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深南新生活

放一组登陆照,图解,图解:

浦东机场候机厅,左下角是加航的飞机,生平第一次看到屏幕外的枫叶旗



登陆第三天的早餐,一筐樱桃,加一碗牛奶麦片:



我是穿着回力球鞋踏上加拿大土地的:


我们也住过地下室啦:



小区外的街道,传说中的北美住宅?




夫妻二人启航前往蒙特利尔:



蒙城的楼:



街头的人:



人前的马:


天边的云:



传说中的麦吉尔大学:


和传说的大草坪:



法语路标:



老港的一角:




自助式租车:






蒙城的大巴:



法式小楼:


教堂山下:



魁北克城,水晶瀑布的缆车与瀑布







魁北克老城:






来自里昂的壁画:



家庭旅馆,拉拉驹之家

 
回复: 深南新生活

继续掰扯:

找房子---

登陆前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下多伦多的几个大区,最后锁定在北约克一带。理由是比较中心,四通八代,治安也好些。

落地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找房子,这几乎忙坏了朋友,每天分两拨人上午,下午的带着我们看房。劝告后来的筒子们,等陆还是早些吧。我觉得六月最合适。像我们8月登陆,找房子,考车牌,买家具,办手续乱七八糟的搞下来,就进入10月份了,10月份要是还没把车买好,就实在是有些麻烦。眼看冬季要来,只好去准备超级保暖衣。

回过头说房子,bayview sheppard一带是我最喜欢的区,论坛里的星星妈妈就住这一区,没有young finch那么热闹,又极为方便,高尚住宅区也密集,自然房价也贵些。虽然赶不上downtown的湖边。但是一个两房的apartment也要1400左右。比蜗牛还小的condom要1300左右。最后好容易找到一套一房的公寓,管理卫生都不错,但是要等10月份才可以入住。无奈放弃。

young finch一带是很方便了,但是过于热闹,我们看了几套房子都紧邻主干道,虽说进地铁不用出楼,但是也有噪音或者治安考虑。除非是在downtown上班,否则也不是很合适。

退而求其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看到donmills finch处的几栋condominium。看了房子以后非常喜欢,老式的房子,面积非常大。住户也都是住了二十多年的老人,互相都很熟知,感觉蛮亲切。走路到附近的几个西人超市,和华人超市乃至中餐馆,西餐馆都是几分钟的事,楼下公车也十分密集。虽然要坐地铁的话还是要到finch或者donmills转一趟。但是考虑到会尽快买车,也无所谓了。对了,附近不太远处有一个大型的mall,跟国内的差不多,吃饭,购物,看电影,都一站式搞定。也算是一个消闲的去处,比较适合刚从国内过来的朋友。ok,就是这里了。房东要8月底才可以办入住手续。想到反正要去蒙特利尔一趟。也无所谓了。

于是乎,8月底,我们交了几百块定金,就启程前往蒙特利尔,开始所谓魁省移民报到手续。

放几张新家的照片,大伙凑合着看看吧:













 
回复: 深南新生活

继续掰扯:

......


回过头说房子,bayview sheppard一带是我最喜欢的区,论坛里的星星妈妈就住这一区,没有young finch那么热闹,又极为方便,高尚住宅区也密集,自然房价也贵些。虽然赶不上downtown的湖边。但是一个两房的apartment也要1400左右。比蜗牛还小的condom要1300左右。最后好容易找到一套一房的公寓,管理卫生都不错,但是要等10月份才可以入住。无奈放弃。

呵呵,深南这是故意的?这condem也太贵了!不过我熟悉你最后找的房子的区域,比较好啊!欢迎才子深南落户多伦多!!
 
回复: 深南新生活

呵呵,深南这是故意的?这condem也太贵了!不过我熟悉你最后找的房子的区域,比较好啊!欢迎才子深南落户多伦多!!


哈哈哈哈。没文化真是害死人啊。我就不改了。提醒自己好好学英文!

多谢阳光!:wdb6:
 
回复: 深南新生活

谈谈托运的行李。

我们之前一直住在法国,但是登陆前回了一趟中国。乱七八糟的东西要托运的不少。按照网上的信息,首先先去http://www.cbsa-asfc.gc.ca/E/pbg/cf/b4a/

下载了官方表格。按项填写。Document no.一栏就是登陆纸上的T开头号码。
有人说海运没必要,我觉得看个人吧。我们自己主要托运了衣服鞋子还有不少书籍之类的。就在邮局运的。也都是过来就用得到的东西,再去买的话,花钱也不少,留在国内的这些也就浪费了。总的来说,我觉得适当的运些东西还是必要的。不过冬天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在加拿大买的。

第一次入关时,把事先填好打印好的表格交给海关,海关会盖章存档。如果你有来自两个以上国家的货物,一定说清楚。海关会注明运出国的。还会打印一个文件给你,上面说明说有货物免税。

随后,我的第一批货物从法国运到。取货的时候,我事先准备好这批货物的清单,拿上第一次入关时的goods表格去见海关。海关人员会按照清单从表格里减去。比如书籍20箱,这次到了10箱,他就会在那一项注明:还剩10箱未到。以便下一次提货。

多伦多机场的货运场在机场后面,并不在我们平时去的那个位置。如果有同志去机场取货。建议先电话联系他们确定具体位置,以及是否所有货物都到齐了。货场到晚上两点下班,海关是24小时。到货场先去文件,再到海关盖章。然后回货场取货。货场另外要收一笔费用。我是6个箱子,大约120公斤。收了60刀。

随后几天,有几箱子书运到,这次是直接进邮局了。邮局直接把5箱子书送到了家门口。看得出纸箱都被打开过,可能是海关检查了。但是里面的书并未少一本。十分满意。
 
回复: 深南新生活

有关学历认证。因为找工作,和读书的需要,最终还是决定去做个学历认证。如果有同学要读college,可以直接把原件按照college提供的信息邮寄给他们,只要几十加币即可。不过这是我后来才得知的信息。

我和媳妇的学历都是在多大办的。http://learn.utoronto.ca/ces.htm

Contact us at:

Comparative Education Service
School of Continuing Studies
158 St. George Street
Toronto, Ontario M5S 2V8
learn@utoronto.ca
416-978-2400

地铁做到st Geogre一站即可。上二楼向右拐就可以看到ces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非常严谨,会仔细的查看你的原件,和复印件。全部合适无误后,才会收件。按照他们的解释,如果有需要,还会和发证单位联系。普通件是210刀,大约6-8周办理完毕。加急就双倍价格,5天搞定。所以如果同志们有需要,早动手较好。我选择的是支票付款。几天后收到邮件,被告知支票已经对付,现在仍在等待认证结果。
 
回复: 深南新生活

深南,你家那个钢琴!!!!
啊我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有钢琴的房子啊!!!!!!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with Level “C” CPR and Standard First Aid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必须拥有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with Level “C” CPR and Standard First Aid证书。在网上搜了几个学习地点,最后选中了多伦多急救中心办的课程:http://www.torontoems.ca/main-site/careers/first-aid-cpr.html#sfa_tri。

我选的这个课程为期两天,在CITY HAll上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打开上面的网址,按照要求选课,选地点。

CITY HALL 在queen大街 100号。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市政府的大楼。
100是多伦多市政府新大楼,旧的是隔壁的60号。大家不要搞错了。

这里的市政府没有武警站岗,出入也没有登记,安检。我推门进去,找到一个清洁工,问清上课地点就径直上楼。也没人盘问我。

报我这个课程的同学不多,不到10人左右。因为大家一般都只选择CPR and Standard First Aid。选Defibrillation的很少。授课的是EMS的一位资深女护士。

真佩服老师的演说能力,一天八个小时,全程站着。讲的深入浅出,幽默生动。而且和学生互动极好。老外似乎天生有些表演天赋,经常生动模仿急症病人时,感觉极为逼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英文授课。之前在YMCA测评是6.我感觉听这种专业课还是挺难的,幸好有不少实际操作演练,倒是都顺利过关。

课上发了两本书,老师说第二天结束时要考试,结果我当晚只睡了四个小时,把老师提到过的重点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虽然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死记硬背了一些。

第二天的考试内容,分为演练,演讲,和笔试。演讲时我很紧张,因为我根本没搞清楚我的题目是什么。幸好班上有个香港人会讲粤语。我被告之就是讲抽筋的症状与处理。我是第一次用英文做演讲,虽然磕磕巴巴,但总算对抽筋这个含义还有些常识。过关了。

笔试是80道选择题。对西人们来说都是易如反掌。其实我知道内容本身不难,但是我单词量不行,所以做的极为痛苦。老天照顾,也勉强合格了。

考试结束,老师当场发了三个证书给我,其实就是三个卡片,证明我有使用AED和CPR以及实施Standard First Aid的资格了。有效期分别是三年和一年。但是,关于Standard First Aid这一项,我觉得还需要把课本好好看几遍。里面涉及到的各类伤口处理措施,我要仔细研究。

感受:加拿大医疗系统,对心复苏和紧急受伤的处理还是下了很多功夫。基本上很多工作的招聘硬性条件之一就是具备以上资格证。此外,在公共场合,有成套的急救程序和基本的必须设施。一旦有事情发生,受过培训的人们有机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召唤到事发现场,并通过徒手或对基本器材的使用对伤患实施急救,很大程度上可以支持到救护车的到来。还有就是,即便是没有工作需求的同学们,我建议也去学学,作为家庭保障来说,家里有一个急救箱,和懂得急救的成员也是有备无患,很好的一件事情。

最后的感受就是:英语真是太重要了,尤其某些岗位,不能听不懂装懂。有时候经济损失还是小事,搞不好更严重的都有。所以大家一定要学好英语啊。和班上的同学相比,我们都绝对不笨。我们就差在英语。有了语言,就有了一切。

 
最后编辑: 2009-11-21
回复: 深南新生活

第一个来顶贴。
有关急救,我到法国的第二年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一个短期培训,主要内容是车祸,昏迷,煤气中毒,心脏停止之类的,我觉得很有意思。语言的确是个问题。。。好在动作更重要。
深南,你从法国走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运酒???我听说法国过去的可以带600瓶葡萄酒。。我很心动。加拿大的haut medoc很贵吧?自己喝不完卖掉也好。。我是不是异想天开?
 
回复: 深南新生活

另外问一个钢琴的问题。加拿大的钢琴大概什么价位?二手的15年左右的呢?我在犹豫要不要海运国内的钢琴过去。
 
回复: 深南新生活

另外问一个钢琴的问题。加拿大的钢琴大概什么价位?二手的15年左右的呢?我在犹豫要不要海运国内的钢琴过去。
二手YAMAHA的琴,80年代的大约在3000-4000,90年代的比较少,估计要4000以上了。偶家星星买了一架80年代末的KAWAYI,也不错哦,价格相对YAMAHA便宜些。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