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保险理财最常见问题解答Q&A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应如何合理平衡分红保险的短线现金值和长期总回报?

A:我们知道,保单里的现金值是投保人自己可以动用的钱。人们之所以乐意购买分红式/盈利报酬式保险(以下简称分红保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长线回报(现金值或赔偿额)都是相当可观的,因为分红保险的基本保费中已含有投资,投保人每年都会从分红保单中享受到投资收益(称作分红或盈利报酬),从而使保单中的现金值不断增长,而且每年的分红若没有及时取出,它又通过不断地购买增额付清保险的形式让总保额也不断增长;无论是现金值还是总赔额,都是越到后来,就增长得越快越多。 但若从短线现金值方面来说,则不同公司的分红保险,以及同一公司的不同类型的分红保险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应如何合理平衡分红保险中的短线现金值和长期总回报,在某些情况下就成为一个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我们购买分红保险的目的除了兼顾短中期的保障之外,主要是为了将来退休用钱的最大化并兼顾传承一笔免税资产给孩子,或者纯粹就是要最大化地传承一笔免税资产给后代,而且我们对分红保单将来的基本保费的支付不会有任何顾虑和担忧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那些长线回报尽量高的分红保险类型,至于它的短线现金值可不予以关注,如可选择Manulife的Performax Gold、Sun Life的Sun Par Protector、Canada Life的Estate Achiever等。但在下列的几种情况下,我们在兼顾分红保险的长线总回报的同时,也需要看重它的短线现金值:

一是您想买一个较大保额的分红保单,现在付款没有问题,但又担心将来生意或工作不稳定时在支付保费方面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困难和压力,需要以保单本身的现金值为依托采用保单贷款(Policy Loan)的形式来暂时支付;二是您既看重分红保险的短中期的保障功能和长期的财富延税增长及免税传承功能,也很注重这份保单在各个时期的现金值特别是短线现金值,甚至在近几年内就有可能需要动用里面的现金值来用作生意的流动资金或生活的应急资金。

如果您是类似上述两种情况的投保人,那么,您在选购分红保险时就需要合理平衡它的短线现金值和长期总回报,但如何才能做到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意见:

其一,应优先选择那些短线现金值较高的分红保险类别,特别是那些短线现金值很高、但其长线回报率却与另一类专注长线回报而不注重短线现金值的分红保险相差很少的分红保险类型,如 Sun Life的Sun Par Accumulator和Manulife最新推出的Manulife Par等分红保险类型,但此类分红保险的最终长线回报率(不是绝对值)一般还是要比另一类短线现金值很低的分红保险类型低一些,而且也比较“贵”一些,即:在购买相同的基本保额的情况下,每年需要投入的基本保费比较高,每年基本保费的付款压力较大。

其二,也可选择上面提到的那种专注长线回报(但短线现金值很低)的另一类分红保险类型,但在目前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投保人要充分利用分红保险的额外付款空间来进行额外供款,有条件时最好应最大化地进行额外付款,以加快现金值的增长速度,同时可增强保单的灵活性和安全性。通过每年最大化地进行额外付款,即使选择这种短线现金值较低的分红保险类型,它的现金值也因额外付款而较快速地增长,而且也保证了最大化的长线回报,同时,额外付款也使得最终的长线回报率大大提高。当然,注重短线现金值的分红保险类型也可以通过做额外付款来使得其现金值增长得更快,总体的长线回报也得到提升。在额外付款的空间(即允许的最大额度)方面,Life Pay的分红保险计划所允许的空间最大,一般是其基本保费的90%-170%(不同公司的额外付款空间大不一样,例如Sun Life的就要比Equitable Life的大很多,下同);20 Pay的计划次之,一般是其基本保费的60%-85%;10 Pay的计划最少,一般为0,但Manulife Par的10 Pay计划比较特别,它可以通过另外增加一个Term Rider来产生一个额外付款空间。在额外付款的灵活性方便,也是Manulife Par最灵活,不需要另外申请,保单自动带有一个终身有效的额外付款空间,终身总额为其基本年保费的10倍(大部分保单)或5倍(超大保单),而且投保人在任何时候支付都是可以的,详情请来电咨询,或约面谈。

总之,在选购分红保险时,您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需求:您是看重短线现金值还是注重长期总回报(长线现金值或赔偿额)?长线现金值和赔偿额越高的分红保险将来带给您的退休收入就越高,您的财富传承效率也越高,您的长期总回报也就越高。在所有的分红保险产品中,长期回报最高的要比最低的高达30%-40%!如果短线现金值对您来说并不重要,您就没必要以牺牲更高的长线回报为代价来选择短线现金值较高但长线总回报却低很多的品种,反之亦然。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短线现金值和长期总回报的合理平衡,这可通过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和付款方式来实现。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如果您想在付款方面更灵活,应选择哪种分红保险好?

A:相对于另一类终身保险即万通式U.L保险,分红式W.L保险的基本保费较高,它在付款方面没有那么灵活。虽然投保人也可通过充分利用分红保单的额外付款空间来提高付款的灵活性,但它的额外付款空间也要比U.L少一些,而且对一般的分红保险而言,它的额外付款空间也有诸多规定,远没有U.L灵活。例如:它需要预先申请,需要像主保险那样进行核保审批;有的公司规定:若在第一年申请了额外付款,则必须要与基本保费同时支付才能让保单生效,否则,就需要重新签发保单;大部分保险公司还规定:分红保险的额外付款虽然可以停付一段时间,但不能停付2年或3 年以上,否则就会失去这个额外付款空间。投保人若再想做额外付款,则必须另行申请。如果被保人的可保性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不获批准。但Manulife最新推出的分红保险Manulife Par, 除了其它的一些特点和优势之外,它在额外付款方面也颇具特色,更加灵活,在整个行业中独树一帜!

谈到分红保险的额外付款空间,我在这里先做一个补充说明。我们知道:分红式保险的基本保费中已含有投资,即使只付基本保费,它的价值(现金值和赔偿额)也会因每年有分红而逐年增长。但除了基本保费之外,还有一个“额外付款空间”(也称为额外付款额度)可供使用,投保人每年多投入到保单中的钱只要不超过这个额度,则其投资增值就是延税的。这个额外付款额度要比相应的U.L保险小一些;不同公司的分红保险所给的大小也不太一样;同一公司的不同的分红保险类别(不同的付款方式)的额外付款空间也相差很大,以Sun Life的Sun Par Protector II为例:Life Pay的额外付款空间最大,一般是基其本保费的1.5倍以上;20Pay的额外付款空间较少,一般是基本保费的60-75%;例如,一个42岁、标准身体等级的女性,购买Sun Life的100万基本保额的分红保险,若选择Life Pay,则年基本保费为$17265,每年的最大额外付款额度为$29160,是其基本保费的1.7倍(29160/17265=1.7);若选择20Pay,则年基本保费为$30375,每年的最大额外付款额度为$22320,是其基本保费的73%(22320/30375=73%)。10Pay的额外付款空间最少(为零),这是因为10Pay的年基本保费已经很大了,但Manulife新推出的分红保险是个例外,待下面详述。有时投保人会很看重这个额外付款空间,因为它可以让投保人在付款方面更灵活,使得分红保单更安全!具体一点来说:有了这个额外付款空间,您在资金充裕时就可既付基本保费也做最大额外付款;在资金较紧时又可退到只付基本保费;在资金更紧时还可暂停付款,通过累积的额外付款或分红来支付,这样,就可使付款更灵活,保单更安全!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谈谈Manulife新推出的分红保险Manulife Par在额外付款方面到底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一是不需审批,终身拥有。每份Manulife Par保单都自动预先设有不需申请的终身存款选择额度即最大额外付款额度,即使是由定期保险保单转换而来的分红保单也不例外!终身存款选择额度就是在无需提供新的核保信息的情况下,客户在保单内可放入的额外供款总额,一般为其年基本保费的10倍(若基本保额为1000万或以上,则额外供款总额为年基本保费的5倍)。

二是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投保人无论已经错过多少次存款选择供款(Deposit Option)即额外付款的机会,甚至哪怕他从未做过额外供款,其额度也都不会过期,客户都可随时选用,非常灵活方便!例如:某投保人购买了一份2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保险,他就自动拥有至少10倍于年基本保费的额外付款总额度。他既可以从第一年就开始做额外付款,也可以在若干年以后再做,把前几年累积的年额度一次性补够;也可随时按年度做额外付款、并随时停付,随时恢复,只要不超过当年的延税投资额度的限制。即使在20年后即保单被彻底付清之后,那时基本保费已不需支付也不能再付,但投保人还是可以往保单里做额外付款来作为一种投资,只要还有没用完的额度即可。额外供款一旦达到保单本身所预设的终身存款选择额度,客户还可向保险公司提供新的核保资讯来申请新的终身额度,并继续进行额外供款。

三是10年保证付清的计划(即10Pay计划)也可通过增加一个Term Rider来产生一个额外付款空间。虽然10Pay已经很短了,但有的投保人还是需要更快付清,这就需要通过额外付款来实现。一般公司没有10Pay计划,即使有10Pay计划,也不再拥有额外付款空间。但Manulife的分红保险则可以通过另外增加一个Term Rider来实现这个目的。例如,一个45岁的男性购买60万的分红保险,选择10Pay计划,则年基本保费为$43182,无额外付款空间。但如果再加一个50万的Term-10 Rider,则马上可以产生一个额外付款空间($26802/年)。

四是由额外付款买断的增额保险不受主保险加价的影响。即使主保险因被保人的身体状况等原因而被加价(Rated),但通过额外付款而买断付清(Paid-up)的增额保险(Paid-up Addition)却不受加价的影响,还是按标准价格,从而让投保人可以通过最大化地进行额外付款来大大减轻主保险被加价对总体回报率的影响。

总之,如果您想在付款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则Manulife新的分红保险Manulife Par应是您的最佳选择之一!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在加拿大购买人寿或重病保险到底是否有的赔?

A:如果你去问一个加拿大的当地人:“在加拿大购买了人寿或重病保险到底是否有的赔?”他会觉得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好奇怪。因为从他懂事的那天起,他就知道:在加拿大,每个家庭、每个成年人购买保险属理所当然或天经地义;一个没有购买保险的人倒是会让他们觉得非常“独特”!另外,购买了保险以后,在万一“出事”时获得保险理赔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不仅是国家法律的规定,更是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当然也是基本常识!但是,就是连这个基本常识,我们从大陆移民过来的部分华裔朋友也开始怀疑了:在加拿大购买了人寿/重病保险到底是否有的赔偿呀?难怪人家西人说我们华人活得比较辛苦,因为我们有的华人朋友怀疑一切,包括已在发达国家成功运行了100多年的、一直在为保障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科学而规范的保险体系。我本不应该将此不是问题的问题再拿出来讨论的,但最近遇到一些客户竟然还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疑虑,甚至还纠缠不清,所以我就不得不想在此多说几句。关于“在加拿大购买保险到底是否有的赔?”的问题,我们可先不去回答它,而是先从以下几方面去问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

1.如果人们向保险公司购买了保险,在满足赔付条件时却得不到赔偿,那么,保险公司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保险公司是专门设来“骗”投保人的钱的。但是,骗一个、二个或少数人有可能,但加拿大的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家庭都被保险公司“欺骗”了,您说这种可能性会有吗(请去调查一下,是购买保险的人多还是没有购买的人多)?退一万步说,假定大部分加拿大人由于过分“纯洁、质朴”容易受“精明、贪婪”的保险公司的当,那么,加拿大政府是“吃干饭”的吗?政府会对保险公司的“欺骗”行为不动于衷吗?试想一下:在加拿大这样的法制健全的国家,一个靠“欺骗”为手段的公司能生存多久?你相信吗:一个靠“欺骗”为目的的行业能够盛行100多年?

2.请问一问周围的人,购买了保险在“出事”以后得不到赔偿的人有几个?如果有的话,再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她没有得到赔偿?请千万不要道听途说,一定要以客观的态度去认真对待,否则,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误传可能会让你作出错误的决定,甚至会毁了你全家的幸福。请相信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安全和幸福!

3.请再问多几个本身就从事保险理财行业的人,看有哪个自己没有购买保险的?看一看这些保险理财顾问/经纪是不是本人不购买,只是一心想把保险这种“不好”的东西“推销”给其他人的?事实是:每一个做得好的保险顾问都首先是自己对保险绝对的认可和热爱的,而且他/她一定也为自己和家庭购买了足够的和多样化的保险!还有,如果你有朋友在保险公司工作,也请问问他们有哪个没有买保险的(包括Group保险)?

4.如果保险公司真的可以逃避赔偿责任,他们为什么还要花钱为被保人做体检,做核保?对有的申请人,保险公司还要另外花钱去家庭医生那里买报告(称作APS)。如果可以不赔偿,保险公司为什么还要这么麻烦、这么啰嗦,既花冤枉钱,也惹客人烦?还有,保险公司为什么还要对一些投保人拒保呢?人家白送钱给他们,他们竟然还不要?

你还可以问自己更多的类似问题。不用回答,你就知道:对于“在加拿大购买人寿/重病保险到底是否有的赔?”的问题是一个多么常识性的问题,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当然,也确实有几种情况可能是得不到赔偿的:一是在购买保险之后2年之内自杀的(对于2年之后还坚持要自杀的“英雄”们,保险公司觉得这种人的精神实在可嘉,所以也照赔不误!);二是在投保时故意隐瞒重大事实特别是有关身体健康方面的实情的(这种事实若如实反映本来是会对保险的审批结果有直接影响的)。说得严重一点,这属于投保人或被保人对保险公司的欺诈行为,保险公司当然有权利拒绝赔偿,但一般还会将保费退回给被保人或其亲属,这已经算是很人道的了。如果连这种情况都能得到赔偿,这对其他投保人公平吗?如果一个保险公司对什么人都愿意保、对故意隐瞒重大病情、欺骗保险公司的保单都愿意赔,这家公司的保险你敢买吗?三是因自身犯罪或自残行为而产生的身体伤害和健康丧失也有可能得不到重病保险的赔偿。

总之,保险业在加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已经发展得非常科学和完善。再加上加拿大一直是比较保守、稳健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也使得它的金融保险业成为世界上最稳妥、最规范的体系,使得加拿大的保险产品成为最稳妥、最可靠、回报也最确定的金融理财产品之一。 但在中国大陆,保险体系可能还不是很规范、监管也不是很严格,一些朋友曾经在国内可能遭遇过一些不好的经历和体验,然后很自然地把这种对保险的偏见和不信任带到了加拿大。这虽然可以理解,但确实大可不必!

在加拿大,只要你在保险申请时如实地反映了所要求的信息,保单最终得到了保险公司的批准,你也按要求支付了保费,那么,当需理赔的事件发生时,保险公司都会如约履行赔偿义务(上述所列的几种免赔情况除外),对此,你不应有任何的怀疑!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Manulife特有的十年保证付清的分红式保险有何特点和优势

A:分红式保险的付款方式一般只有终身付款和20年保证付清(以下简称20 Pay)两种类型,虽然按一定的分红率不变测算,无论是终身付款还是20Pay,每个公司的分红保险都不需真正从口袋里掏钱来付终身或20年,而是在付了一定的年数以后可用保单里的分红来支付,但这不是保证的。若要绝对保证保单在任何情况下都被彻底付清,则投保人必须选择20年保证付清的类型,而且最好是从口袋里掏钱付足20年!若想在更短的时间内付清,则需要再做额外付款。但现在有这种需要的投保人就又有了一种新的选择,因为Sun Life于2017年1月、Manulife于2018年6月分别在它们的分红保险系列中新增加了一个10 Pay的快付方式即10年保证付清的类型, 今天,我们就来特别谈一谈Manulife的这个特有的1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保险(以下简称10 Pay计划),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特点和优势之一:10Pay计划加快了付款速度,让投保人可在10年内绝对保证付清。虽然选择终身Pay和20 Pay的分红保险类型也可通过增加额外付款来加快付款速度,也可在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付清”,但这是不保证的。例如,一个42岁的男性购买100万保额的分红保险Manulife Par,若选择20年保证付清的类型(即20 Pay),则他每年需付基本保费$37647,假定按目前的分红率不变,若只付基本保费,则他至少要付11年;若每年付基本保费再加额外付款$10,000,则他只需付8年即可。但如果将分红率假定按目前的Rate再减2%不变,那么,若只付基本保费,则需要付14年才行;若再加额外付款$10,000/年,则也需要付12年,也就是说,只付10年是不行的!但若选择10年保证付清的类型(即10 Pay),则每年需付基本保费为$67,525。这是可以在10年内绝对保证付清的,也就是说,无论将来的分红率如何变化,只要投保人每年付了基本保费$67,525,在付了10年以后就不需再付了,这份分红保单就会终身有效了!Manulife的这种10 Pay的分红保险类型,适合于那些在10年内手头上有较多的闲置资金、又想加快付款速度,并需要在10年以内绝对保证付清的投保人,特别是那些目前资金充裕、年纪偏大、想在10年内快速付清的投保人。

特点和优势之二:Manulife的10Pay计划可以让投保人节约总保费,提高分红保单的总体回报率。由于保证付清年数从20年缩短为10年,因此,10 Pay的分红保险的年保费大大增加,但并没有按比例增加2倍。其实,10 Pay的总付保费要比20 Pay少很多。还是上面的例子,20 Pay的总保费为$37,647x20=$75.3万;10 Pay为:$67,525x10=$67.5万,10 Pay要比20 Pay少付$7.8万。10 Pay相对于20 Pay,一方面,总投入减少了;另一方面,各个时期的现金值和赔偿额反而都要高很多(详见下面的数据比较),从而使得10 Pay的分红保险的总体回报率大大提高!

特点和优势之三:Manulife的1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保险,其现金值和赔偿额快速增长,保单价值大幅提升,同时长线回报也不受影响反而还更高! 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位42岁的男性购买Manulife的分红式保险Manulife Par,基本保额为100万,下面是他选择20 Pay的常规计划和10 Pay的快付计划的价值比较:

20 Pay的分红保险 10 Pay的分红保险

年数 岁数 现金值 赔偿额 现金值 赔偿额

5 47 $16万 $110万 $26万 $113万

10 52 $42万 $135万 $55万 $147万

20 62 $103万 $208万 $112万 $227万

30 72 $189万 $302万 $205万 $329万

43 85 $371万 $463万 $403万 $503万

Manulife Par本来就是短线现金值高的分红保险类型,若选择10Pay,则它的现金值就显得更高了!相对于20Pay计划来说,10Pay计划虽然年付保费增加了,但总付保费却减少了,而且,在各个时期(包括最长线)的现金值和赔偿额都要比20Pay计划高很多,这都是因为加快付款(加快付清)的缘故。当然,它在付款的灵活性方面不如20Pay计划。

特点和优势之四Manulife Par的10Pay计划也可以拥有额外付款空间。我们知道,很少公司拥有10Pay计划,即使有,也不再拥有额外付款空间,但Manulife 的1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保险则是一个例外,它可以通过增加一个Term Rider来另外获得一个很大的额外付款空间,这是它的一个非常Powerful的特点,详情可来电咨询,或约面谈。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投保人的利益如何得以保障?

A:一些朋友对加拿大保险业的认识还不是很足,可能会担心在加拿大购买保险会出现理赔难或者保险公司破产时不能得到赔付的情况。存在这种疑虑,虽然可以理解,但确实没有必要!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谈一谈这个问题,以解除此类朋友的后顾之忧。

加拿大的保险业已经存在和发展了100多年,制度已非常成熟和规范。只要投保人在保险申请时如实反映了情况,没有故意隐瞒事实而欺骗保险公司;同时投保人也严格履行了缴纳保费的义务,那么,当索赔条件发生时,受益人就一定会拿到赔偿金额。 保险公司没有必要去故意逃避赔偿责任,因为承担应负的赔偿责任本来就是保险公司最基本的义务,也是保险公司存在的根本意义!关于在加拿大购买了保险能否得到赔偿的问题,笔者已另有专文阐述(详见本人的另一篇专栏文章:《在加拿大购买人寿或重病保险到底是否有的赔?》)。

大家问得最多、也最关心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在加拿大购买了保险,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投保人的利益如何得以保障?下面是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粗略解答,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加拿大保险公司的实力一般都很强大,特别是排在前几名的几大保险公司,更是财力雄厚、规模庞大的超强巨头公司,同时也位居全加拿大企业综合实力排名最前列,而且都非常谨慎和稳健,因此,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很小。在加拿大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100多年历史当中,只出现过三家较小规模的保险公司的破产。

第二,加拿大保险行业运作非常规范,监管也很严格,政府有一系列监管措施来预防保险公司的破产以及在万一保险公司破产时充分保障投保的人利益,这主要是通过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SFI)和Assuris两个机构来实施这种监管职能。关于OSFI如何实施对各个保险公司的监管,请阅读本人的另一篇专栏文章:《在加拿大购买保险安全吗?》。

第三,在万一保险公司破产的情况下,Assuris会负责协调将破产公司的赔偿义务及时转移到另一个正常运转的保险公司。Assuris,正式名称为Comcorp,始建于1989年。这是一个非盈利组织,经费由整个寿险行业提供,并得到加拿大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它的任务是避免或减轻因作为其成员的任何一个人寿保险公司财务失败而给加拿大投保人造成的影响。它的作用就是保护保单持有人,尽量减少他们的利益损失,并确保他们的保单能迅速转移到有支付能力的其它保险公司。所有保险公司都应该是这一机构的成员,但投保人在向一些小型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之前,最好去Assuris的网站上查一下,看看这家保险公司是否属于Assuris的成员单位。

在一家保险公司进入破产程序之后,Assuris这个机构就会介入协调该破产公司的赔偿事宜。它会把此公司的债务和赔偿义务转移给一个正常运转的、有支付能力的保险公司,当然,同时也会将破产公司的权益转移给这家公司,包括向投保人收取保费的权益。在这个义务和权益的转移过程中若发生赔偿事宜,Assuris则会动用自己的周转资金来履行原保险公司应尽的赔偿义务。

加拿大的有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公司破产之后,对于20万加元以内的保额,投保人会得到全额赔付;对于保额在20万加元以上的部分,投保人至少会得到85%的赔付。例如,一个投保人向某保险公司买了80万加元的保险,在万一该保险公司破产之后,其中的20万保额将获得100%赔付,另外的60万将至少获得85%的赔付,即至少获赔51万。因此,该投保人的原80万的保额最少可获得71万加元的赔付。实际上,在加拿大联合人寿保险公司于1994年8月11日破产之后,它的投保人都获得了100%的赔偿。

也许有人会问:一家保险公司在不幸破产之后,需承担的赔偿义务要涉及大量的资金,仅靠Assuris的几亿加元的周转资金能完成过渡时期的赔偿义务吗? 答案是:没问题!这是因为保险赔偿事件一般是随机而分散地发生的,而不是同时发生的,虽然需要履行赔偿义务的总额可能会很高,但在某一段时期发生的赔偿额却不会很高,一个保险公司一般也就是几千万至几个亿而已。所以,即使在过渡时期,Assuris也完全有能力很好地履行其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在某个保险公司破产之后和找到新公司接手之前,投保人的利益也会受到绝对保障,投保人可尽管放心!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与人寿保险相比 ,重病保险(C.I.I)到底有哪些区别和特点?

A:人们对于人寿保险的意识和认可程度相对较高,但对于重病保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却明显不足。本人虽已有多篇文章对购买重病保险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进行过阐述,但今天还是想再从两大类别的保险的主要区别方面来对重病保险的一些特点加以说明。最近有一位通过我申请了100万的分红保险、刚按标准价获批的客人在向同一家保险公司再追加申请50万的重病保险时却被推迟考虑了(即Postponed,相当于暂时被拒保),这也是促使我再写这一篇有关重病保险的意识类文章的直接原因。与人寿保险相比较,重病保险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不同特点:

其一:人寿保险和重病保险获得赔偿的条件不同。前者是:只有当被保人生命丧失(身故)时,才满足获赔的条件;而后者是:只要被保人被确诊患了保险合约中所定义的受保疾病或初期疾病,并渡过存活等候期(通常为30天),即可一次性获得等同于所购保额的保险赔偿金。所以,重病保险满足获赔条件更容易,也就是说:早期获赔的概率更大。以我上面提到的我的这位客人为例,她有乳腺增生方面的病史,而且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即使最终被确诊为乳腺癌,也并一定有生命危险,甚至都不一定会对寿命有明显的影响。但乳腺癌一旦确诊,至少满足重病保险的“部分赔偿”的获赔条件,保险公司就要进行赔偿。所以,她的分红保险仍然可以按标准价获批而她的重病保险却被Postponed!

其二:人寿和重病两类保险所要保护的对象不一样。虽然被保人(Life Insured)是同一个人,但人寿保险所要保护的对象即受益人(Beneficiary)是被保人的家人,它体现的是被保人对家人的爱心和责任心;而重大疾病保险一般是投保人为自己购买的一种让自己受益的保险,在万一不幸患上重病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获得相当于所购保额的整笔免税赔偿金来取代他的正常收入。也就是说,重病保险所保护的直接对象是被保人自己(当然,也间接地从经济上保护了全家人的正常生活),它体现的是投保人(一般也是被保人)对自己的一种关心和爱护。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有家庭、有孩子的被保人来说,需优先购买的是人寿保险;而对于单身人士来说、一般需优先购买的则是重病保险的原因。

其三:重病保险的保费要比人寿保险贵很多。以一个45岁、不吸烟、标准身体等级的男性购买50万Term-20保险为例,他购买人寿保险需要年付保费$984;而购买重病保险则需年付$5316,后者是前者的5.4倍(5316/984=5.4倍)。为什么相差这么悬殊?这是因为:其一,重病保险的获赔条件(患了重病就赔)要比人寿保险的获赔条件(人身故了才赔) “宽松”很多。其二,一个人患重病的概率是他意外身故的概率的很多倍,例如,据权威统计,一个45岁的不吸烟健康男性,他在65岁以前身故的概率是5%,但他在65岁以前患重病的概率是24%,后者是前者的4.8倍!即:他本人在65岁以前获得重病保险赔偿的可能性是他的亲人获得他的人寿保险赔偿的4.8倍。

其四:重病保险因年龄变化而升价的幅度要比人寿保险大得多。以一个45岁的男性购买某一保险公司的人寿和重病保险为例,都选择15年保证付清的终身保险,保额都为25万,则年保费分别为:人寿:$5436;重病:$8928。如果推迟一年即到46岁时才购买,则年保费上升为:人寿:$5587,升幅为$151(上升了2.8%);重病:$9465,升幅为$537(上升了6%)!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相对于人寿保险,重病保险由于被保人年长一岁而产生的保费增长的绝对值大了很多,而且增幅的比例也高了一倍有余。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人们因大一岁而增加的生命风险相对较少、但增加的患病风险却比较大,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不久前见面时还好端端的亲戚或朋友,突然被获知已不幸患上重病住院了,让我们感到意外和震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苦口婆心地对大家说购买保险不能拖的原因!

其五:相对于人寿保险,重病保险的核保更加严格。因而重病保险被加价(Rated)、被推迟考虑(Postponed)或被拒保(Declined)的可能性也就更高。我们都知道:保险是世界上少有的几种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的东西之一,重病保险尤其如此!根据我自己所经手的大量的保险申请统计,人寿保险的加价和拒保率加起来大约为10%左右,但重病保险的加价和拒保率加起来至少是25%以上,这还没包括有的重病保险虽获得了批准,但加了一个“除保(Exclusion)”条款的情况。为什么重病保险比人寿保险更难以标准价格获得审批呢?原因还是被保人患重病的概率要比意外身故高很多,因而获赔的可能性大很多,从投保到获赔的平均时间也就短很多,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它们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大很多,因此,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也就更高一些,把关也就更加严格一些!

所以,购买重病保险一定要及时行动,切不要等到不能购买时才去购买。特别是要珍惜好不容易所获得的核保结果包括有的公司如Manulife为核保等级为一、二级的人寿保险的申请者所提供的、免核保的重病保险的Simple Offer,及时锁定珍贵的可保性和较低的保费价格,选择一个合适的重病保险计划,尽快买下一份保单,以求获得一份安心!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 鱼翅”和“熊掌”真的是不可兼得吗?-谈谈Manulife的分红保险的长短线回报的完美组合

A: 我们知道,每个公司的分红保险一般都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注重短线现金值的分红保险,它的短线现金值很高,但其长线回报要比另一种类型的分红保险低一些(有的保险公司会低很多),如Sun Life的Sun Par Accumulator,Canada Life的Wealth Achiever等;另一种是专注长线回报的分红保险类型,它相对比较“便宜”,即用相同的基本保费可以购买到的基本保额较多,它的长线现金值和赔偿额也要比第一类分红保险高一些(有的保险公司会高很多),但它的短线现金值非常之低:第一年的现金值还不如第一类分红保险的十分之一;第五年还不如第一类的五分之一,一般要到第十五年才逐渐赶上来并逐步超越,如Sun Life的Sun Par Protector, Canada Life的Estate Achiever,等就属于此一类。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42岁的不吸烟女性,标准身体等级,购买某著名保险公司(在此以Company A来代替)的2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保险,每年投入基本保费$36286,可以买到的基本保额,第一种类型的分红保险Company A (1)为94万,第二种类型Company A (2) 为119.5万。从下面的比较表可以看出(请看表格后4列),现金值方面:在第5年,第一种类型是第二种类型的近6倍,一直到第15年才被赶上;赔偿额方面:第一种类型始终要比第二种类型低一些,时间越长,相差的绝对数就越大。例如,在第5年,两者仅相差18万,但到了第45年,则差额扩大为$34万。

就像俗语所说的“鱼翅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分红保险的“较高的短线现金值”和“最大化的长线回报”一般也是不可兼得的。有的人购买分红保险,看重的是最大化的长线回报,即最大化的赔偿额可以为他带来的最高效的财富传承,或以生命终点的最大化赔偿额为依托的最大化的退休收入补充并兼顾财富的免税传承,那么,他就会选择第二类专注长线回报的分红保险,对短线现金值并不关心;有的人则相反,特别是对于购买的保额较大、短期资金周转的需求较大、在购买大额分红保险的同时,还想兼顾生意上的资金周转或不想错过其它类型的投资方式的投保人来说,他可能会更喜欢和选择第一类分红保险,他愿意牺牲一定的长线回报来换取保单较高的短线现金值,因为他相信分红保单较高的短线现金值带给他的灵活和便利以及为他产生的机会和价值将足可以弥补其长线回报的损失 。

那么,“鱼翅”和“熊掌”真的是不可兼得吗?是否有一种分红保险,它可同时兼有这两类分红保险的优势呢?以前没有,现在还真有!这就是2018年6月23日新推出的Manulife的分红保险Manulife Par:它是属于第一类分红保险类型即短线现金值很高的那种类型,但它的长线回报却并不比第二类专注长线回报的分红保险类型低,甚至还要高一些!由于Manulife 放弃分红保险市场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因此,它新推出的分红保险一定要极具特点和优势才能引人关注、赢得青睐,也才能后来居上、抢占市场!还是上面的例子:在投入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购买到的Manulife Par的基本保额为100万,按2018年完全相同的分红派息率测算,则它的短线现金值除前5年要比Company A(1)略低之外,其余时间都比Company A (1)要高;若与Company A(2)相比,在前5年的短线现金值高出很多倍,而且始终都要比此类专注长线回报的分红保险类型高。赔偿额方面:Manulife Par始终要比Company A (1)要高;若与Company A(2)相比,虽然在前10年它要低一些,但从第15年开始它反而超过Company A(2) 10万之多了,越到后面,超越越多,在87岁时,它的赔偿额竟然要比此类专注长线回报的Company A(2)高出56万!高出的比例为:(511-455)/455=12.3%(详见如下比较表)!其实,我们在此用以与Manulife Par进行比较的这个公司的分红保险也是非常好的热门产品,目前也是客户的最佳选择之一,只不过它的两类分红保险仍属于传统的“鱼翅”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常规产品而已。而最新推出的Manulife Par却有点超出常规,它同时兼顾了这两类分红保险的优点。但我猜想这种好事不会持续太长久,它迟早会被保险公司调整而回复常规,因为保险公司终究也需要合理平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本身的长远利益的关系的!所以,对此产品感兴趣的投保人应抓紧行动,切不要错过最好的购买时机!

M.L Par. Com. A Par. (1) Com. A Par. (2)

年数 年纪 现金值 赔偿额 现金值 赔偿额 现金值 赔偿额

5 47 15万 111万 16万 108万 2.7万 126万

10 52 39万 138万 37万 128万 22万 141万

15 57 68万 174万 64万 153万 65万 164万

20 62 96万 214万 88万 184万 94万 196万

30 72 179万 312万 159万 256万 171万 274万

45 87 407万 511万 349万 421万 375万 455万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为什么说你千万不可阻拦你的亲戚朋友买保险?

A:经过我们大家特别是一些专业、敬业的保险理财顾问的长时间共同努力地大力宣传,加拿大华裔朋友们的保险意识已有很大提高,主动要求了解和购买保险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真是可喜可贺!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对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保险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和抗拒行为。有的人不但自己如此,而且还要阻拦他们的亲戚朋友们购买保险,这确实是一种很不明智的行为!如果说你自己因对保险认识不足、信任不够而不愿购买,同时你也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得起责任的话,那么,因阻拦你的亲戚朋友们购买保险而产生的严重后果你能承担得起吗?

这里讲一个故事:三个身患重病的人同住一间由政府医疗福利所覆盖的标准病房,一个保险顾问带着50万加元的现金支票和一束鲜花来探望其中的一个病人(病人A)。由于一份重病保单理赔的及时帮助,病人A马上就搬到独立病房去了。独立病房安静舒适,更有利于病人的静养和康复,但是需要自掏腰包另付费用。由于有了这笔一次性支付的50万加元的免税重病赔偿金(相当于病人A 近10年的税后收入总和),他不仅暂时不用为没有工作收入而发愁,可以静下心来安心养病,而且还可以选择更好的医疗条件如独立病房、特效药物和更好的医疗机构及医疗设施等,从而使他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大大减少,康复速度明显提高。这也令剩下的两个人(病人B和病人C)非常羡慕! 病人B其实也早有保险意识,但一直以为没那么紧急而一拖再拖没有申请,至今还后悔不已!他问病人C: “你买有保险吗?” 病人C沉默了几秒后答道:“哎,我当时本来是要买的了,但后来听一个好朋友说保险是骗人的,叫我不要买,结果我就没买了!而且到现在就是当初阻拦我买保险的那个朋友一直都没来看我一眼!真不知道他是内疚呢还是没心?”

这个故事惊醒我们:以后别人(包括你的亲戚朋友)要买保险时您可千万不要阻拦!因为这个后果你承担不起!换句话说:在万一风险发生在他们身上时,这本来可由保险公司赔的钱你不一定陪得起而且你也不愿赔;这本来可由保险公司承担的责任你不一定能承担得起而且你也不愿承担!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您觉得应该购买一份合适的保险你就尽管购买好了,千万不要受你那些所谓的好朋友的负面影响和劝阻!其实您也知道:旁人(哪怕是亲朋)只是为了表示对你的关心而口头上说说而已,他们其实并不需要对你的决定负责任!万一您有身患重病等不幸和危难事情发生时, 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到你!别说让他们给你足够的钱, 你就是向他们借一万或几千加元都很难, 更不用说借十万八万了。另一方面,若真不幸到了那个时候, 家里能一次性获得十几或几十万的免税现金也是很重要的, 这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于危难之中, 这正是保险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所在!所以, 一旦不幸或意外发生, 保险绝对要比你的朋友们更可靠!

至于说保险是骗人的则更是一种不符合实际和不负责任的说法。我们知道:加拿大的保险向来都是严进宽出的, 也就是说在审批时很严格,但在赔偿时反而很容易。只要投保人在申请时如实地反映了事实,那么在赔偿条件满足时就一定能获得赔偿,并不象那些不明真相的朋友们所说的那样难获赔。所以,请千万不要让一些错误的信息影响了您的正确决定。关于保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本人已另有多篇专文阐述,读者可来电索取。

总之,不管我们现在多年轻,我们的身体都是在不断贬值的资产。人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四件事:生不由己,死不择日,老是必然,病是难免!所以,保险宁可终身不用,也不可一日不备,一定要尽早购买。如果你是真心关心你的亲戚和朋友们的话,你应该鼓励他们尽早购买必要的保险,至少也不要阻拦他们购买,因为这个责任和后果你承担不起!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年长人士应购买什么保险理财产品好?

A:首先,来谈谈年长人士若购买人寿保险,应购买什么样的产品或计划好? 与中青年人士不同的是:年长人士购买人寿保险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以保障为主,因为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生活能够独立自主了;房贷也付清了,责任明显减轻了,所以人寿保险的保障功能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年长人士人购买人寿保险的目的:一是为了财富的免税传承,将部分资产通过保险这个工具放大并免税传承给孩子。以一个61岁的年长男性为例,如果他每年将$25189存入银行,假定85岁过世,则在过世时也只能留下60来万的存款给孩子,没有任何放大,只是一点利息而已;但如果他每年将这$25189放入一个保单里,则立即拥有100万的人寿保障(以购买Manulife的UL产品为例)。他如果在10年内身故,则资产被放大到4倍以上;即使到85岁正常离世,也将所投资金(保费)放大了67%,而且不需交税,这是最稳妥、也是最确定的回报;二是为了遗产的完整保护和合理分配。按照加拿大税法的有关规定,在夫妻两人最后一个身故时,,必须要将所拥有的全部资产的增值算作当年所实现的收益而计收所得税。如果增值的收益较大,所需缴交的税款可能会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如果当时孩子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来交税,部分资产就会被迫拍卖而造成损失,也使得遗产不能够被完整地继承,这时,如果有一笔足够的免税保险赔偿金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保险赔偿金还有助于遗产的合理分配,特别是对有多个孩子的成年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他/她可以提前做好规划,将一个不便分割的资产留给一个孩子,同时通过另外购买一份相应价值的人寿保险,以保险赔偿额的形式留给另一个孩子,以此来取得平衡,求得公正和合理!三是为自己准备一份足够的最终费用让自己将来“走”得有尊严,至少不要因为要体面地处理将来的“后事”而给孩子造成经济上的负担。那么,年长的朋友到底应该购买哪一种人寿保险产品好呢

60岁以上的年长朋友如果选择终身付款,而且只想付一个最低保费,不想做任何额外投资,那么,购买Term-100(也称Term Life)应该是最便宜的。以一个61岁的女性(标准3级身体等级,下同)购买25万保额为例,购买Manulife的Term-Life每年的保费为$5182,这虽然是最便宜的保险产品,但这个保费却要一直付下去,直到被保人身故,而且投保人想作任何一点额外付款都不行,没有一点灵活性。另一种方式就是购买终身付款的U.L保险,同样是一个61岁的女性购买25万保额,则年最低保费(也称基本保额)为$5363,这虽然要比Term-100略贵一些,但它还同时拥有一个额外付款空间,投保人在必要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作额外付款来进行延税投资,并非一定要每年付款,也并不需要一直付款到终身,只要保单的现金价值足够支付每年的基本保费,这份保单就一直有效,显得非常灵活方便!如果年长夫妻购买保险的关注点就是为了传承一份免税资产给孩子,并兼顾对将来夫妻两人都“走”后的遗产保护,那么,就应考虑购买联合保险Joint Last to Die(简称JLTD),保费要比购买相同保额的任何一份Single保险便宜很多,特别是当一方身体不是很好、若单独购买可能要加价或拒保时,就更应该考虑申请JLTD。另外,虽然分红保险不太适合年纪太大的年长者,但对于拥有大量闲钱、又比较年轻(最好60岁以下)的年长者来说,如果想利用保险来安全、稳妥地放大和传承财富、并想兼顾更年老时的退休收入补充、又不想操心具体的投资事宜,那么,分红保险也是可以考虑购买的,但最好应购买那些短线现金值较高的产品类型,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最好应选择10年或8年保证付清的类型;当然,也可选择20年保证付清的类型,但一定要尽量作额外付款才行,最好是将每年的额外付款空间用尽!将来若需要用分红保单来补充退休收入,也尽量晚点使用(如从70岁开始)。

其次年纪偏大或年长人士若有条件,应购买一些长期护理保险(LTCI)。这是一种被保人因生病、意外事故或年老体衰等情况而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时就能获得赔偿的纯保障型保险,有按月赔付和按周赔付几种方式。相对于年轻一些的人士来说,年长人士对此类保险的需求更为迫切,购买也更有必要,以免将来给子女造成拖累。但目前只有Sun Life等少数保险公司提供此类保险产品,就连另一著名的保险公司Manulife,也于2017年11月30日停售了这个产品。

最后对于已接近退休或已到了退休年龄的年长人士,也可用一部分钱来购买年金(Annuity)产品,或者购买Sun GIF Solutions Income Series或 Sun Lifetime Advantage GIF之类的退休型产品。这是二种非常稳妥并万无一失的方式,也是其中的二种有终身保证收入、可让您一辈子都有钱用的补充退休收入的较好方式,同时还都具有免债权人追索和免遗产验证费等特点。但在投入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若不考虑重设(Re-set)因素,后一类退休型产品的最低终身保证收入一般不如年金高,但它要比年金更灵活:若市场表现好,必要时可随时将本金和回报全部取出来另作其它更好的安排;若市场表现不好,甚至亏本,则可按原合同(原计划)坐享终身的保证收入。年金一旦购买,就锁定了购买年金的那一笔钱,您是不能取出来的,只能按年或按月享受固定金额的年金收入,直到终身。详情请来电咨询,或约当面详谈。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如何用JLTD分红保险来使退休收入最大化并兼顾财富的高效传承?

A:退休功能(即补充退休收入的功能)是分红保险的延税投资和财富增值功能的衍生品,很多人之所以愿意购买分红保险,其主要原因就是看重分红保单中不断增长的投资增值(现金值)将来可用作退休收入的补充,而且回报非常安全稳健,且不需要自己操心;财富的免税传承功能是人寿保险的另一个重要功能。通过人寿保险来传承财富具有三个特点和优势,即绝对的确定性、可靠的增值性和传承的高效性。其中所提到的高效性主要是从税务效果上来说的,因为按照加拿大相关法律的规定,所有人寿保险的身故赔偿金都是免税的,从而使得人寿保险成为一种最具税务优惠的高效率的财富传承手段之一。例如:假定您通过人寿保险可以把您的一部分资产(以缴交保费的形式,如总缴保费20万)放大成5倍(即100万赔偿额)给您的孩子,那么在你身故时你留给孩子的这100万是完全免税的,你不需为这80万的增值缴交任何税款;但您若用其它方式来传承财富,假定同样是20万的投入,将来身故时留给孩子的投资型资产也被放大成100万,那么,其增值的80万中至少有一半即40万要被以最高税率来征税,这样,财富传承的效率将大打折扣!

如果夫妻两人购买分红保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将来补充退休收入的需要,那么,又要怎样才能够让两人都在世时的退休收入最大化呢?下面,还是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夫妻两人都是42岁,标准身体等级,购买某公司的2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式保险(假定分红率按6.8%保持不变),实际付款假定也为20年。如果夫妻两人各买一份100万的保单,则先生和太太的年保费分别为$28,830和$27,640,夫妻年总保费为:$28,830+$27,640=$56,470。20年共投入$113万。假定夫妻两人都从65岁开始采用保单抵押贷款方式用钱补充退休收入,一直用到84岁,则两人每年从两份保单中一共可免税使用约$17.4万,20年共使用348万,假定85岁身故,则还可留下约$222万的免税资产给孩子,总回报率为:(348+222)/113=5倍;但如果将每年完全相同的投入即$56,470用于购买夫妻联名的联合保险JLTD(选用完全相同的分红保险产品),则可以购买到的基本保额为$267万。同样,夫妻两人从65岁开始采用保单抵押贷款方式用钱补充退休收入,一直用到84岁,则两人每年可从这份保单中共可免税使用$18.4万,20年共使用368万,假定85岁身故,则还可留下约$428万免税资产给孩子,总回报率为:(368+428)/113=7倍。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购买一份JLTD分红保险,相对于购买两份单一的分红保险,在投入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夫妻两人将来的退休用钱显著增多,实现夫妻都在世时退休收入的最大化,而且,将来留给孩子的免税资产也将大大增加,从而可极大地提高总体回报率!特别是对于两人年龄相同或相近、又没有通过保险来进行互相保护的需要了的夫妻来说,购买一份JLTD分红式保险相对于两份单一的分红保单就更有优势了!

如果一个投保人购买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财富传承,只要被保人的年纪不是很大,而且是按照平均寿命来测算,那么,选择分红式保险(W.L)一般要比另一类终身保险U.L的财富效率高出很多(这里指只付基本保费的U.L),这是因为即使在只付基本保费的情况下,分红保险的保额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的,被保人活得越长,赔偿额就涨得越大,财富传承的效率也就越高。如果夫妻两人想同时购买分红式保险来进行财富的免税传承,那么,购买一份JLTD联合保险又要比购买两份单一保险的传承效率高出很多。请看下面的例子:夫妻两人都是47岁,标准身体等级,想购买总额为120万分红式保险以用于将来传承一笔免税财富给孩子们,希望能在10年之内保证付清。现以购买Manulife最新推出的分红式保险Manulife Par为例来加以比较和说明,选择10年保证付清的计划,并假定分红派息率按6.25%保持不变:如果夫妻每人分别购买60万,则先生和太太的年基本保费分别为$44818和$43076,10年的总保费为$87.9万。假定两人都是87岁身故,则两份保单的赔偿额分别为:$260万和$270万,总赔偿额为:$260+$270=$530万。两份分红保单的财富传承总效率为:530/87.9=6倍;但如果夫妻两人合起来买一份120万保额的JLTD分红式保险,同样选择10年保证付清的计划,则总基本保费投入为:$76551×10=$76.6万。假定夫妻87岁身故,则可以传承的免税资产(即那时的赔偿额)为:$738万,财富的传承效率为:738/76.6=9.6倍!从如上例子可以看出,通过将两份单一的分红保险改成一份JLTD联合保险,在购买完全相同的基本保额的情况下,不仅使总的基本保费投入大大减少,而且也使将来的总赔偿额显著提高,从而可大幅度地提升分红保单的财富传承总效率!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人寿保险中的ACB到底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A:虽然人寿保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归根结底就是两大功能:保障和投资功能。其它的细分功能其实都是这两大功能的延申或衍生!也就是说,人寿保险既是一种保障,也是一种投资,而保障和投资都是需要成本的。保障成本和投资成本都是逐年变化的,每一年的保障成本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就是“纯保险净成本”,英文叫作“Net Cost Of Pure Insurance”,简称NCPI,它是逐年上升的,刚开始很低,但到了后期会长得很高很高!而每年的投资成本就是当年累积缴交的总保费(简称TPP)减去累加的总NCPI(简称TNCPI)。这个投资成本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作Adjusted Cost Basis (简称ACB) 。所以,ACB=TPP-TNCPI。ACB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抛物线”变化:早期,TPP的年增长幅度要比TNCPI大一些,所以,ACB会逐年增长,在某一个年份(如20年保证付清型的分红保险计划的第20年)会达到最大值,以后会逐年下降,降到0为止,这是因为ACB在达到最大值后,TPP的年增长幅度开始要比TNCPI小了,而且会比TNCPI小得越来越多(这里是指终身付款的计划);若是保证付清的计划,则从付清后的第一年开始,TPP不再增长(即年增幅为0),而TNCPI却继续逐年增加,而且增幅会越来越大,从而使得ACB快速降低。按照2017年开始实施的保险新税法,TNCPI会在被保人85-90岁左右等于或超过TPP,即ACB在被保人85-90岁左右会变成零(注:ACB不能为负数,最低值为零)。而在实施新税法以前,ACB一般会在被保人75-80岁左右变成零!ACB对保单本身的价值(即现金值和赔偿额)并无直接影响,但对保单的税务效果却具有重大影响!主要影响有如下两方面:其一, 当保单持有人完全取消保单、取出所有现金值时,只有超过ACB的部分才算作应税收入(若不取消保单,只是从保单中提取部分现金值,则ACB按相应比例分摊,应税收入等于提取的现金值减去应分摊的ACB)。在越早的年份提前现金值,相应的ACB越高,应税收入的部分就越少;相反,在越晚的年份提前现金值,相应的ACB越低,应税收入的部分就越多。在被保人足够老的年份,ACB将接近或变成0,此时,提取的每一分钱都是应税收入!ACB下降的速度越慢,变成0的时间越长,则从保单中直接取钱用的税务效果就越好!单从这一点来说,保险新税法对投保人更有利一些。其二,个人保单(即以个人为保单持有人和受益人的保单)的身故赔偿金在任何时候都是完全免税的;而公司保单(即以公司为保单持有人和受益人的保单)虽然表面上来说也是完全免税的,但从本质上来说却并不完全免税!这是因为:虽然身故赔偿额赔到公司是完全免税的,但在将赔偿额从公司账户以红利形式再分发到股东个人时却还是要计缴一定的税款的,但身故赔偿额同时也为公司的CDA账户增加了一个相应的额度( 被称之为CDA Credit),这个增加的额度等于总的身故赔偿额减去ACB。CDA是按税法规定为每一个公司设立的虚拟账户,将来公司分发红利给股东时,只要不超过CDA里的总的Credit额度,则都是免税的。换一句话来说,当公司保险的(免税)赔偿额以分红形式分给股东时,相当于ACB的部分(对于股东来说)就并不免税了。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新税法对公司保险不太有利,因为ACB变成0的时间被拉长了!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ACB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税务效果的影响:一个42岁的女性,标准身体等级,购买100万基本保额的分红保险,选择20年保证付清的Manulife Par。下面是各时期的ACB等数值的变化情况(其中,TCCV=Total Cancellation Cash Value;TGOC=Taxable Gain on Cancellation,单位:$万)。

年份 年纪TPPTNCPTACBTCCVTGOC
5 4718.10.3017.815.20
10 5236.30.9535.439.44
20 6272.64.767.996.128.2
30 7272.617.155.5179124
40 8272.654.917.7313295
43 8372.675.60511511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分红保险如何可以与房产投资进行风险对冲?

A:房产投资和保险资产是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两大主要类别。就加拿大目前的情形来看,一方面,加拿大房地产的性价比相对比较高,而且房价的增长相对来说还算比较理性和稳健的!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快在这里购置房产,但房产的购买也要适度,特别是购买投资房,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另一方面,加拿大的保险产品不仅比中国更规范、更可靠,而且也更便宜。同类产品相比较,加拿大保险产品的性价比一般要比中国高出一倍左右。所以,作为加拿大的居民,如果不购买一份合适的保险确实有点可惜!加拿大的保险产品非常丰富,功能完善,不同的产品可以满足投保人的不同需求。但可以跟房产投资相提并论、同时具有保障、投资和退休功能的保险产品的典型代表就是分红式保险了。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一是两者都具有保障功能。所谓保障功能,就是当投资人或投保人遭遇风险时产品所能发挥的收入替代功能。房产和保险都具有这个功能,但不同的是:当遭遇风险时房产只能通过变卖套现出它的资产净值来体现它的保障功能,而变现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也需要时机,如果时机不好,刚好赶上房产市场的低迷期,变现房产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保险就不一样了:当风险发生、获赔条件得到满足时很快就能获得相应的赔偿金,这笔赔偿金一般都会比你所付出的保费多很多倍!另外,变现房产所产生的增值需按资本增值缴税(自住房除外),但保险的赔偿金则是全部免税的;二是房产投资跟分红保险一样都具有延税增值的功能,可享受复利增值的威力和好处;三是房产投资和分红保险都具有退休功能。到了退休的年龄,你可以把投资房变卖套现来用作退休收入,或者将自住房以大换小产生的净资产差额来补贴退休,或将已还清房贷的自住房作抵押,向银行借款用作补充退休收入,借款本金和利息都不用还,将来“走”后以房屋的变现价值来归还,剩余的部分留给孩子;同样,你也可以把一份保额和现金值都已增长到足够大的分红保险抵押给银行,每年按允许的额度从银行借款来用作补充退休收入,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不影响保单本身的增值,二是你不需为这笔退休“收入”交税(因为是“借款”,不算作收入),三是不影响你的老年福利。同样,借款本金和利息都可不用还,将来“走”后以最终的赔偿金来归还,剩余的部分免税留给孩子。这就是我已在多篇文章中反复提到的、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的保险退休计划IRP!

现在,该回到本文的主题了:我们购买的分红保险,如何可以与房产投资进行风险对冲?这可从如下两方面来说明:

一是分红保险可以对冲房产投资的“投资风险”。虽然房地产价格的升降与很多因素有关,但利率一定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近10多来年的房地产价格之所以一直在上升,与持续10多年的长期低利率有很大的关系:利率长期超低,房贷压力较少,购房需求增加,刺激房价上升。相反,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的房价下调,除了政府的相关政策的影响因素之外,利率的不断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2017年7月开始,加拿大已经连续5次升息,基准利率已从当初的0.25%上升至今天的1.75%。这对房产投资者的影响不仅仅是心里上的,而且也是财务上的,是带给房主们的实在在的影响和压力,从而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就是一个明显的负面影响!加拿大目前正处于加息通道中, 利率还会不断上升,这对房产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明显的利差因素,但对另一种资产类别-分红保险来说却是一个利好因素,因为分红保险的投资组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偏保守型的平衡基金,它的投资组合中的60%-70%(取决于不同公司的分红保险类型)都是政府债卷、企业债卷和大额放贷等与利息密切相关的类别,一般来说,利息越高,分红保险的总体回报也就越高。集保险保障、财富增值、退休收入补充和财富免税传承功能于一体的分红保险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之一,而且也是一种可以对冲房产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当利息低迷、分红保险回报相对较低时,房产投资的回报就会相对较高;相反,当利息上升、房产投资的回报下降时,分红保险的回报就会相对较高,两者刚好可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并且可以对冲投资风险!长期十几年的低利率环境使得近几年的分红保险的分红派息率处于近60年的最低点,现在已开始进入升息通道,分红保险的分红派息率也将出现拐点,即将逐步回升!

二是分红保险不仅可保障房产投资人的家庭财务安全,而且还可保护投资型房产本身,让其可被完整地传承给孩子!在房产(包括自住房和投资房)的拥有者非正常身故时,人寿保险(当然包括分红保险)的赔偿额可以让投资人的配偶或继承人继续有能力和条件拥有这个房产而不至于因供不了房贷而丢失房产;另一方面,对于投资型房产,当夫妻最后一个身故时,房产相当于当年被变卖了,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税务负担(即房产增值税,俗称为税务“炸弹”),继承人可能一下子筹不到这笔款来交税,房产就有可能被拍卖而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如果房产投资人同时拥有一份分红保单在手就大不一样了,这可以使他的房产投资成果得以完整保护,因为分红保单的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这刚好与投资型房产的不断增值相一致,这样,在投资人将来“百年”之后,他的分红保单里的赔偿额将全部毫无条件地免税赔给孩子,让孩子能够马上有一笔现金来缴交房产增值税,从而可让他的投资型房产完好无损地被继承!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为什么有钱人(富有人士)也需要购买保险而且还买得更多

A:最近一个富有的名人才50岁就英年早逝,人们在为他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提早购买了3亿元的巨额保单所体现出来的对家庭的深沉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感到由衷地敬佩!其实,很多著名的富有人士包括李嘉诚、马云等超级富豪都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大量的保险,包括巨额的人寿保单,这到底是为什么?

普通人特别是贫穷的人需要购买保险来保障他们自己和家庭,这一点好理解,因为普通家庭经济比较脆弱,没有多余的存款和足够的资产来应对危机,所以需要通过保险来进行保障,转移风险!但是,对于富有人士来说,事业或生意成功,收入稳定,资产丰厚,即使遭遇风险,也有足够的财力应对危机,是不是就不需要保险了呢?这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实际上,富有人士也需要保险,而且他们对保险的需求要比普通人更为全面!

其一,富有人士更需要保险来保障他们的高收入和高端的生活方式。越是富有的人,在遭遇风险时可能失去的东西也就越多。例如,假定一个事业或生意上的成功人士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年可以赚$500万,那么,他若因病或意外伤残等情况而不能工作产生的直接损失就是$500万;假若他在正创收的黄金岁月不幸身故,那么,他的家庭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就远远不止$500万了!而且,事业或生意做得越大的富人,其现金流反而越紧张,因为他们虽然拥有大量的资产,但大都体现在固定资产上,或用于生意的周转和循环中,真正可随时套现的资产并不多,一旦遭遇风险和危机,并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应对,这就非常需要通过购买适当的保险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大额(如2千万或以上)的定期寿险就是成本最低的保障形式,可为主要创收人不幸过早身故的情况提供生意收入流(现金流)的替代;同样地,购买重病保险可以让富有的被保人在不幸罹患重疾时获得一次性的赔付金来帮助全家和自己的企业度过难关。如果没有意外当然更好,但也需要提前做好规划,以确保在退休的年龄继续安享高品质的退休生活。富有人士退休前的收入很高,相应的生活品质也就很高。如果要在退休后保持自己惯有的高端生活方式,需要替代收入的比例也就越大。终身人寿保单特别是分红保单就是富有人士可用来保值和稳健增值资产的一种好方式,也为他们的将来提供了一种最具税务优惠的退休收入的补充:保单中的投资增值是延税的,将来通过以保单抵押贷款方式用钱补充退休收入还可完全免税!

其二,人寿保险是富裕人士的一种重要的避税理财工具。由于富有人士的收入很高,资产丰厚,普通的避税理财工具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延税投资空间来进行投资理财,而购买一份大额终身人寿保险就能为他们创造这样一个珍贵空间,他们可利用这样一个颇具税务优惠的投资空间来进行财富的积累,以达到最好的增值效率!

其三,人寿保险还是富有人士进行财富传承的最有效的手段。作为富有人士,他一定拥有这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那么,如何将用不完的财富最有效地传承给他的下一代就是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财富传承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高效的方式有关就是通过人寿保险来传承,因为这样可以做到完全免税,而且还避免了遗产验证费等费用。特别是通过购买分红式保险来传承财富,还可将财富稳妥地放大、增值很多倍又不需要计缴增值税,而且还不需投保人操心!另外,人寿保险还可以帮助富人们实现财富传承的公平合理。例如,一个富人有二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对继承他的生意没兴趣,他就可以购买一份相应价值的大额人寿保险,在他身故后将生意传给其中的一个感兴趣的孩子,将大额保险的赔偿额赔给另一个孩子,从而达到遗产分配的公平合理。

其四,富有人士也需要通过购买人寿保险来处理遗产增值税的问题从而可让资产完好无损地传承给后代。除了将人寿保险作为直接的财富传承工具之外,富人们还将人寿保险当作处理将来的遗产增值税的重要手段。富人们一生积累的财富很多,若不提前做好妥善规划,则在夫妻两人都身故时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税务“炸弹”:所有的增值性资产要在当年一次性计缴增值税!如果孩子们拿不出足够的现金来缴清这些增值税,则部分资产就要被政府拍卖来用作清缴税款,就有可能会让资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而完全免税的寿险赔偿金就可为受益人(也是遗产继承人)提供可方便使用的流动资金来用于缴清所有增值税款,以确保无需出售房产、公司股份等非流动性资产来支付增值税款而让遗产遭受损失!

其五,人寿保险作为一种稳健安全型的资产类别是每一个家庭所必须配备的,富裕家庭也不例外。当我们谈到家庭资产配置的方式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基金股票、债卷、房地产等类别,但终身人寿保险可以比担保投资证(GIC)或政府债卷等传统、保守的投资方式提供更卓越的回报率,而且还具有最好的税务优惠效果!正如上面已提及的,寿险的身故赔偿金完全免税,可以为遗产带来最高效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要比非注册投资带来的利益明显大得多;即使在活着时就需要使用自己的储蓄,人寿保险也提供了与债卷投资组合等相近的流动性,而且波动性还更少,更何况它特有的保障功能即在被保人过早意外身故的情况下将所投保费即时放大很多倍的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种资产配置方式所不具备的!所以,富有的家庭也应该将人寿保险当作一种必要的资产配置方式来加以一定比例的合理配置。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关于访客(探亲)紧急医疗保险的一些重要常识

A:探亲紧急医疗保险是我们为来加拿大探亲旅游的国外亲人或刚登陆还没有拿到健康医疗卡的新移民购买的紧急医疗保险。一些人对此类保险认识不足或存在一些误解,笔者特写此文来向大家宣传一些基本的重要常识。

一:探亲紧急医疗保险到底保什么?

这“紧急”一词很重要。探亲紧急医疗保险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可预测的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发生而设立的保险。虽然投保人患小感小冒和遇有身体一般的不适去看医生也在此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更不能将它用作开支以前一直在吃的维护旧病的药物。请注意:稳定期不到120天的旧病是不受保的(有的公司是180天)。与政府的免费医疗计划不同的是:访客紧急医疗保险一般只支付首次治疗费和$3000以内的跟踪治疗费,并不负责长期治疗(Continuing Care)的费用。

二:影响保费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保费是因素有四个:被保人的年龄、要购买的保额、所选择的垫底费数额以及是否包稳定旧病。

关于年龄:不同年龄范围的投保人保费单价会有很大差别,要特别注意关键年龄点。如65、70、75、80周岁。以10万保额为例,一个79岁的投保人每天只需$11.25,但如果等到80岁才购买,则价格飙升到$22.28, 刚好翻倍。值得提醒的是:计算保费的年龄是按购买时的年龄而不是生效日,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为正处于关键年龄点的投保人节省很大一笔费用。

关于保额:虽然有3档5万以下的保额,但几乎没有人愿意购买5万以下的保额,因为5万以下的单价太高,性价比太差,更何况5万以下的保额偏少,起不到什么保障作用。

关于垫底费:86岁以下的投保人,垫底费一般有$50、$1000、$3000三种选择(有点公司有$2500的选项),选择了不同的垫底费后所能获得的保费折扣分别为5%、20%和30%。

关于受保旧病:以JF的Optimum Visitor产品为例(下同):70岁以下的投保人自动受保;70-85岁的投保人需要选择是否受保旧病,价格相差20%以上;86岁以上的超高龄投保人则不保任何旧病。旧病必需要稳定120天以上才能受保。所谓稳定120天以上,就是说从保单生效之日起的过去的120天内,旧病没有新的、更严重、更频繁发作的症状,没有改变治疗方式、没有改变药量、病况没有恶化、没有住院、没有已预约但尚未实施的检查和治疗、没有尚未诊断出结果的病症。

三:保单的等待期如何规定?

若在被保人登陆加拿大以前就购买,则无等待期,保单从选定的生效日期起即生效;若在被保人登陆加拿大以后才购买,则86岁以上的投保人需要有15天等待期;86岁以下的投保人的等待期则为48小时(若在登陆30天内购买)或7天(若在登陆30天后购买)。在等待期内生病不保,但仍保意外。

四.访客若到加拿大境外旅游是否也受保?

只要投保人在加拿大呆的时间超过去加拿大境外旅游的时间就受保,但期间若回到原居住国则不保。

五.应如何做才能更有利于顺利索赔?

探亲医疗保险大多是为来加探亲的比较高龄的父母或更高龄的祖父母购买的,发生索赔的概率是比较高的,所以,选择一个产品优、服务好的保险公司和一个专业的、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保险顾问就显得更加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投保人也应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基本常识,明确保险公司有关索赔方面的相关规定。例如:若被保人因身体不适(非紧急情况)自己去看医生,需要自己先垫付医疗费,再凭单据向保险公司报销。报销的药费一定是持牌医生所开的处方药才行。如果需要做进一步的诊断检查,也需由持牌医生开单,而不能自行决定。除验血验尿、照X光等诊断所需的普通检查之外,其它比较大的检查包括专科检查和针灸治疗等,不仅需要持牌医生开单,而且还需事先通知保险公司才行。自行垫支的医疗费事后由投保人填报索赔表格经保险公司审批后报销,需要附上医生的诊断书、医疗报告和付款收据原件。注意:一定要找持牌医生看病开单才行,但中医无论是否持牌都不属于可报销的范围。又如:若被保人因紧急情况需要住院治疗(这也是购买此类保险的主要用途),一定要在入院24小时内打电话告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了解基本情况后会给被保人一个Case号码,然后会直接与相关医院联系沟通。出院后由保险公司负责与医院联系处理付款事宜。若符合赔付条件,则全部由保险公司负担所有费用(当然是限定在投保人所购总保额之内,超过部分由投保人负担)。

六.如何更改或更新保单?

保单若需更改,必需要在生效日前进行。对于一般的保单,你可以更改保额、期限、免赔额(也称垫底费)、生效日等任何项目,但对于超级签证医疗保险(即10万保额、365天期限的那种),你不能更改保额和期限。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预先不能知道超级签证何时获批,超级签证医疗保险一般都是在落单时预估一个生效日期,等到签证获批,被保人(父母或祖父母)的启程日期已定时,一定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将保单生效日改成被保人预定的到达日。如果已知道在预估的生效日前被保人不可能到达,则也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将此生效日往后推迟到另一个时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保单到期若需更新(Renew),也一定要在到期前与保险公司联系办理。由于发生过索赔的保单更新需要审批,因此建议最好提前7-10天进行。获准更新的保单没有等待期。如果保单到期后再重新购买,就有一个等待期的问题。

七.保单购买后可以退保吗?

当然可以,因为这是投保人的权利。在保单生效日前退保可获得全额退款,普通保单不需提供任何理由和文件就可退保,但超级签证保险则需要提供政府的拒签信才能办理退保。在保单生效日后被保人若无索赔就要提前回到原住国也可退保获得部分退款。可退款金额等于保险期限所剩的天数乘以每天的保费单价,但要减去$40的退保手续费。保单生效后退保需要提供如下凭证资料方能办理:飞机票(不适合超级签证保险)或登记牌,或者是海关进、出关印章记录等。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小企业的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应如何处置才更有效更合理?

A:在加拿大,小企业还真不少,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以自雇形式承接业务和开展工作的I.T业高薪人士出于税务方面的考虑而成立的小企业。经营有方的小企业主或工作正常的高薪自雇人士都会有相当可观的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累积在他们的公司账上,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置,只是任其沉淀和闲置在那里,那么,就只有可怜的一点利息收益,效率将非常低下!如何处置留存收益才能使其更有效、更合理? 这是每一个小企业主必须要认真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

按照加拿大税法的规定,目前小企业的收入所得税只有13.5% (以前是15.5%)。一些高薪自雇人士之所以要成立自己的小公司,看重的就是小企业的这个低税率。因为有自己的小公司,他们就可以做到每年给自己发放刚好够用的工资,避免了每年高额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而把大部分的收入留在了自己的小公司里,在交了很低的13.5%的收入所得税后以留存收益的形式置留在公司的账户中,以待将来自己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的年份再以分红的形式发出来,从而获得较好的综合性税务效果!但如果因此而让企业留存收益长期闲置也是一个非常低效、得不偿失的方式,于是,小企业主们一般都会将留存收益进行投资增值。但税法又规定:若用企业的留存收益作被动性投资,则其投资收益按最高边际税率(目前是52%左右)来计税,也就是说投资收益的一半以上要以税收的形式交给政府!当然,如果有很好的投资项目,可以产生可观的回报,即使需要缴交高额的税款也是比只存在银行吃利息强,所以,这一点还是可以忍受的;但更为严重的是下面这一点,这可能会令很多小企业主所不能忍受了:联邦新的预算案规定,从2018年1月1日起,小企业的被动投资收入将会直接影响到小企业主动收入的优惠税率的享受。当被动投资收入超过$5万时,小企业可享受13.5%的优惠税率的主动收入部分就会开始减少!当被动投资收入达到$15万时,小企业将彻底失去优惠税率的享受,当年所有的主动性收入将按26.5%(而不是13.5%)来计税,这样,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处置方式,可以规避上述损失,以获得更好的投资及税务综合效果呢?有!其中的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留存收益来购买一份公司保单,即以小企业主为被保人、以公司为保单持有人和受益人的保单!相对于其它的处置方式(或者说其它的被动投资方式),以购买公司保单的形式来处置企业留存收益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用同样的钱投到保单里,可马上建立起一个保障,在万一企业主作为被保人不幸身故时就有一笔很大的遗产留给至爱--- 准确地说,应该是公司作为受益人马上可以获得一个身故赔偿金,同时,公司的分红账户(CDA)上马上可增加一个相应的免税额度,公司可以在不超过这个总的免税额度范围内以分红的方式免税分给他的家人。如果是被动投资,则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留给企业和亲人的也只是投资的本金加回报而已,不会像保险赔偿金那样被放大很多倍!

二是保单里的投资增值是延税的,这就意味着每年的增长值作为新增投资在保单里面继续为企业主创造新的财富,从而可享受到复利增长的威力和好处。如果是被动投资,则在当年就将以52%的最高税率被征税,投资效率大打折扣。

三是保单里的投资增值一点都不会影响到企业主动收入的优惠税率的享受。而其它方式的被动投资收入若超过$5万,就开始对企业的主动收入的优惠税率产生影响,在达到$15万以上时,则企业就完全失去了主动收入的优惠税率了。

四是保单中积累的现金值将来可以采取保单抵押贷款形式借出来免税使用,最终以保单的身故赔偿额来偿还,从而,将来公司不需要为保单中的投资增值补交“增值”税,但其它的被动投资方式则不能做到这一点。

五是从用税后收入作为保费来购买保险的角度这方面来说,在购买相同保额的情况下,相对于个人保险,以公司名义来购买保险所需要的税前收入要少很多;或者反过来说,用相同的税前收入,以公司名义来购买保险,所能买到的基本保额会更多,总回报更高。这是因为小公司的所得税较低(只需缴纳13.5%), 而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会高很多。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购买分红保险时采用一次性付清方式有什么利与弊?

A: 在加拿大,保费真的可以一次性付清吗? 其实是不可以的,也就是说,保单本身其实是没有一次性付清这个功能的。人们所说的“保费一次性付清”,其实就是另外又买一个年金(Annuity),再用这个年金来分年支付保费。例如:一个42岁、标准身体等级的男性,购买某公司的100万的分红保险,选择20年保证付清,则每年的基本保费为$28830。如果他计划将来实际付款也是20年,则20年共需投入$57.7万。如果他想采用一次性付款,则按目前的年金回报率计算,他只需要投入约$46万即可。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用这46万的一次性投入来购买一个20年期的Term Certain年金,用这个Term-20的年金每年定期产生的一个固定收入即$28830来自动支付每年的保费。我们就权且将这种方式当作一次性付清保费吧。有人愿意采用这样的方式来一次性支付保费自然是有其一定的道理或原因的。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谈谈购买分红保险时采用一次性付清方式的一些利与弊。先从有利的方面来说:

一是可以节约总保费,提高回报率。这一点很好理解:由于年金有一定的利息回报,这个利息回报体现在一次性付款的保费上就是一个折扣。目前各保险公司年金产品的年平均复利回报为3%左右,体现在一次性付款的总折扣上,对于20年保证付清的计划大约为20%-25%;对于10年保证付清的计划大约为10%-12%。例如,一个45岁的女性(标准身体等级)购买100万基本保额的某一公司的2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保险,每年需付基本保费为$29710,20年共需投入约$59万。若采用一次性付款,则只需投入约$44--47万(按总折扣的20-25%测算),这确实可以节省一大笔总保费,但分红保险的总回报却是完全一样的,从而提高了总回报率!一次性付款所能获得的折扣多少取决于所购买的年金的总回报,而年金的回报率又与利息率密切相关,它们都是经常变动的,而且各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的回报率也不尽相同。

二是可以保证保单的绝对安全,让投保人无任何后顾之忧。我们知道,分红保险有成本到100和20年或10年保证付清几种类型,虽然按目前的分红率不变测算都可以在十二、三年付清,但这是不保证的,换句话说,如果将来实际只付十二、三年就不再付款是不安全的(即将来的保单是有可能失效的)。如果选择20年或10年保证付清的类型,再采用一次性付款购买一个Term-20或Term-10的年金来支付保费,那么,就可以保证保单在付款方面的绝对安全,这是因为保险的成本年限是锁定的,而每年的保费付款也通过以定期产生的年金收入来支付而获得了绝对的保证。

三是通过年金锁定的那一笔钱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受任何债权人的追讨。以上二点就可让投保人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四是可以让投保人更早地使用保单里的钱来补充退休收入。特别是对于年纪偏大的投保人,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可以更方便他们按所希望的年份开始退休用钱。例如,一个52岁的投保人,如果他选择2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保险,而且他每年只愿意支付基本保费,他至少也要付15年以上才放心,那时他已超过67岁了。如果他计划在标准退休年龄65岁甚至更早的年份开始退休用钱,就会产生一边用钱、一边又要掏钱付款的尴尬局面。若采用一次性付款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他在计划退休用钱的年份只管用钱就行了,不需再从口袋里掏钱出来付保费,因为当时他用一次性付款购买的年金在为他自动支付每年的保费。当然,这种情况下的投保人也可采用每年付基本保费再加最大额外付款的方式,必要时只需付10来年即可,这样,退休用钱就来得及啦,而且回报也更高一些。

当然,采用一次性付款支付保费方式也有它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通过年金锁定的那笔钱在投保人在世时是不能动用的,只有在投保人身故后才能将没“领够”年数的那部分剩余的钱留给受益人。另外,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会一次性占用投保人一大笔资金,这其实就是一个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投保人在其它方面的投资理财渠道越多和赚取更高回报的潜力越大,这个机会成本就越高。

那么,到底是否应采取一次性付款方式来支付保费呢?这要因人而异:如果您现在有一大笔闲钱没有更好的投资增值渠道可供选择,将来您也不需动用这笔钱,而且您就是要锁定这笔钱来作为支付保费的专用款(兼顾免追索的考虑)来确保这份保单的绝对安全,同时您主要看重的是这份分红保单给您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不是这笔钱本身的回报高低,那么,您就适合采用一次性付款来支付保费。否则,您可能还是采用其它更加灵活的付款方式更好一些。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如何通过购买分红保险来为将来积累丰厚的免税退休金?

A:在加拿大,一谈到退休规划,人们自然会想到RRSP。一般来说,RRSP是需要购买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高收入人士来说,就更有必要买一些。但RRSP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不适合低收入家庭,更不适合于投资移民这样的高资产、“低”收入或“零”收入的家庭。即使是对高收入人士来说,RRSP也并非买得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度,要与其它理财方式相结合。 除RRSP外,其它可用于积累退休资金的延税或避税理财工具并不多,而且也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通过购买分红式保险来为将来积累退休金则是一个可适用于更多人群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购买一个集保险保障和财富增值于一体的分红式保险来兼顾为将来积累退休金至少有如下几点好处:

一是用同样的钱投到保单里,可以马上建立起一个保障,在被保人万一发生意外(非正常身故)时立即就有一笔很大的遗产留给至亲。例如:一个41岁、标准身体等级的男性,第一年投入$5万到某一保险公司的分红保单里可以购买到$178万的基本保额(以20年保证付清的计划为例),他万一在第二年就不幸意外身故,他的至亲马上就可得到$178万以上的免税资产(这个保额、还有现金值还会随着每年分红的增加而不断增长的);但如果他把这$5万的资金用作其它类型的投资,如存入RRSP里作投资,即使年回报有10%,那么,假定他在一年后不幸“出事”,他的家人最多也只能拿到$5.5万而已!

二是此类分红式保险的保费中已自动含有投资,保单里的投资每年延税增长,这就意味着每年的增长值作为新增投资在保单里继续为您创造新的财富,从而可享受到复利增长的威力和好处!这一点是与RRSP一样的。

第三:在这种保单里积累的现金值将来可不直接从保单里取出来用,而是可用保单抵押贷款的形式借出来用,从而不需要补交“增值”税,这一点就与RRSP不一样了:RRSP在规定的年龄必须要开始取用并需在取用时连本带利计算为应税收入。

第四:由于是以借款的形式使用保单里的现金值,不算作当年的收入,因此,将来也不会影响老年福利的申请。

第五:这种分红保单里的投资是由经验丰富的保险公司的专家队伍来负责操作的,不需要投保人自己费心;另外,由于投资组合的选择兼顾了安全性和盈利性,所以,其投资回报就比较稳妥。 而且,相关法律规定此类分红保险的分红率不能为负数,最差也是零。但事实上,各大公司的分红保险自1985年以来的平均分红率都达到了9%左右,即使减去1-1.5%的保险成本,也相当于基金投资的7.5-8%的年复利回报。

第六:这种方式适用的人群更加广泛。以投资移民为例,他们在加拿大一般有很多资产,但也许并没有反映出有收入,这样,他们就不能借助于RRSP这个延税工具来积累退休金,因为他们并没有RRSP的供款额度。但他们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就可以以他们的资产为依托,通过购买一份足够大的分红保单来进行财富的延税积累,在兼顾保险保障、财富的免税传承和资产的安全保护的同时,也可为将来积累一笔丰厚的免税退休金!

那么,这种方式到底应如何操作呢? 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早购买一份合适的分红保单。大家知道,分红保单的回报是一个长期的平均回报,在近期保单的现金值并不太高的情况下,您就暂且把它当成一份比较“贵”的保险来用作家庭的保障;但在保单被付清后、特别是在到达退休年龄时,现金值和赔偿额都将会积累得足够多,而且还将以加速度的势头不断增长,此时,您就可以把保单当作一个退休工具来加以妥善使用,为您产生一个永续的退休收入的补充:你可以选择逐渐从保单里取出现金值来用,但这样你就需要为增值部分(严格说来是为超过ACB部分)补税;但专业人员会建议你最好采取以分红保单作抵押、向银行做分期贷款的形式来用钱。由于借款不算收入,所以你就并不需要为此交税,也不会影响你的老年福利;更重要的是:你保单里的现金值还在正常增长,丝毫未受影响,从而使你的财富通过分红保险得到更有效的增长和放大;而不断增长的现金值和赔偿额就成为您的永续退休收入的来源和依托;同样重要的是:贷款利息你也可以不还,将来用长得足够大的免税身故赔偿金来归还:将来被保人身故时,银行会从保单的身故赔偿金中扣除您所累积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剩下的部分(也是免税资产)留给您的孩子们!经济条件较宽裕的,可以将基本保额买得大一点,甚至可根据自己将来退休用钱的目标一次性买够;经济条件较紧的可以先买一部分分红式主保险,再加少量的钱购买一部分Term附加险以锁定更大的保额,待将来经济条件好转时再将其中的一部分转成分红保险。你可以只付基本保费,也可选择做额外付款作为追加投资,从而可使保单里的现金值增长更快,财富积累得更多,将来可供退休的收入更丰厚! 另外,如果您们夫妻两人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将来退休收入的最大化并兼顾财富的最优化传承,那么,您们就可以考虑购买JLTD类型的分红保险。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如何合理布局房产和保险这两大类“家庭资产”的配置?

A:谈到绝大多数家庭的“家庭资产”配置,虽然方式有很多种,但真正适合我们的却并不多。有的方式过于保守,例如银行储蓄,利息回报太低,赶不上通胀,所以,这种配置方式其实是亏本的,会让您的资产不断贬值,是效率最差的资产配置方式,您只需放一定的资金(一般是3-6个月的生活费)在银行以应急需即可,不宜作为一种主要配置方式;有的方式又过于激进,风险及不确定性太大,例如股票、期货等金融型资产,除非你还很年轻,或者你虽不算年轻了,但在这方面的投资很有经验和技能,否则,您还是适可而止、谨慎为妙!其实,最具普遍性、而且也最适合绝大多数家庭的二种资产配置方式就是房产和保险。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房产与保险这两类常见的家庭资产到底应如何进行合理地布局和平衡地配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房产和保险这两类资产的配置一般应按如下顺序和方法来进行:

第一步,尽快购买足够的保障型保险(期限式即Term人寿和重病保险等)。这是因为保险保障是家庭理财的根基,是所有其它类型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的基础和保护手段,所以,一定要最先予以足够的配置。此类保障型的保险非常便宜,任何家庭都有条件购买,关键是一个保险意识的问题。购买此类保障型保险,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借力,是以小小的投入,借力于保险公司的雄厚资源和强大实力,为全家建立起足够的保险保障,将可能的人生风险巧妙地转嫁给了保险公司。当然,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一步到位购买投资型终身保险,兼顾保险保障和投资增值,因为投资型的保险也是越早购买越便宜的,将来的回报也就越高。

第二步,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尽快购买合适的自住房。只要您积累起了一定的资金可以支付买房的首付,而且又符合资格贷得了款,您就满足了这个经济条件,并不需要你把所有的房款都积累够!尽快地、最大化地利用贷款来购买合适的自住房也是一种有效的借力,这不仅可以让全家人的生活品质跃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假以时日还可为全家积累一个完全免税的巨大资产!由于有了第一步所建立起来的足够的保险保障为基础,因此,以贷款方式购买或换成更大的自住房和以后购买的投资房(详见第四步和第五步)就受到了充分的保护,让您在任何风险情况下都可完全安心!

第三步,创造条件尽快购买一定的投资型保险(万通式U.L保险或分红式W.L保险),或者也可直接从已锁定的Term保险中转换。在购买了自住房之后,若经济条件允许,相对于换大自住房和购买投资房,我认为需要优先考虑的应该是购买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因为保险里的投资是延税增值的,而且,将来还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投资回报完全免税使用,用不完的部分以保险赔偿额的形式留给孩子也是完全免税的,而投资房却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如果你需要付款更灵活,想自我操控保单里的投资,并有信心做到更高的回报,那么,您就可以选择U.L;如果您不想操心保单中具体的投资事宜,并且注重的是比较安全稳健的投资回报,那么,您就应该选择W.L即分红式保险。

第四步,在事业上升阶段,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应逐步将自住房换成适当大一些的。因为自住房(指主要住宅,下同)的增值任何时候都不用交税,而投资房将来在变卖时是需要缴交增值税的,所以,相对于购买投资房来说,适当地放大自住房是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但也要以能够“供得起、守得住”为原则。

第五步,若还有条件,则可以再考虑购买一些投资型房产。在家庭经济实力雄厚、供楼能力较强的时期,可以考虑购买长期增值性好的投资型房产如独立房、半独立房;否则就应以现金流好、安全性强的房产为主,如Townhouse 和Condo。但投资型房产的购买要适度,过多地配置不仅风险太大,而且还会为将来埋下一个危险的税务“炸弹”!

第六步,在接近退休的年龄,要对所有保险类资产做一些清理和处置工作。应尽量创造条件将投资型的人寿保险和保障型的重病、长期护理保险等终身保险的保费在退休前付清,而纯保障型的Term人寿保险则可视情况舍弃不要了。

第七步,在退休时应逐步将所有房产Downsize (即以大换小),以便用作补充退休收入的需要,同时,也使房产的持有更安全、处置更方便。退休后由于没有了工作收入,不一定有能力还贷款了,因此,房产的增值性不再是主要考量因素了,现金流和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此时,一般应将大房换成小房,将房贷结清,同时将置换出来的净资产用作补充退休收入。另外,换成的小房子现金流更好,也更方便分时、分批进行处置,从而达到最好的省税效果和综合效益。

第八步,应优先以房产的处置来补充退休收入,尽量往后使用投资型(退休型)保险来帮补退休。这是因为房产等保单外的资产若没有用完,将来在夫妻两人最后一人身故时,就算作当年被变卖或处置了,需要计缴增值税(主要住房除外);但保险中的资产若没有用完,留给孩子则是完全免税的,而且,分红式保险中的投资越到后来,增值越多,总回报也就越高;投保人越推迟用钱,每年可用的钱也就越多!所以应尽量推迟使用此类保险(如分红保险)来帮补退休。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作为父母,我们为孩子购买保险有无必要?有何好处?

A:作为父母,我们为孩子购买保险是否必要?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如果父母本身已经购买了足够的各类保险,而且还有多余的钱可用于投保,那么,尽早为孩子购买一些保险当然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父母本身的保险还没有买够,甚至连最基本的保障型的保险都没有,就想着为孩子购买保险,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就不是很有必要了,除非孩子已长大成人,在经济上已不再依赖父母,反而已成为父母的经济依靠。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孩子本身购买,而不是父母为孩子购买了,这已经是另一种情况啦。本文所说的情况,一般孩子尚未成年、在经济上还需要依赖或依靠父母的情况。第二个问题:在有必要并有条件的情况下,父母为孩子购买保险到底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话题,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加以阐述:

其一:保费更便宜,受保机会大,回报也更高。越早购买,年龄越小,购买同样的保额所缴保费就越便宜,投资增值的时间也越长,将来在相同的年龄的回报也就越高。例如,为一个7岁的男孩购买50万保额(以某公司的20年保证付清的分红式保险为例,假定分红率按6.35%不变,下同),每年只需投入$6070,二十年共需投入12.1万,此份分红保单中不断增长的现金值可为孩子的人生各阶段提供可供周转或使用的资金;赔偿额可为孩子将来的家庭提供不断增长的保险保障。当然,到了孩子退休的年龄,它也可为孩子提供一笔可观的退休金:假定他在65-86岁采用保单抵押贷款方式用钱补充退休收入,并假定贷款年利率按4%不变,则他每年可享用约10万的免税收入,22年共可享用220万,假定87岁身故,则还可留下约115万的免税资产给他的孩子,总回报为335万,回报率为:335/12.1=28倍;若推迟10年即等到他17岁时才购买,则购买同样的保额每年需投入$7615,二十年共需投入15.2万(比7岁时购买要多投入3.1万),假定他同样在65-86岁从保单中取钱补充退休收入,则每年只可取用8.1万,22年共可享用178万,假定87岁身故,则还可留下93万的免税资产给他的孩子,总回报为271万,回报率为:271/15.2=18倍。推迟10年为孩子购买分红式保险的总回报刚好少10倍!另外,由于小孩身体一般很好,因此,为小孩申请保险一般不会因为身体原因而被拒保或加费承保。若等到成年之后再购买,则会受到很多身体健康方面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仅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还有可能会被加价(Rated)甚至拒保(Declined)!

其二:及早为孩子的将来建立创业基金和人生各阶段的周转资金。这一点其实已在上述例子中提到了,特别是为孩子购买的分红式保险中不断增长的现金值可为孩子的人生各阶段提供可供周转或使用的资金,如用来启动创业、用作买房或换房的首付、将来支持孩子的孩子们读大学或用作万一生重病时的紧急用款等等。
其三:可大大减轻孩子将来的负担。在孩子幼年时就为他们购买保险,等到他们成年时,保费已基本缴清,孩子也不须继续交纳或只需再缴几年,即可拥有终身保障,而且,若购买的是分红式保险,在孩子刚成年时保额就几乎翻倍,并且还将自动地不断增长,可以让孩子将来轻松地拥有足够的保险来保障他的家庭,无后顾之忧。


其四:尽早为孩子购买的分红式保险,可以为孩子的将来创造一笔可观的资金来帮补退休。这一点,我们已在开头的例子中充分展示了。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与孩子将来的其它退休收入来源并不矛盾。


其五:可借助于重病保险将孩子的疾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孩子若不幸患重病,给家庭经济带来的打击也将是沉重的,父母会因需要照顾孩子而不能工作或减少工作,家庭收入会剧减。若为孩子购买了重病保险则可以让父母有条件安心照料孩子,并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有利于孩子的早日康复。

其六:有助于孩子早日树立正确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及良好的风险意识,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通过为孩子购买保险,可让他们认识到:有些不必要的消费是要避免的,但保险的投入则是要优先保证的,而且是越早投入越好的,这样,就会慢慢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消费和理财观念,让他们终身受益。另外,一份或几份保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认识各种风险及防范措施,同时,也可让他们认识到:购买保险其实也是一种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的表现!

其八:为孩子购买人寿保险,特别是分红式保险,可以轻松实现财富的高效率的隔代传承。还是上述7岁男孩的例子:如果他本人没有使用保单中的钱,或者借用之后又逐渐还了回去,那么,这份保单除了为他的家庭提供终身的且不断增长的保险保障之外,在他87岁身故时还可留下470万的免税资产给他的孩子们,回报率为470/12.1=39倍。这样,父母就可通过分红式保险把一部分资产非常高效地传承给孙辈们,这也是犹太人最常用的家族财富传承的方式。

其九:可以从更深层次来体现父母的爱心,让孩子永记父母之恩。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体现在很多方面,但为孩子购买一份保险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的体现。如果父母在子女出幼年时就为其投保一份终身寿险,待他成年时,这张保单就是一份最能充分体现父母爱心的最佳礼物。从跌跌撞撞到步履稳健,孩子要走的路很长,父母也许没办法呵护孩子一辈子,但能借助一份份保单传递永不止息的爱,帮助孩子度过每一个难关。没买保险的父母只能对孩子说:“只要我在,我就可以照顾你!”但买了保险的父母则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只要你在,我都可以照顾你!”
 

Max Ma

家园赞助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Q:为什么说我们一定要珍惜已经获批的保单或核保结果?

A:我们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一些人的保险申请被拒时,他们会显得非常失望和沮丧,并要我们“想方设法”争取让他们能买到保险,但作为一个专业诚信的保险理财顾问,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再与保险公司进一步沟通,并为他们再向另几家保险公司申请而已,其结果往往都可预料:当一家保险公司拒保后,其它保险公司一般也都会拒保!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但并不多见,至少也会加价。
另一方面,当保险申请以标准价格获得批准以后,保险顾问及时将这个消息告诉投保人(被保人)时,有一些人却表现出一副“不着急、无所谓”的姿态,并一拖再拖地不予以接单,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忙”呢,还是因为他们把这种审批结果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不加以珍惜。殊不知,这其实是很多投保人做梦都想获得、但最终却又无法获得的结果!其实,每一份保单能获得批准都是很不容易的,更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每一个需要保险而又获得批准的申请人,都应该珍惜所获得的核保结果(即保险审批结果,下同);特别是在保险申请被加价时,说明被保人身体已有些“情况”了,生命风险已加大,那就更应该要倍加珍惜已经获批的保单或核保结果了!所以,无论如何,都应尽快与您的保险顾问见面,具体商定下一步的行动:是按原来申请的计划接单呢、还是要对已获批的保单做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后让保险公司从新签发(Re-issue)另一份保单?


我们为何要奉劝申请人一定要珍惜他的获批结果并及时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原因可列出如下几点:

其一:其实每一份保单能获得批准都很不容易,能获得标准等级以上的审批结果就更难了!购买房屋等资产或物品只要有钱即可,但购买加拿大的保险则需要有加拿大的身份和健康或正常的身体条件。人们往往把能够购买到保险看作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您是否知道:这其实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奢望,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因为他们已经永远地失去了投保的条件和资格!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遇到的被拒保或被加价的例子还真是不少。所以,每个保单能批下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其实都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能以比标准价还好的价格批下来就更加珍贵了,所以,我们都应该加以珍惜才对!事实上,有相当比例的被保人(大约为10%)会被加价(Rated),还有的人会被推迟考虑(Postponed ),更为严重的是:还有一些人(大约为5%-10%)还会被拒保(Declined)呢!而且有一些被拒保的朋友也许将永远地失去投保的资格和条件。

其二:人的身体是不断变化的,今天的核保结果并不能代表和保证将来!一般来说,今天的核保结果要比将来的好。保险公司的核保结果出来以后,一般会给投保人一个接单有效期(一般为一个月左右),但如果投保人的身体状况发生了不好的变化,即使在接单有效期内,也要将原保单退回保险公司做重新评估。如果过了有效期,保险公司会将这个核保结果关闭,虽然投保人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可以申请“打开”,但需要填写一份有关可保性的问卷,如果可保性发生了变化,则保单就不能按审批的结果被接受了。有一位客户的保险申请在被以标准价格批准后他不珍惜,一拖再拖不肯接单,最后过了有效期,他干脆说暂不考虑了,认为反正自己的身体还好,以后再买也不迟。直到有一天他很意外地被诊断出了严重的高血压他才又主动地与我联系重新购买保险,但在治疗期间,他的保险申请被推迟考虑。在完成治疗、疾病处于稳定和可控状态之后,我才为他再同时向几家公司做了申请,核保的结果是:有的拒保,有的加价,最后,我为他选择了一个加价最少的保单,但这时即使加价,他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并为当时没有及时地接受那份标准价的保单而感到后悔不已!

其三:人生的风险无处不在,购买保险不能拖延!我有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要购买一份人寿保险,就让我为他做了一个100万保额的申请,在申请阶段他的身体表现出来还算不错,而且他也没有什么病史。保险公司的效率也较高,在短短的20来天时间内就把他的保单批了下来,而且还是标准等级。但也许是由于审批得太容易了,他反而有点不珍惜了,可能也是因为比较忙而认为购买保险并不是优先处理的事情,我催促了他几次他都说暂时没有时间与我见面接单。出乎我意外的是:有一天,一直感觉身体很好的他突然首次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幸运的是,经过抢救他挽回了性命,再经过近一个月的住院治疗,病情处于稳定受控状态,身体有所康复。他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给我电话,要求接受那份被他拖延的保单,但结果可想而知:他的这份保单已经不能接了,而且他也许将永远失去了投保的资格。即使将来他重新申请还能买得到,也肯定是要被加价的。这时他才猛然醒悟:当时他要是能珍惜并及时地接受那份已获批的保单就好了!
 
最后编辑: 2018-12-20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