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基督信仰和生活(读经笔记)

M

MAIL98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老实说,我妈的滔滔不绝里面,忽悠的成分多。我爸的滔滔不绝里面,真实的成分多。这是我多年侦查的结果。所以不能说能言善辩的都是忽悠。

忽悠的人在我这都忽悠不成,我老转换话题,结果他们自己晕了
 
M

MAIL98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谢谢你包容我,我有时说话挺伤人的。
谢谢就不必了,包容的,有吗?我可是全凭感觉,喜欢的就欧不喜的就
砸砸,没你那多花花肠孑哦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我的这一篇《命运的转机》终于写好了,是预定论系列的第四篇。附上两篇原文研究“希腊文的使刚硬”和“希腊文的拣选与恨”,和“我们是谁?——人称的泛指与特指”作为研经辅助。我把“神之爱与拣选”预定论系列改名为“命运的转机”,这一篇是系列四,算是预定论的高潮部分,也算是回答了很多人对于神的预知预定和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对于预定论系列,或许我还会写一个结尾才算圆满,“两约之间”,还在酝酿中。

“命运的转机”(预定论系列)目录:
系列一“神之爱与恨”P261
系列二“没有一个义人吗?” P335
系列三“行真理的必来就光”P339
系列三附加“祂离我们各人不远”P365
系列四“命运的转机”P387
 
最后编辑: 2013-07-25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我们”是谁?


——人称的泛指与特指

圣经中有一处较为争议的经文,使人误以为一个人的永生与灭亡是一个早已预定好了的、无法改变的宿命。那就是以弗所书1:4,这句经文令许多人欢喜,又另许多人沮丧。

1:4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宿命论者认为,这里的“我们”是指具体的个人,即上帝点名预定哪些人得救。结合罗马书9:11-13节的错解,在善恶还没有做出来之前,这一切都已经预定好了。然而这种宿命式神学却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他们所说的“预定得救”的人,到底是哪些人呢?得救者的名单,圣经中并不存在,到底谁得救、谁不得救,圣经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如果说得救的标志就是“信”,那么在“信”的问题上,也可以进行掺水、造假、偷梁换柱,公说公信了、婆说婆信了。每个宗派、每个教会,他们对“信”的定义、得救的原则都可以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打擦边球的、浑水摸鱼的、滥竽充数的、故弄玄虚的,定心丸、糖衣炮弹、得救宣告,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宿命式预定论,给教会带来的到底是建造还是破坏呢?它到底是真理还是谎言?

如果说从神的角度讲,祂早已经定好了谁得救、谁灭亡,那么从人的角度讲,这个“我们”却成为了一个抽象、主观、神秘的称谓。任何自认为可以上天堂的人,都有理由将自己代号入座,假设、猜想甚至欺骗自己是拥有永生之宿命的。他们甚至可以根据这一宿命论的原理,假设猜想甚至捏造哪些人是注定灭亡的。被加尔文主义者烧死的信徒可以这么认为,烧死他们的加尔文主义者也可以这么认为。宗教战争的敌对双方都以上帝的名义打击对方。一旦“被预定”的“我们”成为一种主观的名词,那就尽可以发挥想象:“我们”的概念可以极其狭窄,用来党同伐异;也可以毫无边际,用来收买人心。“我们”成了一种百用百搭的万灵药,符合众多宗教人士的情感需求。

将“我们”解释为具体的个人,然后又抽象化,是一种常见的解经谬误。这种解经方法不是把圣经置于神学之上,而是把神学置于圣经之上。人先设定好某种神学,确定它为无误,然后再把圣经断章取义地解释,让圣经的解释符合这种神学的需要。这种解释根本经不起上下文的推敲和其他经文的矛盾限制。

1:4节的“我们”到底是指具体的个人,还是指一个群体的统称?到底上帝是具体点名地预定某人得救,还是设定好原则,使人得以通过这一原则而加入预定的团体?这就需要通过人称的“泛指”与“特指”来分析这一人称的正确解释。

圣经中许多经文存在人称的“泛指”和“特指”。而对泛指和特指的误会往往会影响对经文的正确解读。泛指就是说这段经文所提到的人或群体,是指所有人或指定群体中的所有人。特指是说这段经文所提到的人不是指所有人,而是特指具体的个人。而泛指和特指,首先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决定;其次根据其它经文的限制前提。即如果圣经存在矛盾经文,产生了限制前提,就需要在限制以内定义,以达到经文的融会贯通。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保罗提到自己的传道人身份时所用的称谓。

林前9:27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我”、“自己”不是特指保罗本人,而是泛指广义教会中“传道人”这个身份。当然,这里是指广义的教会,和广义的“传道人”。任何教会的职份都不是得救的保证,只有能使人结果子的信心,才能使人得救。因此保罗才特意提到“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因为这是一种生命的能力。如果传道人自己没有生命的能力,没有果子、见证,那么说明他自己可能都没有信,他也就无法得救。这不是说保罗怀疑自己没有果子,在圣经其他经文中,保罗多次提到自己的果子,并坚信自己已经得救(徒23:1,林前4:9-16,林后6:3-10,提后4:7-8 等)。保罗在这里是用传道人的身份提醒其他传道人,因为使人得救的不是职份而是信心。

耶稣基督常常对门徒提到“你们”,对于当时的门徒来说,“你们”就是指这些听道的门徒。然而当圣经记下这些话,这经文中的“你们”却是指当时的门徒所代表的历世历代的教会。

14:27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15:4-5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

15:10-12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

15:18-19 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

16:13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原文作进入)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

可见,这个“你们”不是指具体的个人,也不是限指当时听道的门徒,而是指教会。

希伯来书第10章的经文常给人带来困扰,令人质疑得到救恩的人是否还会失去救恩。然而使用泛指和特指的原则,就可以得到清晰的答案。

10:19-29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这里的“弟兄们”和“我们”不是指狭义的教会,即重生得救的信徒群体,而是指广义的教会,即受洗入教自称为基督徒的所有人。卖主的加略人犹大、爱世界的离弃保罗的底马(西4:14,门1:24)、和曾经担任执事的尼哥拉(徒6:5)都曾经是广义教会的一员,但他们最终都离弃、背叛了主(提后4:10,启2:6,15),不属于狭义教会。因为“教会”这个群体是动态的,时间会验证谁属于真正的“教会”(太13:18-30),只有经过验证拥有真信心的人才属于狭义教会。广义的教会,包含了真假信徒。也就是说,这里的“故意犯罪”的人,是指广义教会中有名无实的信徒,一再赖恩犯罪、亵渎圣灵,因此无法得到赦免。希伯来书2:1的“我们”,3:12的“弟兄们”、“你们”以及4:1 的“我们”都是指广义的教会。

保罗书信中提到“你们”、“我们”的称呼,其含义并非统一或一概而论的,而是需要通过上下文来辨别其所指的对象。
3:9 这却怎么样呢?我们他们强吗?决不是的。因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恶之下

这里,保罗写信的对象是罗马的外邦信徒,保罗自己是犹太人,但这里的“我们”却是指外邦人。根据上下文,这里的“他们”是指犹太人。

1:22-23 (保罗的陈述)那时,犹太信基督的各教会都没有见过我(指保罗)的面。不过听说,那从前逼迫我们的,现在传扬他原先所残害的真道

这里的“我们”不是特指具体的个人,而是泛指“教会”。
林后3:3 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借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

这里的“我们”是指上下文中第8、9节所提及的“属灵的职事”。

林后7:2-3 你们要心地宽大收纳我们我们未曾亏负谁,未曾败坏谁,未曾占谁的便宜。我说这话,不是要定你们的罪。我已经说过,你们常在我们心里,情愿与你们同生同死

这里的“我们”是指上下文中6:1节提到的“与神同工的人”或6:4节的“神的用人”。

林后10:8 主赐给我们权柄是要造就你们,并不是要败坏你们。我就是为这权柄稍微夸口,也不至于惭愧

根据上下文,特别是林后11:11-15节,这里的“我们”是指使徒,“权柄”是指使徒的权柄。

林前2:7 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

这里,“我们”是指“教会”。

约一1:6-10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 7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8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9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10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10节“说自己没有犯过罪”的“我们”,即说谎者,不是泛指所有人,而是特指约一1:6,2:4节中的那些自称为信徒,却不遵守主道的人。详见“祂离我们各人不远”一文。

1:4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这里的“我们”不是特指具体的个人,而是泛指“教会”,即“基督的新妇”。弗1:9,林前2:7,弗3:11所提及的“奥秘”是指“福音的奥秘”,见弗3:6。福音的奥秘就是信者得永生,与基督合一,见约3:16。预定的旨意、福音的奥秘、拣选的原则都是指同一件事情。参考经文有:约17:24,弗5:25-27,约3:29,启19:7,21:9,西1:16-20,来2:10-13,弗3:6-11。关于以弗所书第1章的详细分析,请参考“命运的转机”一文。

综上所述,人称的泛指和特指,或人称的正确解释,不是根据个人的主观臆断来决定的,也不是为了迎合某种神学而进行假设或猜测,而是需要通过上下文的分析,并受到其他经文的限制融会贯通地解释,其答案是严谨细致而无漏洞的。正确的“人称”解释,使得经文之间是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对立的,是流畅通顺而不是晦涩矛盾的。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希腊文的“拣选”与“恨”

希腊文的“拣选”

罗马书9:11 常被引用来支持宿命式预定论,因为其中有两个关键字影响其解释,一是“拣选”,二是“恨”。

9:11-13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的。”

“拣选”这个字常被解释为“预定得永生或预定下地狱”。然而这样的解释正确吗?若是仔细查考,不难发现这个字的含义就是“选择”,除此以外并无他意。“拣选”这个字本身并不包含“拣选”的内容,其内容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定夺。“拣选”这个字并没有“预定得永生或下地狱”的意思,经文的上下文也没有指出拣选的内容是“预定得永生或下地狱”。根据罗马书第9章的上下文,9:11节“拣选”,其内容应该是被赋予“天赋、使命、祝福、恩赐”,而不是“天堂或地狱”。让我们来看看“拣选”的希腊原文在新约中的广泛应用。

9:11的“拣选”希腊原文是eklogEn, 原文编码G1589,字根是eklegomai或ekloge,原文编码G1586,以不同词性(名词或动词)、不同语法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经文中,甚至被用在卖主的犹大身上。

9:15 主对亚拿尼亚说,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拣选(eklogEs,G1589)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

15:7 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exelexato,G1586)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

以上两段经文显示,保罗和彼得的被“拣选”是指被赋予一种使命,即使徒的福音使命。

15:22 那时,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拣选(exelexamenous,G1586)的,就是称呼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这两个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

这里,犹大和西拉被耶路撒冷的教会领袖拣选,赋予使命传递信息给安提阿的教会。

6:5 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exelexanto,G1586)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exelexanto,G1586)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

这里,耶路撒冷的教会拣选七个人做执事。

10:42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exelexamenos,G1586)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这里,伯大尼的玛利亚选择了那上好的福分,就是听神的道。

6:13 到了天亮,叫他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exelexamenos,G1586)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

这里,主耶稣拣选了十二使徒,包括犹大。

6:70 耶稣说,我不是拣选(exelexamEn,G1586)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

这里主耶稣指出,他拣选的人当中,有一个是魔鬼(即犹大)。约6:70的“拣选”(exelexamEn)和罗9:11的“拣选”(eklogEn)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动词Choose的过去完成时,后者是名词choice,两者词根相同,都是来源于ekloge,G1586。

13:17 这以色列民的神,拣选(exelexato,G1586)了我们的祖宗,当民寄居埃及的时候,抬举他们,用大能的手领他们出来。

这里,保罗指出上帝拣选了以色列人(这个民族)作为他的选民。但这个“拣选”显然不保证以色列整个民族都得救,相反,上下文(徒13:18,40-41,45-47)指出大多数以色列人选择了弃绝上帝。这里的“拣选”覆盖了所有以色列人,信的与不信的。显然,这个“拣选”不是指得救的宿命,而是指特殊的使命与祝福。

根据上下文,罗9:11的“拣选”也不是指永生或灭亡(天堂或地狱)的宿命,而是指被赋予使命或恩赐。即在人出生以前,上帝就预先决定了给予一个人什么样的血统、天赋、身份、地位、使命与恩赐,但这些先天性外在因素并不是人得永生的保证。扫罗所代表的,就是上下文中的以色列民族(万族中的长子)以及法老之类的人,即蒙受更多的先天性优待与恩赐的人。雅各所代表的,就是上下文中的外邦人,或蒙受先天性弱势、更低的地位、更少恩赐的人。然而先天性的弱势却是一种化妆的祝福,因为“缺失”下面隐藏的,是对神和他祝福的渴望。也就是说,神用“剥夺”的方式来吸引人追寻祝福,并吸引人靠近那赐福的源头。这就是罗马书第9章所说的“拣选”和“怜悯”所指的含义。这就是祂所说的“拣选”和“怜悯”的含义。(对于罗马书第9章的分析,详见“命运的转机”一文)


希腊文的“恨”

在“神之爱与恨”一文中本人曾经对“恨”这个字做过一些分析,借此机会再作进一步补充、重申和总结。

9:13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恨的。

要了解这里的“恨”之含义,首先要看看这个字在圣经的哪些其它经文中出现过。纵观新约圣经,希腊文的“恨”并非局限于人的情感,也并非局限于苦毒的积怨或仇恨,而是有多种不同的含义。罗9:13的“恨”的希腊原文是“emisesa”,编码G3404,英文直译为“I hate”;该词的词根为misos,编码同为G3404。这个词在不同的语法、词形中可变化为misei, mison, emisEsas, misEseis, misoumenoi等,编码不变。在新约中希腊文的“恨”通常有三种解释:

1. 人之恨

2. 对罪恶的不容

3. 爱的次序


举例如下:

人之恨
5:43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misEseis,G3404)你的仇敌
10:22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misoumenoi,G3404),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对罪恶的不容
1:8-9论到子却说,神阿,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你喜爱公义,恨恶(emisEsas,G3404)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

爱的次序
12:25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mison,G3404)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14:26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misei,G3404)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在此,“恨”的中文译本翻译为“爱我胜过爱”)

值得注意的是,约12:25 的“恨自己的生命”并非指对肉体的伤害,因为圣经存在矛盾经文。弗5:29 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

可见,约12:25的“恨”是指一种优先次序。即神的道在自己的生命之先,当神的道和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发生冲突时,应当以神的道为先,自己的生命为后。这种优先次序的取舍体现在门徒的生活中,更体现在生死攸关的选择中。路14:26的“恨”也是指一种优先次序。即神的道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之先,当神的道和这些人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以神的道为先,其他的为后。

同样,罗9:13的“恨”也是一种优先次序,即神把雅各放在先,以扫放在后。这体现在神给以扫更多的外在的恩赐和优越的条件(长子、继承权、强健的体格和勇猛的精神、父亲的宠爱等),以扫在凡事上具有先天的优先权。而神却给雅各更低的地位和更少的祝福,这反而导致雅各渴望和珍惜祝福,也渴望那位赐恩者。得到先天优先权的以扫反而因为贪恋眼前短暂的享受而失去了恒久的祝福,以至于他的优先权反而成了他的“绊脚石”。然而这种优先次序并不违背上帝公平的原则,因为他的原则就是:多给谁的,向谁多要(路12:48)。以扫也并没有注定灭亡,因为在罗9-11章清楚说明了以扫所代表的以色列民族仍然有悔改的机会。可见,这里的“恨”与仇恨、偏见无关,是一种特殊的应用,仅仅代表“次序”。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希伯来文的“使刚硬”

“上帝使法老的心刚硬”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有人用它来支持宿命式预定论,说明法老是被上帝单方面操控的,所以才会硬着心不让以色列人离开,招致埃及十灾。例举经文如下(括号内为希伯来原文)。

7:1-4 耶和华摩西说,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神,你的哥哥亚伦是替你说话的。凡我所吩咐你的,你都要说。你的哥哥亚伦要对法老说,容以色列人出他的地。我要使法老的心刚硬(achzq),也要在埃及地多行神迹奇事。但法老必不听你们,我要伸手重重地刑罚埃及,将我的军队以色列民从埃及地领出来

“使刚硬”的希伯来原文是“achzq”,原文编码H2388,英文直译为“to fasten upon; hence, to seize, be strong (figuratively, courageous, causatively strengthen, cure, help, repair, fortify), obstinate; to bind, restrain, conquer.”这个字在圣经中出现过200多次。最常用来形容“鼓励、促进、施加影响力”,有时用来形容“帮助、使坚固、使强壮” ,有时翻译为“建造、修建”,但无论何处都没有“操控”的意思。下面举例,从多方面来了解这个字希腊原文的含义。以下所引用的经文所含的字都是与“使刚硬”同字根同编码的(H2388),只是词形语态不同(括号内的是希伯来原文)。

19:16 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u.ichzqu)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虽然天使拉着罗得的手,罗得仍然有权挣脱天使的手拒绝离开。天使拉着罗得是基于罗得的意愿,罗得的女婿不愿离开,他们就没有去找女婿、拉女婿的手。这说明施加影响力的前提和方向是基于已经做出的选择,或已经显明的意愿)

41:56-57 当时饥荒遍满天下,约瑟开了各处的仓,粜粮给埃及人。在埃及地饥荒甚大。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到约瑟那里籴粮,因为天下的饥荒甚大(u.ichzq)。(这里的饥荒“甚大”有在原本饥荒的基础上“持续、恶化、加剧”的意思)

48:2 有人告诉雅各说,请看,你儿子约瑟到你这里来了。以色列勉强(u.ithchzq)在床上坐起来(这里的“勉强”有“鼓励、支撑、加强”的意思)

9:1-3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进去见法老,对他说,耶和华希伯来人的神这样说,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你若不肯容他们去,仍旧强留(mchziq)他们,耶和华的手加在你田间的牲畜上,就是在马,驴,骆驼,牛群,羊群上,必有重重的瘟疫。(这里的“强留”有“抓住、持守”的意思,是一种较量)

12:33 埃及催促(u.thchzq)百姓,打发他们快快出离那地,因为埃及人说,我们都要死了。(施加影响力,促进事态的发展)

14:17我要使埃及人的心刚硬(mchzq),他们就跟着下去。我要在法老和他的全军,车辆,马兵上得荣耀。(此用法同“使法老的心刚硬”)

13:20 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树木没有。你们要放开胆量u.ethchzqthm),把那地的果子带些来

1:38 伺候你,嫩的儿子约书亚,他必得进入那地。你要勉励chzq)他,因为他要使以色列人承受那地为业

3:28 你却要嘱咐约书亚,勉励他(u.chzq.eu),使他胆壮。因为他必在这百姓前面过去,使他们承受你所要观看之地

11:8-9 所以,你们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使你们胆壮thchzqu),能以进去,得你们所要得的那地,并使你们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和他们后裔的地上得以长久。那是流奶与蜜之地。

23:6 所以,你们要大大壮胆u.chzqthm),谨守遵行写在摩西律法书上的一切话,不可偏离左右。(申31:6同)

9:24 这是要叫耶路巴力七十个儿子所受的残害归与他们的哥哥亚比米勒,又叫那流他们血的罪归与帮助e.mchziq)他杀弟兄的示剑人

16:28 参孙求告耶和华说,主耶和华阿,求你眷念我。神阿,求你赐我(u.chzq.ni)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报那剜我双眼的仇。(参孙祈求神给他力量,但选择权和实行权仍然在参孙)

撒上30:6 大卫甚是焦急,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大卫却倚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u.ithchzq)(后半句话英文翻译为“David encouraged himself in the Lord his God”)

6:22 欢欢喜喜地守除酵节七日。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欢喜,又使亚述王的心转向他们,坚固(l.chzq)他们的手,作以色列神殿的工程

2:3 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你虽激动我攻击他,无故地毁灭他,他仍然持守(mchziq)他的纯正

4:3 你素来教导许多的人,又坚固(thchzq)软弱的手。你的言语曾扶助那将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软弱的膝稳固

27:14 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chzq)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22:21 将你的外袍给他穿上,将你的腰带给他系紧achzq.nu),将你的政权交在他手中。他必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犹大家的父

35:3 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chzqu),无力的膝稳固

42:6 耶和华凭公义召你,必搀扶(u.achzq)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中保原文作约)作外邦人的光

3:14 于是灵将我举起,带我而去。我心中甚苦,灵性忿激,并且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大有能力(chzqe)

34:16 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achzq)。只是肥的壮的,我必除灭,也要秉公牧养它们

10:18-19 有一位形状像人的又摸我,使我有力量u.ichzq.ni)。他说,大蒙眷爱的人哪,不要惧怕,愿你平安。你总要坚强。他一向我说话,我便觉得有力量(ethchzqthi),说,我主请说,因你使我有力量

5:3 耶和华阿,你的眼目不是看顾诚实吗?你击打他们,他们却不伤恸。你毁灭他们,他们仍不受惩治。他们使刚硬(chzqu)过于磐石,不肯回头。(这里的“使刚硬”是自己鼓励自己,自己对自己施加影响力,促使自己坚持某个决定)

综上所述,圣经中对“achzq”这个字及其衍生词的应用,从来没有“做决定”或“操控”的意思。在出7:1-4中,“使法老的心刚硬”是指“鼓励、促进、施加影响力”。上帝并没有代替法老做决定,也没有把法老当作傀儡般操控,而是基于法老原本的选择和意愿,对其施加影响力。决定权和实行权仍然在法老自己。上帝对于法老决定的预测,是基于法老过往的历史和人性的规律。若是结合上下文和其他经文进行以经解经的分析,更能有力地证明上帝对于法老的自由意志没有剥夺和操控。详细的分析内容请参考“命运的转机”一文。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命运的转机(一)


远在创世之前

以弗所书第1章(4-5节)是最常被用来支持宿命式预定论的,然而这种预定论却不是一个普世的好消息。对于“被预定得救”的人来说,它是一个美丽的诺言。对于“被预定毁灭”的人来说,它却是一个无情的宣告。对于预定毁灭的人来说,“自由”只是一个谎言和陷阱,人类只不过是上帝手中的玩偶。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无法忽视经文的字面意思“创世之前”、“预定”“拣选”等字眼,却也无法忽视一个事实,即上下文的中心思想不在于个人而在于群体,更无法忽视约翰福音3:16-21节,以及圣经贯彻始终的,上帝给人提供的自由选择。

宿命式的预定论和因信称义的原则显然是相违背的,如果个人的命运早在创世之前就预定了,那么自由意志和个人选择就没有实质意义,宿命论和自由选择之间存在着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主耶稣说圣经是写给婴孩看的(太11:25),我相信上帝的启示不存在神秘主义、也不存在矛盾,且可以用常识理解。我试图通过连贯的阅读和以经解经的方式来寻找一个答案。
下面是以弗所书第1章全文,请连贯地阅读。

1:1-23 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在以弗所的圣徒,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有忠心的人。 2 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3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 4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5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6 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 7 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8 这恩典是神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 9 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 10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11 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得或作成)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 12 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 13 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14 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 15 因此,我既听见你们信从主耶稣,亲爱众圣徒, 16 就为你们不住地感谢神,祷告的时候,常提到你们。 17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 18 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 19 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 20 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 21 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 22 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 23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值得注意的是,第3-12节的原文或KJV版英文,都是用分号、冒号、逗号隔开,中文则用连接词承前启后,说明了这一段的连贯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的经节来理解。要知道“创世之前所预定的”到底是什么,需要把第一章连贯地上几遍。(注:原文虽然没有标点,但是希腊人可以根据他们的口音读出连贯性、停顿和语气来,译文的标点也由此而来)
以弗所书第1章的焦点在于第9节的“预定的美意”和“旨意的奥秘”,而紧接着第10节就指出了答案“使万物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12-23节指出,教会(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是万物中最重要的,是基督的身体,是万物中首先与基督合一的。原文没有小标题,整个第1章是连贯的,第23节是总结,说明以弗所书第1章中提到的“我们”就是指“教会”。

圣经中存在人称的“泛指和特指”的情况,在这里,“我们”不是特指具体的个人,而是泛指“教会”(教会是指信徒的集合而不是指教堂的建筑)(请参考“人称的泛指与特指”一文)。也就是说,“我们”是指一种身份而不是指具体的个人。“预定”的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一种普遍的原则,即“教会与基督合一”和“成为圣洁”。第9节说的很清楚,“所预定的美意”就是“他旨意的奥秘”,也就是是第10节所说的“与基督合一”的原则。而教会必须成为圣洁,也是所预定的原则和内容(第4节),因为上帝对教会的旨意就是源于对基督的厚爱。

17:24 父阿,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哪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

1:4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从这两段经文中可以看出,父神对独生子的爱体现在为他预备教会,教会被形容为基督的新妇。正如亚当被造时,神为他预备女人一样。基督是父神所生,教会也是从基督里生的,与基督一同被称为神的儿女。上帝所预定的,就是为他的独生子造一个新妇(教会),并使她成为圣洁、与基督合一。也就是说,在创世之前所预定的,是一个“家庭计划”。这个家庭计划简单直白、一目了然,没有任何神秘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神学的解经常常把以弗所书第一章的“预定”和圣经中其他经文的“预定”混为一谈,以至于把任何出现“预定”字样的经文,都加上“创世之前”的含义。这种主观的解释没有可靠的依据。在没有“创世之前”的地方加上这几个字,明显是违反实事求是的解经原则,是对原文的不尊重,也是为某些宿命式神学提供的杜撰。事实上,凡是原文中出现“创世之前”字样的经文,都是在述说上帝的家庭计划和原则,所预定的对象都是指“教会”这一身份而不是指具体的个人。没有理由将所有“预定”都做统一的解释,强行地植入宿命式神学思想。对提到“预定”或“拣选”的经文,应当进行逐一的、分别地、结合上下文地进行研究和解释,还给经文一个客观的原貌。


预先所知道的人

罗马书第8章28-30节经常被用来支持宿命式预定论,对此本人有疑义。下面对罗马书第8章的上下文进行连贯的分析。

8:28-30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29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 30 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罗马书第8章是一个连贯的整体,第29节开头有一个连接词“因为”,说明这一段是用来解释上一句或上一段经文。这个连贯词在许多解经中是常被忽略的,如此便造成了脱离上下文的解释,也就改变了经文的原意。若是联系上下文,无论是28节“被召的人”,还是29-30“被预定的人”,还是第8章前文所提到的“神的儿女”,都是指同一群人;而这一群人,在第8章1-18节中就有描述。现在回放罗马书第8章1-18节,请注意所描述的对象。

8:1-18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 2 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3 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 4 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 5 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 6 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 7 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8 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 9 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 10 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 11 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 12 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欠肉体的债,去顺从肉体活着。 13 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 14 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15 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 16 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 17 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 18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

这里第14节是一个总结和转折:“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而“被神的灵引导”并非指符号式的宗教身份,或会员身份,而是以生命的果子为标志和印证的,这体现在3-13节“顺从、体贴圣灵”以及17-18节“与主同受苦”的经历上。罗8:31-39节更是呼应3-18节的这些十架窄路的表征,说明顺从圣灵、与主同受苦、同背十字架才是神儿女的印证。同时,罗8:28-30并没有“创世之前”这几个字,没有理由将之与以弗所书第1章的“创世之前”混为一谈。这里没有“创世之前”几个字,这里所提到的“预知”或“预定”是动态的。

所谓“预知”,是说上帝比人提前知道事态的发展(无论提前多久),上帝了解人性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上帝虽然知道历史的结构、框架和结果,并在创世之前就定下原则,但并没有在创世之前知道所有一切事情的细节和所有个人的选择。不是上帝不能知道一切,而是他不愿意知道一切。祂选择渐进性的预知,即在什么时候知道什么事情。由于上帝出让了一部分决定权(给人自由),因而限制了自己的一部分知情权(出让多少决定权就限制多少知情权)。对于所限制的知情权,上帝并非永远不知道,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展而渐渐地知道。他永远比人更早知道事态的发展和结果,但这种预知是动态的。只有对那些他没有放弃决定权的事情,他事先、甚至在创世之前做了不可改变的预定。祂所预定的,就是祂所预言的事情。但即便是祂的预言,也有固定的和动态的两种。

若说上帝的所有预言都发生在创世之前,并没有经文依据来支持。圣经仅仅指出上帝的家庭计划、救赎计划预定在创世之前,却并没有指出所有事情的细节都预定在创世之前。上帝有权决定什么时候、并怎样实行他的计划。

8:28-30的“预知”和“预定”是联系在一起的,预知是预定的前提。只有被预知符合某种原则的人,才会被预定。所谓的“预知”是说上帝知道哪些人已经顺从了已知的真理(律法或良心),对于这些人上帝打算给予更多的启示,并预先定下了塑造他们效法基督的样式,呼召他们来做新约门徒、完成新约的使命。而这些“预定”是各别、动态的,并非统一在创世之前,每个具体的人,他的预定和所蒙受的呼召都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上帝对他们分别进行计划,对他们的生命进行动态的塑造。但上帝并没有预定他们的选择,而是根据他们以往的态度和选择预知他们将来的态度和选择。上帝呼召那些他所预知的人,因为他了解人性的规律。他知道一个人若顺从了已知的真理,才会顺从进一步的启示和呼召。所以他所预定被召的,是那些已经顺从律法或良心的人。正如上帝对哥尼流所做的(徒10章)。哥尼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被预知的义人怎样被预定和被呼召。“使徒行传”中的其它经文也提到了这一原则的应用。

18:10 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

13:46-48保罗和巴拿巴放胆说,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因为主曾这样吩咐我们说,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极。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赞美神的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以上经文说明,在传播新约福音之前,上帝已经预知谁是遵行神道的人(顺从律法或良心),神预定这些人得永生,因为这些人听到新约福音是一定会相信的。同样,这里没有“创世之前”的字样,“凡预定”仅仅表达了在事发之前“预先决定”的意思。神的预知和预定都是渐进性的和具体的,得救的原则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时间和情景却并不一样。正如约翰福音3:19-21节所说“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神知道谁是属于祂、顺从祂的,也知道谁是背叛祂、不信祂的。神根据各人的过往历史来预定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8:28-30节的“预知”和“预定”,是为了安慰上下文中那些背十字架的、特别是31-39节中那些为义受逼迫、与主同受苦的人,给他们一个应许,而不是用来迎合宗教徒们的身份优越感,或为本来就放纵无拘束的生活增添一些神秘情调,给他们一颗宗教定心丸。后者,纯粹是自作多情。

再者,徒13:46节提到,那些拒绝保罗和巴拿巴所传之道的以色列人没有得到永生,不是因为上帝预定他们灭亡,而是因为他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这很清楚地说明了,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非上帝给的宿命导致了他们的灭亡。


“从起头就知道”

有人说犹大卖耶稣是早就预定的,也就是说犹大天生倒霉,他很不幸被指定为卖主的人。那么,如果犹大卖主是早就点名预定的,是不得已的行为,犹大又何罪之有呢?为了了解真相,首先需要读一读相关的经文:

6:64-71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 65 耶稣又说,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 66 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67 耶稣就对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 68 西门彼得回答说,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69 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 70 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 71 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他本是十二个门徒里的一个,后来要卖耶稣
“犹大命中注定要出卖耶稣”,事实真是这样吗?“从起头就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起头”的希腊原文是archEs(G746),直译为英语是“of beginning”,这个字在许多经文中出现过,如太19:8,24:8,可1:1,徒11:15,约一2:24,分别被翻译为(摩西律法的)起头,(灾难)的起头,(福音的)起头,当初(受圣灵),起初(所受的命令),说明“起头”这个字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并非限定于“创世之前”,而是指某一事件或阶段的“起头”。至于是什么事件或阶段的起头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决定。约6:64-71的上下文中提到了使徒与门徒对耶稣讲道的回应,指出有许多门徒因为听不懂耶稣的讲道而失望离去,只剩下少量门徒和十二使徒。这里指出了“使徒”的身份,说明“起头”可能是指这些人“当初被呼召做使徒的时候”。当他们被耶稣呼召时,耶稣就对他们过往的行为、为人有所了解,正如约翰福音1:43-51节中,耶稣呼召拿但业时,就已经对拿但业有所了解。耶稣说拿但业是一个“心里没有诡诈的真以色列人”。耶稣同样对其他使徒的为人有所了解,包括犹大在内。耶稣呼召犹大做使徒,不是为了陷害他而是期望他悔改。因为圣经明明说了,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但是依据犹大过往一贯的行为和人性的规律,主耶稣就可以预知结果。耶稣呼召犹大时已经对犹大的为人有所了解,这也就是“从起头就知道”的含义。

有人说犹大卖耶稣的事情,包括被卖30两银子的细节,都已经在旧约中预言,足以显示了犹大灭亡是早已预定的宿命。现在来看看原文是如何描述此事的:

11:10-13我折断那称为荣美的杖,表明我废弃与万民所立的约。当日就废弃了。这样,那些仰望我的困苦羊,就知道所说的是耶和华的话。我对他们说,你们若以为美,就给我工价,不然,就罢了。于是他们给了三十块钱,作为我的工价。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

很明显,这里所预言的是“事件”而非个人的“命运”。在这个预言里上帝并没有决定要让谁卖耶稣。上帝知道耶稣必定会被出卖,因为祂了解人的本性,根据过往人对待上帝所差遣的义人和先知们的态度,就可以预知人对待祂儿子的态度。而对具体事件的预定,无法反应出任何个人的命运。上帝可以施加影响力,促使预定的事件发生,却不会剥夺人的选择、预定人的命运。促使所预定的事件发生,只需要合适的环境和土壤即可,上帝对以色列民族的环境和土壤,是了如指掌的。他们过往对上帝的行为和态度决定了他们将会如何对待上帝的儿子。
还有人说犹大卖耶稣是因为受到了魔鬼的操控,犹大只是一个魔鬼的傀儡,一个被操控的受害者。事实果真如此吗?犹大到底是有罪的还是无辜的?他是下意识地接受了魔鬼的建议,还是无辜地受到了魔鬼的附身或操控?下面来看关于“魔鬼进入犹大的心”的这段经文之上下文。

13:21-30 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22 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 23 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24 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 25 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阿,是谁呢? 26 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27 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 28 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 29 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周济穷人。 30 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首先,魔鬼为什么会选择犹大?因为犹大的过去存在着一个顺从魔鬼、悖逆上帝的历史,圣经提到犹大是管钱的,他常常偷他所管的钱供自己私用,约12:6称犹大是一个贼。一个向魔鬼让步的人,才会受到魔鬼进一步的诱惑。一个向来抵挡魔鬼的人,魔鬼对他(她)无计可施就会离开。(雅各书4:7)虽然魔鬼一直在诱惑犹大,在他跟祭司长商量好要出卖耶稣以后,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仍然给犹大机会,告诉犹大自己知道他卖主的事。耶稣对卖主事件的预知是一个神迹,祂籍着这个神迹,再次彰显自己是神的儿子,籍此给犹大机会、提醒犹大悔改。上文第26节,耶稣用蘸饼递饼的方式告诉所有人包括犹大,自己对这一卖主事件的预知,同时也是给犹大一个选择,犹大如果拒绝吃饼、悔改不做,他就不会灭亡;如果他接受了饼,就是坚持了原先的决定。结果犹大却以受饼吃饼的方式顺从魔鬼的建议、坚持自己的计划、拒绝耶稣的提醒、失去反悔的机会。所以魔鬼才进入并完全占据了犹大的心。魔鬼对犹大彻底的进入和占据,就是在犹大“吃饼”这一行为以后(27节)。这时,犹大和魔鬼才融为一体。魔鬼的进入,是在犹大运用他的自由意志作出个人选择以后,而非魔鬼单方面的强迫和操控。犹大和魔鬼的联合与信徒和神的联合,都属于双方意愿之结合,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都不是单方面的宿命和操控,都有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选择作为先决条件。犹大以行动配合、顺服魔鬼,足以构成他的定罪,他对自己的罪恶负有全权的责任。因此,无论谁也无法以“命运”为借口逃避罪恶的责任。

再者,有人说如果没有犹大卖主,就没有耶稣上十字架的赎罪。这一解释没有圣经依据。犹大是否反悔,根本无法阻止和改变宗教领袖们除掉耶稣的决心。犹大后来出于恐惧而反悔,想把银子退给祭司长却无济于事。上帝不需要通过犹大卖主来成全救赎,因为依据以往的历史和人性的规律,人类首先拒绝了上帝,所以必然会拒绝上帝的儿子。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命运的转机(二)

未出母腹

1:4-5耶利米说,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

这又是一处用来支持宿命论的经文,同样存在误解。首先,这里并没有“创世之前”这几个字,经文只是将时间限定在在耶利米出生之前,或胎儿尚未完全成型(造成)之前,说明这个“预知”和“预定”是动态的,只要发生在耶利米出生之前都在“预定”的范围以内。

其次,这里所“预定”的是一种使命,即先知的使命。而先知的使命或身份并不是得救的保证。圣经中有不少具有先知身份的人都因不信而灭亡,比如巴兰(民22-24章,犹1:11,启2:14)。新约中上帝对保罗的预定,也是指使徒的使命而非生死的命运。加略人犹大也被呼召成为十二使徒之一,但他并没有因为使徒的身份而得救(徒1:16-18)。身份不能保证得救,得救的唯一途径就是“信”(神是义)。圣经中有一段经文非常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点。耶稣回家乡见到老乡,老乡们原以为可以凭着和耶稣的亲戚邻居关系而得到上帝特殊的厚待,却遭到了耶稣的批评,耶稣说任何的“关系”都不能保证得救,相反那些看似跟上帝没什么关系的外邦人或许比他们更接近上帝,因为信心是唯一的途径。
4:16-30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众人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他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疯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会堂里的人听见这话,都怒气满胸。就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他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
乃缦是亚兰人,被上帝定为不洁的民族,西顿是属于迦南人,曾被上帝咒诅,但亚兰人乃缦和西顿的寡妇都因信而得救,而同时代的许多以色列人却因不信而灭亡。因此,预定“使命”或预定“身份”绝不等于预定“得救”,得救的唯一途径就是信。


诗意的宿命?

大卫在诗篇139篇中提到神对他甚至对他日子的预知和预定。

139:13-16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14 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15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 16 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作“我被造的肢体尚未有其一”),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

如果仅仅读中文圣经,很容易对以上经文产生误解,导致神学上的巨大误差。通常16节常常被人误解为,大卫一生的日子包括大卫的所有决定、一举一动都已经被事先策划好了(写在一本书上),大卫的一生只是按照固定的、无法改变的剧本进行着傀儡式表演,上帝通过这一“命运剧本”对大卫的一举一动进行操控,同时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充满着伟大的诗情和厚爱。但通过希伯来原文、英文KJV、以及上下文的研究分析,其结果却是天差地别的,完全可以颠覆这一不可一世的宿命神话,使“命运剧本”成为子虚乌有的荒诞传说,恢复经文生动真实的原貌,对神的主权和人的自由赋予平衡的诠释。

这一段是说大卫被造时的情况,16节所提到的被上帝写在册上的“日子”是指大卫被造的日子(描写其被造后的特徵)。16节中文括号中的翻译才是正确的。下面是16节英文KJV和NKJV的翻译。

Psalm 139:16 Thine eyes did see my substance, yet being unperfect; and in thy book all my members were written, which in continuance were fashioned, when as yet there was none of them.(KJV)
Psalm 139:16 Your eyes saw my substance, being yet unformed. And in Your book they all were written,The days fashioned for me, When as yet there were none of them. (NKJV)

也就是说,16节被预定写在册上的“日子”不是大卫一生中的每一天,而是大卫被造时的情景,是指大卫的血统、民族、体格、恩赐等,还有大卫的“身高、体重、头发颜色、眼睛颜色、遗传因素、智力、长幼”等天赋特质。诗篇139篇1-6 所说的“知道”其时态都是指一般现在时,表示这种知道或预知是动态而生动的,而非命运剧本的僵硬演练。况且,对于大卫天赋恩赐的预定,不是发生在创世之前,而是发生在大卫诞生之前。在此,人的“被造”没有任何神秘主义,也不存在什么不可改变的命运。自由,就意味着可以改变。上帝给人最大的尊严就在于给人自由。


使命与祝福

罗马书9:11提到了母腹中的“拣选”,“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拣选”这个字是关键,对“拣选”的误解可以完全改变因信称义的教义,使人的自由意志失去意义和价值,更使人推卸责任,将罪恶归咎于命运,甚至窃取神的主权,放纵自己、苛待他人,以“上帝的旨意”为名为所欲为。事实上,“拣选”这个字的错解让许多教内人士心安理得,自认一旦入教便对天堂稳操胜券,基督徒因此变得与当年的犹太人毫无二异,他们自诩为选民、以身份或命运为由而对上帝的道塞耳不听,拣选的身份成为他们抵挡主耶稣的理由和途径(约8:31-45)。

对“拣选”这个字的正确认识,使宿命论在福音中没有立足之地,可以恢复自由意志的价值,还因信称义一个真实的原貌。通过希腊文的原文和上下文的分析,说明了“拣选”这个字本身并没有任何拣选的“内容”,它不包含命运或永生的引申含义。“拣选”的内容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定,而这里,拣选的内容指的是被赋予“使命或恩赐”,而非给予“生死的宿命”,具体请参考“希腊文的拣选与恨”一文。在“神之爱与恨”一文中我曾经对雅各和以扫的“被爱与被恨”作过一些分享,现在结合其他经文对罗马书第9章的经文和关键字作进一步分析,思考“拣选”、“怜悯”、“恩待”等词的更深含义。

9:10-13 利百加既从一个人,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作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9:15-17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结合上下文,15-17节中的“恩待”和“怜悯”就是指11节中“拣选”的内容,这不是指得救的命运而是指“使命与恩赐”。这里提到了法老,也跟上下文有关系。12-13节中提到的以扫和法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先天优越的恩赐和地位。以扫生来就是长子,而且因体格健壮、善于打猎而赢得父亲的厚爱。法老生来就是王子,并享受尊贵和王权,而其手下的奴隶之先天条件则与之相形见绌。雅各或法老手下的奴隶,是指生来居于弱势、更低的地位,或具有较少恩赐的人。然而神的智慧高于人,祂的怜悯和恩待就是体现在暂时的“剥夺”上。神拣选雅各做次子,这种对长子地位的剥夺或恩赐的缺失就是对雅各的恩待和怜悯,因为这种缺失会激发雅各对恩典和赐恩者的向往和追求。神给予以扫或法老更多的恩赐、更高的地位,对他们来说反成了一种危险,因为这些恩典可能成为他们的绊脚石,使他们轻看恩典和赐恩者,或为眼前利益而放弃永生。神说的“恨”不是一种偏待,而是指“爱的次序”。得到越少恩赐的人,越容易渴望祝福和赐恩者。得到越多恩赐的人,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上帝对他的要求也就越高。

神决定了作为长子的以扫必须服侍小儿子雅各:“将来大的服侍小的”。仿佛这是一个无理又偏心的家族预言,但如果留心细读圣经,就不难发现事实上以扫从来没有服侍过雅各。相反,雅各还称自己为以扫的仆人,向以扫下拜(创33:1-17)。以扫继承了父亲的产业,从始至终都处于一种比雅各更舒适、更顺利、更优越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从字面或肉体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预言,它从来就没有实现(应验)过。可见“大的服侍小的”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是一种属灵的原则,是延续到永生的,正如马太福音20:26所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太23:12“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仆人和主人的预言不是指以扫和雅各今生的命运,而是指永恒的法则。确切地说,以扫和雅各是属灵上的两个代表。罗马书9-11章是一个连贯的主题,以扫预表的是肉身的以色列人,同样也预表了先天性蒙福的人,他们具有外在天赋、身份、使命等的优越性(比如上下文中的“法老”)。神的“拣选”就是指这些天生的外在条件。也就是说,人与生俱来的条件和背景不是由自己而是由上帝决定的。人生在什么民族、家庭、是否是长子、长女、是否聪明、漂亮、家庭是富裕还是贫穷,这些都是上帝来决定的。在善恶还没有做出来之前,上帝就决定了要给一个人什么样的天赋、背景、使命和恩赐。

“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是一个属灵法则。“大的”就是指那些天生强壮、富有、美丽、聪明、优越的人,如同以扫,生下来就是长子,准备继承父亲的一切物质和属灵的资产,在家族中占有主导地位。又如肉身的以色列人,生来就是上帝选民的国度,作为祭司的国民得到上帝的律法和祝福。又如同上下文中的“法老”,天生的王宫贵族,生来就有势力、财富,是世界中的强者、人群中的王者。“小的”就是指那些天生软弱、贫穷、愚拙的人,生来就处于劣势,在家族乃至世界中处于弱势地位。“小的”同样也是指外邦人,天生就不是选民,没有上帝的特殊启示和律法,在以色列国度以外,没有以色列人那样多的启示和祝福。然而“大的”所得到的祝福中隐藏着危险,“小的”所蒙受的“缺失”中隐藏着祝福。无论是以扫,还是肉身的以色列民族,还是法老,都轻视了上帝的拣选和祝福。

上帝给人恩赐的多寡是一个优先次序。蒙受更多恩赐的人承受更多的责任和要求,但他们却往往因为骄傲和贪婪而导致对恩赐的轻视或滥用。天生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变得骄傲,对所得到的恩赐并没有感恩,反而要求更多;或因为对今世福分的迷恋而轻视了永生的福分。对施恩者的忘恩和对恩典的轻视,导致了他们与施恩者的关系恶化和破裂,从而失去真正的福分。而那些先天处于劣势、福分不足的人,因着他们的“缺失”就引起了对恩典的重视,发现其价值所在,并产生渴望和追求,甚至对施恩者也产生渴望和追求,与其建立关系、培养感情,得到永恒的福分。这种规律使得恩典的“缺失”反而成为一种怜悯和恩待,成为一种化妆的祝福。也就是说,恩赐的次序,因着人罪性的缘故,其结果往往是相反的。它使得恩赐少的人反而显得更蒙怜悯,更容易蒙受拣选。恩赐多的人反而容易蒙受巨大而长远的损失。

这就如雅各,因为没有长子名分而渴望长子名分;又如外邦人,因为不是选民而渴望成为选民;又如那些被法老奴役的奴隶们,因为没有自由而渴望自由、因为没有富足而渴望富足。在这种悖论之下,世上卑微的穷人和弱者才是更蒙怜悯的人,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得到赏赐的必要因素——“渴望”。

林前1:26-29 “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正因为这些人的缺失,才使他们更被吸引来投靠和寻求那位施恩者,使他们得到永生。也正因为那些受优待者的富足,才使他们更觉自高和自足,鄙视恩典和施恩者,甚至因此失去永生。因此,“大的要服侍小的”更精确的含义,“大的”是指自看为高的人,“小的”是指自看为卑微的人。神给雅各的爱,即对雅各的“恩待和怜悯”,就隐藏在对他的“剥夺”中,是给他一个“小的”身份。神在母腹中拣选了雅各,赐给他的不是永生的宿命,而是“卑微、缺失和渴望”。(关于“恨”的希腊文解释,请参考“希腊文的拣选与恨”一文)
神是自有永有的存在,人是“从无到有”地被造,所以一切的“有”都需要经历“无”,没有这一过程的深刻磨练,就没有真正的“创造”。没有失去过的人,就不会真正拥有什么。甘甜,需要对苦涩的品尝;尊贵,需要在卑微中寻求;满足,需要在缺失中体会;永生,需要在死亡中期待;光明,需要在黑暗中等候;天家,需要在破碎中渴求。

“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是一个属灵的原则,这不仅说明了蒙福的奥秘,更说明了信心所带来的角色转换:如果有人原来是“大的”,那么他在主里就会变成“小的”。太23:12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若有富足、强壮、智慧的人信靠了施恩的创造主、救赎主,那他就会谦卑地看自己,自认为是“小的”,在上帝面前他会看到自己的愚拙、贫穷、和软弱。雅1:9-11 “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该喜乐。富足的降卑,也该如此。因为他必要过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样。太阳出来,热风刮起,草就枯干,花也凋谢,美容就消没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所以,天国里都是仆人,都是自看为卑微的人。那些自高自大、要做王统治别人、想要做人上人者,最终会被降卑、失去荣耀,而他们的努力也会成全那些谦卑的人(罗8:28,太5:5,约一2:17)。

然而,上帝给以扫、以色列民族,或法老的优待也并非一个圈套,而是一种优先次序。恩赐后面虽然隐藏着危险,却并非灭亡的宿命。在罗马书第9章下半章一直到第11章,说明了承受更多先天性祝福的人如以色列民族,虽然他们的祝福中隐藏着危险,决定他们命运的仍然是他们自己。他们若是有信心,就能够战胜这些恩赐所带来的危险,即使走错路也仍然有机会归向神,他们得救的原则和外邦人是一样的。他们并没有因为“优先权”的绊脚石而承受灭亡的宿命。上帝给他们更多的恩赐,只能说明上帝对他们的要求更高,希望他们不要轻视、浪费或滥用这些恩赐。恩赐本身是好的,让人跌倒的仍然是罪。祂的“拣选”符合祂公平的原则“多给谁的,就向谁都要。”


器皿的转变

罗马书第9章的一段经文提到“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和“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似乎是在支持宿命式预定论,似乎类似以扫或法老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该死的,永远没有机会得救。
9:20-26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 21 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 22 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 23 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 24 这器皿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 25 就像神在何西阿书上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 26 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神的儿子

若是脱离上下文,的确容易给人造成宿命论的印象,甚至上帝很像一位蛮横的暴君。然而结合上下文和原文分析则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我曾经在“神之爱与恨”一文中对“预备”这个字做过原文研究。22节“预备遭毁灭的”这个“预备”,希腊原文是 Katertismena (G2675, having been adapted),字根含义为 to complete thoroughly, repair or adjust,中文直译为“完成、完全、调整”。 “预备”的意思是根据事先预定的原则作出调整。23节的“早预备”这个字希腊原文是proEtoimasen,G4282,这个字在以弗所书2:10节出现过,用于“神预备叫我们行善”,其含义就是事先安排的意思,跟22节的“预备”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结合上下文,这个“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宿命,而是指一个动态群体。“预备遭毁灭的器皿”是指那些拒绝抵挡神的罪人,他们是准备要遭毁灭的,但是这个群体的人如果有悔改接受神的,就可以加入“预备得荣耀的器皿”这一行列。罗马书第9-11章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当谈及“预备遭毁灭的器皿”时,上下文中提到了以扫、法老、肉身的以色列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犯罪离开神、拒绝神的群体。然而,这个群体中具体的个人是点名指定而无法改变的吗?

以扫作为长子,预表了肉身的以色列人(出4:22)。创25:34指出,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因此失去了恩典。罗9:27-29指出,肉身的以色列人也没有珍惜自己作为选民的身份,也失去了恩典。然而罗马书10、11章接着阐述了肉身以色列人得救的可能性,说明了他们并没有失去悔改的机会,只要他们选择悔改相信,仍然能够得回恩典(罗11:23)。也就是说肉身的以色列人并没有遭遇灭亡的宿命,而是存在一个“命运的转机”。以扫、法老或以色列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拥有同样的自由、责任和机会来悔改归向神。罗11:20-23指出,得到恩典、恢复与神的关系,是通过一个原则而非宿命。这个原则就是“信”。
11:20-23不错。他们因为不信,所以被折下来。你因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惧怕。 神既不爱惜原来的枝子,也必不爱惜你。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而且他们若不是长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为神能够把他们从新接上

这说明,“蒙怜悯”、“预备得荣耀的器皿”是一个动态的群体。“被折下来的枝子”依据生命的原则(若不是长久不信)仍然可以被接上去。圣经中存在与此相关的经文,说明了“卑贱的”和“贵重的”器皿是用来形容人的特质而非命运的,这两种器皿都是动态的群体。“卑贱的器皿”随时可以成为“尊贵的器皿”,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悔改和相信。以下经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提后2:19-21主认识谁是他的人。又说,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可见,预备遭毁灭的器皿,若是“脱离卑贱的事”,悔改自新,便可成为“预备得荣耀”的贵重器皿。“离开不义”就是他们命运的转机。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命运的转机(三)

为何“他使法老的心刚硬”?

宿命论者最喜欢引用的一处经文便是罗马书9:18“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句话是出自出埃及记法老的典故。在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在埃及降灾期间,祂曾使法老的心刚硬,法老便不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经文如下,

4:21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回到埃及的时候,要留意将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他的心刚硬,他必不容百姓去

跟法老有关的类似经文还有:出7:3,13,22,8:19,9:12,35,10:1,20,27,11:10,14:8。

圣经还提到神使其他人心里刚硬:出14:17,申2:30,书11:20(埃及人、希实本王西宏、迦南众王)。

通常人对“神使法老的心刚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神对法老的“操控”,一种是“纵容”(任凭)。操控,是指法老阶段性或永久性丧失自由意志,没有选择的能力,单方面被上帝强行操控来作出决断。也就是说法老是上帝的傀儡,并且还要遭到上帝的责难和定罪。这种情况下,法老既无辜又不幸,似乎是一个很倒霉的人物,成为被上帝利用、施暴后又泄愤的工具。在这种解释下法老是很值得同情的,上帝显得阴险又伪善。强调宿命式预定论的人往往会接受这种解释。

纵容(任凭)这个字在原文根本没有,是人添加进去的,源于人无法解释“上帝单方面操控”这一无情的解释,不肯否定人的责任,再加上其他经文的暗示,使人觉得在此加入“任凭”的臆想成分是合理的。“任凭”这个字,在中文版的圣经诗篇中出现过,诗81:12“我便任凭他们心里刚硬,随自己的计谋而行。”事实上,诗81:12节的原文根本没有“刚硬”这个字,这个词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原文的意思而进行的意译调整。原文没有这个字,英文KJV的翻译也没有这个字:“So I gave them up unto their own heart’s lust, and they walked in their own counsels.”这是最接近原文的翻译,原文只有“lbm”(heart of them)的字样,不存在“stubborn”的意思。因此,“任凭其刚硬”的使用和推测缺乏原文的经文支持。

那么,出4:21中“使法老的心刚硬”如何解释呢?“使刚硬”的希伯来原文是achzq,字根是chazaq,编码H2388。同编码的这个字以不同形式和不同语态,在旧约中出现过200多次。最主要的含义是“鼓励、促进、坚固、施加影响力”,除此以外还有“抓住、持守、建造”的意思。“使法老的心刚硬”中的“使刚硬”,其含义就是“鼓励、促进、坚固、施加影响力”,既不是“操控”也不是“任凭”,而是不干涉自主选择的建议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无法剥夺人的自由意志,也无法抵消人的道德责任。详细请参考“希伯来文的使刚硬”一文。

神不是对世事不管不问,也不是对世事全权操控,而是根据原则施加影响力,在大方向上进行有计划的主导,在细节上给予一定的放权(让权)。神不是没有权利而是出让权利,对于祂给予人的自由和所出让决定权的部分,祂相应地限制了自己的决定权。至于神如何能知道结果?有些事情,祂预先设定了无法改变的总原则。有些事情,祂出让了决定权,对事情的结局进行动态的预知和预定,对于这些事情,祂根据人性、事物发展的规律,再对照历史,就可以预知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上帝对法老“刚硬”的预定,不是发生在创世之前,而是发生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前面我们提到,“使刚硬”并非“操控”的意思,而是“鼓励、促进、坚固、施加影响力”。那么为什么上帝要对法老施加影响力,鼓励、促进法老的“刚硬”?因为上帝的影响力不是一种陷害,而是对法老罪恶的惩罚。上帝施加影响力的前提,是基于法老的“犯罪史”,或法老过往一系列的罪恶行为。法老对已知真理(良心)的反应,决定了祂会对上帝进一步的命令或启示采取什么态度。确切的说,根据法老过去对良心一贯的反叛,上帝的命令只会进一步激发法老的叛逆。上帝根据经验和人性的规律,预知在自己的命令之影响力下,法老只会更加刚硬。事实上,上帝对什么人施加什么样的影响力是有原则的。主耶稣提及了神“施加影响力”的原则。

13:10-15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 11 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 12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13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 14 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15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这一段的中心句在12节“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就是上帝施加影响力(干预)的总原则。“凡有的”是指对已知的真理有顺服的,“凡没有的”是指对已知真理没有顺服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是指人若是对已知真理有顺服,上帝就会给他进一步的启示,对他施加正面的影响力,让他明白更多、顺服更多。“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是指人若是对已知真理不顺服,上帝就会对他施加影响力,使他不但不能明白新的启示,对原有的启示也无法领会,好像从来没有听到过一样。14节所说的预言来自以赛亚书第6章(经文如下)。

6:9-10他(主)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10节提到“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单独看这一段,会误以为上帝预定他们灭亡,故意不让他们明白。而那些能够明白的人,是因为上帝操控了他们的心的结果。但事实上结合上下文来看却并不是这样,这和马太福音13:12节是同样的原则:“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在上下文的以赛亚第5章中提到了上帝施加影响力使他们不能明白的原因(经文如下),讲的是同一批“百姓”。

5:1-6 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2 他刨挖园子,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3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犹大人哪,请你们现今在我与我的葡萄园中断定是非。4 我为我葡萄园所作之外,还有什么可作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5 现在我告诉你们,我要向我葡萄园怎样行。我必撤去篱笆,使它被吞灭,拆毁墙垣,使它被践踏。6 我必使它荒废,不再修理,不再锄刨。荆棘蒺藜倒要生长。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

这里说明了赛6:10节上帝对百姓施加影响力的原因,就在于赛5:2、4节以色列人的犯罪史,“结好葡萄”是指遵守神的命令,“结野葡萄”是指违背神的命令。起初,神尽了一切努力去对祂的百姓施加正面的影响力,劝诫、引导他们行义,但他们却拒绝这些正面的影响力。那么神只有使用他公平的原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于是神设置障碍、施加影响力,促使他们不能再明白神的启示,在悖逆的道路上继续堕落。这种影响力是对罪恶的审判、是公义的彰显,而不是一种没有缘由的宿命。约翰福音15章1-2节重申了同样的属灵原则:“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这说明,人若是顺服了已知的真理,上帝就会使他明白更多。人若是不顺服已知的真理,上帝就使他不能再明白,祂的命令只会激发这人的罪孽和刚硬。

法老过往的行为历史显示出了他的反叛和罪恶。法老的祖辈曾经逼迫以色列人当奴隶,且屠杀以色列人的男婴,法老不但没有悔改,反而承接祖宗的使命、继续奴役迫害以色列人,使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上帝耳中。依据上帝对法老犯罪史(本性)的了解,祂知道祂的命令只会激发法老的骄傲和刚硬。因此依据上帝的原则:“有的还要再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上帝决定对法老施加影响力,使他继续刚硬。“我要使他的心刚硬”不是一种操控或陷害,而是上帝决定要干预。

然而,上帝的影响力(干预)是否就等于法老的决定?是否影响了法老的自由意志?是否剥夺了法老得救的可能?答案是不会。如果把上帝引导人顺服的影响力称为正面影响力,把上帝审判人罪恶的影响力称为负面影响力,那么上帝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力,其性质是一样的,它都是在建议、鼓励、促进某个人的的决定。如果人可以拒绝上帝正面的影响力,他也就可以拒绝上帝负面的影响力。然而人类从一开始就拒绝上帝正面的影响力,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这一自由和能力。从该隐开始就有。创世纪4:1-16节,当该隐因嫉妒亚伯而发怒时,上帝对该隐施加正面的影响力,鼓励他不要继续犯罪,劝说他制服心中的愤怒。可是该隐拒绝了上帝的干预,放纵心中的嫉恨,杀了弟弟亚伯。

上帝对于人特别是以色列人,总是尽一切力量去引导他们行义、遵守神的命令,可是他们却不断地拒绝上帝的呼吁和劝诫,以至于上帝十分灰心,不想再给予更多的劝导,取而代之的是愤怒和公义的审判。

5:3 耶和华阿,你的眼目不是看顾诚实吗?你击打他们,他们却不伤恸。你毁灭他们,他们仍不受惩治。他们使脸刚硬过于磐石,不肯回头。

13:34-35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3:64-65耶和华阿,你要按着他们手所作的向他们施行报应。你要使他们心里刚硬,使你的咒诅临到他们。(这说明了耶和华“使他们心里刚硬”是一种公义的惩罚,是对他们以往的罪恶和拒绝听神劝解的一种惩罚和报应)

因此,当上帝停止给一个人施加正面影响力,转而对其施加负面影响力时,不是上帝期望他(她)作恶,而是上帝对于挽救他(她)感到灰心,只能使用祂的公义原则对他(她)进行审判。这种影响力的转变是神的主权和人的自由之互动的体现。
圣经中存在一些例子说明了“影响力”的转变。列王记上22章记载了以色列王亚哈想去攻打基列的拉末,被邀参战的犹大王约沙法欲先求问耶和华。亚哈的先知对于战事结果都说了吉利的预言,唯有一位常说真话的先知没有被邀。约沙法求见这位先知(米该雅),于是有了下面这段故事。
王上22:13-28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14 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15 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阿,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回答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16 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17 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18 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19 米该雅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20 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21 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22 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 23 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24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25 米该雅说,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26 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 27 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28 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借我说这话了。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演示了耶和华对人施加的正负面影响力的转换过程。14节,米该雅说“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15节米该雅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我相信这不是米该雅自己的话,也不是他说谎,而是出自耶和华的话。这就是耶和华的负面影响力,祂想引导亚哈上阵阵亡,作为对他以往罪恶的审判。结合第19-23,说明那些先知口中的话也属于耶和华负面的影响力。

耶和华为什么要对亚哈实施负面影响力,引导他违抗神的旨意呢?因为亚哈有一个悖逆上帝的犯罪史,说明了即使亚哈听了上帝的命令仍然不会去行。这说明了即使耶和华正面干预亚哈,劝他不上阵,亚哈一样会拒绝,所以只有对他进行负面干预。当亚哈问米该雅可不可以上去攻打敌人,米该雅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15节),亚哈不相信而拒绝了这一负面影响力,他说米该雅不是说真话(16节)。这说明,亚哈知道自己一直在违命,所以当米该雅也鼓励他上阵时,亚哈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米该雅又说亚哈上去攻打敌人一定会阵亡,这是耶和华转变影响力,把负面影响力转变为正面影响力来拦阻亚哈犯罪和遭灾。然而亚哈再一次拒绝耶和华的干涉,选择一意孤行。

这个故事说明了,神的影响力(干预)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人都可以选择拒绝。当人拒绝神的负面干预时,祂就会转为正面干预(阻止对方作恶)。当人拒绝神的正面干预时,神就会转为负面干预(让其陷入罪恶)。当人正面负面的干预都拒绝时,无论什么干预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审判,使其在自己的罪恶中遭到报应。

魔鬼同样可以对人产生影响力(干预),它同样可以建议、促进、鼓励人的行动。但魔鬼的动机不同。上帝对人施加影响力是指望人悔改,或施行公义的审判,而魔鬼对人施加影响力是指望人犯罪。从亚当夏娃开始一直到现在,魔鬼所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但魔鬼的影响力同样无法取代人的决定。魔鬼喜欢影响那些抵挡上帝、顺从魔鬼、放纵私欲的人。越是悖逆上帝的人越是会受到魔鬼的影响,也就越喜欢听魔鬼的建议。而抵挡魔鬼(的影响力),才能避免受到魔鬼进一步的干预和鼓励。魔鬼不会热衷于鼓励那些另它感到无计可施的人。圣经说,“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4:7

天使也能对人产生影响力(干预),不过天使是服役的灵,他们的干预通常是代表上帝,他们是上帝的信使,受命传达上帝的信息。天使的干预不会与圣经相违背。堕落的天使(邪灵)扮演的角色和魔鬼是一样的。人可以用圣经来判断,这个干预的力量是来自上帝还是魔鬼。

人也能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力,建议、促进、鼓励人的行动。扫罗曾经听从以东人多益的建议而追杀大卫、谋害祭司。大卫的儿子押沙龙曾经听从了亚希多弗的建议来反叛他的父亲。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听从了那些和他一同长大的叛逆少年的建议,因此而丢了他父亲的国度。亚哈喜欢听从他的皇后耶洗别的建议来拜偶像、悖逆神。当然也有正面的例子,亚兰人乃曼听从了他侍女的建议而找到以利沙,又听从了他的仆人和以利沙,大麻风得到医治。大卫听了先知拿单的劝诫而悔改。波斯王亚哈随鲁听了末底改的建议而脱离了刺杀的阴谋。

人甚至能对神产生影响力,祷告就是这么得到应允的。当然了,神有权接受或拒绝人的祈求。神曾经听了摩西的祷告,对以色列息怒、免灾。神听了约书亚的祷告,在基遍战役中使日头停留一日。神也听了希西家的祷告医治了他的病,并增加他十五年的寿命。神也听了但以理的祷告,对以色列民族大施怜悯。创世纪18:20-33 记述了亚伯拉罕和上帝争论是否存留所多玛蛾摩拉的问题,他们的对话说明了人和神可以相互产生影响力,也可以接受或拒绝对方的建议。

有自由的灵魂都能产生影响力,和其他自由的位格之间进行相互的影响,也都能接受或拒绝相互的影响力。这是“自由”的结果。上帝是自由的,祂所创造的灵魂也是自由的。不是我们与上帝同等,而是上帝慷慨地给予被造物以自由,出让了一部分决定权。但无论是上帝、魔鬼、天使、人,不管这种影响力是从何而来,它都无法代替人选择的权利和责任。


如何施加影响力

说到影响力,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把罪恶的起因和责任全部推给上帝和魔鬼。并且把上帝的干预动机说成和魔鬼一样罪恶。事实上上帝的干预和魔鬼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上帝没有任何动机想要诱惑人犯罪,也不愿意看见人灭亡。而魔鬼只会诱惑人犯罪、期望人灭亡。上帝对所有人都施加过正面的影响力,呼吁并引导人向善(行义)。当人不顺从时,祂才会允许或促进人在罪恶里越陷越深。上帝干预的同时会告诉人犯罪的后果,这个后果也就意味着人仍然有选择。拿法老的例子,上帝“使法老刚硬”的方法,正是告诉他犯罪的后果,祂说如果法老不释放以色列人,将会遭灾。遗憾的是法老不惧怕后果。也就是说上帝的警告反而激发了法老的骄傲和叛逆。

耶稣也曾给犹大施加负面影响力,祂预言有人要卖祂,并且对犹大说:“你要做的快去做吧。”(约13:27)在这之前耶稣已经说过很多遍“卖人子的有祸了。”可是犹大仍然不听。虽然上帝对悖逆自己的人会施加负面影响力,但是祂仍然希望他们悔改,祂把后果摆在他们眼前就是希望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确切地说上帝的影响力是一种属灵规律的应用,这种规律体现了上帝的公义。这种规律就是人的悖逆会招致上帝的审判。上帝的警告反而会激发人的悖逆,使他们继续犯罪。人的悖逆和灭亡不是上帝的愿望,而是人罪恶的必然结果。

圣经对上帝的动机有清晰的描述。

1:13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

“试探”这个字的原文是peirazei,G3985,这其中含有“试验、引诱”的意思,圣经中多次出现这个字,显示这个字有“期望对方犯罪”的动机。太4:1 魔鬼试探耶稣,太16:1,约6:6 法利赛人试探耶稣,太22:35律法师试探耶稣,太22:18,可12:15说明了试探是邪恶的,试探的意图就是引诱人犯罪,动机就是期望对方犯罪。这种意图和动机,只有魔鬼或罪人才会有。

魔鬼对人的负面影响力和上帝是截然不同的。上帝的干预是审判性的,魔鬼的干预是欺骗性的,上帝会将罪恶的后果告诉人,供人作出正确选择,魔鬼却会把罪恶的后果说成是收获或成就,把犯罪说成是享受,把上帝的命令说成是剥夺,把犯罪的结局描绘得轻松美好,把上帝描绘得伪善邪恶。创世纪第三章是最好的例子,说明了魔鬼诱惑人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人犯罪、不信上帝是义,跟它一起灭亡。

然而当人犯罪时,他不能推卸责任说是上帝促成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都说魔鬼或其他人诱惑他,更不能说成是无可奈何、无从选择,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任何一种诱惑或影响力都无法代替一个人的决定,决定就意味着责任和权利。更重要的,上帝的影响力是公义的体现,丝毫没有陷害的意图。


陇沟的水

有一节经文常被引用来说明上帝对人的操控,特别是对君王。

21:1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根据希伯来文原文研究,“陇沟”这个字的翻译不是很恰当,更确切的翻译是“溪水”或“河流”,然而从精义上将,翻译成“陇沟”也不算错误,因为水的流动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陇沟”的表达不是很形象,容易令人费解。

“陇沟”的希伯来文原文是phlgi,H6388,直译为小溪或陇沟,KJV把它翻译成“河流”。因为这个字在旧约中出现过十次,除了箴21:1以外,其他九次都被翻译为河流。如耶利米哀歌3:48 “我的眼泪下流成河(phlgi)”,如果翻译成“我的眼泪下流如陇沟”显然不合适。约伯记29:6 “奶多可洗我的脚。磐石为我出油成河(phlgi)。”诗篇1:3“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phlgi)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诗篇46:4-5“有一道河(phlgi)。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
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此外还有诗篇65:9,119:136,箴言5:16,以赛亚书30:25,32:2。说明phlgi这个字更常用来形容“小溪”或“河流”。

王的心到底是受到了操控,还是受到某种规律的影响?很显然,水怎样流转,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也怎样改变。那么溪水或河水如何流转呢?水都遵行一个规律:往低处流。水也会受到风的促进力,也会受到石头或堤坝的阻力,也会在悬崖处受重力影响而一泻千里。神不会改变规律,神利用规律来施加影响力。比如法老,上帝了解他的习性,祂知道自己施加影响力会产生什么后果,于是对法老的反应有了预知。当约瑟被囚在监里的时候,神给法老一个奇异的梦,除了约瑟无人能解。当哈曼计划杀末底改和犹太人,神使亚哈随鲁王睡不着,并使他想起末底改救他一命这件事,以保全他们的命。当尼希米想要重建耶路撒冷的时候,神感动亚达薛西王的心,使他允许尼希米建造。神通过这些影响力和对后果的预知,来引导历史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但这些影响力不代表决定权,即使王拒绝了神的影响力,神也能通过别的方式来施行他的旨意和计划。因此人的自由意志无法超越神的主权。在神决定了让权的部分,人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对于神没有让权的部分,神拥有完全的自主权。所以“陇沟的水”或“河流的水”只不过是形象地表达了神的影响力和主动权,它并不意味着神对人心的操控。相反,“水”的渗透和无孔不入,它的柔和细腻和波澜壮阔,更说明了它浩瀚的自由和影响力。

圣经曾经把主耶稣(人子)的声音描绘为“众水的声音”(启1:15),上帝也曾自称为生命的活水(耶17:13,约4:10),圣灵也被称为活水(约7:38)。可见,水绝对不是死亡的、被动的、禁锢的象征,而是生命的、活力的、自由的象征。因此,箴21:1节“王的心”如水一般,只受影响而不被操控。


祂决定了,这件事让你决定

彼后3:16节提到,对于保罗书信中难解的部分,若是强解就是自取沉沦。对于罗马书第9章中的一些关键词的解释,若是脱离了上下文,强行把它解释为宿命式预定论,并且把上帝的主权解释为蛮横无理、冷酷专断的暴政,把人描绘成傀儡和木偶,把自由描绘成一个谎言,把上帝提供的选择描绘成一个陷阱,并且称之为上帝的“公义”,要求人赞美上帝的“善良和伟大”,这不是强解又是什么?这是对上帝的污蔑和扭曲。

一个人是选择顺服还是悖逆,信还是不信,这是上帝放权的部分。上帝的主权在于:祂决定了,这件事由你来决定。你若是拒绝作出决定,要把责任推给上帝,那么你就是藐视上帝的主权,违抗祂的命令。永生还是灭亡绝不是上帝在创世之前预定好的宿命,而必须是人自己作出的选择(决定)。这个选择(决定)是人的责任而非功劳。否认这个责任不是谦卑的表现,而是推卸责任、藐视神的主权、践踏神给的尊严和自由。

圣经所说的对人的“预定”是动态的,是对人选择的回应。如果人选择信服已知的真理(旧约或良心),神就预定他获得更多的启示(新约),从旧约升级到新约。两约之间是和谐和促进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和排斥的关系。神的“预定”是建立在“预知”的基础上,即对人反应的评定。神知道谁顺服了已知的真理(律法或良心),就预定他们得荣耀、呼召他们信从新约福音。正如约翰福音3:21节所说“行真理的必来就光”,所有悔改而弃绝罪恶的人,都是行真理的人,他们所拥有的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而是一个光明的前途、命运的转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我的这一篇《命运的转机》终于写好了,是预定论系列的第四篇。附上两篇原文研究“希腊文的使刚硬”和“希腊文的拣选与恨”,和“我们是谁?——人称的泛指与特指”作为研经辅助。我把“神之爱与拣选”预定论系列改名为“命运的转机”,这一篇是系列四,算是预定论的高潮部分,也算是回答了很多人对于神的预知预定和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对于预定论系列,或许我还会写一个结尾才算圆满,“两约之间”,还在酝酿中。

“命运的转机”(预定论系列)目录:
系列一“神之爱与恨”P261
系列二“没有一个义人吗?” P335
系列三“行真理的必来就光”P339
系列三附加“祂离我们各人不远”P365
系列四“命运的转机”P387

WOW, 这个长篇大论! 难怪养猪要对小葡萄推崇备至了。

请问这上面的页数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看前面的帖子也不打算爬楼了。有点恐高症 :)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WOW, 这个长篇大论! 难怪养猪要对小葡萄推崇备至了。

请问这上面的页数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看前面的帖子也不打算爬楼了。有点恐高症 :)
页数就是本楼的页数啊,你可以按照数字翻页。不想翻页的话,可以看我的博客。我的博客里面只有长篇文章,没有讨论内容。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预定论是很困扰基督徒的。至少我是受困扰之一的。

我刚进教会的时候,牧师常拿这个观点来传道:说我们是一群多么蒙福的人……而第一个给我传福音的弟兄则反对预定论说法……所以,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感谢主,小葡萄的解经脉络清晰,受益。

另外我虽然是基督徒但对永生的盼望怎么不是那么的肯定?是信心不足还是信仰的根基就没建立起来?!很想看到你这方面的解经。谢谢……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预定论是很困扰基督徒的。至少我是受困扰之一的。

我刚进教会的时候,牧师常拿这个观点来传道:说我们是一群多么蒙福的人……而第一个给我传福音的弟兄则反对预定论说法……所以,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感谢主,小葡萄的解经脉络清晰,受益。
预定论的问题,其实对于建立信心是很重要的。表面上宿命式预定论是让你觉得有安全感,上帝考虑得体贴周到,但在实质上是拆毁上帝的形象,把祂描述得不公义不良善。宿命式预定论几乎是直击福音的核心,因为福音的核心就是“信神是义”,相信祂的良善和公义。借着基督的死,更能证明这一点(罗马书1-5章)。福音就是终极地体现“神的义”,罗马书1章、3章说,“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所以,如果把神描述为不公义、不良善,就是毁了福音。山寨版福音,人信的,不是“神是义”这个实质,而是“基督为我们死”这个符号,这个符号跟我们几乎没什么感情和关系,因为神在我们心目中,仍然是一个独断的、冷冰冰的神。要知道,相信“基督为我死”的终极目的在于相信上帝对我们的善意。如果把上帝说得没有善意,或者硬是把冷酷的暴君说成是慈善的上帝,这是一种侮辱、扭曲。

试想,你凭什么断定你是预定的?因为你的牧师这么说?你的牧师的标准跟其他牧师又不一样。那么如果,你是预定下地狱的呢?你还觉得上帝公义、善良吗?如果你注定下地狱,你还觉得上帝公义、良善,你就不属于地狱了。得永生的唯一途径就是信(信神是义),他们想用宿命式“预定”来涂抹“信”,然后把“信”兑水,变成一种简单的宗教仪式+遵守某些教条。

宿命式预定论所高举的所谓的“神的主权”是挂羊头卖狗肉,就像北朝鲜的“主题思想”理论一样,用高举“人民权利”的方法窃取人民权利。表面上说,加尔文式预定论是高举神的主权,似乎是神说了算,但是到头来,谁得救谁不得救,还是神职人员说了算,他们会间接地给出应许和宣告,给他们认为合格的大众一颗定心丸。他们故意把圣经的标准给模糊了,但事实上,圣经的标准是一清二楚的。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对基督信仰的思考和讨论

另外我虽然是基督徒但对永生的盼望怎么不是那么的肯定?是信心不足还是信仰的根基就没建立起来?!很想看到你这方面的解经。谢谢……
请问,你是觉得不怎么盼望永生,还是觉得永生不太可信,还是觉得没有得救的确据?这是三个不同的问题。

信心不足的话,的确需要时间建立。对于初信徒来说,这很正常,不必沮丧。信心成长是需要时间的。越是遵行神的话,越多经历神,对圣经的话理解也就越深,信心就会得到坚固。这个的确需要时间。我刚信主的时候也常常摇摆不定,根本无力建立坚固的信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神一步步带领,信心也就越来越坚固。到现在,圣经的许多话对我来说,比现实更加真实。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