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量识?
因明前派论师认为,非量识有五种:1、现而不定识;2、伺察意;3、已决识;4、颠倒识;5、犹豫识。
1、现而不定识:也叫见而不定识,其法相是不违背反方面的增益而显现外境的自相的无分别识。即外境中存在自相的法,已经全部在它面前显现出来,只不过它没有生起真实的定解。
比如:眼见花绳就是眼识显现花绳,显现花绳的眼识是无分别识;因为不能断定是花绳,这是不定,即不能断定真相;误认为是花蛇就是增益;什么是增益?增益就是本来没有的法,说成有。而不定识属于现量识,但现量看见和比量推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其差别在于现量直接取外境自相,比量将自相和总相误执为一体的间接取境。
现而不定识有三种
(1)、境相不明见而不定识:所显现的对境就像闪电一样快速,令人无法看清,或者不经意、未察觉而不能断定,比如一晃而过之事物、空中闪电、极快的说话声音、不清晰的梦境等。在平时生活里都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一辆汽车飞奔而过,我们还没看清飞奔而来的是什么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眼识到底生起没有呢?按照因明的观点来讲是生起了。为什么呢?因为前一刹那的对境、作意和根三种因缘已经具足了,第二刹那肯定会生起眼识。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现量看到和比量推理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一般人来讲,根本无法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情况叫现境不明的见,就是现而不定识。
(2)、心没有专注见而不定识:由于心太专注而未察觉周围发生的事,一个外境虽然已经出现,但因不察觉而未能断定真相。比如专心看书时,听不见别人的敲门声,甚至敲门的人进来了也没有察觉,还有心特别专注时,吃不出食物的味道等。也许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在商店里面买东西,心专注在某个商品上,此时旁边有熟人擦肩而过,但是由于心太专注的缘故,并没有对眼前浮现的对境(熟人)产生起定解,过后当熟人和自己说起这件事时,就会诧异地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呢?”这都是心太专注,所以对境虽然已经显现了,但是却没有了知而不能断定。
(3)、根识错乱导致现而不定识:比如说将黄色的海螺看成黄金,或者把贝壳见成银子等。外境虽然已经显现了,但因为自己的根识错乱的缘故,没有见到本体的真相而不能断定真实的外境,这就是根识错乱导致的见而不定识。
因为现而不定识不能断定真相,所以不是正量。
2、伺察意:就是人们平常凭自己的估计来判断一件事物,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事实相符,这就是伺察意的定义。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估计,并且估计的结论与事实相符。比如:我估计今天看完这本书,果真看完这本书。
伺察意有三种:
(1)、无理由伺察意:对存在的对境作没有任何理由的估计,并且结论与事实相符。比如说:“我估计今天不停水。”结果真的没有停水,这就是无理由伺察意。
如果对根本不存在的对境作无理估计,不会得出与事实相符的结论,所以不是这里所说的伺察意。如:“我估计这地下有黄金。”结果根本没有这回事。
(2)、颠倒理由伺察意:依靠不能确定或者不成立的理由来断定所立(结果)真实。
比如:以不能确定是烟的对境(雾),来断定有火:
有法:那边
所立:有火
因:看那边黑呼呼的肯定是烟,有烟就肯定有火。
比如: 还有以不能成立的理由断定有火:
有法:那边
所立:有火
因:有牛故
牛不能作为有火的理由依据。
(3)、不定理由伺察意:即不懂三相推理的人,把正确的三相推理用作估计地说。比如:说“柱子肯定无常,因为所作的缘故。”这个句子,如果真正懂得三相推理的人,说这个句子是正确的,但因为他不是用三相推理推断,而只是凭自己估计的结果说:“它是所作的缘故,应该是无常”。这样就是不定理由伺察意。
3、已决识:将已经知道的事情不断地加深了解就是已决识。换句话说,已经知道了的事再再地知道叫已决识。事实上这是一种遣除增益的智慧,但对方却把它归为非量识,它的所取境是前面作用未失的定解。
已决识有三种:
(1)、现量已决识:比如看柱子的时间是十个刹那,这十个刹那全部是现量识的相续,但是唯独第一刹那是纯粹的现量识,第二刹那以上就是不舍现量的已决识,即现量已决识。
(2)随现量已决识:即回忆过去现量的心识。比如昨天现量见到了柱子,今天回忆柱子的心识没有离开昨天的现量,就是随现量已决识。
(3)随比量已决识:回忆过去比量推测结果的心识,比如昨天以比量推测:以烟推知有火。今天回忆的心识也没有离开昨天的比量推理,就是随比量已决识。
4、颠倒识:颠倒认知对境的识,比如见二月的眼识等。还有,以相违因推理得出的颠倒结果也是颠倒识。比如:
有法:柱子
所立:无常
因:非所作故。
5、犹豫识:比如别人说:“这不是花蛇是花绳。”由于自己未能看清到底是不是花绳而产生犹豫,这就是犹豫识。以不定因推理得出的结果犹豫不定,也是犹豫识。比如:
有法:柱子
所立:无常或者常有
因:所作故
我想,顿悟不排除逻辑推理的可能,
但顿悟是跟印象有关,一种具有震撼力的印象,
而这种震撼力,是来自于一种强大的事实,
也可能是多种强大的事实所共同构成的印象,
所共同创造的震撼力,
所以有句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
那么, 到底辩论的是什么?大家想听故事,我到因明讲记里面去选一个故事吧,是法称论师当年和外道辩论的故事。
[FONT=楷体_GB2312]当年印度那烂陀寺受到森噶绕匝雅等外道的辩论挑战。当时,此外道非常出名,那烂陀寺的很多班智达与他辩论时,感到非常困难,致使他们辩论的时间延期到了明年;[/FONT]
[FONT=楷体_GB2312]第二年,那烂陀寺的班智达迎请了法称论师与外道进行辩论。当时印度鹿野苑的波斯匿王,为了双方的辩论,也迎请了一些佛教的论师、班智达,以及外道的智者,并亲自作证,举行公开辩论。[/FONT]
[FONT=楷体_GB2312]辩论开始时,外道森噶绕匝雅当众宣布:如果今天辩论负输,我不但要把自己的宗教推翻,恭恭敬敬地加入你们的宗教,而且我还要自己跳恒河死去;如果法称论师你失败,那么你们也必须皈依我们的宗教,法称论师你也必须跳恒河而死。法称论师对此也作出了承诺。[/FONT]
[FONT=楷体_GB2312](当时他们这种方式,现在世间也有,比如:如果我输了,那我这一百块钱就是你的,反之,若你输了,那你这一百块钱就是我的。比较富裕的人,把几万块钱、轿车、房屋等作赌注;贫穷的人,虽然没有这么多的钱,也有把生活开支作赌注的。当时这些人,跟现在比较起来,仅仅是赌注不同而已。)把自己的生命作为辩论的赌注,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没有一定的把握,是谁也不敢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外道彻底失败了。他实在是走投无路,准备跳恒河以兑现诺言,在那一瞬间,法称论师心里生起强烈的大悲心,就劝阻他不要跳,但外道论师不肯。他不但要跳河自杀,而且还对自己的大徒弟巴杂阿匝雅说,我今天死了以后,希望你跟法称论师继续进行辩论,当然能辩赢是最好的,如果辩输了也没办法;我死了以后,发愿转生为你的儿子,我下一辈子再跟他进行辩论。之后他就跳恒河而死,第二年,此外道确实转生为其大弟子的儿子。后来,巴杂阿匝雅专门学习降伏的密咒,以及一些因明辩论方面的推理。到了第七年的时候,他向法称论师挑战,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也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自己实在没办法,也是跳恒河而死。由此,佛法的光明普照四方,法称论师也成为整个世间的庄严。[/FONT]
[FONT=楷体_GB2312]所以并不是仅仅某个人说佛教很殊胜,然后佛教就变成了真理性的宗教。现在世间上有各种各样的,以政治、经济、精神庇护等原因而开创的宗教,但只有佛教,才是真正具有智慧和慈悲的宗教。对这样的宗教,这样甚深的意义,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在每个人的心相续中对她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呢?只有通过学习、研究因明,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只有通达了陈那、法称论师所著论典的究竟法义,对佛教的真理我们才会真正了解,同时,我想有关本尊也会摄受加持的。[/FONT]
好奇的问一下,释迦摩尼的顿悟,是推理的结果吗?
跟直觉一点关系也没有?还是推理+直觉?
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和直觉,许多人的反应、瞬间抉择,都是出于一种本能。
比如前阵子中国有一个新闻,
一个高中生和同学骑摩托车返校,迎面来了一辆大卡车,
后面的高中生先看到,在几秒钟内做出决定,一把推开前面的同学,自己被撞伤。
在这几秒钟之内,他怎样做出推理呢?如果不是他的道德习惯形成道德本能,他无法把别人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