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
- 最大赞力
- 0.00
- 当前赞力
- 0.00%
这个就叫通吃了吧
因为你搬郊区去了,还把钱都花旅游上了。要是像在下说的搬加拿大来,回头蜗居跌了,咱再买回来,不就不短了吗
但是闪哥,我觉得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要靠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在加拿大和美国,也有买不起房子和拥有无敌海景豪宅的。当然中国的房价是涨得太快了一点。但是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中国人的观念问题?没房子是不是就等同于生存权被剥夺?我还有不买房子只租房子住的同事呢,国外没房租房的群体也不少。不回避房产政策方面的问题,但是因为买不起房而推断社会不公,这本身也是有失客观公正的。房地产的热还是离不开市场需求的。照你的说法,那我买不起温哥华的房子,也说明加拿大社会对我这样的有志青年不公平喽?我还想问,如果你的那几个搞技术的同事搞出个技术上的新发明,是不是也有可能就不是现在的他们了?机会可以靠自己争取而不是坐等平均分配,恰恰是中国的进步而不是退步。
[FONT=宋体]我们都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在目睹这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着这场东方文明对西方霸权的终极逆袭。这个特殊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完成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为我们这个饱受了百年污蔑民族和国家正本清源。我的朋友,请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不要让子孙后代责怪我们今天的愚钝。[/FONT]
彪哥,转个笑话给您:
美国人到中国旅游,用10万美元兑换到68万人民币。在中国吃喝玩乐了一年,花了18万人民币。他要回去了,到银行去,因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1:5,这位美国人用剩下的50万人民币换到了10万美元。来时10万美元,回去还是10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另一美国人效仿,也拿10万美元换了68万人民币,在中国花50万买了套房子,吃喝玩乐花了18万,想回去了,房子增值了,卖后净得100万,以汇率1:5,刚好能换20万美元,,美国人说我在玩,也是在挣钱。
一中国人到美国打工,用68万人民币兑换到10万美元。在美国辛辛苦苦了一年,赚了3.6万美元。他要回去了,到银行去,因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1:5,这位中国人用13.6万美元换到了68万人民币。来时68万人民币,回去还是68万人民币,悲伤地回家了。
哈哈,本来我不想再掺和这个帖子了,因为太浪费时间,说到后来无外乎又是坛子里的月经话题。当然闪哥的这段话还是想回应一下的。
首先,闪哥,客气啦,完全没有得罪哦!呵呵
其次,很高兴你用到了“既得利益者”一词,good,那不妨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人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象我这样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国营转制企业技术人员,不拼爹不拼妈地考上大学然后自己找到工作的小老百姓,也是既得利益者的话,那么貌似这个坛子里所有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过程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这也就是我昨日提到的改革的红利。当然比如亨利同学会认为这不过是人口红利,但是没有改革在先,这人口红利怎么有机会释放出来呢。
当然即使说到改革,还有改革与增长之方式可以被诟病,比如粗放型低附加值廉价劳动力bla bla的, which is true,但是毕竟从文革后拨乱反正到现在也只不过30年的时间,想想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花了多长时间,甚至不妨再想想伦敦的雾。所以我觉得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 -- 也因此觉得不必先急着骂。
我没有美分党们那么深厚的理论水平,所以就不多扯其它的了。当然美分党们的确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近代率先崛起的西方的确拥有proven track record。但是好在成功也可以建立在除理论和经验之外的其它一些基础上。我注意到eebs提到了日本。是哦,为什么日本这么一个和欧美文化如此格格不入的国家+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地,却能够哪怕失去了20年的增长却依然退而不弱?为什么丰田的生产模式被美国人概括出了那么好听的一个名字lean production并在商学院研究来研究去,却还是无法在GM得到执行?我想那是因为除了看得见提炼得出的原理之外,还有些隐性的东西,比如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及因之形成的性格特征。
我想这也可以用来部分解释中国社会里好的,正在进步的方面(当然也可以解释始终存在的丑陋面)背后的原因,比如撒布拉说的“容易上当”可能也是其中之一?lol。其实那些在微信圈里转发这篇文章的人,未必没看出其中的破绽or逻辑不严密之处,不过是想传递一种热情,更何况这篇文章也并非一无是处。今天可能美分们觉得被这样一篇煽情的文章鼓动起的热情很可笑,不过试想哪天中国社会里一个正确的契机引发出这样的热情,它的推动力是不是也不可小觑呢。
我拥护的是, 在全世界都是国王的年代, 有人提出自己做主.当时美英,哪个幼稚?哪个成熟有章程?哪个科技发达?哪个社会科学发达?哪一个国民素质高?
但是闪哥,我觉得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要靠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在加拿大和美国,也有买不起房子和拥有无敌海景豪宅的。当然中国的房价是涨得太快了一点。但是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中国人的观念问题?没房子是不是就等同于生存权被剥夺?我还有不买房子只租房子住的同事呢,国外没房租房的群体也不少。不回避房产政策方面的问题,但是因为买不起房而推断社会不公,这本身也是有失客观公正的。房地产的热还是离不开市场需求的。照你的说法,那我买不起温哥华的房子,也说明加拿大社会对我这样的有志青年不公平喽?我还想问,如果你的那几个搞技术的同事搞出个技术上的新发明,是不是也有可能就不是现在的他们了?机会可以靠自己争取而不是坐等平均分配,恰恰是中国的进步而不是退步。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满足人民群众长期的物质需求,有些时候是背离的。
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天天玩不上学肯定是利益最大化,
家长的眼里不是这样,因为家长的眼光放在他一生上。
这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往往发生在塑性变革事情,也就是成长期。
这时候一个成年人唆使小孩说,你看我们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孩子的家长肯定觉得很烦。发达国家就在干这事。
听了这话的所有后发国家,无一不落进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