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 说: 谢谢佩奇的奖赏,不胜荣幸。 点击展开...
佩奇 说: 点击展开...
cath 说: 我的家园币一下子增加了25%。 你是富婆,我比较穷,就不点赞了。 点击展开...
佩奇 说: 取笑了? 佩奇为了赚币,累得好苦滴?,还是cath逍遥自在? 要是不嫌弃,佩奇的主贴,看得过眼,请给点个赞吧,谢谢先❤ 点击展开...
cath 说: 佩奇文采飞扬,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在下都有拜读,佩服不已。 只可惜本人理工直女,嘴笨文字也拙劣,不敢冒头,只是默默潜水拜读。 这不,一下子犯了个错误,前面应该写打赏,而不是点赞。 点击展开...
KDA2018 说: 我送孩子学画的经验。找一个“画家”而不是“画匠”的老师,这要你自己去观察。遇到一些国内科班出身的老师,自身绘画技术不错,但却没有艺术创造力,如果孩子太小被要求画素描或拿去比赛的画,往往会扼杀了孩子天然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后会很拘谨,比较难补救。如果小时候有效引导,多去接触大自然,多观察,长大些才要求准确和画素描等,其艺术创造力不会受损,将来的作品才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魅力,不会人云亦云。 点击展开...
KDA2018 说: 曾经听过一位8岁小女孩在汇报演出时弹奏一首古典名曲(忘了什么名字),可以从曲中听出孩子对音乐的超龄领悟,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非常美妙,令人感动。演奏后,与其父亲闲聊培养孩子的问题,方知他自己是国内科班出身的画家,但却痛恨那种千人一画(只是角度不同)的培养方法,他不硬性逼孩子练琴,而是经常带她到大自然去,看山听风,指导她去感悟音乐之内涵,又或者带她去参加音乐会。他说他不想花大钱和时间去培养一个只是考级和为家长添光的“钢琴匠”,而是想培养一个热爱音乐,演绎艺术的”钢琴家”。 点击展开...
cath 说: 能否告知这人的联系方法呢? 点击展开...
KDA2018 说: 十年前的事。当时也只是在音乐会认识和初浅交谈,没留下联络方式,只是这孩子父亲的培养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还有,千万别打赏我,我不是矿工,币在我这是浪费,留着赏别人。 点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