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算投比特币,倒是想投一点锂矿股,可是这总部在温哥华的LAC疯长了这么多,还能跟吗?比特币又到了四年一度的大涨了,如果长期关注比特币的话,会发现比特币的上涨周期和“减半周期”高度相关。
粗略理解,大概每4年,能挖出来的比特币数量就会减半。
第一次减半是2012年11月28日,比特币从2013年初到2013年底,从10美元左右涨到1200美元左右。
第二减半是2016年7月9日,比特币从2016年四季度到2017年底,从500美元左右涨到19000美元左右。
现在是第三次减半,从2020年6月13日开始,这波行情也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从2020年下半年9000美元左右,已经一度突破40000美元了。
那么为什么每次减半,比特币价格就会暴涨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全球货币一直超发的原因,“超发火车头”就是美国,这点从美国的M2可以看出来。
从上图可以看到,每一次比特币减半的时候,刚好都经历了一轮美国M2的增长。真是有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感觉。
并且,美国M2的增长也似乎和比特币价格上涨幅度相关。从上图可以看到2010年到2012年的M2上涨幅度明显比2016年到2017年的大。所以2013年比特币价格上涨120倍,2017年那波比特币价格上涨38倍。
如果这个规律可靠,这次美国M2上涨比以往都大,那么这次比特币价格上涨可能是空前的。
其次,我想到的是比特币的数量。现在比特币在市面上流通的数量非常少,有大约370万个比特币永久丢失(持有者忘记钱包密钥之类的),有1480万个在流通。
但是这1480万个中,有大概77%的比特币超过5年没有移动过,也就是说大部分可流动的比特币被长期持有着。
这么算下来,市场上只有340万左右的比特币可供交易。从这个角度来看,比特币和黄金、钻石一样拥有稀缺性,并且这种稀缺性还是能扳手指头算出来的,不像黄金、钻石那样算不出来。
单单是通胀或者数量稀少,并不能促进价格上涨。我认为一件东西,价格要能上涨,还要因为人们需要这件东西。
有些人认为比特币是一种伪需求,如果是伪需求,每一轮上涨都是炒作的话,那应该一波炒完之后,从哪里涨上来跌回到哪里去,不应该像现在这样逐级长期上涨。
另外,即使是炒作,肯定也有一个“实质需求”推动了价格上涨,然后炒作资金再介入。很难想象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各路资金会不约而同抄底,再不约而同拉升价格。
我能想到的这个“实质需求”就是灰黑产通过比特币转移资金了,比特币的跨境流通是非常方便的,并且数字钱包非常多,监管部门根本没办法逐个跟踪。
关于比特币的上涨,我在脑海里构建出了一个模型。
全球货币宽松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贫富悬殊,由此增加超低收入人群对灰黑产提供服务的需求。灰黑产赚到的钱增加,就需要一个政府监管不到的流通方式,因此找到了比特币,这时候比特币的需求量增加。
但是比特币每4年可以被挖出来的数量减半,又有大部分流通的比特币被人持有不交易。
需求量增加,产量减少,开始推升比特币价格上涨。等比特币价格涨幅较为明显后,开始吸引炒作资金进场。
如果这个模型是正确的话,那么在通胀不停止的情况下,会继续推升比特币价格,最近的调整似乎成为了一个较好的介入机会。
但是这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如果我这个模型是正确的。真正需要大量比特币进行货币流通的人,可能是灰黑产的人。我们看着比特币上涨,因而加入了交易,由此增加了流通性和比特币的价值。但实际上最受益的人是最需要比特币做货币流通的灰黑产,我们其实是帮助了灰黑产。
这就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了,而是价值观的问题。
我认为投资是能创造价值的,例如投资特斯拉。例如你在2019年中抄底进入,2019年底已经有相当的涨幅了,你推荐给朋友,并且详细把新能源车的优势介绍一遍。你朋友相信并买入,股价再上涨。你的朋友可能会把同样的逻辑再告诉身边的朋友,这样就做到了价值的传播。
股价的上涨让更多人关注到某些企业可能为人类带来长期价值,因而这些企业也更容易从社会上获得更多资源,按照自己的发展蓝图继续为人类带来价值。
有时候,这些更多的资源,甚至不用这个“拼命上涨的东西”自己去争取,人们就自动会给它分配资源,比特币就是最好的例子。
比特币是分布式货币,没有发行者,没有一个“主人”指导这一切。但是比特币上涨厉害,人们就愿意投入更多去挖矿,社会上分配了更多资源给比特币。
当你想到,一项投资可能可以让你赚钱,但是也会助长你不认同的价值观的时候,你还会投吗?
坚持不仅是认知,主要是毅力,如果零下30度,每天逼自己走5公里,冬天每天能坚持,股票一定能拿得住。因为股票的下跌,多数在人类承受范围内,1929年除外,你只要比别人有毅力就可以了。超出人类承受范围,经济早就崩了,政府在你刚刚受苦时就量化宽松了。再分享一篇
比特币破了4万美元后,一个币,终于可以买到一套房了。虽然这套房还只是北方县城里4千块钱一平、60平米的小房子,距离北上广深一千万一套的房子还很远。但确实让人看到了希望——20多年前,上海的房子不也才5千块一平米吗?
然而,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动你“买”或者“不买”比特币,而是想通过几件事情说一说投资的偶然性和长期性。
遇见谁很重要
我曾经写过一系列关于比特币的文章。虽然比特币猛涨,但如果和特斯拉比的话,至少从近5年的幅度来看,涨幅还是比不过特斯拉。所以,那些吹牛的比特币大神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几乎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知道了比特币和特斯拉,都是在2012、2013年的样子。那时候,特斯拉大概6块钱,现在是880块,涨了140多倍。而比特币那时候有很多机会可以100美元买到一个,到现在涨了400倍。考虑比特币的巨大风险,比特币的涨幅其实并不比特斯拉优秀。
然而,我有好多次买特斯拉的机会,却都没买。2013年的时候,专门去特斯拉在硅谷工厂参观过,确实震撼,里面基本没什么人,都是自动组装。最近一次想买特斯拉,是在2019年暴跌一半、跌到35块多的时候。想买,但又被很多工作的琐事给耽搁了,没买。毕竟我不是专业做美股的。
当然,不是专业做美股的,并不构成错过特斯拉的理由。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身边一直没有人买特斯拉,没有人投身在这个行业。现代人这么忙,一个投资想法,如果只是一个人在琢磨的话,很容易滑过去。能赚几十倍的,需要灵光乍现的神奇。这种电光火石间的事情,不是谁都能抓的住的。
但我为什么会买了一点比特币呢?因为偶然的原因,我遇到了三个坚定的比特币信仰者,并且还掺合了一点他们做的公司。赚不赚钱不要紧,有人一起玩最重要。
更关键的是,这三个人都是复旦校友。后来我发现,在币圈、区块链领域,很多复旦的校友,都做得很好。因为复旦有一个非官方宣扬的气质,那就是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也可以说是“自由而无用”在虚拟世界的映射。其实,不仅是复旦,很多名校的人都在这个领域做得很好。比如,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火币创始人是清华的。
能进名校的人至少智商是没问题的。我智商一般,凭运气蒙混进了985。很简单的逻辑,如果他们这些高智商的人对一件事情这么感兴趣,这么疯狂,那么,我一定要认真考虑下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很牛。哪怕再多人说比特币是骗局,是郁金香泡沫,我都得掺合一点。即使被骗了,也是和牛逼的人一起被骗的,我还不至于显得太傻。
当从2015、2016年开始,看到更多华尔街的金融精英投身比特币和区块链,以及原来公募基金的大佬博时基金的原董事长也下了大注。我更觉得这事不简单。
所以,遇见谁很重要。
至今还记得,大概在2015年上海美好的五月份,在复旦的后花园五角场大学路的一个咖啡馆外面,和三个带我认识比特币的校友交谈的情形。带着花纹的黑铁桌子和黑铁椅子,有一把阳伞,没有撑开。阳光至今还是明媚的。要是那个时候多买些币,多好。
所以,成功了的事,回头说都是故事,遇见谁很重要。
但还需要坚定
最近股指创出了新高。沪深300指数已经超过了2015年大牛市崩盘前的高点,但很多人没赚钱。上证指数十几年徘徊在3000点,让人以为牛市才刚开始,其实明白人知道,A股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一直是“牛熊市”——熊身牛头,有人一直牛,有人一直熊。
那什么人享受了巨大的牛市呢?
坚持的人。
5年前、10年前,我们老说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消费、在于消费升级。如果5年前,我们坚持投消费,哪怕在2015年的山尖上进场,在2015年下半年的多次股灾中扛住了,坚持不割肉,现在的回报会是多少呢?如果拿沪深300消费行业指数看,回报是4.4倍。
这是一个非常震惊的数字。啥都不干,买一个指数,跻身最牛投资者行列。
| 沪深300消费指数与沪深300指数
消费指数里现在包含的是什么公司呢?白酒、酱油、牛奶、养猪的、养鱼的。我们都猜对了消费的开始,却没想到消费的结局是这些细分品类。
| 沪深300消费指数十大权重股
当一个大新闻、一个宏观大事件、政策大利好出来的时候,我们马上变得非常兴奋,急于分析,找到一个实质上要三五年后才能兑现的投资机会,却想在明天就赚钱。于是明天入场,后天冲高,一周后出场。当这个大事件真正产生效能、兑现在投资收益上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它遗忘三年了。
真正的长期主义,是从认知到行动的、全面的长期主义。如果我们很轻易地下了一个结论,其结果往往是,我们的内心经受不住考验。我们的认知还没有强大到面临超过多次30%以上的回调时,还能坚持不退缩。
凡事皆有代价。最坚定的坚持来自哪里呢?来自明白了只有经历过最大的苦痛和最大的纠结,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最激烈的正反双方辩论之后,仍然做出不悔改判断的投资,才是对的投资。最大的快乐需要用最大的苦难换取。任何轻易获得的短暂快乐都不能持久,都不足以巨大到做梦都笑醒,想一次就乐一次。
那么,“现在还敢上车消费指数吗?”“现在太贵了!我再想想。”
看,你又动摇了吧,做到坚定,好难。这是为什么?
无形的认知之手
认知决定能不能赚钱,已经成为投资圈最被“广为认知”的鸡汤。认知怎么形成的?我的体会是,认知第一来自经历,第二来自知识结构。
曾经有一个统计数据,在网上购物的五大品类中,“酒类”雄踞70后和60后购买的主要类目。而80后主要买母婴、90后主要买美妆。
在我35岁之前,很少喝酒,白酒就更少喝。直到这些年,我才认识到白酒的消费量真大。10%的人喝掉了90%的酒。剩下90%的人怎么都认知不到,都想不明白,这么多酒被什么人喝了。这个认知决定了他们不会看好白酒。
我投资医疗、投资生物科技,也是因为个人经历,对医疗有切身的体会,知道了它的价值和妙处。这些是经历产生的认知。
上周,我的大学同学小聚,坐了一桌,竟然集齐了股市的所有参与类型——有上万亿的机构、有保险资管、有券商研究所、有打板的游资、有大金融机构辞职后的全职股民、还有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兼职股民,以及我这个斜杠青年。没来的同学里面,在金融行业干的同学还能再坐两桌。
别以为我大学是金融系的,我们是数学系的!我们一致认定,太对不起数学系的祖师爷了。太奇怪了,我们大学没学过金融,怎么都搞投资,去股市里了呢?
大学同学有一样的底层知识结构。我们学的东西,是其他很少专业学习的,和金融没什么关系。你不会知道我们学习的这些奇奇怪怪的课程的名字:测度、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拓扑……
与其说数学系的对数字敏感,倒不如说数学系的对因果关系敏感。数学是在证明,在追寻问题的答案,寻找因果逻辑的推导。投资最重要的也是投资逻辑,也是在不停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什么会赚钱?为什么会赚钱?什么逻辑导致价格上涨?
以上是知识结构决定的认知。人在获得知识结构的时候,获得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思维方式的长期训练,决定了人如何思考问题,从而决定了人的认知,决定了人如何选择。而正是选择,决定了是不是会碰到“偶遇”,决定了会不会坚持到底。
所以,我们得到了两件对投资非常有价值的习惯:
第一,用非常开放的心态,听靠谱的人讲新奇的事。
第二,用系统的阅读,研究以往成功的投资案例,并研究透彻他们为何成功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得能够走向成功的认知。
和一个币一套房一样爽的投资很多,祝您能投到每次想起来都美到合不拢嘴的投资
再分享一篇
比特币破了4万美元后,一个币,终于可以买到一套房了。虽然这套房还只是北方县城里4千块钱一平、60平米的小房子,距离北上广深一千万一套的房子还很远。但确实让人看到了希望——20多年前,上海的房子不也才5千块一平米吗?
然而,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动你“买”或者“不买”比特币,而是想通过几件事情说一说投资的偶然性和长期性。
遇见谁很重要
我曾经写过一系列关于比特币的文章。虽然比特币猛涨,但如果和特斯拉比的话,至少从近5年的幅度来看,涨幅还是比不过特斯拉。所以,那些吹牛的比特币大神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几乎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知道了比特币和特斯拉,都是在2012、2013年的样子。那时候,特斯拉大概6块钱,现在是880块,涨了140多倍。而比特币那时候有很多机会可以100美元买到一个,到现在涨了400倍。考虑比特币的巨大风险,比特币的涨幅其实并不比特斯拉优秀。
然而,我有好多次买特斯拉的机会,却都没买。2013年的时候,专门去特斯拉在硅谷工厂参观过,确实震撼,里面基本没什么人,都是自动组装。最近一次想买特斯拉,是在2019年暴跌一半、跌到35块多的时候。想买,但又被很多工作的琐事给耽搁了,没买。毕竟我不是专业做美股的。
当然,不是专业做美股的,并不构成错过特斯拉的理由。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身边一直没有人买特斯拉,没有人投身在这个行业。现代人这么忙,一个投资想法,如果只是一个人在琢磨的话,很容易滑过去。能赚几十倍的,需要灵光乍现的神奇。这种电光火石间的事情,不是谁都能抓的住的。
但我为什么会买了一点比特币呢?因为偶然的原因,我遇到了三个坚定的比特币信仰者,并且还掺合了一点他们做的公司。赚不赚钱不要紧,有人一起玩最重要。
更关键的是,这三个人都是复旦校友。后来我发现,在币圈、区块链领域,很多复旦的校友,都做得很好。因为复旦有一个非官方宣扬的气质,那就是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也可以说是“自由而无用”在虚拟世界的映射。其实,不仅是复旦,很多名校的人都在这个领域做得很好。比如,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火币创始人是清华的。
能进名校的人至少智商是没问题的。我智商一般,凭运气蒙混进了985。很简单的逻辑,如果他们这些高智商的人对一件事情这么感兴趣,这么疯狂,那么,我一定要认真考虑下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很牛。哪怕再多人说比特币是骗局,是郁金香泡沫,我都得掺合一点。即使被骗了,也是和牛逼的人一起被骗的,我还不至于显得太傻。
当从2015、2016年开始,看到更多华尔街的金融精英投身比特币和区块链,以及原来公募基金的大佬博时基金的原董事长也下了大注。我更觉得这事不简单。
所以,遇见谁很重要。
至今还记得,大概在2015年上海美好的五月份,在复旦的后花园五角场大学路的一个咖啡馆外面,和三个带我认识比特币的校友交谈的情形。带着花纹的黑铁桌子和黑铁椅子,有一把阳伞,没有撑开。阳光至今还是明媚的。要是那个时候多买些币,多好。
所以,成功了的事,回头说都是故事,遇见谁很重要。
但还需要坚定
最近股指创出了新高。沪深300指数已经超过了2015年大牛市崩盘前的高点,但很多人没赚钱。上证指数十几年徘徊在3000点,让人以为牛市才刚开始,其实明白人知道,A股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一直是“牛熊市”——熊身牛头,有人一直牛,有人一直熊。
那什么人享受了巨大的牛市呢?
坚持的人。
5年前、10年前,我们老说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消费、在于消费升级。如果5年前,我们坚持投消费,哪怕在2015年的山尖上进场,在2015年下半年的多次股灾中扛住了,坚持不割肉,现在的回报会是多少呢?如果拿沪深300消费行业指数看,回报是4.4倍。
这是一个非常震惊的数字。啥都不干,买一个指数,跻身最牛投资者行列。
| 沪深300消费指数与沪深300指数
消费指数里现在包含的是什么公司呢?白酒、酱油、牛奶、养猪的、养鱼的。我们都猜对了消费的开始,却没想到消费的结局是这些细分品类。
| 沪深300消费指数十大权重股
当一个大新闻、一个宏观大事件、政策大利好出来的时候,我们马上变得非常兴奋,急于分析,找到一个实质上要三五年后才能兑现的投资机会,却想在明天就赚钱。于是明天入场,后天冲高,一周后出场。当这个大事件真正产生效能、兑现在投资收益上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它遗忘三年了。
真正的长期主义,是从认知到行动的、全面的长期主义。如果我们很轻易地下了一个结论,其结果往往是,我们的内心经受不住考验。我们的认知还没有强大到面临超过多次30%以上的回调时,还能坚持不退缩。
凡事皆有代价。最坚定的坚持来自哪里呢?来自明白了只有经历过最大的苦痛和最大的纠结,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最激烈的正反双方辩论之后,仍然做出不悔改判断的投资,才是对的投资。最大的快乐需要用最大的苦难换取。任何轻易获得的短暂快乐都不能持久,都不足以巨大到做梦都笑醒,想一次就乐一次。
那么,“现在还敢上车消费指数吗?”“现在太贵了!我再想想。”
看,你又动摇了吧,做到坚定,好难。这是为什么?
无形的认知之手
认知决定能不能赚钱,已经成为投资圈最被“广为认知”的鸡汤。认知怎么形成的?我的体会是,认知第一来自经历,第二来自知识结构。
曾经有一个统计数据,在网上购物的五大品类中,“酒类”雄踞70后和60后购买的主要类目。而80后主要买母婴、90后主要买美妆。
在我35岁之前,很少喝酒,白酒就更少喝。直到这些年,我才认识到白酒的消费量真大。10%的人喝掉了90%的酒。剩下90%的人怎么都认知不到,都想不明白,这么多酒被什么人喝了。这个认知决定了他们不会看好白酒。
我投资医疗、投资生物科技,也是因为个人经历,对医疗有切身的体会,知道了它的价值和妙处。这些是经历产生的认知。
上周,我的大学同学小聚,坐了一桌,竟然集齐了股市的所有参与类型——有上万亿的机构、有保险资管、有券商研究所、有打板的游资、有大金融机构辞职后的全职股民、还有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兼职股民,以及我这个斜杠青年。没来的同学里面,在金融行业干的同学还能再坐两桌。
别以为我大学是金融系的,我们是数学系的!我们一致认定,太对不起数学系的祖师爷了。太奇怪了,我们大学没学过金融,怎么都搞投资,去股市里了呢?
大学同学有一样的底层知识结构。我们学的东西,是其他很少专业学习的,和金融没什么关系。你不会知道我们学习的这些奇奇怪怪的课程的名字:测度、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拓扑……
与其说数学系的对数字敏感,倒不如说数学系的对因果关系敏感。数学是在证明,在追寻问题的答案,寻找因果逻辑的推导。投资最重要的也是投资逻辑,也是在不停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什么会赚钱?为什么会赚钱?什么逻辑导致价格上涨?
以上是知识结构决定的认知。人在获得知识结构的时候,获得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思维方式的长期训练,决定了人如何思考问题,从而决定了人的认知,决定了人如何选择。而正是选择,决定了是不是会碰到“偶遇”,决定了会不会坚持到底。
所以,我们得到了两件对投资非常有价值的习惯:
第一,用非常开放的心态,听靠谱的人讲新奇的事。
第二,用系统的阅读,研究以往成功的投资案例,并研究透彻他们为何成功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得能够走向成功的认知。
和一个币一套房一样爽的投资很多,祝您能投到每次想起来都美到合不拢嘴的投资
这话会误导。有些股票最后退出,或者因为资产重组使得100股合并1股。这种情况基本上是血本无归吧?坚持不仅是认知,主要是毅力,如果零下30度,每天逼自己走5公里,冬天每天能坚持,股票一定能拿得住。因为股票的下跌,多数在人类承受范围内,1929年除外,你只要比别人有毅力就可以了。超出人类承受范围,经济早就崩了,政府在你刚刚受苦时就量化宽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