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 IT

在加拿大收购废旧金属探索

天涯

保险超市,一站服务!货品齐全,满足需要!价格服务,包您满意!4163004768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在加拿大收购废旧金属探索

天涯走荡江湖之久,浪迹天涯,见识果然高,佩服佩服!:wdb17:
呵呵,顶贴:wdb6::wdb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国内铜价修正行情启动 向下寻找支撑

谢谢天涯专家。继灌水!!!

国内铜价修正行情启动 向下寻找支撑
                        时间:2010-11-16
摘要:整体看来,铜价剧烈波动的背后铜现货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推出可能会让铜市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但尚不足以判断铜价出现转势
    近两周以来的商品市场走出了惊心动魄的行情,在代表极端强势行情的日内涨停之 后紧随而至的是象征极端弱势行情的日内跌停。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商品市场几乎由蕴涵于商品身上的金融属性所左右。在美联储推动的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中 国政府收紧流动性措施的博弈中,市场出现了暴涨暴跌行情。具体到市,LME期铜在11月11日以8966美元/吨刷新记录高点的次日即以3.08%的跌幅来回应本轮冲高。而伴随着铜价的大跌,当日国际商品市场集体暴挫。

  一、国内收紧流动性成为新利空

  当美联储以高于市场预期的6000亿美元资产购买规模推动铜价在11月4日站 上8500美元/吨以后,商品市场沉静在牛市的亢奋中,并且将10月19日中国市场发布的加息消息置若罔闻,继续向更高的高点迈进。但来自中国方面持续发 出的流动性收紧信号令市场不得不更加警惕。11月10日,中国央行意外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进一步加 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的传闻更是沸沸扬扬。如此密集的流动性收紧信号令市场开始想象铜价是否会重演年初流动性收紧后大幅下挫的情形。笔者认为,与1月初商品 市场大幅下挫有所差异的是现阶段中国方面的流动性收紧是发生在美联储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因此,铜价恐难出现很深幅度的下挫。同时,中国政府收 紧流动性的举措也侧面了证明了经济向好。

  二、铜精矿加工费的攀升并非供给增加的表现

  过去的一段时间,铜现货市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是铜精矿加工费的剧烈攀升。 现货TC/RC费用攀升至80美元/吨和8美分/磅,为2009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一般而言,TC/RC费用的上升反映了精铜矿供给的上升或冶炼商需 求的下降,不同的原因给铜价带来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在第三季度矿业产量数据并未证明铜精矿产量出现明显增长之后,目前TC/RC费用的攀升主要受到需求方 面的因素。首先,废杂铜的供应随着铜价的上涨而增加,与精铜价差进一步拉大。其次,一些冶炼商出现限产现象。国外市场上,墨西哥集团年产12.6万吨的 La Caridad冶炼厂关闭二个月,印度年产40万吨的Tuticorin冶炼厂关闭至12月中旬。国内市场上,由于节能减排以及季节性维修等因素,也同样 存在冶炼厂限产现象。如江西铜业年产20万吨的冶炼厂将于12月维修。第三,每年年底,矿产商会通过清库获得更多的现金流从而充实资产负债表,这也使得铜 精矿供给增加,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季节性因素”。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加工费在短期内的上涨,但这一现象并不会延续很长时间。由于铜精矿源头供给瓶颈以 及废杂铜供给急速上升的不可延续性,铜精矿加工费最终会在数个月后滑落。

  三、精铜供给“外紧内松”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间,上海与伦敦两地的库存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截止11月 12日LME铜库存为36.2万吨,较9月30日的37.3万吨下降3%,但同期上海的库存却由8.7万吨增长至11.5万吨,增幅为32%。两地库存的 不同变化显示了国际市场偏紧格局下的国内市场宽松格局。现货市场上外紧内松的格局也得到了相关机构的数据支持。数据显示,全球2010年18月份精铜市 场供给短缺16.1万吨。而国内安泰科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110月份精铜市场供给过剩95万吨。国内供给的宽裕是铜价一度较长时间徘徊在 65000元/吨下方难有作为的主要因素。但是短期的供给宽裕并不能掩盖长期趋紧阶段的到来。在十二五规划中,智能电网、电网改建等项目都将扩大对铜的需 求。同时,铜上市交易产品(ETP)成为铜市场另一大热点。自LME金属周提议推出基本金属ETP以来,JP摩根(JPMorgan)已经向美国证监会递 交相关申请文件,计划推出铜上市交易产品(ETP)。同时,BlackRock资产管理国际公司也计划推出一款现货铜上市交易基金(ETF)。这些基金的 成立有可能加剧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铜市场趋紧的格局。

  四、行情展望

  整体看来,铜价剧烈波动的背后铜现货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推出可能会让铜市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但尚不足以判断铜价出现转势, 除非中国在收紧流动性措施上采取更为强烈的措施或国际市场上有更多的利空消息出现。从铜市供求基本面来看,长期趋紧的供求关系将为铜价的每一次下探提供支 撑。技术图形上,前期81408500美元/吨为LME期铜长达近一个月的振荡区间,料将给铜价带来一定支撑。因此,在8000美元/吨附近的重新企稳 可以看做是铜市筑底的信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铜价短期回调后延续上涨可能性较大

铜价短期回调后延续上涨可能性较大

                时间:2010-11-17 8:54:51
摘要:从近期LME铜现货升水放大、持仓创新高、CFTC基金净多单创新高、库存持续减少等因素来看,铜价短期回调后延续振荡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受中国货币紧缩政策以及美元反弹影响,近期价冲高后大幅回落,最大回落幅度近10%,市场风险加大的同时,多空分歧也更加明显。但笔者认为,沪铜在11月突破年内新高,对四季度铜价将产生较大支撑,而LME铜升贴水、持仓等因素或将支撑铜价延续反弹走势,短期的快速回调现买入良机。

  LME铜现货升水放大 伦铜向下空间较小

  2008年金融危 机之后,LME铜现货升贴水状况一直没有起色,2009年升贴水曾有两次转为升水状态,但稍纵即逝。2010年以来,LME铜现货一直处于贴水状态,但下 图显示,近期现货升水大幅反弹,已经突破近两年来的高点,升水达到24美元,表明近期伦敦铜现货有走强的迹象,现货的走强对期铜将产生较强支撑。从历史走 势中可以看出,近几年,LME铜现货升贴水与铜价保持着一定的正相关性。

  2005年以来,LME铜现货升贴水波动较大,一般来说,在 LME铜现货升贴水出现高位拐点时,对应LME铜价的高位;而LME铜现货升贴水的低位拐点出现时,铜价逐渐从低位走稳,如图中所示,2006、 2007、2008、2009年走势基本一致,在升贴水趋势振荡向上时,铜价走势相对较强,相反,当升贴水振荡回落时,铜价振荡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2010年四季度之前,LME铜现货升贴水变化相对较小,但近期现货升贴水突破两年来的振荡平台,预计短期铜价将有较强支撑。笔者认为,近期升贴水延续振 荡走强的概率较大,现货的支撑有望使铜价尽快企稳,而从历史走势对比来看,铜价的高点可能出现在LME铜升贴水高位拐点阶段。目前来看,升贴水刚刚出现突 破,预计向上仍有空间,而升水状态的延续将极大的支撑铜价的走势,受此影响铜价回调的空间料有限。



  持仓创新高 伦铜上涨行情有望延续

   随着近期铜价大幅振荡,LME铜持仓量也突破历史高点,较大的持仓量一般会出现一波较大的行情。2009年初伦铜持仓量达到24万手之下,随后呈现振荡 增加的走势,而在此期间铜价也呈现振荡上涨的走势,并在上周突破历史高点,虽然伦铜创新高后有所回落,但振荡上涨的趋势仍没有结束。同时,近期持仓量再次 出现快速增加,达到30万手以上,在上涨的趋势当中,持续增加的持仓量对铜价有较强支撑。

  一般来说,一波大行情一般会经历增仓上涨减仓上涨,高点出现,而目前仍处于增仓阶段,由空头砍仓引起的减仓上涨行情并没有出现,预计铜价向上仍有一定的空间。如果后期果真出现减仓上涨的加速行情,不排除伦敦铜价达到10000美元。

  CFTC基金持仓净多创新高,铜价能否再次挑战前期高点?

   众所周知,美精铜的CFTC基金持仓变化是判断铜价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CFTC基金净多单与铜价保持着较好的正相关性。6月初,CFTC基金净多单回 落至今年的最低点1282手,随后再次进入到快速增加阶段。截至上周,CFTC基金净多单再次增加4881手,至30089手,突破近几年来的高点。伦敦 铜也在上周突破历史高点,虽然近期铜价有所回落,但从基金净多单的趋势来看,净多单延续增加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受此影响,伦铜短期振荡后延续上涨趋势的可 能性较大。

  库存减少或将延续至明年 铜价易涨难跌

   今年伦敦铜库存减少的速度是近几年里最慢的一年,2010年2月铜价上涨的走势伴随着LME铜库存的缓慢减少,从55万吨以上,近期已降至36万吨附 近,至今LME铜库存减少已达9个月的时间,减少幅度约为35%。据统计,2006年以来,伦铜库存减少的时间一般为5个月,即使在经济复苏的2009 年,伦铜库存也只减少了5个月,在2009年7月中旬出现低位拐点;而今年的情况却出现了很大差别,虽然减少的幅度并没有超过前面几年,但库存减少的时间 已经持续了9个月,而且这种缓慢减少的态势并没有改变的迹象。与此同时,近期伦敦铜注销仓单的比例再次出现增加的势头,目前达到在9%以上,表明现货消费 状态仍然较好,这也是伦敦铜现货升水放大的原因之一,而9%的注销仓单比例有望至库存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延续。就目前而言,类似于前几年的库存周期性变化已 经有所改变,短期我们不能准确的判断出库存的低位拐点在何时出现,但从近期注销仓单比例来看,库存减少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笔者认为,进入明年上半年中国消 费增加之后,铜库存减少的可能性也将较大,因此,不排除伦敦铜库存减少的趋势持续至明年上半年。

  根据笔者对注销仓单分布统计跟踪发 现,今年上半年注销仓单主要集中在亚洲仓库,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对金属铜的消费导致伦敦铜库存减少,而到下半年,亚洲仓库的注销仓单比例大幅下滑,美国 仓库的注销仓单比例却大幅增加,从近期数据来看,亚洲仓库的注销仓单比例约为10%,而美国仓库的注销仓单比例达到75%左右,美国消费的增加也是导致下 半年伦敦铜库存减少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库存的持续减少对铜价仍存在较强支撑,建议在库存低位拐点出现之前保持振荡上涨的思路操作。

  综上所述,从近期LME铜现货升水放大、持仓创新高、CFTC基金净多单创新高、库存持续减少等因素来看,铜价短期回调后延续振荡上涨的可能性较大。(期货日报 周洪忱)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在加拿大收购废旧金属探索

铜价:短期震荡寻底 中期需求面有支撑

                  时间:2010-11-18
摘要:铜价高位回落之后,预计短期内将振荡寻底。但中期而言,铜市供需面的支撑仍然存在。
   近几个交 易日,沪铜呈现自高位剧烈下跌态势,和11月11日的最高价相比,沪铜主力合约期价至周三收盘下跌幅度超过了8000元/吨,短期下跌速度之快创下年内之 最。在成因上沪铜高位剧跌与今年4月的行情类似。铜价高位回落之后,预计短期内将振荡寻底。从市场情况来看,当前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再度引发国际市场投资 者出现避险情绪,且事态处于扩散之中;周二美国三大股指无视沃尔玛乐观财报大幅低开,市场对中国紧缩预期的担忧挥之不去;整体而言,中国央行未来政策调整 方向不明。中国调控政策不确定、国际市场风险情绪升温与年底美元回流产生三重共振,造成市场剧烈下跌,同时超级流动性推动的行情具有极大的波动性,当前沪 铜处在一个风险关口,但中期而言,铜市供需面的支撑仍然存在。

  紧缩预期造成恐慌性下跌

   从今年我国物价走势来看,基本处于一个持续上行的通道。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2009年从2月至10月CPI同比增速均为负值,但负值逐渐收窄,显示去 年我国的物价处在一个缓慢上升的通道中,这也同时意味着今年10月份CPI同比增速4.4%是建立在去年较高的基数上,充分反映了当前物价上升是比较猛烈 的。正是因为对通胀的忧虑,10月份中国央行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加息25个基点。如果说10月份新增信贷5877亿元,同比增速达132.29%让 央行意识到了信贷失控的可能,匆忙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那么CPI接连膨胀则让央行意识到了物价正在失控。这一波物价猛烈上行成因比较复杂,除了 央行超量发行货币,还有两个重要的推手就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行与劳动力价值重估。输入型通胀压力空前增大,这个是国际流动性泛滥的直接后果,即开放 经济体要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新局面。通胀的第二个推手就是我国正处于劳动力重估的转型期,随着工业加速向内地梯度转移,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这加剧 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实际上通胀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治理起来难度很大,很难不对实体经济产生损伤。

  面对剧烈通胀预计央行会有一 个持续的加息过程,从10月19日央行小幅加息25个基点开始,可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据笔者估计,加息的作用首先在抑制价格泡沫,其次是增加资 金使用成本,适度降低经济增速实现包容性增长。鉴于物价的失控,加息预计很快来临,幅度可能在50个基点左右。

  目前,沪铜已跳出6400066000元/吨长期压力区间,由于盘面累积的获利抛盘仍比较重,在政策收紧预期下急剧下挫后,其在短时间将难以恢复元气。

  爱尔兰债务危机的影响

   爱尔兰债务危机到底有多严重呢?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爱尔兰从欧洲央行的贷款额已从9月底的1211亿欧元上升至1300忆欧元, 爱尔兰银行已成为欧洲央行最大的贷款者。这一数据表明爱尔兰银行体系风险敞口很大,已经很难获得其他机构的融资。爱尔兰政府在本月初宣布了将明年财政赤字 削减60亿欧元,相当于今年GDP的3.8%,并在2012年至2014年进一步削减90亿欧元的赤字,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从今年的32%减少至 2014年的3%,即达到马约规定的3%上限。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欧元区27国政府总债务占GDP比重为74%,比2008年的 69.8%上升4.2%,爱尔兰2009年政府总债务占GDP比重为65.5%,优于平均值但上升幅度达到21.2%。今年以来,政府赤字进一步增加,一 直处于欧洲债务危机的中心,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希腊。

  爱尔兰债务危机抬升了美元指数的上行速度。根据往年经验,美元在年底前有一个回流的 过程。另据观察,美元指数11月4日自75..830反弹至11月16日的79上方,上涨幅度超过4%,与去年同期的在75一线振荡形成天壤之别。美元指 数上行给基金属等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带来沉重压力。今年8月至10月正是美元的贬值推高了铜价,8月23日至10月22日以贸易权重计算的有效汇率,美元 贬值超过4%。与此同时,LME3月铜从10月1日的8100美元/吨低位上升至10月25日的8520美元/吨。

  鉴于欧元区设立的 7500亿欧元主权债务担保基金有稳定市场的功效,欧盟在处理希腊问题上积累起了一定的经验,爱尔兰债务危机再次酿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从欧元区上 次银行压力测试可以看出,银行业仍相对稳健。因此爱尔兰债务危机短期急剧升温后将逐渐平息,但债务危机的真正解决可能需要57年,关键在经济重新恢复可 持续增长。
  国际铜价的剧烈下挫乃是急剧上涨之后对宏观因素的恐慌性反应。后市需要进一步关注欧洲央行的风险处置措施与谈判进展。

  进口减速 沪铜受金融属性主导

   在LME铜与COMEX铜库存持续下滑的同时,沪铜库存持续增加,从9月30日的87447吨增加至上周五的115423吨,增加了27976吨,完全 扭转了库存下滑趋势。进口数据方面,中国海关总署周三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共计进口273511吨铜、铜合金和铜材,较上个月的368410 吨减少26%,和去年同期的263109吨相比,铜进口增加4%。今年前10个月,铜、铜合金和铜材进口同比减少1%,至360万吨。终端消费需求放缓之 后,我国铜、铜合金和铜材进口数据在10月达到年内最低点。从表观数据来看,铜消费进入了“外强内弱”格局。中国用铜需求世界占比超过37%,中国需求减 弱将对全球铜价上行产生约束。在金融属性主导的铜价上行遇到央行紧缩政策之后出现剧烈下调,现货层面与终端需求难以出现坚挺支撑。

  后市预期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元区与英国利率持稳,资源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早已进入加息周期,新兴经济体印度、越南等国均启动加息应对通胀。可以说全球范围内 的加息此起彼伏,给美国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带来压力。我国央行在内外部失衡的境况下,控制物价尤其是资产价格过快上行是当务之急。从沪铜的表现来看,连续 大涨之后,4个交易日放量下跌至60日均线附近,下跌幅度超过8000元/吨,乃是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恐慌性情绪释放。在国内外宏观政策共振加强的情况下, 预计沪铜短期内仍承压,即使后市小幅反弹也很难乐观。另外,预计沪铜在央行政策落地之后将寻求上攻动能,近期多空双方均较为谨慎。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去泡沫化行情告一段落 铜价后市寻求供需指引

去泡沫化行情告一段落 铜价后市寻求供需指引
                            2010年11月19日
摘要: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既是对阶段通胀预期的调控举措,同时也是对实体经济复苏势头稳固的确认。在各国经济实现稳步扩张的前提下,未来期铜价格难以显著跌破年中调整低点。
  短期铜价暴跌是对商品泡沫化行情的一次深幅修正。尽管加息预期后市仍将释放一定利空影响,但随着国内货币政策渐渐回归常态操作,商品期市将逐步适应 新形势下的政策调控模式,未来流动性收缩效应对铜价影响或呈中性。在经历完通胀概念炒作的阶段性高潮之后,期铜后市将更多从供求基本面寻求交投线索。而当 前铜市供应趋紧信号仍未有实质转变,因此在明年春季金属市场新的旺盛消费周期来临之前,铜价中期上涨通道不会发生颠覆性破坏。另外,由于包括日本、美国在 内的全球市场基本摆脱两年前金融危机的桎梏,宏观经济整体向上让我们有理由对铜价后市维持乐观判断。当然,短期爱尔兰财政危机和美元走势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投资者宜密切关注这两个风险事件走向。

  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大幅压低铜价

  货币政策调控预期是短线商品市场集体暴跌的直接导火索。近几个月来,宽松信贷、热钱输入和农作物减产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国内通胀压力加大,10月 份我国CPI同比增长4.4%,远远超出政府年初制定的3%政策红线。物价指数持续高烧加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卷土重来,极大地激活了投机资金参与资本市场 的热情。数据显示,居民储蓄存款10月创纪录锐减7000亿,其中相当部分汇合海外热钱流入国内股市、期市。为稳定基本消费品价格,抑制市场非理性投机, 央行相继采取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手段回收流动性,管理部门也不惜动用行政指令直接干预哄抬物价行为。在调控政策打压之下,金融市场去泡沫化行情一触即 发。近期沪铜与上证综指联动下跌,便直接表明市场投机资金的阶段性退潮。

  如果年初央行货币调控仍停留在试探阶段,那么在10月经济增速和物价上涨双双超预期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几成定局。人民银行宣布于 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很有可能成为三年来新一轮加息周期的起点。不过笔者认为,铜价在政策调控意义下的回落并不具有持续 性。因为年中M2(广义货币)20%的高速增长和去年4万亿巨额信贷投放,导致经济体系货币存量规模巨大,未来央行调控措施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仍然值得商 榷。另外,央行货币调控主要是为了平抑虚拟经济中“过量”的流动性,并不会直接消减实体经济货币资金。从历史上看,经济高增长阶段必然对应宽裕的流动性水 平。笔者分析市场将很快消化当前调控利空影响,并逐渐适应新形势下的宏观政策环境。

  供需形势演变指引后市交投线索

  目前LME铜库存下滑趋势依然良好,期货高注销仓单比率和现货升水信号均指示铜未来乐观消费前景。预计在金融风险充分释放之后,供应偏紧仍有望引领铜价继续走高,尽管这一过程在各类综合事件影响下可能会比较缓慢。

  中国因素仍将在未来对铜价施加重要影响。虽然中国10月铜材进口环比大幅下降,但其主要是受季节性消费下滑的影响,同时也与国内进口套利空间狭小有关。由于年内中国精炼铜产量增长较为可观,中国实际铜消费量依然稳健。从下游重点消费领域来看,十二五期 间国内铜需求增长不会差于今年。首先,未来5年将是我国电网投资建设的高峰时期,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投资计划,2011年至2015年该领域预计投资2万 亿元。其次,尽管房地产行业接连遭遇政策“寒流”,但其在铜消费方面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住房建 设总量仍然比较大,估计每年商品房建设大概在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500万套左右,未来新增地产规划项目对铜需求带动或超预期。最后,国内家电、汽 车行业今年实现超预期增长,较高的增长基数和消费鼓励政策也将持续支撑铜市需求。有分析认为,国内精铜产量的不足将导致明年供应缺口达到约244万吨,高 于今年225万吨的缺口预估值。

  宏观经济复苏对铜价构成良性支撑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阴霾日渐消散,世界宏观经济复苏步入新的阶段。一方面,各国经济二次探底概率越来越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 月6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上调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8%,并认为中国及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正引领全球经济复苏,预计亚洲发展中地区 2010年经济增长将达9.4%。而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状况也非乏善可陈。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人数环比大涨且明显超出预期,这是今年5月以来美国的 就业首次环比增长,就业复苏初见端倪有望为美国经济提供持续扩张动力。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9%,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四 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且增速好于市场普遍预期,这一数据说明饱受通缩和本币升值压力的日本经济仍运行在复苏通道。世界经济实质性复苏正日益得到广泛认同。刚 结束不久的二十国集团(G20)第五次峰会宣称,随着形势发展变化,G20的工作重心已从如何应对危机转向如何巩固世界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全球市场或迎来宽松政策退出密集期。韩国央行11月1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50%,以控制通胀上行。这是该行自 今年7月份以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本月初,澳大利亚央行和印度央行也相继宣布上调基准利率,以期控制国内物价水平。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既是对阶段通胀预期的 调控举措,同时也是对实体经济复苏势头稳固的确认。在各国经济实现稳步扩张的前提下,未来期铜价格难以显著跌破年中调整低点。

  爱尔兰财务危机或致美元大幅回升

  目前关于爱尔兰掀起第二波债务危机的讨论甚嚣尘上。11月11日,爱尔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9%,比欧元区信用等级最高的德国国债高出近7 个百分点,创下自欧元1999年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爱尔兰正在与欧盟进行有关向后者申请应急援助资金的谈判,很可能成为希腊以后第二 个获得国际援助的欧元区国家。尽管爱尔兰在欧元区所占经济份额较小,但其对风险资金的负面冲击不容小觑。如果该事件最终触发欧盟和IMF救助机制,这无疑 将是对投资者信心的又一次摧毁。爱尔兰问题也导致市场对希腊、葡萄牙、匈牙利和西班牙等国财务危机忧虑重燃,这或促使避险资金买入美元资产进行保值,从而 推动美元指数继续上行。这将是未来商品期市关键风险因素之一。

  当然,如果爱尔兰财政危机最终得以平稳渡过,则未来美元下跌机会犹存。近期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降反升,说明美联储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借此压低长期国债利率的预期并未得到积极反馈。鉴于经济和就业复苏仍是美联储首要政策目标,加之生产和消费物价指数始终在低位徘徊,美联储甚至有可能在不 久的将来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之前,美元是存在长期贬值预期的。况且,随着美元资本在高收益诱导之下大举流向亚洲新 兴国家,进而冲击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货币和证券体系,亚洲货币升值也会激化美元下跌动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高铜价时代已经来临 逢低买入仍是主调

高铜价时代已经来临 逢低买入仍是主调

                    时间:2010-11-19
摘要: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既是对阶段通胀预期的调控举措,同时也是对实体经济复苏势头稳固的确认。在各国经济实现稳步扩张的前提下,未来期铜价格难以显著跌破年中调整低点。
  进入11月份以来,价继续拾级而上,期间伦铜于11月11日创下了8966的历史新高,而沪铜也一举突破了70000的重要关口。正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1日中国高涨的CPI在促使铜价创新高的同时,也导致了市场对中国后期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忧虑,12日商品市场就出现暴跌。 铜价自高位回落,大幅下挫3.08%。此番下跌引发了市场的猜想,是趋势的拐头向下抑或是短期的回调,对于此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要想 预测后期铜价的走势,我们先来看下近期导致铜价上涨的几大因素以及后期的演变,个人认为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分别是以下三大因素导致铜价牛市的出现

  一是铜市供需缺口拉大,是支撑铜价中期上涨的坚实基础。

  在影响铜价的所有因素当中,供求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据ISCG(国际 铜业组织)截至1-7月数据显示,铜市目前供应短缺36.5万吨。该机构还预计2011年铜市短缺80万吨。需求方面表现为全球铜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其中 不仅是中国还有巴西、欧盟15国、美国的消费情况也在持续好转,显著好于预期。供应方面表现为铜矿品味的下降以及铜矿工人罢工等因素导致供应更加短缺。因 此供不应求的局面继续支撑铜价且成为铜价中期上涨的一个最强的支撑。

  

          图为全球铜供需缺口与铜价走势图。(图片来源:瑞达期货)

  二是美联储开启QE2,导致全球性的通胀忧虑加剧。

  11月4日凌晨美联储承诺将在明年二季度之前即未来8个月内 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标志着美联储第二次开启了一轮新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从而导致美元指数跌至年内低点,最终 刺激铜价创下历史新高8966,此前高点为08年7月3日的8940。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结果,一是会导致美元的贬值,二是引发全球性的通胀,而全球性的通胀会导致商品价格的 走高。因为美元作为美国的主权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其贬值会引起国际商品价格的走高,这就必然使得美国向新兴的国家输出通货膨胀。另外由于资金具有很强的 逐利性,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资金不断追求回报率而蜂拥购买风险资产,流动性过剩将对市场不断的注入资金活力。目前这些结果已经有所体现,近期随着美国 国债收益率的上涨,美国一项衡量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指数继续上涨,表明美国的通胀问题也开始出现。不过随着最新公布的美国10月就业数据表明美国的就业情 况发生了乐观的转变,这就意味着美联储此前宣布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似乎有发生改变的可能,因此美元指数短期有望得到修正。截至11月5日,美元指数 自6月7日的高点已经下跌14.52%。后期全球性的通胀料难以得到遏制只会变本加厉,这点也是继续支撑商品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要注意的是,通胀的加剧也会使得美元指数面临反弹的需求,而美元的反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商品的上涨,因此后期铜价的上涨料不会如之前那样的顺畅,预计会以震荡上行为主,上周美元指数的反弹已经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三是全球经济领先指标走强,表明基本金属消费复苏强劲

  本月初陆续公布了各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公布的数据结果来看,中国,美国以 及欧元区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数据均表明各国的制造业开始了良好的复苏,且通胀压力处于上升当中。在这点上,对于全球通胀忧虑的加剧是商品持续上涨的内 因,而通胀忧虑又会反过来制约全球经济复苏。因此全球的经济复苏之路目前来看还不能断定说就完全走好,特别是美国高企的失业率和疲软的房屋市场,中国的热 钱流入以及欧债危机的隐忧长存。

  
          图为各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与铜价走势图。(图片来源:瑞达期货)

  而微观层面则具体表现为:

  一是内外持仓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外盘持仓不断增加且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由资金极力配合的上涨行情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而内盘在十一放假之后也出现 了增仓补涨的行情,但其持仓水平处于年内较低水平且远远低于外盘的持仓水平,这点也意味着外盘的做多积极性远高于内盘,从而也造成了内外比价持续处于低 点。而近期随着内盘出现增仓上涨的行情,两市比价有所恢复,鉴于目前国内的持仓相对仍较低,因此后期有可能出现增仓补涨的行情。

  
            图为伦沪铜持仓变化走势图。(图片来源:瑞达期货)

  二是国外投机基金的持续做多,助推铜价不断上涨

  COMEX投机做多持仓在期铜这轮上涨的行情当中不断增加,其中自7月13日 至10月26日共16周当中有15周出现增加,增加幅度为74.77%,而空头在这段期间仅增加6.99%,可见投机多头的不断增加推动了这轮涨势,不过 在11月2日当周,投机多头在近10周来,首次出现减仓,表明铜价高位引发了投机多头的获利了结。

  
            图为CFTC净持仓与伦铜走势图。(图片来源:瑞达期货)

  除了分析以上利多因素以及其后期的演变之外,我们也要注意到目前以及后期出现的一些利空铜价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废铜与精铜的价差不断拉大,废铜代替精铜的功能得以发挥

  
            图为沪铜与废铜的价差走势图。(图片来源:瑞达期货)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沪铜也就是精铜与废铜的价差在不断拉大,两者的价差于 11月11日触及10000历史高位,12日在沪铜期货跌停后,两者价差迅速跌至7940.该价差在6000之上已维持了1个月之久,一般而言,精铜和废 铜的价差达到2500之上,那么废铜就会具有良好的替代效应,目前的价差表明废铜具有较高的替代效果,而废铜的供应相对精铜而言要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 决了精铜进口量不足的问题。后期这两者面临者价差回归的需求。

  二是广州举行亚运会,其环保的规定限制了铜厂开工

  广州亚运会举办时间11月12日至11月27日,这段时间厂家的生产将受到限 制,减产停产持续增加,预计下游的需求将有所减少,但现在业内人士把希望放在1月份,他们预期亚运过去,相关的规定也会有所放松,到时厂家可以加足生产, 对废料的需求也将带来极大的鼓舞,在订单增多的驱动下,废铜的交易也水到渠成。有部分订货商希望在亚运期间,外围铜市出现一个适当的回调,为其再次打开订 货的窗口。与此同时,现货价格也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调,让他们在12月份时可以补充一定货源,为1月份的行情作准备。

  三是随着通胀忧虑的加剧,市场开始预期中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出台

  10月中国的CPI同比上涨4.4%,不仅连续第三个月超出了3%的通胀警戒 线,还创下了近两年来的高位,因此国内的宏观调控也开始更加严格起来,继10月19日,央行近三年来首次上调了存贷款利率之后,央行于11月10日又一次 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后期随着物价上涨压力的不断增加,不排除年内还有加息的可能。另外截至10月份,中国的新增贷款总额为6.88亿元,今年全年的贷款 目标为7.5亿元,目前已完成贷款91.73%,剩下2个月,其每月新增贷款为3100左右,较之前将大幅减少。而宏观调控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制约 商品的上涨幅度。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铜价牛市格局未变,其上涨的基础较牢固,且能继续支撑其再创新高,只是短期有利空因素料制约其继续大幅上涨,如能出现一定回调则是提供买入的最好机会。另外根据历史数据显示,对于铜价而言,每年出现春节行情的概率较大,因此我们总体的操作思路是在11至12月期间有任何形式的回调都以买入为主。铜价下方在8300-8500区间企稳的可能性较大,要密切关注该区间的支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宏观不确定性增加 短期国内外铜价面临下行压力

宏观不确定性增加 短期国内外铜价面临下行压力

                        时间:2010-11-22
摘要:国内铜市场更是出现跌停之后连续反弹超过4%。那么铜价反弹之后,是否会再次下探?
  近期铜价波动剧烈,11月17日,伦铜一度下探至7920美元/吨,而之后触底反弹至8500美元/吨。国内铜市场更是出现跌停之后连续反弹超过4%。那么铜价反弹之后,是否会再次下探?

  中国央行月内两次上调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通货膨胀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出台相关措施控制物价之后,投资者对于再度收紧流动性的预期明显上升。11月19日,央行本 月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如此密切的操作显示了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同时也显示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加息这样的操作并不 适合当前的环境。另外,这也透露出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并不如市场预期的那么强劲。在市场确认通货膨胀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年内依然存在加息的可 能性,工业品将面临调整压力,尽管铜市场属于国际定价,但今年的两次大幅调整均与中国政策改变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中国宏观政策对铜市的影响力。

  美欧消费改善现货供应紧张

  进入十月之后,国内铜消费逐步转淡,这从各加工材行业不断下降的开工率可以看出。根据上海有色网的统计数据,11月份国内铜杆行业开工率较9月 份下滑7个百分点,而依然处于消费旺季的铜管行业开工率也出现了微幅下调,预示着国内消费转弱的趋势仍在继续。与中国消费逐步弱化不同,美国和欧洲消费强 劲程度超过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受到美国和欧洲工业生产恢复的带动,有色金属订单的增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自2009年4月份触底反弹之后,欧洲和美国的 有色金属订单保持增长的态势,这种情况在近期并未发生改变。因此,美国和欧洲铜消费依然保持在高位,这与当前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中欧洲和美国地区铜库存的 持续流出相吻合。其中11月之后美国地区库存下降的幅度接近5000吨。在库存下降的同时,当前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现货升水已经上升至25美元/吨附近,表 明库存的流出并不能满足当地消费的需求。作为传统的铜消费大国,美国和欧洲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中国消费下滑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从而给铜价带来一 定支撑。

  欧洲债务危机引导美元出现反弹

  今年以来,美元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贬值趋势,这也是今年铜价强劲上扬的动力之一。而随着爱尔兰银行业融资难度的逐步加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11月18日,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与爱尔兰一起研究如何解决该国银行债务问题,市场认为爱尔兰事实上已经展开了与欧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该国债务问题上的合作,投资者对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担忧降低,爱尔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7.9%,为本周以来首次低于8%。然而笔者 认为,现在断言此轮冲击已经结束尚为时过早。一方面,最终确定的援救规模能否解决爱尔兰银行业500亿欧元的债务问题仍未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负责承担 救助计划的一半资金,而另一半需要欧盟和英国解决。而欧盟的议事机制使得其当前能够动用的资金只有几百万欧元,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爱尔兰的需求。另一方面, 债务危机的忧虑仍在延续。在西班牙政府拍卖的36.54亿欧元国债中,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为4.615%,高于9月份的4.144%,这意味着市场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已经蔓延至西班牙、葡萄牙等其他债务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市场对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仍将存在,进而推动美元反弹。而从 美元走势来看,指数突破78.255意味着之前的单边下跌行情宣告结束。11月19日,美元在前期高点处将获得明显支撑,后期美元或仍将反弹,这给铜价带 来一定压力。

  结论

  综合来看,在宏观经济和美元的压力下,短期国内外铜价依然面临下行压力。但经历了前期的快速下滑以及反弹之后,市场运行的特征或将发生改变,价 格下行的速度将放缓,主要表现为振荡下行。伦铜将再度向下测试8260、8000美元/吨一线支撑,沪铜1103合约的支撑位在62500、60000元 /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再生资源列入环保产业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规划重点扶持六大领域 再生资源回收入选
                        时间:2010-11-23
  
摘要: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部门编制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基本编制完成,近期将上报国务院。节能环保已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规划将把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六大领域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 提供政策支持。

  具体而言,在节能产业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 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 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 能产品;

  三是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在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 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 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三是发展环保服务, 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据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测算,截至2009年底,国内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 1.71万亿元,在节能服务产业协会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500多家,城镇污水垃圾运营企业1000多家。预计2010-2015年,城镇污水垃圾、烟气脱 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达6000多亿元,运营服务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颖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货币紧缩周期提前来临 铜价难返七万巅峰

货币紧缩周期提前来临 铜价难返七万巅峰
                      时间:2010-11-24

  11月11日,沪铜主力合约时隔两年后重新冲上70000元大关。然而,如此风光仅仅维持了几分钟时间,随后沪铜只用了4个交易日就跌去了近万点, 这充分说明资金面是前期铜价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加息以及一系列的数量控制与行政管制措施的出台,货币紧缩周期提前来临,中长期流动性可能很 难支撑一个大行情的来临和持续,失去流动性支撑后,沪铜冲上70000的壮举或许已成为本轮“牛市”最后的疯狂。

  国内紧缩周期提前来临

  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外铜价一路走高,且伦铜一举创出记录新高。去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以及今年年初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得国内流动性极度 充裕。而四月份开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开始采取严厉的、持续的调控措施,大量的房市资金流入股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使得成交量急剧上升,部分商品价格飙 升。国际市场上,美国执意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予铜价极大的上涨动力。由于利差因素的推动,大量热钱流入发展中国家,进而引发通胀。在货币泛滥、各种商 品价格不断被炒作的情况下,中国的通胀压力引起了管理层的极大关注,政府最近出台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等一系列政策以控制通胀。

  从更深一层的角度看,自十七届五中全会后,中央高层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位。中国战略已经从增长转向分配,从富国转向强国。决策层对 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达成了共识,战略性的决策调整已经开始。之后的加息,以及为应对通胀而进行的物价管制等都表明中央政策的明确变化,紧缩周期已经真 正确认。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背景实质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接下来政府主要是为未来的创新一步步地创造条件,而这首先要从减弱泡沫与通胀对创新收益的 侵蚀入手。那么紧缩周期何时结束?是否可能出现超预期的紧缩措施呢?我们认为,国内的紧缩政策有可能由于经济增长与通胀的不对称,而出现超预期的情况。

  展望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在春节过后触底反弹而通胀在上半年由于翘尾因素而无法下降,政府调控往往不见CPI下调不松手,同时通胀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权利的博弈有可能使紧缩的方向难以调头。紧缩政策将很难在2011年三月两会前结束,不排除二季度继续紧缩的可能。在首先采取以数量控制与行政管制为主的紧缩形势以后,包括加息等手段在内的货币价格控制将出台。

  因此,虽然短期内全球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格局不会发生明显变化,铜价也可能还将维持振荡调整走势,但由于中国货币紧缩周期的提前来临,中长期流动性可能很难支撑一轮大行情的来临和持续。

  美元反弹有望延续

  一方面,市场对欧元区债务问题的担忧情绪并未受爱尔兰申请援助而有所缓和,穆迪公司称爱尔兰面临主权评级的多级下调的风险,同时该国亦面临国内 反对党的重重挑战。而就算爱尔兰风险暂时消退,但是风险已经转向葡萄牙以及西班牙,这将会对欧元构成更大的威胁。因此,爱尔兰接受援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欧元区的债务问题,唯有从体制上做出改变,才能完全解决欧元区的债务问题,而美元将从欧债危机中得益。

  另一方面,近来美国经济指标总体趋好,显示经济温和复苏的状况有延续的迹象。这令投资者对于QE2是否需要足额实施产生动摇,而美联储官员也承 认不排除因经济增长或就业形势改善好于预期使美联储有必要对该计划进行调整的可能性。近期,美国方面将公布第三季度GDP修正值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这些 因素将成为市场考量美联储是否扩大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的重要依据,料会对美元近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而一旦美元不能持续走弱,铜价将失去上涨的又一有力支 撑。

  中国消费转淡,精铜进口将维持低位

  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精炼铜进口较上月减少29.7%至年内低点,是自2009年10月以来最低。今年110月,中国精炼 铜进口减少10.5%,至246万吨。虽然有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套利交易欠佳所致。但进入十月之后,国内铜消费逐步转淡,也是不争 的事实。根据上海有色网的统计数据,11月份国内铜杆行业开工率较9月份下滑7个百分点,而依然处于消费旺季的铜管行业开工率也出现了微幅下调,在国内精 炼铜进口及产量下降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仍未显示出任何紧俏的迹象,这暗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进口可能仍将维持较低水平。尽管欧美方面需求回升,铜库存继 续回落,供应偏紧导致现货升水扩大,智利Collahuasi铜矿的罢工依然继续等题材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铜价,但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铜消费的转 淡势必将对铜价造成冲击。

  总体而言,本轮由充裕流动性推动的金属“牛市”正随着中国政策的转向而渐行渐远,虽然短期内国内外铜价可能还会有所反复,但在今年年末以及明年一季度之前铜价振荡下行将是大概率事件。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流动性持续收紧有色金属“跌跌不休”

流动性持续收紧有色金属“跌跌不休”
                    2010-11-24
摘要:整个有色金属的后市走势,业内多认为短期内难以出现大涨行情。贾铮表示,近期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宏观调控风声日紧,在这种背景下做多人气不足,因此上涨非常乏力。
  受中国收紧流动性及美元反弹影响,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金属期货亦难独善其身。昨日,国内金属全线大跌,沪锌以跌停报收。业内人士表示,沪锌因基本面差、前期资金炒作过猛等原因,领跌有色;而由于政策利空、美元走强,短期内金属整体上涨乏力。

  流动性收紧令金属全线大跌

   23日,有色金属全线大跌。沪锌主力合约以跌停报收;沪铜以61490元/吨收盘,下跌2000元,跌幅为3.64%;沪铝以16180元/吨收盘,下 跌1.43%。外盘方面,截至发稿,伦敦金属全部下挫,伦铜跌1.71%,伦铝跌1.09%,伦锌跌1.53%。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流动性的收紧是造成金 属期货普跌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没变,还是因为中国在不断收紧流动性,国家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保证金,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东亚期货分析师冯凯向记者表示。

  上海中期分析师方俊锋表示,中国收紧流动性仍然是造成商品大跌的最主要因素,中国方面对通胀的控制措施有增无减,且有越行越盛的趋势,令市场资金不敢过于入场;对外来热钱的流入控制,也使得整个资本市场进入的资金减少了。

   东证期货分析师应昊良也认为,大跌原因主要是国内流动性收紧及其进一步收紧的预期强烈。11月银行放贷资金因存款准备金上提两次被直接冻结6000亿 元,市场呈现出一定恐慌心理,空头这两天有所发力,而未来由于国内外汇占款较大以及年底央票集中到期的来临,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十分大,预计12月可能 会有进一步的从紧政策出台。

  另外,方俊锋还提到一些影响商品市场走势的因素,“沉寂已久的欧债问题再次浮出水面,爱尔兰危机是引子,后面的葡萄牙、西班牙令市场关注;昨日朝韩发生冲突,后期影响值得商品市场进一步关注;美元指数在避险情绪作用下进一步上涨。”

  金属短期上涨乏力

  在有色金属中,锌的表现最弱,昨日沪锌多个合约以跌停报收。业内人士多认为,基本面较差、投机资金占比大、前期涨势过猛等因素促使金属锌在近期跌幅较大。

  东亚期货分析师贾铮表示,沪锌的跌停,主要是由于其基本面状况是三个金属中最差的,其基本面供大于求,下游消费不旺。而资金在选择做空时,当然就选择了基本面最差的一个品种,沪锌自然就成为首选。

  方俊锋表示,“锌由于投机力量大,资金推动作用明显,往往充当领涨领跌的角色。”

  应昊良告诉记者,锌市过剩格局较为严重,行业开工率较高,需求的增长又不是很明显,国内库存维持高位,沪锌基本面在三大品种中最差,跌势中的幅度自然也较大。

  冯凯也表示,在基本金属中,锌的基本面最差,且前期涨得厉害,现在回调得也是最厉害的。锌在国内基本上是自给自足,而且还存在较大的过剩量。“短线资金比较青睐炒作锌,锌前期的上涨主要是资金力量的推动。”

  相对于锌,金属铜较被看好。分析师方俊锋表示,“对于年前的铜价,还是难以出现很深的跌幅,目前考验8000美元,对应国内六万人民币的支撑。由于目前现货企业库存较低,后期的企稳将为现货企业提供补库机会,因此,铜价难现较深跌幅。”

   至于整个有色金属的后市走势,业内多认为短期内难以出现大涨行情。贾铮表示,近期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宏观调控风声日紧,在这种背景下做多人气不足, 因此上涨非常乏力;而美元在78点处出现了上行,对金属也是一个极大的利空。双重利空因素下,短期内金属价格很难出现像样的上涨。

  冯凯也认为,市场恐慌情绪还未完全消散,金属后期可能还会继续下探寻底,但也不会形成一波大的单边下跌行情。
 

urchin

随波逐浪零向量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在加拿大收购废旧金属探索

嗨........果然...我只能靠嘴....哈哈哈哈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铜管企业11月开工率仍维持高位

铜管企业11月开工率仍维持高位
                    www.stockstar.com 2010-11-24
摘要:后市看涨的企业的市场逻辑也很直接,认为目前铜价回落是暂时的,铜的供需基本面相对其他金属要好,而且目前相对全球而言,铜仍是紧缺资源,对铜的需求仍在增长,因而铜价的下跌空间不大,仍然看涨。
   中证网讯 11月24日,据上海有色网(SMM)统计数据显示,11月铜管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为77.2%,与10月的77.8%仅小幅下滑0.6%,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在上周SMM对20家国内主要铜管企业进行了调研得出上述结论。

   上海有色网分析认为,支持铜管企业订单维持高位的主要原因还是空调销售的火爆,大部分铜管企业表示目前这种比较充足的订单情况有望持续到春节前夕。此 外,之前河南地区限电对当地铜管企业开工略有影响。不过也有部分企业表示由于前段时间铜价大幅上涨,制约了下游预定订单的热情,导致开工反而出现回落,但 这一情况随着近期铜价的下跌已经有所好转。

  年内订单仍然平稳

  上海有色网此次调研企业的铜管出口量为0.815万吨,占其铜管产量的比重仅为11%,企业表示由国内需求维持旺盛,且人民币升值、国外贸易壁垒等因素制约铜管出口订单对企业的吸引力,导致近期铜管出口占产品比值不断下滑。

  而参与调研的企业原料库存水平却从上次调研的17.4%增加到了此次的21.3%。上海有色网认为,首先此前对铜价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库存消耗已经到需要补充的时候,因此其原料库存较10月出现了增长,其次铜价回落后部分企业低位补货,库存因此增加。

   上海有色网调研数据显示,其中有75%的铜管企业认为下月订单将保持平稳。因空调行业的需求不错,目前较多铜管企业还在生产十月份的订单,而新订单的变 化也不大,部分企业的订单已经接到了12月底。同时,补库需求以及2011年的备货需求较好,不过目前的铜价较高也对下游的需求有一定的抑制。

   另外,还有20%的企业预计下月订单会下降。这是由于部分企业所处的地区刚开始限电并将持续到年末,这会导致开工率以及订单量减少。不过,从往年经验来 看,一般12月之后,订单会有所下降,但降幅不会太大;前一两周铜价上冲过高过快,也使得部分下游企业延迟或减少了订单。

  后市对铜价涨跌分歧明显

  沪铜1103主力合约本月初开盘价为63010元/吨,至211月11日达到年内新高70200元/吨,至此开始一路暴跌,截止11月24日收盘价62500元/吨,短短10个交易日,跌幅达到10.96%。

   此次据上海有色网的行业调研显示,将近有50%的企业认为铜价将会震荡以及走势不明朗。近期CPI增速过高,而政府相关部门也超出市场预期的进行了一系 列连续的调控措施,预期今后还有“一揽子”物价调控措施出台,不过具体时间以及强度无法判断,此相关的铜价走势也较难判断。另外,铜价近期暴涨暴跌,波动 性太大,市场很难判断中长期的走势。

  后市看涨的企业的市场逻辑也很直接,认为目前铜价回落是暂时的,铜的供需基本面相对其他金属要好,而且目前相对全球而言,铜仍是紧缺资源,对铜的需求仍在增长,因而铜价的下跌空间不大,仍然看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供应短缺支持铜价 未来或加剧震荡

供应短缺支持铜价 未来或加剧震荡
                      时间:2010-11-25
摘要:近期宏观调控仍会是市场关注的主要焦点,但在宏观经济增长基调未变的前提下,供应短缺的基本面仍会给铜价以支持。未来铜价的震荡仍会加剧。
  2010 年10 月底到11 月底,国内外市 演绎了暴涨暴跌行情。其中, LME 三个月铜在8500 美元附近进行了半个月的震荡之后终于在11 月初破位上行,并且一度上破历史高点8940 美元,最高冲到8966 美元,但此后铜价未能继续上行,而是出现了大幅回落,铜价最低到7920 美元,回调幅度达到12%。国内铜价与外盘走势相似,沪铜指数早时也是陷于65000 元附近调整,11 月初破位后迅速上冲到69900 元附近,但此后铜价也是进行了快速回落,最低见到了61550 元,回调幅度也高达11%,几乎失去了十一后的所有涨幅。

  铜价早期继续走强的原因仍是美联储二度启动定量宽松政策和人民币升值,但在 G20 会议无果的情况下,物价上涨逼使中国政府加大宏观调控,铜价因此开始回落。另外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再现也是一个关键原因。估计近期宏观调控仍会是市场关注的主要焦点,但在宏观经济增长基调未变的前提下,供应短缺的基本面仍会给铜价以支持。未来铜价的震荡仍会加剧。

  
      图为伦沪铜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一。美国二度宽松,通胀倒逼中国宏观调控


  1.美国二度定量宽松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继续支持铜价

  10 月底至11 月上旬,铜市表现强劲,人民币升值和美国二度宽松政策仍给铜价以支持。本月最为关注的是美联储会议。美联储11 月2-3 日议息会议后发布的声明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自9 月会议以来获得的信息证实美国产出和就业的复苏步幅继续放缓。家庭支出逐步增加,但仍受到压制,这主要是因为失业率高企、收入增长不大、家庭财富下降及信贷紧缩。企业对设备和软件的开支增加,但较今 年稍早的增速较慢。对非住宅结构的投资继续保持疲弱,雇主仍不愿招聘人手。房屋开工仍处于受压水准。较长期通胀预期已保持稳定,但基本通胀在近几个季度趋 势向下。委员会依照法定的目标,寻求促进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目前失业率上升,基本通胀相对较低,均低于目标水平。。尽管委员会预计在物价稳定的情况 下,资源利用将逐步恢复至较高水准,但向目标的进展慢得令人失望。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并帮助确保通胀随着时间的进展达致符合目标水准,委员会决定增持 证券仓位。委员会将维持现有的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的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委员会将在2011 年第二季结束前进一步购买6,000 亿美元较长期美国公债,每月约750 亿美元。委员会将例行检讨证券购买的进度和资产购买计划整体规模,并在需要时作出调整,以最好的达到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

  包括美联储现有的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期回笼资金再投资的计划,到明年第二季 末,美联储预计将购买8500-9000 亿美元的公债,此数量与市场预期的6000-10000 亿美元基本一致,也引发了市场更多的担忧。因为美国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的作用会如同甚至弱于2009 年,大量的资金并未在本土形成乘数,反而进入发展中国家。今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达国家经济偏冷,发展中国家经济偏热。大量热钱进入无疑会更加激发发展中 国家的通胀。其实在10 月份以来市场对美国将重启定量宽松政策预期出现后,大宗商品市场的上行便将这一特点显示出来。未来在经济增长不变的趋势下,流动性过剩仍会是市场最大的支 持因素。

  2.中国出台“组合拳”,铜价避险进入调整

  面对去年十万亿的投资和全球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通货 膨胀的压力,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今年4 月份以为中国开始实施房地产调控,十一长假前一天中国出台了房地产新政的二次调控,不仅如此,中国也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在人民币升值和美国等发达国 家继续定量宽松的背景下,物价上涨给国内形成巨大的压力。继“蒜你狠”、“豆你玩”之后,中国被炒作的东西是越来越多,就连药材的价格也 成倍的上涨,尤其是10 月份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形成的更多的压力,继9 月份中国CPI 达到3.6之后,10 月份CPI 更高达4.4%。中国已经连续几个月处于负利率时代,10 月份存款出现活期化现象,储蓄也在流出银行体系,10 月份住户存款减少了7003 亿元,中国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近一个多月的情况看,中国人民银行先是差别化地提高了6 家银行的准备金率,接着又上调存贷款利率0.25 个百分点,此后又两次全面提高准备金率。中国央行的动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转向,已经从适度宽松转为从紧。不仅如此,11 月17 日,国务院决定将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等一系列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这包括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增强调控针对 性,改善价格环境;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中国全面调控给投资市场形成很大压力。

  如果通胀继续维持高位,未来紧缩的步伐会加快,市场预计年底中国还会提高存款 准备金1-2 次和上调利率1 次。如果是这样,中国经济必将受到影响,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将会加大。从经济周期来看,经济增长伴随着是物价的上涨,我们认为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中 国采取紧缩的政策会使商品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震荡,但在经济增长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的趋势仍难发生根本变化。

  二。铜供应短缺仍是主因,铜价有支撑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基本面短缺的品种成为主要的炒作对象。铜的供应受到铜矿产能的约束,一直是投资资金追逐的对象。

  1.铜的基本面前景看好

  首先,铜矿供应短缺仍是市场关注热点。

  2004 年以来,铜矿供应紧张一直是铜市的主要特点。虽然在2004-2008 年铜价维持在高位,但全球铜矿供应增长却十分有限,从原因上看,铜矿品位下降、罢工、环境问题引发减产或关闭、隐性库存都是原因,特别值得一提的 是,2008 年金融危机使新的矿山项目推迟,2010-2013 年铜矿项目均不乐观,延迟到2014 年的项目已经累计达到150 万吨,估计在2014 年铜矿供应才能有望改善。

  具体来看,2010 年-2014 年全部矿山项目计划为470 万吨,但在2010-2011 年,只有85 万吨。 2014 年前智利增加不足90 万吨。秘鲁增加铜产能将增加90 万吨,其中多数将发生在2013 年,2014 年后增幅将大于110万吨。美国不足30 万吨。赞比亚在2012 年提高到120 万吨。中国在海外的5 家矿山产能在2015 年将达到100万吨。2010-2013 年新矿的平均产能为10-30 万吨。

  根据国际铜研究小组最新的报告,在2012 年之前,铜矿的供应难有大的增长,估计2011 年铜矿产能增长只有1.85%,远低于过去十年全球铜矿产量平均2.8%的增幅。国际铜研究小组最新公布的2010-2011 年铜基本面预测报告中,2011 年精铜产量的增幅只有1.11%。

  其次,铜的消费仍会维持高速增长。

  铜的消费与经济密切相关,据统计,1974 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与铜的消费的正相关性超过59%,在全球经济增长在2.3%以上时,全球GDP 每增长1%,铜的消费将增长2%。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在11 月18 日公布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确认,虽然存在财政赤字和失业率高企、国际贸易失衡等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仍将持续复苏,2010 年实际增长水平有望达到4.6%。该组织还预测,世界经济实际增长率将在2011年降至4.2%,2012 年反弹至4.6%。这期间,非经合组织成员的新兴经济体将持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这与国际货币组织10 月6 日发布的2010 年秋季《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推测,2011 年,铜的消费仍会保持在3.5%以上。

  结论:铜供应短缺仍会支持铜价。

  国际铜研究小组将 2011 年的基本面数据进行了大幅调整,从4 月份预测的过剩24 万吨调整到短缺40 万吨。

  与此同时,BROOK HUNT 也将2011 年铜的基本面调整为短缺50 万吨。供应短缺的铜成为流动性过剩状况下的主要投资品种。

  
    
      图为铜矿新产能走势图。(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图为全球经济与铜消费相关走势图。(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图为全球铜供需平衡走势图。(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2.中国铜库存增加和消费淡季来临显压力

  2010 年,铜的基本面从过剩走向短缺,这一点可以从全球三大交易所的铜库存中体现出来。从今年2 月28日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达到80.4 万吨后,三地库存一路下跌,到10 月8 日,最低见到54.58 万吨,但此后库存难有下降,到11 月下旬为56 万吨。细分来看,10 月8 日以来,库存增加主要出现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增加了3.3 万吨。

  
  图为LME和中国、COMEX铜库存总量走势图。(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从全球来看,国际铜研究小组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 7 个月全球铜供应缺口为35.6 万吨,去年同期为缺口16.4 万吨,去年全球过剩16.7 万吨,由此可见,全球铜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但我们从国内的数据来看,却不是很乐观。

  根据安泰科的统计,超过国内70%产量的13 家精铜生产企业数据,显示2010 年这些企业的精铜产量基本保持平稳,月产量水平在27-30 万吨范围,国内月度总产量在36-39 万吨左右水平。但由于上年同期产量处于较低水平,2010 年1-9 月国内精铜产量340 万吨,同比增加15.5%,预计全年产量455 万吨,增长10.4%。2010 年国内新增铜冶炼和精炼产能分别为23 万吨/年和69 万吨/年,年底总产能将分别达到347 万吨/年和598 万吨/年;据统计,目前已经开工在建或已启动的冶炼和精炼项目产能分别为90 万吨/年和140 万吨/年,这些项目多数会在2011-2013 年期间投产,此外拟建的冶炼和精炼项目产能也均超过130 万吨/年。

  从消费上看,尽管 2010 年国内电力行业投资出现下降,但2009 年大幅增加的投资2010 年仍在发生作用,继续对铜需求增长提供部分支撑。空调制冷行业今年超预期增长,内需和出口都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出口强劲,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 年前8 个月,国内共出口房间空调2559 万台,同比增长46.4%;出口家用电冰箱1116万台,同比增加35.3%;出口冷冻组机和冷冻箱各502 万台和422 万台,同比分别增加17.5%和86.8%。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指标仍呈增长趋势。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加36.4%,施工面积同比增 28.1%,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63.1%,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10.4%;但受国内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影响,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仅增 8.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幅为5.8%。电子行业回暖,移动通讯手机、PC 机、集成电路等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25%。交通运输行业投资和汽车产量等也有较快增长。预计2010 年国内的精铜消费为680 万吨,增幅为11.5%,高于年初预计的8.0%和年中预计的10.7%。

  考虑到中国进口同比可能下降 6-10%,国内铜供应过剩量在70 万吨左右。以安泰科的计算,国内供应已经连续4 年过剩,过剩量在200 万吨以上,这是值得市场关注的。从目前来看,国内铜消费已经进入消费淡季,家电、电缆行业多已经进入传统的淡季,国内节能减排也使铜的消费受到影响,另外 10 月份以来废铜替代精铜也给铜价带来压力。但从目前来看,废铜与精铜价差已经缩小,未来中国是否会出现供应短缺将从库存上得到体现,这也将印证国内基本面的 真实情况。

  三. 铜价将高位震荡,博弈仍在进行

  11 月3 日美联储会议决定重启定量宽松政策,在未来8 个月时间内购买6000 亿美元的国债,这使全球再次陷入流动性过剩的状态。但在全面通胀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开始打出组合拳,不仅在10 月19 日出人意料地提高利率0.25 个基点,而且一个月内连续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政府也开始进行行政调控,国务院起用四大强硬措施应对物价过快上涨,其中包括打击内幕交易和哄抬物价,这些 做法与当年的日本完全不同,使未来的格局面临很大的变数。我们认为,未来有可能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中国政府调控得当,物价受到抑制,经济平稳过度,这种 情况很可能象2004-2005 年的情况。另外一种可能是中国调控过度,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回到目前来看,年底中国如果继续出台调控政策,铜价的震荡仍会加大。但我们认 为,经济增长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背景,在经济增长的格局发生变化前,铜价仍会于200 日均线遇到良好的支持,这一价位在7400 美元附近。相应的,国内调整中的关键支持位在56000 元。

  

      图为中国铜基本面数据表。(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图为电解铜与废杂铜消费优势对比图。(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四. 铜价将高位震荡,博弈仍在进行

  11 月3 日美联储会议决定重启定量宽松政策,在未来8 个月时间内购买6000 亿美元的国债,这使全球再次陷入流动性过剩的状态。但在全面通胀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开始打出组合拳,不仅在10 月19 日出人意料地提高利率0.25 个基点,而且一个月内连续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政府也开始进行行政调控,国务院起用四大强硬措施应对物价过快上涨,其中包括打击内幕交易和哄抬物价,这些 做法与当年的日本完全不同,使未来的格局面临很大的变数。我们认为,未来有可能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中国政府调控得当,物价受到抑制,经济平稳过度,这种 情况很可能象2004-2005 年的情况。另外一种可能是中国调控过度,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回到目前来看,年底中国如果继续出台调控政策,铜价的震荡仍会加大。但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仍是 物价上涨的主要背景,在经济增长的格局发生变化前,铜价仍会于200 日均线遇到良好的支持,这一价位在7400 美元附近。相应的,国内调整中的关键支持位在56000 元。

  

      图为LME铜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银河期货)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