著相關的個人和實體進行重大交易的銀行。
截至2019年,內地銀行在香港總計持有8,816萬億港元(合1.137萬億美元)資產,過去10年間這一數字增長了373%。
此數字在中國總計40萬億美元的銀行業資產規模中的佔比微乎其微,但若與內地銀行向內地以外借款人所發放的2.215萬億美元貸款相比,則規模不可小覷。內地銀行很大一部分國際業務都是在香港進行的,這些業務主要以美元進行。鑑於上海仍處於中國資本管制的高牆之內,所以香港這方面地位沒有明顯的替代之選。
雖然美國不能直接控制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但華盛頓方面之前對韓國、法國和黎巴嫩金融機構與被制裁方的交易進行過處罰,彰顯了自己對美元系統的廣泛影響力。最近美國威脅凍結伊拉克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賬戶,顯示美國將金融基礎設施作為一項外交政策工具的意願越來越強。
即使美國不能通過立法禁止香港向內地銀行提供支持,但如果你的對手方因為過於擔心而停止與你的業務往來,那麼香港作為一個國際融資樞紐的角色將大打折扣。
將中資銀行從事美元業務的能力置於風險中,將影響中國在海外開展金融業務,進而將為主要以美元計價的「一帶一路」全球基礎設施倡議(Belt and Road global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帶來挑戰。這亦會使中國經濟中財務狀況較為脆弱的領域面臨壓力,例如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
此外,北京方面希望人民幣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貨幣,要實現此夢想亦是以香港作為一個可行的全球金融中心為前提的。在以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貿易中,超過70%的貿易活動是在香港結算的。
如果美國要採取大力打擊中國銀行業的行動,可能會分階段進行,但是美國認定香港不再擁有高度自治,可能標誌著中國的國際金融業務受到擠壓的開始,而中國在這方面沒有對等的報復能力。
美國認定香港不再具有獨立於中國內地的自治地位,這對香港的出口商和企業具有重大影響,但更大的風險在於美國可能會利用自身在全球銀行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對北京方面採取進一步行動。
cn.ws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