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後, 中華民國政府在國民黨主導之下, 也在台灣打土豪, 分田地, 實行土地改革, 耕者有其田. 在耕者有其田之前, 先實行 "375減租," 意思是佃農的地租不得超過收成的千分之375. 這個政策對地主非常不利, 因為收成的計算公式並非當年的收成, 而是 (據我印象) 1950年前十年收成的平均. 問題就在這裡: 1950年前10年裡有很多年是戰爭狀態, 物資都被徵用, 肥料農具短缺, 怎麼可能有好收成? 因此地主的收入被人工地壓低了. 因此耕者有其田政策出來時, 地主只能無奈將地分給佃農, 並領取一些國營企業的股票及國家公債作補償. 據說有些地主不堪政府剝削, 而轉向支持台獨. 也有其他的地主眼光好, 趁機從其他地主手上買進好的國營企業股票 (如台灣水泥) 變成億萬富豪, 辜振甫一家便是最有名的例子. 至於是誰教那些地主買股票? 可能是上海逃到台灣的股票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