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微信竭尽所能保存和收罗个人隐私之初,估计是商人的本能,没想太多,了解你更多,给你提供更多贴心服务;
知道你在哪里,可以给你推荐商家,推荐给你附近的妹子。打开你的通讯录,让黏黏的微信,把你的所有朋友都粘进来。默认设置:允许陌生人看朋友圈。再通过软件分析你的“大数据”,给你对症下药,拉你玩游戏,给你提供服务...
得心应手,北京方面最有效的监控工具
北京方面真的很喜欢微信这工具,不管你多么切切私语,你多么无意的有口无心,你的忧心忡忡的感情宣泄,都被保存,被整理,被检索,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
李文亮医生于2019年12月30日在自己微信与同行交流,认为出现SARS提醒同行注意保护。2020年1月3日辖区派出所因其“在互联网上发布不实言论”提出警示和训诫。
仅仅4天,人赃俱获,计算机 + 大量人工监控,效率高到惊人。
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曾对社交App的隐私打分,满分为100分的评估标准中,微信的隐私保护评估得分为零。微信早就是监控中国人的重要工具,中国人的一切隐私和个人信息均在完全掌控之中。
一个“除”字,尽在不言中:好事不被人,被人没好事
详细看过微信隐私政策的人会发现,微信会按照政府或执法部门的要求保留和披露用户的信息。
实践中,微信后台会记录下所有用户的活动数据,包括语音、文字的聊天记录。
所有的手机用户,在第一次使用微信时,都会收到《微信隐私保护指引》,若用户点击「不同意」就会被强迫退出而无法使用。所以微信发布的所谓隐私保护条款,那只是安抚用户那绷紧的神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一个“除”字,尽在不言中:好事不被人,被人没好事。北京和支持者们的口头禅:你有啥“坏事“见不得人?这个问题请参见佩奇的相关文字:
也谈“个人隐私”: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想悬崖勒马,恐为时已晚
尽管微信上放任那么多这样的网上骗局,那样的不堪的色情...又有什么了不起,如此好用的利器,北京方面用得得心应手。腾讯此时即使多么的想“不作恶”,不保存语音文字的聊天记录,恐怕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北京方面已经对如此利器,真是依赖得“爱不释手”了,
到此时,借腾讯个胆子,也不敢走回头路了。 腾讯也只好耸耸肩:我有什么办法呢,这才真是:悬崖勒马,为时已晚。
成也萧何败萧何
美国的情况却截然相反,知道得越多,自己越麻烦。
苹果就曾拒绝为FBI提供“恐怖分子”嫌疑犯的苹果手机密码,而惹麻烦。Facebook,Goolge都因利用个人隐私数据为自己牟利的问题,官司缠身。
提供也不是,不提供也不是,知道得越多,自己越麻烦。“阅后即焚”--我真不知道:用户放心,APP也省心。 Snapchat等App悄然兴起。
微信正好面临相反的情况:如果说大数据和隐私,这锋利的武器,让北京方面用得得心应手,如虎添翼。也让微信在中国风生水起,欲罢不能。那么微信到了美国市场,甘心为北京收集个人数据和隐私,监控民众,却成了时时受质疑,到处遭白眼的“原罪”。
最终,提供隐私和个人数据给北京监控民众,这个在中国成就微信的利器,也成了让微信在美国被封禁的原因或者说“借口“。
估计微信此时,一定会仰天长叹:人在江湖混,迟早要还的。隐私数据这块软肋,遇到了北京和华盛顿当前两位“总加速师”老大,正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知道你在哪里,可以给你推荐商家,推荐给你附近的妹子。打开你的通讯录,让黏黏的微信,把你的所有朋友都粘进来。默认设置:允许陌生人看朋友圈。再通过软件分析你的“大数据”,给你对症下药,拉你玩游戏,给你提供服务...
得心应手,北京方面最有效的监控工具
北京方面真的很喜欢微信这工具,不管你多么切切私语,你多么无意的有口无心,你的忧心忡忡的感情宣泄,都被保存,被整理,被检索,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
李文亮医生于2019年12月30日在自己微信与同行交流,认为出现SARS提醒同行注意保护。2020年1月3日辖区派出所因其“在互联网上发布不实言论”提出警示和训诫。
仅仅4天,人赃俱获,计算机 + 大量人工监控,效率高到惊人。
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曾对社交App的隐私打分,满分为100分的评估标准中,微信的隐私保护评估得分为零。微信早就是监控中国人的重要工具,中国人的一切隐私和个人信息均在完全掌控之中。
一个“除”字,尽在不言中:好事不被人,被人没好事
详细看过微信隐私政策的人会发现,微信会按照政府或执法部门的要求保留和披露用户的信息。
实践中,微信后台会记录下所有用户的活动数据,包括语音、文字的聊天记录。
所有的手机用户,在第一次使用微信时,都会收到《微信隐私保护指引》,若用户点击「不同意」就会被强迫退出而无法使用。所以微信发布的所谓隐私保护条款,那只是安抚用户那绷紧的神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一个“除”字,尽在不言中:好事不被人,被人没好事。北京和支持者们的口头禅:你有啥“坏事“见不得人?这个问题请参见佩奇的相关文字:
也谈“个人隐私”: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想悬崖勒马,恐为时已晚
尽管微信上放任那么多这样的网上骗局,那样的不堪的色情...又有什么了不起,如此好用的利器,北京方面用得得心应手。腾讯此时即使多么的想“不作恶”,不保存语音文字的聊天记录,恐怕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北京方面已经对如此利器,真是依赖得“爱不释手”了,
到此时,借腾讯个胆子,也不敢走回头路了。 腾讯也只好耸耸肩:我有什么办法呢,这才真是:悬崖勒马,为时已晚。
成也萧何败萧何
美国的情况却截然相反,知道得越多,自己越麻烦。
苹果就曾拒绝为FBI提供“恐怖分子”嫌疑犯的苹果手机密码,而惹麻烦。Facebook,Goolge都因利用个人隐私数据为自己牟利的问题,官司缠身。
提供也不是,不提供也不是,知道得越多,自己越麻烦。“阅后即焚”--我真不知道:用户放心,APP也省心。 Snapchat等App悄然兴起。
微信正好面临相反的情况:如果说大数据和隐私,这锋利的武器,让北京方面用得得心应手,如虎添翼。也让微信在中国风生水起,欲罢不能。那么微信到了美国市场,甘心为北京收集个人数据和隐私,监控民众,却成了时时受质疑,到处遭白眼的“原罪”。
最终,提供隐私和个人数据给北京监控民众,这个在中国成就微信的利器,也成了让微信在美国被封禁的原因或者说“借口“。
估计微信此时,一定会仰天长叹:人在江湖混,迟早要还的。隐私数据这块软肋,遇到了北京和华盛顿当前两位“总加速师”老大,正是成也萧何败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