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连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杂记36:再次遇到了择校问题

[FONT=宋体]按照女儿这学也上上了,入学的故事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可是转过年来的春天,“择校”的话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每年的三、四月份,[/FONT]BC[FONT=宋体]省的中学就陆陆续续开始安排学生们选择下学年的课程了。如果有转学的意向,也多在这个时间动手,提前联系好新学校,以免耽误在新学校选课。因为女儿是属于跨片儿借读的,人家学校领导就把女儿找去询问:下学年是转回本片儿归口的学校呢?还是继续在本校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看起来加拿大中学的这个“划片儿归口”制度执行得也有漏洞:就是开始入学时审查得仔细,不打马虎眼,一旦你进去了,就没人再管你家是不是属于这个管片儿的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一直在这个学校读下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这个问题首先要征求本主儿自己的意见。女儿的态度很明确:不想转。太太的也认为转的必要性不大。我的态度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暂且打住,在亮明态度之前,先借着这个问题再谈一谈我对“择校”的看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实我也是一俗人,跟其他华人移民家长一样,我也曾经很关注过那个“择校宝典”由某研究机构发布的“[/FONT]BC[FONT=宋体]省中学排行榜”。我发现他们的中学排行很有意思,历年相比,起起伏伏变化很大。先把私校放在一边,单说公校。比如近一两年列治文市排名最高的一所中学,对比四五年前,竟然窜升了七十余位!仅凭这一点,我就认为当地所谓的“好校”与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国内的那种好校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好校是有传统的,它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起伏。果然,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了加拿大公校的管理体制与中国国内的区别,这一点已在《移民杂记[/FONT]32[FONT=宋体]:中国的“重点中学”制度也“移民”加拿大了?》中讲过了,不在赘述。但是,人家那个排行榜毕竟也是通过一大堆数据统计出来的,各学校之间存在差距这个事实谁也否定不了。我就纳了闷儿了:同是在一起生活的“多胞胎兄弟”,做学校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FONT]

[FONT=宋体]对于这个疑问,首先给了我一点启发的,还是那个发布排行榜的研究机构。人家在自己的报告中承认:造成公校与私校之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源问题而非学校自身的问题,因为私校在选择生源方面有较大空间,而公校则没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顺着这个思路我往下想,公校与私校之间是这样,那么公校与公校之间有没有生源问题呢?不知道是那个研究机构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有意回避掉了。我宁愿相信是后者,因为这个话题说下去就有点敏感了。公校的生源是按社区划片儿归口。是社区就难免有“好”与“差”的差异。除了这一层,对温哥华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说,社区还有一个族裔聚居的问题。社区居民的社会阶层、族裔,这不就是公立学校生源的区别吗?公校生源的这种区别,会不会导致他们在排行榜上排名的差异呢?答案是一定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五、六年之前,列治文的公校在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是位于城市南部的[/FONT][FONT=宋体]McRoberts[/FONT][FONT=宋体]中学和Steveston中学。了解一点列治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座城市的居民社区就是依托南部的渔港,从Steveston一带发祥的。长期以来,列市的南部社区比北部更成熟、更有底韵,这种南北差异造成的生源上的区别,不可能不影响到那时的公校排名。但是到了近几年来,随着市中心大量高层公寓的出现、随着城市西北部几个所谓“高档社区”的崛起,列治文的居住重心、文化重心已经逐渐北移,这种现象迅速反应到了那个排行榜上:最近的两三年,列市排名最高的公校已经变成了市中心的Richmond中学和西北部的Burnett中学了。不得不承认,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子女,是左右这个排行榜变化的有生力量。咱没有地域偏见,也不搞种族歧视,中国孩子擅长考试,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这完全是拜应试教育以及家长的高期望值所赐。分析Richmond中学在排行榜上高速窜升的原因,恐怕很难排除近两三年大陆新移民大批涌入Richmond Centre这个事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关于那个排行榜,发布机构还有一点分析也很值得注意:虽然私校的排名普遍高于公校,但省考的尖子却呈均匀状态分布于公校之中,而少见于私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上述这点事实,一方面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儿:自古寒门出将相。另一方面,更进一步说明了学生成绩如何,主要还是在学生自己而不在学校。只要搞排行榜,就要排出差异来,但是这其中的差异,恐怕远没有某些新移民家长想像得那么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排行榜的分析到此打住,该是讨论“择校观”的时候了。哪怕仅仅是因为生源的差异造成了学校排名的差异,哪怕这差异可能很细微,但差异就是差异,中国人自古就有“孟母三迁”一说,难道追捧排名靠前的“名校”有什么不对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抬杠,没什么不对。如果没有特定条件的限制,没准我也扎人堆儿里投奔“名校”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那么,影响我的择校观的特定条件是什么呢?三条:新移民的孩子;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新移民的孩子;英语不是特别好的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移民的孩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下面不讲大道理了,拿事实说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具备上面这三条特定条件的学生,在加拿大读中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语言关!语言关过不去,高中成绩门门拿A也进不去大学!因为ESL不够四级就不能上10年级的英语课:10年级英语不通过就不能上11年级英语课;11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上12年级英语课;12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进大学除非跟留学生一样去考雅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条晋级线路清楚吧?回过头来再说那个ESL四级。前面提到过,国内新移民的孩子ESL水平多是二级,距离四级差着两档。那么多久可以从二级升到四级呢?我曾参加过女儿学校的一个学生家长会,是学校副校长和ESL老师主持的,重点就是介绍ESL的晋级问题。那位ESL老师介绍,一年晋一级属于正常,不要指望孩子跳级,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很少见。旁边的家长不死心,一再追问怎么才能跳级,老师说她以前有个学生跳级了,那是来自一个小语种国家的孩子,全学校只有她一个人说那种语言,她与老师、同学交流只能用英语,所以语言能力进步很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如果按照上面介绍的晋级路线和ESL老师说的晋级速度,像女儿这样以ESL二级起步的10年级学生,恐怕12年级上完之后起码要再“留”上一两年的“级”才能拿下12年级英语。对于老师的说法,女儿认为有点夸张,因为据她自己了解还是有一些学生成功跳级的,不至于稀罕到比大熊猫还甚的程度。我想老师这么说可能是有帮助学生在家长面前减压的目的,但是除此之外,老师那句话也有意无意地向家长们指出了[/FONT]ESL[FONT=宋体]低级别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排行榜上学校的排名,而是语言环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女儿那所学校的位置,在列治文的地图上看,属于“偏远地区”。那是一个南亚移民、菲律宾移民、加勒比移民、中东移民、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混居的社区。而这样一个社区的归口公立中学,在那个排行榜上的排名自然比不了以当地西人或华人新移民子女为主体的学校。女儿上学认识第一个朋友是一位来自加勒比岛国的女孩儿,然后通过这个女孩儿又认识了几位印度女孩,后来又和一个伦敦来的女孩成了好友,再后来这个“名单”上又增加了泰国孩子、菲律宾孩子和当地长大的华人孩子等等。正是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女儿第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FONT]ESL[FONT=宋体]从二级跳到了四级,成为了那位老师教出来的又一个因为在学校只能说英语而成功跳级的学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的“择校观”很简单:说得功利点,不是想读加拿大的大学吗?给孩子找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好帮助他(她)尽快通过语言关;说得长远点,不是期望孩子融入加拿大的社会吗?给孩子找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因为多族裔的人民和谐相处就是加拿大“马赛克”式移民文化的精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禀承这种“择校观”,我支持女儿留在那所“杂”牌儿学校而不是转回华人新移民相对较多的本片儿归口学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称女儿的学校为“杂”牌儿,并非是相对于“名牌儿”的那个杂牌儿,而是因为该校学生的文化背景“杂”而自成“品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最后编辑: 2009-12-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36:再次遇到了择校问题

[FONT=宋体]按照女儿这学也上上了,入学的故事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可是转过年来的春天,“择校”的话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FONT]

[FONT=宋体]每年的三、四月份,[/FONT]BC[FONT=宋体]省的中学就陆陆续续开始安排学生们选择下学年的课程了。如果有转学的意向,也多在这个时间动手,提前联系好新学校,以免耽误在新学校选课。因为女儿是属于跨片儿借读的,人家学校领导就把女儿找去询问:下学年是转回本片儿归口的学校呢?还是继续在本校上?[/FONT]

[FONT=宋体]看起来加拿大中学的这个“划片儿归口”制度执行得也有漏洞:就是开始入学时审查得仔细,不打马虎眼,一旦你进去了,就没人再管你家是不是属于这个管片儿的了,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一直在这个学校读下去。[/FONT]

[FONT=宋体]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FONT]

[FONT=宋体]当然这个问题首先要征求本主儿自己的意见。女儿的态度很明确:不想转。太太的也认为转的必要性不大。我的态度呢――[/FONT]

[FONT=宋体]暂且打住,在亮明态度之前,先借着这个问题再谈一谈我对“择校”的看法。[/FONT]

[FONT=宋体]其实我也是一俗人,跟其他华人移民家长一样,我也曾经很关注过那个“择校宝典”――由某研究机构发布的“[/FONT]BC[FONT=宋体]省中学排行榜”。我发现他们的中学排行很有意思,历年相比,起起伏伏变化很大。先把私校放在一边,单说公校。比如近一两年列治文市排名最高的一所中学,对比四五年前,竟然窜升了七十余位!仅凭这一点,我就认为当地所谓的“好校”与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国内的那种好校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好校是有传统的,它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起伏。果然,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了加拿大公校的管理体制与中国国内的区别,这一点已在《移民杂记[/FONT]32[FONT=宋体]:中国的“重点中学”制度也“移民”加拿大了?》中讲过了,不在赘述。但是,人家那个排行榜毕竟也是通过一大堆数据统计出来的,各学校之间存在差距这个事实谁也否定不了。我就纳了闷儿了:同是在一起生活的“多胞胎兄弟”,做学校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FONT]

[FONT=宋体]对于这个疑问,首先给了我一点启发的,还是那个发布排行榜的研究机构。人家在自己的报告中承认:造成公校与私校之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源问题而非学校自身的问题,因为私校在选择生源方面有较大空间,而公校则没有。[/FONT]

[FONT=宋体]顺着这个思路我往下想,公校与私校之间是这样,那么公校与公校之间有没有生源问题呢?不知道是那个研究机构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有意回避掉了。我宁愿相信是后者,因为这个话题说下去就有点敏感了。公校的生源是按社区划片儿归口。是社区就难免有“好”与“差”的差异。除了这一层,对温哥华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说,社区还有一个族裔聚居的问题。社区居民的社会阶层、族裔,这不就是公立学校生源的区别吗?公校生源的这种区别,会不会导致他们在排行榜上排名的差异呢?答案是一定的。[/FONT]

[FONT=宋体]五、六年之前,列治文的公校在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是位于城市南部的[/FONT][FONT=宋体]McRoberts[/FONT][FONT=宋体]中学和Steveston中学。了解一点列治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座城市的居民社区就是依托南部的渔港,从Steveston一带发祥的。长期以来,列市的南部社区比北部更成熟、更有底韵,这种南北差异造成的生源上的区别,不可能不影响到那时的公校排名。但是到了近几年来,随着市中心大量高层公寓的出现、随着城市西北部几个所谓“高档社区”的崛起,列治文的居住重心、文化重心已经逐渐北移,这种现象迅速反应到了那个排行榜上:最近的两三年,列市排名最高的公校已经变成了市中心的Richmond中学和西北部的Burnett中学了。不得不承认,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子女,是左右这个排行榜变化的有生力量。咱没有地域偏见,也不搞种族歧视,中国孩子擅长考试,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这完全是拜应试教育以及家长的高期望值所赐。分析Richmond中学在排行榜上高速窜升的原因,恐怕很难排除近两三年大陆新移民大批涌入Richmond Centre这个事实。[/FONT]

[FONT=宋体]关于那个排行榜,发布机构还有一点分析也很值得注意:虽然私校的排名普遍高于公校,但省考的尖子却呈均匀状态分布于公校之中,而少见于私校。[/FONT]

[FONT=宋体]上述这点事实,一方面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儿:自古寒门出将相。另一方面,更进一步说明了学生成绩如何,主要还是在学生自己而不在学校。只要搞排行榜,就要排出差异来,但是这其中的差异,恐怕远没有某些新移民家长想像得那么大。[/FONT]

[FONT=宋体]对排行榜的分析到此打住,该是讨论“择校观”的时候了。哪怕仅仅是因为生源的差异造成了学校排名的差异,哪怕这差异可能很细微,但差异就是差异,中国人自古就有“孟母三迁”一说,难道追捧排名靠前的“名校”有什么不对吗?[/FONT]

[FONT=宋体]不抬杠,没什么不对。如果没有特定条件的限制,没准我也扎人堆儿里投奔“名校”去了。[/FONT]

[FONT=宋体]那么,影响我的择校观的特定条件是什么呢?三条:新移民的孩子;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新移民的孩子;英语不是特别好的临近或者已经上高中的移民的孩子。[/FONT]

[FONT=宋体]下面不讲大道理了,拿事实说话。[/FONT]

[FONT=宋体]具备上面这三条特定条件的学生,在加拿大读中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语言关!语言关过不去,高中成绩门门拿A也进不去大学!因为ESL不够四级就不能上10年级的英语课:10年级英语不通过就不能上11年级英语课;11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上12年级英语课;12年级英语课不通过就不能进大学――除非跟留学生一样去考雅思。[/FONT]

[FONT=宋体]这条晋级线路清楚吧?回过头来再说那个ESL四级。前面提到过,国内新移民的孩子ESL水平多是二级,距离四级差着两档。那么多久可以从二级升到四级呢?我曾参加过女儿学校的一个学生家长会,是学校副校长和ESL老师主持的,重点就是介绍ESL的晋级问题。那位ESL老师介绍,一年晋一级属于正常,不要指望孩子跳级,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很少见。旁边的家长不死心,一再追问怎么才能跳级,老师说她以前有个学生跳级了,那是来自一个小语种国家的孩子,全学校只有她一个人说那种语言,她与老师、同学交流只能用英语,所以语言能力进步很快。[/FONT]

[FONT=宋体]这位老师的一句话道出了[/FONT]ESL[FONT=宋体]低级别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排行榜上学校的排名,而是语言环境。[/FONT]

[FONT=宋体]女儿那所学校的位置,在列治文的地图上看,属于“偏远地区”。那是一个南亚移民、菲律宾移民、加勒比移民、中东移民、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混居的社区。而这样一个社区的归口公立中学,在那个排行榜上的排名自然比不了以当地西人或华人新移民子女为主体的学校。女儿上学认识第一个朋友是一位来自加勒比岛国的女孩儿,然后通过这个女孩儿又认识了几位印度女孩,后来又和一个伦敦来的女孩成了好友,再后来这个“名单”上又增加了泰国孩子、菲律宾孩子和当地长大的华人孩子等等。正是在这样一种语言环境下,女儿第一个学年结束的时候,[/FONT]ESL[FONT=宋体]从二级跳到了四级,成为了那位老师教出来的又一个因为在学校只能说英语而成功跳级的学生。[/FONT]

[FONT=宋体]我的“择校观”很简单:说得功利点,不是想读加拿大的大学吗?给孩子找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好帮助他(她)尽快通过语言关;说得长远点,不是期望孩子融入加拿大的社会吗?给孩子找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因为多族裔的人民和谐相处就是加拿大“马赛克”式移民文化的精髓。[/FONT]

[FONT=宋体]禀承这种“择校观”,我支持女儿留在那所“杂”牌儿学校而不是转回华人新移民相对较多的本片儿归口学校。[/FONT]

[FONT=宋体]我称女儿的学校为“杂”牌儿,并非是相对于“名牌儿”的那个杂牌儿,而是因为该校学生的文化背景“杂”而自成“品牌”。[/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LZ的女儿真棒哦!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36:再次遇到了择校问题

LZ的女儿真棒哦!

呵呵,要是真的棒,来的时候就直接进四级了。我觉得语言是一种“习惯”而非“学问”,所以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影响要远大于其他因素。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杂记37:新移民英语培训

[FONT=宋体]女儿入学后没多久,我太太也开学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加拿大政府是把移民事务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的,以至于国家专门为此设置了一个正部级单位――移民部。当然对这个事儿他不重视也不行,恐怕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像加拿大这样的,居民的族裔成份竟是如此的复杂,既使是美国这样的老牌儿移民国家,或许在族裔多样化方面跟加拿大有一拼,但论起各族裔在国民中占的比例,恐怕就不是加拿大的对手了――加拿大不仅族裔繁多,而且各族裔的比例也远比其他国家均实。没到过加拿大之前,一直认为加国是个白人国家,直到实地走在温哥华、多伦多的大街上,看到满街筒子五颜六色的人群、听着满耳朵南腔北调的声音,原来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联合国的牌子真应该挂到加拿大的大门口上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乱哄哄地凑在一起,头一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统一语言。谁让人家英国人、法国人来得早呢?先来的人立规矩,后来的人只好往他们的口音上靠,不会的就得现学了。为这事政府没少下功夫,最直接的一招儿,就是开办免费的新移民英语培训班――这是在英语区,在法语区就更狠了,不是免费,是倒找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太太上的,就是[/FONT]BC[FONT=宋体]省给新移民开设的免费英语培训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种英语班是政府的一项“福利”,不是强制的,新移民自登陆算起,[/FONT]5[FONT=宋体]年内都可以报名,你不想上也不会有人来拿绳子把你绑了去。到写这篇“杂记”为止,我还没有主动去接受这个培训,所以关于这方面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太太的,我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二道贩子的角色,所以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本人特此声明不负责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我家租房时曾有一个附带条件,这个条件是我太太提出来的,就是要求新居离新移民英语培训学校近一些。过来后先学英语,是老婆大人在国内就做好的打算,对这个打算我很支持。尽管来加拿大之前很多人都告诉过我们:别太担心语言问题,当地到处都有中文服务,有很多老移民在加拿大呆了一辈子了,一句英语也不会说……或许他们说的都是事实,但对这个事我的看法却不同:既然到了加拿大,咱这个岁数了不说融入,起码也要尝试着去了解和体验人家当地的文化吧?如果连基本的交流都不行,寸步离不开华人社区,那这个国出的多没劲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了加拿大、切身感受当地的语言环境以后,我多少有点懊丧――不是感觉自己当初的观点错了,而是发现语言问题要比我想象的更突出。列治文的华人不少吧?你也只是在去菜市场买菜、去中餐馆吃饭的时候碰不到语言障碍,前提还得是你能对付着听懂[/FONT] [FONT=宋体]“广普”――广式普通话。最多了,你去银行或是买房买车的时候,能给自己找个说中文的“客服”,但是再往远了说,比如你去政府、学校、医院这些地方,邪了,出来支应你的不是白人就是南亚人。当然你要真是一句英文也不会,也不至于活人就让尿憋死,人家也会帮你想办法,但是咱出国不是找罪受去的,这么憋屈,何苦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婆大人是乐观主义者,对困难一贯持藐视态度,坚信“语言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参加英语培训,先要进行现有水平测试,而测试的时间需要提前进行电话预约。太太从朋友处找来电话号码,电话打过去,不等对方发问,抢先告诉人家我不讲英文,只能说[/FONT]Mandarin(中国普通话)[FONT=宋体]。这是不懂英文的华人移民对外沟通时的惯用策略,讲究的是以我为主、先发制人。但是没想到这回这招儿不好使了,那边接电话的坚持让太太尝试着说英语。也是,您不是想学英语吗?那就从这个电话开始吧。人就是这样,被逼得没办法、只能闭着眼胡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虽然费点劲,但还真用“英语”把测试时间约下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测试的地点在温哥华Downtown。太太按照约好的时间赶过去接受测试,测试结果和女儿当初在教育局测出来的一样:[/FONT]ESL[FONT=宋体]二级。虽然都是[/FONT]ESL[FONT=宋体]水平测试,但我想成人的测试标准和中学生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家那二位的英语水平有多大差异我还是了解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测试完了以后,当时在测试中心就可以选择上课的培训点。新移民英语培训点大温各个城市都有,像列治文这样新移民扎堆儿的地方,培训点还不止一个。太太选择的上课地点距离我家不足[/FONT]300[FONT=宋体]米[/FONT][FONT=宋体]。当初租房时的深谋远虑这时候就看出效果来了,因为培训点地处闹市,没有自己的停车场,和太太一起上课的同学们为了找个免费停车的地方整天和“城管”打游击,隔三差五就让人贴罚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培训班有全天班和半天班两种,半天班又分上午班和下午班,一个班大约20人左右。去培训点选好了上哪种班,至于什么时候能上课,得看人家有没有空位,没空位就得等着。太太好像没过几天就接到通知去上课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以太太的英语水平能上二级班,我很好奇一级班都是些什么人。太太说一级班都是华人老头儿老太太,就那班热闹,老师整天带着“老同学”们唱歌,还净唱中文歌。我估计连老师带学生都是一个想法:已经这把年岁了,啥学不学的,乐呵乐呵得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太太上的这个二级班有三多:女的多、人到中年的多、不工作的多。三多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多:家庭妇女多。这些人基本都是投资移民家属,换个时尚点的称呼叫“专职太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个级别是[/FONT]400[FONT=宋体]个学时,在学时之内如果通过测试可以升到上一级;如果学时满了还没有通过升级测试,就再给学[/FONT]100[FONT=宋体]个学时,然后再测。每个级别的学生都不是整进整出的,而是随时进、随时跟着学、随时测试、测试通过随时升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太太的二级班学时用满之后,经过测试顺利升入三级。到了三级班感觉跟二级班就不一样了,学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多了许多边打工边读书的年轻人。另外,来自俄罗斯和一些中东国家的移民也冒了出来――外国人的英语底子好像普遍比咱们好,一般起步都是三级以上,看来中国教育部门有必要检讨一下国内的英语教学问题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我观察,加拿大政府的这笔钱不白花。刚登陆的时候,我们家每每遇到只能说英语的时候,便是我硬着头皮出面,靠着连比划带说、连蒙带猜地与“鬼子”周旋。而这一年多下来,我的英语水平已堕落成全家最逊的一个了,必须说英语的场合,如果女儿不在,也是太太上前跟人家侃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加拿大政府举办语言培训班的用意,除了提高新移民的语言能力外,同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为新移民打开了一扇了解、接触当地文化的窗子。在这个课程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课时是老师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去体验、参与社会生活,比如搭乘公交车、观看圣诞灯饰、了解福利机构、组织募捐活动等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有这么个班儿上着,我觉得太太这个加拿大移民当的,可比我有感觉多了。[/FO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杂记38:温哥华衣食住行之“穿衣戴帽”

[FONT=宋体]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说的一个人的着装主要由其个人的审美取向所决定。但是如果我们讨论的是一座城市整体的着装特点或者潮流,那么影响这种特点或潮流的因素恐怕就不只是一个审美取向的问题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觉得一座城市的居民日常穿衣戴帽,首先会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毕竟衣服最基本的功能还是蔽体御寒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温哥华这座城市的气候太有特点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恐怕可着地球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地方来,难怪人家年年位居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前三甲。正因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所以当地人穿衣最大的特点就一个字: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中国有“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在温哥华,天天都乱穿衣!春秋天儿就不说了,比如说夏天,除了大裤衩子小背心儿、长裙短裙吊带儿裙这些正常的夏装外,也有不少人还是长衣长裤,甚至街面上偶尔走过一两个捂着棉袄棉裤的也不值得奇怪,因为他就是这气候,即使是三伏天儿,早晚的时候都是凉飕飕的。到了冬天,乱穿衣更是一景,像眼下就快到圣诞节了,按说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了,今天我在街上还看见一个上身只穿了件和尚领背心儿的壮汉正往一家酒馆里拎啤酒桶。要说膘肥体胖的老爷们儿扛冻也就算了,穿短裤的小学生、穿裙儿的老太太,大街上时不时就能见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除了“乱”以外,温哥华独特的气候也导致了一种款式的衣服在当地的流行,就是那种带帽兜儿的外套。温哥华的全年降水分布非常与众不同:夏天干燥少雨,而冬天却终日细雨绵绵。每年一进入十一月份,有时候雨一下就是一星期。在这种天气里,如果每天出门都拎把伞总不太方便,而且冬天的雨下不大,雨伞也可打可不打,于是这种脖子后面背着个帽兜儿的外套便派上了用场:雨飘下来,把帽兜儿往脑袋上一扣,外套就权当雨衣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温哥华的城市气质与多伦多不同,这种气质反映在人们的着装上,就是讲究舒适、随意,而少了几分时尚和前卫。但是这并不代表温哥华人在衣着潮流方面完全没有追求,当地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们,其穿装打扮就非常有特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男生最典型的装束,就是上身一件运动款的帽儿衫,全棉的那种,而且不管阴晴冷热,多数情况下都把帽兜扣在头上,然后缩脖端肩,做出一副酷酷的样子;下面一条牛仔裤,但是裤子要是穿得有“型”的话,一定要比自己正常的尺寸肥上两号,不系裤腰带,让裤腰卡在胯骨上将将掉不下来,里面的内裤要露出半尺以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女生最具共性的打扮是“内长外短、上松下紧”:上身的衬衣或套头衫一定要长及腰胯,然后外面再套上一件短款外套,下面是一条紧身长裤。除此以外,当地的女孩子很少有短发的,都是长发披肩。加拿大的学校对学生化妆没有任何约束,很多小女孩儿每天上学都画着很精致的浓妆。至于喷香水,更是女孩儿们人人都有的习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某种服饰或者着装搭配成为潮流的时候,对身在其中的人来说,往往身不由已地就跟着潮流跑了,旁边的人想拉是拉不住的。很多移民家长登陆的时候,把孩子的衣服大包小包地都背来了,结果到了这边孩子一件都不穿:太[/FONT]Out[FONT=宋体]!于是旧衣服扔掉,然后瞄着加拿大同学的样子重新购置新“行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到学生的着装,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值得说一说。加拿大的学校里有一些特殊的日子是与着装有关的。比如我写这篇杂记的当天,就是女儿学校里的[/FONT]Pajama Day[FONT=宋体]――睡衣日。每年的圣诞节前,北美的学校里都会选一天作为[/FONT]Pajama Day[FONT=宋体],这一天学校号召大家都穿着睡衣来学校。这一习俗从何而来,我未做详细考证,据说是因为大冬天的孩子们早晨都赖在热被窝里不愿起来上学,于是有人想出这么个颇为“恶搞”的创意来,干脆让孩子穿着睡衣上学,用玩笑的方式驱散心理上的阴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学校里与着装有关的日子还有一个[/FONT]Pink Day[FONT=宋体]――粉红日,这一天学生们都会穿戴上粉红色的衣服或者服饰。关于“粉红日”的由来,有个感人的故事,老师在班上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女儿,女儿回家来又讲给了我。故事说的是在加拿大[/FONT]Nova Scotia[FONT=宋体]省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天一个高中男孩儿穿了件粉红色的衬衫去上学,一帮经常欺负人的孩子便取笑他穿粉红衫是同性恋,并且还威胁要揍他。学校里另外两个学生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必须对这样的校园欺辱行为有所行动,于是买来几十件廉价的粉红衬衫分发给部分同学,商量好第二天一起穿了上学,以示对那些“校园小霸王”的抗议。而且,他们还在网上发出号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一起参与他们的行动,结果没想到,第二天几乎全校学生都穿上了粉红色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件由两个中学生发起的“学运”,竟然催生出了一个全加拿大公认的“反校园歧视”纪念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除了这些孩子们“穿衣戴帽”的节日、纪念日以外,还有一些是连大人们也跟着哄的,比如每年春天的[/FONT]St. Patrick's Day[FONT=宋体]――圣帕特里克节。这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从老家带到北美的一个节日。每到这天,男女老少都会穿上绿颜色的衣服,就是爱尔兰国旗上那种很鲜艳的绿,绿衣、绿裤、绿帽子――哎,说到绿帽子了,允许我把话题扯开一下:有一次我去列治文的[/FONT]Zellers[FONT=宋体](加拿大一家连锁商场),见到他们的温哥华冬奥纪念品专柜上摆着一摞印着冬奥标志的、湛青碧绿的棒球帽,当时差点忍不住上去告诉售货员:你在华人聚集的列治文卖绿帽子,销路肯定不好,因为在中国文化里绿帽子代表……可转念一想,管他呢,这是在加拿大,爱卖卖去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话题再扯回来,为了应付这些“带颜色的节日”,作为加拿大居民,家里的衣柜中难免要有所储备,当然绿帽子就免了。看来这民俗和文化对穿衣戴帽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38:温哥华衣食住行之“穿衣戴帽”

[FONT=宋体]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说的一个人的着装主要由其个人的审美取向所决定。但是如果我们讨论的是一座城市整体的着装特点或者潮流,那么影响这种特点或潮流的因素恐怕就不只是一个审美取向的问题了。[/FONT]

[FONT=宋体]我觉得一座城市的居民日常穿衣戴帽,首先会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毕竟衣服最基本的功能还是蔽体御寒嘛。[/FONT]

[FONT=宋体]温哥华这座城市的气候太有特点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恐怕可着地球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地方来,难怪人家年年位居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前三甲。正因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所以当地人穿衣最大的特点就一个字:乱![/FONT]

[FONT=宋体]在中国有“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在温哥华,天天都乱穿衣!春秋天儿就不说了,比如说夏天,除了大裤衩子小背心儿、长裙短裙吊带儿裙这些正常的夏装外,也有不少人还是长衣长裤,甚至街面上偶尔走过一两个捂着棉袄棉裤的也不值得奇怪,因为他就是这气候,即使是三伏天儿,早晚的时候都是凉飕飕的。到了冬天,乱穿衣更是一景,像眼下就快到圣诞节了,按说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了,今天我在街上还看见一个上身只穿了件和尚领背心儿的壮汉正往一家酒馆里拎啤酒桶。要说膘肥体胖的老爷们儿扛冻也就算了,穿短裤的小学生、穿裙儿的老太太,大街上时不时就能见着。[/FONT]

[FONT=宋体]除了“乱”以外,温哥华独特的气候也导致了一种款式的衣服在当地的流行,就是那种带帽兜儿的外套。温哥华的全年降水分布非常与众不同:夏天干燥少雨,而冬天却终日细雨绵绵。每年一进入十一月份,有时候雨一下就是一星期。在这种天气里,如果每天出门都拎把伞总不太方便,而且冬天的雨下不大,雨伞也可打可不打,于是这种脖子后面背着个帽兜儿的外套便派上了用场:雨飘下来,把帽兜儿往脑袋上一扣,外套就权当雨衣了。[/FONT]

[FONT=宋体]温哥华的城市气质与多伦多不同,这种气质反映在人们的着装上,就是讲究舒适、随意,而少了几分时尚和前卫。但是这并不代表温哥华人在衣着潮流方面完全没有追求,当地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们,其穿装打扮就非常有特点。[/FONT]

[FONT=宋体]男生最典型的装束,就是上身一件运动款的帽儿衫,全棉的那种,而且不管阴晴冷热,多数情况下都把帽兜扣在头上,然后缩脖端肩,做出一副酷酷的样子;下面一条牛仔裤,但是裤子要是穿得有“型”的话,一定要比自己正常的尺寸肥上两号,不系裤腰带,让裤腰卡在胯骨上将将掉不下来,里面的内裤要露出半尺以上。[/FONT]

[FONT=宋体]女生最具共性的打扮是“内长外短、上松下紧”:上身的衬衣或套头衫一定要长及腰胯,然后外面再套上一件短款外套,下面是一条紧身长裤。除此以外,当地的女孩子很少有短发的,都是长发披肩。加拿大的学校对学生化妆没有任何约束,很多小女孩儿每天上学都画着很精致的浓妆。至于喷香水,更是女孩儿们人人都有的习惯。[/FONT]

[FONT=宋体]当某种服饰或者着装搭配成为潮流的时候,对身在其中的人来说,往往身不由已地就跟着潮流跑了,旁边的人想拉是拉不住的。很多移民家长登陆的时候,把孩子的衣服大包小包地都背来了,结果到了这边孩子一件都不穿:太[/FONT]Out[FONT=宋体]!于是旧衣服扔掉,然后瞄着加拿大同学的样子重新购置新“行头”。[/FONT]

[FONT=宋体]说到学生的着装,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值得说一说。加拿大的学校里有一些特殊的日子是与着装有关的。比如我写这篇杂记的当天,就是女儿学校里的[/FONT]Pajama Day[FONT=宋体]――睡衣日。每年的圣诞节前,北美的学校里都会选一天作为[/FONT]Pajama Day[FONT=宋体],这一天学校号召大家都穿着睡衣来学校。这一习俗从何而来,我未做详细考证,据说是因为大冬天的孩子们早晨都赖在热被窝里不愿起来上学,于是有人想出这么个颇为“恶搞”的创意来,干脆让孩子穿着睡衣上学,用玩笑的方式驱散心理上的阴影。[/FONT]

[FONT=宋体]学校里与着装有关的日子还有一个[/FONT]Pink Day[FONT=宋体]――粉红日,这一天学生们都会穿戴上粉红色的衣服或者服饰。关于“粉红日”的由来,有个感人的故事,老师在班上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女儿,女儿回家来又讲给了我。故事说的是在加拿大[/FONT]Nova Scotia[FONT=宋体]省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天一个高中男孩儿穿了件粉红色的衬衫去上学,一帮经常欺负人的孩子便取笑他穿粉红衫是同性恋,并且还威胁要揍他。学校里另外两个学生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必须对这样的校园欺辱行为有所行动,于是买来几十件廉价的粉红衬衫分发给部分同学,商量好第二天一起穿了上学,以示对那些“校园小霸王”的抗议。而且,他们还在网上发出号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一起参与他们的行动,结果没想到,第二天几乎全校学生都穿上了粉红色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件由两个中学生发起的“学运”,竟然催生出了一个全加拿大公认的“反校园歧视”纪念日。[/FONT]

[FONT=宋体]除了这些孩子们“穿衣戴帽”的节日、纪念日以外,还有一些是连大人们也跟着哄的,比如每年春天的[/FONT]St. Patrick's Day[FONT=宋体]――圣帕特里克节。这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从老家带到北美的一个节日。每到这天,男女老少都会穿上绿颜色的衣服,就是爱尔兰国旗上那种很鲜艳的绿,绿衣、绿裤、绿帽子――哎,说到绿帽子了,允许我把话题扯开一下:有一次我去列治文的[/FONT]Zellers[FONT=宋体](加拿大一家连锁商场),见到他们的温哥华冬奥纪念品专柜上摆着一摞印着冬奥标志的、湛青碧绿的棒球帽,当时差点忍不住上去告诉售货员:你在华人聚集的列治文卖绿帽子,销路肯定不好,因为在中国文化里绿帽子代表……可转念一想,管他呢,这是在加拿大,爱卖卖去呗。[/FONT]

[FONT=宋体]话题再扯回来,为了应付这些“带颜色的节日”,作为加拿大居民,家里的衣柜中难免要有所储备,当然绿帽子就免了。看来这民俗和文化对穿衣戴帽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看LZ的这篇文章,感慨LZ乃一时尚人士也,呵呵,从对穿衣戴帽的描述中透出的时尚感觉那是相当的有哦!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移民杂记39:温哥华衣食住行之“朵颐之快”

[FONT=宋体]我认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把吃饭这点事整得太过精美、讲究,未必是好事。中国从孔夫子的年代就奉行“食不厌精”的饮食观,可有着几千年饮食文化的汉民族最终却把江山输给了茹毛饮血的女真铁骑;等后来紫禁城里的八旗子弟也学会了吃满汉全席的时候,拿着刀子切生肉吃的盎格鲁[/FONT]-[FONT=宋体]撒克逊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擅长立规矩的盎格鲁[/FONT]-[FONT=宋体]撒克逊人在占了半个地球的同时也制定出了世界上最复杂的餐桌礼仪,凡是掌握不好要领、吃相不雅的统统发配新大陆,结果若干年后搂着粪叉子烤土豆吃的新大陆暴徒反把用银叉子吃牛排的绅士们赶回了英伦老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最后这一波的胜利者明显接受了前人的教训,工农商学兵,样样领先世界,唯有吃饭这一条,打死不肯往前走一步,除了发明了一堆垃圾食品外,对世界饮食文化没有做出丁点儿贡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个人吃点垃圾食品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吃垃圾食品不吃别的。相当多的加拿大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垃圾食品的狂热爱好者的话,加拿大本土食物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吸引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加拿大自身对世界美食文化没有贡献并不代表这片土地上就没有好吃的。事实正相反,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这里汇集了全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大温哥华地区亚洲移民最多,所以这里也是加拿大乃至北美最大的亚洲美食中心。特别是在列治文,几乎但凡有些特色的亚洲食物在这里都能找到,当然最多、最负盛名的还是这里的中餐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般来说本国餐馆开到了国外,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难免会做出一做妥协。但是加拿大没这个问题,登门就餐的主要都是老家出来的移民,所以这里的餐馆普遍保持着比较正宗的原乡口味。在这方面,本人对温哥华、特别是列治文的中餐馆持有保留的肯定态度。之所以有所保留,凭心而论,当地的中餐馆的菜品,距离中国国内的顶级餐饮水平尚有相当大的差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地再有档次的酒楼也见不到国内那种从门口就荟躬、一路把客人引进雅间、四五个服务员伺候着一个人吃饭的气派场面。这里人工费昂贵,餐馆里人手普遍比较紧张,一个人看五六张台子是常事,所以难免有时服务不到位,对此客人也习以为常,没人摔盘子砸碗骂大街。西方国家奉行人人平等,即使是在饭馆这种服务性场所,顾客不是上帝,服务员也不是低人一等,为你端盘子的大姐很可能就是餐馆的老板娘,门口领位的小姑娘是课余打工的市长千金也不一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高档的西餐厅比起来,当地的亚洲餐馆普遍比较平民化,多数情况下一个人一餐十几、二十块加币就能吃下来。亚洲人讲吃、也会吃,所以温哥华的亚洲餐馆、特别是中餐馆普遍生意奇好,每天晚餐高峰的时候都要一遍一遍地翻台,这种景象与附近的西式快餐厅内的冷清场面形成鲜明对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再讲究吃,也不可能天天下馆子,对寻常百姓来说,买菜做饭还是居家过日子的常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初朋友在列治文为我们租房时,告诉我们房子的位置很方便,离西人超市、中国超市都很近。当时我就纳闷儿:超市怎么还分中国的、西人的?到了以后才弄明白,所谓西人超市,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那种大型综合超市,而中国超市则是中国移民开办的以经营中国食品、食材和调料为主的特色超市。温哥华这个地方很有意思,一些你在中国国内大城市都不一定买得到的冷门中餐食材调料,这里都有买的。今年端午节我在国内,太太从温哥华打电话来告诉我,过节她在家包了棕子。我很奇怪在温哥华还能买到棕子叶、豆沙馅这些东西,太太说甭说棕子叶了,中国超市里连臭豆腐都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012.jpg列治文一家经营中国土特产的超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太太的比较,温哥华的疏菜比中国国内贵很多,但肉价差不太多。或许因为靠海,而且没有过度捕捞问题,当地的水产品十分丰富而且价格便宜。像我们这样一家子都喜欢吃鱼的,温哥华算是来着了。除了一些特殊的中式食材、调料,太太更喜欢去我家附近的西人超市,那里不仅供应丰富,更重要的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商品在打折。太太每次逛超市,专捡“黄签儿”的打折商品买,我说你没准儿都上了人家超市的黑名单了。太太说甭听那个,我看了,不管是华人还是西人,都先捡着打折的买。看来图便宜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共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刚到温哥华的时候在家做饭,东西都是好东西,调料也是正宗的中国货,可炒出来的菜吃到嘴里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后来找出毛病在哪儿了:火不行!温哥华家里的火炉子是电热炉,火上来得慢,适合西餐的温油慢煎,不适合中餐的急火爆炒。不单火炉子是这样,人家整个厨房就不是为你做中餐预备的:厨房都是开放设计,抽油烟机的马力也有限,烟感报警器还特别敏感,炒菜的油烟稍大一点,报警器就嗷嗷怪叫。太太认识一对新移民夫妻,好在家里煎炒烹炸,每到做饭的时候,老公掌勺,老婆就得站在凳子上举着口锅扣住厨房天花板上的烟感报警器,使之与油烟隔绝,省得它乱叫。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温哥华,当地人如果在家里请客,最常见的方式就是[/FONT]Barbecue[FONT=宋体]――烧烤。几乎家家都有烧烤炉。当地超市有卖专门用来烧烤的肉的,很便宜,买回来切成块儿腌上,客人来了穿成串儿一烤,既方便、又经济实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地还有一种饮食习俗不能不提。西方人喜欢亲近大自然,而温哥华自然环境、气候又好,特别是到了夏天的节假日,温市公园里最常见的一景,就是一堆一堆的人围坐在草坪上[/FONT]Picnic[FONT=宋体]――野餐。简单点的就是冷食冷饮,整得热闹的则把家里的烧烤炉也搬来了。而每到适合野餐的季节,公园里往往还有一些免费的露天演出,比如音乐会、话剧什么的,一折腾就是一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总结温哥华的饮食特点,我认为概括起来有两条,一是不管你来自世界上哪个犄角旮旯,到了温哥华,在吃的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不适合;二是当地的饮食文化谈不上精彩,但也自有其乐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当地的亚洲餐馆普遍比较平民化,多数情况下一个人一餐十几、二十块加币就能吃下来。

一个人吃这是套餐价还是点菜?若三菜一汤的国标三人食用普通的大约多少钱?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