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不说的那些事(2):苏联解体有中共的功劳
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照片:GETTY IMAGES / JEAN-PIERRE MULLER / AFP
Wei Wu
发布日期:2021年7月12日晚上6点41分
今年是苏联解体三十周年。1991年圣诞节,已在几个月前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最高苏维埃次日宣布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在一夜之间改变。加拿大华裔学者赖小刚说,苏联的解体有其制度上的内在原因,但是中共也在它背上捅了一刀。这一刀不深不浅,插在苏联背上的时间很长,足以造成伤口感染,引发并发症和原本存在的痼疾,起到了加快苏联解体的作用,尽管中共领导人的初衷并不是要杀死这个“老大哥”。
加拿大华裔学者赖小刚。
照片:LI HONGYAN
毛泽东早已发现苏联模式行不通
俄国布尔什维克输出共产革命,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问世。可以说二者血脉相连。但是赖小刚回顾说,毛泽东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就发现苏联的经济模式行不通。另外,他一直对他1949年底访问莫斯科时的不愉快对斯大林怀有积怨。毛泽东那次去莫斯科的主要目的是废除苏联在1945年与国民政府签订的中苏条约,但是斯大林一开始拒绝了。赖小刚说,毛泽东最后是用赖在莫斯科不走的极端办法达到了目的。而且他前脚刚离开莫斯科,斯大林后脚就叫来了金日成,唆使朝鲜进攻南韩。随后中美开战,毛泽东吃了一个哑巴亏。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把一腔怨气都发泄在了他身上。
把苏联拉进第三世界民族解放的无底洞
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只关心东欧和远东地区及朝鲜半岛的安全,对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并不感兴趣。但是中共积极支持越共、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者和东南亚各国的共产党游击队,毛泽东也成为争取独立的殖民地人民的领袖。他成功地把苏联拉进了这个新战场,迫使它扩大对第三世界的支援。这成为苏联财政的沉重负担。赖小刚说,后来越南能在柬埔寨支撑十年,主要是靠苏联每年一百亿美元的支援。
柬埔寨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中)1975年访问北京,获毛泽东接见。
照片:GETTY IMAGES / AFP VIA GETTY IMAGES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帮助当地武装抵抗苏军,而中国和美国暗中联手。阿富汗人的物资运输需要大量骡子,中国一方面尽量提供,一方面把美国在得克萨斯州购买的骡子从新疆运进阿富汗。
邓小平故意夸大苏联的军事威胁
赖小刚说,在阿富汗和越南拖垮苏联是邓小平的明确目标。他的理由是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但这个威胁被他夸大了。
1976年毛泽东去世时,苏联发来唁电表示悼念,亦为缓和关系,而中方竟退回电报。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一次讲话中正式提出中苏关系正常化,但是被邓小平拒绝。邓提出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即阿富汗,越南和苏联在蒙古的驻军。
赖小刚说,实际上,苏联能分配到远东的军力很少,对中国的军事威胁基本不存在,另外两个障碍是可以消除的。但是邓小平此时需要和苏联拉开距离。当时苏联和欧美因导弹部署,韩国客机被苏联导弹击落等事件,关系非常紧张,一度接近战争边缘。而中国正在努力和西方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想被视为站在苏联一边。
1989年2月,邓小平接见来访的苏联外长谢尔瓦德纳泽。
照片:GETTY IMAGES / JOHN GIANNINI / AFP
邓小平夸大苏联军事威胁的另一个后果是改变了苏联的远东安全态势。强烈的不安全感使苏联不得不在这个地区投入大笔军费。而苏联的经济从70年代末就已陷入停滞,1982年后经济开支进一步增加。赖小刚说,邓小平知道苏联经济状况不好,但是却没想到它已经如此虚弱,苏联几年后解体是他始料未及的。1990年6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访苏,东道主请求中国提供经济援助,令中国代表团大吃一惊。仅在一年多后,苏联解体。
直到1987年美苏签订《中程导弹条约》,苏联与西方的关系缓和,中国才把中苏关系正常化提上议事日程。
俄罗斯没有忘记珍宝岛
赖小刚说,俄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信。中共在苏共的扶持下建立。五十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援助被美国历史学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术转让,包括军工技术和核技术。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在俄国人看来,在获得如此鼎力相助之后,中国竟然在珍宝岛对苏联大打出手,后来又加入西方阵营,拒绝关系正常化,这是令他们无法忘记的。
[IMG alt="赵紫阳和戈尔巴乔夫夫妇。
"]
https://images.radio-canada.ca/q_auto,w_700/v1/ici-info/16x9/chine-urss-gorbachev-relation.jpg[/IMG]
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1989年5月访问北京。
照片:GETTY IMAGES / CATHERINE HENRIETTE / AFP
赖小刚举例说,有关苏联时代的战略核武器的谈判一直在进行,也削减了不少。但是苏联的战术核武器(指用于打击军事目标或战术目标、支援常规部队作战的低当量核武器),西方不提,中国不问,大家心照不宣。俄罗斯也不说,但是在非正式场合承认,斥巨资保存战术核武器,是为了防范中国进攻西伯利亚。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结盟和敌对等阶段后,现在的中俄关系比较成熟。尽管北京表现得更热情,莫斯科谨慎而实际,但总的来说,大家都没那么理想化,都知道自己想从这个关系中得到什么,知道走得太近反而会引起伤害。对关系的远近亲疏的程度,双方都把握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