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目录
1) 我们登陆了:大连->北京->多伦多->密西沙加
2) 我们登陆了:密西沙加Mississauga:银行开户&办手机&买GPS
3) 我们登陆了:密西沙加Mississauga->柏林顿Burlington:租车&租公寓
4) 密西沙加的大统华 T&T in Mississauga
5) G1驾照的征途
6) 说说加拿大的吃
7) 说说“中国制造”
8) 收到G1驾照,终于不用随身带护照了!!
9) G2驾照到手了 一次通过 哈哈...
10)加拿大都有啥好玩的?
11) 申请美国B-1/B-2签证
12) 报告!十年美签到家!
13) 7月1日!加拿大国庆日!老百姓的节日!
14) 7月2日!去美国血拼!太便宜了!!!!!!
15)




我们登陆了:大连->北京->多伦多->密西沙加

这几天忙的够呛,白天出门买东西、办卡,晚上开会工作挣钱。 今天算是有点空出来写点东西了。

2月28日 星期一 爱车易主
行李该寄的都邮寄了,盖捐该送的也都拉走了,今天要和咱家的中华FRV 1.3手豪说再见了。
爱车刚买了一年半,才跑了九千多公里,基本还是辆新车。可惜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经过了三任新手(我太太、我、购车的朋友)的摧残,真是对不住它了,嘿嘿…
今儿一天就在车管所和保险公司度过了,上午办理二手车过户手续,下午保险更名。流程基本上很复杂,最后办完了我也没搞明白是啥流程,朋友交了一百找了个中介公司代办领着我们给搞定了。我所知道的流程是: 1)走东联路把车开到后盐二手车交易市场; 2)进入交易大厅找穿红色小马甲的代办人员; 3)跟着代办照她说的做; 4) 三至四个小时就能完事。 车过户以后,还要记得去当初买新车办税的地方做一个税务更名,最后去保险公司把保险也更名。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买二手车换算。当初我们交的那些重税,朋友在买我们家车的时候都不需要了,整个手续办完才八百多人民币。
最后晒一下和爱车最后的合影 吼吼…

3月4日 星期五 史上最长的一天,37个小时
我度过的最长的一天,这、今天有37个小时 O(∩_∩)O哈哈~
05:30 GMT+8
起床,梳洗完毕,最后检查一遍行李,送行的朋友来敲门了,该走了
06:30 GMT+8
坐上朋友刚刚到手才一天的新长城哈弗越野车,呼吸着新车特有的香味,一路颠簸的到达大连机场。哥们对车还不是很熟悉,在咱家小区一个90度角转弯的地方照实折腾了一整,O(∩_∩)O哈哈~ 多亏朋友帮忙,俺们才不用经历叫出租车的痛苦,要知道这些大件行李出租车还真不一定能装下呢。
07:00 GMT+8 机场的MM愁了一眼俺们的两个大件行李(单个22.5公斤左右),一句话没说就让过了。当初我们还在发愁,国内航班行李单人20公斤限制,不知道要交多少行李费呢。
p.s. 另外两个23公斤的大件行李已经体检邮寄到北京亲戚家了。
08:00 GMT+8 大连到北京的航班准点起飞
09:20 GMT+8 航班正点到达。中午打算去亲戚家蹭饭吃,于是决定吧大件行李寄存在T3航站楼,手续也很简单,30块钱一个包,12小时以内取。国内航班落地在T2楼,把这些行李拖到T3楼很是费劲,免费摆渡巴士车的行李仓位设计很不合理,放5件行李基本上就满了。
14:00 GMT+8 刚到亲戚家门口,就被拦截去饭店吃饭,顺便和好久不见的小熊熊玩一玩。
15:00 GMT+8 吃晚饭,回亲戚家拿上之前邮寄的两件大行李,顺便再把那些随身的小包包精简一下。
15:30 GMT+8 坐上姐夫的途安回到T3航站楼,直奔B号区域,发现已经有很多乘坐加航班机的人在那里开箱收拾行李了,不禁心里一惊…
15:45 GMT+8 走近一看,的确!有个穿西装的眼镜兄在严格的审查人们的行李,胸前挂着个加航的工作牌,不知道是哪个部分的,机场?航空公司? 加航有个铁架子来量随身行李,如果你有本事把超大的心里塞进那个铁架子,也可以带上费劲,但是似乎没人能做到,呵呵。。。我们的随身行李肚子有些大,塞不进去,只好拆包清理,最后算是勉强通过。当初计划的时候,为了保证四个大件行李不超重,抱着侥幸心理把东西往随身行李里塞,然后就杯具了…
16:00 GMT+8 勉强合格了,眼镜兄放行,让办理登记牌。
16:20 GMT+8 坐上国际航班登机的轻轨,很快就到了我太太朝思暮想的免税商店区… 我们刚在登机口坐定,我太太就消失了。一直到原定登机前5分钟,还没有出现,搞得我很是恼火。幸好航班在加拿大出发时候晚点,所以登机时间也推迟了40分钟,不然为了这些免税商品,俺们飞机都上不去了 ^_^
19:45 GMT+8 终于…开始登机了。这也有规矩,抱孩子的父母和老人优先上飞机,公务舱的优先上,座位靠前的经济舱旅客随后上,最后是座位靠后旅客。有个父亲不知道怎么逃过了眼镜兄的在T3的检查,大包小包的就要往飞机上跑,没想到眼镜兄在登机的时候冒了出来,毅然把他拦下,不知道他能不能顺利上飞机…
19:50 GMT+8 我们预定的座位靠近过道,为了方便活动腿脚。后来发现,这个航班还是挺空的,空嫂、空奶和空爷们后来还劝大家调座位,保证三个座位上坐两人。加航的飞机上有个娱乐系统,可以自选节目看,很不错。食物也不错。事实证明选加航还是明智的。上了飞机就把手表调到东部时间。时间过的还是挺快的,开了两部电影,吃了4顿饭(好像是),睡了一小会以后就到多伦多了,没有想象中那个痛苦。
19:00 ET 飞机准点到达多伦多机场,机长广播里说他一路狂加速为了赶时间,O(∩_∩)O哈哈~在飞机上填了大家说的那个报关表,千万别全写NO,如果有good to follow,那项应该选择YES。另外,随行准备一只黑色签字笔和一个小本子是很有必要的。
19:05 ET 下飞机以后就跟着大队人马过海关,上交飞机上填的报关表。过了海关就算是入加拿大境了。 我们随着人流走,工作人员提醒新移民应该走另一个出口,接着排队办理登陆登机手续。我还被一位南京的老大爷请去做翻译,因为他们老两口只会说南京话 ^_^

新移民并不多,但是队伍里面还有一些证件不全不让入境的同胞。 我偷听了一些,有位女士持过期的公务签入境,说要参加三个月的培训,移民局的那个官员看起来很不耐烦的样子,让她给请她过来培训的公司电话,要那个公司的人过来面谈。后来我在取行李的时候遇见这个女士,不知道怎么样了,看她一脸惆怅。

我们的入境手续很简单,一共也就3分钟不到就完事了,问了那些标准的问题,带了多少现金呀?带多长时间呀等等。排队排了有40分钟左右,因为站错队了(新移民在另一侧,下次知道了,问清楚再排队,别哪人多就往哪排)

从移民局的房间出来以后,取行李,用公司给的calling card联系房东接机,我们没有准备硬币,很幸运,机场的公用电话可以打calling card,唯一不同的就是card ID和PIN需要一起输。 以为完事了,推着一堆行李准备出机场,结果又被“请”进了行李检查室,进去一看,傻眼了!! 七八个和我们类似推着行李车大包小包的人在等着,我跑去问一个穿制服的MM啥时候能完事,人家很严肃的说无法回答我这个问题,呵呵! 没办法,又不能给房东去电话说迟点,只能在这等着。

对了,这里的行李车不是免费的,但是也不需要硬币,可以直接刷国内的信用卡取车,很方便。还车的时候由于比较着急,我把车放那就走了,没有机会放进机器里赚点钱,O(∩_∩)O哈哈~

不知道是什么标准,有些人需要开箱检查,一件一件的问,我就看见前面一个同胞一家被要求开箱,把各种瓶瓶罐罐挨个打开检查。但是有些人就很简单,问有没有带肉、水果、烟草和酒,然后就放行了!很巧,又碰见了之前让我做翻译的南京老大爷,这次当然也是继续好事做到底。当我屁颠屁颠的推着老大爷的行李车过去,说明自己是帮忙做翻译的以后,制服MM很冷的看我一眼,问我是不是认识这些大爷,是朋友还是亲戚,搞得我一愣一愣的。后来就很顺利了,问水果,肉,烟草和酒,大爷一样都没,就放行了,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轮到我们也是就这几个问题,我们把从北京的饭店打包的肉和水果扔进了一个垃圾箱,就算完事了。临走的时候MM还帮我们把good to follow的表做了登记,以后打印了一份给我们。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之前那位同胞一家全部要开箱检查,他们看起来并不像贩毒的。
20:20 ET 终于走出了机场,房东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赶紧上前去道歉,不好意思久等了。房东看起来很nice,一点不介意,还帮我扛行李。后来才知道,他已经60岁了,和我母亲同龄,而且是虔诚的基督徒。早知道,就绝对不让他拿行李了,可是他看起来也就40出头的样子呀,一点都不老,太牛了!

房东开车一辆凯美瑞把我们拉到家庭旅馆,一个很精致的小房子,房间里面也很干净,真是不错!房费好像是40一晚。一路上,老人家还跟我们介绍哪里有超市,哪里有中国的饭馆,拉我们兜了一圈以后才往家里走。家庭旅馆还提供免费的自行车,以便我们出行用,考虑真周到。

我暗自庆幸没有着急在机场租车,一是因为机场租车比其他的地方贵,有很多surcharge;二因为那天到了,人已经很累了,在加上天黑下雨,租了车以后估计找不到家的,嘿嘿! 加拿大的highway四通八达,换句话说就是出口很多,走着走着就是一个出口,没有GPS或者路不熟悉很容易迷路的。
21:00 ET 我们已经在家庭旅馆安顿下来了,洗了一个澡,给老妈电话一个报平安,接着啥也不想 睡觉!!!
关于时差 我原来以为在飞机上不睡,到旅馆睡下,一晚上就能把时差倒过来,我原来也经常熬夜打游戏或者看电影,觉得应该没问题。事实证明,我错了!时差费了整整5天才适应,经常是熬到晚上11点半或者12点睡了,凌晨3点就醒了,白天没精打采,总是想睡觉,呵呵!!
 
最后编辑: 2011-07-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我们登陆了:密西沙加Mississauga:银行开户&办手机&买GPS

3月5日 星期六 小雨 银行的服务效率超级低 但服务质量不错

加拿大以一个阴雨的天气来迎接我们,今儿早上起床,天还是阴沉沉的飘着细雨。这里的人很少打伞,穿一件冲锋衣就出去了,可能因为车的普及率高,我猜 ^_^
时差的原因,4点多就睡不着了,起来计划一下今天的行程,上网查查地址就出发了。原计划去趟银行取卡,然后买个GPS就直接去租车点取车。没想到…这里的银行办事效率极其低,搞了整整一天,杯具了…Enterprise-car-rental星期天不开门,但是我们又必须星期天开车去Burlington找房了,于是只好选择了超级贵但是周日上班的AVIS。当然,这是后话了!
8点多我们就穿着冲锋衣,举着大雨伞出门了。步行差不多30分钟,到达了所谓的商圈(也就是很多很多一层的商户围着一个很大的停车场组成的)。我在国内在CIBC开户,所以决定先去那里去借记卡。银行9点才开门,于是我们就顺便去麦当劳买点早餐。一进麦当当,我就傻眼了,点餐板上每一个英文单词认识的,那就问呗。开口问有没有"Breakfast Package”,MM瞪着一双绿眼睛问"WHAT?” 晕了,俺的英文MM听不懂!最后只好指着餐盘上的图胡乱的选了一个看起来想墨西哥卷的东东,更糗的还在后面。当我掏出百元大钞要付款的时候,MM的绿眼睛瞪的更圆了,像没见过似拿着钱看了一阵,回头和领班商量了好一阵,大意是说这是什么钱,我们这能收一百元面值的加币吗等等。最后领班点头同意后,MM才找了一大把零钱给我。我身后排队的老外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难堪呀…
后来才知道,这里最大的流通货币是20加币,在提款机上你要取一百加币,人家给你的是5张20面值的。平时消费都用信用卡和借记卡,很少有人拿着百元面值的加币去买快餐吃。所以难怪人家不认识这种钱,不知道是不是当成人民币问领班呢。或者把我当成大毒枭,问领班是不是要报警呢,O(∩_∩)O哈哈~
狼吞虎咽的吃完那个”墨西哥卷“,也不知道是个啥味道,好像是鸡蛋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酱。一边吃我就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免得有人打劫我,因为刚才掏百元大钞的事情很多人看着呢。正准备起身离开,发现有个白人老大爷把自己用过的盒子、可乐罐收拾到一个柜子里,原来这里是self-serve的,赶紧收拾收拾,差点又给华人丢脸了。自此以后,我每次去餐厅都有一种莫名的害怕,怕自己的英语对方听不懂,怕不会付账…
9点,我们准时到达银行,见到了当初指定的客户经理,说明来意后,人家很客气的和我们核对个人信息,然后帮我开银行卡。当初在中国办的CIBC开户,只能存钱不能支取或者转账,必须本人登陆后去指定的branch office联系指定的客户经理激活账户并取得借记卡(debit card)后才能够正常使用。当然,指定的Branch Office是根据你的需要,一般他们会帮你选一个离你登陆加国后居住地址最近的一个办公室,当然你也必须在国内提前电话预约。
这里很讲究预约(appointment),不像国内walk-in就能够办事。如果你没有预约,而且所有的客户经理都没有时间的情况下,你就等吧!等一天可能都没法办事!另外,这里效率巨低,在国内开个户,业务员15分钟左右就能搞定;这里,接待我们的David在电脑面前忙活了快一个小时,中间还不忘和我们八卦一下,问问来加干啥,是不是习惯,中国啥样,哪里好玩什么的。我们也趁机问了一些这里银行系统的一些问题,例如怎么开Money Order,支票怎么定等等。。。最后,等了快90分钟,David终于拿着一张借记卡交到我手中,还带着我去ATM那里重新设置PIN,告诉我一步一步怎么操作,非常细致!最后送我们出门!整个过程,虽然耗时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值,但是服务的体验也是超出期望的。我还在奇怪,为啥银行里面的英语沟通就没有问题,但是在麦当劳就那么惨呢!后来想想,也许因为我提前在银行网站上研究过那些政策,所以一些专业的单词之前接触过,但是麦当当就不同了,直接就闷了…
P.S. 后来发现,这个David也有忽悠人的地方。我当时问他信用卡怎么办,他让我直接打电话申请,说Branch Office没法办。事后我打电话,人家告诉我,新移民由于在加国没有Credit记录,必须去Branch Office办理。当然,事后我人已经在Burlington了,没法再回去找David,随便找当地的一个office就给申请了。
从CIBC出来以后,下一站TD银行,就在边上不超过50米。登陆前,听朋友们都推荐TD银行,说ATM到处都是,很方便。于是让太太在TD开户,把随身带的加元和美金赶紧存进去,免得被打劫就怨了!由于没有提前预约,只好耐心等待。运气不错,30分钟以后,有个MM有空了,请我们进去帮我们开户。整个过程和CIBC几乎一样,问一些问题,然后在电脑里面一顿忙活。后来听房东说,TD银行在加属于低端银行,基本上什么业务都接,什么人的生意都做;但是CIBC属于中端的,对于客户的资质审查挺严。我和太太决定,每人用一个银行,体验一下区别…
银行出来,下一站Rogers Wireless,也在边上不到20米,房东选址真牛,办事很方便。登陆前就听朋友推荐Rogers,说信号覆盖好,相当于中国的移动,另外由于刚开始通讯完全靠手机,所以如果选择pay-as-you-go(类似中国的神州行)开销会很大,还不如包月呢。Rogers的销售是个nice的小伙,和我们一顿神侃,介绍各种套餐和手机的区别,他没有任何推荐我们买那种的意思,完全是信息介绍。我太太瞄上了iPhone,但是月消费要100刀,购机款还要300多刀,太贵了,最后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在太多太多的选择下,草草的挑了一个family share的Package,我和我太太两个手机每个月月租65刀,签三年协议送两部Sony Ericsson智能手机,手机以后每2年可以换一个新的,每个月共享通话时间350分钟,晚上6点后和周末通话免费,加拿大区域内我和太太打手机免费。由于俺们在加拿大没有Credit记录,所以必须交200刀押金才能签协议(旁边一个经理模样的人说我们看起来挺可爱的,不需要交押金。最后走电脑系统时候发现还是必须的,人家一个劲的道歉)。整个过程折腾了快2个小时,太过信息了,那个小伙一个劲的说个不停,真佩服他的耐力。
P.S.在这里,很多人把我和我太太当成日本人,每次我们都得纠正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日本人比中国人多,按理说不应该呀!!
手机搞定已经下午3点多了,太太饿的已经要发怒了。没办法,为了赶时间,我们没有选择去餐馆,而是进了Canada Tire(不仅仅卖轮胎,啥都卖,一个大型超市)买一个GPS。事前我做很功课,知道什么样的品牌和型号好,所以直奔主题,买了个Garmin nuvi 265T,才100多加币。长得黑头黑脑不好看,但是绝对实用,性价比很不错!
p.s. 事后证明,我们在加买了这么多东东,就两样是最值的!GPS和租车!在这里,没有车和GPS,哪也去不了,什么也干不了!


完了,从Canada Tire出来,太太脸色已经很凝重了,看来是饿的不行。于是我们转交去了旁边的Metro,原先以为是德国的麦德龙,进去以后发现东西都很贵哟。可是没办法,太太饿了,先买点吃的吧。
p.s. 时候才知道,加拿大的Metro和麦德龙是两码事,logo都长的不一样,下图红色的是加拿大的。Metro是24小时营业的,所以东西超级贵。为啥?因为这里人工贵呀!




太太吃了点香蕉喝了点水,脸色稍微好转了些。稍作休整,我们就准备去Enterprise去提车了。在太太的强烈要求之下,我用新手机给Enterprise打了个电话要求免费的PICK UP 服务,实在走不动了。结果对方态度很不耐烦的说他们星期六中午就关门了,现在是下班时间,要等到下周一才开门!我一下子就觉得大脑充血,这咋办?明天还要去Burlington租房子呢!没办法,先回旅馆再说吧!回去以后一查,所有的租车公司周日都关门,只有AVIS开张接客。没办法,只好选择她了。根据我之前的研究,AVIS是全球第二大的租车公司,价格也非常非常贵,幸好俺们公司和她有合作关系,有个AWD代码可以打折。能省一点是一点吧!干净上网预订,周日上午9点提车。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我们登陆了:密西沙加Mississauga->柏林顿Burlington:租车&租公寓

3月6日 星期日 中雪 这里的高速真复杂 这里的人真NICE
早上一起床,脸都绿了,加拿大就这么欢迎我们的吗?外面下大雪呢!今天还要开高速去柏林顿,真倒霉!在加上时差没到过来,心情很不好!




这是我在家庭旅馆偷拍的道对面的雪景,用新手机拍的,哈!
迷迷蒙蒙的漱洗完毕, 背上包就准备出发了。总结昨天的经验教训,我们背上一袋Metro买的水果和水,以防太太饿急生怒 O(∩_∩)O
在门口,碰见了早起正在铲雪的房东大叔,也许早起、劳动和信教是他看起来这么年轻的原因。
出门后发现,人行道已经被铲雪车扫出了一条道,很好走。还有很多市政工程车闪着蓝灯在主路上铲雪和撒盐(以后考交规会问题,什么车闪蓝灯,记得选铲雪车哦!)。拿着GPS在雪地里步行了30分钟左右,到达了AVIS租车点。GPS显示我们步行的时速是3.5公里,哈哈,有意思!
租车的手续和想象中差不多,提供护照、中国驾照和昨晚自己草草翻译的一张纸,另外还有中国的信用卡,工作人员在系统里登记一下就可以取车了。取车的时候,我们简单检查了一下车的外观和里面电器(空调啊,门窗,收音机,雨刷等等),签个字就算完事了!我当时定的是Intermedium,AVIS给我们了一辆Nissan Versa,有点像国内的Tida。 开上车的感觉就像长了翅膀,特别是在飘雪的大冬天,O(∩_∩)O哈哈~




这是我们事后拍的车照,当时下大雪,懒得拍。
跟着GPS的指示,我们向柏林顿出发了,中间要经过403 higway和Q.E.W,这对于我这种在国内驾龄才11个月,只跑过3趟近程高速的人而言,难免有些紧张和激动。
一趟高速跑下来感觉加拿大的highway车流量很大而且车速都很快,车间距都挺近的。这的高速出口很多很复杂,我第一次上高速的时候跟着GPS走都跑错了好几个路口,当然如果你想变道的时候后车都会很礼貌的让你,很少有车会挤你不让你变道,所以提前变道是必须的,别快到路口的了着急变道。
我们一路稀里糊涂的跟着GPS跑了差不多30公里到达了目的地,柏林顿一处之前在网上查的还有空房的公寓。发现rental office没有人,打电话过去是语音信箱,说周日放假,有事周一再说。立刻给其他几处在网上查到的公寓打电话,一样的结果,全部都是语音信箱。看来预约在这里还是很重要的!这些我有些慌神了,难道今天白来了?太太建议来都来了,不如拜访一下网上认识的小雯子TX,我们就是看了她的博客开始对Burlington感兴趣,之后又决定登陆这里的。
太太立刻给小雯子打电话,人家很热情,还告诉我们今天正好是马拉松长跑日,Lakeshore RD封路了,估计2个小时以后活动结束,建议我们先去一家她朋友现在住的公寓去看看。我们想找到救星似的立刻驱车过去了。到了公寓(Burlington Tower),还是没人,一个住在这里的印度兄弟帮我们开了门,于是我们就在rental office门口等着。过了不到10分钟,一个白人老太太出现并打开了rental office的门。另一个救星来了!上前说明来意,人家很热情的告诉我们来的真巧,她30分钟以后有另一个appointment,正好现在有时间,并告诉我们有一处公寓可以立刻入住,真是好消息呀!之后她又带着我们参观了公寓里的游泳池、健身房、洗衣房还有可以立刻入住的公寓。那间房间真是大呀,两个大阳台,一个超大客厅,一个大卧室,另外还有好多壁橱。可惜,价格有些超过预算,另外朝向偏北,见不着阳光。我们表示,回去商量商量,顺便转转其他地方,决定以后给她回电话!老太太很爽快的答应了,并且一再说明租这里有extra value added ^_^
随后我们就去驱车前往小雯子家。马拉松并没有按时结束,整个Lakeshore RD完全被封闭,我们也遭遇了加拿大很难见到的塞车。GPS一个劲的把我们往lakeshore RD指,跟着直觉我们开上了和lakeshore RD平行的new street,随后很顺利的找到了小雯子的公寓,也终于见到了仰慕已经的真人版小雯子,O(∩_∩)O哈哈~
小雯子的公寓比博客照片上的更好看,阳台直接面对安大略湖,出门走不到50米就是一个湖边公园,风景很是不错。小雯子帮我练联系了公寓管理员Ellen,但是目前没有空房,连之前说的4月1号可以入住的房间也已经被预定出去了。
没办法,着急安家的我们匆匆的离开了小雯子的公寓,杀回Burlington Tower,告诉那位白人老太太我们决定租下那间朝北的公寓。她很热情的帮我们办理了入住手续,需要提供身份证明、雇主信以及银行存款证明,这些我全部带着呢 (有备而来,还多亏了小雯子的博客)。我们最早入住的日期是3月11号,因为入住申请需要让公寓管理公司总部批准,另外房间还需要再收拾收拾。在加拿大,公寓在出租给新住户之前需要重新粉刷墙面,清理地面,修缮家电。我们约定周一拿Money Order过来,付第一个月的租金以及一个月租金作为押金。
终于搞定了这件大事,我们安心的开车回到密西沙加的家庭旅馆,美美的睡了一觉!
Burlington Towers的照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密西沙加的大统华 T&T in Mississauga

虽然出了国,但是国内的东西这里还是有的。

大统华就是这个一个超大的华人超市连锁,来这里买东西的九成都是亚裔,连这里的员工也全部都是亚裔,当然也有部分白人或者黑人,但是他们在这个超市面绝对是外国人,O(∩_∩)O哈哈~

什么豆浆呀,鲜面条呀,猪肝呀,擀面杖呀,所有西人超市里找不到的,这里应有竟有。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很明确,买调料!酱油、料酒、花椒、叉烧酱、醋、大料等等等等。 之前个那两只大龙虾这是在这里买的!

后来听房东说,大统华原先是华人开的,后来被西人收购了。收购以后东西的质量和价格都上去了不少。Anyway对于我们而言,只要东西吃的放心,口味正宗,价格公道,就很满足了。

可惜,Burlington没有一家像样的华人超市,我和太太约定,以后每一周或者两周来一次大统华采购,开车要40分钟左右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G1驾照的征途

中国的驾照在加拿大不被承认,因为两国的交规不同。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公民过来这里,不用考试就可以直接换驾照的。
这里考驾照的过程和国内也有很大不同,我听说每个省也有些许不同,我这里说的是安大略省的:

G1 ?>说白了就是国内的交规笔试,年满16岁的安省公民或者长居者都可以参加。考试通过以后直接给你一张临时G1驾照,卡片驾照10天以后邮寄到家。那到G1以后,你就可以开车了,但是身边必须坐一位驾龄满4年的持G照的人,而且不能上400这样的高速公路。说白了,就是给那些年轻人准备的,懂规矩以后就可以直接开车,但是父母必须在身边看着,而且不能跑远程,不能酒架。
考题: http://forum.iask.ca/showthread.php?t=153469
G2->拿到G1以后一年(这是强制的)才能够考G2,说白了就是就是国内的外路考。由持G牌满4年的人(一般是父母,也有请的教练)开车带你去考试,考试时候用自己的车,考试内容不是单边桥、直角拐弯、压饼子、百米加减档(感觉国内的内路考试像是玩杂技),而是直接上路,考你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动作是不是到位。拐弯的时候除了看镜子,还要做shoulder check,单边和四面停牌必须要停等等。考试整个20~30分钟内,如果出现一个大错(例如停牌没有停稳,停车碰上马路牙)或者四个以上小错(例如shoulder check没做一次,或者信号灯给错了等)就得10天以后再来重新考。我听说有很多国内的老司机,考了十来次就是过不了,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很难纠正。
G->最顶级的照,可以开拖车(不是大卡车,而是皮卡后面挂一个房车或者小船什么的)或者VAN。这种考的更严格,例如每十秒钟都得看一下两边的镜子等。
对于新移民有一些优惠政策,不然一年没有车开的日子在北美就相当于没有脚,只能在家里呆着,连去趟超市都费劲。如果你在国内的没有驾照,那就等同于这里的16岁小朋友,按照以上的流程慢慢等慢慢考!如果你在国内驾龄满1年,拿着驾照和经过加拿大公证翻译员认可的翻译件去直接考G1和G2就行。国内公证处公证的驾照这里不认,我听说是因为之前假公证假驾照太多了。必须是经过加拿大政府认可的公证翻译员做翻译,而且必须盖上翻译公司的章、加国翻译协会的公章还有翻译员的签名,现在一般价格是40刀。如果你在国内有1年以上的驾龄,那就得在国内开车管所的证明了,具体怎么弄个我还真没试过,不清楚。
另外,持中国的驾照是可以在加拿大开两个月车的,但是没法买车,因为新车要上保险,没有保险公司敢保拿外国驾照的人。
我们在国内就仔细拜读过前辈们写的登陆文章,另外上安省交通部的官网研究过这里的交规,所以信心十足的去考试了!

3月15日 阴天 有点凉
驾照翻译。我在网上一顿搜索再加上问朋友,最后答案是Burlington附近,除了多伦多,其他地方没有这种翻译员。于是只好驱车50分钟到多伦多市中心去办理。
翻译员是个华人,看上去四十多岁,说在日本呆了10年后来又来加拿大呆了4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游子?他业务很熟练的样子,告诉我们他这里中国每个省的驾照翻译都有模板。他很快就找出了北京和辽宁的翻译模板,把个人信息修改一下,打印出来,盖章打钢印签名,不到5分钟就完事了。收费每份40刀。一路堵车,五点多才回到Burlington,疲惫呀!
p.s.另外说一下多伦多,我对这个城市印象很差。人多车多,在高速上、马路上都堵车,高楼林立,停车费还很贵(我们停了半个小时收了7刀,一只大龙虾没了) 路上每个人都很着急赶路的样子,和北京差不多,当然人比北京少不少,地方也没有北京大,嘿嘿!堵车的时候没事,拍了些照片。我们还跟着GPS糊里糊涂的开到了传说中的多伦多电视塔下面,无意中来了个多伦多一日游。

3月16号 晴天

一大早,我们就驱车来到Burlington的驾照考试中心。进门一看,人不多,心里暗喜,取号后坐下就等着叫号了。
前排那个小MM跟她爸爸一起来考试,结果笔试没过,很沮丧的走了。(p.s. 虽然说小MM,那是我猜的,根据法规年满16岁就可以来考G1。但是看长相,绝对不像16~17岁的,长得巨成熟,看起来有二十五六。这也难怪,我们在外面总是被人当小朋友,去租车人家问我们有没有25岁,还要护照验证一下。装电视的小伙子说我和我老婆是男女朋友,不相信我们已经结婚了。西方人就是早熟呀,东方人怎么看都显得小。)
言归正传,看着小MM没过,我的开始担心自己了,这么难吗? 都是什么题目呀?很快,叫到自己了,噩梦也就开始了。上前说明来意,拿出昨天的驾照翻译件,老太太很仔细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忽然抬头问我,这个是什么东西?我漫不经心的看了看,说应该是翻译员的签名吧。老太太点点头,接着读。。。5分钟以后,又抬头问,这不是页码?为什么三页纸上面的签名都不一样?我一听,脑袋开始充血了,在西方什么红章钢印人家都不认,只认签名。如果说签名不对的话,这张翻译件是无效的。老太太这里离开了座位,过了好一会才回来,说打电话去翻译协会查询,的确有这位公证翻译员注册在案,可是他的签名不一样,需要重新做一份,而且在日期底下也要签名。完了,难道还需要再跑一趟多伦多吗?赶紧陪着笑脸问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毕竟有公章有钢印呀,而且多伦多很远的!老太太眼镜一瞪,不行,必须重新做一份。没办法,给翻译员打电话,人家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他签的是initial,其他翻译员都不签呢,建议我换一家考点重新再试试,并且推荐了一家在机场路那里。
我想了想,机场路在Mississauga,不进多伦多市区,交通还行。于是立刻改道去机场路,到了GPS指示的地方一看,又闷了。怎么一片大荒地呀?前后连个房子都没有!停车问问路人,人家说地址没错,但是没听说过有考驾照的。倒霉的一天!
我太太忽然想起来向原来接机的房东求救,房东太太给了一个地址,说房客们都去那里考。再次改道,直奔新的考点!进门一看,又傻了。都快5点关门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呢??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排队,交验资料。接待我们的是个南美的小伙子,他拿着翻译件自己的看过一遍后说没问题,取号等待就行! 奇怪了,看来真是不同的人要求不一样!很不幸,5点关门了还没排到我们,没办法,只好扫信的回家了。倒霉的一天呀!!

3月17号 晴天
也是一大早,我们开车30分钟到达了房东推荐的考点,人还是很多的样子。和昨天一样,交验驾照翻译件,这次是个印度小伙,也是很仔细的研究一遍以后说没问题,给号排队!看起来Burlington华人太少,政府部门没见过中文签名;而Mississauga各国移民都有,他们见怪不怪了!
今天一切都很顺利了,等了两个多小时,现场拍照取考卷,默认给我英文考题,我问有没有中英双语的,人家说没有,只好认了!(后来才知道,我太太考的是纯中文的卷子。人家没有中英双语的,但是有纯中文的!我当时怎么就知道问有没有双语的呢?)考试题目和家园网上的基本一样,考官判卷结果40道题错了2题,嘿嘿!顺利拿到G1驾照! 我在中国驾龄11个月,所以只能下个月再考G2了,而我太太本龄都快6年了(虽然驾龄才半年),所以可以直接考G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折腾了一周,车终于到手了!

先上图,稍后再码格子。
07年的VW City Golf 2.0,跑了59K公里,魁省蒙特利尔的车,车保养的很不错,价格10,800刀,相当于人民币七万多。开起来感觉车身很重,启动和停车都费劲,方向盘也很重。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说说加拿大的吃

现在还在跟一个日本的项目,所以还是按照亚太的时间上班,也就是说上午和晚上工作,下午属于个人休息时间,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做,上来更新一下博客。

出国之前听一位曾在澳洲留学的兄弟介绍国外的苦日子,说被迫吃了一个月的土豆泥然后又是一个月的汉堡,导致现在看到这两样东西都想吐。因此来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备天天吃这两样东东 :)

刚落地第一天,去麦当劳和一个Pizzar店吃的那叫一个痛苦。拿百元大钞买汉堡已经被当地的朋友传成经典笑话;另外点餐时候那个痛苦呀,整个餐牌没几个认识的单词,只好看图说话,指图点餐。老外也不饶我们,搞明白我们要点什么以后,又问需要加这个酱那个料吗,吐露吐露一串我一点都听不懂,灵机一动让他推荐,哪种点的最多我就要哪种。当时觉得自己挺聪明的,等吃起来就傻眼了。老外的口味咋这么怪呀,好好的一盘蔬菜沙拉,里面乱七八糟放了一堆小黑色的东东,吃起来又酸又怪。幸好当时很饿,也不顾及那个味就已经下肚了。

我们刚到在外面吃的时候,特意别开那些有服务生的餐厅,第一 东西贵,有服务费;第二 需要给小费,不知道怎么给。所以我们进的都是那种自助的餐厅,也就是自己吃完自己收拾桌子。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阶段,在外面吃自助的JUNK FOOD。

后来,我们开始在房东家里简单的做做面,基本都是快餐面。毕竟那是别人家,而且一到吃饭的点儿,房客们都下来做饭了,虽然厨房大,但是也容不下3~4家人同时下厨呀。所以竟可能简单,泡面一冲,下面蔬菜叶子就算完事。

这是第二阶段,在房东家自己做泡面。

等搬进新租的公寓,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以后,就开始进入第三阶段了。自己下厨,想吃啥就自己做啥。
先上几张图,都是自己做的哦!

我现在还在琢磨什么时候能进入第四阶段,穿着西服才去吃法国大餐,O(∩_∩)O哈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说说“中国制造”

那天在Costco买电视,发现都是在国内很熟悉LG、三星、索尼、三洋、海信。翻翻电视后面板,基本上都是“made in China”。后来和售货的小伙闲聊,问有没有非中国制造的电视,他想了想回答“有呀,我们这里还有made in Taiwan的”。见我们一脸无语状,他赶紧接了一句,还有made in Mexico,但是没有中国的好!

在国内没有切身体会,来了加拿大才知道为什么老外说没了“中国制造”日子过不了。这里的大家电、小家电、生活用品、家具、全身穿戴的行头全是”made in China”, 而且我感觉质量要比国内的好一点点。我们来着安家,采购的所有非食品的物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中国制造。不是我们刻意支持国货,我偶然之间发现宜家买的桌面板和办公椅"made in China”,之后把买的手机、路由器、灯、碗、电话、床什么的全部看一遍made in China。

有一句话,印度是世界的办公室,中国是世界的工厂。现在我算是体会到了。

当然,也并非所有都是中国运过来的,这里的衣服也有越南的、泰国的、柬埔寨的。水果蔬菜基本是从美国、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进口的。肉类,基本都是加拿大本土产的。车好像都是本土或者美国生产的。

另外说说这里人对中国的印象。

那天COGECO一个小伙子过来帮我们装网络,闲扯的时候说他眼中的中国有很多高科技,而且工作很好找,还为我们为啥要不远万里来抢他们的饭碗。
去宜家买床,一个老太太热情的帮我们挑选,还破例给我们打折,她告诉我们她儿子曾经在韩国呆过几年,她对中国或者说亚洲的印象是吃的很健康(全是蔬菜),睡的也健康(全是睡地板),临走还不忘叮嘱我们别来这学坏了,还是吃菜睡地板,这样才能长寿。
我们签名习惯还是写中文,反正这里大家的签名都是越怪越好。没当我们签名完事以后,老外们都得感叹一句“wow…你们这种签名太酷了,肯定没人能够模仿!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一定要坚持写下去哦。我也很喜欢Burlington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我们登陆了:大连->北京->多伦多->密西沙加

这几天忙的够呛,白天出门买东西、办卡,晚上开会工作挣钱。 今天算是有点空出来写点东西了。

2月28日 星期一 爱车易主
行李该寄的都邮寄了,盖捐该送的也都拉走了,今天要和咱家的中华FRV 1.3手豪说再见了。
爱车刚买了一年半,才跑了九千多公里,基本还是辆新车。可惜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经过了三任新手(我太太、我、购车的朋友)的摧残,真是对不住它了,嘿嘿…
今儿一天就在车管所和保险公司度过了,上午办理二手车过户手续,下午保险更名。流程基本上很复杂,最后办完了我也没搞明白是啥流程,朋友交了一百找了个中介公司代办领着我们给搞定了。我所知道的流程是: 1)走东联路把车开到后盐二手车交易市场; 2)进入交易大厅找穿红色小马甲的代办人员; 3)跟着代办照她说的做; 4) 三至四个小时就能完事。 车过户以后,还要记得去当初买新车办税的地方做一个税务更名,最后去保险公司把保险也更名。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买二手车换算。当初我们交的那些重税,朋友在买我们家车的时候都不需要了,整个手续办完才八百多人民币。
最后晒一下和爱车最后的合影 吼吼…

3月4日 星期五 史上最长的一天,37个小时
我度过的最长的一天,这、今天有37个小时 O(∩_∩)O哈哈~
05:30 GMT+8
起床,梳洗完毕,最后检查一遍行李,送行的朋友来敲门了,该走了
06:30 GMT+8
坐上朋友刚刚到手才一天的新长城哈弗越野车,呼吸着新车特有的香味,一路颠簸的到达大连机场。哥们对车还不是很熟悉,在咱家小区一个90度角转弯的地方照实折腾了一整,O(∩_∩)O哈哈~ 多亏朋友帮忙,俺们才不用经历叫出租车的痛苦,要知道这些大件行李出租车还真不一定能装下呢。
07:00 GMT+8 机场的MM愁了一眼俺们的两个大件行李(单个22.5公斤左右),一句话没说就让过了。当初我们还在发愁,国内航班行李单人20公斤限制,不知道要交多少行李费呢。
p.s. 另外两个23公斤的大件行李已经体检邮寄到北京亲戚家了。
08:00 GMT+8 大连到北京的航班准点起飞
09:20 GMT+8 航班正点到达。中午打算去亲戚家蹭饭吃,于是决定吧大件行李寄存在T3航站楼,手续也很简单,30块钱一个包,12小时以内取。国内航班落地在T2楼,把这些行李拖到T3楼很是费劲,免费摆渡巴士车的行李仓位设计很不合理,放5件行李基本上就满了。
14:00 GMT+8 刚到亲戚家门口,就被拦截去饭店吃饭,顺便和好久不见的小熊熊玩一玩。
15:00 GMT+8 吃晚饭,回亲戚家拿上之前邮寄的两件大行李,顺便再把那些随身的小包包精简一下。
15:30 GMT+8 坐上姐夫的途安回到T3航站楼,直奔B号区域,发现已经有很多乘坐加航班机的人在那里开箱收拾行李了,不禁心里一惊…
15:45 GMT+8 走近一看,的确!有个穿西装的眼镜兄在严格的审查人们的行李,胸前挂着个加航的工作牌,不知道是哪个部分的,机场?航空公司? 加航有个铁架子来量随身行李,如果你有本事把超大的心里塞进那个铁架子,也可以带上费劲,但是似乎没人能做到,呵呵。。。我们的随身行李肚子有些大,塞不进去,只好拆包清理,最后算是勉强通过。当初计划的时候,为了保证四个大件行李不超重,抱着侥幸心理把东西往随身行李里塞,然后就杯具了…
16:00 GMT+8 勉强合格了,眼镜兄放行,让办理登记牌。
16:20 GMT+8 坐上国际航班登机的轻轨,很快就到了我太太朝思暮想的免税商店区… 我们刚在登机口坐定,我太太就消失了。一直到原定登机前5分钟,还没有出现,搞得我很是恼火。幸好航班在加拿大出发时候晚点,所以登机时间也推迟了40分钟,不然为了这些免税商品,俺们飞机都上不去了 ^_^
19:45 GMT+8 终于…开始登机了。这也有规矩,抱孩子的父母和老人优先上飞机,公务舱的优先上,座位靠前的经济舱旅客随后上,最后是座位靠后旅客。有个父亲不知道怎么逃过了眼镜兄的在T3的检查,大包小包的就要往飞机上跑,没想到眼镜兄在登机的时候冒了出来,毅然把他拦下,不知道他能不能顺利上飞机…
19:50 GMT+8 我们预定的座位靠近过道,为了方便活动腿脚。后来发现,这个航班还是挺空的,空嫂、空奶和空爷们后来还劝大家调座位,保证三个座位上坐两人。加航的飞机上有个娱乐系统,可以自选节目看,很不错。食物也不错。事实证明选加航还是明智的。上了飞机就把手表调到东部时间。时间过的还是挺快的,开了两部电影,吃了4顿饭(好像是),睡了一小会以后就到多伦多了,没有想象中那个痛苦。
19:00 ET 飞机准点到达多伦多机场,机长广播里说他一路狂加速为了赶时间,O(∩_∩)O哈哈~在飞机上填了大家说的那个报关表,千万别全写NO,如果有good to follow,那项应该选择YES。另外,随行准备一只黑色签字笔和一个小本子是很有必要的。
19:05 ET 下飞机以后就跟着大队人马过海关,上交飞机上填的报关表。过了海关就算是入加拿大境了。 我们随着人流走,工作人员提醒新移民应该走另一个出口,接着排队办理登陆登机手续。我还被一位南京的老大爷请去做翻译,因为他们老两口只会说南京话 ^_^

新移民并不多,但是队伍里面还有一些证件不全不让入境的同胞。 我偷听了一些,有位女士持过期的公务签入境,说要参加三个月的培训,移民局的那个官员看起来很不耐烦的样子,让她给请她过来培训的公司电话,要那个公司的人过来面谈。后来我在取行李的时候遇见这个女士,不知道怎么样了,看她一脸惆怅。

我们的入境手续很简单,一共也就3分钟不到就完事了,问了那些标准的问题,带了多少现金呀?带多长时间呀等等。排队排了有40分钟左右,因为站错队了(新移民在另一侧,下次知道了,问清楚再排队,别哪人多就往哪排)

从移民局的房间出来以后,取行李,用公司给的calling card联系房东接机,我们没有准备硬币,很幸运,机场的公用电话可以打calling card,唯一不同的就是card ID和PIN需要一起输。 以为完事了,推着一堆行李准备出机场,结果又被“请”进了行李检查室,进去一看,傻眼了!! 七八个和我们类似推着行李车大包小包的人在等着,我跑去问一个穿制服的MM啥时候能完事,人家很严肃的说无法回答我这个问题,呵呵! 没办法,又不能给房东去电话说迟点,只能在这等着。

对了,这里的行李车不是免费的,但是也不需要硬币,可以直接刷国内的信用卡取车,很方便。还车的时候由于比较着急,我把车放那就走了,没有机会放进机器里赚点钱,O(∩_∩)O哈哈~

不知道是什么标准,有些人需要开箱检查,一件一件的问,我就看见前面一个同胞一家被要求开箱,把各种瓶瓶罐罐挨个打开检查。但是有些人就很简单,问有没有带肉、水果、烟草和酒,然后就放行了!很巧,又碰见了之前让我做翻译的南京老大爷,这次当然也是继续好事做到底。当我屁颠屁颠的推着老大爷的行李车过去,说明自己是帮忙做翻译的以后,制服MM很冷的看我一眼,问我是不是认识这些大爷,是朋友还是亲戚,搞得我一愣一愣的。后来就很顺利了,问水果,肉,烟草和酒,大爷一样都没,就放行了,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轮到我们也是就这几个问题,我们把从北京的饭店打包的肉和水果扔进了一个垃圾箱,就算完事了。临走的时候MM还帮我们把good to follow的表做了登记,以后打印了一份给我们。

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之前那位同胞一家全部要开箱检查,他们看起来并不像贩毒的。
20:20 ET 终于走出了机场,房东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赶紧上前去道歉,不好意思久等了。房东看起来很nice,一点不介意,还帮我扛行李。后来才知道,他已经60岁了,和我母亲同龄,而且是虔诚的基督徒。早知道,就绝对不让他拿行李了,可是他看起来也就40出头的样子呀,一点都不老,太牛了!

房东开车一辆凯美瑞把我们拉到家庭旅馆,一个很精致的小房子,房间里面也很干净,真是不错!房费好像是40一晚。一路上,老人家还跟我们介绍哪里有超市,哪里有中国的饭馆,拉我们兜了一圈以后才往家里走。家庭旅馆还提供免费的自行车,以便我们出行用,考虑真周到。

我暗自庆幸没有着急在机场租车,一是因为机场租车比其他的地方贵,有很多surcharge;二因为那天到了,人已经很累了,在加上天黑下雨,租了车以后估计找不到家的,嘿嘿! 加拿大的highway四通八达,换句话说就是出口很多,走着走着就是一个出口,没有GPS或者路不熟悉很容易迷路的。
21:00 ET 我们已经在家庭旅馆安顿下来了,洗了一个澡,给老妈电话一个报平安,接着啥也不想 睡觉!!!
关于时差 我原来以为在飞机上不睡,到旅馆睡下,一晚上就能把时差倒过来,我原来也经常熬夜打游戏或者看电影,觉得应该没问题。事实证明,我错了!时差费了整整5天才适应,经常是熬到晚上11点半或者12点睡了,凌晨3点就醒了,白天没精打采,总是想睡觉,呵呵!!

刚看了开头就发现是老乡啊,先握个手再回头细看。准备好扑克,以后过去了没准凑一块支一锅儿:wdb2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呵呵来俺们HALTON地区的同志越来越多了,有空聚聚啊。

嘿嘿 一定一定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生活在Burlington的日子

刚看了开头就发现是老乡啊,先握个手再回头细看。准备好扑克,以后过去了没准凑一块支一锅儿:wdb20:

哎 身为南京人 扑克一定都不会 惭愧惭愧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