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连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桃李兄的归纳显示出他的“融入”,我的总结则透露着我的“游离”。

还是那句话:我属于假移民。

融入,我看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带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抄着夹生的英语,怎么可能融入?与本地白人之间,除了工作交流,也就上班morning,下班have a good night而已。相反,和一些其他国家的移民,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移民倒有一些共同语言。

我看,就我儿子这一代,到这儿上高中,语言好多了,但要谈融入,门儿都没有。同样,他的非华人朋友也基本是移民,白人也是俄罗斯的或东欧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放下了,全都好了。无欲则刚吗!

全都放下,不容易,很难做到。

“欲”还好办,可以放下。有些不是“欲”,是责任,就很难放下了。

比如,人在加拿大,会非常不放心国内的父母。父母年迈再加上疾病缠身,子女在海外,怎能呆得踏实?

再比如,做企业,只是老板为了自己挣钱吗?我觉得不完全是。不扯什么“社会责任”,至少还要对得起跟着自己干的那班弟兄们。

看过高晓松的一个访谈,他说他妈妈说的,65岁才是人生最好的时候,年轻时对爱情的责任、对工作单位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对孩子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这时候都没有了,一身轻松,可以心无旁骛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了。

那时候,恐怕才真的具备什么都“放下”的条件。可是,别的都放下了,就怕那时候病痛又找上门来了。而且,自己放下了,说不定自己却已经又成为了别人放不下的责任――比如子女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融入,我看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带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抄着夹生的英语,怎么可能融入?与本地白人之间,除了工作交流,也就上班morning,下班have a good night而已。相反,和一些其他国家的移民,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移民倒有一些共同语言。

我看,就我儿子这一代,到这儿上高中,语言好多了,但要谈融入,门儿都没有。同样,他的非华人朋友也基本是移民,白人也是俄罗斯的或东欧的。

恐怕其实已经在融入了。

我接触过几位在加拿大工作的“真移民”,他们对加拿大本地文化、价值观等等的认同度,明显超过我们这些“假移民”。

有些变化可能是自己都感觉不到的。这就好比是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呆了几年后,他可能认为他在这座城市里只是一个“外人”:没有北京户口,购房、子女上学受政策性歧视,说不来儿话音很重的北京话。但是有一天这个人回老家探亲的时候,他的乡亲们才会发现:这个人已经变成北京人了。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盎格鲁-撒克逊人虽然代表着这里的社会主流,但是多族裔“既和谐共处、又保持一定距离”的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加拿大的一种文化特点。

有人说美国文化是个大熔炉,但加拿大文化是马赛克,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我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

因此,我觉得踏下心来在当地工作、生活,认可当地的文化,就已经是在融入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全都放下,不容易,很难做到。

“欲”还好办,可以放下。有些不是“欲”,是责任,就很难放下了。

比如,人在加拿大,会非常不放心国内的父母。父母年迈再加上疾病缠身,子女在海外,怎能呆得踏实?

再比如,做企业,只是老板为了自己挣钱吗?我觉得不完全是。不扯什么“社会责任”,至少还要对得起跟着自己干的那班弟兄们。

看过高晓松的一个访谈,他说他妈妈说的,65岁才是人生最好的时候,年轻时对爱情的责任、对工作单位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对孩子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这时候都没有了,一身轻松,可以心无旁骛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了。

那时候,恐怕才真的具备什么都“放下”的条件。可是,别的都放下了,就怕那时候病痛又找上门来了。而且,自己放下了,说不定自己却已经又成为了别人放不下的责任――比如子女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生总是这样的。


好久没来向您问候了,祝您全家喜乐平安。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我是两年多前登陆的,当时挣扎、纠结得厉害:wdb14:

放弃稳定的职位,可惜!放弃不低的收入,不舍!年过四十而未实现经济自由,没底!

两三年前,刚开过奥运,世界萧条,中国独好,大国崛起。。。。。。

在这种内外环境下,放弃一切来到加拿大,被很多朋友称为疯狂:wdb23:

现在回头看看,当初那一步没准是对的。

大家知道最大的变化有哪些吗:

1. 手机仅开车时用,下班必关机。手机用一款19.99刀的,预付费的。

2. 学会了木匠活,学会了做deck、fence,完成了作为一个结构工程师的终身夙愿:从设计到施工一条龙,从基础到顶棚,完成了后院凉棚工程(现在叫EPC了)。下一步向电工迈进,玩点高层次的。

3. 到新地方是观光,而不再是开会了。

4. 见老板叫名儿,不交XX总、XX董了。

5. 两年没抽烟了。

6. 两年没松骨洗脚了。

7. 两年没吃过像样的中餐了。

8. 两年没吃过像样的西餐了。(这是我儿子的评价,我基本同意)

大家补充。

1.[FONT=宋体]不再是“什么贵买什么”,购物原则尤其是衣服化妆品“不打折绝不买”;另外孩子爸说“打折也可以不买”:wdb1:。[/FONT]

2. [FONT=宋体]加拿大[/FONT]7[FONT=宋体]年,忽视了去美容院做皮肤护理,但经常去见牙医,无休无止的洗牙治牙:wdb5:。[/FONT]

3.[FONT=宋体]学会了买旧货,越古旧越喜欢(破损的不要),尤其是[/FONT]Garage Sale[FONT=宋体]看[/FONT]Antique:wdb19:[FONT=宋体]。[/FONT]

4. [FONT=宋体]学会了刷漆。三年前,我家楼上楼下共三层,全是我自己刷的。两个孩子的卧室,一个是粉色,一个是天蓝色;我的卧室和餐厅是红色;其余房间全是米黄色。总共占用了[/FONT]10[FONT=宋体]天的假期,好累呀:wdb7:,真是省了很多钱:wdb6:。[/FO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无论是真移民也好,假移民也罢,适应了就好。于风和浪静,波澜不惊中享受这份淡定、从容。

说得真好.:wdb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恐怕其实已经在融入了。

我接触过几位在加拿大工作的“真移民”,他们对加拿大本地文化、价值观等等的认同度,明显超过我们这些“假移民”。

有些变化可能是自己都感觉不到的。这就好比是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呆了几年后,他可能认为他在这座城市里只是一个“外人”:没有北京户口,购房、子女上学受政策性歧视,说不来儿话音很重的北京话。但是有一天这个人回老家探亲的时候,他的乡亲们才会发现:这个人已经变成北京人了。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盎格鲁-撒克逊人虽然代表着这里的社会主流,但是多族裔“既和谐共处、又保持一定距离”的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加拿大的一种文化特点。

有人说美国文化是个大熔炉,但加拿大文化是马赛克,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我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

因此,我觉得踏下心来在当地工作、生活,认可当地的文化,就已经是在融入了。

基本同意茶兄的说法。可不可以这么说:我们正在“融入ing”,但永远无法“融入ed”。

其实我们这些在海外工作(或说扎下根)的华人,尽管享受了西方社会的文明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内心深处其实是很孤独的。在国内,尽管有“十万个不满意”,但毕竟有亲情和友情。

我前面说到,没有像样的中餐,没有洗脚松骨,其实是玩笑话。其实现在吃吃西餐也挺好的,没有洗脚松骨那么多钉两根钉子也强身健骨。关键是想看看家人,想喝餐大酒都找不到人。

人生难免取舍,自古万事难全,这就是我的想法。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1.[FONT=宋体]不再是“什么贵买什么”,购物原则尤其是衣服化妆品“不打折绝不买”;另外孩子爸说“打折也可以不买”:wdb1:。[/FONT]

2. [FONT=宋体]加拿大[/FONT]7[FONT=宋体]年,忽视了去美容院做皮肤护理,但经常去见牙医,无休无止的洗牙治牙:wdb5:。[/FONT]

3.[FONT=宋体]学会了买旧货,越古旧越喜欢(破损的不要),尤其是[/FONT]Garage Sale[FONT=宋体]看[/FONT]Antique:wdb19:[FONT=宋体]。[/FONT]

4. [FONT=宋体]学会了刷漆。三年前,我家楼上楼下共三层,全是我自己刷的。两个孩子的卧室,一个是粉色,一个是天蓝色;我的卧室和餐厅是红色;其余房间全是米黄色。总共占用了[/FONT]10[FONT=宋体]天的假期,好累呀:wdb7:,真是省了很多钱:wdb6:。[/FONT]
看来,男人钉木板,女人刷漆是“加拿大标配”:wdb23:

我太太的油漆手艺那也是相当了得啊!

刚到加拿大那三个月,我太太没去工作,而我上班了。她就一个人在院子里忙活了几个月。有一天,我对她说,你完全不像中国移民,倒很像东南亚来的,又黑又瘦的。

那几个月,她腰椎的问题完全好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桃李满深圳 说:
---人生难免取舍,自古万事难全这就是我的想法。


人生难免取舍,自古万事难全。

是呀,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人生难免取舍,自古万事难全。

是呀,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说的太好了!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看到下面这段视频,我看移民还是值得的:

6月4日,那位因嫌前方车开得慢而差点将一家三口逼上死路的马路杀手已被网友人肉到:普洱市质监局副局长王维雄,当时就是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驾驶云J65000”丰田越野车.他扬言:“你们有种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我,不管在哪里,老子都摆得平!” http://t.cn/zOsTT2E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OTAyMzAw/v.swf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全都放下,不容易,很难做到。

“欲”还好办,可以放下。有些不是“欲”,是责任,就很难放下了。

比如,人在加拿大,会非常不放心国内的父母。父母年迈再加上疾病缠身,子女在海外,怎能呆得踏实?

再比如,做企业,只是老板为了自己挣钱吗?我觉得不完全是。不扯什么“社会责任”,至少还要对得起跟着自己干的那班弟兄们。

看过高晓松的一个访谈,他说他妈妈说的,65岁才是人生最好的时候,年轻时对爱情的责任、对工作单位的责任、对事业的责任、对孩子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这时候都没有了,一身轻松,可以心无旁骛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了。

那时候,恐怕才真的具备什么都“放下”的条件。可是,别的都放下了,就怕那时候病痛又找上门来了。而且,自己放下了,说不定自己却已经又成为了别人放不下的责任――比如子女的。
现在开始,努力使自己在65岁时,不成为别人的责任:wdb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桃李兄的归纳显示出他的“融入”,我的总结则透露着我的“游离”。

还是那句话:我属于假移民。

完全融入是好,不过保留自己的个性也未必不好,只要价值观一样,吃什么、穿什么、宗教信仰其实未必那么重要。

住在pei时,有个美国人,夏半年在pei冬半年在中美洲一个小国,舒服又避税。有种生活方式叫“在路上”,以一个“外人”的身份生活,不仅有新鲜,更能从不同的视角发现生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基本同意茶兄的说法。可不可以这么说:我们正在“融入ing”,但永远无法“融入ed”。

其实我们这些在海外工作(或说扎下根)的华人,尽管享受了西方社会的文明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内心深处其实是很孤独的。在国内,尽管有“十万个不满意”,但毕竟有亲情和友情。

我前面说到,没有像样的中餐,没有洗脚松骨,其实是玩笑话。其实现在吃吃西餐也挺好的,没有洗脚松骨那么多钉两根钉子也强身健骨。关键是想看看家人,想喝餐大酒都找不到人。

人生难免取舍,自古万事难全,这就是我的想法。

关于“融入ing”和“融入ed”,我的看法是:

首先要界定我们要融入的是什么,如果说融入“加拿大文化”,我觉得现在是“融入ing”,而且可能将来也会“融入ed”,至少有部分新移民或他们的子女会“融入ed”。

如果说是融入“以英法文化为基础的加拿大白人文化”,那我觉得确实是难以“融入ed”。

我不认为“加拿大英法白人文化”与“加拿大文化”是一回事,尽管前者在加拿大文化中占有的地盘儿更大一些。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