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张扣扣被处死 舆情沸腾 官媒:同情归同情 法律归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新闻:《张扣扣被处死 舆情沸腾 官媒:同情归同情 法律归》的相关评论
7月17日上午,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死刑执行命令,对在2018年除夕杀害三人的张扣扣执行了死刑。

▲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

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在17日达到峰值,但并未随着死刑的执行而停止,“司法公正”“道德与法律”“血亲复仇”等话题持续引发网民深入思考。有网民说,在一定程度上,张扣扣案是一堂深刻的公共普法课,是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刻警示。
同情归同情,法律归法律
张扣扣案发生在2018年2月15日,凶手张扣扣持刀将邻居王自新及其长子王校军当场杀死,将王自新三子王正军刺伤后抢救无效死亡,作案后张扣扣潜逃并于两日后投案自首。
张扣扣案的案情并不复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法院认定了其杀害三位被害人的犯罪行为,同时因为张扣扣又不存在精神病等责任上的抗辩理由,其确实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从案件的程序看,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对张扣扣进行追诉,经历了一审、二审以及死刑复核程序;辩护律师全程参与,为张扣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服务;媒体对案情依法作了公开报道,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积极回应。因此依法治罪,无可辩驳。
▲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

但是,仍有不少人对张扣扣表示同情,甚至对判决结果进行质疑。部分网民认为张扣扣是为母杀人的“孝子”,而其辩护律师的辩护思路也认为张扣扣是“为母报仇”,恳请法院可以给其留一条生路。
然而,同情的归同情,法律的归法律。从自然法到成文法,从天理、人情到国法,故意杀人都必须受到惩罚。这个案件,历经一年半多的时间,经历了法律与人性的大讨论,经过了犯罪心理学、感情梳理与代入感的争议与热议,最终回到了行为与结果的基本法治概念上。一个现代、文明的法治社会,“私力复仇”绝不应被倡导,而应通过法律来定分止争,通过司法来主持公道。从这个角度上,法院的判决不仅是对张扣扣犯罪行为的惩处,也是对民间未来可能发生的“私力复仇”行为的警示。

▲张扣扣案一审庭审现场。图片来源:@汉中中院

如何让此类悲剧不再发生
张扣扣案前因后果长达23年,牵涉两个家庭、五条人命,可悲可叹!那么,该怎样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增强法治教育,提高公众法律素养
经由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两级法院审查,当年的判决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但似乎并不符合张扣扣以及一些人朴素认知中“杀人偿命”的传统观念。这既是张扣扣20多年后举刀的“理由”,也是今日部分网民对其抱以同情,乃至呼唤“为母复仇、罪不至死”的心理基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苏力认为,当事人对判决不满是任何社会都很常见的现象,这既不意味着司法判决有问题,更不意味不满判决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其是,甚至以所谓的复仇挑战司法判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研究室主任刘仁文认为,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法治教育,增强司法公信力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对于疑问的回应。若把之前的案件结果、过程等都给张扣扣解释清楚,让他知晓判决没有不公,也许就能解开他心中的结。

▲张扣扣案二审庭审现场。图片来源:@陕西高院​

未成年人特别是受创伤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值得重视
张扣扣少年时亲眼目睹至亲去世,无疑对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加之自身性格的偏激、日后生活的磨难等,将他人、将自己一起推上了生命的绝路。有专家认为,要及时关注张扣扣这类人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疏通和关爱,防止其走向极端。有网民感慨,如果时间倒回至1996年,未成年的张扣扣能够得到心理疏导和生活帮扶,或许复仇的火种就会熄灭。
媒体对热点案件报道要承担社会责任
张扣扣案中,由于此前部分媒体、自媒体通过带有主观倾向的片面甚至不实报道,使部分网民对张扣扣的所作所为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同情心理,这一印象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根本转变。在热点案件的报道中,媒体应恪守客观、真实的底线,不能让主观臆断挑战客观真实,要用真实可靠的事实和公正客观的报道,展现真实客观的世界。
对付p民需要用法律时候,和你说一切依法。
权贵达官罪恶滔天时候,就和你说法是人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参军报国,这是忠;不忘母仇,这是孝;面对王家妇孺,张某并未滥杀,只杀弑母的三个仇人,不动无辜者丝毫,这是仁:手刃三仇人之后,先到母亲坟前拜祭告慰,这是礼:杀人后并未潜逃,而是吃上一碗最爱的家乡小吃后从容自首,这是信;不婚不子,不拖累别人,这是义;隐忍二十二年,择机而动,这是智。不惧多人以一敌三,这是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谷杀无辜之人,张杀有罪之身
谷杀人之后遮蔽罪行,张杀人之后认罪自首
谷更有贪赃之恶,张则只杀人一罪
纵然大陆现行“法律”下
张如果要死刑,谷更该死刑

事实上客观来说,在中国的“法律”下
张的确是可死刑可以不死刑,只不过从独裁统治成本考量一下,死刑有利于杀一杀这种报仇的风气,更利于维稳
谷也的确是可死刑可不死刑,只不过从独裁统治成本考量一下,不杀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人心安定,更利于维稳

只不过两者一对比,就很赤果果的人治了
韭菜有韭菜的法律解释,走狗有走狗的法律解释,赵家人有赵家人的法律解释

————————————
这个问题,和支不支持死刑都根本没关系
根本问题在于大陆不是一个法制社会
死不死刑根本不是张案的问题,问题是先要有真正的法制

我可以支持死刑,也可以支持不死刑,但前提是这刑不由独裁者随便订

溯本求源,中国的确有些现行存在的问题不怪政府
但显然大部分的问题怪政府,毕竟现代社会的职能所在,政府的影响非常之大

就像美国一样一堆垃圾问题怪政府,所以要换政府

能温柔的换,最好,不能,也要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参军报国,这是忠;不忘母仇,这是孝;面对王家妇孺,张某并未滥杀,只杀弑母的三个仇人,不动无辜者丝毫,这是仁:手刃三仇人之后,先到母亲坟前拜祭告慰,这是礼:杀人后并未潜逃,而是吃上一碗最爱的家乡小吃后从容自首,这是信;不婚不子,不拖累别人,这是义;隐忍二十二年,择机而动,这是智。不惧多人以一敌三,这是勇
我想这孩子精忠报国,又不婚不娶,是想念母亲了。想必他母亲很爱他。他如果能找到另外一份爱代替母爱,或许会放下仇恨。他去自首,恐怕也是想念母亲了,不留恋人间。同时也是向世界宣告,他报了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为什么中西文化都支持张扣扣轻判甚至无罪?

圣经民数记35章

:16 倘若人用铁器打人,以致打死,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35:17 若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35:18 若用可以打死人的木器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35:19 报血仇的必亲自杀那故杀人的,一遇见就杀他。
35:20 人若因怨恨把人推倒,或是埋伏往人身上扔物,以致于死;
35:21 或是因仇恨用手打人,以致于死,那打人的必被治死。他是故杀人的,报血仇的一遇见就杀他。
35:22 倘若人没有仇恨,忽然将人推倒;或是没有埋伏,把物扔在人身上;
35:23 或是没有看见的时候,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扔在人身上,以致于死,本来与他无仇,也无意害他。
35:24 会众就要照典章,在打死人的和报血仇的中间审判。
35:25 会众要救这误杀人的脱离报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归入逃城。他要住在其中,直等到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
35:26 但误杀人的,无论什么时候,若出了逃城的境外,
35:27 报血仇的在逃城境外遇见他,将他杀了,报血仇的就没有流血之罪。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圣经中,即使是误杀人的若跨越出保护误杀者的逃城之外,落入报血仇的人手中被杀,报血仇的人仍然无罪。也就是说,应该逃跑的,不是报血仇的人,而是那些杀人的人,包括误杀人的。这报血仇的从来都是光明正大。而这被杀的三个人都有参与谋杀,包庇和顶替。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再看中国的武侠文化或者江湖文化。中国的江湖文化一向就是尊重和追求那些为社会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侠客,特别是在官府腐败无能的时候,官官相护、欺压百姓、罪恶横行,法律没有办法为民实行公义。这个时候,社会和人民就会指望这些勇敢的侠客出现。如果连自己的冤都伸不了,还能指望替别人说话吗?替别人行侠仗义吗?侠客的境界,不是一般市井小民可以理解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果果一词用得好,你懂的!!
您的论述很精
阁下一定是清JB华大学博士吧?

我感到极度地恶心!
真的恶心,各位
年纪大肯定不是过错,年纪大造成的用词差不了解也是很正常的,毕竟这个论坛应该都是30多岁的老人家为主(开个玩笑23333)

但你这种不了解还自以为是就是了

赤果果这个词组用过国内局域网的都该认识,你却当成和最近两年才出来的精甚一样的梗?
前者是国内网络平台各种封禁下网友对文字的应对手法,后者是纯粹的小学生博士梗


另外你这个JB用词是真恶心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