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壮游》了解一个真正的杜甫
曼舞一江冬
在没读《壮游》之前,我印象中的杜甫基本就是教科书上所说的:忧国忧民的诗圣, 读了壮游以后知道,诗圣确实是诗圣,但是不仅仅是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还是一个浪荡公子。这才是有血有肉的杜甫。
我先把杜甫的壮游简单用白话文复述一下, 这样便于理解。 首先说一下题目:壮游 是一种求仕的方式,采用四处访问名流达到入仕的目的。 古时候,要想做官,基本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王维中进士,就是靠的壮游, 只是杜甫这一生也许命中注定没有为官的命, 四处投靠(壮游),最终不是赏识他的人早夭(严武、苏候)就是因为自己说错话。当然,壮游是需要资本的,杜甫的爷爷是杜审言,父亲作兖州太守,家里有点家底,所以敢壮游。 中国社会自古就是要靠举荐来打通仕途,而举荐靠的就是资本。
壮游
我在14、15岁的时候, 就已经出没于文坛了。 当时的文坛名士崔尚、魏启心之流,都以为我的文章类似班固、杨雄。
其实,我在7岁的时候文思就相当好了,一开口就能鄘凤凰诗。九岁就开始写书法,我写的书法太多,能装一书囊。
待我成人,我的性格豪爽、喜欢喝酒,嫉恶如仇,不像一些年轻人满怀柔肠。 和我年龄相仿的我基本看不上眼,结交的多是
忘年的老人。 饮到兴处,仰望星空,感觉世间俗物多为渺茫, 我乘船向东到了姑苏台,那是当年吴国国王阖闾、夫差两代国王建的游乐场,当时我已经具备驾船航海的能力, 但是我没有再向东,至到今天想起来还感觉遗憾, 没有去到最东边的扶桑国(日本)。我在古吴越之地尽兴游玩, 当年这里住的东晋两大风流人物王导、谢安都已经逝去, 当年吴王阖闾住的豪宅还有他的坟冢现在已经荒芜。
当年阖闾铸剑的剑池石壁已经变得狭窄, 但是长洲的荷花依然散发着清香,在高大雄伟的阊门(苏州西门)前,太庙的清影依然倒映在水塘中。 每次到太伯庙瞻仰这位吴国的始祖,想起他的事迹就会泪如泉涌。在吴地,我听说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吴王阖闾想杀掉吴王僚,自立为王,于是就派专诸藏匕首于蒸鱼中,趁宴请之机,将吴王僚杀死。另一个故事是汉朝吴县太守朱买臣的,朱原来是寒士,其妻嫌其贫,与其离异,后朱作了太守,佩戴印绶还乡,其前妻与后夫为朱洒扫道路(清场),朱不计前嫌将其前妻及后夫接之家中供养,其前妻觉惭愧自杀。从吴地我又游到了越,我枕着戈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从江苏我到了浙江,我想起当年秦始皇曾经来过越,毕竟越女是天下最白皙、漂亮的女人, 尽管五月的鉴湖,相传黄帝磨镜而成的湖,现在还很清凉。
我游了剡溪,当年谢灵运曾在此居住, 这溪水蕴藏的奇异秀美风光,至今还是想忘都忘不掉的。 从江南返回的船帆跨过了最后游的一站——天姥,那也是谢灵运曾经登过的山。 在24岁那一年,我终于回到了家乡,由乡人举荐进京参加高考。 当时的我,文气自认为可以同屈原、贾谊匹敌,甚至轻视曹植、刘祯辈的辞章。谁知当时监考官违纪,全部参考人员作废。于是我就独自离开了高考地。
于是我开始放纵自己, 穿越在古齐国、赵国之地,穿着裘皮衣,骑着高头马,颇为轻狂。 春天在赵武灵王建的歌台放歌,冬天在齐景公曾经狩猎的青丘打猎。 我曾经在皂枥林中纵鹰缚鸟,在云雪岗中纵马逐兽。我也曾骑在疾驰的马上射飞鸟,箭起鸟落。
我的好朋友苏源明坐在马鞍上,对我的射术赞叹欣喜, 我忽然有一种感觉,如同晋代的山简将军有自己的爱将葛强奉陪。就这样痛痛快快玩了八、九年,然后向西回到了咸阳。在那里我结交的都是当代文坛巨匠 如郑虔、韦济、高适、岑参等,同游赏玩的都是贤明的亲王。 我穿着拖地的贵族衣裳出入高级酒肆, 我曾经在明光宫向玄宗献上我写的三大礼赋,天子虽然召见了我,但是因为上次会考的事,并没有重视我, 很多大臣穿着华丽的衣裳站在两旁,听我读赋。 最后我还是离开了皇宫, 因为皇上封我的官位——河西尉并非我所爱,从此,我只能一边念着孔子的语录,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一边喝的酩酊大醉。 我就像当年苏秦落寞咸阳, 身上穿的黑貂皮衣已经破损,头发已经斑白, 每天只管兀自痛饮。我住在杜陵,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走了,四周郊外的白杨树又增加了很多。因为在这里呆久了,年纪大了,得到了乡邻的尊敬, 我每天都感觉在为生死忙碌着。那些官宦之家互相倾轧, 导致这些高官家族不断罹难,遭患。
为喂养御马耗尽了国库里存的粟子、豆子, 为喂养宫廷里的斗鸡掏空了国库里的稻谷、高粱, 仅举这么两个小例子,就能看出多么奢侈浪费, 联想到古时的例子,真得很痛惜国家的兴亡。此时, 河朔那边的节度使安禄山反叛朝廷, 掀起风尘, 玄宗为避难逃到了四川岷山。老皇帝玄宗在四川,少皇帝肃宗在陕西凤翔,两边都有护卫保护,相隔万里,互相遥望。 少皇帝所在的崆峒山充满杀气, 少皇帝的黄色旌旗迎风飘扬。 两个皇帝的关系让我想起了大禹与他的儿子启,大禹尽管治国有功,但还是把天子的位置让给了启。现在的少皇帝就像当年的黄帝亲自出马涿鹿中原一样,亲自率兵征讨叛匪。皇家的旌旗在吴山飘扬, 天子的军队如猛虎般威武要吃掉叛匪这群豺狼。可惜牙齿不够锋利,没有吃掉豺狼, 反而让豺狼一样的的叛匪更加猖狂。 皇家军队栽了跟头,只好草草收兵, 天下凋敝已经是病入膏肓。 我作为左拾遗这个谏官,心情忧愤不能自已。对上感伤社稷遭焚, 对下怜悯天下百姓满目苍夷, 那个时候,每上朝,都会跪在青蒲团上,与皇帝苦苦谏争。辱君是要杀头的, 幸好圣上仁慈、宽厚大量,尽管是恼怒,但并没受到伤害。 现在京城终于恢复正常。 君臣痛哭皇庙已经化为灰烬, 早晨上朝也是鼻子酸酸的,非常伤心。 现在我已经不再有机会议论朝政了,我年老多病,只能客居在这陌生的他乡—夔州。 神情抑郁痛苦不堪, 就像断了翅的鸟儿不再高高飞翔, 秋风吹动谷壑发出的声响,听上去是如此悲哀,那碧绿的蕙草发出的也是淡淡的芳香。
介之推为躲避赏赐隐居锦山,屈原笔下的渔父淡泊名利在汉江泛舟。荣华和功勋业绩是并行不悖的, 但是,人到了晚年, 就像岁末,要提防严霜侵袭。 (当官反被官所害) 我看那鸱夷子皮(自诩为酒囊饭袋的)越国大夫范蠡,才智、人格都不寻常,他知道急流勇退, 现下,群凶叛逆都还未完全平定, 我却学范蠡,站在局外,看着英雄豪杰扬名立万。展翅高翔。
便于理解这首长诗,我把它搞成了上述白话文,现在来说一下我眼中的杜甫。 第一,杜甫天生就具有诗才,7岁就能吟凤凰。这凤凰诗到底是什么模样,已经无从得知了。 相比于王维九岁写诗,杜甫的诗才似乎比王维还高。 而且杜甫家境也不错,从幼年开始就能接触到当时的上流文化, 比如他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就说他5岁就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幼年时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颇大。
第二,杜甫的青少年是春风得意的时代,家里有点积蓄,所以从19岁开始就可以壮游,古时的壮游和今天的游山玩水不同, 古时的壮游是四处拜师、结交高官,为出仕做准备,所以,必须有积蓄才可以壮游, 从这一点来看, 杜甫的青少年活得很潇洒,靠着祖上基业, 出去拜谒的同时也游山玩水。 最近翻译杜甫的诗,发现一首特殊的诗, 估计这是杜甫在越国壮游时写的诗,应该是杜甫自己的亲身经历。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静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从佳人雪藕丝,我联想到杜甫壮游中提到的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从而得出结论, 年青的杜甫也是一风流公子。 其实,这个无可厚非的, 年少,正是血气方刚、精力旺盛的时候, 携妓纳凉,款款深入也很正常。其实,杜甫还有一些写自己青少年时代的诗,通过这些诗可以看出, 杜甫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第三, 杜甫一生的转折点在参加高考不中, 假如当时杜甫考中,作了官,估计杜甫也就没有后来那雅兴,一直写诗了。古时的高考和今天的高考一样, 一旦考中就可以改变命运,一旦不中也可以改变命运。 从壮游这首诗的叙述可以看到,高考不中,杜甫干脆作起了浪荡公子, 在山东、河北玩了接近10年,杜甫本身能骑马打猎,按说应征入伍完全无问题。但是他不干,宁愿作浪荡公子。 当然,这与他父亲在山东兖州做太守有关。
第四,杜甫的中年属于挣扎的阶段, 杜甫活了59岁, 24岁高考不中, 34岁回到咸阳, 35岁再次参加高考,这次因为李林甫的野无遗贤,全部考生一个都没录取, 杜甫再次名落孙山。 39岁通过自己写的三大赋,不是诗, 得到了玄宗赏识,但是玄宗想起以前高考的事,尽管杜甫没作弊,但是正如杜甫在壮游诗中所写的那样, 皇帝因噎废食, 只给了他一个小官,于是,杜甫自己辞了这个官,辞了这个官之后,朝廷又给他改派了一个更小的官——军曹(类似仓库主任的职位)那年杜甫已经44岁,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只好接下这个小官。然后,从那以后,杜甫才与家人团聚。 在长安挣扎了10年, 杜甫本来45岁那年从叛军处逃出,来投奔肃宗,已经得到肃宗封赏左拾遗,但是杜甫自己又为房琯辩护,最终被肃宗疏远,贬到华州做司工参军。两朝皇帝都对杜甫不感冒,杜甫只能走投靠朋友,在朋友处谋个一官半职这种道路。
第五,杜甫的晚年属于贫病交加的阶段,假如杜甫在华州一直干着那个小官,可能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颠沛流离, 但是,人生没有假设,性格决定人生, 杜甫,为了生存只好到处投亲访友,他离开华州去了甘肃,为什么去甘肃? 因为甘肃有他的侄子, 还有一个县令也答应照应他,也就是给他一官半职。 但是,到了甘肃以后,侄子不情愿帮忙,县令爽约, 或许是当时杜甫的名声还太小, 在甘肃,杜甫只能靠赞公和尚接济,可杜甫是一大家子, 不可能老靠佛门吧, 也就在此时, 杜甫的好友,在四川作省长的严武发来了邀请,于是杜甫带着一家人从甘肃辗转来到四川成都, 在严武的帮助下,建了草堂, 在严武手下作了检校工部员外郎,一生中最大的官。假如严武不因病去世, 估计,杜甫的晚年也不会到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地步。 但是, 人生没有假设,杜甫活着的时候,就是这样艰难苦恨。 严武的死,让杜甫失去了靠山, 杜甫只能离开四川,杜甫在四川仅呆了4年,其实杜甫完全可以在夔州颐养天年的,但是性格决定人生,杜甫不愿放下公子哥的架子,老想依靠朋友,所以,最终杜甫离开四川去了湖南,为什么去湖南呢? 因为他的好朋友韦之晋在湖南做官, 但是,当杜甫到湖南时,韦得病已经去世。 于是杜甫只剩了最后一条路去投靠他舅舅,但是,途中遇到了大水, 困在小岛上, 最终死在夫人怀中。令人感觉奇妙的是,杜甫死的地方离屈原投江的地方很近!难道这是天意要将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安排相见?!
第六,杜甫活着时最大的成就是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妻子。 以前只是读杜甫的诗,没看杜甫生平,感觉,杜甫这一生挺可怜的,后来读了杜甫生平,知道从杜甫去甘肃开始至到杜甫去世,杜甫一直和一家人在一起的, 那么杜甫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人生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一个相亲相爱的伴侣,有一个一直无怨无悔支持自己的亲人, 杜甫应该很满意的。不应该写艰难苦恨繁霜鬓、江上形容我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这种只有孤独者才会写的句子。但是,这就是杜甫,他这一生一直就是这样郁郁寡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愿放下公子哥的身价,假如在华州,别嫌官小,官场昏暗,估计就不会有后来的客死他乡。
最后我用一首诗来概括我对杜甫壮游诗或者説对杜甫这个人的总结。
垂髫可作凤凰呼,弱冠航船吴越都。
中岁孙山惨然落,壮年宦海寡欢无。
十秋干谒长安泪,三赋沾光兵库符。
河朔贼风侵骨冷,崆峒墨诏变身驱。
虽言自此远官运,却道于今念帝图。
读罢沉思悲愤起,缘何忠士换诗珠。
兵库符:指杜甫曾经担任的管兵器仓库的官,相当于仓库主任。
河朔贼风:指安史之乱, 安禄山曾经是河北三镇的节度使。
崆峒墨诏:指唐肃宗下诏让杜甫回家探亲,实际是疏远杜甫。 杜甫从此再没被皇帝重用过。
附上杜甫《壮游》原诗
壮游(杜甫 唐诗)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
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
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
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
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
黑貂不免敝,斑鬓兀称觞。
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
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
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
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
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
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
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
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
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
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陆梁。
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
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
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
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
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
哭庙灰烬中,鼻酸朝未央。
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
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
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
吾观鸱夷子,才格出寻常。
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