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没有从前可回头

Long Vacation

狮子大开口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那一年,我下乡》
作者:frontenac(家园称小芳)

那天回帖的时候,说到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随口就提到那一年我下乡。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提到这个,我坐在电脑前试图打下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记忆里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这些片段像被树叶筛过的阳光闪闪发亮,在我面前跳舞,当我试图抓住它们,却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怎么也拼凑不出一幅明晰的图。
那一年我在读书,导师有个项目,要下乡去普查,这是我们第一次下乡,在一个很边远很边远的乡,居民们都不是汉族,普遍讲我不懂的各种方言,也是这次下乡,让我知道,农村真的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是坐在高楼大厦里吹空调的人想象不到的。

为了避免人肉,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当时我们是以某乡卫生院为据点,导师住在卫生院院长家,我们则分散住在生活条件好的居民家里。吃饭着是统一到卫生院院长家吃,院长老婆做,院长是个五短身材明显多血质外貌的壮汉,声如洪钟,每次见到我们去吃饭,都会不好意思搓手,然后说,哎呀,对不起,我们这小地方,没啥好吃的,或者,俺那婆娘,不会做饭,辛苦你们啦。

其实我挺爱吃他老婆做的饭的。不知道是因为没钱,还是天气,习惯使然,那里不吃饭的,只吃粥,粥也不能全大米的,得加一半的玉米。据说如果穷的话,只能是玉米的。我特别喜欢这种稠厚的玉米粥,我们那里的大米米浆少,做出来的粥很清,但加了糯玉米以后,真是又稠又香又甜,不用菜我都能吃一盆子。每天菜的确是比较少的,但我很爱吃那些炒红薯藤,豆苗,南瓜苗什么的,新鲜也好吃,那里的菜都是菜油炒的,特香,肉每天只有一个,有时候肉片,周末有腊肉,熏鱼等很地方的菜,都是大辣大麻大酸大咸,这是我们的最爱。当然也有不爱的,我的一个男同学,就是不能连续两天不吃干米饭的,后来每次一看到粥就想哭了。

那时候去了就是吃饭,通常我们学生一桌,卫生院一两个人会陪我们坐,吃的时候,院长有只狗叫阿毛,土狗来的,但很聪明,会在我们桌下钻来钻去,几个女学生,有时候会打赏他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实在是很不懂事,潜意识里就当那里一饭馆,基本上是一吃完,放下碗就跑了,从没有帮收拾过。

每周末我们会带着我们的盆盆罐罐去各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做普查,基本上是跟逃难一样,狼狈不堪,烈日当头,每个人都汗出如浆,晒成黑皮。普查抽无数的血,回来连夜分离血浆,血清和白细胞。那一天是最忙碌的,基本上都会搞到凌晨一两点。但过了那一天以后,日子会比较清闲。


没有电视,村里有条小河绕山环村而过,很浅,逶迤婉转,碧绿如带,我们每天会带上阿毛去那里泡脚。有时候会和阿毛玩扔球捡球,更多时候躺在草地里,在夕阳下闲聊,医院的小道消息,张家长李家短,无脑而浅薄的笑话,傍晚的空气清新而稀薄,与城市里那种炎热粘稠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才想起为何我突然怀念那时候了,大约就是这河边的平静而简单的时光吧。

写完了,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写,大家一定想,这有啥呢?不就是一个游记么?是的,我发现,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通常是,我努力了,但仍然写不出它的好。


那段时间3个月就结束了,记得临走前一天,院长的一个手下吃饭时对我们说,院长一直觉得亏待我们了,让我们做好准备,明天,院长要特地请人来做这里地方的特色菜。我们追问,他又不说,搞得我们心痒痒的。这个地方有些菜,的确是神秘而恐怖的,比如吃生血啊比如吃蛆啊,俺是吃货中的拼命三郎,为此想了一夜。

第二天因为打包,清理东西的缘故,到饭点才去的,饭还是粥,菜多了一些蔬菜,大厨还在灶堂里弄,一会端上一盆干锅肉,一盆水煮的肉,我们那个省素有吃狗风俗,并且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一看就知道是狗肉,真的有点小失望,接着端上来一盘片状的东西,院长手下介绍说,你们别的地方肯定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是狗的脊梁骨锤碎,拌了狗血,糯米,花生等装进狗肠里蒸熟,再煎炸。这个我倒是从来没吃过的,夹了一块吃,实话说,并没有多好吃,因为那骨渣子还是感觉的到,口感不是很好的。我夹着剩下的半块,想着怎么处理它,这时候听师妹失声说:阿毛呢?它怎么不在?

院长手下那个小伙子笑着说,哈哈,阿毛在桌上了啊。

我们都面面相觑,一声都不敢吭,那顿饭,没几个人动肉的,因为要赶车,匆匆的就结束了。


普查时候忙死人的紧张,之后全周的放松,这种大松大弛,加上阿毛猝然结束的生命,或许,就是我记忆深刻的原因吧。
 

zyx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弱弱问一句,小芳又是谁?我认识吗?
小芳是很有才的女医生,我记得去年底来家园看到的第一篇好文章就是小芳写的,是讲三个人找工作的故事。也是我时隔多年在家园第一次回贴,赞她的文字和为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那一年,我下乡》
作者:frontenac(家园称小芳)

那天回帖的时候,说到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随口就提到那一年我下乡。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提到这个,我坐在电脑前试图打下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记忆里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这些片段像被树叶筛过的阳光闪闪发亮,在我面前跳舞,当我试图抓住它们,却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怎么也拼凑不出一幅明晰的图。
那一年我在读书,导师有个项目,要下乡去普查,这是我们第一次下乡,在一个很边远很边远的乡,居民们都不是汉族,普遍讲我不懂的各种方言,也是这次下乡,让我知道,农村真的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是坐在高楼大厦里吹空调的人想象不到的。

为了避免人肉,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当时我们是以某乡卫生院为据点,导师住在卫生院院长家,我们则分散住在生活条件好的居民家里。吃饭着是统一到卫生院院长家吃,院长老婆做,院长是个五短身材明显多血质外貌的壮汉,声如洪钟,每次见到我们去吃饭,都会不好意思搓手,然后说,哎呀,对不起,我们这小地方,没啥好吃的,或者,俺那婆娘,不会做饭,辛苦你们啦。

其实我挺爱吃他老婆做的饭的。不知道是因为没钱,还是天气,习惯
《那一年,我下乡》
作者:frontenac(家园称小芳)

那天回帖的时候,说到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随口就提到那一年我下乡。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提到这个,我坐在电脑前试图打下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记忆里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这些片段像被树叶筛过的阳光闪闪发亮,在我面前跳舞,当我试图抓住它们,却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怎么也拼凑不出一幅明晰的图。
那一年我在读书,导师有个项目,要下乡去普查,这是我们第一次下乡,在一个很边远很边远的乡,居民们都不是汉族,普遍讲我不懂的各种方言,也是这次下乡,让我知道,农村真的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是坐在高楼大厦里吹空调的人想象不到的。

为了避免人肉,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当时我们是以某乡卫生院为据点,导师住在卫生院院长家,我们则分散住在生活条件好的居民家里。吃饭着是统一到卫生院院长家吃,院长老婆做,院长是个五短身材明显多血质外貌的壮汉,声如洪钟,每次见到我们去吃饭,都会不好意思搓手,然后说,哎呀,对不起,我们这小地方,没啥好吃的,或者,俺那婆娘,不会做饭,辛苦你们啦。

其实我挺爱吃他老婆做的饭的。不知道是因为没钱,还是天气,习惯使然,那里不吃饭的,只吃粥,粥也不能全大米的,得加一半的玉米。据说如果穷的话,只能是玉米的。我特别喜欢这种稠厚的玉米粥,我们那里的大米米浆少,做出来的粥很清,但加了糯玉米以后,真是又稠又香又甜,不用菜我都能吃一盆子。每天菜的确是比较少的,但我很爱吃那些炒红薯藤,豆苗,南瓜苗什么的,新鲜也好吃,那里的菜都是菜油炒的,特香,肉每天只有一个,有时候肉片,周末有腊肉,熏鱼等很地方的菜,都是大辣大麻大酸大咸,这是我们的最爱。当然也有不爱的,我的一个男同学,就是不能连续两天不吃干米饭的,后来每次一看到粥就想哭了。

那时候去了就是吃饭,通常我们学生一桌,卫生院一两个人会陪我们坐,吃的时候,院长有只狗叫阿毛,土狗来的,但很聪明,会在我们桌下钻来钻去,几个女学生,有时候会打赏他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实在是很不懂事,潜意识里就当那里一饭馆,基本上是一吃完,放下碗就跑了,从没有帮收拾过。

每周末我们会带着我们的盆盆罐罐去各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做普查,基本上是跟逃难一样,狼狈不堪,烈日当头,每个人都汗出如浆,晒成黑皮。普查抽无数的血,回来连夜分离血浆,血清和白细胞。那一天是最忙碌的,基本上都会搞到凌晨一两点。但过了那一天以后,日子会比较清闲。


没有电视,村里有条小河绕山环村而过,很浅,逶迤婉转,碧绿如带,我们每天会带上阿毛去那里泡脚。有时候会和阿毛玩扔球捡球,更多时候躺在草地里,在夕阳下闲聊,医院的小道消息,张家长李家短,无脑而浅薄的笑话,傍晚的空气清新而稀薄,与城市里那种炎热粘稠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才想起为何我突然怀念那时候了,大约就是这河边的平静而简单的时光吧。

写完了,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写,大家一定想,这有啥呢?不就是一个游记么?是的,我发现,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通常是,我努力了,但仍然写不出它的好。


那段时间3个月就结束了,记得临走前一天,院长的一个手下吃饭时对我们说,院长一直觉得亏待我们了,让我们做好准备,明天,院长要特地请人来做这里地方的特色菜。我们追问,他又不说,搞得我们心痒痒的。这个地方有些菜,的确是神秘而恐怖的,比如吃生血啊比如吃蛆啊,俺是吃货中的拼命三郎,为此想了一夜。

第二天因为打包,清理东西的缘故,到饭点才去的,饭还是粥,菜多了一些蔬菜,大厨还在灶堂里弄,一会端上一盆干锅肉,一盆水煮的肉,我们那个省素有吃狗风俗,并且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一看就知道是狗肉,真的有点小失望,接着端上来一盘片状的东西,院长手下介绍说,你们别的地方肯定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是狗的脊梁骨锤碎,拌了狗血,糯米,花生等装进狗肠里蒸熟,再煎炸。这个我倒是从来没吃过的,夹了一块吃,实话说,并没有多好吃,因为那骨渣子还是感觉的到,口感不是很好的。我夹着剩下的半块,想着怎么处理它,这时候听师妹失声说:阿毛呢?它怎么不在?

院长手下那个小伙子笑着说,哈哈,阿毛在桌上了啊。

我们都面面相觑,一声都不敢吭,那顿饭,没几个人动肉的,因为要赶车,匆匆的就结束了。


普查时候忙死人的紧张,之后全周的放松,这种大松大弛,加上阿毛猝然结束的生命,或许,就是我记忆深刻的原因吧。
认真读完了。
小芳风格比较朴实严谨,是不是跟她职业有关。
我思维比较跳脱发散,从来没有腹稿的习惯,不太会老老实实专心正经写一件事,跟着脑洞胡跑,想到哪写到哪。
经常写着写着就扯了十万八千里远。
我们的共同点,大概是白描的文字风格,和打底的一点不太直露的悲悯。
 

bbjj

无官一身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那一年,我下乡》
作者:frontenac(家园称小芳)

那天回帖的时候,说到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随口就提到那一年我下乡。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提到这个,我坐在电脑前试图打下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记忆里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这些片段像被树叶筛过的阳光闪闪发亮,在我面前跳舞,当我试图抓住它们,却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怎么也拼凑不出一幅明晰的图。
那一年我在读书,导师有个项目,要下乡去普查,这是我们第一次下乡,在一个很边远很边远的乡,居民们都不是汉族,普遍讲我不懂的各种方言,也是这次下乡,让我知道,农村真的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是坐在高楼大厦里吹空调的人想象不到的。

为了避免人肉,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当时我们是以某乡卫生院为据点,导师住在卫生院院长家,我们则分散住在生活条件好的居民家里。吃饭着是统一到卫生院院长家吃,院长老婆做,院长是个五短身材明显多血质外貌的壮汉,声如洪钟,每次见到我们去吃饭,都会不好意思搓手,然后说,哎呀,对不起,我们这小地方,没啥好吃的,或者,俺那婆娘,不会做饭,辛苦你们啦。

其实我挺爱吃他老婆做的饭的。不知道是因为没钱,还是天气,习惯使然,那里不吃饭的,只吃粥,粥也不能全大米的,得加一半的玉米。据说如果穷的话,只能是玉米的。我特别喜欢这种稠厚的玉米粥,我们那里的大米米浆少,做出来的粥很清,但加了糯玉米以后,真是又稠又香又甜,不用菜我都能吃一盆子。每天菜的确是比较少的,但我很爱吃那些炒红薯藤,豆苗,南瓜苗什么的,新鲜也好吃,那里的菜都是菜油炒的,特香,肉每天只有一个,有时候肉片,周末有腊肉,熏鱼等很地方的菜,都是大辣大麻大酸大咸,这是我们的最爱。当然也有不爱的,我的一个男同学,就是不能连续两天不吃干米饭的,后来每次一看到粥就想哭了。

那时候去了就是吃饭,通常我们学生一桌,卫生院一两个人会陪我们坐,吃的时候,院长有只狗叫阿毛,土狗来的,但很聪明,会在我们桌下钻来钻去,几个女学生,有时候会打赏他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实在是很不懂事,潜意识里就当那里一饭馆,基本上是一吃完,放下碗就跑了,从没有帮收拾过。

每周末我们会带着我们的盆盆罐罐去各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做普查,基本上是跟逃难一样,狼狈不堪,烈日当头,每个人都汗出如浆,晒成黑皮。普查抽无数的血,回来连夜分离血浆,血清和白细胞。那一天是最忙碌的,基本上都会搞到凌晨一两点。但过了那一天以后,日子会比较清闲。


没有电视,村里有条小河绕山环村而过,很浅,逶迤婉转,碧绿如带,我们每天会带上阿毛去那里泡脚。有时候会和阿毛玩扔球捡球,更多时候躺在草地里,在夕阳下闲聊,医院的小道消息,张家长李家短,无脑而浅薄的笑话,傍晚的空气清新而稀薄,与城市里那种炎热粘稠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才想起为何我突然怀念那时候了,大约就是这河边的平静而简单的时光吧。

写完了,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写,大家一定想,这有啥呢?不就是一个游记么?是的,我发现,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通常是,我努力了,但仍然写不出它的好。


那段时间3个月就结束了,记得临走前一天,院长的一个手下吃饭时对我们说,院长一直觉得亏待我们了,让我们做好准备,明天,院长要特地请人来做这里地方的特色菜。我们追问,他又不说,搞得我们心痒痒的。这个地方有些菜,的确是神秘而恐怖的,比如吃生血啊比如吃蛆啊,俺是吃货中的拼命三郎,为此想了一夜。

第二天因为打包,清理东西的缘故,到饭点才去的,饭还是粥,菜多了一些蔬菜,大厨还在灶堂里弄,一会端上一盆干锅肉,一盆水煮的肉,我们那个省素有吃狗风俗,并且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一看就知道是狗肉,真的有点小失望,接着端上来一盘片状的东西,院长手下介绍说,你们别的地方肯定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是狗的脊梁骨锤碎,拌了狗血,糯米,花生等装进狗肠里蒸熟,再煎炸。这个我倒是从来没吃过的,夹了一块吃,实话说,并没有多好吃,因为那骨渣子还是感觉的到,口感不是很好的。我夹着剩下的半块,想着怎么处理它,这时候听师妹失声说:阿毛呢?它怎么不在?

院长手下那个小伙子笑着说,哈哈,阿毛在桌上了啊。

我们都面面相觑,一声都不敢吭,那顿饭,没几个人动肉的,因为要赶车,匆匆的就结束了。


普查时候忙死人的紧张,之后全周的放松,这种大松大弛,加上阿毛猝然结束的生命,或许,就是我记忆深刻的原因吧。
我没看过这篇,可怜的阿毛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96.50%
没看过这篇,小芳文笔确实很好,楼主也很好
《那一年,我下乡》
作者:frontenac(家园称小芳)

那天回帖的时候,说到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随口就提到那一年我下乡。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提到这个,我坐在电脑前试图打下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记忆里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这些片段像被树叶筛过的阳光闪闪发亮,在我面前跳舞,当我试图抓住它们,却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怎么也拼凑不出一幅明晰的图。
那一年我在读书,导师有个项目,要下乡去普查,这是我们第一次下乡,在一个很边远很边远的乡,居民们都不是汉族,普遍讲我不懂的各种方言,也是这次下乡,让我知道,农村真的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是坐在高楼大厦里吹空调的人想象不到的。

为了避免人肉,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当时我们是以某乡卫生院为据点,导师住在卫生院院长家,我们则分散住在生活条件好的居民家里。吃饭着是统一到卫生院院长家吃,院长老婆做,院长是个五短身材明显多血质外貌的壮汉,声如洪钟,每次见到我们去吃饭,都会不好意思搓手,然后说,哎呀,对不起,我们这小地方,没啥好吃的,或者,俺那婆娘,不会做饭,辛苦你们啦。

其实我挺爱吃他老婆做的饭的。不知道是因为没钱,还是天气,习惯使然,那里不吃饭的,只吃粥,粥也不能全大米的,得加一半的玉米。据说如果穷的话,只能是玉米的。我特别喜欢这种稠厚的玉米粥,我们那里的大米米浆少,做出来的粥很清,但加了糯玉米以后,真是又稠又香又甜,不用菜我都能吃一盆子。每天菜的确是比较少的,但我很爱吃那些炒红薯藤,豆苗,南瓜苗什么的,新鲜也好吃,那里的菜都是菜油炒的,特香,肉每天只有一个,有时候肉片,周末有腊肉,熏鱼等很地方的菜,都是大辣大麻大酸大咸,这是我们的最爱。当然也有不爱的,我的一个男同学,就是不能连续两天不吃干米饭的,后来每次一看到粥就想哭了。

那时候去了就是吃饭,通常我们学生一桌,卫生院一两个人会陪我们坐,吃的时候,院长有只狗叫阿毛,土狗来的,但很聪明,会在我们桌下钻来钻去,几个女学生,有时候会打赏他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实在是很不懂事,潜意识里就当那里一饭馆,基本上是一吃完,放下碗就跑了,从没有帮收拾过。

每周末我们会带着我们的盆盆罐罐去各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做普查,基本上是跟逃难一样,狼狈不堪,烈日当头,每个人都汗出如浆,晒成黑皮。普查抽无数的血,回来连夜分离血浆,血清和白细胞。那一天是最忙碌的,基本上都会搞到凌晨一两点。但过了那一天以后,日子会比较清闲。


没有电视,村里有条小河绕山环村而过,很浅,逶迤婉转,碧绿如带,我们每天会带上阿毛去那里泡脚。有时候会和阿毛玩扔球捡球,更多时候躺在草地里,在夕阳下闲聊,医院的小道消息,张家长李家短,无脑而浅薄的笑话,傍晚的空气清新而稀薄,与城市里那种炎热粘稠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才想起为何我突然怀念那时候了,大约就是这河边的平静而简单的时光吧。

写完了,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写,大家一定想,这有啥呢?不就是一个游记么?是的,我发现,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通常是,我努力了,但仍然写不出它的好。


那段时间3个月就结束了,记得临走前一天,院长的一个手下吃饭时对我们说,院长一直觉得亏待我们了,让我们做好准备,明天,院长要特地请人来做这里地方的特色菜。我们追问,他又不说,搞得我们心痒痒的。这个地方有些菜,的确是神秘而恐怖的,比如吃生血啊比如吃蛆啊,俺是吃货中的拼命三郎,为此想了一夜。

第二天因为打包,清理东西的缘故,到饭点才去的,饭还是粥,菜多了一些蔬菜,大厨还在灶堂里弄,一会端上一盆干锅肉,一盆水煮的肉,我们那个省素有吃狗风俗,并且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一看就知道是狗肉,真的有点小失望,接着端上来一盘片状的东西,院长手下介绍说,你们别的地方肯定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是狗的脊梁骨锤碎,拌了狗血,糯米,花生等装进狗肠里蒸熟,再煎炸。这个我倒是从来没吃过的,夹了一块吃,实话说,并没有多好吃,因为那骨渣子还是感觉的到,口感不是很好的。我夹着剩下的半块,想着怎么处理它,这时候听师妹失声说:阿毛呢?它怎么不在?

院长手下那个小伙子笑着说,哈哈,阿毛在桌上了啊。

我们都面面相觑,一声都不敢吭,那顿饭,没几个人动肉的,因为要赶车,匆匆的就结束了。


普查时候忙死人的紧张,之后全周的放松,这种大松大弛,加上阿毛猝然结束的生命,或许,就是我记忆深刻的原因吧。
 

阿吾

踏实做事 有趣做人
最大赞力
0.06
当前赞力
100.00%
《那一年,我下乡》
作者:frontenac(家园称小芳)

那天回帖的时候,说到写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随口就提到那一年我下乡。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提到这个,我坐在电脑前试图打下什么的时候,发现自己记忆里只有一些零碎的片段,这些片段像被树叶筛过的阳光闪闪发亮,在我面前跳舞,当我试图抓住它们,却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怎么也拼凑不出一幅明晰的图。
那一年我在读书,导师有个项目,要下乡去普查,这是我们第一次下乡,在一个很边远很边远的乡,居民们都不是汉族,普遍讲我不懂的各种方言,也是这次下乡,让我知道,农村真的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这是坐在高楼大厦里吹空调的人想象不到的。

为了避免人肉,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当时我们是以某乡卫生院为据点,导师住在卫生院院长家,我们则分散住在生活条件好的居民家里。吃饭着是统一到卫生院院长家吃,院长老婆做,院长是个五短身材明显多血质外貌的壮汉,声如洪钟,每次见到我们去吃饭,都会不好意思搓手,然后说,哎呀,对不起,我们这小地方,没啥好吃的,或者,俺那婆娘,不会做饭,辛苦你们啦。

其实我挺爱吃他老婆做的饭的。不知道是因为没钱,还是天气,习惯使然,那里不吃饭的,只吃粥,粥也不能全大米的,得加一半的玉米。据说如果穷的话,只能是玉米的。我特别喜欢这种稠厚的玉米粥,我们那里的大米米浆少,做出来的粥很清,但加了糯玉米以后,真是又稠又香又甜,不用菜我都能吃一盆子。每天菜的确是比较少的,但我很爱吃那些炒红薯藤,豆苗,南瓜苗什么的,新鲜也好吃,那里的菜都是菜油炒的,特香,肉每天只有一个,有时候肉片,周末有腊肉,熏鱼等很地方的菜,都是大辣大麻大酸大咸,这是我们的最爱。当然也有不爱的,我的一个男同学,就是不能连续两天不吃干米饭的,后来每次一看到粥就想哭了。

那时候去了就是吃饭,通常我们学生一桌,卫生院一两个人会陪我们坐,吃的时候,院长有只狗叫阿毛,土狗来的,但很聪明,会在我们桌下钻来钻去,几个女学生,有时候会打赏他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实在是很不懂事,潜意识里就当那里一饭馆,基本上是一吃完,放下碗就跑了,从没有帮收拾过。

每周末我们会带着我们的盆盆罐罐去各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做普查,基本上是跟逃难一样,狼狈不堪,烈日当头,每个人都汗出如浆,晒成黑皮。普查抽无数的血,回来连夜分离血浆,血清和白细胞。那一天是最忙碌的,基本上都会搞到凌晨一两点。但过了那一天以后,日子会比较清闲。


没有电视,村里有条小河绕山环村而过,很浅,逶迤婉转,碧绿如带,我们每天会带上阿毛去那里泡脚。有时候会和阿毛玩扔球捡球,更多时候躺在草地里,在夕阳下闲聊,医院的小道消息,张家长李家短,无脑而浅薄的笑话,傍晚的空气清新而稀薄,与城市里那种炎热粘稠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才想起为何我突然怀念那时候了,大约就是这河边的平静而简单的时光吧。

写完了,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写,大家一定想,这有啥呢?不就是一个游记么?是的,我发现,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通常是,我努力了,但仍然写不出它的好。


那段时间3个月就结束了,记得临走前一天,院长的一个手下吃饭时对我们说,院长一直觉得亏待我们了,让我们做好准备,明天,院长要特地请人来做这里地方的特色菜。我们追问,他又不说,搞得我们心痒痒的。这个地方有些菜,的确是神秘而恐怖的,比如吃生血啊比如吃蛆啊,俺是吃货中的拼命三郎,为此想了一夜。

第二天因为打包,清理东西的缘故,到饭点才去的,饭还是粥,菜多了一些蔬菜,大厨还在灶堂里弄,一会端上一盆干锅肉,一盆水煮的肉,我们那个省素有吃狗风俗,并且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一看就知道是狗肉,真的有点小失望,接着端上来一盘片状的东西,院长手下介绍说,你们别的地方肯定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是狗的脊梁骨锤碎,拌了狗血,糯米,花生等装进狗肠里蒸熟,再煎炸。这个我倒是从来没吃过的,夹了一块吃,实话说,并没有多好吃,因为那骨渣子还是感觉的到,口感不是很好的。我夹着剩下的半块,想着怎么处理它,这时候听师妹失声说:阿毛呢?它怎么不在?

院长手下那个小伙子笑着说,哈哈,阿毛在桌上了啊。

我们都面面相觑,一声都不敢吭,那顿饭,没几个人动肉的,因为要赶车,匆匆的就结束了。


普查时候忙死人的紧张,之后全周的放松,这种大松大弛,加上阿毛猝然结束的生命,或许,就是我记忆深刻的原因吧。
五年前,五分集体出走小芳在BM发表的
 

zyx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本大王想到了,从出生开始,每天都在走向生命终点,还停不下来,更是悲伤得难以自已
其实想一下,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悲哀,如果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的话。所以活着就珍惜每一天,不留遗憾。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96.50%
赞,本大王也同意这个观点,死神才真正公平,无论王侯将相,乞丐流民,都逃不了这个宿命
有种说法,死亡可能是新的开始,就如同一片雪花,融化成水滴一样,只是换了种形式
其实想一下,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悲哀,如果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的话。所以活着就珍惜每一天,不留遗憾。
 

zyx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赞,本大王也同意这个观点,死神才真正公平,无论王侯将相,乞丐流民,都逃不了这个宿命
有种说法,死亡可能是新的开始,就如同一片雪花,融化成水滴一样,只是换了种形式
嗯,万物平等,生命都有终结。你认为死亡是换了种形式的新的开始?心凝形释?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