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献给所有在加拿大的北京土著和热爱北京的朋友们!(思乡整
转来的文章
福绥境的故事
王铭三
白塔寺西侧,元代建了一座供奉后汉道士张道陵的天师府,后来深得成吉思汗青睐的丘处机葬于唐朝修建的白云观,天师府开始冷落颓败成为残址。明朝宣宗又在天师府旧址建起了朝天宫,天启六年毁于大火,朝天宫荡然无存,后来,老百姓在这片废墟上盖起了民居,沿用了“宫门口”的地名,就有了宫门口一条到宫门口五条等一系列胡同名。
进了宫门口,已经看不出朝天宫的模样,但从胡同名还能揣摩出朝天宫的痕迹。
“葡萄园”,顾名思义当年这里应该是一园子葡萄。
葡萄园北面,有三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叫东廊下、中廊下、西廊下。
廊下,就是走廊的下面,这三条胡同的地面,可能是原来的三条走廊,东廊下和西廊下南北通透,而中廊下的北口则是从西廊下接入,中间有一口从东廊下出来,南口又与东廊下成同一个出口,可能当初的中走廊是东西走廊的连接廊。
走廊既是人行通道,也是休憩的场所,廊外少不了花草树木、假山怪石、亭台楼阁……福绥境有些花园式的住宅,可能就是朝天宫的遗留。
朝天宫正殿的位置,估计是在现在的儿童活动中心东半部,晚清时那里改成端王府,解放后成为北京地质学院,文革期间圈起了一道高大的围墙,里面在保密的状态下施工,据小道消息说,将来国务院要从中南海搬到这里来。 (实际上毛泽东晚年在官园住了好几年,毛的医生写的回忆录里面有,和它对面居住的居民楼上的窗子都是画上去的,不能开口子)
儿童活动中心的西半部,原先是官园体育场。据说在解放初期,这里是除先农坛以为的北京第二大体育场,只是这里没有看台,不收门票。
官园体育场是北京平民的第一大足球场,几乎每礼拜天下午都有一场足球比赛,参赛的都是民间自行组织的业余球队,有中国人的足球队,也有苏联人的足球队。也许还有其他欧洲人组织的足球队,可我们分不清,反正是见着高鼻子蓝眼睛的人,都当是“苏联人”。比较有名的球队有“红星”、“紫光”、“铁鹰”……只要有苏联人参加的比赛,就是我们心中的国际比赛了,就成为这一带的体育盛事。反右以后,足球比赛迅速冷却,听说那几个有名的球星在工作单位被打成右派,紧接着又是大跃进,谁还有业余时间练足球、赛足球。
官园的足球场和足球比赛,带动了西北城的足球运动,中学生踢小足球,小学生踢小皮球,6个人一个队,每个队都有队名,放学以后就找地方比赛。
官园体育场的北面,是外国人办的奶牛场,经常能看见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赶着小驴车驮着牛奶罐从门前走过,不知是往哪里送奶?后来,这个外国老头再也不来了,有传说他是个白俄,苏联不让他在中国住,他就到别的国家去了。再后来,奶牛场改成了官园公园,是个不要门票的公园,里面有许多儿童游乐器具,我们都叫它“新官园”,说这是福绥境地区的第一个街心公园。
福绥境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叫弓匠营,东边的是东弓匠营,西边的是西弓匠营,可能这里曾是给朝天宫制造弓箭的工厂和工人宿舍。西弓匠营北面有一条冰窖胡同,说明这里原来有一个冷库,存放着从护城河拉来的冰,供王宫夏天降温用。冰窖胡同有一个小学校,曾用名是扶轮小学,以前可能是铁路子弟学校,小学对门是大操场,经常在春夏秋天的礼拜六晚上演露天电影,三分钱一张票,就这么便宜我们还经常翻墙进去。
出西弓匠营西口外,就看见城墙了。城墙对北京人又神秘又神圣,因为它保佑着北京的平安。老街坊门都传说解放军打北京的时候,放了不少的大炮,这时城墙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白发老太太,盘腿大坐双手合十,把炮弹都收进了掌中,一个都飞不进城里,解放军没辙了,只好和平解放了。
城墙有个豁口,老百姓叫“豁子”,出了豁子就是护城河。那时,护城河也有不少的污水口,可排出的都是雨水和极少的生活污水,所以护城河水不仅多而且清,河里有鱼有虾有蛤蜊,是我们游泳摸鱼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