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露出真面目,全球复工倒计时

最大赞力
0.26
当前赞力
100.00%
病毒露出真面目,全球复工倒计时
历史之瞳

前言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对病毒的认知不断加深。本文解读三个问题:
  1、意大利为何比德国严重那么多?
  2、不可思议的印度贫民窟数据
  3、看不懂的纽约州抗体检测结果

~1~
意大利为何严重?

  大家知道,意大利在欧洲率先封国封城。

  3月21日意大利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6557例,新增死亡病例793例。累计确诊病例已增至53578例,死亡人数高达4825人。当时的意大利成为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意大利3月的死亡率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49.4%,之前发达国家不太相信远东的数据,但是意大利的数据把全世界吓坏了。包括德国在内,政客们纷纷向恐慌妥协,欧洲的各种停工令禁足令纷纷出台。

两个多月过去了,对比一下意大利和德国的数据下面的防疫措施基本无效:大规模的居家隔离和停工停产,泛滥的体温检测,普遍的感染检测。
1590753380012.jpeg

我们发现二个奇异之处:

  1、德意二国的死亡比例有明显差异。

  意大利的万人死亡数竟然是德国的五倍多,但意大利的封闭比德国更早更严。如何解释?

  难道是意大利的老龄化更严重?作为欧洲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老龄化率23%(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世界排名第二。但德国情况不分伯仲,达到了21%。

  而且,老龄化并非疫情恶化的必然因素。比如老龄化世界第一的日本,老龄化率达到了惊人的28.4%,却是防疫的优等生。有专家认为这和日本人超强的社交距离感有关,基本没有三代同堂共处的情况。即使在小家庭内部,也有这样的说法:日本夫妻不做爱、不亲吻、不一起睡、孩子他爸内裤也不一起洗,家庭内防疫措施平时就很到位,疫情期更加强大。

1590753502775.jpeg

看来,问题不在老龄化,那么问题出来哪里呢?传染病专家观察到了二国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意大利,40%的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同居,有20%的家庭三代同堂。而且,意大利的大多数老年人都会照顾孙辈。而在德国,本身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独居,很少有德国老年人愿意照顾孙辈,只有8%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同居。许多德国老年人即使和成年子女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很少来往。

  在疫情中,意大利老人就明确说宁死不分离,让他们跟儿孙隔离,一家人分开住,不同桌吃饭,对他们来说生不如死。对于德国老人来说,不让他们出门旅游,闷在家里带孙子,那还不如死了算。

  相比意大利严格的封闭居家令,德国的居家令比较松,开始既不停工也不停产,后来慢慢严格起来,依然遭到了民众的抗议。相比意大利的规定,德国有一个项要求和英国一样:老年人不要带孙辈。

  在意大利,当病毒感染后无症状、轻症状的儿童与青年回家,就把病毒传给老年人。本身病弱的老年人一旦染病,很容易变成重症,疫情迅速爆发,医疗资源被挤兑,死亡率一路飙升。

德国老年人跟年轻人分离程度极高,年轻感染者并未把病毒带给家里的老年人,所以德国新冠患者住院率特别低,发展到重症肺炎的更少,只有2%,且绝大多数超过70岁。

  德国死亡率之所以低,既不是抗疫措施特别严,也不是医疗技术特别好。主要是年轻人和老年人隔离得好,所以德国的死人更少。所以德国人有个说法,是意大利人的孙子杀死了祖父母。

  目前德国医院医疗资源极大丰富,急诊都比往年同时期降低了20%。在意大利医院人仰马翻的时候,德国医生却因为病人太少而开始度假。以至于德国卫生部长呼吁大家像往常一样去医院看病,不要有任何顾虑。德国医院还向意大利和法国提供援助,免费救助重症病人。  

  这就解释了,意大利从欧洲第一个封城到封国,看似轰轰烈烈的动作,却始终没有找到防疫的关键--对高危群体的有效隔离,实际效果是南辕北辙。

(点评:加拿大症情严重的安省、魁省,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老人院)

2、病毒感染者去逝年龄与人均预期寿命接近。

  WHO的人均寿命数据主要依赖各国上报,所以取CIA的数据。意大利感染去世的中位数年龄达到了83,而人均预期寿命只有82.3。德国感染去世平均年龄为81,与人均寿命基本持平。这么严重的疫情,结果出人意料。这就是说,新冠病毒危害的,主要是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老年人。

  下图是来自于德国疾控机构RKI的去世者年龄数据

1590753624377.png

图中显示,德国感染去世者年龄分布在80-89年龄段(45.4%),其次是90-99年龄段(17.6%),后面是75-79年龄段(15.5%),35岁以下已经是个位数。

  在德国,感染者以年轻人为主,70岁以上的感染者只占感染总数的19%,年龄中位数是49岁。而意大利,患者年龄中位数达到了62岁。意大利老年人的感染率是德国的4倍多,这正好与意大利的死亡人数成正比。

那么,除了体弱的老年人,那么还有少数其它年龄段的逝者。他们为什么会被病毒击倒?德国病理学家这次表现得极为敬业,通过对近百位病毒感染去世者的解剖,发现他们全部有1-3个基础病症。非尸检的全球病历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纽约市所有年龄段的死亡人数中99%有基础病症,意大利的比例是98%,英国是95%。所以,新冠病毒攻击的不止肺部,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那些有基础病症人员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新冠病毒主要危害那些有基础病症的高龄老年人的健康,对年轻人和儿童的生命威胁是小概率事件。

  真的是这样?让我们把目光投向

1590753738650.jpeg
孟买塔拉维贫民窟

1590753903156.jpeg
肮脏而拥挤的街道

~2~
印度孟买塔拉维贫民窟

  印度孟买塔拉维贫民窟提供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

  塔拉维贫民窟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人口密度高达28万/km²,约为纽约城区的30倍,保持社交距离就是天方夜谭。在塔拉维,街头巷尾垃圾随处可见,基本是上百人共用一个厕所,大部分屋子都没有自来水,十户家庭共用一个水龙头,且每天仅供应3小时。

  塔拉维具备了疫情爆发的所有条件,防疫专家们担心这里成为人间地狱。受客观条件所限,印度卫生部门装模作样的进行了定期消毒,警方还派了些人,打一些违禁出行年轻人的屁股。

  在专家担心二个月后,截止5月23日,塔拉维确诊感染者1514例,累计死亡58例。这样的数字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还不如日常意外的死亡数字,疫情似乎没有按照专家规划的剧本走。

  我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检索印度的人均寿命,终于明白了里面的原委。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是68岁,贫民窟肯定要低于这个数字。德国意大利的感染者平均死亡年龄都在80以上,远远超过了印度人的人均寿命,在塔拉维贫民窟,新冠病毒根本就找不到主攻群体,因为人们很难活到那个年龄。

  为了印证这个观点,特意去查了一下非洲的案例。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达到了2亿,人均预期寿命55岁,至今疫情死亡人数是249人。埃及人口1亿,人均预期寿命71岁,死亡797人。

  确实,新冠病毒重点攻击那些带病症的高龄老年人,在那些人均寿命较低的区域,并不能造成大的危害。

  为了这么一个病毒,却搞得所有地球人都吃药。那么,禁足令的效果如何?

1590754311337.jpeg
5月23日,多伦多公园解封的场景

~3~
纽约州抗体检测结果

  纽约州近期进行了病毒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4月20日展开的抽样,样本规模15000人,纽约州长宣布纽约市民的感染率是19.9%。随后对城市基础工作者同样进行测试,那些不禁足提供社会基本保障的“Essential Worker”,包括公交员工、医务人员、警察、消防队员(含急救人员),他们的感染率数据分别是14.2%、12.2%、10.5%、17%。

  这个数据又让人看不懂了。在大家想象中,病毒如此肆虐,这些为了维持社会运转而必须上班的人,即使配上了口罩等防护装备,他们接触病毒后产生抗体的概率应该大大高于在家里蹲的普通市民。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

  这说明了什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免疫力差异。那些必须正常上班的人,工作与服务带给人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外行动也是一种锻炼。无论心情还是活动,他们的免疫力,都比“宅”家的人要好。

  住院数据给了佐证,那个整天吹牛甩锅的库莫州长震惊地说:“纽约州与冠状病毒相关的新增住院病例的66%是禁足在家的人,还有18%是来自养老院。接近84%的住院病例是在家中且不经常乘车的人,这些人本来就不工作,也不是必不可少的雇员。”

  看来,社会封锁政策只能让经济停滞,“宅”群体免疫力下降,却未必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而且,次生灾害已经涌现。

  据WHO信息,由于全球普遍的隔离措施,有六十多个国家八千万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受到影响,这将导致他们有患白喉、麻疹和小儿麻痹症等疾病的风险。这些本可避免的儿童死亡,将大大超过新冠病毒的死亡数字,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也功亏一篑。

  更多的次生灾害,比如医疗服务的次生灾害、失业数据、治安恶化、通货膨胀,将会在后面更多的社会调查报告中显现。

1590754464269.jpeg
空旷的纽约街头

1590754497911.jpeg
要求解除禁令恢复正常生活的美国人

后记

  当疫情袭来,要认真权衡传染病本身的危险和抗疫措施造成的次生危害。不同年龄段的状态不同,次生危害的程度也不同。目前可以判断,新冠病毒主要对那些患有基础病症的高龄老年人造成伤害,对年轻人的影响不大。

  所以,疫情到了现在,应该调整防疫措施了。让年轻人正常上班,儿童正常上课。高危群体注意加强防护,特别是有基础病症的老年人。所有人保持良好的社交距离和卫生习惯。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开展传染病学调查。

  目前一刀切的抗疫措施,在保护老年人的同时伤害了年轻人和儿童的利益,最终将违背公共卫生的主要原则——社会责任。德国有政治家指出,停工对老人和公职人员的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收入不受影响,但对年轻人和儿童的影响就很大。较长时间的停工,让年轻人失业没有收入,全社会心理问题频发,儿童面临家暴等危险剧增。

  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一个向前看的民族比一个向后看的民族有希望。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年轻人是未来的栋梁,现在保护好儿童和年轻人,而不是损害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所有人的利益。

  很明显,人类在慌乱中作出了反应过度的决策,目前的全球防疫隔离措施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远远超过了疫情本身。

  病毒传播的特点是:传染性高,毒性必然低;毒性高,传染性必然低。理论上不可能出现毒性又大传染性又高的病毒。如果哪天真的出现这样的逆天病毒,说明老天爷执意要毁灭人类了,那就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吧。

让我们收拾心情,与病毒同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天下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最后编辑: 2020-05-2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病毒露出真面目,全球复工倒计时
历史之瞳

前言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对病毒的认知不断加深。本文解读三个问题:
  1、意大利为何比德国严重那么多?
  2、不可思议的印度贫民窟数据
  3、看不懂的纽约州抗体检测结果

~1~
意大利为何严重?

  大家知道,意大利在欧洲率先封国封城。

  3月21日意大利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6557例,新增死亡病例793例。累计确诊病例已增至53578例,死亡人数高达4825人。当时的意大利成为全球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意大利3月的死亡率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49.4%,之前发达国家不太相信远东的数据,但是意大利的数据把全世界吓坏了。包括德国在内,政客们纷纷向恐慌妥协,欧洲的各种停工令禁足令纷纷出台。

两个多月过去了,对比一下意大利和德国的数据下面的防疫措施基本无效:大规模的居家隔离和停工停产,泛滥的体温检测,普遍的感染检测。


我们发现二个奇异之处:

  1、德意二国的死亡比例有明显差异。

  意大利的万人死亡数竟然是德国的五倍多,但意大利的封闭比德国更早更严。如何解释?

  难道是意大利的老龄化更严重?作为欧洲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老龄化率23%(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世界排名第二。但德国情况不分伯仲,达到了21%。

  而且,老龄化并非疫情恶化的必然因素。比如老龄化世界第一的日本,老龄化率达到了惊人的28.4%,却是防疫的优等生。有专家认为这和日本人超强的社交距离感有关,基本没有三代同堂共处的情况。即使在小家庭内部,也有这样的说法:日本夫妻不做爱、不亲吻、不一起睡、孩子他爸内裤也不一起洗,家庭内防疫措施平时就很到位,疫情期更加强大。



看来,问题不在老龄化,那么问题出来哪里呢?传染病专家观察到了二国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意大利,40%的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同居,有20%的家庭三代同堂。而且,意大利的大多数老年人都会照顾孙辈。而在德国,本身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独居,很少有德国老年人愿意照顾孙辈,只有8%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同居。许多德国老年人即使和成年子女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很少来往。

  在疫情中,意大利老人就明确说宁死不分离,让他们跟儿孙隔离,一家人分开住,不同桌吃饭,对他们来说生不如死。对于德国老人来说,不让他们出门旅游,闷在家里带孙子,那还不如死了算。

  相比意大利严格的封闭居家令,德国的居家令比较松,开始既不停工也不停产,后来慢慢严格起来,依然遭到了民众的抗议。相比意大利的规定,德国有一个项要求和英国一样:老年人不要带孙辈。

  在意大利,当病毒感染后无症状、轻症状的儿童与青年回家,就把病毒传给老年人。本身病弱的老年人一旦染病,很容易变成重症,疫情迅速爆发,医疗资源被挤兑,死亡率一路飙升。

德国老年人跟年轻人分离程度极高,年轻感染者并未把病毒带给家里的老年人,所以德国新冠患者住院率特别低,发展到重症肺炎的更少,只有2%,且绝大多数超过70岁。

  德国死亡率之所以低,既不是抗疫措施特别严,也不是医疗技术特别好。主要是年轻人和老年人隔离得好,所以德国的死人更少。所以德国人有个说法,是意大利人的孙子杀死了祖父母。

  目前德国医院医疗资源极大丰富,急诊都比往年同时期降低了20%。在意大利医院人仰马翻的时候,德国医生却因为病人太少而开始度假。以至于德国卫生部长呼吁大家像往常一样去医院看病,不要有任何顾虑。德国医院还向意大利和法国提供援助,免费救助重症病人。  

  这就解释了,意大利从欧洲第一个封城到封国,看似轰轰烈烈的动作,却始终没有找到防疫的关键--对高危群体的有效隔离,实际效果是南辕北辙。

(点评:加拿大症情严重的安省、魁省,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老人院)

2、病毒感染者去逝年龄与人均预期寿命接近。

  WHO的人均寿命数据主要依赖各国上报,所以取CIA的数据。意大利感染去世的中位数年龄达到了83,而人均预期寿命只有82.3。德国感染去世平均年龄为81,与人均寿命基本持平。这么严重的疫情,结果出人意料。这就是说,新冠病毒危害的,主要是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老年人。

  下图是来自于德国疾控机构RKI的去世者年龄数据



图中显示,德国感染去世者年龄分布在80-89年龄段(45.4%),其次是90-99年龄段(17.6%),后面是75-79年龄段(15.5%),35岁以下已经是个位数。

  在德国,感染者以年轻人为主,70岁以上的感染者只占感染总数的19%,年龄中位数是49岁。而意大利,患者年龄中位数达到了62岁。意大利老年人的感染率是德国的4倍多,这正好与意大利的死亡人数成正比。

那么,除了体弱的老年人,那么还有少数其它年龄段的逝者。他们为什么会被病毒击倒?德国病理学家这次表现得极为敬业,通过对近百位病毒感染去世者的解剖,发现他们全部有1-3个基础病症。非尸检的全球病历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纽约市所有年龄段的死亡人数中99%有基础病症,意大利的比例是98%,英国是95%。所以,新冠病毒攻击的不止肺部,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那些有基础病症人员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新冠病毒主要危害那些有基础病症的高龄老年人的健康,对年轻人和儿童的生命威胁是小概率事件。

  真的是这样?让我们把目光投向


孟买塔拉维贫民窟


肮脏而拥挤的街道

~2~
印度孟买塔拉维贫民窟

  印度孟买塔拉维贫民窟提供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

  塔拉维贫民窟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百万,人口密度高达28万/km²,约为纽约城区的30倍,保持社交距离就是天方夜谭。在塔拉维,街头巷尾垃圾随处可见,基本是上百人共用一个厕所,大部分屋子都没有自来水,十户家庭共用一个水龙头,且每天仅供应3小时。

  塔拉维具备了疫情爆发的所有条件,防疫专家们担心这里成为人间地狱。受客观条件所限,印度卫生部门装模作样的进行了定期消毒,警方还派了些人,打一些违禁出行年轻人的屁股。

  在专家担心二个月后,截止5月23日,塔拉维确诊感染者1514例,累计死亡58例。这样的数字真让人摸不着头脑,还不如日常意外的死亡数字,疫情似乎没有按照专家规划的剧本走。

  我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检索印度的人均寿命,终于明白了里面的原委。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是68岁,贫民窟肯定要低于这个数字。德国意大利的感染者平均死亡年龄都在80以上,远远超过了印度人的人均寿命,在塔拉维贫民窟,新冠病毒根本就找不到主攻群体,因为人们很难活到那个年龄。

  为了印证这个观点,特意去查了一下非洲的案例。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达到了2亿,人均预期寿命55岁,至今疫情死亡人数是249人。埃及人口1亿,人均预期寿命71岁,死亡797人。

  确实,新冠病毒重点攻击那些带病症的高龄老年人,在那些人均寿命较低的区域,并不能造成大的危害。

  为了这么一个病毒,却搞得所有地球人都吃药。那么,禁足令的效果如何?


5月23日,多伦多公园解封的场景

~3~
纽约州抗体检测结果

  纽约州近期进行了病毒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4月20日展开的抽样,样本规模15000人,纽约州长宣布纽约市民的感染率是19.9%。随后对城市基础工作者同样进行测试,那些不禁足提供社会基本保障的“Essential Worker”,包括公交员工、医务人员、警察、消防队员(含急救人员),他们的感染率数据分别是14.2%、12.2%、10.5%、17%。

  这个数据又让人看不懂了。在大家想象中,病毒如此肆虐,这些为了维持社会运转而必须上班的人,即使配上了口罩等防护装备,他们接触病毒后产生抗体的概率应该大大高于在家里蹲的普通市民。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

  这说明了什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免疫力差异。那些必须正常上班的人,工作与服务带给人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外行动也是一种锻炼。无论心情还是活动,他们的免疫力,都比“宅”家的人要好。

  住院数据给了佐证,那个整天吹牛甩锅的库莫州长震惊地说:“纽约州与冠状病毒相关的新增住院病例的66%是禁足在家的人,还有18%是来自养老院。接近84%的住院病例是在家中且不经常乘车的人,这些人本来就不工作,也不是必不可少的雇员。”

  看来,社会封锁政策只能让经济停滞,“宅”群体免疫力下降,却未必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而且,次生灾害已经涌现。

  据WHO信息,由于全球普遍的隔离措施,有六十多个国家八千万儿童的常规免疫接种受到影响,这将导致他们有患白喉、麻疹和小儿麻痹症等疾病的风险。这些本可避免的儿童死亡,将大大超过新冠病毒的死亡数字,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也功亏一篑。

  更多的次生灾害,比如医疗服务的次生灾害、失业数据、治安恶化、通货膨胀,将会在后面更多的社会调查报告中显现。


空旷的纽约街头


要求解除禁令恢复正常生活的美国人

后记

  当疫情袭来,要认真权衡传染病本身的危险和抗疫措施造成的次生危害。不同年龄段的状态不同,次生危害的程度也不同。目前可以判断,新冠病毒主要对那些患有基础病症的高龄老年人造成伤害,对年轻人的影响不大。

  所以,疫情到了现在,应该调整防疫措施了。让年轻人正常上班,儿童正常上课。高危群体注意加强防护,特别是有基础病症的老年人。所有人保持良好的社交距离和卫生习惯。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开展传染病学调查。

  目前一刀切的抗疫措施,在保护老年人的同时伤害了年轻人和儿童的利益,最终将违背公共卫生的主要原则——社会责任。德国有政治家指出,停工对老人和公职人员的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收入不受影响,但对年轻人和儿童的影响就很大。较长时间的停工,让年轻人失业没有收入,全社会心理问题频发,儿童面临家暴等危险剧增。

  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一个向前看的民族比一个向后看的民族有希望。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年轻人是未来的栋梁,现在保护好儿童和年轻人,而不是损害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所有人的利益。

  很明显,人类在慌乱中作出了反应过度的决策,目前的全球防疫隔离措施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远远超过了疫情本身。

  病毒传播的特点是:传染性高,毒性必然低;毒性高,传染性必然低。理论上不可能出现毒性又大传染性又高的病毒。如果哪天真的出现这样的逆天病毒,说明老天爷执意要毁灭人类了,那就平静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吧。
好文!
 

MySunflower327

未关注(999土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文章提出的观点挺有新意,部分也有很有价值,可以引发更多考量一些事情,包括平衡封锁与开放的关系,社交距离的重要性。但我觉得数据对观点之间的支撑还不足以说明是因果关系。

总体感觉论点是:禁足封锁对死亡率、年龄段位和感染率影响不大,决定死亡率的是老年人的年龄阶段和民众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觉得数据样本还不够广泛,
其次,禁足的效果是,可降低病毒的扩散率速度和扩散倍数。而这个感染人数的搭配死亡率(医疗条件等)会决定死亡人数的多少。

例如在意大利,如果不禁足,有更多的年轻人被感染,由于生活习惯,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老年人被感染和死亡。

另外,死亡年龄接近疫情前的年龄只能证明高龄人对病毒的攻击更无解,但还有很多医护年轻人或小孩也死于新冠的,应该按死亡人口中的年龄段位去做数据对比分析更客观。单纯看死亡的老年人或最终寿命数据变化较小(但这个数据背后的基数是全国人口,而疫情死亡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总比例不到3‰)意义不大。

第三,我认为印度的数据样本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来看。例如,前三四个月时,当中国大爆发时,即使印度也输入了病例,也感染了一些,但一直等到五月中旬才大爆发,人们那个时间还在讨论恒河水,咖喱和牛尿的威力。所以,一两个月后再看印度的数据更合理一些。

第四,我认为无论是否禁足封锁,新冠不可能导致短期数月内让70%以上感染,很可能30%以上也难。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范围中,它有个大致见顶的传播率。所以,这也是部分国家想短时间推崇全民免疫的不可行之处。

总之,抗疫是长跑而不是短跑,及早禁足能让这个传播率减小一半甚至更低,让人群中的感染人数降低很多,就是在长跑的前半程及早的降低损耗,有利于后程经济恢复或者在恢复中继续抗疫。至于后期,迫于经济的压力,大部分国家都不会严格封锁的了。人们会去寻找一个平衡。
 
最后编辑: 2020-05-2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个人感觉印度的病例比率并不低,只是相对的测试样本少才导致看上去曲线还可以。同样的,看看巴西和瑞典,都是采取不封锁的策略,效果相当不好。如果说巴西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那么就很难解释瑞典的情况。欧洲除了德国的死亡率低点,其他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不怎么样。而且由于对病毒研究还少,很难说病毒只对老年人是致命的。这个病毒的变异能力之强是前所未见的。单单用一些国家的数据来涵盖全球各国的情况是不恰当的。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