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赞力
- 0.00
- 当前赞力
- 100.00%
马太福音 22:15-46
胜过批评
反对耶稣的人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陷阱,第二个问题是迷阵,第三个问题是试探(17,23,35节)。但耶稣每次都得胜了,他充满智慧的答案不仅让人赞叹(33节),还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从耶稣的回答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 不要将生活分成圣洁和世俗两部分
首先,法利赛人想用耶稣自己的话来困住他。他们问耶稣:“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不可以?”(17节)法利赛人所指的这项捐税在当时极不受欢迎。所以,如果耶稣回答“可以”,那他就会名誉扫地,人人都会厌恶他,视他为叛徒和罗马人的帮凶。
但如果耶稣说“不可以”,那将被视为具有煽动性的反动言论,耶稣可能被罗马政府逮捕甚至处决。
耶稣并没有置法律规条于不顾,但他以超然的智慧阐明了一个永恒原则。耶稣给出了绝妙的答案:“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21节)
每一位基督徒都有双重“国籍”。你有责任在属地的社会制度中履行自己的职责,作个好公民。
同时,你又是天国公民,对神负有责任。原则上来讲,这二者——凯撒和神——并不冲突。神呼召你在两种身份下都作好公民。神要你参与社会生活,而不是远离它。
并不是说神掌管着你生活中的“神圣”部分,而政府掌管着“世俗”部分。你的整个生命都处于神的主权之下。作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你对神忠心的一部分。就像铜钱上刻着凯撒的像一样,你身上也有神的形象(创世记1:26)。神希望你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他。
· 明白死亡并非终局
接下来,撒都该人给耶稣布置了一个迷阵,这就是一个男人有七个妻子的问题。因为撒都该人不相信复活,所以他们设计了一个极其荒谬的问题,想表明复活是个很荒唐的说法(23-28节)。
耶稣是这样回答的:“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29节)耶稣使用了摩西五经(即圣经的头五卷书,也是撒都该人唯一相信的经卷)来表明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32节后半段)。
耶稣引用了神在燃烧荆棘中对摩西说的话,它出自《出埃及记》3章6节:“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马太福音22:32节前半段)当摩西听到这些话时,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已经死了好几百年。神并没有说“我曾是他们的神”,而是说“我现在是他们的神”。这表明这些先祖依然活着。
耶稣告诉我们,生命不止在今生;人死后,生命还在延续。有一天,肉体还要复活。然而,今生和复活之后的生命状态不尽相同,因为我们会“像天上的使者一样”(30节)。但无论如何,圣经表明复活的的确确要发生。既然神是全能的,那又有什么是他不能做的呢?
· 以爱为先
最后,法利赛人问了耶稣一个试探性的问题,而耶稣再次给出了精妙绝伦的回答,这个回答直指整部旧约的核心,即:爱神(“尽心、尽性、尽意”,(第37节))和爱人(“爱人如己”,(第39节))。爱神、爱人是律法的总纲,其他所有诫命只是它的补充(第34-40节)。
在击败挑衅者后,耶稣反问了他们一个有关他身份的问题。耶稣引用旧约,表明基督不只是大卫的子孙,还是大卫的主(41-46节)。耶稣声明,弥赛亚远不是一位人间君王那么简单。耶稣不仅驳斥了这群人对弥赛亚的错误理解,还间接点名了自己的身份。
对耶稣来说,这是个得胜的时刻:“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46节)
天父啊,请赐给我智慧,让我能像耶稣一般巧妙避开他人的圈套,并能应付那些不怀好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