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家道如何兴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伦常』,我们常讲五伦关系,假如违背了常理,发生了冲突,或者不按照五伦的道义去行事,比方「父慈子孝」,父要慈,子要孝,父不慈就不成人父,子不孝就不成人子。 「兄友弟恭」,这些五伦当中都是尽道义,叫十义,而在做人当中,这些都是根本。不能尽到五伦的道义,连做人的资格都不足了,怎么可能还能够家道兴盛?那变『立见消亡』,消亡就可能家道中落,崩溃了。

举父子关系来看,我们现在听到一些例子,孩子伤害父母,这个家道马上真的就败丧下来。而事实上孩子会这样忤逆,还是父母忽略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老祖宗留给我们,一个家「至要莫若教子」,没有比教孩子更重要的事情。大家现在看到孩子那些忤逆的行为,这个家就完了,可见教育的重要性。而我们现在为人子,就要尽孝,给孩子做好的榜样。而事实上尽孝,不只是言行要尽孝,要从心底是真正知恩报恩,感父母的恩德,不能是做表面而已。有一个读书人叫俞麟,他是山西太原的诸生,等于算是秀才,还算读了不少书,国家的公费生,但还没考上功名。考上功名是举人、进士,才算有功名,进而才能够国家分派当官。而他读了不少书,而且还很多人觉得他是孝子,还大老远跑来要向他学习,但是他一直都考不上功名。

后来有一个机缘了解到,本来他应该可以考上功名,但是因为侍奉父母亲表面上恭敬,事实上内心埋怨父母,「腹诽」,等于是那些孝顺的行为都是做表面功夫,内心里的怨恨不断在增加,所以那个亲情是愈来愈疏离了。而对父母如此,对他人也刻薄,常常批评别人。老祖宗留给我们说,要积口德积口德,嘴巴不可以太利去伤害别人。不孝,又言语伤害别人,而又享有孝子的名,还以君子、孝子自居。我们了解到,名也是福报,名过其实,他的福报就一直在折损。所以本来可以考上功名,最后福报折完,终身都考不上。这个腹诽,在生活当中,就是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俞麟心里面都是不以为然,不认同父母,然后表面还装作恭敬的样子。浮沉应付如此,内心里面事实上都把父母当路人一样看待,这样最让天地鬼神动怒,最后确实他结果是终身没有功名。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这个家道就中落了。包含夫妻关系,夫妻是道义的结合,所以应该是互相扶持、不分彼此。我们婚礼整个过程都是教化,都是不断让人提起责任心、道义之心。其中,新郎把新娘带回家,入门之后夫妻喝交杯酒,酒是甜的,盛酒的杯子是葫芦瓜劈成两半,本来是一体的葫芦瓜,劈成两半,拿来做酒杯,等于是这一杯酒喝下去了,夫妻同甘共苦。酒是甜的,同甘,葫芦瓜的肉是苦的,共苦,而且葫芦瓜本来合起来就是一体,代表夫妻同体不可分。结婚当天有这样的提醒,代表这样的态度要守终身,不能对不起妻子。古代有一个人叫史堂,他贫穷的时候,还没有发达就已经娶妻了,后来他考上了进士,开始当官,没有感激太太对他的扶持、照顾,反而怨他的太太,觉得就是太早娶了,让他现在不能娶富贵人家。

而且更狠的是,不愿意再跟他太太同房,也不大愿意再见到他的太太。太太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是郁郁寡欢,这么样跟他同甘共苦,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这个样子,然后就病得很严重。病了好长一段时间,史堂从来没有去看过他的太太。妻子内心的怨就愈来愈深,结果到临终前,刚好丈夫在隔壁,她就喊她的丈夫史堂说,「我就快没命了,难道我死前你都不愿意看我一眼吗? 」这史堂真的还是不去看他的太太。他太太死了,他心里不安,人还是有良心。但是正念还是不能够完全提得起来,心里不安,结果反而还把他太太的尸体捆得很紧,就是压她的身体。可能也是听到一些不好的说法,连死了都用狠毒的方法来对待他的太太。结果他的岳父大人就梦到了自己的女儿给他托梦说,「父亲啊,你给我许配给不好的人,所以我这一生都是忧愁、怨恨,死的时候还要被丈夫压」,然后就说,「我的丈夫这么对我,他的福报、寿命都被削减光了。」他的岳父大人做了这个梦。结果这个史堂过了一年就死掉了。这个是夫妻伦常乖舛,史堂自己福跟命整个就折掉了。

父子、夫妇、兄弟,这个都是一个家当中重要的伦常关系。兄弟关系,有没有跟大家分享过云南有一对兄弟?这对兄弟,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就跟着弟弟。父亲走了,还留了几千块钱,其实几千块钱人民币不多。弟弟没有很用心照顾母亲,后来哥哥就把母亲接过来。接过来以后,这个大嫂就常常在那里唠唠叨叨,现在妈妈是我们照顾了,父亲留下来那几千块钱,最起码也要拿给我们一些。就一直跟她的丈夫在那里要求。结果她那分不满,还延伸到讲给她的儿子听,她儿子读大学,讲着讲着,儿子对自己的叔叔就很有怨气了。有一天这个儿子就火气很大,找了同学要去打他的叔叔。结果去的时候叔叔不在,小婶就把门都关得紧紧的,门窗关着,都不让他进来。

这个姪儿就不高兴,跟同学拿石头砸玻璃,后来回去了。叔叔回来看到这个情况,这个小婶就在旁边添油加醋,你看你姪儿他不怕死,他想跟你拼了,你有没有那个胆?加油添醋,结果这个小叔就很气愤,拿着刀就到他哥哥家去,把他的姪儿跟同学都杀伤了。他的哥哥从田里赶紧赶回来,把这个弟弟抱住,劝他,结果这个弟弟怒气不消,反而捅了他的哥哥几刀。他的老母亲刚好在旁边看到这整个过程,我想那个老人是肝肠寸断。

这悲剧就发生在云南,所以「立见消亡」是真的。大家冷静看看这个悲剧,大嫂没了丈夫,小婶丈夫到监狱去可能要关很久,整家的悲剧。而事实上,这么严重的悲剧,其实他家里的人只要有一个人是冷静的、是明理的、是学过传统文化的,这个家的劫难就过去了。所以把传统文化介绍给亲戚朋友,像救火一样,刻不容缓。人一不明理,都是意气用事。大家想一想,这个大嫂假如不计较那几千块,会有这个悲剧吗?这个小婶假如不添油加醋,会有这个悲剧吗?这个姪子读到大学,居然解决方法就是要去打叔叔,那他这二十几年、十几年的书读到哪里去了?所以读书在明理、在懂得做人。假如我是这个姪儿的小学老师,真的要去祖先面前我要跪着叩头谢罪,我也有错。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能我这一生结束了,在阎罗王那边应该也有记这一笔,跑不掉。他的同学也是这样子去解决问题,所以大学教育,还是要把德行摆在第一位才行。

看到这个句子,再想想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现象,确实是很重要的提醒。从这几个故事得一种启示,以后家里面亲人之间,哪怕有什么样的摩擦,都应该懂得包容。像唐朝的一个读书人,他们是九代都住在一起,张公九世同居。当时候唐朝的皇帝也很佩服他,就请教他,你们为什么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可以这么和乐?张公艺很用心的写给皇帝看,后来皇帝接过来看到什么?看到一百个「忍」字。很有味道。当你跟家里人有不愉快了,怎么办?忍。实在忍不住了怎么办?再忍。你那个忍可以提起一百次,气就没了、就消了。而你愈能够忍,忍得一时之气,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对方也会感觉自己理亏。可是假如忍不住,一冲突,可能小事就变大事了。所以整个家庭伦常的和睦,家和,是非常关键的,兴衰的关键。

在明朝有一个读书人,他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是明朝的忠臣,杨椒山先生。他忠肝义胆,他敢面对明朝那时候的大奸臣严嵩,结果后来被严嵩陷害,关到监狱去。他问心无愧,在他行刑前,他要被杀的前一天,写下了给他孩子的家书。真的,这些圣贤人只求无愧于天地,他死前毫无恐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像我们一般的人明天要死了,今天都不知道慌张成什么样子。他写下一封家书,里面就说到,假如,他刚好有两个儿子,假如我的孩子其中有一个人去官府告另外一个兄弟,另外那个兄弟能拿着我这封家书到官府去,请大人看到我这封家书,要判罪,是判那个来告的人。因为「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只要官府大人看到了我这封信,您一定要帮我处罚那个来衙门要告自己兄弟的人。他们都是深明「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有钱的家族,为了钱财告上法庭,吵得不可开交,这都是「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大家有没听过哪户有钱人因为争家产告上法院,愈告愈有钱,愈告愈发达,有没有?没有。你不觉得人很不理智吗?几千年来,甚至这个时代,从来没有一户人家因为争财产告上法院之后会兴旺,全部都是立见消亡。那干嘛还用这种方法?这不是变得很愚昧了吗?所以以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要依照经典、依照理智,不可以意气用事。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因为我看到大家的表情都比较沉重,赶紧要让大家见到光明才行。明朝的吴子恬,这个读书人他的母亲比较早逝,父亲娶了后母唐氏,唐氏比较刻薄,然后就虐待他。后来他娶妻了,娶了孙氏,他的后母还是欺负他,他就受不了,要找后母理论,跟她要争论。孙氏就劝丈夫,毕竟她还是你的后母,我们为人子不应该这样。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留下来不少钱,还有田产
,结果后母唐氏把这些钱都藏起来,把田分成三份,好的田留给自己还有自己亲生的儿子,把那个最差的田就分给了吴子恬。吴子恬实在受不了,一定要去找后母分这些钱。

诸位女同胞,假如是妳,妳会怎么做?岂有此理,欺人太甚,会不会跟丈夫一起去理论?一理论,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所以「妻贤夫祸少」,这个妻子很贤德,把这些灾祸都化掉了,又劝他不要这样,吴子恬又忍下来。后来分完家产,过没几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他的后母生的弟弟,就染上赌博,把家产全部都败光了,唐氏的钱也没有了,两个母子几乎没办法生活,要去乞讨了。结果当下吴子恬的太太就劝丈夫,你赶紧接后母回来奉养。诸位女同胞,妳会不会这么做?还是说,苍天有眼,你看你们也会有今天。其实坦白讲,毕竟那是弟弟、那是后母,你在那里高兴,幸灾乐祸,天底下的人也瞧不起你,毕竟那是人伦关系。

这妻子赶紧劝丈夫尽为子、为兄之道。真的,当然我们想一想,唐氏跟弟弟这么恶劣对待吴子恬,他还不计前嫌,把他们都接来奉养、照顾,人都有良知,就唤醒他后母跟弟弟的良知,最后弟弟也把赌给戒掉了。孙氏为吴子恬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考上进士。一个家族要出一个进士就不得了,您看他一个家,她一个母亲生了三个孩子都考上进士,后福无穷。所以人要懂得学吃亏,不要计较,一计较就刻薄,一计较就伦常乖舛,就不会有好结果了。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人算不如天算,老天厚道,不会跟人计较,这才是天算。接着经句讲到:{兄弟叔姪。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这个『兄弟』不只是同一个父母生的,包含堂兄弟、表兄弟,亲人之间都应该有通财之义。亲人有非常急需钱财的时候,我们都要尽这分道义才对。还有『叔姪』,叔叔、伯伯跟姪子之间关系,应该都要不计较钱财,分的时候多分一点给亲人,对于比较贫穷的亲人,要多去帮助他,这个『润』就是能够多协助、关怀他。

古代有一个读书人叫张士选,他的父母早亡,是他叔叔把他带大。他叔叔生了七个儿子,后来叔叔就找他说,祖上留下来的财产,我跟你刚好分两份,一人一份。结果张士选就说,叔叔,不应该分两份,应该分八份,我跟我所有的堂兄弟一起分。他就是不计较钱财。他的叔叔就非常坚持,你代表你父亲,这样分两份才对。他更坚持,因为他也念着叔叔、婶婶对他的养育之恩。其实我们闽南话有讲,生我们的父母的功德功劳,可能还比不上从小养育我们的养父母的辛苦。因为这个养育的过程,我们的身体生病了,种种,不好养,养父母都要操很多心,包含整个生活所需、读书所需,都是要多方的想办法,所以养的功劳大过生的功劳。

所以他记在心上,最后他很坚持,还是分成两份。后来他进京赶考,他才十七岁,在客栈里就有一个很会看相的人,就说到,你满脸的阴骘纹,你一定会考上功名。怎么年纪轻轻积了这么多阴德?其实就是「分多润寡」积的厚德,十七岁就考上进士。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阴骘纹?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大家可以想一想,比方你假如常常生气,眉头都皱得很紧,你那个皱纹都是一条一条,都是直条的,这个叫凶相,不叫阴骘纹。你假如遇到什么事从来不跟人家计较,人家无理对你,你也笑一下,这样的人他的肌肉活动状况,他就是常常微笑,所以他的额头有很多条线,我想可能跟阴骘纹有关系。你假如回去照镜子,一条线都没有,代表你平常不常笑。所以「迎喜神是招福之本」,你们家要很有喜气,迎财神爷来,那就要笑口常开;「去杀机为远祸之方」,当然不是去杀害别人,就是你那个刻薄,常常都是对人怒目相向,会招来灾祸。所以一个人要积功累德、要积德行善,首先从脸上不要有杀气、不要有脾气开始做起。明天出门前请照镜子,假如被自己吓了一跳,调整好,再出去。

我看到「兄弟叔姪,须分多润寡」,我就想起自己的父亲。其实坦白讲,我们面对像堂兄弟、表兄弟,不去帮助,其实我们的妈妈很难过。比方说,我姑姑的孩子是我的表妹,我不去帮助表妹,爸爸好不好受?姑姑好不好受?必然是难过。我们这些堂兄弟、表兄弟团结,那是对我们上一代人最好的孝行,让他们看了很欣慰、很放心,以后下一代都能够不分彼此,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份道义其实还是来自于父母的身教。我父亲,比方说照顾爷爷奶奶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方说生病了,我父亲都是自己承担下来,后来都是叔叔、姑姑讲,不能只有你一个人出钱,我们也要尽点孝心。所以父亲当哥哥不计较钱财,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是重义轻利,轻财,我们家族从来没有说因为钱有什么不欢喜。包含爷爷心里觉得好像要分点财产给孩子,他心里才比较欢喜,所以就卖田,然后要分钱,孩子们其实就顺了爷爷的心意。结果五个兄弟姐妹在那里商量,我的叔叔跟姑姑就说,礼旭是长孙,应该分一份。结果我爸爸说,不用了,他不用分,他是晚辈,下一辈的。

你们假如是我,你们是什么心情?其实我听到这里,我非常感动。父亲对钱财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都是想着兄弟,所以很佩服。包含像我母亲那一边的兄弟姐妹、下一代,没有我们家宽裕,我父亲都是主动,看到我的这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交不出学费,家里没钱,他都主动的去帮助,没有等我妈妈开口。大家想一想,我母亲都没开口,我父亲就自己主动去做了,那我母亲当然会很感动,是吧?太太感动,夫妻不就一条心,黄土都变成金。哪去计较钱财,计较到最后夫妻之间常常都呕气。而且父母长辈都分多润寡,帮助亲戚朋友,孩子走到哪里都得到人家的爱护跟照顾,这是我亲身的体会。

我出外读书、出外工作,当地的亲戚对我都非常照顾。我以前还不懂这些道理,以为是我长得挺可爱的。你们不相信吗?我小时候长得挺可爱的。后来了解,父母都是主动的帮助亲戚、朋友,亲戚记在心里,感这些恩德,遇到了他的孩子来,当然是尽力的照顾他的孩子。所以我都是什么?享父母、爷爷奶奶留下来的福报。所以不只积了福报给孩子,也树立了道义的人生态度给孩子,孩子一生受用,因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道义的人走到哪,应该都得到他人的爱敬。

下一句讲,『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这个「长幼」就指家中要长幼有序,这个法肃辞严,法肃这个「法」应该指家规,要严格,「辞严」是长者言辞都要庄重、严谨,不可以随便乱讲话。其实这段话就让我们体会到,家道要兴盛,首先要有好的家规做起,而家规要好,必然要长者、父母以身作则开始。以前几千年来,所有为人父母、长辈的人,都有这个态度、都有这个责任感,在孩子面前决定都要给他好的影响,不能给他不好的影响。我们看到这一句,从今天开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谨慎严谨,都要给孩子开个好头,这样我们就没有白读这句,这样我们也没有白学《朱子治家格言》,这样也对得起朱柏庐先生。今天时间到了,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节选自 朱子治家格言 蔡礼旭老师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