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初入科研领域趣事儿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933037/

云升云起 : 2022-06-24#1
八十年代后期在国内读硕士的时候,上完基础课,就开始进入实验室。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做科研选题,以便在后两年拿出点成果顺利毕业。

那时节,每位同学都心比天高,象艳阳高照,具有无限豪情,皆把自己当做未来的科学家。

绝大多数人一头扎入图书馆,进行广泛流览阅读,或进行资讯查新,以期能站在学科前沿,很快选定题目着手准备。也有一些同学的题目导师给选定,这些同学往往混混噩噩,有些不思进取。

那个时代硕士研究生还不是很多。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同学都经常在一起打球、玩牌。又在食堂一起打饭就餐,因此大多彼此熟悉。

由于都面临科研选题,因此聊天最多的是选题方向。不同专业、不同系别同学选题五花八门。对于刚入科研门栏这些学子,听着不同专业"奇谈怪论",都很新奇。


植物系有位同学,聊起他的选题时,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儿。忘记他是研究水稻还是玉米,总之他说是搞植物上"雄性不育"的。这是专业术语,说常了时时挂在嘴边。

他说别人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相处还可以。后来去女方家见父母。由于当时研究生少见,女方父母很重视。聊天时女方母亲问了一个问题:"你做科学研究,研究些什么?"这位同学脱口而出,"我是搞雄性不育的"。

后来对象处黄了,缘于女方母亲说,"这人不靠谱,搞什么雄性不育"。

大家听了都觉好笑。


中文系有位同学师承导师的课题,研究明代科举八股文格式。当时有人与他争辩。说这么死气沉沉的东西,现在研究有什么意义?
这位同学说,"抢救中华最后的文化遗产",还说"研究它的现实意义是高考让学生写作文,有固定格式去写作"。当时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写作嘛,就应该放开思路,为什么要用格式限制住?

几年以后,去参加英语托福班,在作文那一项,才发现真有固定格式。照着格式写,很顺心顺手。看来那位同学也有一定前瞻性。


统计系的一位同学提出的课题是利用统计分析预测生猪体脂肪含量。这在当时还是很有意义课题,因为没有人愿意多吃肥肉。

这位同学进一步解释说,利用统计上一个特殊手段,称为"通经分析"去研究,建立系列预测方程。后来为了获取数据,还跑去养猪场呆了两个月。返回后还给要好同学每人一罐自己炼的猪油。可能为了获取猪胴体成分数据吃了不少的猪肉。


生化系的一位同学进入实验室后,发现有个大烘箱,于是经常买来花生、向日葵籽,设定温度烘烤。然后拿来大家打牌时消遣。这类同学是比较活络儿的,能充分利用资源。


生态系有位同学研究大水面鱼繁殖课题。研究一种特定的鱼饵对鱼产仔的影响,挺让人感兴趣的。他在试验室养了一些小鱼,天天象孩子一样观察照看。没想到有天晚上忘记关窗,第二天发现鱼被猫偷吃了一半,沮丧了好多天。


数学系有位同学平常嘻嘻哈哈,后来选了个题目是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评价大学生学习热情。当时都比较好奇他这是玩抽象啊。他解释说,"简单地说就是设计许多题目问题,散发到学生中让他们打分,然后通过系列模型曲线分析,得出结论"。见大伙不太懂, 又说这是属于系统工程类。更让人莫名其妙。


微生物系有位老乡同学,选的课题是做单克隆抗体。这在当时还是比较高深前沿的,难度比较大。一年后他在试验中颇为不顺,每日闷闷不乐。食堂打饭时他说,不知为什么,每次培养细胞总是污染。

现在来看,那个年代实验室条件有限,出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也不奇怪。


最为让同学们好笑的是,历史系有位同学,性子有点迟钝。大伙称他为"老学究"。他有一习惯爱好,就是桌上总是放着毛笔研墨,平日记录以及书信往来都用毛笔成书,而且是从上往下写,而不是常规的从左往右书写。

他选的课题让人想起就不仅发笑,也许这就文科与理工科不同。他研究历史,说是明代有一名人官吏,私访时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留下宝墨,后人对之进行雕凿。地理位置可能在烟台附近(记不准了)。二战时日本侵华,专注收集这类文物,由于那块石头巨大,必须分开用军舰才运送去日本,已运去日本一部分。现在日本人认为那个文物就是日本本土存在的。

这位"老学究"就是想考证,证明这些文物是中国的。那时一说起这些,他就一脸严肃,最后慢吞吞地说,他可能还要去日本考证。说得大伙都暗自发笑。有趣的灵魂总是万里挑一。


机械系有位同学参与导师的课题,他导师那时正在研制大型牧业用机械,要求他的研究也必须是这方面的,但内容不限制他。

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灵感,要自行开发设计一种精确测量肉鸡腹部脂肪的小工具尺。因为买只鸡,腹部那块大脂肪可能要达半斤多。意义在于可以活体测量。因为属于机械类,要制造出一个工具,因此所有人听说后都觉得难度极大。

后来毕业的时候,他果然拿出了产品,其中多次失败没人说得清楚。那个工具也算是异想天开。它类似于BBQ烤肉的夹子,夹子的一臂是个钝头小圆铁球,用车床车得光滑,另一臂平坦。在后面两臂之间有个精确标尺。

测量鸡腹部脂肪厚度时,圆球的长臂插入鸡的肛门,另一臂贴到下面腹部,从标尺上读取数据。

后来他的成果还去参加了发明展览。
..........

那个令人奋发向上年代,尊重每一个人的灵感,有更好的探索氛围和文化土壤,有宽松的科研环境,悠然令人向往。回望如今脚下所走之路,好似看到当年前往科学百花园天真求索之途。从网站上看到曾熟悉的校园,抬目一望,仿佛看到一群年轻学子从对面走了过来,满怀求索之心,迈着坚定步伐,走向那朝阳升起之地。

当初入科研行当,甚觉伟大,没想到这一入行,从国内做到国外,竟做了近三十年。"初闻不知曲中意,再述已是曲中人"。转眼已物似人非。些许笑谈声中,岁月便这般缓缓流淌而过。

fjptyhy : 2022-06-24#2
为什么我看了觉得是无厘头故事,莫名想到三言两拍初刻二刻拍案惊奇(内容无关,就是标题)。。。
中文系有位同学师承导师的课题,研究明代科举八股文格式。当时有人与他争辩。说这么死气沉沉的东西,现在研究有什么意义?
这位同学说,"抢救中华最后的文化遗产",还说"研究它的现实意义是高考让学生写作文,有固定格式去写作"。当时大多数人都不以为然,写作嘛,就应该放开思路,为什么要用格式限制住?

几年以后,去参加英语托福班,在作文那一项,才发现真有固定格式。照着格式写,很顺心顺手。看来那位同学也有一定前瞻性。
这个写作格式的“前瞻性”勾起我一点回忆。
我80年代上小学,云里雾里写了两年作文,然后来了位意气风发英俊倜傥的语文老师,删繁就简三言两语划定写小学生文章格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5W1H)。牢记这个准则,从点到线到面,从此小学到中学记叙文基本满分。
议论文是中学开始,这回没有好运气,没遇到研究格式的老师,没导出规则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所以特别怕议论文,因为审题就是一大关,论点歪了,论据,结论都是浪费纸张。而议论文也不止应用在语文,历史课也有比例很大的史料分析需要用到。总之,你的这位同学当老师确实前途无量,该同学会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云升云起 : 2022-06-25#3
为什么我看了觉得是无厘头故事,莫名想到三言两拍初刻二刻拍案惊奇(内容无关,就是标题)。。。

这个写作格式的“前瞻性”勾起我一点回忆。
我80年代上小学,云里雾里写了两年作文,然后来了位意气风发英俊倜傥的语文老师,删繁就简三言两语划定写小学生文章格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5W1H)。牢记这个准则,从点到线到面,从此小学到中学记叙文基本满分。
议论文是中学开始,这回没有好运气,没遇到研究格式的老师,没导出规则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所以特别怕议论文,因为审题就是一大关,论点歪了,论据,结论都是浪费纸张。而议论文也不止应用在语文,历史课也有比例很大的史料分析需要用到。总之,你的这位同学当老师确实前途无量,该同学会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谢谢你的挺有意思的记忆,那位同学泯于众生,再也寻不见了,,,

fjptyhy : 2022-06-25#4
谢谢你的挺有意思的记忆,那位同学泯于众生,再也寻不见了,,,
人才浪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