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谈谈喜欢和不喜欢加拿大的地方

我在中美加都生活过
说实话,最容易保持心情愉快的是:中国、美国
最令我气愤(心情愉快就无从谈起了)的是:苦寒之地加拿大
原因不在寒,而在苦
人祸太多太多。就是猪管理的一个地方。就是这么回事
真话伤人。

美国枪太多,最近几天又发生两起高中枪案,死了几个学生,我还是喜欢加拿大,安静平和
 

sofia

我的生活我做主
看背景,长相,能力,比如这位清华女校花,要是不被曝光,应该能爬上去

茄妹在上海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我猜想,应该是买了一个condo,每天也是上着班,干着挨踢。或许已经做到了一个小lead,手下管着几号人。年薪我估计应该和温村接近,假设四五十万软妹币吧。
所以我觉得她高估了她留在上海的生活,年轻人不知道生活的险恶,尤其是在加拿大的顺利让她带上了粉红眼镜。
 
所以我觉得她高估了她留在上海的生活,年轻人不知道生活的险恶,尤其是在加拿大的顺利让她带上了粉红眼镜。

有些人拿国内高管和这边的虾米比较,然后说这里不如国内,国内哪有那么多的高管?再说国内高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当上的

要比高管,国内哪个高管能比库克挣得多?

事实上,这边的小虾米混得挺舒服,我同学在国内985大学当博导,住60几平米的房子,当然他不是买不起大点的房子,主要是觉得住校内方便,环境好,我虽然成天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但房子,车子这些都比他好得多,工作量连他得1/10都算不上,正如我前面所说,国内要高几个level才能拿到这边小虾米的工资,工作忙得多,居住环境,空气和水质量都差得多,既然如此,何必去羡慕国内?

别看别人在国内当高管就以为自己回去也能行,你哪知道别人有什么背景?还有别人背后付出多少?
 

sofia

我的生活我做主
有些人拿国内高管和这边的虾米比较,然后说这里不如国内,国内哪有那么多的高管?再说国内高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当上的

要比高管,国内哪个高管能比库克挣得多?

事实上,这边的小虾米混得挺舒服,我同学在国内985大学当博导,住60几平米的房子,当然他不是买不起大点的房子,主要是觉得住校内方便,环境好,我虽然成天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但房子,车子这些都比他好得多,工作量连他得1/10都算不上,正如我前面所说,国内要高几个level才能拿到这边小虾米的工资,工作忙得多,居住环境,空气和水质量都差得多,既然如此,何必去羡慕国内?

别看别人在国内当高管就以为自己回去也能行,你哪知道别人有什么背景?还有别人背后付出多少?
中国对女性的歧视是显而易见,男生可能还比较一下哪边更有发展,女同学根本不用考虑,这边肯定比国内好。
 
官方發布中國各行業平均工資,IT業最高,人均年薪超過人民幣13萬(附大學就業工資分析
(以下金額,都是人民幣。)
本文來源:央視財經、新浪財經
2018年5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各行業平均工資數據出爐!
(本文文末附上中國大學畢業十「大」專業就業前景)

以下這些行業,年平均工資最高:
城鎮非私營單位的部份如下:
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分別是:
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33150元
2、金融業122851元
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07815元
城鎮私營單位的部份如下:
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4倍、1.27倍和1.14倍,分別是:
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0415元
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58102元
3、金融業(主要是各種保險代理、典當行和投資諮詢公司)52289元

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是最好去比较中位数收入,而不是平均收入。前者更有实际意义。
 
笑死了,你这是哪个公司的级别岗位,恐怕是阿里或腾讯吧,既然如此,你的意思是人人都是阿里的?

你贴这个P1,P2级别,就如另一个帖子中和本大王争论,你奶奶看病能报销,就得出中国其他人看病都能报销一样搞笑

浏览附件571597
哈哈哈哈哈,笑死人了!平均8千元? 你说的是公司里修电脑的吧。路边修手机的6000到10000了。我以前同事做技术领导,年薪80万加上补贴和福利还不算股票就已经过百万了,为了孩子读书想移民来这边,多伦多HR直接跟他说要降薪到$15万刀。在这边天花板很低,国内高度高很多!
 
最后编辑: 2019-11-16
你少装了,说得国内的情况好像大家不了解,就算是女生,恐怕光一个怀孕期,公司就头大
不是在IT界的就别来这里装!女生本来在业界就是稀有动物,40-50人的团队放眼望去能有5个女的就不错了,很多时候只有2,3个。如果有女生投简历,基本都是优先面试的,没有IT女是找不到工作的, 没有担心会被下岗的。除非你真的很差!
 
楼主,在国内IT业绝对比你想象的要残酷得多,也不是人人都进阿里,腾旭,百度的,你只要看看有几个女生是做到lead的,就知道了,就算是男的,35岁以上,要是还在写代码,除非是有名的大牛,否则基本上职业到头,准备下岗了

对于女生,除非刚刚学校毕业,要是过几年,怀孕期和哺乳期,公司恐怕想着办法赶人。甚至有女生进公司,就被要求3年内不能生孩子的

来加拿大六七年了,其实已经算老阿姨了。
不过,在这个坛子上貌似还不算年纪大,冒充一下年轻人吧。
有时候我会假想,如果我没有移民,现在应该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有什么我得到了,又有什么我失去了?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只能走一回。
中午没事干,就在这里yy一下吧。

A: 茹妹,移民来了加拿大,住在温哥华。
B: 茄妹,没有移民,生活在上海。

茄妹在上海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我猜想,应该是买了一个condo,每天也是上着班,干着挨踢。或许已经做到了一个小lead,手下管着几号人。年薪我估计应该和温村接近,假设四五十万软妹币吧。

她羡慕我什么呢?
她羡慕我,住的比她好。我可以住house,她最多也就千尺豪宅。
她羡慕我,环境比她好。我这里没有钢筋水泥的森林。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美丽的真正的树林,四季常青。
她羡慕我,交通比她好。开车不堵,costco人不多,天车基本有座位,过马路不用后脑勺长眼睛。
她羡慕我,上网比她好。能顺畅的用各种谷歌产品,查东西也方便,没有金盾。
她羡慕我,工作压力小。我朝九晚五,上上论坛喝喝茶。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她羡慕我,气候比她好。温哥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没有黄梅天,也没有三伏天。
她羡慕我,养娃压力小。不用做了家长,还要对老师唯唯诺诺。孩子也有真正的快乐童年。

我羡慕她什么呢?
我羡慕她,日常开销小。买房有公积金,没有地税。蔬菜比这儿便宜,坐车打车找阿姨打扫卫生都便宜。
我羡慕她,职场天花板高。在上海自己的主场,能海阔凭鱼跃,不用像加拿大一样每天在基层打卡上班。
我羡慕她,吃喝玩乐丰富。现在的上海,基本上想吃喝啥都有。温哥华多伦多只能接近,却无法达到。
我羡慕她,有淘宝快递。马云爸爸还真要单独列出来,真是太方便了。
我羡慕她,能常伴父母左右。或许是独生子女们永远的痛吧,父母不愿意来的太多了。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先想到这些,有别的再补充吧。
纯属个人之见,哈哈。
最后感慨一下。选择了移民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我选择的还是人迹罕至的那条路。
我想说,我们移民了,不是逃离火海。也不是真的来到了苦寒之地。
我们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人少一些,看看不同的风景,仅此而已。

贴一首诗,the road not taken,我很喜欢,对移民这条路也很应景。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是最好去比较中位数收入,而不是平均收入。前者更有实际意义。

名牌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確實高很多.問題是生源少啊.一分錢一分貨.要先量量自己的競爭力.高不成低不就,永遠也找不到工作的。企業要降成本賺錢又要能招到人兩難啊.所以市場競爭會去平衡它.用平均數看問題會相對客觀一點.............
 
最后编辑: 2019-11-16
哈哈,这个收入还需要吹?你真是挺逗的,在我身边华人圈里,这收入还不少,特别是几个强电方向的博士
十七万就十七万,好好说话不行吗?

只要说自己收入多少多少个的,不管十七个还是三十个,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瞎吹的,还是很low的那种层次的吹。
 
浏览附件571597
哈哈哈哈哈,笑死人了!平均8千元? 你说的是公司里修电脑的吧。路边修手机的6000到10000了。我以前同事做技术领导,年薪80万加上补贴和福利还不算股票就已经过百万了,为了孩子读书想移民来这边,多伦多HR直接跟他说要降薪到$15万刀。在这边天花板很低,国内高度高很多!
顶一下,你不用和那个台湾或是香港人计较,他眼里还是台湾比上海 IT高3倍比全国高5倍的20年前的时代,国内这10年发展太快尤其IT还有人工智能的工资基本上就是国际工资水平而且还在告诉发展。
 
我应该和LZ年龄相仿 出国的时间也差不多 当然我没LZ那么厉害了 国内家在衰败二线城市 加拿大这卡在家里 以前我还偶尔想想回国工作生活 这一两年根本不想了 没什么必要 我已经很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状态 回国估计需要适应很长一段时间 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 1000个移民心中就有1000个加拿大
你是如何定义2线城市,居然还有衰败。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